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7187A -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7187A
CN110887187A CN201911087793.4A CN201911087793A CN110887187A CN 110887187 A CN110887187 A CN 110887187A CN 201911087793 A CN201911087793 A CN 201911087793A CN 110887187 A CN110887187 A CN 110887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nel
mode
wind
pa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77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7187B (zh
Inventor
董明珠
肖洪力
吴俊鸿
李业强
黄鑫
梁博
李建建
李树云
何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0877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7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7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7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7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7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该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空调的多种组合式出风,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出风效果,例如冷热风的出风角度出风速度等对人的舒适度影响较大。
现有空调器的第一风口结构,在进行出风时,一般会完全或者部分打开第一风口,从而实现第一风口大小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能够方便地调节出风量,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然而,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空调的体验度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空调能够实现风量和出风位置的调节,而且还要求空调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或者是分区域出风,目前尚缺乏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出风形式切换的风口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空调的多种组合式出风,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具有第一风口的风口部件和设置在第一风口处的面板,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为无孔板,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叠置,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互独立并能够相互运动,以调节第一风口的大小,出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
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运动位置。
优选地,出风模式为下列之一:
大风量模式、弱风模式、小风量模式和无风感模式。
优选地,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运动位置的步骤包括:
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大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运动至全部避让开第一风口的位置;和/或,
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弱风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向着减小第一风口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向着减小第一风口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和/或,
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小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向着减小第一风口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的位置;和/或,
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无风感模式时,控制第二面板运动至完全覆盖第一风口的位置。
优选地,第一面板为两个,第二面板为两个,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大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运动至全部避让开第一风口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两个第一面板和两个第二面板均运动至最下端,使得第一风口处于全开状态。
优选地,第一面板为两个,第二面板为两个,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弱风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向着减小第一风口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向着减小第一风口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开设有出风孔的两个第二面板运动至第一风口的上下两端,
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运动至两个第二面板之间,使得第一风口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面板进行微孔出风,形成分布式出风。
优选地,第一面板为两个,第二面板为两个,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小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向着减小第一风口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两个第二面板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的最下端;
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向上运动,减小第一风口的出风面积。
优选地,第一面板为两个,第二面板为两个,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无风感模式时,控制第二面板运动至完全覆盖第一风口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两个第一面板运动至第一风口的最下端并避让第一风口;
控制两个第二面板向着第一风口运动,并展开至全面覆盖第一风口;或,
控制两个第一面板向着减小第一风口的方向运动预设距离;
控制两个第二面板向着第一风口运动,并展开至全面覆盖第一风口。
优选地,出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出风过程中,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持续上下运动,形成周期性变化的微孔出风。
优选地,在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运动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室内人员数量、人员位置、人员特征、人员冷暖度、室内温度变化和/或室内光亮变化;
根据检测结果对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运动位置进行调整。
优选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T1时,选择大风量模式出风;
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2≤T≤T1时,选择弱风模式出风;
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3≤T<T2时,选择小风量模式出风;
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T3时,选择无风感模式出风。
优选地,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用户控制模式是否启动;
当检测到用户控制模式启动后,关闭自动控制模式,并根据用户指令对空调出风进行控制;
当检测到用户控制模式关闭后,启动自动控制模式,对空调器出风进行控制。
本申请提供的出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运动位置。该出风控制方法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位置,由于第一面板为无孔面板,第二面板有出风孔,因此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在空调出风控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通过调节两者的位置,根据两者位置的不同,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实现多种组合式出风,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口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口结构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种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种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三种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四种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上进风下出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下进风上出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原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风口;2、风口部件;3、第一面板;4、第二面板;5、出风孔;6、导轨;7、驱动连接件;8、驱动电机;9、驱动齿轮;10、第二风口;11、圆形上壳体;12、方形下壳体;13、换热器;14、风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风口结构包括具有第一风口1的风口部件2和设置在第一风口1处的面板,面板包括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第一面板3为无孔板,第二面板4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5,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叠置,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相互独立并能够相互运动,以调节第一风口1的大小。
本申请的风口结构,在进行出风控制时,由于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叠置,且相互独立并能够相互运动,因此可以调整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重叠区域位置,由于第一面板3为无孔板,第二面板4具有出风孔5,因此随着重叠区域的不同,出风的区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同时,通过调整两者之间重叠区域的面积,还可以方便地调节出风口的大小,因此能够实现空调的多种组合式出风,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风口结构,在进行出风时,可进行多个面板之间的运动切换,可实现出风口大小和出风形式的实时切换,以无孔面板和有孔面板的可运动式设计可以实现微孔出风和多种组合式出风的效果;同时根据调节有孔面板和无孔面板的相对位置,可实现风口变化的多种出风形式。
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能够滑动地设置在风口部件2上。通过将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滑动设置在风口部件2上,能够方便地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第一风口1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结构简单方便,而且能够降低面板位置的调节难度,提高调节效率,更加有效地避免面板位置调节过程中发生干涉。
风口部件2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导轨6,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在导轨6内。通过设置导轨6,可以对设置在各个导轨6内的面板的滑动进行导向,利用导轨6的设置结构对各个面板的滑动路径和滑动方向进行规划,使得各个面板的滑动不会发生干涉,还可以有效保证各个面板运动方向的准确性,提高面板运动效率。在本申请中,多个导轨6是平行设置的。导轨6具有导槽,面板设置在导槽内,能够利用导槽的两个侧壁对面板的滑动进行限位,使得面板只能够沿着导轨6的导向运动。在面板的两个滑动侧均设置有导轨6,因此能够利用两侧的导轨6配合,对面板进行限位导向,进一步提高面板运动时的可靠性。
面板之间的滑动也可以通过设置在面板之间的导槽和导条的配合实现,可以在其中一个面板上设置导槽,在相邻的面板上设置导条,然后使得导条位于导槽内,实现对两个面板之间的滑动导向作用。
面板的滑动配合结构还可以为其它的各种结构形式。
面板的运动形式也可以为平动,或者是转动等,只要能够实现各个面板的运动位置的调节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面板上分别设置有驱动连接件7,风口结构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面板一一对应,驱动件通过驱动连接件7与面板驱动连接。
驱动件可以与面板之间一一对应连接,并且各个驱动件均为单独控制,这样一来,可以分别单独控制各个面板的运动,从而能够实现更多种面板的组合方式,实现更多种出风方式的调节,面板的组合调节更加灵活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连接件7包括齿条,齿条设置在导轨6内,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8和驱动齿轮9,驱动齿轮9与该驱动件对应的齿条啮合。驱动连接件7还包括连接段,连接段与面板的滑动侧侧边固定连接,其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单独加工后通过焊接、粘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驱动连接件7设置在导轨6的导槽内,因此能够对面板的设置形成限位,同时在面板滑动时对面板的滑动进行导向。
当第一风口1完全打开时,面板均位于第一风口1的第一侧,驱动件设置在第一风口1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使得驱动件和面板分别位于第一风口1的两侧,便于进行驱动件和面板的设置,并且能够避免驱动件对于第一风口1造成影响。
优选地,驱动件和面板位于第一风口1的同一侧,这样一来,由于驱动件本身占用空间较小,且驱动件的设计并不会对面板的滑动造成干涉,而驱动件和面板所在侧具有面板的收纳空间,因此能够将驱动件设置在该收纳空间内,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同时还可以保证驱动连接件7的使用结构的有效性,避免驱动连接件7产生较大的无效长度,影响空调器内部空间的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面板4为多个,至少两个第二面板4上的出风孔5孔径不同。由于多个第二面板4的出风孔5孔径不同,因此所带来的无风感出风的效果也并不相同,通过改变多个第二面板4的滑动位置,可以使得不通孔径的出风孔5位于不同的出风位置,进而使得用户感受到不同的出风体验。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面板4为多个,多个第二面板4上的出风孔5孔径相同。
出风孔5为正方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菱形和/或多边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面板4可以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板材,厚度为3mm,第二面板4上的出风孔5为圆形,出风孔5的孔径为1mm,孔间距为0.5mm,使得第二面板4形成微孔面板,保证有孔面板有足够的出风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面板3为一个,第二面板4为两个,第一面板3沿着运动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风口1沿着该方向的长度。当第一面板3的长度小于第一风口1的长度时,就可以实现第一面板3位于第一风口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边缘、第一面板3位于第一风口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侧边缘以及第一面板3位于第一风口1的中部三种不同的位置,当第一面板3在第一风口1内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可以与两个第二面板4相互配合,实现第一风口1第二侧无风感出风、第一风口1第一侧无风感出风以及第一风口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无风感出风中间不出风、第一风口1无遮挡出风以及第一风口1全部无风感出风等多种出风模式,可以实现出风模式的多多样化,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当第一面板3为一个,第二面板4为两个时,其排布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一面板3位于两个第二面板4之间;或,第一面板3位于两个第二面板4的靠近第一风口1的一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面板为四个,第一面板3为两个,第二面板4为两个,至少一个第一面板3沿着运动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风口1沿着该方向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面板3位于同一侧,两个第二面板4位于同一侧,两个第一面板3和两个第二面板4叠置。
在该实施例中,两块有孔面板布置在前侧,另两块无孔面板布置在后侧,各面板两侧分别布置有四条导轨6,每条导轨6有一条导槽,将齿条布置于导槽中,齿条与面板相连接,由四个驱动电机8独立带动驱动齿轮9,驱动齿轮9带动齿条使四块面板在各自的导轨中相对独立运动,由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8的正反转,使四块面板实现向上或是向下运动,根据面板间的相对运动可以改变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和出风形式,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上述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条导轨6,在导轨6上设置有四条导槽,每条导槽内设置有一个面板。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沿着第一面板3的厚度方向,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交替排布。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风口结构,该风口结构为上述的风口结构。
空调器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位于上端的第二风口10,风口结构位于壳体的下端,第二风口10和风口结构之间设置有风机组件14。
第二风口10为环形风口,在第二风口10处设置有弧形导流圈,能够对位于第二风口10处的空气进行导流,使得第二风口10为出风口时,气流能够向周侧流动,提高出风效率,加大送风面积和送风距离。
壳体具有内部风道,内部风道与空调器的第一风口1和第二风口10连通,风机组件14为设置在内部风道内的对旋轴流风机,对旋轴流风机位于第一风口1和第二风口10之间,通过调节对旋轴流风机的旋转方向,能够方便地实现空调器的上进风下出风的运行模式以及上出风下进风的运行模式的调节,进而实现制热时地毯式出风,制冷时淋浴式出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圆形上壳体11和方形下壳体12,风机组件安装在圆形上壳体11内,方形下壳体12内设置有换热器13,第二风口10位于圆形上壳体11的顶端,换热器13的对应于第一风口1设置。
优选地,风口结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方形下壳体12的两个相对侧。风口结构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三个。
在空调器实现同一风道下制冷工况气流下进上出、制热工况气流上进下出的送风模式时,可实现下进上出时,风口结构全开,增大进风面积,上进下出时,风口结构的大小实时可调,且兼具微孔送风下的无风感送风模式,为提供用户多种送风模式的选择,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上述的空调器例如为空调柜机。
下面以面板为四块,其中两块为第一面板3,两块为第二面板4为例,来对空调器的运行模式进行说明。
结合参见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驱动电机8驱动驱动齿轮9转动,驱动齿轮9带动齿条在导轨6中运动,齿条带动面板运动,将两块开设有微孔的面板运动至如第一风口1所在位置,使得两块开有微孔的面板将整个第一风口1遮挡住形成只有微孔的出风口,气流由第二风口10进入,从第一风口1吹出的过程中,气流从微孔吹出,分散了气流的冲击力,避免气流直接吹人,减小出风气流的风速,形成无风感的出风效果。
结合参见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驱动电机8驱动驱动齿轮9转动,驱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条在导轨6中运动,齿条带动面板运动,将开设有微孔的两块面板布置在风口上下两侧,而无微孔的面板布置在中间,可减小微孔出风的出风面积,同时将微孔出风分为上下两层的出风形式,形成空间分布式的出风效果,同时,无微孔面板可以继续上下运动,使微孔出风成周期性变化,使出风更加柔和。
结合参见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当空调需要在大风量下运行,驱动电机8驱动驱动齿轮9转动,驱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条在导轨6中运动,齿条带动面板运动,使所有面板运动到最下端,使整个风口处于全开状态,保证空调器具有最大的进风面积,保证空调能够大风量出风和进风,实现房间温度的快速温升温降。
结合参见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当空调只需要在小风量下运行,驱动电机8驱动驱动齿轮9转动,驱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条在导轨6中运动,齿条带动面板运动,使两个无孔面板均向上运动,减小风口面积,使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保证风口在较小的面积下运行,同时,可以控制多个面板的运动,可以实时切换风口大小,保证用户舒适性。
结合参见图7所示,为制冷工况下气流组织流动示意图。空调器进行制冷时,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使风机组件14控制对旋轴流风机同时旋转,实现冷空气向上送风,使空气从下部风口进入到空调柜机的换热风道内,可根据需要控制风口结构的面板运动,调整第一风口1的面积,使第一风口1的大小更符合用户需求,自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过换热器13进行热交换后,然后自上部环形风口吹出,使空调柜机内吹出的冷风能够输送至更远的距离,且送风角度更广,强化气流的对流和换热,实现快速制冷。
结合参见图8所示,为制热工况下气流组织流动示意图。在空调器进行制热时,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使风机组件14控制多轴流风机同时旋转,实现热空气向下送风,使空气从上部环形风口进入到空调柜机的换热风道内,并与换热器13进行热交换后,从空调柜机的下部的第一风口1吹出,以使空调柜机内的热风从下部吹出,此时下部的第一风口1可由多个面板的运动控制风口的大小,同时微孔面板的运动可使第一风口1形成无风感的出风模式,避免冷风直吹人,同时,根据大风量的需求可控制面板的运动,实现风口大小的可调,实现大风口的出风方式和实时可调的风口面积,使整个空间内冷热空气进行对流和换热更快速,使房间内温度分布均匀,根据用户需求调整风口面积,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结合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述的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
该出风控制方法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位置,由于第一面板3为无孔面板,第二面板4有出风孔5,因此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在空调出风控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通过调节两者的位置,根据两者位置的不同,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实现多种形式的组合式出风,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用户体验。
出风模式为下列之一:大风量模式、弱风模式、小风量模式和无风感模式。
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的步骤包括: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大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运动至全部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位置;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弱风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4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小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4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位置;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无风感模式时,控制第二面板4运动至完全覆盖第一风口1的位置。
上述的第一面板3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二个或者多个,第二面板4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二个或多个,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的调节即可,调节的方式可以用上述的齿条齿轮配合模式,也可以采用伸缩结构伸缩控制模式,或者是采用链条传动等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对各个面板的分别单独滑动控制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均为两个,来对面板的控制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5所示,当第一面板3为两个,第二面板4为两个,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大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运动至全部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位置的步骤包括:控制两个第一面板3和两个第二面板4均运动至最下端,使得第一风口1处于全开状态。当出风模式为大风量模式时,空调需要在大风量下运行,驱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条在导轨6中运动,齿条带动各自对应的面板运动,使所有面板运动到最下端,使整个风口处于全开状态,保证空调器具有最大的进出风面积,保证空调的大风量出风和进风,实现房间温度的快速温升温降。
如图4所示,当第一面板3为两个,第二面板4为两个,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弱风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4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的步骤包括:控制开设有出风孔5的两个第二面板4运动至第一风口1的上下两端,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3运动至两个第二面板4之间,使得第一风口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面板4进行微孔出风,形成分布式出风。出风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出风过程中,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3持续上下运动,形成周期性变化的微孔出风。
当出风模式为弱风模式时,驱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条在导轨6中运动,齿条带动面板运动,将开设有微孔的两块面板运动至风口上下,而至少一个无孔面板运动至微孔面板中间,减小微孔出风的出风面积,同时将微孔出风分为上下两层的出风形式,形成空间分布式的出风效果,同时,无孔面板可以继续运动上下运动,使微孔出风成周期性变化,使出风更加柔和。
如图6所示,当第一面板3为两个,第二面板4为两个,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小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4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位置的步骤包括:控制两个第二面板4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最下端;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3向上运动,减小第一风口1的出风面积。当出风模式为小风量模式时,空调需要在小风量下运行,驱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条在导轨6中运动,齿条带动面板运动,使无孔面板运动向上运动,减小风口面积,使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保证风口在较小的面积下运行。
如图3所示,当第一面板3为两个,第二面板4为两个,选择的出风模式为无风感模式时,控制第二面板4运动至完全覆盖第一风口1的位置的步骤包括:控制两个第一面板3运动至第一风口1的最下端并避让第一风口1;控制两个第二面板4向着第一风口1运动,并展开至全面覆盖第一风口1;或,控制两个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预设距离;控制两个第二面板4向着第一风口1运动,并展开至全面覆盖第一风口1。当出风模式为无风感模式时,驱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条在导轨6中运动,齿条带动面板运动,将两块开设有微孔的面板运动至将整个下风口遮挡住,形成只有微孔面板的出风口,气流由上风口进入从下风口吹出的过程中,气流从微孔吹出,分散了气流的冲击力,避免气流直接吹人,形成无风感的出风模式。
在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检测室内人员数量、人员位置、人员特征、人员冷暖度、室内温度变化和/或室内光亮变化;根据检测结果对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进行调整。空调器包括有智能传感器,并由智能传感器监测房间的温度变化,智能传感器包括:红外热电堆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红外热电堆传感器能检测房间人数,人员位置,以及房间内温度变化,人员冷热感受;光敏传感器能检测房间亮度变化情况。两者综合能实现检测房间内人员数量,人的位置,识别人员特征,人员冷热度,房间温度变化,房间光亮变化,同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8的正反转,使四块面板各自向上或是向下运动,根据面板间的相对运动可以改变第一风口1的出风面积和出风形式,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的步骤包括: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T1时,选择大风量模式出风;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2≤T≤T1时,选择弱风模式出风;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3≤T<T2时,选择小风量模式出风;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T3时,选择无风感模式出风。上述的T1例如为30℃,T2例如为25℃,T3例如为20℃。上述的各个温度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T1可以在28℃~32℃范围内,T2可以在23℃~27℃范围内,T3可以在18℃~12℃范围内。
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用户控制模式是否启动;当检测到用户控制模式启动后,关闭自动控制模式,并根据用户指令对空调出风进行控制;当检测到用户控制模式关闭后,启动自动控制模式,对空调器出风进行控制。通过该控制模式,可以使得用户能够自己根据需要调整出风模式,从而使得空调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具有第一风口(1)的风口部件(2)和设置在第一风口(1)处的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所述第一面板(3)为无孔板,所述第二面板(4)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5),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叠置,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相互独立并能够相互运动,以调节所述第一风口(1)的大小,所述出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
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模式为下列之一:
大风量模式、弱风模式、小风量模式和无风感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的步骤包括:
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大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运动至全部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位置;和/或,
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弱风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4)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和/或,
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小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4)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位置;和/或,
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无风感模式时,控制第二面板(4)运动至完全覆盖第一风口(1)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3)为两个,所述第二面板(4)为两个,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大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运动至全部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两个第一面板(3)和两个第二面板(4)均运动至最下端,使得第一风口(1)处于全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3)为两个,所述第二面板(4)为两个,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弱风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4)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开设有出风孔(5)的两个第二面板(4)运动至第一风口(1)的上下两端,
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3)运动至两个第二面板(4)之间,使得第一风口(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面板(4)进行微孔出风,形成分布式出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3)为两个,所述第二面板(4)为两个,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小风量模式时,控制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第二面板(4)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两个第二面板(4)运动至避让开第一风口(1)的最下端;
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3)向上运动,减小第一风口(1)的出风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3)为两个,所述第二面板(4)为两个,当选择的出风模式为无风感模式时,控制第二面板(4)运动至完全覆盖第一风口(1)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两个第一面板(3)运动至第一风口(1)的最下端并避让第一风口(1);
控制两个第二面板(4)向着第一风口(1)运动,并展开至全面覆盖第一风口(1);或,
控制两个第一面板(3)向着减小第一风口(1)的方向运动预设距离;
控制两个第二面板(4)向着第一风口(1)运动,并展开至全面覆盖第一风口(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出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出风过程中,控制至少一个第一面板(3)持续上下运动,形成周期性变化的微孔出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选择的出风模式调节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室内人员数量、人员位置、人员特征、人员冷暖度、室内温度变化和/或室内光亮变化;
根据检测结果对第一面板(3)和第二面板(4)的运动位置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T1时,选择大风量模式出风;
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2≤T≤T1时,选择弱风模式出风;
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3≤T<T2时,选择小风量模式出风;
当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满足T<T3时,选择无风感模式出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选择出风模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用户控制模式是否启动;
当检测到用户控制模式启动后,关闭自动控制模式,并根据用户指令对空调出风进行控制;
当检测到用户控制模式关闭后,启动自动控制模式,对空调器出风进行控制。
CN201911087793.4A 2019-11-08 2019-11-08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887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7793.4A CN110887187B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7793.4A CN110887187B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7187A true CN110887187A (zh) 2020-03-17
CN110887187B CN110887187B (zh) 2021-05-18

Family

ID=6974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7793.4A Active CN110887187B (zh) 2019-11-08 2019-11-08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718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614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2303857A (zh) * 2020-09-21 2021-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直吹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遥控器或手机app及空调
CN112628858A (zh) * 2020-12-24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2665130A (zh) * 2020-12-21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739263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机构及空调柜机
CN114034077A (zh) * 2021-08-06 2022-02-11 林学优 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8362A (ja) * 1996-03-21 1998-02-13 Samsung Electron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吐出口開閉装置
CN205939421U (zh) * 2016-08-17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796047A (zh) * 2016-08-31 2018-03-1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96048A (zh) * 2016-08-31 2018-03-1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05858A (zh) * 2017-12-07 2018-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9974085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8362A (ja) * 1996-03-21 1998-02-13 Samsung Electron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吐出口開閉装置
CN205939421U (zh) * 2016-08-17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796047A (zh) * 2016-08-31 2018-03-1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96048A (zh) * 2016-08-31 2018-03-1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05858A (zh) * 2017-12-07 2018-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9974085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2614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412614B (zh) * 2020-03-31 2022-03-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涡环生成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3739263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机构及空调柜机
CN112303857A (zh) * 2020-09-21 2021-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直吹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遥控器或手机app及空调
CN112665130A (zh) * 2020-12-21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2628858A (zh) * 2020-12-24 2021-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4034077A (zh) * 2021-08-06 2022-02-11 林学优 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
CN114034077B (zh) * 2021-08-06 2023-01-13 林学优 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7187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7187B (zh)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152290B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88470A1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US9644851B2 (en) Automatic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 with heating mode
CN106152463B (zh) 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19899B (zh) 空调器的引风控制方法
CN106440028B (zh) 空调器
WO2005114059A2 (en) Ventilation register and ventilation systems
WO2021051895A1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CN209877307U (zh) 空调器
WO2020118954A1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410929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39272A (zh) 导风部件、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06152447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
CN108253523B (zh) 空调器
CN110762818A (zh) 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CN210320549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JP6381276B2 (ja) 吹出口装置
CN114046564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方法
CN113819527A (zh) 一种双导风板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05077A (zh) 空调器
CN106225077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51766U (zh) 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KR20080010682A (ko) 승강식 유동가이드유닛을 구비한 벽걸이형 에어컨
KR100728351B1 (ko) 더블-플랩형 승강식 유동가이드유닛을 구비한 벽걸이형에어컨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