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3520A - 烘干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烘干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3520A
CN110873520A CN201811019380.8A CN201811019380A CN110873520A CN 110873520 A CN110873520 A CN 110873520A CN 201811019380 A CN201811019380 A CN 201811019380A CN 110873520 A CN110873520 A CN 110873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ying
chamber
outlet
dry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93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3520B (zh
Inventor
江晨钟
尹洪
岳宝
大森宏
王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93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3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3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3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9/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 F26B9/0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24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 B65D81/26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with provision for draining away, or absorbing, or removing by ventilation, fluids, e.g. exuded by contents; Applications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or desicc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箱体(10)、循环除湿通道(12a)、第一加热件(40)以及除湿转轮(50),所述箱体(10)内有烘干室(13)和储存室(12);所述储存室(12)与循环除湿通道(12a)连通;所述烘干室(13)通过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箱体(10)外连通;第一气流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加热件(40),所述除湿转轮(50)的处理区(50B)位于所述循环除湿通道(12a)中;所述除湿转轮(50)的再生区(50A)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或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储存装置,通过除湿转轮对储存室除湿,利用烘干室的热量对除湿转轮进行再生,结构简单、紧凑,可同时满足常温干燥保存和烘干需求。

Description

烘干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储存是日常生活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食品均需在干燥条件下保存,尤其是在开袋的情况下更需要干燥保存,例如饼干、面条、干果、药材等,否则很容易变质而影响口感甚至是滋生霉菌而不能食用,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冰箱是现有的主要食品储存方式,但冰箱主要是通过低温来达到保鲜目的,不能很好地控制湿度,也没有烘干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同时结构简单且同时具有烘干和除湿干燥保存功能的烘干储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储存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形成有烘干室和储存室,所述箱体上形成有进风孔和出风孔;
循环除湿通道,所述循环除湿通道的两端均与所述储存室连通,所述储存室内的空气在所述循环除湿通道和所述储存室之间循环;
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进风孔连通,以将所述箱体外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烘干室内;
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出风孔连通,以将所述烘干室内的空气排除至所述箱体外;
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
除湿转轮,所述除湿转轮包括处理区与再生区,所述处理区位于所述循环除湿通道中;所述再生区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再生区的上游;或者,所述再生区位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一风管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风管内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存室连通;所述第一风管内的空间形成为所述循环除湿通道;所述处理区位于所述第一风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下游的通道切换阀以及与所述烘干室并联的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通道切换阀选择性地将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或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烘干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再生区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所述烘干储存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烘干室上游的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与所述烘干室串联后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形成有箱门,所述烘干室和所述储存室均靠近所述箱体的第一侧,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侧壁上,所述储存室与所述箱体的第二侧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隔,所述烘干室与所述箱体的第二侧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的其中之一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的其中另一与所述出风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二风管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上游,所述第二风管的进风端与所述除湿转轮的再生区的出风侧连通;所述第二风管从所述第一间隔向所述第二间隔延伸,所述第二风管的出风端形成为三通结构,所述第二风管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间隔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烘干室连通;所述通道切换阀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风管的三通处。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室与所述储存室间隔设置,所述烘干室的朝向所述储存室的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孔连通;所述烘干室的朝向所述第二间隔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二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室位于所述储存室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三风机、第三风管以及第四风管,所述第三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上游,所述第三风管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件的下游连通,所述第三风管形成为三通结构,所述第三风管包括第三出口以及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烘干室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除湿转轮的再生区的进风侧连通;所述第四风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烘干室以及所述第三风管的所述第四出口侧;所述通道切换阀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风管的三通处。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室靠近所述烘干室的一侧的侧壁由隔热板构成。
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储存装置,同时具有烘干室以及低湿度的储存室,可同时满足常温干燥保存和烘干需求;湿度较大且待烘干的物品可以放置于烘干室内烘干,储存室可放置饼干、干果等水分含量较少且需要在干燥常温条件下保存的物品,当烘干室内的物品烘干后,可以将其转放至储存室内进行保存,结构简单、紧凑,非常实用;同时能够有效利用第一加热件的热量,有利于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烘干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烘干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气流流动方向;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 10a、第一间隔 10b、第二间隔 10c、第三间隔
101a、进风孔 101b、出风孔 12、储存室 121、隔热板
12a、循环除湿通道 13、烘干室 13a、第一通风孔 13b、第二通风孔
20、第一风管 21、第二风管 22、第三风管 23、第四风管
30、第一风机 31、第二风机 32、第三风机 40、第一加热件
41、第二加热件 50、除湿转轮 60、通道切换阀 11、箱门
50A、再生区 50B、处理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游”、“下游”指的是沿气流的流通路径上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储存装置,请参阅图1和图2,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箱体10、循环除湿通道12a、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第一加热件40以及除湿转轮50,箱体10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烘干室13和储存室12,箱体10上形成有进风孔101a和出风孔101b。循环除湿通道12a形成于储存室12的外侧,循环除湿通道12a的两端均与储存室12连通,储存室12内的空气在循环除湿通道12a和储存室12之间循环,具体地,储存室12内的空气经从循环除湿通道12a一端进入循环除湿通道12a进行除湿后,从循环除湿通道12a的另一端返回储存室12,如此实现储存室12内空气循环。第一气流通道与进风孔101a连通,用于将箱体10外的空气引导至烘干室13内;第二气流通道与出风孔101b连通,用于将烘干室13内的空气排除至箱体10外。第一加热件40设置于第一气流通道内,以利用热气流使得烘干室13内的物品水分蒸发并被热气流带走进而排出箱体10,如此循环即可持续对烘干室13内的物品进行烘干直至达到烘干要求。
请参阅图3,除湿转轮50包括处理区50B与再生区50A,处理区50B位于循环除湿通道12a中;再生区50A位于第一气流通道中,第一加热件40位于再生区50A的上游;或者,再生区50A位于第二气流通道中。当除湿转轮50转动时,以图3中除湿转轮的C处结构为例进行描述,具体地,C处结构转动至位于循环除湿通道12a中的处理区50B时,C处结构吸收循环除湿通道12a中的水汽;随后,C处结构转动至再生区50A,通过对烘干室13进行烘干的热气流对C处结构进行再生加热,除去C处结构中吸附的水汽,之后,C处结构继续转动至位于循环除湿通道12a中的处理区50B继续吸收水汽,如此循环,使得除湿转轮50持续不断地为储存室12除湿,使得储存室12可以实现常温干燥低湿度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除湿转轮50的再生区50A以及处理区50B的划分,不是对除湿转轮50的结构划分,而是依据其对外的功能的划分。
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储存装置,同时具有烘干室13以及低湿度的储存室12,可同时满足常温干燥保存和烘干需求;湿度较大且待烘干的物品可以放置于烘干室13内烘干,储存室12可放置饼干、干果等水分含量较少且需要在常温干燥低湿度条件下保存的物品,当烘干室13内的物品烘干后,可以将其转放至储存室12内进行保存,结构简单、紧凑,非常实用;同时有效利用第一加热件40的热量,节能降耗。
请参阅图1和图2,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一风管20和第一风机30,具体地,储存室12上形成有两个间隔的通孔(图未标示),第一风管20的两端分别与两通孔连通,第一风机30设置于该第一风管20内,除湿转轮50的处理区50B嵌入该第一风管20内,该第一风管20的内部形成上述的循环除湿通道12a。
一般地,烘干室13不需要长时间烘干,为此,烘干储存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加热件40下游的通道切换阀60以及与烘干室13并联的第三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连通,通道切换阀60选择性地将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或将第一气流通道与烘干室1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通道切换阀60连通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时,第一气流通道与烘干室13之间的通路截止;当通道切换阀60连通第一气流通道与烘干室13时,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之间的通路截止。
当烘干室13内的物品需要烘干时,通道切换阀60将第一气流通道与烘干室13连通,第一加热件40加热后的热气流经第一气流通道进入烘干室13,之后再从烘干室13进入第二气流通道内。当烘干室13内的物品不需要烘干时,通道切换阀60将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连通,第一加热件40加热后的热气流依次经部分第一气流通道后直接经第三气流通道后与第二气流通道连通,也就是说,此时,热气流不会经过烘干室13。通过设置第三气流通道,可以选择性地开启烘干室13的烘干功能或者关闭烘干室13的烘干功能,避免强制对烘干室13内的物品进行烘干。
以下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箱体10的第一侧形成有箱门11,烘干室13和储存室12均靠近箱体10的第一侧,箱体1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侧壁上形成有上述的进风孔101a和出风孔101b,进风孔101a和出风孔101b的布置尽量远离,以避免相互间的气流影响。储存室12与箱体10的第二侧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隔10a,烘干室13与箱体10的第二侧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隔10b;第一间隔10a与进风孔101a连通,第二间隔10b与出风孔101b连通。
烘干室13和储存室12之间间隔设置,烘干室13和储存室12之间形成第三间隔10c,烘干室13的朝向储存室12的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3a,该第一通风孔13a连通第三间隔10c与烘干室13。烘干室13朝向第二间隔10b的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3b,该第二通风孔13b连通第三间隔10c与烘干室13,也就是说,烘干室13内的热气流经第二通风孔13b、第二间隔10b后从出风孔101b排出箱体10。为避免烘干室13内的高温影响储存室12内的温度,储存室12的朝向烘干室13的侧壁由隔热板121构成。
本实施例中,烘干室13位于储存室12的上方,一般的,由于热气流在箱体10的顶部汇集,将烘干室13设置于储存室12的上方,可以充分利用汇集的热气流在烘干室13周围形成热包裹效应,同时,也能减少热气流对储存室12的热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烘干室13和储存室12也可以是横向并排放置。
再生区50A位于第一气流通道中。具体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二风管21和第二风机31,第二风机31和第一加热件40靠近进风孔101a,第二风机31位于第一加热件40的上游,即第一加热件40位于再生区50A和第二风机31之间。第二风管21的进风端与除湿转轮50的再生区50A的下游连通,第二风管21从第一间隔10a向第二间隔10b延伸,第二风管21的出风端形成为三通结构,第二风管21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第二间隔10b连通,第二出口与烘干室13连通,具体地,第二出口位于第三间隔10c内,并通过第一通风孔13a与烘干室13连通;通道切换阀60转动地设置于第二风管21的三通处。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从进风口至再生区50A之间的气流通路、第二风管21的进风端至第二出口之间的通路以及第二出口至第一通风孔13a之间的通路共同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第二通风孔13b至出风孔101b之间的部分第二间隔10b空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从第二风管21的三通处至第一出口之间的通路形成第三气流通道。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烘干储存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烘干储存装置工作,除湿转轮50转动,以图3中除湿转轮的C处结构为例进行描述,具体地,C处结构转动至位于循环除湿通道12a中的处理区50B时,C处结构吸收循环除湿通道12a中的水汽;随后,C处结构转动至再生区50A,第二风机31将第一加热件40的热气流引导至再生区50A的进风侧,使得C处结构上的水汽被热气流带走,进而干燥再生区50A,除湿转轮50如此循环转动,使得C处结构可以循环地去除储存室12内的水汽,使得储存室12内保持干燥。经过再生区50A的热气流进入第二风管21内,当烘干室13内没有物品或者烘干室13内的物品已不需要再烘干时,通道切换阀60连通第三气流通道,热气流直接通过第一出口进入第二间隔10b内进而经过出风孔101b排出箱体10。当烘干室13需要烘干时,通道切换阀60关闭第三气流通道,热气流进入烘干室13内烘干物品,随着经第二通风孔13b进入第二间隔10b内进而经过出风孔101b排出箱体10。
进一步地,一般而言,烘干室13烘干物品需要较的热能,为进一步满足烘干室13的热能需求,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烘干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二加热件42,第二加热件42与烘干室13串联后与第三气流通道并联,也就是说,第二加热件42位于通道切换阀60与第一通风孔13a之间的第一气流通道中,即第二加热件42位于第三间隔10c内。当通道切换阀60连通第一气流通道与烘干室13时,第二加热件42开启加热功能,以再次加热即将进入烘干室13内的热气流,提升烘干室13的烘干效率;当通道切换阀60连通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时,第二加热件42停止加热,防止能源浪费和造成第二加热件42的局部高温。通过设置第二加热件42,可以使得第一加热件40保持较低的温度,只需要满足能去除再生区50A的水汽即可,而储存室12内的水汽在长时间的连续除湿下水汽含量较低,因此,第一加热件40的温度可以设置较低温度,如此,即使长时间开启储存室12的除湿功能,也不会消耗过多的能源。
以下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再生区50A位于第二气流通道中,烘干室13位于储存室12的下方,第一间隔10a与出风孔101b连通,第二间隔10b与进风孔101a连通。本实施例中,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三风机32、第三风管22以及第四风管23。第三风管22形成为三通管,第三风管22形成有进风端、第三出口以及第四出口,第三风管22的进风端与第一加热件40的下游连通,第三出口与烘干室13连通,第四出口与再生区50A的进风侧连通。第四风管23连通烘干室13与第三风管22的第四出口侧连通,通道切换阀6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风管22的三通处。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从进风孔101a至第三风管22的进风端之间的通路、第三风管22的进风端至第三出口的通路共同形成第一气流通道;从第四风管23、以及第四风管23与第三风管22的连接处至第四出口、第一间隔10a空间共同形成第二气流通道,从第三风管22的三通处至第三风管22与第四风管23的连接处形成第三气流通道。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烘干储存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烘干储存装置工作,除湿转轮50转动,除湿转动的除湿原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烘干室13内的物品不需要烘干时,通道切换阀60连通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三气流通道,第三风机32将第一加热件40的热量经部分第一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部分第二气流通道引导至再生区50A的进风侧,以对再生区50A再生加热,随后,经再生区50A的出风侧的热气流经第一间隔10a和出风孔101b排出箱体10。当烘干室13内的物品需要烘干时,通道切换阀60连通第一气流通道与烘干室13,第二风机31将第一加热件40的热量经第一气流通道引导至烘干室13,随后热气流经部分第二气流通道引导至再生区50A,最后经第一间隔10a和出风孔101b排出箱体1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形成有烘干室(13)和储存室(12),所述箱体(10)上形成有进风孔(101a)和出风孔(101b);
循环除湿通道(12a),所述循环除湿通道(12a)的两端均与所述储存室(12)连通,所述储存室(12)内的空气在所述循环除湿通道(12a)和所述储存室(12)之间循环;
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进风孔(101a)连通,以将所述箱体(10)外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烘干室(13)内;
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出风孔(101b)连通,以将所述烘干室(13)内的空气排除至所述箱体(10)外;
第一加热件(40),所述第一加热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
除湿转轮(50),所述除湿转轮(50)包括处理区(50B)与再生区(50A),所述处理区(50B)位于所述循环除湿通道(12a)中;所述再生区(50A)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所述第一加热件(40)位于所述再生区(50A)的上游;或者,所述再生区(50A)位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一风管(2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风管(20)内的第一风机(30),所述第一风管(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存室(12)连通;所述第一风管(20)内的空间形成为所述循环除湿通道(12a);所述处理区(50B)位于所述第一风管(2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40)下游的通道切换阀(60)以及与所述烘干室(13)并联的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通道切换阀(60)选择性地将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或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烘干室(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区(50A)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所述烘干储存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烘干室(13)上游的第二加热件(42),所述第二加热件(42)与所述烘干室(13)串联后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第一侧形成有箱门(11),所述烘干室(13)和所述储存室(12)均靠近所述箱体(10)的第一侧,所述进风孔(101a)和所述出风孔(101b)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侧壁上,所述储存室(12)与所述箱体(10)的第二侧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隔(10a),所述烘干室(13)与所述箱体(10)的第二侧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隔(10b);所述第一间隔(10a)和第二间隔(10b)的其中之一与所述进风孔(101a)连通,所述第一间隔(10a)和第二间隔(10b)的其中另一与所述出风孔(101b)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10a)与所述进风孔(101a)连通,所述第二间隔(10b)与所述出风孔(101b)连通;所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二风管(21)和第二风机(31),所述第二风机(31)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40)的上游,所述第二风管(21)的进风端与所述除湿转轮(50)的再生区(50A)的出风侧连通;所述第二风管(21)从所述第一间隔(10a)向所述第二间隔(10b)延伸,所述第二风管(21)的出风端形成为三通结构,所述第二风管(21)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间隔(10b)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烘干室(13)连通;所述通道切换阀(6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风管(21)的三通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13)与所述储存室(12)间隔设置,所述烘干室(13)的朝向所述储存室(12)的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3a),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孔(13a)连通;所述烘干室(13)的朝向所述第二间隔(10b)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3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13)位于所述储存室(12)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10b)与所述进风孔(101a)连通,所述第一间隔(10a)与所述出风孔(101b)连通;所述烘干储存装置包括第三风机(32)、第三风管(22)以及第四风管(23),所述第三风机(32)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40)的上游,所述第三风管(22)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件(40)的下游连通,所述第三风管(22)形成为三通结构,所述第三风管(22)包括第三出口以及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烘干室(13)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除湿转轮(50)的再生区(50A)的进风侧连通;所述第四风管(2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烘干室(13)以及所述第三风管(22)的所述第四出口侧;所述通道切换阀(6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风管(22)的三通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烘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室(12)靠近所述烘干室(13)的一侧的侧壁由隔热板(121)构成。
CN201811019380.8A 2018-09-03 2018-09-03 烘干储存装置 Active CN110873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9380.8A CN110873520B (zh) 2018-09-03 2018-09-03 烘干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9380.8A CN110873520B (zh) 2018-09-03 2018-09-03 烘干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520A true CN110873520A (zh) 2020-03-10
CN110873520B CN110873520B (zh) 2021-09-14

Family

ID=6971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9380.8A Active CN110873520B (zh) 2018-09-03 2018-09-03 烘干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35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7192A (zh) * 2022-06-28 2022-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干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冰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04082U (zh) * 2011-07-08 2012-04-25 上海荷迪思湿度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仓储库专用转轮除湿机组
KR20120109795A (ko) * 2011-03-28 2012-10-09 조혜수 우산 탈수장치
CN205175030U (zh) * 2015-11-26 2016-04-20 李强 焊条烘干箱
CN106907903A (zh) * 2017-04-28 2017-06-30 苍南县炎亭登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除尘设备
CN207231083U (zh) * 2017-08-10 2018-04-13 佛山市雄贵冷热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工艺家居加工用烘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09795A (ko) * 2011-03-28 2012-10-09 조혜수 우산 탈수장치
CN202204082U (zh) * 2011-07-08 2012-04-25 上海荷迪思湿度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仓储库专用转轮除湿机组
CN205175030U (zh) * 2015-11-26 2016-04-20 李强 焊条烘干箱
CN106907903A (zh) * 2017-04-28 2017-06-30 苍南县炎亭登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除尘设备
CN207231083U (zh) * 2017-08-10 2018-04-13 佛山市雄贵冷热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工艺家居加工用烘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7192A (zh) * 2022-06-28 2022-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干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520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4969C (zh) 除加湿装置及换气系统
WO2002053995A1 (en) Drying system with heat pipe heat recovery
CN209512478U (zh) 热泵烘干设备
CN109520282A (zh) 热泵烘干设备
CN110873520B (zh) 烘干储存装置
CN105869304A (zh) 具有自动除湿功能的智能快递柜
US2111148A (en) Drier
CN107462048A (zh) 一种基于分区控制的热泵带式干燥设备及其干燥方法
CN109092022B (zh) 一种内外循环风道切换结构及其控湿装置
CN207945909U (zh) 一种间歇式双向送风烘箱
KR20150069777A (ko) 농산물 건조실의 구조
CN107462064A (zh) 一种加热和除湿一体化的热泵烘干机
KR20160149031A (ko) 용량 가변형 열회수 건조기
KR20130024289A (ko) 녹차와 발효차 스테인레스 건조기
CN215930363U (zh) 一种模块组装式烘干除湿设备
KR101795770B1 (ko)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진공건조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조방법
CN110873519B (zh) 家用干燥箱
CN204730614U (zh) 封闭式循环风干系统
CN204535296U (zh) 一种冷热两用型干燥箱
CN104677067B (zh) 一种冷热两用型干燥箱
CN107478039A (zh) 一种基于分区控制的热泵带式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
CN109059461B (zh) 烘干装置
CN208519889U (zh) 一种恒温型双向流除湿机
CN213778397U (zh) 一种排湿烤房
CN207998545U (zh) 一种污泥干燥机的风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