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7307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7307U
CN209877307U CN201822246140.3U CN201822246140U CN209877307U CN 209877307 U CN209877307 U CN 209877307U CN 201822246140 U CN201822246140 U CN 201822246140U CN 209877307 U CN209877307 U CN 209877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wind
air out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61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丙磊
张立智
孙川川
赵继斌
于兆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61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7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7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7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导风板的调节范围小导致的冷/热风直吹人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外部配置有导风单元,其中,所述导风单元包括第一导风结构,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从所述出风口送出的风能够所述第一导风板通向室内空间,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导风板覆盖至少一部分所述壳体的前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风口的外侧设置有能够覆盖至少一部分壳体前面板的第一导风板,实现了改变送风方向的目的。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回风口和出风口,经回风口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与换热器对流换热实现制冷/制热后,经出风口送入室内空间。目前,通常是在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通过调整导风板角度的方式来优化冷/热风在吹向室内空间时的送风方向。
但是,上述通过调整导风板角度的方式是对单一的导风板进行调整从而来调整出风方向,调整方式比较单一,对于送风风向的调整仍普遍存在如下的问题:存在送风死角以及有个别位置始终处于直吹位置,从而影响整机的送风性能,降低了用户体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导风结构的调节范围小导致空调器存在的冷/热风直吹人或者送风死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外部配置有导风单元,其中,所述导风单元包括第一导风结构,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以便通过所述第一导风结构运动改变所述出风口的送风方向;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从所述出风口送出的风能够所述第一导风板通向室内空间,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导风板覆盖至少一部分所述壳体的前面板。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自上而下的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或者能够形成第一连通结构。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以便在所述第一导风结构相对所述壳体下移的情形下,从所述出风口送出的风中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经所述第一连通结构通向室内空间。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导轨,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多个卡置位,所述第一导风结构能够以可移动的方式到达并处于所述导轨的至少一个卡置位。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侧板转动的调整板,以便通过所述调整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运动形成所述第一连通结构。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在与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构件上设置连接构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以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或者所述过滤构件能够借助于所述连接构件自下而上地滑出所述第一导风板。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或者能够形成第二连通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通结构与所述第一连通结构相同或者不同。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连通结构为与出风口的形状对应的开放口。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单元还包括第二导风结构,所述第二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导风结构运动至与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具有部分重叠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处于所述第二导风结构的外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风口的外部配置有导风单元以便能够实现调整送风方向的目的。其中,导风单元包括可活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导风结构,这样一来,随着第一导风结构在壳体上的运动,可以调整第一导风结构相对于出风口的距离,从而实现增大导风单元的调节范围、更好地调整送风方向的目的。其中,第一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设置在壳体的前面板的外侧,从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通过该第一导风板通向室内空间。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一导风板能够覆盖至少一部分的前面板,以便能够更好地送风,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置有第一连通结构,从出风口送出来的风流经第一连通结构时能够被分散使得进入室内空间的风变得更为柔和,即使有风直吹在用户的身上也不会觉得不舒服;或者第一部分上设置调整板,调整板能够相对于侧板运动从而在调整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连通结构以便改变从出风口出来的风的方向,从而避免了风直吹向人而导致的不适。此外,在第一连通结构对应的位置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构件,以便过滤从出风口出来的风中夹带的灰尘,并且能够定期拆卸清洗,从而确保进入室内空间的风的质量。此外,在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或者能够形成第二连通结构,以便能够允许从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通过第二连通结构进入室内空间。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连通结构和第二连通结构的设置,可以在不影响空调器的正常出风的前提下,调整从出风口出来的风的方向避免直吹人或者改变风的力度使得即使直吹也不会感觉到不适。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壁挂式空调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11、出风口;12、端盖;2、第一导风结构;21、第一导风板;211、第一部分;2111、调整板;2112、镂空结构;212、第二部分;2121、开放口;22、侧板;3、第二导风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壁挂式空调器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但是还可以适用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等其他类型的空调室内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和图2所示并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风口11,在出风口11处配置有导风单元,以便调整出风方向。其中,导风单元包括第一导风结构2和第二导风结构3,第二导风结构3设置在出风口11处以便将从空调器内部出来的风送入室内空间,在需要导风时,第一导风结构2能够运动至第二导风结构3的外侧。具体地,第一导风结构2包括第一导风板21以及设置在第一导风板两侧的侧板22,该两个侧板22能够相对壳体运动,在侧板22的带动下,第一导风结构2能够相对于壳体1发生运动,如,沿壳体上下滑动,从而改变第一导风结构与壳体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送风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结构还可以是通过齿轮齿条咬合实现与壳体的相对运动。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风板21能够覆盖壳体1的前面板的至少一部分,以便能够更好地改变出风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风结构固定设置在出风口处,可以是通过转轴枢转设置在出风口处,也可以是通过连杆推动实现开启和关闭,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风结构可以是单个导风板水平枢转设置在出风口处,可以是中部枢转也可以是上部或者下部枢转,还可以是由多个横向风板构成的导风板,在导风时可以形成多个通道(类似于百叶窗),还可以是在壳体内部设置由多个竖直的摆叶构成的摆叶组件以及在摆叶外侧设置的导风板的组合。还可以理解的是,在出风口处可以不设置第二导风结构。
当然,上述第一导风结构和第二导风结构的具体形式和设置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描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设置进行合理地调整,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导轨,如轨道,在第一导风结构的两个侧板上相应地设置有导轮或者滑动块,这样一来,第一导风结构就能够沿壳体上下滑动。进一步地,在导轨上还设置有多个卡置位,第一导风结构在沿壳体上下滑动时能够至少停留在一个卡置位上,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需要使得第一导风结构停留在某一预设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风板包括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上方,第一部分设置有或者能够形成第一连通结构,以便从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通过该第一连通结构进入室内空间。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风板的可能的实现方式。
参照图2,如图2所示,第一部分设置有调整板2111,该调整板2111枢转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如在调整板与两个侧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转轴,这样一来,在第一导风结构2沿壳体向下滑动至调整板位于出风口的外侧时,此时,调整板2111相对于两个侧板转动,在调整板与壳体的前面板之间形成允许风通过的通道,也就是第一连通结构,这样一来,部分从出风口出来的风通过该第一连通结构进入室内空间。此外,通过调整板相对于侧板的运动能够改变第一导风板与壳体的前面板之间的角度,从而达到调整空调器的送风方向的目的。
这样一来,通过平动和转动的组合,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调整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如,第一导风板与壳体前面板的夹角较小时,适用于婴儿房。
参照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在第一部分设置有作为第一连通结构的镂空结构2112,这样一来,第一导风结构2沿壳体向下滑动,直至镂空结构位于出风口的外侧时,从出风口出来的风流经该镂空结构时被分散,一股气流被分散为多股气流,气流的力度会减弱,从而会产生更加柔和的风,使得出风变得更加柔和,这样一来,即使用户处于直吹区域也不会觉得不舒服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更好地改变送风方向,将第一部分211枢转设置在两个侧板22之间,如在第一部分与两个侧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转轴,以便调整第一部分211与壳体的前面板之间的角度,也就是调整镂空结构与壳体之间的角度。这样一来,从出风口出来的风一部分通过镂空结构与壳体的前面板之间形成的通道通向空调器上方的室内空间,达到了改变送风方向的目的,另一部分通过镂空结构分散后进入室内空间。
进一步地,在第一导风板的与第一连通结构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过滤构件,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过滤掉从出风口出来的风中夹带的灰尘,并且能够进一步分散从镂空结构过来的风,减弱风的力度,使得出风更加柔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适用于婴儿房。
为了将过滤构件设置在第一导风板的内侧,该过滤构件上设置有连接构件,使得过滤构件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导风板的内侧,这样一来,就能够定期将过滤构件拆除清洗,避免从出风口出来的风夹带过滤构件上的灰尘对室内空间造成第二次污染。如,连接构件设置为卡扣,第一导风板内侧设置有卡位,过滤构件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一导风板的内侧。又如,连接构件设置为滑动块,第一导风板内侧设置有滑道并且在滑道的最下端设置有止挡结构,这样一来,在过滤构件需要拆卸清洗时,能够在滑动块的作用下自下而上滑出第一导风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和两个侧板之间也可以设置为固定连接,在第一导风结构向下滑动直至第一部分位于出风口的外侧时,从出风口出来的风从第一部分的镂空处进入室内空间,在镂空结构的作用下,风被分散,也就是说,从出风口出来的风在镂空结构的作用下变得较为柔和,这样的风即使直吹人也不会感觉到不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第一部分的设置方式进行合理地调整,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设置有或者能够形成第二连通结构,以便在无需导风时不影响空调器的正常出风。其中第一连通结构和第二连通结构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设置为调整板,通过调整板相对于侧板运动形成第一连通结构和第二连通结构,又如,第一连通结构设置为镂空结构而第二连通结构设置为开放口,只要在第一连通结构或者第二连通结构对准出风口时,能够允许从出风口出来的风通过该连通结构进入室内空间即可。
如,在第二部分设置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枢转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通过第二导风板相对于壳体的转动在第二导风板与出风口之间就形成一个允许风通过的通道,以便在不影响正常出风的时候改变送风方向。
又如,第二部分在对应于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开放口,开放口设置为长条形的大致与出风口的形状相同的结构,尺寸稍大于出风口或者与出风口相同,以便在第一导风结构向上运动直至第二部分正对出风口时,也就是开放口正对出风口时,从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全部通过开放口进入室内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使第一导风结构沿壳体运动,并且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第一导风结构停止在某一预设位置上,如第一部分位于出风口的外侧。然后,通过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第二电机在该预设位置上使调整板相对于侧板发生转动,从而改变调整板相对于壳体前面板的角度,从而实现更大的调整范围。接着,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使得第一导风板转动至与壳体的前面板平行,控制第一电机使得第一导风结构向上滑动,直至第二部分位于出风口的外侧时,若第二连通结构设置为开放口,则从出风口出来的风直接通过该开放口进入室内空间;若第二部分设置有第二导风板,则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还包括第三电机,通过控制第三电机使第二导风板相对于侧板发生转动以便改变从出风口出来的风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来实现改变第一导风结构在壳体上的高度以及第一导风板相对于壳体的角度,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控制手段来实现改变送风方向的目的。
下面以在第一部分设置镂空结构、在第二部分设置连通孔为例并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能的实现方式。
参照图1和图3,如图1和图3所示并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壳体的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滑道(未示出),在第一导风结构的两个侧板上相应地设置有导轮。两个侧板在最下端设置有转轴(未示出),第一导风板与转轴相接。其中,第一导风板的第一部分设置为镂空结构,第二部分设置为圆弧状结构,并在对应于出风口11的位置设置有开放口2121。
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第一导风结构2通过导轮沿滑道滑动至某一卡置位(未示出)处,如,距滑道下方大致三分之一的高度处的由可伸缩的卡扣形成的卡置位。此时,第二部分212在出风口的下方,第一部分211正好运动至出风口11的外侧,这样一来,从出风口11出来的风经由镂空结构2112进入室内空间,从出风口出来的风被分散,使得进入室内空间的风更加柔和。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使得转轴发生转动进而带动镂空结构2112相对于两个侧板22发生转动,一部分的风在镂空结构2112的阻挡作用下通向空调器上方的室内空间以便改变送风方向,另一部的分风在镂空结构2112的分散作用下柔和地进入室内空间,这样一来,通过调整镂空结构2112相对于侧板22的角度,就可以实现不同的送风方向。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使得第一导风板21转动至与壳体的前面板平行,控制第一电机使得第一导风结构2向上滑动,直至第二部分212的连通孔2121正对出风口,以免影响出风口的正常出风。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在第一部分设置有或者能够形成第一连通结构使得从出风口出来的风经由该第一连通结构改变方向从而改变送风方向以免风直吹人,或者被分散后更加柔和地进入室内空间,即使风直吹到人也不会觉得不适;在第二部分设置有或能够者形成第二连通结构,以便在第二部分位于出风口的外侧时风能够从第二连通结构进入室内空间,不影响空调器的正常出风。此外,通过在壳体的两端设置竖直方向的滑道,使得第一导风结构能够通过在壳体上的上下滑动从而改变第一导风板与出风口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在侧板与第一导风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导风板与壳体前面板之间的角度,从而实现更加多样化的送风方向。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平动和转动的组合,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调整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提高了用户体验。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外部配置有导风单元,
其中,所述导风单元包括第一导风结构,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以便通过所述第一导风结构运动改变所述出风口的送风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从所述出风口送出的风能够所述第一导风板通向室内空间,并且
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导风板覆盖至少一部分所述壳体的前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自上而下的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或者能够形成第一连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以便在所述第一导风结构相对所述壳体下移的情形下,从所述出风口送出的风中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经所述第一连通结构通向室内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导轨,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多个卡置位,所述第一导风结构能够以可移动的方式到达并处于所述导轨的至少一个卡置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所述侧板转动的调整板,以便通过所述调整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运动形成所述第一连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在与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上设置连接构件,
其中,所述连接构件以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或者
所述过滤构件能够借助于所述连接构件自下而上地滑出所述第一导风板。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或者能够形成第二连通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连通结构与所述第一连通结构相同或者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结构为与出风口的形状对应的开放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单元还包括第二导风结构,所述第二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并且
所述第一导风结构运动至与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具有部分重叠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处于所述第二导风结构的外侧。
CN201822246140.3U 2018-12-28 2018-12-28 空调器 Active CN209877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6140.3U CN209877307U (zh) 2018-12-28 2018-12-28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6140.3U CN209877307U (zh) 2018-12-28 2018-12-28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7307U true CN209877307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9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6140.3U Active CN209877307U (zh) 2018-12-28 2018-12-28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730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4211A (zh) * 2020-09-28 2021-01-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双位切换式空调器
CN114763925A (zh) * 2021-01-15 2022-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763920A (zh) * 2021-01-15 2022-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963305A (zh) * 2021-02-25 2022-08-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4211A (zh) * 2020-09-28 2021-01-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双位切换式空调器
CN114763925A (zh) * 2021-01-15 2022-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763920A (zh) * 2021-01-15 2022-07-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763925B (zh) * 2021-01-15 2024-03-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763920B (zh) * 2021-01-15 2024-04-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4963305A (zh) * 2021-02-25 2022-08-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7307U (zh) 空调器
CN109282358B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664231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40028B (zh) 空调器
KR102249899B1 (ko) 공기 조화기 실내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화기
CN208475466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CN209459172U (zh) 空调器
CN108954619B (zh) 桌面空调
WO2017140207A1 (zh) 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N106196304A (zh) 圆形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设备
CN107461829A (zh) 窗式空调器
CN210292240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039917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空调
CN209325921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823129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30816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891894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932293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室内机控制的方法
CN20913101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9459173U (zh) 空调器
CN20834942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237992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5619442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672378U (zh) 空调导风机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