CN110889966B -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9966B
CN110889966B CN201911190954.2A CN201911190954A CN110889966B CN 110889966 B CN110889966 B CN 110889966B CN 201911190954 A CN201911190954 A CN 201911190954A CN 110889966 B CN110889966 B CN 110889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height
detection condition
accident detection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09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9966A (zh
Inventor
郭宇奇
黄子超
李斌
侯德藻
李宏海
李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Priority to CN2019111909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9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9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9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9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9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42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using inductive or magnetic detecto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37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本发明可实时检测在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可精确定位,从而便于展开对伤员的救治和对事故车辆的处理,也可让附近的行驶车辆提前获知,有效的预防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长,在多山区域,为了改善了路线技术指标、缩短了路程和行车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益,隧道的建设更是不可避免,而且数量众多。然而,与户外空旷环境相比,隧道内环境要复杂的多,导致了交通事故的高发。由于北斗、GPS技术在隧道环境中不能正常工作,无法对车辆进行定位和跟踪;因此,一旦隧道内发生事故以后,监控中心很难及时获取事故位置和相关信息,且极易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给旅客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隧道内的事故进行精准高效、快速及时的检测和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车载定位装置无法在隧道内使用的缺陷,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实时检测在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可精确高效的确定交通事故在隧道内的具体位置。以及快速通知总控制中心服务器,便于及时的对交通事故中的伤员进行救治和事故车辆进行处理,以及让附近的行驶车辆提前获知该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具体信息,有效的预防隧道内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获取所述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之前,在所述隧道内设置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
将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刻录在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所述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
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所述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包括:
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所述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根据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定位模块,用于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发送模块,用于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之前,在所述隧道内设置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
刻录模块,用于将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刻录在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所述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所述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第一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第三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所述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第四确认单元,用于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当分析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系统,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的步骤S13的实施方式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的步骤S13的实施方式二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的步骤S14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装置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装置的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装置的分析模块63的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装置的定位模块64框图;
图10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
图1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S15:
在步骤S11中,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在步骤S12中,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在步骤S13中,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在步骤S14中,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在步骤S15中,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长,在多山区域,为了改善了路线技术指标、缩短了路程和行车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益,隧道的建设更是不可避免,而且数量众多。然而,与户外空旷环境相比,隧道内环境要复杂的多,导致了交通事故的高发。由于北斗、GPS技术在隧道环境中不能正常工作,无法对车辆进行定位和跟踪;因此,一旦隧道内发生事故以后,监控中心很难及时获取事故位置和相关信息,且极易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给旅客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隧道内的事故进行精准高效、快速及时的检测和识别。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总控制中心服务器与各个控制中心服务器保持实时的数据传输服务。每一个隧道内都设置有一个控制中心服务器,隧道内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布置一个智能交互节点。各个智能交互节点的信号覆盖范围是已知的,在隧道内的每一个智能交互节点的具体的位置信息存储在隧道内的控制中心服务器。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进一步的,在该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预先设置距离感应器。距离感应器并不局限于激光雷达装置,为了表述方便,下文中距离感应器采用激光雷达装置进行阐述。该距离感应器可以与隧道内的智能信息交互节点相互通信,而且优先选择距离最近的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就进行通信。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进一步的,该直线探测器预先在隧道内部进行铺设,每间隔一个固定的距离设置一个直线探测器。直线探测器并不局限于红外探测器。
分析该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该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的,分析该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包括:实时获取该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该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计算该第一高度与该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该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实时计算该第二高度与该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该差值的绝对值为该相对高度差;在该相对高度差、该第一高度和该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该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该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在该相对高度差、该第一高度和该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该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该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包括: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该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该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该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该隧道内的事故位置。进一步的,确认该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该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该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该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当分析结果符合该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该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该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该直线探测器和该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该隧道内的位置信息;根据相应的该直线探测器和该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该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该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将包含该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进一步的,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包括总控制中心服务器和相邻的控制中心服务器。在该总控制中心服务器和相邻的控制中心服务器中对该车辆事故信息进行发布。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达到可实时检测在隧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可精确高效的确定交通事故在隧道内的位置,进而可及时的通知相关的交通控制中心,从而让附近的行驶车辆提前获知,达到了有效的预防隧道内发生二次交通事故的有益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如下步骤S21-S22:
在步骤S21中,在获取所述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之前,在所述隧道内设置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
在步骤S22中,将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刻录在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隧道内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两者的分布情况是各自独立的。在设置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时,分别记录每一个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的具体位。在某些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发生故障或被损坏的情况下,可由其他的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提供其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3包括如下步骤S31-S35:
在步骤S31中,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所述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
在步骤S32中,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所述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在步骤S33中,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在步骤S34中,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步骤S35中,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实时测量车顶距离隧道顶端的距离,也可以实时测量车顶距离地面之间的距离。该激光雷达装置可与隧道内的智能交互节点进行实时的信息传输,且该激光雷达装置被配置为优先和距离最近的智能交互节点进行信息传输。第一高度为行驶车辆的车顶与该行驶车辆正上方的隧道顶部之间距离,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是已知量,隧道本身高度也是已知量,第二高度为第一高度和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由于隧道内地面坡度的影响,在行驶车辆正常行进的过程中,第二高度和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会有较小范围内的波动,在不超过波动异常值阈值时,都认为是正常的行驶状态。通常而言,事故发生的情况分为两类。其一,行驶车辆发生了侧翻等翻转情况。其二,行驶车辆虽然没有发生侧翻等翻转情况,但是其行驶轨迹异常,体现为短时间内左右方向的较大程度的位移。隧道的顶部为了稳固和限位的目的,通常都是马蹄形的形状,行驶车辆若发生较大的横向位移,其第一高度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改变。
例如,为了表述方便,不妨用字符h1表示第一高度,字符h2表示车身高度,用H1表示第二高度,用H2表示隧道本身高度,ΔH表示相对高度差。
则,ΔH=│H1-H2│=│h1+h2-H2│。
若行驶车辆发生侧翻等翻转情况,则该行驶车辆的第一高度h1和相对高度差ΔH首先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在一段时间之后,相对高度差ΔH会保持不变,但是此时的相对高度差ΔH与正常行驶状态下的ΔH相差较大的数值。上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若行驶车辆虽然没有发生侧翻等翻转情况,但是其行驶轨迹异常,则该行驶车辆的第一高度h1和相对高度差ΔH会持续的发生较大的变化,直至行驶车辆停止运动。上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13还包括如下步骤S41-S42:
在步骤S41中,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在步骤S42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所述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隧道内设置直线探测器,当行驶车辆经过直线探测器的位置时,直线探测器的信号会发生阻断。直线探测器部署在统一的高度,例如,可统一部署在距离隧道内地面20厘米的位置。每当有行驶车辆经过直线探测器的位置时,直线探测器的信号会被阻断。控制中心服务器可实时采集隧道内的各个红外探测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是否被阻隔的信息。若行驶车辆是以正常的驾驶方式通过隧道,那么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是规则的。
在发生交通事故的过程中,车辆的速度和方向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的非规则变化,那么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会变得不规则,而且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车辆所在的位置的直线探测器的信号会被事故车辆阻断,从而会一直处于阻断状态下。确认上述情况下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14包括如下步骤S51-S53:
在步骤S51中,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在步骤S52中,当分析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S53中,根据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与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可先后发生,不可同时发生。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与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可同时发生,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与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也可同时发生。
当分析结果符合该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该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该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该直线探测器和该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该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其中,当分析结果符合至少两者时,可进一步的提高对事故检测的准确性。
直线探测器的信号一直处于阻断状态,那么该直线探测器在隧道中所处的位置就是准确的事故位置。还有,每个智能信息交互节点的覆盖范围都是有限且确定的,发生事故的车辆的距离感应器会优先选择距离最近的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就进行通信,根据该智能信息交互节点的位置和覆盖范围,就可以确定出大概的事故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装置框图。如图6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1、第二获取模块62、分析模块63、定位模块64和发送模块65。
该第一获取模块61,用于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该第二获取模块62,用于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该分析模块63,用于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该定位模块64,用于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该发送模块65,用于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如图7所示,还包括设置模块71和刻录模块72。
该设置模块71,用于在获取所述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之前,在所述隧道内设置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
该刻录模块72,用于将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刻录在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中。
如图8所示,该分析模块63包括第一获取单元81、第一计算单元82、第二计算单元83、第一确认单元84、第二确认单元85、第二获取单元86和第三确认单元87。
该第一获取单元81,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所述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
该第一计算单元82,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所述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该第二计算单元83,用于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该第一确认单元84,用于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该第二确认单元85,用于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该第二获取单元86,用于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该第三确认单元87,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所述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如图9所示,该定位模块64包括第四确认单元91、第三获取单元92和定位单元93。
该第四确认单元91,用于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该第三获取单元92,用于当分析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该定位单元93,用于根据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提示道路信息的装置1000的框图。例如,装置10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0,装置10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02,存储器1004,电源组件1006,多媒体组件1008,音频组件10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012,传感器组件1014,以及通信组件1016。
处理组件1002通常控制装置10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08和处理组件10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0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006为装置1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0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0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在所述装置10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0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04或经由通信组件10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0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012为处理组件10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0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检测到设备10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0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检测装置1000或装置1000的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0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0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0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0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0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0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0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0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000的处理器10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系统,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
还包括:
在获取所述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之前,在所述隧道内设置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
将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刻录在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中。
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
所述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所述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
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所述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
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包括:
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所述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
所述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根据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还包括:
在获取所述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之前,在所述隧道内设置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
将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刻录在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中。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所述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
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所述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包括:
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所述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根据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提示道路信息的装置1100的框图。例如,装置1100可以被提供为一计算机。参照图11,装置1100包括处理组件11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1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1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1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1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提示道路信息。
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1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1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50被配置为将装置11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158。装置11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1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该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预先设置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为激光雷达装置,该激光雷达装置与隧道内的智能交互节点进行实时的信息传输,且该激光雷达装置被配置为优先和距离最近的智能交互节点进行信息传输;
所述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该行驶车辆正上方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是已知量,隧道本身高度也是已知量,
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获取所述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之前,在所述隧道内设置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
将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刻录在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包括:
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所述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当分析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根据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5.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
定位模块,用于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多者;
发送模块,用于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该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预先设置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为激光雷达装置,该激光雷达装置与隧道内的智能交互节点进行实时的信息传输,且该激光雷达装置被配置为优先和距离最近的智能交互节点进行信息传输;
所述分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所述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所述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第一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第三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在发生不规则的阻断间隔之后,所述直线探测器处于一直阻断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获取所述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之前,在所述隧道内设置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
刻录模块,用于将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刻录在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中的至少一者中。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当分析结果符合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三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的至少一者时,获取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相应的所述直线探测器和所述智能信息交互节点在所述隧道内的位置信息,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
8.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预先设置距离感应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
实时获取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
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和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个直线探测器的阻断间隔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分析所述隧道内的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相对高度差,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顶与所述隧道顶部之间的第一高度;
计算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至少一辆行驶车辆的车身高度之和,确认所述计算结果为第二高度;
实时计算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隧道本身高度的差值的绝对值,确认所述差值的绝对值为所述相对高度差;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发生显著数值变化后,所述相对高度差持续显示一个较大的特定数值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在所述相对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中的至少一者持续发生不规则变化的情况下,确认所述情况为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
当分析结果符合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时,定位出在所述隧道内的事故位置,包括:
确认所述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的事故检测条件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将包含所述事故位置的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智能信息终端。
CN201911190954.2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889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0954.2A CN110889966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0954.2A CN110889966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9966A CN110889966A (zh) 2020-03-17
CN110889966B true CN110889966B (zh) 2021-06-08

Family

ID=69749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0954.2A Active CN110889966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996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137A (zh) * 2008-09-04 2009-01-21 清华大学 货车弯道防侧翻动态检测方法及预警装置
CN104709026B (zh) * 2014-12-31 2017-10-03 盐城工学院 汽车转弯防侧翻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037364A (ja) * 2015-08-06 2017-02-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車両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管理方法
WO2017116325A1 (en) * 2015-12-30 2017-07-06 Hasan Kalyoncu Universitesi Real time vehicle detection through highway tunnels
CN109801503B (zh) * 2017-11-17 2020-10-20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的车辆测速方法及系统
CN109727489A (zh) * 2018-12-27 2019-05-07 杭州桐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事故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9966A (zh)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4948B2 (en) Mobile terminal standby method, device thereof, and medium
US10161756B2 (en) Navig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1703005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video data, terminal, and server
EP331906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unching start-stop function
US10096249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oviding collision alert
CN107957266B (zh) 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043158A1 (en) Lidar-based unmanned vehicle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096265A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traffic data
CN104918325B (zh) 定位引导、停车引导方法及装置
CN104537860A (zh) 行车安全提示方法及装置
EP3309711A1 (en) Vehicle alert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4841377B (zh) 应用于图像目标识别的联邦学习模型训练方法、识别方法
CN113393652A (zh) 一种报警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23482A (zh) 车道拥挤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401507B (zh) Mdt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0889966B (zh) 一种用于隧道交通的实时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57658A (zh) 聚集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833880A (zh) 车辆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488322B (zh) 一种停车场出入口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240054489A1 (en) Traff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apparatuses, electronic devices, servers, and storage mediums
CN109961646B (zh) 一种路况信息的纠错方法及装置
CN115907566A (zh) 自动驾驶感知检测能力的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87144A (zh) 变异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芯片
CN114802233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87522A (zh) 基于车路协同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