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5611A -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5611A
CN110875611A CN201811004278.0A CN201811004278A CN110875611A CN 110875611 A CN110875611 A CN 110875611A CN 201811004278 A CN201811004278 A CN 201811004278A CN 110875611 A CN110875611 A CN 110875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witch module
main loop
unexpectedly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42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坤
林圣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042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56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5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力领域。充电电路,包括主回路、充电回路和控制单元;主回路包括电池组、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负载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充电回路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正极开关模块、电池组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控制单元分别与充电正极开关模块、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为了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一般可循环充放电,从而能够循环使用。
根据目前的标准,对电池充电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现阶段采用直流充电,会在待充电电池所在的设备中设置一个接触器。在对电池充电时,该接触器导通,使得外部电量可流入电池。对电池停止充电时,该接触器断开。但是,若接触器出现粘连故障,则会导致待充电电池所在的设备的充电接口带电,对设备及用户带来安全风险,降低了充电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识别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是否带电,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应用于用电设备,充电电路包括主回路、充电回路和控制单元;主回路包括电池组、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负载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充电回路包括充电接口、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电池组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控制单元分别与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应用于用电设备,充电电路包括主回路、充电回路和控制单元;主回路包括电池组、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负载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充电回路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正极开关模块、电池组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控制单元分别与充电正极开关模块、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在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方面中的技术方案中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方面中的技术方案中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单元在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时,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带电,可能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未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不带电,不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从而能识别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是否带电,便于提示用户或操作人员,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单元在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时,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带电,可能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未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不带电,不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从而能识别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是否带电,便于提示用户或操作人员,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带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可应于用电设备。具体的,充电电路可设置在用电设备中。用电设备中设置有电池组和负载,利用充电电路可为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组进行直流充电。电池组可为负载供电。用电设备中用于与外界进行电流传输的充电接口可能会因为用电设备中的充电电路中的故障而带电,用户或操作人员接触充电接口可能会造成触电,从而引发安全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在非充电状态下对充电电路进行故障检测,及时发现充电接口带电的情况,进而避免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等安全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负载可为高压负载,在此并不限定。上述用电设备可以为电动汽车等设备或装置,在此并不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充电电路包括主回路、充电回路和控制单元10。
其中,主回路包括电池组11、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负载13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充电回路包括充电接口15、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电池组11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控制单元10可以为用电设备中的控制器等具有控制运算功能的部件。比如,若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则控制单元10可为电动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10(Electronic ControlUnit,ECU)。
在图1所示的充电电路中,电池组11的正极连接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的一端。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的另一端连接负载13和充电接口15。电池组11的负极连接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的一端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的一端。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的另一端连接负载13。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接口15。
控制单元10分别与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连接。控制单元10与各模块的连接可包括通信连接和/或电连接。控制单元10可通过通信方式,比如指令控制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的导通和断开。控制单元10也可通过电信号方式,比如高电平和低电平来控制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的导通和断开。控制单元10还可对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中的一个模块或多个模块进行故障检测,具体故障检测的类型在此并不限定。
控制单元10用于在电池组11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15是否带电。
其中,非充电状态即为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组11未有外界电流流入的状态。比如,用电设备启动使用时处于非充电状态。用电设备使用结束时也处于非充电状态。用电设备充电启动还未充电时处于非充电状态。用电设备充电结束时处于非充电状态。
非预期导通为故障中的一种。比如,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发生非预期导通,指的是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在接收到指示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断开的电信号指令或通信指令后,本应断开但仍然导通的一种故障现象,即未按照预期指令控制出现的导通现象。
控制单元10检测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非预期导通,则可确定充电接口15带电。控制单元10检测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并没有发生非预期导通,则可确定充电接口15不带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10在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组11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时,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来确定充电接口15是否带电。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15带电,可能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未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15不带电,不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从而能识别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15是否带电,便于提示用户或操作人员,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三个开关模块就可以实现主回路的负载13的运行,以及利用充电回路为电池组11充电。实现了一种更加简捷的用于为电池组1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的高压架构,减少了开关模块的数量,从而减小了充电电路的复杂度以及成本。并且,在减小了充电电路的复杂度以及成本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充电接口15是否带电,避免用户或操作人员接触充电接口15时触电,提高了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继电器。各个模块中的继电器的数目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并不限定。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包括继电器,则可通过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中的继电器是否发生粘连导通,来确定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发生非预期导通。比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可均各包括一个继电器,继电器分别为K1、K2和K3。可检测继电器K3是否发生粘连导通,若继电器K3发生粘连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15带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可具体用于在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导通之前,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由于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复用在主回路和充电回路两个回路中。在需要主回路导通时,会发出指令控制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导通。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发生非预期导通,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也导通,则充电回路导通,充电接口15带电。因此,在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导通之前,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可有效地预先确定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导通时充电接口15是否会带电。从而采取措施,防止用户或操作人员因为接触充电接口15而触电。而且,控制单元10在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导通之前,对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的快速检测,也不会影响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导通的速度和时间。
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单元10可具体用于在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或充电结束状态时,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
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表示用电设备初始上电。比如,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则电动汽车启动为电动汽车的使用启动状态,在使用启动状态中,电动汽车还未开始行驶。控制单元10可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例如,电动汽车接收用户操作,产生启动信号,但电池组11还未向负载13供电。控制单元10探测到该启动信号,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还未导通,控制单元10对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进行故障检测,识别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预先确定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导通时充电接口15是否会带电。
用电设备处于使用结束状态,在使用结束状态中,用电设备还未下电。比如,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的使用结束状态中,电动汽车已经结束行驶。控制单元10可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例如,电动汽车接收用户操作,产生行驶结束信号,电池组11结束向负载13供电,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断开。控制单元10检测到该行驶结束信号,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通过检测,可得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从而预先确定下一次充电,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导通时充电接口15是否会带电。
需要说明的是,若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14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的状态并不会发生切换或进行动作,因此可以不对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进行非预期导通的检测。从而节省部分检测消耗和占用的资源。
用电设备处于充电启动状态,即充电设备即将进行充电。比如,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需要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15。确定要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15时,可产生提示充电枪将要插入充电接口15的插枪信号,即电动汽车处于充电启动状态。控制单元10可探测到插枪信号,可在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还未导通时,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从而预先确定充电接口15是否带电。或者,控制单元10探测到插枪信号,也可在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导通后,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从而实时确定充电接口15是否带电。
用电设备处于充电结束状态,即充电设备完成充电。比如,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则电动汽车充电结束,需要将充电枪从充电接口15拔出。确定要将充电枪从充电接口15拔出时,可产生提示充电枪将要拔出充电接口15的拔枪信号,即电动汽车处于充电结束状态。控制单元10可探测到拔枪信号,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非预期导通,从而实时确定充电接口15是否带电。
当控制单元10检测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非预期导通时,控制单元10可记录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发生的非预期导通故障,并将该非预期导通故障上报至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控制单元10可集成于电池管理系统内。
在一些示例中,可采集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两端的电压,通过比较采集到的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两端的电压和正常情况下的电压范围,确定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是否发生非预期导通。比如,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两端的电压在正常情况下的电压范围内,则表明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未发生非预期导通。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超出正常情况下的电压范围,则表明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发生非预期导通。
控制单元10还可用于检测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16非预期导通,控制停止对电池组11的充电。其中,控制停止对电池组11的充电也通过控制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的断开实现,也可通过切断外部充电源的方式实现。控制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12的断开,也可实现主回路的断开,避免其他部件损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1。
在步骤S201中,在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时,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带电,可能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若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未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不带电,不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从而能识别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是否带电,便于提示用户或操作人员,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步骤S201可细化为在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导通之前,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在另一些示例中,上述步骤S201也可细化为在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或充电结束状态时,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在确定充电接口带电后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在步骤S201之后,还可包括步骤S20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在步骤S202中,若检测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控制停止对电池组的充电。
上述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中的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充电电路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充电设备如图5所示,充电电路包括主回路、充电回路和控制单元30。
其中,主回路包括电池组31、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负载33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充电回路包括充电接口35、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电池组31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控制单元30可以为用电设备中的控制器等具有控制运算功能的部件。比如,若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则控制单元30可为电动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30(Electronic ControlUnit,ECU)。
在图5所示的充电电路中,电池组31的正极连接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的一端和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的一端。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的另一端连接负载33。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接口35。电池组31的负极连接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的一端。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的另一端连接负载33和充电接口35。
控制单元30分别与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连接。控制单元30与各模块的连接可包括通信连接和/或电连接。控制单元30可通过通信方式,比如指令控制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的导通和断开。控制单元30也可通过电信号方式,比如高电平和低电平来控制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的导通和断开。控制单元30还可对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中的一个模块或多个模块进行故障检测,具体故障检测的类型在此并不限定。
控制单元30用于在电池组31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35是否带电。
其中,非充电状态和非预期导通的相关说明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控制单元30检测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非预期导通,则可确定充电接口35带电。控制单元30检测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并没有发生非预期导通,则可确定充电接口35不带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30在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组31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时,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来确定充电接口35是否带电。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35带电,可能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未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35不带电,不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从而能识别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35是否带电,便于提示用户或操作人员,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继电器。各个模块中的继电器的数目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并不限定。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包括继电器,则可通过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中的继电器是否发生粘连导通,来确定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发生非预期导通。比如,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可均各包括一个继电器,分别为K4、K5和K6。可检测继电器K6是否发生粘连导通,若继电器K6发生粘连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15带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可具体用于在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之前,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由于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复用在主回路和充电回路两个回路中。在需要主回路导通时,会发出指令控制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发生非预期导通,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也导通,则充电回路导通,充电接口35带电。因此,在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之前,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可有效地预先确定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时充电接口35是否会带电。从而采取措施,防止用户或操作人员因为接触充电接口35而触电。而且,控制单元30在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之前,对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的快速检测,也不会影响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的速度和时间。
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单元30具体用于在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或充电结束状态时,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
其中,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以及充电结束状态的相关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说明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比如,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处于使用启动状态。电动汽车接收用户操作,产生启动信号,但电池组31还未向负载33供电。控制单元30探测到该启动信号,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还未导通,控制单元30对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进行故障检测,识别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预先确定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时充电接口35是否会带电。
比如,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处于使用结束状态。电动汽车接收用户操作,产生行驶结束信号,电池组31结束向负载33供电,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断开。控制单元30检测到该行驶结束信号,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可检测出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从而预先确定下一次充电,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时充电接口35是否会带电。
需要说明的是,若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32、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和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的状态并不会发生切换或进行动作,因此可以不对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进行非预期导通的检测。从而节省部分检测消耗和占用的资源。
比如,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处于充电启动状态。控制单元30可探测到插枪信号,可在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还未导通时,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从而预先确定充电接口35是否带电。或者,控制单元30探测到插枪信号,也可在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导通后,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非预期导通。从而实时确定充电接口35是否带电。
比如,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处于充电结束状态。控制单元30可探测到拔枪信号,检测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从而实时确定充电接口35是否带电。
当控制单元30检测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非预期导通时,控制单元30可记录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发生的非预期导通故障,并将该非预期导通故障上报至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30可集成于电池管理系统内。
在一些示例中,可采集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两端的电压,通过比较采集到的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两端的电压和正常情况下的电压范围,确定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是否发生非预期导通。比如,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两端的电压在正常情况下的电压范围内,则表明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未发生非预期导通。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超出正常情况下的电压范围,则表明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发生非预期导通。
控制单元30还可用于若检测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36非预期导通,控制停止对电池组31的充电。其中,控制停止对电池组31的充电也通过控制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的断开实现,也可通过切断外部充电源的方式实现。控制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34的断开,也可实现主回路的断开,避免其他部件损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可应用于图5所示的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401。
在步骤S401中,在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用电设备中的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时,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来确定充电接口是否带电。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带电,可能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若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未非预期导通,则确定充电接口不带电,不会发生用户或操作人员触电的安全问题。从而能识别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是否带电,便于提示用户或操作人员,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步骤S401可细化为在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导通之前,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在另一些示例中,上述步骤S401也可细化为在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或充电结束状态时,检测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在确定充电接口带电后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在步骤S401之后,还可包括步骤S40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在步骤S402中,若检测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控制停止对电池组的充电。
上述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中的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充电电路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1至图4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和这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可由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设备来实现充电电路的控制。结合图5至图8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和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可由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设备来实现充电电路的控制。由于结合图1至图4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和这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设备,与结合图5至图8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和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设备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图9示出的充电电路的控制设备可表示结合图1至图4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电路和这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设备,也可表示结合图5至图8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充电电路和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得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设备。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充电带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控制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01、处理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1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处理器5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501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501可包括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01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01可在控制设备500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01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01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502通过读取存储器5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
或者,处理器502通过读取存储器5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500还可包括通信接口503和总线504。其中,如图9所示,存储器501、处理器502、通信接口503通过总线5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5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通过通信接口503接入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
总线5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控制设备500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504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5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或另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
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比如,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等等。存储介质中的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互联系,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例如,特定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算法可以被修改,而系统体系结构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Claims (18)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电设备,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主回路、充电回路和控制单元;
所述主回路包括电池组、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负载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所述充电回路包括所述充电接口、所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电池组和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所述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和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所述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导通之前,检测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或充电结束状态时,检测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控制停止对所述电池组的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所述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继电器。
6.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电设备,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主回路、充电回路和控制单元;
所述主回路包括电池组、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负载和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所述充电回路包括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所述电池组和所述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所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和所述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所述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导通之前,检测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或充电结束状态时,检测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控制停止对所述电池组的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所述主回路负极开关模块、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继电器。
11.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所述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包括:
在所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导通之前,检测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包括:
在所述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或充电结束状态时,检测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充电负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控制停止对所述电池组的充电。
15.一种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以确定所述充电接口是否带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包括:
在所述主回路正极开关模块导通之前,检测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组处于非充电状态下,检测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包括:
在所述用电设备处于使用启动状态、使用结束状态、充电启动状态或充电结束状态时,检测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是否非预期导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充电正极开关模块非预期导通,控制停止对所述电池组的充电。
CN201811004278.0A 2018-08-30 2018-08-30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875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4278.0A CN110875611A (zh) 2018-08-30 2018-08-30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4278.0A CN110875611A (zh) 2018-08-30 2018-08-30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611A true CN110875611A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1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4278.0A Pending CN110875611A (zh) 2018-08-30 2018-08-30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5611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0501A (ja) * 2000-06-23 2002-01-11 Honda Motor Co Ltd 蓄電装置の容量均等化装置
KR100402916B1 (en) * 2003-05-17 2003-10-22 Byong Seop Yoo Cellular phone charg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416882A (zh) * 2011-12-05 2012-04-18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车高压配电箱
CN105021983A (zh) * 2015-07-15 2015-11-04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上下电继电器检测方法
CN105196886A (zh) * 2015-09-16 2015-12-3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及其中高压继电器的状态诊断方法
CN105406559A (zh) * 2015-12-30 2016-03-16 深圳天邦达科技有限公司 低速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
CN205632165U (zh) * 2016-05-25 2016-10-1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增程系统
CN106564391A (zh) * 2015-10-13 2017-04-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动力电池接触器检测方法、设备、电池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06712209A (zh) * 2017-02-14 2017-05-24 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充电设备安全充电的多重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N107054107A (zh) * 2015-10-07 2017-08-18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控制器
CN206865159U (zh) * 2017-04-10 2018-01-09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直流充电继电器的状态检测装置、直流充电系统
CN108206570A (zh) * 2018-02-01 2018-06-26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辆间直流电力传输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0501A (ja) * 2000-06-23 2002-01-11 Honda Motor Co Ltd 蓄電装置の容量均等化装置
KR100402916B1 (en) * 2003-05-17 2003-10-22 Byong Seop Yoo Cellular phone charg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416882A (zh) * 2011-12-05 2012-04-18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车高压配电箱
CN105021983A (zh) * 2015-07-15 2015-11-04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上下电继电器检测方法
CN105196886A (zh) * 2015-09-16 2015-12-3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及其中高压继电器的状态诊断方法
CN107054107A (zh) * 2015-10-07 2017-08-18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控制器
CN106564391A (zh) * 2015-10-13 2017-04-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动力电池接触器检测方法、设备、电池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05406559A (zh) * 2015-12-30 2016-03-16 深圳天邦达科技有限公司 低速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
CN205632165U (zh) * 2016-05-25 2016-10-1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增程系统
CN106712209A (zh) * 2017-02-14 2017-05-24 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充电设备安全充电的多重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N206865159U (zh) * 2017-04-10 2018-01-09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直流充电继电器的状态检测装置、直流充电系统
CN108206570A (zh) * 2018-02-01 2018-06-26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辆间直流电力传输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4245B2 (en) Traction battery having increased reliability
CN107894567B (zh) 电池包以及电池包接口状态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KR101673822B1 (ko) 친환경 차량의 릴레이 융착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7863789A (zh) 电源系统
US8924059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N102991367B (zh) 电子控制装置及车辆控制系统
KR101664745B1 (ko) 배터리의 릴레이 융착 검출 방법
US20130293195A1 (en)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KR20190055631A (ko) 배터리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90752B (zh) 一种多电池组并联控制的bms管理方法
JP5655749B2 (ja) 複数の電池パックを備える電源装置、その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池の監視装置
JP2017079496A (ja) コンタクタ故障判定装置およびコンタクタ故障判定方法
CN113968169A (zh) 一种电池控制电路、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682670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batteries to a discharged stat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inverter,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 AC voltage, charging current source and motor vehicle
CN106654429B (zh) 电池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4079324A (ja)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放電終止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5706323A (zh) 电压源系统和用于禁用dc-dc电压变换器的操作的方法
CN110875611A (zh) 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JP7213649B2 (ja) 電動車両のリレー診断装置
CN113316527A (zh) 电源系统
KR101717189B1 (ko) 전지팩용 테스트 시스템 및 상기 전지팩을 테스트 하기 위한 방법
KR101546046B1 (ko) 전동카트의 배터리 방전 방지장치 및 방법
JP2017093008A (ja) コンタクタ故障判定装置およびコンタクタ故障判定方法
JP2017099125A (ja) 電池システム、二次電池の電池監視装置および二次電池の監視方法
CN102111000B (zh) 电池状态监视电路及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