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5793A -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5793A
CN110875793A CN201811015657.XA CN201811015657A CN110875793A CN 110875793 A CN110875793 A CN 110875793A CN 201811015657 A CN201811015657 A CN 201811015657A CN 110875793 A CN110875793 A CN 110875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terminal
network side
next time
sid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56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5793B (zh
Inventor
吕叶青
刘宏举
王家恒
刘智强
肖大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roup Co Ltd
Hisen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56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579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2783 priority patent/WO202004273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5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5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中式的干扰协调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造成极大的信令开销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设备不需要再将终端上报的所述信息以及对终端产生干扰的所有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中心节点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了大量的信息交换,节省了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5G网络愈趋密集化,为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分配,各运营商通过管理设备以及频谱分配设备共同协作来实现频谱资源共享,频谱资源共享造成的密集重叠覆盖的多层异构网络造成大量小区间的干扰,制约了系统性能。
从产生小区间干扰的来源看,来自于相邻基站的干扰是小区间干扰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主要采用集中式的干扰协调方案来有效避免小区间的干扰。集中式的干扰协调方案需要每一个基站所服务的终端测量的本地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对其产生干扰的所有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基站将上述所有信息汇报给中心节点,中心节点根据所述信息集中计算,并将制定的传输策略通知到各个基站。
对于集中式的干扰协调方案,中心节点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互,然后进行高复杂度的集中优化处理。相应的,大量的信息交互对基站交互接口的承受能力、中心节点的计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如此高要求的系统复杂性显然是无法满足5G密集化场景的需求。
综上所述,目前集中式的干扰协调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造成极大的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中式的干扰协调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造成极大的信令开销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包括:终端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上述方法,终端确定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并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由所述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确定的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不需要与网络侧设备交互大量的信息且所述网络侧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终端每个时隙的调整,节省了信令开销且系统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所述终端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
上述方法,终端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所述终端不需要对其产生干扰的所有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测量,节省了信令开销。
给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测量信息和所述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实现了针对所述终端每个时隙的QoS需求的调整,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上述方法,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并可以独立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和所述QoS需求数值调整针对所述终端的下一时隙的发射参数,不需要与中心节点交互大量的信息且所述网络侧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终端每个时隙的调整,节省了信令开销且系统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包括: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上述方法,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实现了针对所述终端每个时隙的QoS需求的调整,系统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之后,若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则所述网络侧设备向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
上述方式,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发送给其他网络侧设备,以使其他网络侧设备根据终端的需求调整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有效减少其他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终端的干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的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下列过程:
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下列方式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终端,该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进行干扰协调;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由所述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确定的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的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时,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或
在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时: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需要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则向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的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另外,第三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第五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协调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发送方式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发送方式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网络侧设备交互彼此干扰信息的场景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给出一种设定场景的软件仿真结果1;
图9为实施例给出一种设定场景的软件仿真结果2;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干扰协调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干扰协调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干扰协调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干扰协调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干扰协调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方案三的一种干扰协调的完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方案三的另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的完整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进行解释:
1、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终端”是手机、平台等。
2、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网络侧设备”是宏基站、微基站等。
3、“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包括:终端10和网络侧设备20。
终端10:用于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网络侧设备20:用于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终端确定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由所述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确定的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所述网络侧设备不需要再将终端上报的所述信息以及对终端产生干扰的所有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中心节点进行集中处理。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终端对应的消息进行独立计算,以调整针对每个终端的传输策略,避免了大量的信息交换,节省了信令开销,进一步的,由于每个网络侧设备都可以通过计算调整自身的传输策略,所以同时也减轻了集中式处理对系统设施的性能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在确定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之前,需要对受到的所有干扰进行测量,得到干扰信息。若所述终端将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则所述终端还需要对与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进行测量,得到本地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其中,QoS需求数值用于反应终端需要的QoS程度。
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包括:噪声干扰和/或其他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终端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的方式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
发送方式一:如图2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发送方式。
终端n将Q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广播给所有基站,包括:微基站1、微基站2、微基站3和宏基站。
发送方式二: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发送方式。
终端n先单独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宏基站,然后由宏基站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其他微基站,包括:微基站1、微基站2、微基站3。
上述场景仅为举例,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场景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
场景一:如图4所示,终端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以及其他网络侧设备全部为宏基站;
场景二:如图5所示,终端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以及其他网络侧设备全部为微基站;
场景三:如图6所示,终端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以及其他网络侧设备中既有宏基站也有微基站。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其中,所述发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发射功率、波束、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
在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以满足终端的QoS需求为目的进行调整和/或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进行调整,以实现满足所述终端在使用场景变化后的不同使用需求。
不同的调整目的,在调整时用到的参数不同,比如以满足终端的QoS需求为目的进行调整用到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进行调整用到干扰信息。
下面详细介绍下不同目的的调整方式:
方案一、以满足终端的QoS需求为目的。
比如,在所述网络侧设备服务的用户较少的情况下,例如人烟稀少的地区,网络侧设备稀疏,所述终端的通话质量容易受到干扰,在这种使用场景下,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设置为以满足所述终端的QoS需求为目的对发射参数进行调整。
在以满足终端的QoS需求为目的进行调整时,终端需要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并将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需要与其他网络侧设备交互所述终端的QoS需求数值。
其中,终端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
比如终端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1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若所述发射参数为发射功率时,可以采用下述调整方式一的方法进行调整,具体操作可参见下述调整方式一。
方案二: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服务的用户较多的情况下,例如演唱会现场,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网络和速率越高,则满足网速需求的终端的数量就越多。在这种使用场景下,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设置为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对发射参数进行调整。
终端将干扰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与其他网络侧设备交互干扰信息但不必交互QoS需求数值,因此所述终端必须要将包含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如图7所述,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网络侧设备交互彼此干扰信息的场景示意图。
I0宏基站0所服务的终端0受到的所有干扰;I1微基站1所服务的终端1受到的所有干扰;I2微基站2所服务的终端2受到的所有干扰;I3微基站3所服务的终端3受到的所有干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若所述发射参数为发射功率时,采用下述调整方式二的方法进行调整,具体操作可参见下述调整方式二。
方案三、同时满足终端的QoS需求和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以同时满足QoS需求和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对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时就是将上面的方案一和方案二相结合。
在实施中,也可以不固定设置采用方案一还是方案二,比如可以设置一个条件,根据条件确定采用的方案。
一种可行的方式是:所述网络侧设备先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终端的QoS需求,若满足,则所述网络侧设备进一步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对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否则,所述网络侧设备以满足所述终端QoS需求为目的,对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方式判断所述终端的QoS是否满足需求:
所述网络侧设备将当前时隙的QoS需求数值与QoS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是否小于QoS阈值,如果是,则确定QoS不满足需求;否则确定QoS满足需求。其中,当前时隙的QoS需求数值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已知。
QoS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比如依据运营商和/或终端使用套餐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在更新QoS需求数值之前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判断当前时隙的QoS是否满足需求,并根据判断结果更新下一时隙QoS需求数值,具体更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网络侧设备的更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若满足当前时隙所述终端的QoS需求,将预设数值作为所述下一时隙QoS需求数值,进一步的,所述终端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并根据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若所述发射参数为发射功率时,采用下述调整方式二的方法进行调整,具体操作可参见下述调整方式一,不再详细说明。
若所述终端当前时隙的QoS不满足需求,进一步的,所述终端以满足所述终端QoS需求为目的,并根据发射参数、本地信道状态信息和干扰信息,更新出下一时隙满足QoS需求的QoS需求数值,再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若所述发射参数为发射功率时,采用下述调整方式一的方法进行调整,具体操作可参见下述调整方式一,不再详细说明。
具体的,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公式1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11
其中,[]+表示对括号内部数据进行非负操作,内部数据小于零时取零,否则等于本身;k为当前时隙;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12
为当前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13
为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ηk为更新步长;Ii(n)为干扰信息;pi(n)为当前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来自网络侧设备的发射功率;ωi(n)为本地信道状态信息归一化的结果,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28
为hii为网络侧设备i内的信道增益;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29
为保证最低可达速率的约束值。
比如,以所述发射参数为发射功率进行举例说明,终端n根据测量得到的信号信息hii与干扰信息Ii(n),更新出当前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21
且已知QoS阈值γn、终端n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i的发射功率为pi(n)。
所述终端将当前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22
与QoS阈值γn进行比较: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23
则前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满足需求,则所述网络侧设备将预设数值作为所述下一时隙QoS需求数值比如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25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26
则当前时隙的QoS需求数值不满足需求,则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通过公式1对QoS需求数值进行更新,得到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27
更新完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后,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或干扰信息发送给其他网络侧设备,其发送方式有多种,具体可以参数上述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一、发送方式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发射功率作为发射参数为例,网络侧设备根据不同的干扰协调机制的目的对发射功率的具体调整分别进行具体介绍:
调整方式一:以满足终端的QoS为目的进行调整。
所述网络侧设备以满足终端的QoS需求为目的时,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具体的,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公式2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32
为满足QoS需求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最大可达速率的发射功率;o表示当前有QoS需求的终端所属的网络侧设备o;λo为使得网络侧设备o内发射功率满足功率和约束的最小非负数;μn为当前终端n的QoS需求数值;ωo(n)为网络侧设备o下服务的用户n的本地信道状态信息归一化的结果;Io(n)表示网络侧设备o所服务的用户n所受到的干扰;hoo(n)为网络侧设备o在自身的子信道n上服务用户的信道增益;po(n)为网络侧设备o在子信道n上的发射功率;λi为使得网络侧设备i发射功率满足功率和约束的最小非负数;hij(n)为网络侧设备i到网络侧设备j在子信道n上服务用户的信道增益;hii(n)为网络侧设备i在子信道i上服务用户的信道增益;Ii(n)表示网络侧设备i所服务的用户n所受到的干扰;pi(n)为网络侧设备i在子信道n上的发射功率。
上述网络侧设备针对QoS需求对下一时隙的发射功率的调整的原则为:通过管理其他网络侧设备对终端的干扰,调整发射功率以抵消掉所述终端受到的干扰的影响,在满足协调机制的目的同时需要达到最大的可达速率,若可达速率越大,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信道容量以及系统性能就越强,即能够得到自身的最大效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满足协调机制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最大可达速率的发射功率,即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下一时隙的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33
调整方式二: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进行调整。
所述网络侧设备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目的时,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与其他网络侧设备交互干扰信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具体的,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下列公式3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41
其中,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42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43
Figure BDA0001786026000000144
为满足QoS需求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最大可达速率的发射功率;τ为约束常数;kv表示迭代步长;hii(n)为网络侧设备i在子信道n上服务用户的信道增益;hjj为网络侧设备j内的信道增益;hij(n)为网络侧设备i到网络侧设备j在子信道n上服务用户的信道增益;Ii(n)表示网络侧设备i所服务的用户n所受到的干扰;σj表示网络侧设备j上的噪声功率;μn为当前终端n的QoS需求数值;λo为使得网络侧设备o内发射功率满足功率和约束的最小非负数;λi为使得网络侧设备i内发射功率满足功率和约束的最小非负数;ωo(n)为网络侧设备o下服务的用户n的本地信道状态信息归一化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定一种场景,并在所述场景下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软件仿真,所述场景为:由一个宏基站和10个微基站构成的宏单元Macro Cell/微单元Small Cell分层异构网络,其下行信道由宏蜂窝和Small Cell共享,并且被划分为10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给一个宏基站终端或者一个微基站终端使用。假定宏基站的覆盖半径为500米,微基站的覆盖半径为100米,其中微基站和宏基站均匀随机分布在蜂窝系统中,宏终端均匀随机分布在微单元覆盖范围内。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对上述场景的软件仿真结果1,如图8所示:
分布式局部干扰协调(仅交互QoS需求数值)获得的网络和速率高于完全分布式干扰协调。其中,完全分布式干扰为在分布式场景下,不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方法时的性能。
分布式局部干扰协调(交互QoS需求数值和干扰信息)获得和完全集中式干扰协调同样的网络和速率性能。
通过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对上述场景的软件仿真结果2,如图9所示:
完全分布式干扰协调无法保证宏终端的QoS需求,而分布式局部干扰协调可严格满足宏终端QoS需求。
基于相同的构思,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000以及存储器1001,其中,所述存储器10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1001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1000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由所述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确定的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通过下列方式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干扰协调的终端1100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1110、电源1120、处理器1130、存储器1140、输入单元1150、显示单元1160、摄像头1170、通信接口1180、以及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1对所述终端11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所述RF电路1110可用于通信或通话过程中,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所述RF电路1110在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处理器1130处理;另外,将待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所述RF电路1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此外,RF电路1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终端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WiFi技术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所述终端1100通过WiFi模块1190可以连接接入点(Access Point,AP),从而实现数据网络的访问。所述WiFi模块1190可用于通信过程中,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终端1100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180与其他终端实现物理连接。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1180与所述其他终端的通信接口通过电缆连接,实现所述终端1100和其他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100能够实现通信业务,向其他联系人发送信息,因此所述终端1100需要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即所述终端1100内部需要包含通信模块。虽然图11示出了所述RF电路1110、所述WiFi模块1190、和所述通信接口1180等通信模块,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终端1100中存在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其他用于实现通信的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以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当所述终端1100为手机时,所述终端1100可以包含所述RF电路1110,还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1190;当所述终端1100为计算机时,所述终端1100可以包含所述通信接口1180,还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1190;当所述终端1100为平板电脑时,所述终端1100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
所述存储器11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1130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4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所述终端1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并且当处理器1130执行存储器1140中的程序代码后,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的部分或全部过程。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140可以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程序(比如通信应用)以及人脸识别模块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所述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各种图片、视频文件等多媒体文件,以及人脸信息模板)等。
此外,所述存储器11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输入单元115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所述终端1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可选的,输入单元1150可包括触控面板1151以及其他输入终端1152。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115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控面板1151上或在所述触控面板115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触控面板1151可以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1130,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113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触控面板1151。
可选的,所述其他输入终端115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显示单元116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1100的各种菜单。所述显示单元1160即为所述终端1100的显示系统,用于呈现界面,实现人机交互。
所述显示单元116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61。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11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面板1151可覆盖所述显示面板1161,当所述触控面板115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所述处理器113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所述处理器113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所述显示面板11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虽然在图11中,所述触控面板1151与所述显示面板11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所述终端11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触控面板1151与所述显示面板1161集成而实现所述终端1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所述处理器1130是所述终端1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4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40内的数据,执行所述终端1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实现基于所述终端的多种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1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13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所述处理器1130中。
所述摄像头1170,用于实现所述终端1100的拍摄功能,拍摄图片或视频。所述摄像头1170还可以用于实现终端1100的扫描功能,对扫描对象(二维码/条形码)进行扫描。
所述终端1100还包括用于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20(比如电池)。可选的,所述电源112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所述处理器113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所述终端1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音频电路等,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干扰协调的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1200:用于确定需要进行干扰协调;
第一处理模块1201:用于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201具体用于通过下列方式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1300以及存储器1301,其中,所述存储器13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1301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1300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0具体用于:
在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时,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或
在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时: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0还用于:
若需要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则向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干扰协调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1400:用于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第二处理模块1401:用于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401具体用于:
在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时,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或
在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时: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
若需要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则向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终端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终端执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应的设备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干扰协调的系统中的设备对应的方法,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设备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一种干扰协调的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501:终端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所述终端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应的设备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干扰协调的系统中的设备对应的方法,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设备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一种干扰协调的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601: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步骤1602: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可选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则所述网络侧设备向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方案二中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的完整流程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700:终端i确定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步骤1701:终端i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给网络侧设备;
步骤1702:终端i更新QoS需求数值;
步骤1703:终端i以广播的方式向网络侧设备发送QoS需求数值;
步骤1704:网络侧设备i向网络侧设备j交互干扰信息;
步骤1705:网络侧设备j向网络侧设备i交互干扰信息;
步骤1706:网络侧设备i更新发射参数;
步骤1707:网络侧设备j更新发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701和步骤1703可以同时执行,即可以将QoS需求数值与测量信息一同发送给网络侧设备;步骤1704和步骤1705可以同时执行,且步骤1704和步骤1705仅为举例说明,网络侧设备可以有多个,若网络侧设备有多个,则网络侧设备i还需要与其他网络侧设备交互干扰信息;步骤1706和步骤1707可以同时执行,即网络侧设备i和网络侧设备j在接收到交互干扰信息后开始更新各自的发射参数。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方案二中一种干扰协调的终端侧相关方法流程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800:终端确定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
步骤1801:终端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由所述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确定的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步骤1802: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步骤1803:网络侧设备判断QoS需求数值是否是预设数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804;否则,执行步骤1805;
步骤1804:网络侧设备以最大化网络和速率为干扰协调机制对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步骤1805:网络侧设备以满足QoS需求为干扰协调机制对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步骤1806:网络侧设备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干扰信息;
步骤1807: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步骤1808:网络侧设备根据终端在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所述终端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
3.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在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则所述网络侧设备向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
6.一种干扰协调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下列过程:
将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数值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下列方式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
根据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当前时隙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信道为所述终端和接入的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信道。
8.一种干扰协调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终端对应的当前时隙的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和/或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时,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与相邻网络侧设备交互获得的其他网络侧设备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或
在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时:根据下一时隙的QoS需求数值、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与所述终端之间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本地测量得到的终端的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需要根据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调整下一时隙针对所述终端的发射参数,则向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收到的所述干扰信息。
CN201811015657.XA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875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5657.XA CN110875793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9/092783 WO2020042734A1 (zh) 2018-08-31 2019-06-25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5657.XA CN110875793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793A true CN110875793A (zh) 2020-03-10
CN110875793B CN110875793B (zh) 2021-04-13

Family

ID=6964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5657.XA Active CN110875793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5793B (zh)
WO (1) WO2020042734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364A (zh) * 1999-11-04 2001-05-23 株式会社Ntt杜可莫 用于时隙选择和时隙分配的方法、基站和移动站
CN101820683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2348244A (zh) * 2010-08-03 2012-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终端在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宏基站
US20120302280A1 (en) * 2010-02-02 2012-11-29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Yonsei University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alignment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3796283A (zh) * 2012-10-3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服务小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50365206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Qatar University Qstp-B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femtocell network
CN106358204A (zh) * 2016-10-08 2017-01-25 浙江大学 一种蜂窝异构网络下的全双工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6851745A (zh) * 2016-12-29 2017-06-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laa授权信道和未授权信道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437963A (zh) * 2017-07-05 2017-12-05 深圳大学 基于反馈控制的分布式安全波束成型方法及装置
CN107534900A (zh) * 2015-12-23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635B (zh) * 2006-07-21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区域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1079659A (zh) * 2007-07-04 2007-11-2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下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469521B (zh) * 2010-11-18 2016-02-0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QoS指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364A (zh) * 1999-11-04 2001-05-23 株式会社Ntt杜可莫 用于时隙选择和时隙分配的方法、基站和移动站
CN101820683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US20120302280A1 (en) * 2010-02-02 2012-11-29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Yonsei University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alignment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2348244A (zh) * 2010-08-03 2012-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终端在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宏基站
CN103796283A (zh) * 2012-10-31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服务小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50365206A1 (en) * 2014-06-12 2015-12-17 Qatar University Qstp-B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femtocell network
CN107534900A (zh) * 2015-12-23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6358204A (zh) * 2016-10-08 2017-01-25 浙江大学 一种蜂窝异构网络下的全双工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6851745A (zh) * 2016-12-29 2017-06-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laa授权信道和未授权信道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437963A (zh) * 2017-07-05 2017-12-05 深圳大学 基于反馈控制的分布式安全波束成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On Resource Assignment and Interference Handling for Flexible TDD",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 R1-1609716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2734A1 (zh) 2020-03-05
CN110875793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95329A1 (en)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2215534B (zh) 一种tdd小区间子帧配置协调方法及其装置
US2022037753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170130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伝送方法及び端末機器
EP4117363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636538B (zh) 波束测量方法、网络侧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4084B (zh) 一种搜索空间分配方法、搜索空间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246558B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15154223A1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30037061A1 (en)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787542A (zh)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615197B (zh) 资源调整方法及设备
US20200359332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product
CN113225812B (zh) 一种确定波束信息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367705A (zh) 频域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36398B (zh) 基于多维有效容量的平均时延保障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75793B (zh) 一种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213921A1 (zh) Ntn场景下的波束测量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Jaafar et al. Content caching and channel allocation in D2D-assisted wireless HetNets
CN111278112A (zh)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0537381A (zh) 链路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277357B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9565645B (zh) 组播业务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WO2023011342A1 (zh) 信道发送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WO2023078327A1 (zh) 上行传输信息确定、上行传输以及上行传输配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