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8112A -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8112A
CN111278112A CN201811482555.9A CN201811482555A CN111278112A CN 111278112 A CN111278112 A CN 111278112A CN 201811482555 A CN201811482555 A CN 201811482555A CN 111278112 A CN111278112 A CN 111278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headroom
link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m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25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8112B (zh
Inventor
张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25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811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3303 priority patent/WO20201144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8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8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余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功率余量的上报。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生成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功率余量的属性;并且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基站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信的过程中,基站对UE进行上行调度实现通信。
基站对UE进行上行调度的一种方法可以为:基站根据UE的功率余量(即PH,powerheadroom)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也可以理解为基站根据UE自身的能力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从而UE根据为其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完成上行数据传输。具体的,UE确定出该UE的功率余量之后,UE向基站上报该UE的功率余量,进而基站根据UE的功率余量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例如,UE的功率余量较小时,基站在对UE进行调度时,为UE分配比较少的上行传输资源,如此,可以节省资源;UE的功率余量较大时,基站可以为UE分配更多的上行传输资源,如此,可以提高UE的上行传输速率。
但是,上述方法中,UE上报的功率余量是UE与基站之间的Uu口链路的功率余量,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引入D2D通信或V2X通信之后,UE的通信链路可能还包括UE与其他终端设备(例如车载单元)之间的链路(即sidelink链路),在这种情况下,UE如何上报该UE的功率余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功率余量的上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生成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功率余量的属性;并且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该功率余量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由于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上报该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生成包括功率余量以及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的功率余量报告,并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该功率余量报告,从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其接收到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装置上报了哪些功率余量,因此,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不同的功率余量的上报。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包括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可以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或者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或者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又或者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也就是,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对应的总的功率余量)。
上述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主要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是单个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多个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
上述无线通信制式包括第一制式和\或第二制式,指的是第一网络制式和\或第二网络制式,上述第一制式可以为LTE,第二制式可以为5G NR。如此,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主要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也就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总的功率余量)。
上述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还可以包括: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或者,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通过MAC CE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信协议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MAC CE的格式包括多种,例如,单小区的MAC CE,8小区的MAC CE(用于上报最多8个小区的功率余量)以及32小区的MACCE(用于上报最多32个小区的功率余量),单小区的MAC CE用于上报主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8小区的MAC CE用于上报主小区、辅小区以及其他服务小区的功率余量报告,32小区的MAC CE用于上报主小区、辅小区以及其他服务小区的功率余量报告。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可以通过MAC CE发送功率余量报告,但是,MAC CE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使用别的方式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携带在MAC CE的预留位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MAC CE中的预留位中的一位或者几位用于携带功率余量的属性中的某一种,若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上述几种属性时,可以采用MAC CE的不同预留位携带不同的属性。并且,可以使用MAC CE中每两个字节(称为一个字节对)携带一种功率余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功率余量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既要上报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也要上报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MAC CE的部分字节对中携带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另一部分字节对中携带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同理,第一通信装置既要上报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也要上报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可以在MAC CE的部分字节对中携带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另一部分字节对中携带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如此,能够更加清晰地向第二通信装置指示不同的功率余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时,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的小区指示信息,该小区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些小区上报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和/或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在MAC CE中的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时,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的小区指示信息,该小区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些小区上报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和/或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在MAC CE中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之一,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现有的通信协议中规定的MAC CE的格式包括上述单小区、8小区以及32小区的MAC CE,第一通信装置通过MAC CE上报功率余量报告时,可以选择满足使用需求的MAC CE的格式,具体的,第一通信装置根据需要上报功率余量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该小区的总数量为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数量与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数量之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功率余量的属性;并且第二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确定功率余量报告中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包括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可以包括:第二通信装置通过MAC CE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携带在MAC CE的预留位中。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第二方面的相关内容和技术效果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对第一方面的相关内容和技术效果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二通信装置生成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并且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由于第二通信装置可以生成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并向第一通信装置配置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从而第一通信装置可以生成与配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向第二通信装置上报功率余量,第一通信装置无需再发送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因此,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功率余量的上报。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包括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或者,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MAC CE的格式指示信息,该格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指示第一通信装置以哪种MAC CE的格式进行功率余量的上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第二通信装置配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并且第一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包括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生成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第一通信装置通过MAC CE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该功率余量报告。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MAC CE中的位置;或者,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在MAC CE中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在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或者,第一通信装置在MAC CE中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至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之一,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MAC CE的格式指示信息,该格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
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关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其他终端设备,若第二通信装置为基站,基站接收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之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通信装置分配上行传输资源;若第二通信装置为其他终端设备时,该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之后,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的测量的信道质量的结果和其接收到的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请求第一通信装置调整发射功率。比如,如果测量的信道质量很差,但是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显示第一通信装置还有很多功率余量,则该终端设备可以要求第一通信装置增大发射功率;相反,如果测量的信道质量很好(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不参考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则该终端可以建议第一通信装置降低发射功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生成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功率余量的属性;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生成模块生成的功率余量报告。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包括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通过MAC CE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携带在MAC CE的预留位中。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功率余量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至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之一,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确定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功率余量的属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确定功率余量报告中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包括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可以包括:第二通信装置通过MAC CE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携带在MAC CE的预留位中。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包括生成模块和配置模块;其中,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配置模块,用于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生成模块生成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包括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或者,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MAC CE的格式指示信息,该格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通信装置配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
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包括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生成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上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MAC CE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MAC CE中的位置;或者,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添加模块;该添加模块,用于在MAC CE中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在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或者,该添加模块,用于在MAC CE中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至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之一,在第八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MAC CE的格式指示信息,该格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耦合连接的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第一通信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得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或者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或者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或者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装置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或者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耦合连接的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第二通信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得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或者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或者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或者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装置,该第二通信装置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或者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六方面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或者,包括上述第七方面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和第八方面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五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以及第十二方面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六方面、第七方面、第十三方面以及第十六方面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第十方面以及第十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第十一方面以及第十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TE网络和5G NR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硬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硬件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示意图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示意图四;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示意图五;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通信装置,而不是用于描述通信装置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一方面,第一通信装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生成包括该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的功率余量报告,并且向第二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该功率余量报告,进而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该功率余量报告之后,可以根据功率余量报告中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确定与该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是何种功率余量。另一方面,第二通信装置可以确定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并为第一通信配置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从而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根据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包括该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功率余量报告,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上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可以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网络和\或5G新空口(new radio,NR)网络,图1中的(a)为基于LTE网络的架构示意图,图1中的(b)为5G NR网络(也可以称为5G网络)的架构示意图。在图1中的(a)中,LTE网络包括LTE接入网,也可以称为4G接入网或演进的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和LTE核心网,该LTE接入网包括一个或多个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LTE核心网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和\或一个或多个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其中,eNB与eNB之间通过X2接口互连,eNB通过S1-MME接口与MME连接,通过S1-U接口与S-GW连接,S1-MME可以看做S1接口的控制平面,S1-U可以看作S1接口的用户平面,可选的,MME与S-GW可以分离开,即分别为不同的节点,MME与S-GW可以整合到同一个节点中。
在图1中的(b)中,5G NR网络包括5G NR接入网,也可以称为下一代接入网(Next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和5G NR核心网,该5G NR接入网包括一个或多个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以及一个或多个ng-eNB,gNB是提供5G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终端的节点,ng-eNB是提供LTE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终端的节点,也就是说,gNB是5G NR网络独立组网需要用到的基站,而ng-eNB是为了向下兼容4G网络而设置的基站,比如,ng-eNB空口使用的是LTE网络的接入网(即E-UTRAN),但是核心网使用的是5G NR的核心网;5G NR核心网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和移动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和\或一个或多个用户面功能(user portfunction,UPF),其中,gNB与gNB之间,gNB与ng-eNB之间,ng-eNB与ng-eNB之间均通过Xn接口互连,gNB经由NG接口连接到5G NR核心网,ng-eNB经由NG接口连接到5G NR核心网。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LTE网络或5G NR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图2中以两个终端设备示意,分别为终端设备11a和终端设备11b),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在网络设备10与终端设备11a或11b通信时,网络设备10可以为终端设备11a或11b分配上行传输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D2D通信或者V2X通信的场景中,上述两个终端设备可以均为手机,或者一个终端设备为手机,另一个终端设备为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或者两个终端设备都是具有相应通信功能的车辆或者车载通信装置。
在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可以通常所用的基站、eNB、gNB、ng-eNB、新型无线电基站(new radio eNB)、宏基站、微基站、高频基站或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设备。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以通常所用的基站为例,介绍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下面结合图3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各个构成部件。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包括:20部分以及21部分。2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21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20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21部分通常是基站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
20部分的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或收发器等,其包括天线和射频单元,或者仅包括射频单元或其中的部分其中射频单元主要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可选的,可以将20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20部分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21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或芯片,每个单板或芯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基站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加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20部分和21部分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另外,21部分中的全部功能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实现,也可以部分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实现另外一部分功能集成在其他一个或多个芯片中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汽车、传感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IOT)设备、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等。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介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下面结合图4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包括:处理器30、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31、电源32、存储器33、输入单元34、显示单元35以及音频电路36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手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其可以包括比如图4所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可以组合如图4所示的部件中的某些部件,或者可以与如图4所示的部件布置不同。
处理器3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3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3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3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为处理器30外单独存在的处理器。
RF电路31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接收和发送信号。例如,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3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以及双工器等。此外,手机还可以通过RF电路31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实现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LTE、电子邮件以及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电源32可用于给手机的各个部件供电,电源32可以为电池。可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存储器3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3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3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图像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3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3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34可包括触摸屏34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42。触摸屏341,也称为触摸面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摸屏341上或在触摸屏34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摸屏34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30,并能接收处理器3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摸屏341。其他输入设备34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电源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以及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35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35可包括显示面板35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51。进一步的,触摸屏341可覆盖显示面板351,当触摸屏34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3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3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35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4中,触摸屏341与显示面板35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摸屏341与显示面板35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音频电路36、扬声器361和麦克风362,用于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一方面,音频电路3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61,由扬声器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通过处理器30输出至RF电路31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通过处理器30输出至存储器33以便进一步处理。
可选的,如图4所示的手机还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湿度计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磁力计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4所示的手机还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应用场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可以包括两种实现方式,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一通信装置在向第二通信装置上报功率余量报告(即PHR,power headroom report)时,在功率余量报告中携带该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如此,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确定功率余量报告中的功率余量是何种功率余量;另一种实现方式为: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如此,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上报相应的功率余量(即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基站或者另一终端设备,以下实施例不再进行说明。
下面从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交互的角度分别详细介绍上述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以说明功率余量上报的完整过程。
首先,介绍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可以包括S101-S104:
S101、第一通信装置生成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可以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示例性的,上述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即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或者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或者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又或者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也就是,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对应的总的功率余量)。其中,该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也可以称为Uu口链路),该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也可以称为sidelink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链路可以承载在不同的载波上,例如第一链路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第二链路承载在第二载波上,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链路进行了信息发送,在第二载波的第二链路上进行了信息发送;不同的链路也可以承载在同一载波上,例如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在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上进行了信息发送。第一通信装置上报功率余量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分别携带在不同的位置(例如下述实施例的MAC CE中两个不同的字节对)中进行上报,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将两种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进行求和,得到总的功率余量,然后将总的功率余量作为整体携带在一个位置(例如下述实施例中的MAC CE的一个字节对)中进行上报。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对应携带在不同位置上报的情况,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对应将两种功率余量之和作为整体携带在一个位置上报的情况,下述实施例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可选的,上述第一制式可以为LTE,第二制式可以为5G NR,则第一制式网络为LTE网络,第二制式网络为5G NR网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将第一制式为LTE,第二制式为5GNR作为一种示例介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当然,第一制式和第二制式也可以是其他现有的或者未来将定义的网络制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可以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主要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是单个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多个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小区对应不同的载波,即采用第一通信装置承载的不同的载波来划分第一通信装置所在的小区。
对于第一链路而言,第一通信装置的所在的小区,可以包括主小区(可以记为PCell)、辅小区(可以记为SpCell)以及其他服务小区(可以记为Serving Cell),其中,主小区指的是第一通信装置的主基站对应的主小区,辅小区指的是第一通信装置的辅基站对应的主小区,其他服务小区指的是主辅基站下除主小区之外的其它服务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二链路(即无线直连链路)而言,也可以参考上述第一链路的相关定义来定义第一通信装置所在的小区,即不同的无线直连链路载波也对应不同的小区。当然,无线直连链路上的不同载波也可以不称为小区,而定义为其它的名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上述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可以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无线通信制式,该无线通信制式包括第一制式和\或第二制式,指的是第一网络制式和\或第二网络制式。如此,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主要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也就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总的功率余量)。
同理,可参考上述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制式的网络可以承载在不同的载波上,例如第一制式网络承载在第一载波上,第二制式网络承载在第二载波上,不同的制式的网络也可以承载在同一载波上,例如第一制式网络和第二制式网络均承载在第一载波上。在第一制式网络和第二制式网络承载在同一载波上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装置上报功率余量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将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分别携带在不同的位置(例如下述实施例的MAC CE中两个不同的字节对)中进行上报,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将两种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进行求和,得到总的功率余量,然后将总的功率余量作为整体携带在一个位置(例如下述实施例中的MAC CE的一个字节对)中进行上报。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对应携带在不同位置上报的情况;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对应将两种功率余量之和作为整体携带在一个位置上报的情况,下述实施例不再进行重复说明。
上述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生成功率余量报告包括确定第一通信装置的各种类型的功率余量,并且确定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通信装置的最大发射功率值与第一通信装置已使用的功率之差,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表示第一通信装置还有多少功率可以使用。
示例性的,对于每一个小区,其对应不同的载波,不同的载波可以对应不同的最大发射功率,因此对于第一通信装置而言,若第一通信装置对应的N个小区,则第一通信装置对应有N个最大发射功率值,这N个最大发射功率值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S102、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生成功率余量报告之后,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该功率余量报告,例如,可以将功率余量报告承载在不同的消息(现有消息或者新消息)中发送至第二通信装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的,结合图5,如图6所示,上述S102具体可以通过S102a实现:
S102a、第一通信装置通过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um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 CE)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以MAC CE为例进行描述,但是,MACCE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使用别的方式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通过MAC层的控制元素(即上述MAC CE)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示例性的,在通信协议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MAC CE的格式包括多种,例如,单小区的MAC CE,8小区的MAC CE(用于上报最多8个小区的功率余量)以及32小区的MAC CE(用于上报最多32个小区的功率余量),单小区的MAC CE用于上报主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8小区的MAC CE用于上报主小区、辅小区以及其他服务小区的功率余量报告,32小区的MACCE用于上报主小区、辅小区以及其他服务小区的功率余量报告。
图7为单小区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所示的MAC CE中,第1行对应一个字节(即8比特),第2行对应一个字节,第1行的前两位为预留位,后六位用于携带功率余量,该功率余量为主小区(即PCell)的功率余量,并且该功率余量的类型为Type1,即为PH(Type1,PCell)。第2行的前两位为预留位,后六位用于携带第一通信装置所在的小区(即Pcell)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第一通信装置在主小区下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即PCMAX,f,c(理解为服务小区c的载波f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链路而言,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类型可以为传输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功率余量(记为Type1),传输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的功率余量(记为Type2)以及传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的功率余量(记为Type3)。
目前,在通信协议中还没有对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类型进行划分的规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类似的,对于第二链路而言,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类型的划分可以参考上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类型进行划分,当然,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也可以根据其他的规则进行划分或定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上述MAC CE的预留位(即图7中标记有“R”的比特位)中携带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可选的,可以将MAC CE中的一位或者几位用于携带功率余量的属性中的某一种。示例性的,若功率余量的属性为链路属性,可以在图7中的预留位中的某两位(例如MAC CE的第一行对应的第1字节中的两个预留位)中添加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装置本次上报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一链路对应对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
如下表1为在两个预留位中添加指示信息指示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的一种示例。
表1
两个预留位 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
00 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01 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10 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11 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
又例如,功率余量的属性为小区属性,可以在图7中的预留位中的某一位(例如第1字节中的第一个预留位)中添加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一通信装置本次上报的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为单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多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示例性的,可以采用标识“0”表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为单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采用“1”表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为多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也可以采用标识“1”表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为单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采用“0”表示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为多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如下表2为在一个预留位中添加指示信息指示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的一种示例。
表2
一个预留位 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
0 单小区
1 多小区
同理,对于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以及混合属性,也可以通过与上述链路属性和小区属性相似的方式被携带在MAC CE的预留位中。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上述几种属性时,可以采用MACCE的不同预留位携带不同的属性,例如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链路属性和小区属性时,可以在MAC CE的第一行中的2个预留位中携带链路属性,在第二行中的第1个预留位携带小区属性,具体可以参见上述表1和表2,此处不再详述。
结合图7,可以理解的是,MAC CE中每两个字节对应一个小区,即使用两个字节携带一种功率余量,以下实施例中,将MAC CE中对应一个小区的功率余量的两个字节称为一个字节对。
当然,也可以通过MAC CE只反馈功率余量,不反馈最大发射功率,那么只用一个字节反馈功率余量。示例性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一个字节上报一种功率余量还是采用两个字节上报一种功率余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图8为8小区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与图7不同的是,8小区的MAC CE中,MAC CE的第一行包括小区指示信息,如图8中的C1、C2、C3、C4、C5、C6或C7,以C1为例,若C1的位置上的指示信息为“0”,表示MAC CE中与C1对应的字节对中未携带功率余量,若C1的位置上的指示信息为“1”,表示MAC CE中与C1对应的字节对中携带有功率余量。图8中,除第一行之外,MACCE还包括9个字节对,这9个字节对可以用于携带8个小区的功率余量,并且从第3个字节对开始,每个字节对依次与上述C1、C2、C3、C4、C5、C6以及C7一一对应,其中,第1个字节对用于携带第一通信装置的SpCell、Type2的功率余量,第2个字节对用于携带第一通信装置的PCell、Type1的功率余量,第3个字节至第9个字节对携带其他服务小区的某种类型的功率余量或辅小区的其他类型的功率余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第3个字节至第9个字节中携带对应的功率余量,本申请实施例对第3个字节至第9个字节中携带的功率余量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上述图8中所示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中,标记为“P”的比特位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是否进行过功率回退(即是否对功率余量进行过缩放),标记为“V”的比特位用于指示该字节对中携带的功率余量为真实的功率余量或者虚拟的功率余量,这两种比特位不能用于携带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
图9为32小区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与图8类似,MAC CE中也包括小区指示信息,如C1、C2、C3、C4、C5、C6、……C31,除上述小区指示信息之外,MAC CE还包括33个字节对,这33个字节对可以用于携带32个小区的功率余量,并且从第3个字节对开始,每个字节对依次与上述C1、C2、C3、C4、C5、C6、……C31一一对应,同理,第1个字节对用于携带第一通信装置的SpCell、Type2的功率余量,第2个字节对用于携带第一通信装置的PCell、Type1的功率余量,第3个字节至第33个字节对携带其他服务小区的某种类型的功率余量或辅小区的其他类型的功率余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图7、图8、图9所示的MAC CE的不同格式中,若MAC CE的预留位不够携带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信息时,可以采用其他消息携带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主要是以现有协议中针对第一链路的功率余量的上报定义的格式作为参考的,对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或者针对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或者针对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的上报,其MAC CE格式可以参考上述描述,但是并不对其构成限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这里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即指的是功率余量存储在MAC CE的哪个或哪些字节对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既要上报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也要上报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MAC CE的部分字节对中携带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另一部分字节中携带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将两种功率余量所存储的位置的指示信息也作为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基站。示例性的,若第一通信装置需要上报7个小区的功率余量,其中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对应4个小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对应3个小区,则第一通信装置采用上述8小区MAC CE的格式(图8所示的MAC CE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C1-C4对应的字节对中携带第一链路对应的4个小区的功率余量,在C5-C7对应的字节对应中携带第二链路对应的3个小区的功率余量。
同理,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时,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的小区指示信息,该小区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些小区上报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和/或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在MAC CE中的位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
同理,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时,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的小区指示信息,该小区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哪些小区上报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和/或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在MAC CE中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装置既要上报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也要上报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MAC CE的部分字节对中携带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另一部分字节中携带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将两种功率余量所存储的位置的指示信息也作为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发送给基站。示例性的,若C1-C7对应的字节对用于携带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有2个小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有5个小区,则可以在C1和C2对应的字节对中携带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的2个小区的功率余量,在C3-C7对应的字节对中携带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的5个小区的功率余量。
可选的,结合图6,如图10所示,在S101之后,在S102a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S1011:
S1011、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现有的通信协议中规定的MAC CE的格式包括上述单小区、8小区以及32小区的MAC CE,第一通信装置通过MAC CE上报功率余量报告时,可以选择满足使用需求的MAC CE的格式,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根据需要上报功率余量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该小区的总数量为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数量与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数量之和。
可选的,上述单小区、8小区以及32小区的MAC CE格式仅是以现有协议定义的第一链路的MAC CE为参考的格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针对第二链路,以及针对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混合上报等情况,MAC CE的格式可以有新的定义。
S103、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
其中,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同上述S101,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
对于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的具体内容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S10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通信装置通过MAC CE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相应地,该第二通信装置也通过MAC CE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并且可以从MAC CE的预留位中获取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
S104、第二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确定功率余量报告中与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之后,可以获取该功率余量报告中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并且根据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可以确定功率余量报告中的功率余量对应的是何种功率余量。
示例性的,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包括功率余量的链路的属性,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该链路的属性确定第一通信装置上报的功率余量是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例如,结合上述表2,指示链路属性的指示信息为“00”,则可知第一通信上报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不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进一步可选的,当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的位置确定MAC CE的哪些字节对中携带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哪些字节对中携带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进一步可选的,当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时,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的位置确定MAC CE中的哪些字节对中携带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哪些字节对中携带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二通信装置为基站,基站接收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之后,基站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为第一通信装置分配上行传输资源;若第二通信装置为其他终端设备时,该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之后,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的测量的信道质量的结果和其接收到的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请求第一通信装置调整发射功率。比如,如果测量的信道质量很差,但是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显示第一通信装置还有很多功率余量,则该终端设备可以要求第一通信装置增大发射功率;相反,如果测量的信道质量很好(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不参考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则该终端可以建议第一通信装置降低发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由于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上报该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时,第一通信装置可以生成包括功率余量以及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的功率余量报告,并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该功率余量报告,从而基站可以根据其接收到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装置上报了哪些功率余量,因此,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不同的功率余量的上报。
其次,介绍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可以包括S201-S204:
S201、第二通信装置生成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可以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示例性的,上述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即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或者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或者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又或者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其中,该第一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也可以称为Uu口链路),该第二链路为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也可以称为sidelink链路)。
上述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可以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是单小区或多小区,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主要用于指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是单个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多个小区对应的功率余量,上述小区指的是第一通信装置的所在的小区。
上述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可以包括:第二链路对应的无线通信制式,该无线通信制式包括第一制式和\或第二制式。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主要是用于指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是第一制式网络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二制式网络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一制式网络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对应的功率余量,还是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
上述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
对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的其他描述,可以参见上述S10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02、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的目的在于,通知第一通信装置根据该第二通信装置配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上报对应的功率余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的方法可以为:第二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现有的消息或者信令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通过其他新的消息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即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在MAC CE的哪些字节对中携带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哪些字节对中携带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MAC CE中的位置,即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在MAC CE的哪些字节对中携带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哪些字节对中携带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可选的,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的小区指示信息和\或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在MAC CE中的位置;或者,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的小区指示信息和\或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与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之和在MAC CE中的位置。
可选的,上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MAC CE的格式指示信息,该格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MAC CE的格式。
对于MAC的格式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上述S102a中的相关描述以及图8、图9以及图10,此处不再赘述。
S203、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第二通信装置配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
S204、第一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
结合图11,如图12所示,上述S204具体可以通过S204a-S204b实现:
S204a、第一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生成功率余量报告,该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生成功率余量报告指的是第一通信装置确定与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
示例性的,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包括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并且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则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出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即生成了功率余量报告。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功率余量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S10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述。
S204b、第一通信装置通过MAC CE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生成的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该第一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在MACCE中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在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生成的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该第一通信装置根据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在MAC CE中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由于第二通信装置可以生成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并向第一通信装置配置该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从而第一通信装置可以生成与配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向第二通信装置上报功率余量,第一通信装置无需再发送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因此,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功率余量的上报。
综上所述,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可以选择任一种实现方式进行功率余量上报。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第一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生成模块1001和发送模块1002。生成模块1001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1;发送模块1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2(包括S102a);可选的,如图12所示,该第一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1003,该确定模块1003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11。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第一通信装置20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001和通信模块2002。处理模块2001可以用于对第一通信装置2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2001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2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1和S101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2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20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通信模块2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2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2(包括S102a)。可选的,如图14所示,该第一通信装置20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2003,用于存储第一通信装置20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20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4所示的处理器30),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上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20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4所示的RF电路31)。存储模块2003可以是存储器(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4所示的存储器33)。
当处理模块20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2002为收发器,存储模块2003为存储器时,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第二通信装置30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001和确定模块3002。接收模块3001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3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3;确定模块3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3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4。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第二通信装置40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4001和通信模块4002。处理模块4001可以用于对第二通信装置4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4001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4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4。通信模块4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40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通信模块4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4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103。可选的,如图16所示,该第二通信装置40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4003,用于存储第二通信装置40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40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3所示的21部分中的处理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上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40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3所示20部分中的射频单元)。存储模块4003可以是存储器(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3所示的21部分中的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40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4002为收发器,存储模块4003为存储器时,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第二通信装置5000可以包括:生成模块5001和配置模块5002。生成模块5001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5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1;配置模块5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5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2。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第二通信装置60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6001和通信模块6002。处理模块6001可以用于对第二通信装置6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6001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6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1和S202。通信模块6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二通信装置60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可选的,如图18所示,该第二通信装置60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6003,用于存储第二通信装置60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60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3所示的21部分中的处理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上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60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3所示20部分中的射频单元)。存储模块6003可以是存储器(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3所示的21部分中的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60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6002为收发器,存储模块6003为存储器时,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第一通信装置70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7001和发送模块7002。获取模块7001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7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3;发送模块7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7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4(包括S204b)。可选的,该第一通信装置7000还可以包括生成模块7003和添加模块7004,该生成模块7003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7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4a。添加模块7004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7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在MAC CE中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在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动作,或者执行在MAC CE中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一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第二制式网络中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动作。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第一通信装置80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8001和通信模块8002。处理模块8001可以用于对第一通信装置8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8001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8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3和S204a。通信模块8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80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通信模块8002可以用于支持第一通信装置8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204(包括S204b)。可选的,如图20所示,该第一通信装置80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8003,用于存储第一通信装置80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80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4所示的处理器30),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上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80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4所示的RF电路31)。存储模块8003可以是存储器(例如可以是上述如图4所示的存储器33)。
当处理模块80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8002为收发器,存储模块8003为存储器时,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方式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磁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SD))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生成功率余量报告,所述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功率余量的属性;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功率余量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
所述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所述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
所述小区属性包括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
所述网络属性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
所述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功率余量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MAC CE的预留位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余量包括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
所述功率余量包括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所述MAC CE的格式。
7.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所述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和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功率余量的属性;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功率余量报告中与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
所述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所述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
所述小区属性包括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
所述网络属性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
所述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所述功率余量报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MAC CE的预留位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余量包括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
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时,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
所述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
12.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通信装置生成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配置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
所述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所述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
所述小区属性包括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
所述网络属性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
所述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
或者,
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CE中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
所述MAC CE的格式指示信息,所述格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根据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所述MAC CE的格式。
16.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第二通信装置配置的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的属性;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所述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功率余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余量的属性包括下述任一项或任几项:
所述功率余量的链路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小区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网络属性、所述功率余量的混合属性;
其中,所述链路属性包括第一链路和\或第二链路,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与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入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直连链路;
所述小区属性包括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是单小区或多小区;
所述网络属性包括所述第二链路的无线通信制式;
所述混合属性包括下述任一种: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功率余量为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功率余量报告,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生成所述功率余量报告,所述功率余量报告中包括与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对应的功率余量;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AC CE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功率余量报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所述MAC CE中的位置;
或者,
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 CE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MACCE中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MAC CE中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并且在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MAC CE中所述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所述第一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在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的位置添加所述第二制式网络中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功率余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余量的指示信息中还包括:
所述MAC CE的格式指示信息,所述格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链路对应的小区和所述第二链路对应的小区的总数量确定所述MAC CE的格式。
22.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耦合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23.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耦合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24.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耦合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25.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耦合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6至21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CN201811482555.9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278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555.9A CN111278112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123303 WO2020114458A1 (zh) 2018-12-05 2019-12-05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555.9A CN111278112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8112A true CN111278112A (zh) 2020-06-12
CN111278112B CN111278112B (zh) 2023-03-24

Family

ID=70974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2555.9A Active CN111278112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8112B (zh)
WO (1) WO20201144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3716A (zh) * 2021-09-28 2023-03-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060561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功率相关信息的上报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32285A1 (en) * 2010-09-21 2012-03-2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CN103781111A (zh) * 2012-10-23 2014-05-0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功率余量的方法
WO2014110747A1 (zh) * 2013-01-17 2014-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功率余量的报告方法和装置
US20140274196A1 (en) * 2011-11-28 2014-09-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to-device (d2d) power control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163791A1 (en) * 2013-12-11 2015-06-11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16757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and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by a user equipment in a multi-connectivity environment
CN105263098A (zh) * 2014-07-08 2016-01-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CN105491654A (zh) * 2010-06-28 2016-04-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报告在无线通信中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92539A (zh) * 2014-10-22 2016-05-1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余量的获取方法和宏基站
CN106105301A (zh) * 2014-03-06 2016-11-09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控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6162854A (zh) * 2015-04-07 2016-11-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将功率余量信息报告给基站端的方法
CN106465300A (zh) * 2014-04-03 2017-02-2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6961698A (zh) * 2016-01-09 201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46198A (zh) * 2015-04-01 2018-01-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直接链路质量评价的报告
CN10863289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905B (zh) * 2010-08-13 2014-0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聚合场景下的功率余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US20160270094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ower Headroom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1654A (zh) * 2010-06-28 2016-04-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报告在无线通信中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EP2432285A1 (en) * 2010-09-21 2012-03-2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US20140274196A1 (en) * 2011-11-28 2014-09-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to-device (d2d) power control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81111A (zh) * 2012-10-23 2014-05-0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功率余量的方法
WO2014110747A1 (zh) * 2013-01-17 2014-07-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功率余量的报告方法和装置
US20150163791A1 (en) * 2013-12-11 2015-06-11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16757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and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by a user equipment in a multi-connectivity environment
CN106105301A (zh) * 2014-03-06 2016-11-09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控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6465300A (zh) * 2014-04-03 2017-02-2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5263098A (zh) * 2014-07-08 2016-01-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对装置通讯的装置及方法
CN105592539A (zh) * 2014-10-22 2016-05-1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余量的获取方法和宏基站
CN107646198A (zh) * 2015-04-01 2018-01-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直接链路质量评价的报告
CN106162854A (zh) * 2015-04-07 2016-11-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将功率余量信息报告给基站端的方法
CN106961698A (zh) * 2016-01-09 201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289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EN-KEE HONG等: ""A study 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 with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TDD downlink scheduling"", 《2017 IEEE 2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PIMRC)》 *
LG ELECTRONICS: "R1-135452 "Remaining Details of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TDD eIMT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PPORTEUR): ""R2-142561 Report on [85bis#18][LTE/D2D] User plane aspects of D2D Communication (QC)"", 《3GPP TSG-RAN2#86》 *
张德民等: "NB-IoT系统随机接入过程的设计与实现", 《光通信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3716A (zh) * 2021-09-28 2023-03-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060561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功率相关信息的上报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14458A1 (zh) 2020-06-11
CN111278112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3407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US20190253878A1 (en) Spectrum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8228504A1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503543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392120B (zh) 信息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713278A1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582783B2 (en)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20303975A1 (en) Ue capability repor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235497B (zh) 一种配置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82397A1 (zh) 一种确定参考信号映射的时域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80392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7026440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3124750A1 (zh) 小区测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03436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1278112B (zh)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3455096B (zh) 重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9391379B (zh) 一种harq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59508A1 (zh) 一种上报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36851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及反馈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9228535A1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11070B (zh) 一种功率余量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9129164A1 (zh) 一种传输时间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203334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4096007B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70334B (zh) 一种频率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