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5560A - 通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通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5560A
CN110875560A CN201910806712.5A CN201910806712A CN110875560A CN 110875560 A CN110875560 A CN 110875560A CN 201910806712 A CN201910806712 A CN 201910806712A CN 110875560 A CN110875560 A CN 110875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onnector
housing
support element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67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5560B (zh
Inventor
巴尼特·阿拉斯黛
菲利普·埃德肖
胡池森·布鲁斯
诺曼·理查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vel Blu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vel Blu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vel Blue Ltd filed Critical Travel Blu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75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5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1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crew or screw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例如,在这种插头连接器的帮助下,可以将某种(国内)标准的电源插头插入旅行地点的插座中。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10),其具有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一标准的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头插脚和一个第二接头插脚,其中,所述第一接头插脚(30;34)设置在第一支撑元件(52;54)上,所述第二接头插脚(32;36)设置在第二支撑元件(58;60)上,并且所述第一插头可以在备用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于所述备用位置,所述插头基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于所述工作位置,所述插头可用地位于所述壳体外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连接元件(64),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2;54)和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8;60)能够与所述连接元件(64)连接并能够一起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上。

Description

通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旅行转换插头(plug adapter),也称为旅行插头。在这种转换插头的帮助下,某种(国内)标准的电源插头可以插入旅行地点的插座中。为此,旅行转换插头需要第一标准的插座或替代电源(例如通过电缆)和另一标准的电源插头。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旅行转换插头,其能够将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标准的插头插入插座中。对于该旅行转换插头,可以择一使用第一和第二标准的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在全球旅游和商务活动日益增多的时代,这种类型的旅行转换插头或旅行插头的使用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一种紧凑、易于运输的、适用于几种不同标准插座的旅行转换插头。
中国专利申请CN101872911A公开了一种带有基本上是圆形壳体的旅行转换插头。壳体内部有电源插头,可选择并将其推出壳体。以这种方式,至少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电源插头。通过相对于壳体的下部转动壳体的上部来选择所需的电源插头。壳体的上部有一个向外突出的致动按钮。该致动按钮可与各种电源插头元件接合。为此,将其旋转到要推出壳体底部的电源插头的上方的位置。
这种旅行插头可用于许多目的。然而,期望提供一种更容易操作并且还可以具有矩形设计的旅行插头。
德国专利说明书DE 10 2011 014 920 B4公开了另一种旅行插头,其被称为通用转换插头。该旅行插头在一个外壳体中具有多组插脚。每组插脚都与控制面板相连,通过该控制面板每组插脚可以从外部移动。为此,操作元件通过壳体中的滑槽进行导向。控制装置也通过外部壳体内的锁定板导向。该锁定板具有导轨,操作元件可以移动通过导轨的凹槽。锁定板具有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锁定板是由弹簧加载的,因此控制面板可以牢固地保持在上端或下端位置。控制单元以及相应的一组插脚可以从端部位置释放,并且通过操纵设置在控制单元外部的附加选择杆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按下该选择杆,锁定板克服弹簧力移动。这使得可以使用控制装置使插脚从其上端或下端位置移动。
使用此解决方案,外部控制装置用于将插脚组从第一端位置(备用位置)移动到第二端位置(工作位置),并将插脚组锁定在这些位置上。其缺点在于,在通过操作元件移动插脚的过程中,还必须操作选择杆。这妨碍了方便的单手操作。此外,操作元件在插头表面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这妨碍了自由的设计导向型设计和紧凑型设计的实现。
中国专利申请CN105576408A1公开了一种旅行转换插头,其具有用于选择不同标准插头的选择滑块。四个致动滑块相对布置。然而,提供这样大量的致动滑块会导致壳体的一侧完全打开,致使例如灰尘可以进入。这既不利于转接器的坚固性,也不利于电气安全。
美国专利7220139 B1公开了一种旅行转换插头,其在壳体壁中具有开槽挡板。在该挡板中,可以移动致动滑块。根据挡板中致动滑块的位置,将各种插头从壳体中推出,以便使用。这种类型的操作也有缺点,即壳体的一侧必须相对开放。此外,许多用户会发现很难移动挡板内的滑动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旅行转换插头,以避免现有技术的缺点。这种旅行转换插头应便宜可靠、易于运输和操作,并提供高水平的电气安全性。它还应该是紧凑的,并且仍然能够提供符合许多标准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旅行转换插头具有壳体,其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矩形通常适用于运输。然而,旅行转换插头的机械结构设计成使得所述壳体形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由选择。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平坦侧面是有利的,但是该机械结构也可以适合于弯曲的壳体表面。所述壳体可以是单件式或多件式。事实证明,将所述壳体设计成两部分是有用的,即所述壳体的下部和所述壳体的上部。两者可以可拆卸地彼此连接,例如通过机械装置,或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壳体应至少具有插头插座。它方便地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根据要容纳的电源插头的类型(以下简称插头),所述插头插座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如果要容纳Schuko插头,则所述插头插座将具有一个基本上呈圆柱形的凹口,以及容纳Schuko插头的接头插脚的接头插座。其他类型的连接器不需要凹口或凹坑。可取的是提供平坦的壳体顶部,在其上设置若干个接头插座。通常,至少应提供两个接头插座,形成一对用于保持某一标准的插头的接头插座。提供若干对接头插座是有用的,以容纳若干个不同标准的插头。如果插头还具有接地导线,并且插头座要提供接地的可能性,通常需要为要容纳的每个插头提供第三接头插座或第三接头。
所述旅行转换插头还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标准的插头和第二标准的第二插头。(这种插头有时被称为插脚组。)例如,所述第一标准的插头可以是欧式EU插头,所述第二标准的插头可以是美式US插头。所述插头可以是双极的,即不接地的,或三极的,从而可以提供接地极。因此,这种旅行转换插头适于在一个以上国家使用。择一使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是有利的,通常也是必要的。
所述旅行转换插头还可包括三个或更多个插头。带有三个或四个插头的旅行转换插头已被证实是非常有用的。至少一个插头,但通常是所有插头,可以从备用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于备用位置,所述插头基本上位于所述壳体内。于使用或工作位置,所述插头可以完全或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外部予以使用。当返回备用位置时,所述插头通常可以完全移回所述壳体中。将所述插头移回至所述壳体中至少不妨碍其他插头的位置上是可取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一标准的第一插头。第一连接器又具有至少第一接头插脚和第二接头插脚。因此,所述连接器可以简单地具有插头的形状。其壳体可以是单独的或集成到另一个设备的壳体中。相应地,所述插头可以位于电缆的末端,或者可以直接从电气设备的壳体延伸。所述插头连接器也可以设计为旅行转换插头,则它还具有插头插座。
所述第一接头插脚位于第一支撑元件上,所述第二接头插脚位于第二支撑元件上。可以将所述插头在备用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于备用位置,所述插头基本位于所述壳体内;于工作位置,所述插头可在所述壳体外部使用。
本发明所指的支撑元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它具有基本的机械功能。所述支撑元件用作至少一个接头插脚的保持架和锚定点。通常,所述支撑元件的最大扩展垂直于接头插脚。例如,功能支撑元件可以具有横杆的形状,接头插脚(例如,接地插脚)自横杆垂直向下突出。横杆形式的支撑元件也称为支撑杆。所述支撑元件还可以支撑两个接头插脚,例如,火线极和零线极(或正极和负极)。这些接头插脚也可以并排并垂直向下布置。如果所述支撑元件的几何结构比简单的横杆更复杂,则是有用的。
根据本发明,为所述连接器提供了一种连接元件,借由所述连接元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和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可以相连并可以一起移动到工作位置上。相应地,所述连接元件也具有备用位置和工作位置。如果所述连接元件将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和相关联的接头插脚移动到工作位置,则所述连接元件处于其工作位置。
在现有技术中,将符合相应标准(例如,Schuko标准)的所有接头都布置在单个支撑元件上的解决方案是已知的。如果接头插脚要相对于壳体移动,则一个支撑元件将与所有接头插脚一起移动。该解决方案要求为所有接头插脚提供一个支撑元件。对于包括大约三个接头插脚的标准,例如美国标准,所述支撑元件必须具有相应复杂的形状。这种支撑元件通常必须具有至少一个长的支撑臂。这会导致输送至接头插脚的电力传输不良。这种支撑元件和/或它们的接头插脚在移动到工作位置时也容易倾斜。此外,这种承载元件需要很大的空间,并且难以令人满意地容纳在紧凑的壳体中。
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符合某一标准的接头插脚布置在不同的支撑元件上。在所述连接元件的帮助下,这些支撑元件可以连接在一起并一起转移到使用位置。然后,符合该标准的所有接头插脚都可以在使用位置一起使用。
所述支撑元件沿第一方向从备用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通常为平行于壳体的对称平面。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元件本身也可以移动。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运动使所述连接元件从连接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于所述连接位置,所述连接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和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另一方面,于所述脱离位置,这种连接被取消。
当所述连接元件可以与第一和第二支撑元件一起从备用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时已证实了其有用性。
还证实了提供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致动滑块(在本文中也称为滑块按钮)的连接器是有用的,通过所述第一致动滑块,所述连接元件可以从备用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所述致动滑块有目的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通常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为此,可以在所述壳体侧壁设置导向槽。所述致动滑块可以牢固地连接到所述连接元件上,甚至可以与所述连接元件形成一件式构件。通常,机械连接是适当的,通过该机械连接至少可以对所述连接元件施加压力,使得所述连接元件可以从其备用位置移动到其使用位置。
提供第二滑块按钮也是有利的,其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元件从备用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所述第二滑块按钮可用作所述第一滑块按钮的替代或补充。两个滑块最好一起作用在所述连接元件上;如果它们能够对所述连接元件施加大致相同的力,则特别有用。
已证实两个致动滑块或滑块按钮位于所述壳体上的相对位置上是特别有用的。这使得操作简单,甚至容易施力。这样可以防止组件在从备用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时倾斜。相应地,还在所述壳体上提供相对的导向槽通常是可取的。这些可以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对称面有目的地对称地布置,例如,相对于穿过所述壳体中部的镜面有目的地对称地布置。
为所述连接器提供第二标准的第二插头也是可取的。该连接器可以有用地包括至少第三接头插脚和第四接头插脚,第三接头插脚布置在第三支撑元件上,第四接头插脚布置在第四支撑元件上。有用的是,所述连接元件也可以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元件和所述第四支撑元件,使得它们也可以一起移动到工作位置。还有利的是,所述连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支撑元件可以一起从备用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通常,除了其他承重元件之外,第三和第四承重元件不会移动到工作位置,而是作为替代方案移动到使用位置。这适用于符合不同标准的连接器的所有支撑元件。
在所述连接器上提供符合第三标准的第三插头也是有用的。所述第三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五支撑元件上的第五接头插脚。如果所述第五支撑元件也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元件移动到使用位置,则是有用的。因此,对于所述第三连接器,所述连接元件不用于连接两个支撑元件。所述第三插头应只包括至少一个接头插脚,即第五接头插脚,并且特别地,它应仅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即第五支撑元件。例如,所述第三插头可以是不带接地接头插脚的插头,其中,火线极和零线极在单个支撑元件上彼此相邻地布置。相应地,不需要与另一个支撑元件连接,但仍然可以使用所述连接元件将该支撑元件移动到使用的位置。
这表明所述连接元件可以有效地实现两个功能:它可以连接两个支撑元件,从而连接多个相关联的接头插脚,这些接头插脚将一起移动到使用位置上。然而,所述连接元件实际上也可以将单个支撑元件移动到使用位置上。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附图和对其的相关描述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图示和相应的描述结合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也可以包括在发明主题的其他组合中。因此,每一揭示的特征也应视为在技术上有意义的与其他特征的组合中揭示。一些附图略作简化且是示意性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旅行转换插头的设计示例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旅行转换插头的侧视图。然而,在该侧视图中,旅行转换插头未示出处于其备用位置,而是处于工作位置,其中,符合澳大利亚标准的插脚可供使用。
图3示出了与图2的转换插头不同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另一侧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旅行转换插头的底面视图。
图6示出了旅行转换插头的顶部视图。
图7示出了旅行转换插头的内部移动机构的立体图。所有接头插脚均处于备用位置。
图8示出了符合美国标准的接头插脚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移动机构。
图9示出了符合澳大利亚标准的接头插脚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移动机构。
图10示出了符合英国标准的接头插脚处于备用位置时的移动机构。
图11示出了符合英国标准的接头插脚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移动机构的仰视立体图。
图12示出了移动机构的机械元件的立体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 旅行插头/旅行转换插头/插头连接器
12 顶部壳体部分
14 底部壳体部分
16 插头板
18 选择按钮
20 第一滑块按钮
22 第二滑块按钮
23 接收面
24 接头插脚
25 导向槽
26 导向槽
28 保险丝盒
30 符合AUS标准的火线/零线接头
31 符合AUS标准的火线/零线接头
32 符合AUS标准的接地插脚
34 符合UK标准的火线/零线接头
35 符合UK标准的火线/零线接头
36 符合UK标准的接地接头
38 符合US标准的火线/零线接头
39 符合US标准的火线/零线接头
40 符合US标准的接地插脚
42 插座
44 符合Schuko标准的正/负极端子的插座
46 接地接头
48 螺钉连接件
50 滑动机构
52 符合AU标准的正/负极端子的支撑杆
54 符合UK标准的正/负极端子的支撑杆
56 符合US标准的插脚的支撑元件
58 符合AU标准的接地接头的支撑元件
60 符合UK标准的接地插脚的支撑杆
62 导向杆
64 连接元件
66 连接板
68 桥
70 导向槽
72 导向槽
74 导向槽
76 导向槽
78 导向杆
80 导向鼻
82 导向鼻
84 导向鼻
86 导向鼻
88 锚鼻
90 导向板
91 中央凹槽
92 中央桥
94 槽
96 夹子
98 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旅行转换插头10,该转换插头已准备好使用,但尚未处于使用或工作位置。相反,所有连接器都处于备用位置,即位于壳体内部。
在下文中,仅描述了旅行转换插头10的最重要的元件。旅行转换插头具有壳体,该壳体由顶部壳体部分12和底部壳体部分14组成。顶部壳体部分12和底部壳体部分14一起形成主连接器壳体或转换插头壳体。
在该连接器主壳体的底部是连接器板16,各种标准的接头插脚可以从该连接器板16移出来。具体细节如下所述。此外,还提供了选择按钮18,该按钮允许对各个接头插脚进行选择以将其从连接器板16移出来。为了移动接头插脚,需要使用致动滑块,例如第一滑块按钮20(从图1视角可以看到)。
图2以侧视图示出了旅行转换插头。视图转到顶部壳体部分12、底部壳体部分14和选择按钮18。可以看到,第二滑块按钮22与第一滑块按钮20相对设置。壳体顶部设有接收面23。这可以具有各种形式的接头插座。在该侧视图中,旅行转换插头被示出处于工作位置,其中一组接头插脚24准备好进行使用,相应地,第一滑块按钮20和第二滑块按钮22处于较低位置。
图3以另一侧视图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旅行转换插头10。在该侧视图中可清楚地看到,致动滑块22在导向槽25中移动。根据接头插脚24的位置,该致动滑块位于导向槽25的下端。
图4示出了旅行转换插头的反向侧视图。第一致动滑块20也处于下部位置并且由导向槽26导向。
图5示出了旅行转换插头的底面视图。底部设有保险丝盒28,以容纳电保险丝。此外,用于澳大利亚/AUS标准的正极和负极的接头插脚30和31是可识别的。用于AUS标准的接地端子的接头插脚32也可见。此外,用于英国/UK标准的正极和负极的接头插脚34和35是可识别的。还提供了符合英国标准的接头插脚36。此外,提供了用于US标准的正极和负极的接头插脚38和39。最后,提供了根据US标准的接地插脚40。
在该视图中,所有接头插脚都处于备用位置,即在壳体内,尽管这些接头插脚的端部通过壳体底部的开口可见。
图6示出了旅行转换插头的上侧。原则上,可以在接收面23上设置不同标准的插座。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符合Schuko标准的插头插座42。它具有用于正极和负极接头的插座44A和44B。还提供接地接头。接头46A和46B是第一标准的接头,其连接到Schuko插头的侧面。接地接头46C是一个母插座,它可以接受接地接头插脚,即另一种标准的接地接头。此外,可以看到螺钉连接件48,这使得可以容易且牢固地将顶部壳体部分12的上侧拧到底部壳体部分14的下侧,并且还可以再次分离壳体部分。
图7以立体图示出了滑动机构50,其容纳在旅行转换插头内。滑动机构50机械连接到第一滑块按钮20和第二滑块按钮22。在图7中还可以看到这两个致动滑块,并且可以看到滑动机构50在旅行转换插头(如图1至图6所示)内的位置。
该滑动机构具有第一支撑杆52,其承载符合澳大利亚标准的正、负极接头插脚。它的旁边是支撑杆54,其承载符合英国标准的火线和零线接头插脚。它的后面是支撑元件56,其承载符合US标准的正、负极和接地接头插脚。
支撑元件56围绕支撑元件58设置,支撑元件58承载符合澳大利亚标准的接地接头插脚。可以说,支撑元件58作为支撑元件56中的一个岛。在支撑元件56的后面是支撑杆60,其承载符合英国标准的接地接头插脚。
各个支撑元件(支撑杆形式或其他形式)可由导向杆导向,以便能够在上部位置(其备用位置)和下部位置(其工作位置)之间的机械上明确限定的路径上移动。支撑杆52的导向杆62A和62B以及支撑杆60的导向杆62C和62D是可见的。
在致动滑块20和22的高度处可以看到连接元件64。该连接元件具有第一连接板66A。如果连接元件仅具有一个连接板可能就足够了。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另一个连接板,即第二连接板66B,设置在相对的位置。为了实现机械稳定,两个连接板通过连接桥68连接。在连接板中设置有各种导向槽形式的开口。两个连接板上的开口镜像对称并且在图7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第一连接板66A上的开口。在支撑杆52的高度处设置有第一导向槽70,在支撑杆54的高度处设置有第二导向槽72,在支撑元件56的高度处设置有第三导向槽74,并且在支撑杆60的高度处设置有第四导向槽76。这些导向槽通常呈L形。它们包括在连接板66A的上边缘向上定向的口形式的开口,通过该些开口可以拾取或释放导向鼻。
在连接板66A和66B的区域内,还存在可识别的导向杆78A和78B,可以很好地在壳体内引导连接元件64,但这里不再详细讨论,特别是为实现此目的的不同的机械解决方案均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支撑杆52与第一导向鼻80在导向槽70中接合。以类似的方式,支撑杆54与导向鼻82在导向槽72中接合。支撑元件56具有接合在导向槽74中的导向凸耳84(本图中的导向凸耳84由致动元件20覆盖,但相对的导向凸耳84'清晰可见)。支撑杆60与导向凸耳86在导向槽76中接合。
连接元件64具有锚鼻88,其与连接元件牢固连接,并且可以确定其相对于壳体或另一元件的位置。
连接元件64可相对于由导向杆保持的支撑元件52、54、56、58和60移动。当连接元件64移动时,导向凸耳(80至86)的位置相对于连接元件64移动,尤其相对于其导向槽70至76移动。
下面的附图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可移动性及其机械效益。
图8示出了图7中已知的部件。为简单起见,图8中省略了所有部件的标记。图7示出了所有承载元件处于其备用位置,而在图8中支撑元件56向下移动并处于其工作位置。连接元件64和致动元件已与支撑元件56一起移动。其他支撑元件处于其备用位置。
可以看出,导向凸耳80、82和86各自位于相应的导向槽70、72和76开口上方的位置,它们不由连接元件承载。换言之,这些导向凸耳释放连接元件并允许其向下移动到工作位置。在该位置,旅行转接器的US标准的接头插脚准备好进行使用。
图9示出了与图7和图8相同的部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滑动机构50示出在不同的位置。在该位置,符合澳大利亚标准的接头插脚被转移到工作位置。其余的接头插脚和相应的支撑元件保持在备用位置。相应地,承载符合澳大利亚标准的正负接头插脚的支撑杆52处于工作位置。承载符合澳大利亚标准的接地接头插脚的支撑元件58也处于工作位置。其他支撑元件54、56和60保持在备用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杆52的导向鼻80以这样的方式位于导向槽70中,即它与连接元件64一起向下导向。这对于支撑元件58是无法识别的。有各种用于将支撑元件58与支撑杆52一起承载的机械解决方案,例如,它们可以彼此连接。但是,在该图示中无法识别相应的连接。导向凸耳82、84和86通过导向槽的相应开口/缺口释放,使得它们不与连接板66A一起向下导向。
图10示出了与已知立体图相同的移动机构50。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符合英国标准的接头插脚向下移动。相应地,支撑元件52、56和58保持在上部位置。另一方面,支撑杆54和60移动到下部位置,该下部位置对应于使用位置。相应地,连接元件64被水平移动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对应的导向鼻由相关的开口承载。更确切地说,支撑杆54的导向鼻82通过导向槽72被导向进入工作位置。导向鼻86也通过导向槽76导向到下部位置。另一方面,在连接元件64的这个位置上,导向槽70和74(以及它们的开口/切口)定位成使得导向凸耳80和84不会阻止连接元件64的移动。
关于连接元件,应该注意的是,其用于连接或脱离所选导向凸耳的水平移动可以从外部实现。为此目的提供了在壳体外侧所示的选择按钮18。这可以在壳体内以各种机械方式影响连接元件的位置。确切的机械解决方案对于本发明并不重要。
然而,仅通过选择按钮就可以有利地实现连接元件的水平移动,这样就不需要致动滑块的机械运动。这通常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壳体上的导向槽可以变窄。有许多简单的机械解决方案可以将连接元件64的水平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与致动滑块分离。一合适的技术方案是将致动滑块与板或其他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元件相连,该板或元件相对于连接元件可水平移动,但相对于连接元件其垂直位置固定。
基于此构思的机械系统将在以下附图中更详细地解释。连接元件简单且精确的移动允许两个支撑元件的可靠连接。这是在不同的支撑元件上安装属于一种标准的接头插脚的重要前提条件。
图11示出了处于工作位置的移动机构50,其基本上与图10所示的机构相对应。英国标准的三个接头插脚被向前推动。然而,这次,移动机构50从下方示出。相应地,火线/零线插脚34和35以及相应的接地插脚36是可见的。其他接头插脚的支撑元件52、56和58位于上部位置,即备用位置。相应地,导向凸耳80和84由连接元件释放。相反,导向凸耳82和86处于卡入位置,使得相应的支撑元件由连接元件承载。
从该仰视立体图可以看到这样的机械解决方案,该机械解决方案允许连接元件64水平移动,而不移动致动滑块,例如所示的致动滑块/第一滑块按钮20。导向板90位于连接元件64的下方。在该导向板90的上方是中央桥92,它是连接元件64的一部分,并与之形成一件式构件。在前部区域,即桥68下方,中央桥92在倾斜区域终止。
该导向板具有中央凹槽,该中央凹槽容纳中央桥92的底部(在图12和图13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样,两者都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对移动,即与接头插脚34和35的连接线垂直的水平方向。
在另一个水平方向上,与接头插脚34和接头插脚35的连接平行的方向,导向板90和连接元件64的中央腹板92不能移动。导向板90和中央桥92也不能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为了实现这一点,卡爪或夹子96用作连接装置。夹子96A、96B和96C是可识别的。它们从下方钩住导向板90,从而形成形状配合的连接。夹子通过槽94A、94B和94C导向。然而,槽在移动方向上比夹子长,使得夹子可以在该方向上水平移动。这种简单的机械解决方案允许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横向方向上进行固定,但同时允许在水平纵向方向上的有限移动。此外,移动路径在该方向上受到限制。
从图12所示的立体图中可以看出内部移动机构中对水平移动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其观察方向与图10基本一致。该视图示出了连接元件64及其主要部件、连接板66A和66B以及桥68。在该视图中,中央桥92作为连接元件64的另一个部件是可见的。该中央桥92位于布置在下方的导向板90上,导向板90的中央凹槽91部分环绕着中心杆。中央凹槽91的方向决定水平移动方向。致动滑块与导向板90相连。为此,提供连接支架98,其包围导向板90并在导向板底面上形成机械连接。
以这种方式,导向板90可以使用致动滑块20和22上下移动。致动滑块只能附接到壳体上进行垂直移动。连接元件在壳体内相对于致动元件的水平移动仍然是可能的。可以调节移动路径,使得用于所选择的导向凸耳的连接板中的导向槽可以在连接位置和结束连接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下面用另一视图解释这一原理。
图13是沿着轴线A-A的剖视图,其中该视图为图12中的双箭头所示方向的剖视图。切割的部件在图13中以阴影线示出。为了清晰起见,在剖面后面的部件也被再现,但没有阴影。
为了更好地理解,属于连接元件64的部件用具有更大线间距的阴影线表示。在该剖视图中,这些是连接板66A和66B以及中央桥92。中央桥92位于导向板90上,更精确地说是位于纵向凹槽91中。导向板90的截面用具有较窄间隔的阴影线表示。通过不可见的横杆68和其他连接件,整个连接元件64由中央桥92支撑。
在该图中,还可清楚地看到设置在中央桥92上的夹子96A和96B穿过导向板90中的开口。导向板90下方的突出部分形成机械连接,阻碍中央桥92的(向上)释放。由于中央凹槽91以及夹子96,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也是不可能的。
该剖视图还清楚地示出了如何通过连接支架98和98'将致动滑块20和22连接到导向板。连接支架从侧面夹持导向板,并且提供尤其与导向板底部的机械连接。
根据所述一般和具体形式(以及附图中)的描述,可以制造出能够舒适且安全地操作,并且同时允许紧凑型设计的旅行转接器。有趣的是,旅行转接器仍然可以用这种方式以合理的价格生产。

Claims (11)

1.一种插头连接器(10),具有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一标准的第一插头,其包括至少第一接头插脚(30;34)和第二接头插脚(32;36),其中,第一接头插脚(30;34)设置在第一支撑元件(52;54)上,第二接头插脚(32;36)设置在第二支撑元件(58;60)上;并且,所述第一插头可在备用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于所述备用位置,所述插头基本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于所述工作位置,所述插头可用地位于所述壳体外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连接元件(64),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2;54)和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8;60)能够与所述连接元件(64)相连并能够一起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52、54、58、60)沿第一方向从所述备用位置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并且所述连接元件(64)能够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从连接位置移动到脱离位置。
3.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64)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2;54)和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8;60)能够一起从备用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一滑块按钮(20),所述连接元件(64)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块按钮从其备用位置移动到其工作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有第二致动滑块(22),所述连接元件(64)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致动滑块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标准的第二连接器,包括至少第三接头插脚(34)和第四接头插脚(36),所述第三接头插脚(34)设置在第三支撑元件(54)上,所述第四接头插脚(36)设置在第四支撑元件(6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元件(54)和所述第四支撑元件(60)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元件(64)连接并且能够一起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64)与所述第三支撑元件(54)和所述第四支撑元件(60)能够一起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所述使用位置。
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第三标准的第三连接器,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五接头插脚(38、39、40),所述第五接头插脚(38、39、40)设置在第五支撑元件(5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头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支撑元件(56)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元件(64)移动到所述使用位置。
11.一种插头连接器(10),其形成为旅行转换插头(10),并且包括插头插座(16)。
CN201910806712.5A 2018-09-01 2019-08-29 通用连接器 Active CN1108755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007269.0 2018-09-01
DE102018007269.0A DE102018007269B4 (de) 2018-09-01 2018-09-01 Universeller Steckverbind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560A true CN110875560A (zh) 2020-03-10
CN110875560B CN110875560B (zh) 2021-11-16

Family

ID=67742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6712.5A Active CN110875560B (zh) 2018-09-01 2019-08-29 通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18201B1 (zh)
CN (1) CN110875560B (zh)
DE (1) DE10201800726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532B (zh) * 2019-07-31 2024-04-19 东莞市万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接头
CN115411585A (zh) * 2022-10-08 2022-11-29 深圳市欧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滑动式插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7936Y (zh) * 2008-12-17 2009-10-14 英嘉国际有限公司 旋转式单推把电源转换器
CN101872911A (zh) * 2010-05-18 2010-10-27 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旋转选择推出式多国电源转接器
DE102011014920A1 (de) * 2011-03-24 2012-09-27 Xyz Science Co., Ltd. Universeller Steckeradapter mit verschiedenen Steckstiftsätzen
CN105261908A (zh) * 2015-09-21 2016-01-20 蔡梦淑 带有伸缩式插头的插座转换器
CN205319482U (zh) * 2016-01-18 2016-06-15 广州市翼德电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旅行充电转换插头
CN205355485U (zh) * 2015-12-26 2016-06-29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转换器
CN106450998A (zh) * 2016-11-11 2017-02-22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插头结构及包括该插头结构的多国转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0139B1 (en) 2006-07-04 2007-05-22 Hsi-Fan Chang Universal power adapter
US7857639B1 (en) * 2010-01-15 2010-12-28 General Jack Technology Ltd. Safety electric connector
CN202585989U (zh) * 2012-04-20 2012-12-05 余静 一种具有多规格插头的转换器
CN105576408B (zh) 2015-12-21 2017-11-28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选择功能的转换器
CN106921100B (zh) * 2015-12-26 2019-04-19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7936Y (zh) * 2008-12-17 2009-10-14 英嘉国际有限公司 旋转式单推把电源转换器
CN101872911A (zh) * 2010-05-18 2010-10-27 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旋转选择推出式多国电源转接器
DE102011014920A1 (de) * 2011-03-24 2012-09-27 Xyz Science Co., Ltd. Universeller Steckeradapter mit verschiedenen Steckstiftsätzen
CN105261908A (zh) * 2015-09-21 2016-01-20 蔡梦淑 带有伸缩式插头的插座转换器
CN205355485U (zh) * 2015-12-26 2016-06-29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转换器
CN205319482U (zh) * 2016-01-18 2016-06-15 广州市翼德电器有限公司 多功能旅行充电转换插头
CN106450998A (zh) * 2016-11-11 2017-02-22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插头结构及包括该插头结构的多国转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007269A1 (de) 2020-03-05
EP3618201B1 (de) 2021-10-06
DE102018007269B4 (de) 2020-03-26
EP3618201A1 (de) 2020-03-04
CN110875560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21387U (ja) コネクタ及びガイド設置部材
US6506071B2 (en) Electrical modular terminal
CN110875560B (zh) 通用连接器
JP6370880B2 (ja) 端子および断路リンク
US7857639B1 (en) Safety electric connector
CN104852225A (zh) 光电连接组件
US20220190493A1 (en) Spring terminal for conductor
CA2099087C (en) Front releasable modular telecommunication jack adapter
CN101562098A (zh) 用于抽出型断路器的次级电路的自动脱开触点
CN111969350B (zh) 可接地的简洁型旅行转换插头
US3004235A (en) Plugboards for use in patchcord programming systems
US597178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ual directional mating
FI91927B (fi) Kytkentälaite
US7446635B2 (en) Combination of two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devices
CN110875561B (zh) 坚固的旅行转换插头
US4959025A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plug
US976196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S58126686A (ja) 接続可能なアダプタを備えた集電レ−ル
PL202360B1 (pl) Szyna zbiorcza uziomowa i wtyk ochronny dla łączówki złącznej lub rozłącznej w technologii telekomunikacyjnej i przesyłania danych
KR100327896B1 (ko) 조인트박스
GB2292489A (e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WO2002039756A1 (en) Retrofit patch and/or test panel
JP2016180604A (ja) 継電器用試験治具
GB2139001A (en) Electrical socket outlet
JP7423296B2 (ja) 支持機構およびコネクタ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