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8545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8545A
CN110888545A CN201910699860.1A CN201910699860A CN110888545A CN 110888545 A CN110888545 A CN 110888545A CN 201910699860 A CN201910699860 A CN 201910699860A CN 110888545 A CN110888545 A CN 110888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mode signal
display device
vibration element
driving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98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明贞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88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8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18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using properties of piezo-resistive materials, i.e. materials of which the ohmic resistance varies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magnitude or direction of force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 G01L1/183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using properties of piezo-resistive materials, i.e. materials of which the ohmic resistance varies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magnitude or direction of force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frequency of vibrating piezo-resis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触摸部件,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上部,感测触摸信号;面板下部片,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下部,包括暴露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第一振动元件,布置在开口部内;触摸驱动芯片,与触摸部件电连接,并且接收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坐标;处理器,与触摸驱动芯片电连接,接收触摸坐标而生成与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模式信号;以及触觉驱动芯片,与处理器电连接,并且接收模式信号而控制第一振动元件,第一振动元件进行时分操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包括振动元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向用户提供影像的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导航仪以及电视等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生成影像而显示的显示面板以及布置在显示面板下部的面板下部片。面板下部片可以包括用于保护显示面板免受发热、外部冲击等的多种功能性片。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出振动的振动元件。振动元件是利用电磁力的产生原理而将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的装置。这种振动元件可以将利用压电元件的压电式触觉执行器(Piezo Haptic Actuator)作为驱动源。其利用了向压电元件施加电压时发生位移的逆压电效应的原理,通过产生的位移使可动元件的重量体移动而产生振动力的原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希望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而包括振动元件并且改善了振动传达力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希望解决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用于传递多种振动的振动元件的个数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课题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课题,通过下面的记载,未提及的其他技术性课题将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
根据为了解决所述课题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触摸部件,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部,感测触摸信号;面板下部片,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部,包括暴露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第一振动元件,布置在所述开口部内;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摸部件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坐标;处理器,与所述触摸驱动芯片电连接,接收所述触摸坐标而生成与所述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模式信号;以及触觉驱动芯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模式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进行时分操作。
所述面板下部片包括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部的光吸收部件以及布置在所述光吸收部件下部的缓冲部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可以不重叠于所述光吸收部件以及所述缓冲部件。
所述第一振动元件可以包括振动物质层,所述振动物质层包括压电体、压电薄膜以及电活性高分子中的至少某一个。
还包括:支架,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触摸部件以及所述面板下部片,其中,所述支架可以包括支架沟槽部以及支架开口部中的至少某一个。
在包括第一触摸坐标的第一触摸发生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可以将与所述第一触摸坐标相对应的第一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
在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坐标不同的第二触摸坐标的第二触摸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可以将与所述第二触摸坐标相对应的第二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
在所述第一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同时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可以将包括所述第一模式信号和所述第二模式信号的第一多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
所述触觉驱动芯片可接收所述第一多模式信号而控制第一振动元件,并且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控制为进行在第一时间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信号的第一振动,在第二时间提供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信号的第二振动,并在第三时间以后到任意时间为止重复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操作的所述时分操作。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振动元件相隔的第二振动元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信号而被控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信号而被控制。
所述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觉驱动芯片电连接,并且可以构成为判断是否储存有与所述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所述模式信号。
在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内存在储存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情形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可以将所述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而在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内不存在储存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情形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将所述触摸坐标传递到所述处理器。
还包括:压力感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振动元件电连接,其中,所述压力感测传感器可以构成为测定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一振动元件的压力而产生的电压。
根据为了解决所述课题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触摸部件,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部,感测触摸信号;面板下部片,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部,包括向所述显示面板侧凹陷的沟槽部;第一振动元件,布置在所述沟槽部内;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摸部件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坐标;处理器,与所述触摸驱动芯片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触摸坐标而生成与所述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模式信号;以及触觉驱动芯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模式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进行时分操作。
所述面板下部片包括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部的光吸收部件以及布置在所述光吸收部件下部的缓冲部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可以重叠于所述光吸收部件但不重叠于所述缓冲部件。
所述第一振动元件可以包括振动物质层,所述振动物质层包括压电体、压电薄膜以及电活性高分子中的至少某一个。
还包括:支架,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触摸部件以及所述面板下部片,其中,所述支架可以包括支架沟槽部以及支架开口部中的至少某一个。
在包括第一触摸坐标的第一触摸以及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坐标不相同的第二触摸坐标的第二触摸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可以将与所述第一触摸坐标相对应的第一模式信号以及与所述第二触摸坐标相对应的第二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
在所述第一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同时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可以将包括所述第一模式信号和所述第二模式信号的第一多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所述触觉驱动芯片接收所述第一多模式信号而控制第一振动元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控制为进行在第一时间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信号的第一振动,在第二时间提供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信号的第二振动,并在第三时间以后到任意的时间为止重复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操作的所述时分操作。
所述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觉驱动芯片电连接,并且构成为判断是否储存有与所述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所述模式信号,在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内存在储存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情形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将所述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而在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内不存在储存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情形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可以将所述触摸坐标传递到所述处理器。
根据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触摸部件,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部,感测触摸信号;面板下部片,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部;支架,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触摸部件以及所述面板下部片;振动元件,接触到所述支架上而布置;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摸部件电连接,接收所述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坐标;处理器,与所述触摸驱动芯片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触摸坐标而生成对应于所述触摸坐标的模式信号;以及触觉驱动芯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模式信号而控制振动元件,所述振动元件进行时分操作。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括于详细说明以及附图中。
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提供一种如下的显示装置:由于将振动元件内置在面板下部片或者形成在形成于面板下部片的槽,从而可以无需增加额外的厚度而布置振动元件,并且无需额外的振动板而直接贴附振动元件,因此提高了振动传达力。
在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提供一种通过以时分方式驱动将振动元件而可以减少用于传递多种振动的振动元件的个数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图1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4是将图3的Q1部分放大示出的剖面图,更具体地,是将图3的显示面板放大示出的剖面图。
图5以及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将图3的Q2部分放大示出的剖面图。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将图8的Q3部分放大示出的剖面图。
图10至图12是根据多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一实施例的振动元件的工作特性的概念图。
图14以及图15是说明在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被触摸时的操作的平面图以及概略图。
图16是说明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被触摸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被多触摸时的操作的平面图。
图18是针对第一触摸的第一模式信号。
图19是针对第二触摸的第二模式信号。
图20是针对同时发生第一触摸以及第二触摸的多触摸的模式信号。
图21是针对同时发生第一触摸以及第二触摸的多触摸的另一模式信号。
图22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3是针对第3触摸的模式信号。
图24是针对第四触摸和第五触摸同时发生的多触摸的模式信号。
图25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26是为了说明在将根据一实施例的振动元件用作力(force)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的情形的操作特性的概念图。
符号说明
10:显示装置 400:面板下部片
100:窗口 500:振动元件
200:触摸部件 600:支架
30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以及与其一起详细后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以及特征,还有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明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也可以以其他形态实施。即,本发明仅被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而所定义。
元件(element)或者层被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者层“之上”或者“上面”的情形不仅包括元件或者层紧接在其他元件或者层的之上的情形,还包括在两者中间存在其他层或者其他元件的情形。相反,元件被称为位于“直接之上”或者“紧接……之上”表示在两者中间不存在其他元件或者其他层。
作为在空间上相对的术语的“之下”、“下方”、“下部”、“上面”、“上部”等可为了容易地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构成要素和另一元件或者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被使用。在空间上相对的术语应理解为:包括图中示出的方向以及使用时或者操作时的元件的互不相同的方向的术语。例如,在将附图中示出的元件翻过来的情形下,记载为在另一元件“之下”的元件可以位于另一元件“之上”。因此,作为示例性术语的“之下”可以包括上方向和下方向两者。元件可以排布为其他方向,在这种情形下空间上相对的术语可以根据排布方向而被解释。
虽然第一、第二等被用作叙述多种构成要素,但显然的是,这些构成要素不被这些术语所限定。这些术语仅用作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区分。因此,显然的是,以下被提及的第一构成要素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也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
单数的表述只要在语境中没有明确地表示出不同,便包括复数的表述。并且,“包括”或者“具有”等术语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便不表示排除其他构成要素,而表示可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
贯穿整个说明书,对相似或者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符号。
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截取的剖面图。
显示装置是显示图像或者影像的装置。虽然显示装置并不限于此,但可以使用于智能手机、平板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游戏机、手表型电子设备、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车载导航装置、数码相机、电视等。
参照图1至图3,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300和布置在显示面板300下部的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300上部的触摸部件200以及布置在触摸部件200上部的窗口100。并且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下部的支架600。触摸部件200、显示面板300以及面板下部片400和振动元件500可以被布置在上部的窗口100和布置在下部的支架600围绕。
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将后述的布置有振动元件500的元件区域EA。即,元件区域EA可以是与振动元件500重叠的区域。元件区域EA可以如图所示为一个,但在若干实施例中,元件区域EA可以为多个。在显示装置10包括一个元件区域EA的情形下,元件区域EA可以形成在显示装置10的中央部。然而,并不限于此,元件区域EA可以形成为与显示装置10的短边10s2、10s4相邻。在显示装置10包括多个元件区域EA的情形下,多个元件区域EA可以形成为以显示装置10的中心线为基准而对称,但并不限于此。
窗口100布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上部,从而在保护显示面板300的同时使从显示面板发出的光透过。窗口100可以由玻璃、蓝宝石、塑料等构成。并且,窗口100可以是刚性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柔性的。在用户触摸显示装置10的情形下,窗口100可以与用户的身体直接接触。
窗口100可以布置为与显示面板300重叠,并且覆盖显示面板300的正面。窗口100可以大于显示面板300。例如,以显示装置10的各个侧表面10s1、10s2、10s3、10s4为基准,显示面板300的侧表面可以比窗口100的侧表面位于内侧。
窗口100可以包括位于边缘的遮光部102。遮光部102可以与显示面板300的非显示部NDA重叠,从而防止非显示部NDA可见。窗口100的透光部101可以与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部DA重叠而使从显示部DA发出的光透过。
触摸部件200可以布置在窗口100的下部。触摸部件200可以是刚性面板型或者柔性面板型或者薄膜型。触摸部件200具有与显示面板300实质上相同的大小,并且重叠布置,并且触摸部件200的侧表面200和显示面板300的侧表面可以对齐,但并不限于此。在若干实施例中,触摸部件200可以包括于显示面板300的内侧。
窗口100和触摸部件200之间可以布置有偏光层POL。作为一实施例,偏光层POL可以为反射型偏光层。在偏光层POL为反射型偏光层的情形下,可以通过包括线光栅图案而使与透光轴平行的偏振分量透过,并且使与反射轴平行的偏振分量反射。线光栅图案可以包括铝(Al)、银(Ag)、金(Au)、铜(Cu)、钛(Ti)、钼(Mo)、镍(Ni)或者它们的合金等金属材料。
偏光层POL可以通过额外的粘结部件OCA1而与窗口100的一面结合。在此,作为一实施例,粘结部件OCA1可以是压敏粘结部件或者光学透明粘结部件。作为另一实施例,偏光层POL可以与窗口100直接接触。即,偏光层POL可以通过连续工艺而形成在窗口100的一侧面上。
显示面板300作为显示画面的面板,例如,可以应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下的实施例虽然示出了作为包括自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而应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形,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液晶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和等离子显示面板等其他种类的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300包括布置于基板上的多个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有机发光元件。将在后述的图4的说明中针对显示面板300的各个构成进行具体说明。
所述基板可以是由玻璃等构成的刚性基板,也可以是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柔性基板。在将聚酰亚胺作为所述基板而应用的情形下,显示面板300可以被弯曲、弯折、折叠或者卷曲。
显示面板300可以包括显示部DA以及布置在显示部DA周围的非显示部NDA。显示部DA是显示影像的区域,并且与窗口100的透光部101重叠。非显示部NDA作为不显示影像的区域,与窗口100的遮光部102重叠。在平面上,非显示部NDA可以是与显示部DA相邻并且围绕显示部DA而布置的区域。
显示面板300可以通过额外的粘结部件OCA2而与触摸部件200的一面结合。在此,粘结部件OCA2可以是压敏粘结部件或者光学透明粘结部件。然而,并不限于此,触摸部件200也可以直接接触到显示面板300上而通过连续工艺形成。
显示面板300的下部布置有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面板下部片400和振动元件500可以分别布置在显示面板300和支架600之间。振动元件500可以直接贴附在显示面板300下部,然而并不限于此,在若干实施例中,振动元件500可以直接贴附在支架600上。
面板下部片400具有与显示面板300实质上相同的大小并且重叠布置,面板下部片400的侧表面和显示面板300的侧表面可以对齐,但并不限于此。面板下部片400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并执行散热功能、电磁波屏蔽功能、防止图案可见功能、接地功能、缓冲功能、强度增强功能和/或数字化功能等。面板下部片400可以包括具有上述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的功能层。功能层可以以层、膜、薄膜、片、板、面板等多种形态提供。振动元件500可以响应于将后述的模式信号而产生振动。模式信号可以包括振幅以及频率信号。在一实施例,振动元件500可以包括包含振动物质层的压电元件。
振动元件500可以布置于显示装置10的中央部。即,可以布置为与窗口100的透光部101重叠。然而,振动元件500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作为另一实施例,振动元件500可以布置为与显示装置10的一侧的边相邻。在振动元件500布置为与显示装置10的一侧的边相邻的情形下,振动元件500可以在平面上布置在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部DA和非显示部NDA的边界部。振动元件500的一部分可以与非显示部NDA重叠,另一部分可以与显示部DA重叠。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布置为,整个振动元件500与非显示部NDA重叠,或者与显示部DA重叠。布置有振动元件500的区域可以是元件区域EA。振动元件500可以以窗口100为基准而在垂直方向与元件区域EA重叠。
振动元件500可以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的内侧。作为一实施例,面板下部片400可以包括开口部OP,在所述开口部OP内可以布置有振动元件500。
振动元件500可以通过额外的粘结部件而与显示面板300直接接触。作为多种实施例,可以在振动元件500和显示面板300之间存在其他层或者部件。例如,振动元件500和显示面板300之间可以布置有光吸收部件。
虽然图中示出了显示装置10包括一个振动元件500的情形,但并不限于此,作为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多个振动元件500。在显示装置10包括多个振动元件500的情形下,各个振动元件500可以彼此独立地产生振动。
如上所述,振动元件500可以通过面板下部片400的开口部OP直接贴附在显示面板300。在振动元件500用作产生声音的元件的情形下,显示装置10为了有效地传递声音,可以包括额外的振动板。显示装置10包括振动板的情形下,存在如下的顾虑:在传递振动的方面可以产生噪音,并且振动传达力下降。然而,如本实施例,在显示面板300和振动元件500之间不存在如振动板的额外的结构的情形下,从振动元件500产生的振动可以有效地传递到显示面板300。即,不存在振动元件500的振动传达力低下的顾虑,并且显示装置10不包括额外的振动板,还不存在产生噪音的可能性。并且,振动元件500可以不包括振动板而直接贴附在显示面板300,从而将显示装置10的厚度维持为薄。
此外,支架600可以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的下侧。支架600容纳窗口100、触摸部件200、显示面板300、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支架600可以包括底部面和侧壁。支架600的底部面与面板下部片400的下表面对向,支架600的侧壁与窗口100、触摸部件200、显示面板300、面板下部片400的侧表面对向。支架600的外侧表面和窗口100的外侧表面可以对齐,但并不限于此,支架600的侧壁可以围绕窗口100的侧表面。窗口100可以通过防水带而贴附在支架600。在若干实施例中,支架600可以由合成树脂材质、金属材质或者双重材质结合的结合体构成。
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将后述的触摸驱动芯片、处理器以及触觉驱动芯片。触膜驱动芯片、处理器以及触觉驱动芯片可以相互电连接,并且还可以包括用于电连接的电路部。
触摸驱动芯片可以从触摸部件200接收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坐标。处理器可以接收从触摸驱动芯片传递的触摸坐标而生成对应于触摸坐标的模式信号。模式信号可以是包括频率以及振幅信号的控制信号。并且,处理器可以将生成的模式信号传递到触觉驱动芯片。触觉驱动芯片可以以从处理器传递接收到的模式信号为基准而控制显示装置10的振动元件500。
触摸驱动芯片、处理器以及触觉驱动芯片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上,将它们电连接的电路部可以通过图案化而形成在面板下部片400上。在若干实施例中,触摸驱动芯片、处理器以及触觉驱动芯片可以布置在单独的印刷电路基板上,印刷电路基板可以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和支架600之间,或者也可以布置在支架600的外侧。图4是将图3的Q1部分放大示出的剖面图,是更具体地放大示出图3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参照图4,显示面板300可以包括基础基板310、第一电极320、像素限定膜330、发光层340、第二电极350以及封装层370。
面板下部片400上可以布置有基础基板310。基础基板310可以是绝缘基板。作为一实施例,基础基板310可以包括具有柔韧性的高分子物质。在此,高分子物质可以是聚醚砜(PES:polyethersulphone)、聚丙烯酸酯(PA:polyacrylate)、聚芳酯(PAR:polyarylate)、聚醚酰亚胺(PEI:polyetherimid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ethylenenap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thalate)、聚苯硫醚(PPS:polyphenylenesulfide)、聚烯丙基(polyallylate)、聚酰亚胺(PI:polyimide)、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纤维素三乙酸酯(CAT:cellulosetriacetate)、乙酸丙酸纤维素(CAP: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或它们的组合。然而,基础基板310的物质并不限于此,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础基板310可以由包括无机物质的玻璃基板等形成。
在基础基板310上可以布置有第一电极320。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20可以是阳极(anode)电极。
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基础基板310和第一电极320之间还可以布置有多个结构。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多个结构可以包括缓冲层、多个导电型布线、绝缘层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等。
第一电极320上可以布置有像素限定膜330。像素限定膜330包括暴露第一电极320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
第一电极320上可以布置有发光层340。
在若干实施例中,发光层340可以发出红色(red)光、绿色(green)光以及蓝色(blue)光中的一种。红色光的波长可以为大约620nm至750nm,绿色光的波长可以为大约495nm至570nm。并且,蓝色光的波长可以为大约450nm至495nm。
或者作为另一实施例,发光层340可以发出白色(white)光。在发光层340发出白色光的情形下,发光层340可以具有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以及蓝色发光层层叠的形态。并且,还可以包括用于显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单独的滤色器(Color Filter)。
在若干实施例中,发光层340可以是有机发光层。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层340也可以是量子点发光层。
第二电极350可以布置在发光层340以及像素限定膜330上。作为一实施例,第二电极350可以在发光层340以及像素限定膜330上全面形成。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二电极350可以是阴极(cathode)电极。
第一电极320、第二电极350以及发光层340可以构成自发光元件EL。
自发光元件EL上可以布置有封装层370。封装层370可以将自发光元件EL密封,可以防止水分等从外部进入自发光元件EL。
在若干实施例中,封装层370可以形成为薄膜封装(Thin Film Encapsulation),并且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有机膜和一个以上的无机膜。作为示例,封装层370可以包括:第一无机膜371,位于第二电极350上;有机膜372,位于第一无机膜371上;第二无机膜373,位于有机膜372上。
第一无机膜371可以防止水分、氧气等渗透到自发光元件EL。第一无机膜371可以由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铈、氮氧化硅(SiON)等构成。
第一无机膜371上可以布置有有机膜372。有机膜372可以提高平坦度。有机膜372可以由液态有机材料形成,例如,可以由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二萘嵌苯类树脂等形成。这种有机材料可以通过蒸镀、印刷、涂覆等而提供到基础基板310上,并且经过硬化工序。
有机膜372上可以布置有第二无机膜373。第二无机膜373可以执行与第一无机膜371实质上相同或者相似的作用,并且可以由与第一无机膜371实质上相同或者相似的物质构成。第二无机膜373可以完全覆盖有机膜372。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二无机膜373和第一无机膜371可以在非显示部NDA相互接触而形成无机-无机接合。
然而,封装层37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封装层370的层叠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在另一实施例中,封装层370也可以由玻璃基板等形成。
在若干实施例中,封装层370上可以布置有触摸部件200。
图5以及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不同于图3的实施例,图5以及图6的实施例在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以及封装基板的方面存在差异。以下,以与图3的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参照图5,显示装置10a可以包括窗口100、偏光层POL、触摸部件201、显示面板301、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
窗口100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与偏光层POL、触摸部件201、显示面板301、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和窗口100重叠至少一部分。窗口100可以在两个短边比显示面板301向外侧突出。窗口100可以是包括玻璃、蓝宝石、塑料等的材质。窗口100可以是刚性的,但并不限于此。
偏光层POL可以布置在窗口100的下部。偏光层POL可以包括吸收型偏光层或者反射型偏光层。作为一实施例,偏光层POL可以通过额外的粘结部件OCA3与窗口100的一面结合。在此,粘结部件OCA3可以是压敏粘结部件或者光学透明粘结部件。
触摸部件201可以布置在偏光层POL的下部。触摸部件201可以与上述偏光层POL或者显示面板301独立地形成,从而通过额外的粘结部件与偏光层POL和/或显示面板301的一面结合。然而,并不限于此,触摸部件201也可以在显示面板301上通过连续工艺直接接触而形成。
显示面板301可以包括显示基板301a以及封装基板301b。显示基板301a可以是包括有机发光元件而发光的区域。显示基板301a可以包括由玻璃等无机物质构成的基础基板以及布置在基础基板上的发光层。
如图4的实施例,显示面板301可以不包括封装层(图4的封装层370),而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301a上的封装基板301b。作为一实施例,封装基板301b可以包括无机物质。例如,封装基板301b可以是玻璃基板。封装基板301b可以通过显示基板301a和密封部件(未示出)而密封显示面板301的内部,防止水分等从外部进入自发光元件。
显示面板301的下部可以布置有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面板下部片400可以包括开口部OP而暴露显示面板301的一面的一部分。振动元件500可以布置在开口部OP内而与面板下部片400接触地布置。
在触摸部件202布置在窗口100和偏光层POL之间的点上,图6与图5的实施例有差异。
参照图6,显示装置10b可以包括窗口100、触摸部件202、偏光层POL、显示面板302、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
触摸部件202可以布置在窗口100和偏光层POL之间。触摸部件202可以与窗口100以及偏光层POL独立地形成,从而通过额外的粘结部件OCA3而与窗口100的一面结合。然而,并不限于此,触摸部件202也可以通过额外的粘结部件而与偏光层POL的一面结合。
偏光层POL可以布置在触摸部件202的下部。偏光层POL可以包括吸收型偏光层或者反射型偏光层。偏光层POL可以通过额外的粘结部件而与触摸部件202和/或显示面板302的一面结合。
显示面板302可以包括显示基板302a以及布置在显示基板302a上的封装基板302b。显示基板302a可以包括由玻璃等无机物质构成的基础基板以及布置在基础基板上的发光层。
并且,封装基板302b可以包括无机物质。例如,密封基板302b可以是玻璃基板。封装基板302b可以通过显示基板302a和封装部件(未示出)而密封显示面板302的内部,防止水分等从外部进入自发光部件。
显示面板302的下部可以布置有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
图7是将图3的Q2部分放大示出的剖面图,更具体地,是将图3的面板下部片放大示出的剖面图。
参照图3以及图7,面板下部片400包括:光吸收部件411,布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顶部结合层413,位于光吸收部件411和显示面板300之间;第一层间结合层415,位于光吸收部件411下部;缓冲部件421,位于第一层间结合层415的下部。面板下部片400还可以包括位于缓冲部件421的下部的第二层间结合层423以及位于第二层间结合层423的下部的散热部件430。
光吸收部件411布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并且通过阻止光透过而防止布置在光吸收部件411的下侧的结构被上部可见。光吸收部件411可以以多种结构构成。
作为示例,光吸收部件411可以由多个层构成,并且可以包括基材以及布置在基材的上表面的光吸收层。
基材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砜(PS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乙酰纤维素(TAC)、环烯烃聚合物(COP)等构成。
光吸收层可以包括黑色颜料或者染料等光吸收物质。例如,光吸收层可以是黑色墨水。光吸收层可以以涂覆或者印刷方式形成在基材的上表面。
为了使从振动元件500产生的振动可以有效传递到显示面板300,光吸收部件411可以不重叠于振动元件500,但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为了防止振动元件500在外部可见,光吸收部件411可以存在于振动元件500和显示面板300之间。
光吸收部件411的上面布置有顶部结合层413。顶部结合层413起到将面板下部片400贴附在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的作用。顶部结合层413可以构成为包括粘结层、粘合层或者树脂层。例如,顶部结合层413可以包括分类为硅氧烷类、聚氨酯类、硅氧烷-聚氨酯混合结构的SU聚合物、丙烯酸类、异氰酸酯类、聚乙烯醇类、明胶类、乙烯基类、乳胶类、聚酯类、水性聚酯类等的高分子物质。
顶部结合层413可以不重叠于振动元件500,振动元件500可以通过额外的结合部件而结合到显示面板300,但并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顶部结合层413可以形成在整个显示面板300的下部面而将振动元件500和显示面板300结合。
在若干实施例中,顶部结合层413可以具有凹凸形状。凹凸形状可以形成在与顶部结合层413的显示面板300的粘结面。顶部结合层413在上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情形下,在将面板下部片400贴附在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时,由于表面凹凸的形状起到空气通道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少气泡。如果顶部结合层413完全贴附到显示面板300的下部,则凹凸形状可以破坏而变得平坦,但也可以在顶部结合层413的一部分残留有凹凸形状。
光吸收部件411的下表面布置有第一层间结合层415。第一层间结合层415将光吸收部件411和缓冲部件421结合。
第一层间结合层415的物质可以选自上述顶部结合层413的示例物质。
缓冲部件421起到吸收外部冲击而防止显示面板300、窗口100等破损的作用。缓冲部件421可以由单层或者多层的层叠膜构成。例如,缓冲部件421可以包括聚氨酯(polyurethan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乙烯(polyethylene)等高分子树脂形成,或者可以包括橡胶、氨酯类物质,或者将丙烯酸基类物质发泡而形成的海绵等具有弹性的物质而形成。缓冲部件421可以是缓冲垫层。
缓冲部件421可以不重叠于振动元件500。如前面所说明,缓冲部件421可以由具有弹性的物质构成。振动元件500响应于振动信号等而产生振动,产生的振动会传递到显示面板300。因此,为了使从振动元件500产生的振动不被缓冲部件421吸收而传递到显示面板300,缓冲部件421可以不重叠于振动元件500。
第二层间结合层423起到将其他部件结合到缓冲部件421的作用,并且第二层间结合层423可以由作为上述顶部结合层413的物质的示例的物质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层间结合层423可以将散热部件430结合到缓冲部件421。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二层间结合层423可以不重叠于振动元件500。
散热部件430可以位于第二层间结合层423的下部。散热部件4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层。图中示出了散热部件430包括第一散热层431、第二散热层435以及结合层433的情形。
第一散热层431和第二散热层435可以由相同物质构成,但也可以由具有不同散热特性的物质构成。例如,第一散热层431可以包括石墨烯或者碳纳米管等。第二散热层435可以屏蔽电磁波,并且可以包括导热性优异的多种物质。作为示例,第二散热层435可以包括铜、镍、铁素体、银等金属薄膜。
第二散热层435可以布置在第一散热层431的下部。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层431和第二散热层435布置为重叠,并且第一散热层431小于第二散热层435,并且第一散热层431的侧表面还可以比第二散热层435的侧表面位于内侧。
第一散热层431和第二散热层435之间布置有结合层433。结合层433可以结合第一散热层431和第二散热层435。结合层433的物质可以选自上述顶部结合层413的示例物质中。在若干实施例中,散热部件430可以不重叠于振动元件500。这是为了确保振动元件500可以振动的空间。
散热部件430和支架600之间可以形成有空气层,但并不限于此。即,底部结合部件可以位于散热部件430下部。底部结合部件可以将面板下部片400结合到支架600。底部结合部件可以构成为在两面具有结合层的带(例如,双面带)形态。
面板下部片400可以包括开口部OP。由于开口部OP可以是去除面板下部片400中的一部分而暴露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的区域。作为一实施例,可以在与开口部OP重叠的区域完全去除构成面板下部片400的各个层,但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以只去除构成面板下部片400的各个层中的一部分层而形成沟槽部。关于包括沟槽部的面板下部片,将参照图8后述。
振动元件500可以在开口部OP与显示面板300接触。在振动元件500与显示面板300直接接触的情形下,相比在中间存在其他功能层,振动传达力可以被提高。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图9是将图8的Q3部分放大示出的剖面图。
图8以及图9的实施例在构成面板下部片400的各个层中的部分层被去除而形成沟槽部TR的方面与图3以及图7的实施例有差异。以下,以与图3的实施例的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
参照图8,显示装置10_1可以包括:面板下部片400_1,形成有向显示面板300侧凹陷的沟槽部TR;以及振动元件500,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_1的沟槽部TR上。面板下部片400_1可以包括沟槽部TR。在平面上,沟槽部TR的面积可以与振动元件500的面积实质相同。然而,并不限于此,沟槽部TR的面积可以大于振动元件500的面积。沟槽部TR可以与振动元件500相对应地形成在面板下部片400_1的中央部。在显示装置10_1包括多个振动元件500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多个沟槽部TR或者在一个沟槽部TR上布置多个振动元件500。
参照图9,沟槽部TR可以形成为去除了面板下部片400_1的部分功能层的形态。即,面板下部片400_1的未去除的功能层可以残留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面板下部片400_1可以包括:光吸收部件411_1,布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顶部结合层413_1,位于光吸收部件411_1和显示面板300之间;第一层间结合层415_1,位于光吸收部件411_1的下部;缓冲部件421,位于第一层间结合层415_1的下部。面板下部片400还可以包括位于缓冲部件421的下部的第二层间结合层423以及位于第二层间结合层423的下部的散热部件430。
光吸收部件411_1可以布置为完全覆盖下部的振动元件500。换句话说,振动元件500可以与光吸收部件411_1完全重叠。并且,光吸收部件411_1可以布置为完全覆盖位于下部的功能层。光吸收部件411_1可以整体地形成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
在振动元件500与光吸收部件411_1重叠的情形下,可以防止振动元件500在外部可见。
顶部结合层413_1可以存在于光吸收部件411_1和显示面板300之间,从而起到将面板下部片400_1贴附到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的作用。顶部结合层413_1可以构成为包括粘结层、粘合层或者树脂层。例如,顶部结合层413_1可以包括分类为硅氧烷类、聚氨酯类、硅氧烷-聚氨酯混合结构的SU聚合物、丙烯酸类、异氰酸酯类、聚乙烯醇类、明胶类、乙烯基类、乳胶类、聚酯类、水性聚酯类等的高分子物质。
与光吸收部件411_1相同地,顶部结合层413_1可以整体形成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而与光吸收部件411_1重叠。
光吸收部件411_1的下表面布置有第一层间结合层415_1。第一层间结合层415_1可以将光吸收部件411_1和缓冲部件421结合。并且,第一层间结合层415_1可以布置为与振动元件500重叠,从而将光吸收部件411和振动元件500结合。
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层间结合层415_1可以在与沟槽部TR重叠的区域被去除。在这种情形下,振动元件500可以通过额外的结合部件而贴附在光吸收部件411_1的下表面。
第一层间结合层415_1的物质可以选自上述顶部结合层413_1的示例物质中。
缓冲部件421吸收外部冲击而起到防止显示面板300、窗口100等损坏的作用。缓冲部件421可以构成为单层或者多个的层叠膜。例如,缓冲部件421可以包括聚氨酯(polyurethan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乙烯(polyethylene)等高分子树脂形成,或者可以包括橡胶、氨酯类物质,或者将丙烯酸基类物质发泡而形成的海绵等具有弹性的物质而形成。缓冲部件421可以是缓冲垫层。
缓冲部件421可以在与沟槽部TR重叠的区域被去除。即,缓冲部件421在沟槽部TR可以不重叠于振动元件500。在振动元件500不重叠于缓冲部件421而贴附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的情形下,可以提高振动元件500提供的振动的传达力。
第二层间结合层423起到将其他部件结合到缓冲部件421的作用,并且可以由作为上述顶部结合层413_1的物质的示例的物质构成。第二层间结合层423可以将散热部件430结合到缓冲部件421。第二层间结合层423可以不和振动元件500重叠。
散热部件430可以位于第二层间结合层423的下部。散热部件4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层。图中举例示出了散热部件430包括第一散热层431、第二散热层435等两个散热层以及结合层433的情形。
第一散热层431和第二散热层435可以由相同物质构成,但也可以由具有不同散热特性的物质构成。例如,第一散热层431可以包括石墨烯或者碳纳米管等。第二散热层435可以包括屏蔽电磁波且导热性优异的多种物质。作为示例,第二散热层435可以包括铜、镍、铁素体、银等金属薄膜。
第二散热层435可以布置在第一散热层431的下部。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层431和第二散热层435重叠布置,第一散热层431小于第二散热层435,其侧表面还可以比第二散热层435的侧表面位于内侧。
第一散热层431和第二散热层435之间布置有结合层433。结合层433可以将第一散热层431和第二散热层435结合,并且可以完全覆盖第一散热层431。结合层433的物质可以选自上述顶部结合层413_1的示例物质中。
散热部件430可以在与沟槽部TR重叠的区域被去除。即,在沟槽部TR,散热部件430可以不重叠于振动元件500。
沟槽部TR可以通过去除面板下部片400_1的部分层而形成。即,可以在构成面板下部片400_1的各个层被层叠后,去除与沟槽部TR重叠的区域而形成。然而,沟槽部TR的形成方法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将部分区域被去除的层层叠而形成。
沟槽部TR的底部面可以是第一层间结合层415_1,沟槽部TR的两个侧壁可以是缓冲部件421、第二层间结合层423以及散热部件430的侧表面。
图10至图12是根据多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图10至图12在振动元件500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的多种位置的方面与图3的实施例有差异。以下将以与图3的实施例的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
图10示出了包括内部槽的面板下部片。参照图10,显示装置10_2可以包括形成有内部槽IH的面板下部片400_2以及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_2的内部槽IH上的振动元件500。振动元件500直接贴附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并且其上可以被形成有内部槽IH的面板下部片400_2覆盖。内部槽IH的大小可以与振动元件500的大小实质相同。然而并不限于此,内部槽IH的大小可以大于振动元件500的大小。内部槽IH可以形成在面板下部片400_2的中央部,从而与振动元件500相对应。在显示装置10_2包括多个振动元件500的情形下,可以形成多个内部槽IH,或者在一个内部槽IH上布置有多个振动元件500。
参照图11,显示装置10_3可以包括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_3上的振动元件500_3。与上述实施例不同,面板下部片400_3不包括沟槽部TR或者内部槽IH,并且振动元件500_3可以直接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_3上。在这种情形下,面板下部片400_3可以包括包含光吸收部件的功能层而防止振动元件500_3在外部可见。
并且,虽然未在附图上示出,但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振动元件500_3用作产生声音的音响元件的情形下,在面板下部片400_3以及振动元件500_3之间可以布置有额外的振动板。
参照图12,显示装置10_4可以包括与形成在支架600上的支架沟槽部BTR以及与支架开口部BOP重叠布置的振动元件500_4a、500_4b。支架沟槽部BTR以及支架开口部BOP可以形成在支架600的底部面上。
支架沟槽部BTR可以是将支架600的部分底部面去除而形成的槽。支架沟槽部BTR可以形成为在与显示面板300垂直的方向上与振动元件500_4a重叠。即,支架沟槽部BTR可以是为了布置振动元件500_4a而设置在面板下部片400_4以及支架600之间的空间。支架沟槽部BTR的底部面可以布置为与面板下部片400_4对向,并且支架沟槽部BTR的底部面的面积可以大于或者等于振动元件500_4a的面积。并且,支架沟槽部BTR的侧壁的高度可以低于或者等于振动元件500_4a的高度。在为了增加显示装置10_4向用户提供的振动的大小而使振动元件500_4a的厚度变厚的情形下,可以通过在支架600的底部面上形成支架沟槽部BTR,来不增加额外的厚度而将振动元件500_4a布置在面板下部片400_4上。
支架开口部BOP可以是形成在支架600的底部面的孔。与上述支架沟槽部BTR相同地,支架开口部BOP可以与振动元件500_4b重叠而形成。即使振动元件500_4b的厚度变厚,也可以不增加额外的厚度而实现显示装置10_4。支架开口部BOP的开口面积可以大于或者等于振动元件500_4b的面积。
虽然图12示出了振动元件500_4a贴附在面板下部片400_4的下部,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贴附在支架600的底部面或者支架沟槽部BTR上。针对贴附在支架600上的振动元件,将参照图25后述。
如上所述,振动元件500可以位于面板下部片400的内侧而产生振动。以下,参照图13对振动元件500的操作特性进行详细说明。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一实施例的振动元件的操作特性的概念图。参照图13,振动元件50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500a、与第一电极500a对向的第二电极500b以及在第一电极500a和第二电极500b之间存在的振动物质层500c。
第一电极500a和第二电极500b可以由导电性物质构成。例如,第一电极500a和第二电极500b可以包括如ITO、IZO等透明导电体、不透明的金属、导电性聚合物(conductingpolymer)或者碳纳米管(CNT)等。
振动物质层500c可以包括通过电场而振动的压电(piezo)材料。例如,振动物质层500c可以包括如钛酸锆酸盐(PZT)等压电体(piezoelectric)、聚偏二氟乙烯(PVFD:polyvinylidene fluoride)薄膜等压电薄膜或者电活性高分子(Electro ActivePolymer)中的至少一个。
振动物质层500c可以根据电压的极性而压缩或者伸展。例如,如图13所示,在第一电极500a施加有正电压,在第二电极500b施加有负电压的情形下,在振动物质层500c可以产生压缩力F1而向厚度方向收缩。相反,在第一电极500a施加有负电压,在第二电极500b施加有正电压的情形下,振动物质层500c可以产生伸展力F2而在厚度方向上膨胀。因此,在第一电极500a和第二电极500b施加有极性交替变换的交流电压AC的情形下,振动物质层500c可以重复收缩以及膨胀。通过这种现象,在贴附有振动元件500的显示面板300的特定区域会产生振动,并且可以向用户传递振动。如果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用作显示面板300,则可以没有振动导致的画面歪曲而传递振动。
虽然图13的实施例将振动元件500包括压电元件的情形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振动元件500包括永久磁铁以及将其围绕并使与声音信号相对应的电流流动的线圈,且可以通过由于线圈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电磁力产生振动。
显示装置10包括触部件200以及振动元件500,因此可以随着用户触摸显示装置10,将其识别并以振动向用户进行反馈。即,显示装置10在通过显示面板300向用户提供视觉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振动元件500提供触觉信息。振动元件500可以提供无法通过显示面板300而提供的触觉信息。触觉信息可以与视觉信息一起向用户更真实地传递信息。以下,将针对触摸了显示装置10时,显示装置10的各个构成执行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14以及图15是说明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被接触时的操作的平面图以及概略图。图16是说明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被接触时的操作的流程图。为了说明的便利,将省略显示装置10的支架600。
参照图14至图16,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窗口100、触摸部件200、显示面板300、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
窗口100可以在平面上包括触摸区域TA。触摸区域TA可以是用户进行触摸的区域。即,触摸区域TA可以是用户触摸窗口100上的表面时,在与显示装置10的窗口100垂直的方向上与产生这种触摸的区域重叠的区域。触摸区域TA可以是以触摸中心TC为中心的区域。
触摸中心TC的位置可以通过触摸部件200上的X轴坐标以及Y轴坐标而被定义。在平面上,X轴以及Y轴可以是触摸部件200的一边以及与一边垂直连接的另一边的延长线。例如,X轴可以是触摸部件200的一长边的延长线,Y轴可以是连接到触摸部件200的一长边的一短边的延长线。触摸中心TC包括分别与X轴以及Y轴相对应的X轴坐标以及Y轴坐标,例如,触摸中心TC的坐标可以是(xt,yt)。触摸坐标可以定义为触摸中心TC的坐标,可以是显示出触摸发生的位置的信息的值。触摸区域TA也可以形成在脱离触摸部件200的窗口100上,但触摸中心TC只能形成在与触摸部件200重叠的区域。
触摸部件200可以在用户触摸了窗口100上的表面时,产生触摸信号。即,触摸部件200可以感测从外部输入的触摸的信号。触摸部件200可以以自电容(self-capacitance)方式和/或互电容(mutual-capacitance)方式获得触摸信息。作为另一实施例,触摸部件200也可以由红外线方式(Infrared type)驱动的面板构成。
在若干实施例中,触摸部件200可以与显示面板300一体地构成。例如,触摸部件200的触摸电极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300的封装部的紧邻的上方。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摸部件200可以形成为与显示面板300独立的构成,并以独立的结合层等作为媒介而结合到显示面板300。
显示面板300可以向窗口100侧提供影像。窗口100将提供的影像传递给用户,用户则可以通过提供的影像信息而进行显示装置10的触摸。
面板下部片400以及振动元件500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下部。显示装置10可以接收用户的触摸而生成根据触摸坐标的多种模式信号。振动元件500可以接收生成的模式信号而产生振动。振动可以作为触觉信息而传递给用户。以下以图16的流程图为基准而仔细说明显示装置10的驱动方法。
参照图15以及图16,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发生触摸而感测触摸信号(S1);传递从触摸IC(触摸驱动芯片)感测到的触摸信号(S3);从触摸信号检测触摸位置(触摸坐标)并判断在触摸IC(触摸驱动芯片)中是否储存有与触摸位置(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模式信号(S5)。
如果在触摸IC(触摸驱动芯片)中不存在储存的模式信号,则可以包括如下步骤:触摸IC(触摸驱动芯片)向处理器(例如,应用处理器AP)传递触摸位置(触摸坐标)(S6);处理器产生对应于触摸位置(触摸坐标)的模式信号(S8);处理器向触觉IC(触摸驱动芯片)传递模式信号(S10)。
如果在触摸IC(触摸驱动芯片)存在储存的模式信号,则可以包括触摸IC(触摸驱动芯片)传递储存在触觉IC(触觉驱动芯片)的模式信号的步骤(S7)。
最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可以包括以触觉IC(触觉驱动芯片)所接收的模式信号为基准而控制驱动部(振动元件)的步骤(S9)。
触摸信号是由于用户的触摸而产生的信号。触摸信号可以包括作为触摸发生的位置的信号的触摸坐标。触摸部件200可以感测由于用户的触摸而产生的触摸信号。
触摸部件200可以向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传递触摸信号。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接收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信号的触摸坐标。如图14所述,触摸坐标可以是位于触摸区域TA内的触摸中心TC的坐标。触摸坐标具有对应于虚拟的坐标轴的X轴坐标值以及Y轴坐标值,并且可以表现为(xt,yt)。在发生多个触摸而产生多个触摸信号的情形下,会确定与各自的触摸信号分别对应的触摸中心TC。即,各个触摸将具有分别对应的触摸坐标。
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可以检测根据触摸信号的触摸坐标而判断与相应的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模式信号是否被储存。模式信号可以是控制振动元件500的信号。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内部可以预先储存有对应于经常发生的触摸信号的模式信号。
如果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中不存在储存的模式信号,则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可以向处理器传递触摸坐标。处理器可以产生对应于传递的触摸坐标的模式信号。模式信号可以根据触摸坐标而产生为多种。然而,并不限于此,即使接收相同的触摸坐标,处理器可以根据显示面板300向用户提供的影像的种类、触摸次数以及触摸时间等而生成多种模式信号。并且,处理器可以向触觉驱动芯片(触觉IC)传递模式信号。
然而,如果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中存在已经储存的模式信号,则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可以传递储存在触觉驱动芯片(触觉IC)中的模式信号。即,可以不经过处理器而从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直接向触觉驱动芯片(触觉IC)传递模式信号。因此,可以缩短用于向振动元件500传递模式信号的过程。如果缩短了过程,则可以向用户传递快速的反馈(FB),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处理器的电力消耗。
触觉驱动芯片(触觉IC)可以以从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或者处理器接收的模式信号为基准而控制振动元件500。模式信号可以具有用于控制振动元件500的振幅以及频率的信号。振动元件500根据模式信号而被控制,并且可以通过振动将触觉作为对触摸的反馈FB而向用户传递。模式信号可以是多种,因此振动元件500向用户传递的触觉的种类也可以是多种。
显示装置10可以向用户提供具有多种振幅以及频率的振动。显示装置10可以在一个点的触摸发生的情形下提供与其对应的触觉,但在发生多个触摸(以下,多触摸)的情形下,显示装置10应当可以向用户提供根据不同的触摸坐标而区分的振动信息。即,针对多触摸的驱动方法可以与针对一个触摸的驱动方法互不相同。以下,对针对多触摸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1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被多触摸时的平面图。图18是针对第一触摸的第一模式信号。图19是针对第二触摸的第二模式信号。图20是针对第一触摸以及第二触摸同时发生的多触摸的模式信号。图21是针对第一触摸以及第二触摸同时发生的多触摸的另一模式信号。
图17示出了在显示装置10上发生了第一触摸A以及第二触摸B的情形。第一触摸A会产生第一触摸信号,第二触摸B会产生第二触摸信号。
参照图17,第一触摸A以及第二触摸B可以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发生。第一触摸A以及第二触摸B可以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触摸坐标。例如,第一触摸A的第一触摸坐标可以是(xa,ya),第二触摸B的第二触摸坐标可以是(xb,yb)。即,在发生多触摸的情形下,可以产生互不相同的触摸坐标。触摸部件200可以感测互不相同的触摸信号而将其传递到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可以接收各个触摸信号而检测第一触摸坐标号(xa,ya)以及第二触摸坐标(xb,yb)。触摸驱动芯片(触摸IC)或者处理器可以根据检测的第一触摸坐标(xa,ya)以及第二触摸坐标(xb,yb)而向触觉驱动芯片(触觉IC)传递互不相同的模式信号。振动元件500可以接收传递的各个模式信号而产生振动。此时,如果针对第一触摸A的第一模式信号和针对第二触摸B的第二模式信号同时产生,则显示装置10可以通过额外的操作方法而向用户传递针对多触摸的信息。以下,参照图18至图21而针对关于多触摸的显示装置10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17、图18以及图19,第一模式信号Sa可以是以周期ta重复预定时间段的振幅信号。第二模式信号Sb可以是以周期tb重复预定时间段的振幅信号。即,模式信号Sa、Sb以周期ta、tb重复任意时间段,并且可以是振幅的大小随时间而变化的信号。
如果在显示装置10只发生了第一触摸A,振动元件500可以接收第一模式信号Sa而向用户提供针对第一触摸A的第一振动。并且,如果在显示装置10只发生了第二触摸B,振动元件500可以接收第二模式信号Sa而向用户提供针对第二触摸B的第二振动。第一振动和第二振动具有互不相同的频率和/或者振幅,振动元件500可以据此而向用户传递互不相同的触觉。
像这样,如果各个触摸依次发生,则显示装置10可以依次输出对应于各个触摸的模式信号而向用户传递互不相同的触觉。然而,如果在包括一个振动元件500的显示装置10同时发生了第一触摸A和第二触摸B,则为了有所区分地传递针对第一触摸的反馈和针对第二触摸的反馈,振动元件500可以以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方法操作。以下,参照图20以及图21详细说明针对多触摸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图20以及图21示出了针对第一触摸和第二触摸同时发生的多触摸的多模式信号。图20的实施例是根据时分方式的第一多模式信号Sab1,图21的实施例是根据合成方法的第二多模式信号Sab2。
参照图17至图20,第一多模式信号Sab1可以是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被交替提供的信号。即,第一多模式信号Sab1可以是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以时分方式被提供的时分信号。第一多模式信号Sab的周期tab1可以是将第一模式信号Sa的周期ta和第二模式信号Sb的周期tb相加的值。第一多模式信号Sab1可以具有tab1的周期而被传递到振动元件500,振动元件500可以向用户提供针对第一触摸的触觉反馈以及针对第二触摸的触觉反馈。
时分信号表示,例如在图20,针对依次进行的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以及第四时间,在第一时间提供有第一模式信号Sa,在第二时间提供有第二模式信号Sb,在第三时间再次提供有第一模式信号Sa,在第四时间再次提供有第二模式信号Sb。时分信号可以根据时间而交替重复两种模式信号。换句话说,针对第一模式信号Sa的第一振动和针对第二模式信号Sb的第二振动可以交替产生。
在此,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以及第四时间的长度可以全部相同,但也可以对应于各个模式信号的周期ta、tb而变得不同。即,提供第一模式信号Sa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三时间的长度相同,其为ta;提供第二模式信号Sb的第二时间以及第四时间的长度相同,其为tb,第一时间以及第三时间的长度和第二时间以及第四时间的长度可以互不相同。虽然以第一时间至第四时间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的是,第四时间以后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重复。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模式信号Sa的第一振动以及由于第二模式信号Sb的第二振动可以被彼此区分。振动元件500可以接收第一多模式信号Sab1而向用户交替传递互不相同的触感。因此,显示装置10可以使用户认知到第一触摸A和第二触摸B是同时发生的。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触摸同时发生的情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即,在三个以上的触摸同时发生的情形下,与本实施例的方法相同地,多模式信号也可以为针对各个触摸的模式信号依次重复的信号。
在像这样通过时分方式传递振动的情形下,显示装置10可以通过一个振动元件500而向用户提供针对多触摸的触觉反馈。即,可以减少用于实现多触摸反馈的振动元件的个数。如果振动元件的个数减少,则显示装置的制造所需的费用也可以减少,并且与现有的显示装置相比可以实现厚度薄的显示装置。
参照图21,示出了与在图20说明的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的第二多模式信号Sab2。在图20的实施例的情形下,第一多模式信号Sab1是根据时分方式而交替提供第一模式信号Sa和第二模式信号Sb的信号,但在图21的实施例,在第二多模式信号Sab2为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的合成信号的方面存在差异。即,在本实施例,处理器可以针对第一触摸A以及第二触摸B合成第一模式信号Sa和第二模式信号Sb而产生第二多模式信号Sab2。
合成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将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变换为具有相同周期tab2后,利用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的振幅的平均值进行合成。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的合成方法并不限于此。
第二多模式信号Sab2可以产生具有与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的振动相异的振幅以及频率的振动而向用户提供与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有所区分的触觉。即,用户可以接收由于第二多模式信号Sab2而产生的振动,从而认知到同时实现了第一触摸以及第二触摸。在通过信号合成方法而传递振动的情形下,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一个振动元件500而向用户提供针对多触摸的触觉反馈。
图22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与先前说明的图14的实施例不同地,在包括多个振动元件500a、500b的方面存在差异。以下以与图14的实施例的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并且针对包括多个振动元件500a、500b的显示装置10_5的操作进行说明。
参照图22,显示装置10_5可以包括第一振动元件500a以及第二振动元件500_b。
第一振动元件500a以及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布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第一振动元件500a可以布置在第一区域LA,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布置在第二区域RA。第一区域LA和第二区域RA可以沿中心线CL区分。附图上,第一区域LA可以是中心线CL的左侧区域,第二区域RA可以是中心线CL的右侧区域。
第一振动元件500a可以提供针对在第一区域LA发生的触摸的反馈。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提供针对在第二区域RA发生的触摸的反馈。针对在中心线CL附近发生的触摸,第一振动元件500a或者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根据触摸坐标而提供反馈。在触摸区域与中心线CL重叠的情形下,第一振动元件500a以及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一起提供反馈,但并不限于此。
在显示装置10_5包括多个振动元件500a、500b的情形下,第一振动元件500a以及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分别驱动。例如,针对在第一区域LA上发生的第三触摸C,第一振动元件500a可以提供触觉反馈。针对在第二区域RA上发生的第四触摸D以及第五触摸E,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提供触觉反馈。针对第三触摸C、第四触摸D以及第五触摸E的模式信号可以与参照图17至图21而进行说明的模式信号相似的方式发生。即,可以为时分方式或者合成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以下,以多模式信号是由时分方式提供的信号的情形进行说明。以下,参照图22、图23以及图24说明针对第三触摸C、第四触摸D以及第五触摸E的模式信号。
图22示出了在第一区域LA上发生了第三触摸C,在第二区域RA上发生了第四触摸D以及第五触摸E的情形。图23是针对第三触摸的模式信号。图24是针对第四触摸以及第五触摸的多触摸的多模式信号。
参照图22以及图23,显示装置10_5可以针对在第一区域LA上发生的第三触摸C而将第三模式信号Sc提供到第一振动元件500a。
第三模式信号Sc可以是具有周期tc并重复预定时间的振幅信号。第三模式信号Sc可以是以与在图18以及图19说明的第一模式信号Sa以及第二模式信号Sb相似的方式发生的信号。在第一区域LA上发生第三触摸C的情形下,第一振动元件500a可以接收第三模式信号Sc而向用户提供针对第三触摸C的第三振动。第三模式信号Sc可以只传递到第一振动元件500a。并且,第三模式信号Sc可以不受第二区域RA上发生的触摸的影响。
参照图22以及图24,显示装置10_5可以针对在第二区域RA上发生的第四触摸D以及第五触摸E而向第二振动元件500b提供第三多模式信号Sde。
第三多模式信号Sde可以是针对第四触摸D和第五触摸E同时发生的多触摸的模式信号。第三多模式信号Sde可以是以周期tde重复预定时间段的振幅信号。如在图20说明的第一多模式信号Sab1一样,第三多模式信号Sde可以是,根据时分信号的模式信号。即,第三多模式信号Sde可以是针对第四触摸D的第四模式信号Sd以及针对第五触摸E的第五模式信号Se被交替提供的信号。第三多模式信号Sde的周期tde可以是将第四模式信号Sd的周期td和第五模式信号Se的周期te相加的值。即,如果第三多模式信号Sde传递的到第二振动元件500b,则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交替产生由于第四模式信号Sd的第四振动和由于第五模式信号Se的第五振动。
如果在显示装置10_5上同时发生第三触摸C、第四触摸D以及第五触摸E,则如上所述,第一振动元件500a以及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独立操作。第一振动元件500a可以与第三触摸C对应地接收第三模式信号Sc而向用户提供第三振动。第二振动元件500b可以对应于第四触摸D以及第五触摸E而接收作为第四模式信号Sd以及第五模式信号Se的时分信号的第三多模式信号Sde而向用户交替提供第四振动和第五振动。
图25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与图3的实施例不同地,图25的实施例在振动元件500_6a、500_6b没有布置在显示面板300或者面板下部片400上而布置在支架600上的方面存在差异。为了便于说明,将省略或者简化与先前说明的内容重复的内容,并且以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
参照图25,显示装置10_6可以包括布置在支架600上的振动元件500_6a、500_6b。
如图25所示,显示装置10_6的振动元件500_6a可以布置在支架600的底部面600a上。布置在底部面600a上的振动元件500_6a可以与触摸部件200、显示面板300以及面板下部片400的下部面对向。如果振动元件500_6a直接布置在支架600的底部面600a上,则可以通过支架600将振动元件500_6a产生的振动有效地传递到整个显示装置10_6。在图3的实施例,振动元件用作向用户提供针对触摸的反馈的手段,但在图25的实施例,振动元件500_6a可用作使显示装置10_6振动而执行提醒功能等的手段。
并且,振动元件500_6b也可以布置支架600的侧壁600b上,而不是支架600的底部面600a。布置在侧壁600b上的振动元件500_6b可以与触摸部件200、显示面板300以及面板下部片400的侧表面对向。振动元件500_6b布置在支架600的侧壁600b的情形下,可以更薄地实现显示装置10_6的厚度。虽然图25示出了布置有多个振动元件500_6a、500_6b的情形,然而并不限于此,可以仅布置有上述振动元件500_6a、500_6b中的某一个。
此外,在布置有多个振动元件的情形下,振动元件不仅可以布置在支架600的底部面600a和/或侧壁600b,也可以复合地布置在显示面板300上。这种多个振动元件可以被分别控制。即,可以向用户传递多种触觉。
图26是用于说明在将根据一实施例的振动元件用作力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的情形下的操作特性的概念图。如上所述,在先前实施例中对振动元件产生振动而向用户传递触觉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将压电元件用作振动元件的情形下,振动元件500_7也可以根据压电元件的物理特性而用作压力传感器。
参照图26,振动元件500_7可以包括第一电极500_7a、第二电极500_7b以及布置在第一电极500_7a与第二电极500_7b之间的振动物质层500_7c。
如果振动元件500_7被施加压力,则可以在振动物质层500_7c产生位移。在振动物质层500_7c产生位移的情形下,可以从振动物质层500_7c产生电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与振动元件500_7的第一电极500_7a以及第二电极500_7b单独连接的压力感测传感器FS。
压力感测传感器FS可以感测从振动元件500_7产生的电压而感测压力的变化。换句话说,如果压力感测传感器FS感测到从振动元件500_7产生的电压,则可以确认在振动物质层500_7产生了位移。压力感测传感器FS可以确认从振动物质层500_7c发生的位移是由于外部压力的按压而发生的位移,从而可以执行压力感测作用。
在振动元件500_7用作压力感测传感器的情形下,可以作为与用于传递触觉反馈的振动元件独立的振动元件500_7而配备在显示装置。然而,根据实施例,一个振动元件500_7可以同时执行触觉反馈发生作用以及压力感测传感器作用。在这种情形下,可以将用于作为触觉反馈发生的驱动器的驱动和用于感测压力的传感器的驱动以时分方式驱动,从而使用一个振动元件500_7来将压力感测传感器作用也一起执行。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将可以理解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者必要特征而可以被实施为其他具体形态。因此,以上记载的实施例应当被理解为在所有方面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触摸部件,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部,感测触摸信号;
面板下部片,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部,包括暴露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
第一振动元件,布置在所述开口部内;
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摸部件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坐标;
处理器,与所述触摸驱动芯片电连接,接收所述触摸坐标而生成与所述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模式信号;以及
触觉驱动芯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模式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
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进行时分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面板下部片包括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部的光吸收部件以及布置在所述光吸收部件下部的缓冲部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不重叠于所述光吸收部件以及所述缓冲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振动元件包括振动物质层,所述振动物质层包括压电体、压电薄膜以及电活性高分子中的至少某一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架,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触摸部件以及所述面板下部片,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沟槽部以及支架开口部中的至少某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包括第一触摸坐标的第一触摸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将与所述第一触摸坐标相对应的第一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坐标不同的第二触摸坐标的第二触摸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将与所述第二触摸坐标相对应的第二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同时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将包括所述第一模式信号和所述第二模式信号的第一多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触觉驱动芯片接收所述第一多模式信号而控制第一振动元件,并且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控制为进行在第一时间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信号的第一振动,在第二时间提供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信号的第二振动,并在第三时间以后到任意时间为止重复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操作的所述时分操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振动元件相隔的第二振动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信号而被控制,所述第二振动元件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信号而被控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觉驱动芯片电连接,并且构成为判断是否储存有与所述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所述模式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内存在储存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情形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将所述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而在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内不存在储存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情形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将所述触摸坐标传递到所述处理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压力感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振动元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压力感测传感器构成为测定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一振动元件的压力而产生的电压。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触摸部件,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部,感测触摸信号;
面板下部片,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部,包括向所述显示面板侧凹陷的沟槽部;
第一振动元件,布置在所述沟槽部内;
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摸部件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坐标;
处理器,与所述触摸驱动芯片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触摸坐标而生成与所述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模式信号;以及
触觉驱动芯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模式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
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进行时分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面板下部片包括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部的光吸收部件以及布置在所述光吸收部件下部的缓冲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元件重叠于所述光吸收部件但不重叠于所述缓冲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振动元件包括振动物质层,所述振动物质层包括压电体、压电薄膜以及电活性高分子中的至少某一个。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支架,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触摸部件以及所述面板下部片,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沟槽部以及支架开口部中的至少某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包括第一触摸坐标的第一触摸以及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坐标不相同的第二触摸坐标的第二触摸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将关于与所述第一触摸坐标相对应的第一模式信号以及与所述第二触摸坐标相对应的第二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触摸和所述第二触摸同时发生在所述触摸部件上的情形下,所述处理器将包括所述第一模式信号和所述第二模式信号的第一多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所述触觉驱动芯片接收所述第一多模式信号而控制第一振动元件,所述第一振动元件被控制为进行在第一时间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模式信号的第一振动,在第二时间提供根据所述第二模式信号的第二振动,并在第三时间以后到任意的时间为止重复所述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的操作的所述时分操作。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觉驱动芯片电连接,并且构成为判断是否储存有与所述触摸坐标相对应的所述模式信号,
在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内存在储存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情形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将所述模式信号传递到所述触觉驱动芯片,而在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内不存在储存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情形下,所述触摸驱动芯片将所述触摸坐标传递到所述处理器。
2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触摸部件,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部,感测触摸信号;
面板下部片,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下部;
支架,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触摸部件以及所述面板下部片;
振动元件,接触到所述支架上而布置;
触摸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摸部件电连接,接收所述触摸信号而检测触摸坐标;
处理器,与所述触摸驱动芯片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触摸坐标而生成对应于所述触摸坐标的模式信号;以及
触觉驱动芯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并且接收所述模式信号而控制振动元件,
所述振动元件进行时分操作。
CN201910699860.1A 2018-09-11 2019-07-31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08885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08159 2018-09-11
KR1020180108159A KR102564250B1 (ko) 2018-09-11 2018-09-11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8545A true CN110888545A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19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9860.1A Pending CN110888545A (zh) 2018-09-11 2019-07-3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0181B2 (zh)
KR (1) KR102564250B1 (zh)
CN (1) CN1108885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3734B2 (en) * 2019-07-24 2022-08-23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Inc. Flexible display for use with one or more electronic gaming machines
USD1026099S1 (en) 2019-08-13 2024-05-07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Gaming machine
CN113157131B (zh) * 2021-04-12 2023-12-2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5639918A (zh) * 2021-07-20 2023-01-24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978A (zh) * 2002-08-29 2005-10-05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设备以及使用输入设备的电子设备
US20160328019A1 (en) * 2014-02-14 2016-11-10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driv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rive controlling apparatus
CN107209554A (zh) * 2014-12-15 2017-09-26 Dav公司 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设备和方法
CN108227913A (zh) * 2016-12-09 2018-06-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8362B2 (ja) 2005-10-28 2013-06-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8098235B2 (en) 2007-09-28 2012-01-17 Immersion Corporation Multi-touch device having dynamic haptic effects
US8686952B2 (en) 2008-12-23 2014-04-01 Apple Inc. Multi touch with multi haptics
KR101383702B1 (ko) 2012-12-12 2014-04-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유닛
KR102204384B1 (ko) 2013-09-16 2021-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50049203A (ko) * 2013-10-29 2015-05-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햅틱터치 모듈
US9710063B2 (en) * 2014-07-21 2017-07-18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haptic effects for multi-touch input
KR20170056450A (ko) * 2015-11-13 2017-05-23 주식회사 모다이노칩 복합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KR102130841B1 (ko) * 2018-03-12 2020-07-07 두산중공업 주식회사 단말의 위치 판단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978A (zh) * 2002-08-29 2005-10-05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设备以及使用输入设备的电子设备
US20160328019A1 (en) * 2014-02-14 2016-11-10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driv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rive controlling apparatus
CN107209554A (zh) * 2014-12-15 2017-09-26 Dav公司 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设备和方法
CN108227913A (zh) * 2016-12-09 2018-06-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64250B1 (ko) 2023-08-07
US10990181B2 (en) 2021-04-27
KR20200030146A (ko) 2020-03-20
US20200081541A1 (en)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4276B2 (en) Panel bottom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366552B1 (ko) 패널 하부 부재 구조물 및 표시 장치
JP7109399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635463B1 (ko) 음향 발생 장치,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KR102653090B1 (ko) 표시 장치
CN110888545A (zh) 显示装置
KR102430953B1 (ko) 패널 하부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506187B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通过显示装置提供触觉反馈的方法
KR102582263B1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582316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594035B1 (ko) 표시 장치
US1152141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9426393B (zh) 显示装置
KR102618969B1 (ko) 표시장치
KR20210077813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햅틱 피드백 방법
KR102668420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667701B1 (ko) 압력 센서와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240078615A (ko) 압력 센서와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230103732A (ko) 장치
KR20200095315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햅틱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