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2913A - 透明式囊型屋 - Google Patents

透明式囊型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2913A
CN110872913A CN201810994547.6A CN201810994547A CN110872913A CN 110872913 A CN110872913 A CN 110872913A CN 201810994547 A CN201810994547 A CN 201810994547A CN 110872913 A CN110872913 A CN 110872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apsule
air
bladder
ais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4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945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29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2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2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2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inflatable, e.g. shaped, strengthened or supported by fluid press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2Tents combined or 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other devices
    • E04H15/10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2Tents combined or 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other devices
    • E04H15/10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 E04H15/14Ventila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58Closures; Awnings; Sunsha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2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inflatable, e.g. shaped, strengthened or supported by fluid pressure
    • E04H2015/209Structures with a netting or similar for anch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透明式囊型屋。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包括: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和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为人们提供可以与环境互动、亲近自然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多干扰的空间。

Description

透明式囊型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详而言之地涉及一透明式囊型屋,为人们提供可以亲近环境、亲近自然的居住或活动的空间。
背景技术
囊型屋的设计理念是用较少的能源和较少的材料,为人们创造可以亲近环境的空间,重新定义了休闲住宿或活动空间。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常见的囊型屋又称为“泡泡屋”,多为球状造型,利用风机不断地充气和释放气压,使得囊体保持膨胀状态,或者利用骨架结构撑开囊体,从而形成供人们居住或活动的空间。囊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也就是说,空间形成后,人们可以透过透明的囊体看见外界环境,实现360度全景视野,抬头可以仰望星空。
但是,囊型屋的技术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市场上在售或者正在使用的囊型屋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用户体验较差。例如,囊体内空间温度调节问题、空气循环问题、囊体固定问题、清洁拆洗问题、地下水或雨水渗透、隐私问题、囊体饱满美观问题、噪音问题等等。
第一,为了尽可能地亲近自然,囊型屋多直接暴露于阳光下,温度调节就成了急需解决为问题之一。囊型屋的材料多为不透气材料,这就导致在炎炎夏日时期或者春秋午时,囊型屋被长期被阳光直射,内部空间闷热,温度直线上升,例如南京夏季温度长期处于35摄氏度以上,囊型屋内空间密闭闷热,温度很有可能超过37摄氏度。而在寒冬或者昼夜温差较大的春秋季节,囊型屋的材料单薄,保温性能较差,内部空间寒冷,温度直线下降,人体舒适度较差,例如当冬季温度为0摄氏度以下时,囊型屋内空间会趋近于室外温度。为了保持美观,或防止内部空气大幅度泄漏造成囊体干瘪,目前囊型屋尚未设有可长时间开启的窗户等,也就无法开窗透气降温,或者中笼罩多层材料有效保温。如果只依靠空调设备,不仅能量消耗较大,效率也不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温度适宜。
第二,空间的密闭和人体所需的空气循环相矛盾,特别是充气式囊体。为了尽可能地使囊体丰满膨胀,囊体需要气密性和密闭性,保持与外界环境隔离;而为了使人体舒适,内部空间需要做到空气内外交互流通,保持空气清新,氧气含量合理,两者相互矛盾。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处于囊体内部空间的用户,会感到胸闷、气短或呼吸不顺等,特别对于患有高血压、贫血等体弱的用户,较为危险。
第三,天气变化无常,尤其在夏季,台风不定时的袭来,有时甚至会出现每个星期都会有台风经过的极端天气,这就导致囊型屋固定也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囊型屋的材料轻便,成型多依赖于空气。如果固定不牢,台风吹过,囊体很容易变形或晃动,安全感降低。同时不断晃动地囊体表面与家具或地面等摩擦,也易破损漏气,破坏美观。有时为了安全考虑或者更好的景色需求,需要将囊体屋的位置移动,例如台风天气,需要将囊型屋远离易折断的树木,或者雨水天气,将岸边的囊体屋远离,以防涨潮等等。这些使得囊型屋的固定成为需要考虑和改进的因素之一。
第四,为了膨胀后由足够的空间放置家具,容纳多人,囊型屋的体积都较大,特别是膨胀后的囊型屋空间体积,这就导致囊型屋的清洗费时费力。在户外放置一段时间后,囊型屋的外表面会附有灰尘或树叶等杂物,不仅影响美观,也影响了囊型屋的透明度。目前市场上正在使用的囊型屋,清洗时需要将囊型屋放气使其干瘪后,慢慢清洗,费时费力。此时,用户无法使用囊型屋,这对于将囊型屋投入商业使用相当不利,例如民宿等旅店中,囊型屋清洗费时费力,客户无法及时办理入住,或者在入住的期间中要求清洁囊型屋,还需要客户暂时搬出。
如果囊型屋被固定于安装处,且有家具放置在内部,会使清洗工作量和难度进一步加大。囊型屋被固定,如果拆卸和搬家具再清洗,工作量不仅增大,还需要额外的空间放置被搬出的家具;如果不拆卸,也不搬出家具,被放气后的囊体挂在家具上,如果有高度较高的家具,囊体也会被挂在高出,清洗时不仅没有着力点,还要注意不能推到家具。
同样地,目前的囊型屋一旦有某一部位破损,需要将整个囊体替换置新,囊体的大体积、固定和内部家具也会加大工作量,否则只能使用相同材质的补丁,堵住破损处,很影响美观。
第五,国内用地紧张,且注意隐私,囊型屋在保持一定透明的同时,还需要保护用户的隐私。国外的囊型屋透明度面积较大,多为360度全透明,但囊型屋相互之间间距很大,且利用周边的高大植物遮挡,形成一定的隐私保护。但国内的用地紧张,在某一范围内少有合适的高大植物遮挡全遮挡,所以需要考虑兼顾隐私和透明的设计方案。
此外,市场上现有的囊型屋多为拍照或临时休息使用,放置的家具多为沙发、窗和衣柜等,对隐私的保护性要求较低。这一方面是受限于囊型屋内部空间大小,另一方面受限于囊型屋的现有设计,无法放置马桶和浴缸等额外需要较高隐私,和更多空间的物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的是,为了用户更好的体验,提高囊型屋的商业价值,现有的囊型屋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为人们提供可以与亲近环境、亲近自然的住宿或活动的空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可以被实施为单囊体或多囊体结构,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相比于所述单囊体结构,所述多囊体结构提供更大的容置空间,以供放置更多的家具或器具,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各个囊体的体积和透明比例、位置设计可以各不相同,从而满足用户观赏、休息、活动和处理隐私事物等多种需求,也可以满足不同的场合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多囊体结构中,各个囊体之间的空气互通,不仅加大内部空气循环空间,也可以实现在只有一个充气口或某一囊体风机无法工作的情况下,使得整个囊型屋得以膨胀。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以可移动地方式被固定于一安装处,以使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例如安全需求,移动所述透明式囊型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多囊体结构中,相邻的所述囊体之间以可拆卸地方式密封地连接,以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拆卸、清洗或换新,也方便用户根据场合组合使用或者选择使用不同的囊体。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具有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可以供用户和环境交互,所述非透明区域可以保护用户隐私,实现两者兼顾。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以可拆卸地方式密闭地连接,以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拆卸、清洗或换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设有一空气系统,其中所述空气系统可以实现新风循环和充气功能,解决囊体膨胀和空气循环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空气系统实现能量回收,提高内部空间温度调节效率,降低能量消耗。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空气系统调节内外空气温差,以使填充所述囊体的空气温度适宜,避免填充空气和内部空气温差较大,降低人体舒适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相邻囊体之间设有可开合地分隔层,以供使用者通过的同时,相对地隔离相邻所述囊体,避免使用者进出所述透明式囊型屋时,内部空气外泄,造成大面积地坍塌。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提供一遮挡装置,用于可控地遮挡所述透明式囊型屋,例如当阳光过于强烈、雨水过大时,所述遮挡装置可以协助遮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式囊型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设有AR装置或全息投影装置,增强和改善用户的体验。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透明式囊型屋,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还包括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进一步包括一充气可膨胀的过道体,其中所述过道体具有一可开合的进出门,其中所述过道体和所述囊体密闭地连接,其中所述过道体被充气后界定一过道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道体位于所述囊体外侧,由所述囊体向外侧延伸至所述过道体的一自由端侧面形成,其中所述进出门被设置于所述自由端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囊体具有一底面和一覆盖侧面,其中所述覆盖侧面的边沿和所述底面的边沿密闭地连接,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囊体的覆盖侧面被设置为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囊体的覆盖侧面具有至少一非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密闭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通过热合方式实现密闭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可拆卸地密闭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囊体呈球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所述囊体可拆卸地密闭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覆盖侧面包括一圆形片和多个延长片,其中所述延长片的一端阵列地密闭地围绕所述圆形片的边沿设置,其另一端密闭地连接于所述底面边沿,其侧边沿与相邻的所述延长片的侧边沿密闭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还包括一支撑元件和一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囊体底部设有一定位元件,其中所述定位元件位于所述囊体底部,向外侧延伸,和所述支撑元件耦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支撑元件固定安装于一安装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元件由柔性材料制成,从所述囊体底部延伸,形成横截面为闭合环状,其中所述支撑元件穿插于闭合环状的所述定位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还包括一过道框架,其中所述过道框架被设置于所述过道空间内,支撑所述过道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道框架包括多个支撑架和一底座框架,其中所述支撑架被固定于所述底座框架,其中所述支撑架形状和尺寸适配于所述过道体Y轴方向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其中相邻的所述支撑件被间隔地沿X轴方向设置于所述过道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道框架还包括多个加强架被固定于相邻的所述支撑架之间,沿X轴方向延伸,固定和稳定相邻的支撑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明式囊型屋进一步具有至少一排气口,其中所述排气口被设置于所述囊体或所述过道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气口被置于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低端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气口被置于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道体位于所述囊体内侧,由所述囊体向内延伸至所述过道体的自由端侧面形成。所述进出门被设置于所述过道体的固定端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分隔层,其中所述分隔层被设置于所述过道体和所述囊体之间,隔离所述过道空间和所述容置空间,其中所述分隔层具有一可开合的分隔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流通口被设置于所述分隔层,连通所述过道空间和所述容置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相邻的所述囊体之间设有所述分隔层,分隔相邻的所述囊体的容置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还包括一遮挡装置,其中所述遮挡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囊体外侧,其中所述遮挡装置具有一遮挡区域,其中所述囊体被置于所述遮挡区域变化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还包括一滑动装置,以使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被可移动地固定于安装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元件以可滑动地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滑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还包括一能量回收系统,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系统具有一混合腔,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系统通过所述回收口接收所述囊体内的空气,并抽取的外界空气,传输至所述混合腔进行能量交换,形成混合空气后,所述混合空气被填充至所述囊体。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适用于一囊型屋的能量回收系统,包括:
一回收管道,其中所述回收管道连通该囊型屋,用于回收该囊型的屋内空气;
一充气管道,其中所述充气管道连通该囊型屋,用于向该囊型屋填充气体;
一混合腔,其中所述回收管道和所述充气管道连通至所述混合腔;以及
一风机,其中所述风机通电后抽取外界空气至所述混合腔,以使外界空气和被回收的屋内空气能量交换,形成一混合空气,其中所述风机将所述混合空气通过所述充气管道填充至该囊型屋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回收管道外设有一保温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气管道外设有一保温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能量回收系统还包括一热交换器,被置于所述混合腔,实施热量交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能量回收系统还包括一空气净化器,,被置于所述混合腔,净化所述混合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透明式囊型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安装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另一种安装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使用场景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俯视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遮挡装置的立体图。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另一遮挡装置的立体图。
图12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另一遮挡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2C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另一遮挡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四变形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组装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空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俯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俯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俯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俯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至图2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透明式囊型屋,为人们提供可以与环境互动、亲近自然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多干扰的空间。实际应用时,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可以被应用于酒店、咖啡馆、书屋、游乐园、酒吧、茶馆、健身、活动场地、娱乐场所、餐饮、水上、空中等等场地,以供人们参观、拍照、临时休息、游玩、住宿。例如,当使用者经营酒店、民宿或客栈时,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内可以防止各式家具,作为房间供客户体验,让客户居住于大自然中。或者当使用者经营主题公园、儿童游乐时,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可以被放置于室内室外、水中或空中,内置和主题相关的游乐设施、配饰、相册、或播放视屏等,将主题、游乐和水空结合等等。或者当用户经营茶馆、咖啡屋、书屋或酒吧时,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内可以放置吧台、书桌、书柜、咖啡柜等等。
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设置位置变化多样,除了可以直接被设置于土地、沙、水等地表面,还可是于露天阳台、屋顶、露天台面或简易屋篷的顶部作为二层房间使用等等。
具体地,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包括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和一过道体。所述过道体和所述囊体密闭地连接,充气膨胀后,形成可供用户休憩的空间,用户经过所述过道体进入所述囊体的内部空间。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可以采用PVC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等密闭性材料制成,便于制成密封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可采用防紫外线材料、隔热材料,或过滤负氧离子的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表面,可以贴附有防紫外线材料、隔热材料,或过滤负氧离子的材料制成的膜,从而达到防紫外线材料、隔热或者隔负氧离子的效果。特别地,PVC材料具有防止紫外线的效果,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可以采用PVC材料制成,具有防紫外线功能。
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具有至少一充气口,连通一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充气口向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填充空气,以膨胀使用。优选地,所述充气口被设于所述囊体。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之间设有一流通通道,空气通过所述流通通道在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之间流通。当所述充气口被设置于所述囊体时,填充的空气通过所述流通通道进入所述过道体,使所述过道体也膨胀。
所述过道体具有一可开合的进出门,所述进出门被设置于所述过道体的自由端侧面,用户通过所述进出门进入所述透明式囊型屋。所述过道体具有一过道空间,所述进出门连通所述过道空间。当所述进出门被打开时,所述过道空间连通外界环境,用户可以通过所述进出门进入所述过道空间。当所述进出门闭合时,所述过道空间与外界环境被相对地隔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出门被实施为一拉链门。所述进出门由一拉链形成。所述拉链被设置于所述自由端侧面,可形成方形、圆形、椭圆形等等并不限制。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出门被实施为一框架门,例如由刚性材料制成方形或圆形等框架,由密闭性材料密闭地铺排和固定于框架形成。所述框架门被可开合地固定于所述自由端侧面。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出门被实施为一木门、金属门、防盗门等等生活中常见的门,等等,并不限制。或者所述进出门可以采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手机识别等技术设置门禁,增加安全性和智能使用感。
所述囊体界定一容置空间,充气后用于容置沙发、落地灯、床等家具,以供用户临时休息居住。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之间设置一分隔层,分隔所述囊体的容置空间和所述过道体的过道空间。所述分隔层设有一可开合的分隔门,以供用户通过。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分隔门从所述过道空间进入所述容置空间。
使用时,为了避免,内部空气泄漏过多,所述分隔门和所述进出门不宜同时开启,避免所述容置空间内空气过多地流失至外界环境,而来不及补充,导致所述囊体坍塌。也就是说,优选地,当用户进出所述透明式囊型屋,需要打开所述进出门时,所述分隔门处于闭合状态;当用户处于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内部,需要进出所述囊体时,所述分隔门优选地处于闭合状态。
所述流通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分隔门的直径。当所述分隔门闭合时,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仅通过所述流通通道进行空气交互。用户打开所述进出门时,由于所述流通通道的直径较小,所述容置空间损失的空气较少,配合所述分隔层的隔离效果,所述进出门的开合对所述容置空间的膨胀度影响可忽略不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通通道被实施为设置于所述分隔层的一流通口,即所述分隔层设有所述流通口,形成所述流通通道,而不必额外设置。优选地,所述流动口被设置于所述分隔层的上部,与所述分隔门互不干扰。当然所述流动口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分隔门的侧部,此处并不限制。进一步,所述流通口设有一阻隔罩,用于覆盖于所述流通口,组合空气流通。例如当用户需要打开所述进出门,为了防止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空气泄漏,可以将所述阻隔罩覆盖于所述流通口。所述阻隔罩的尺寸大于所述流通口的尺寸,可以通过卡扣、粘贴、魔术贴等等方式覆盖于所述流通口,以实现阻隔。
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通通道可以由连通所述囊体的容置空间和所述过道体的过道空间的一管道界定形成。也就是说,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之间可以设置所述管道,例如PVC软管等不限,实现空气流通。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被实施为一单囊体结构,包括一囊体和一过道体。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过道体位于所述囊体外侧,由所述囊体向外侧延伸至所述过道体的一自由端侧面形成。
为了增加所述囊体的密闭性,所述囊体具有一底面和一覆盖侧面,其中所述覆盖侧面的边沿和所述底面的边沿密闭地连接,形成所述容置空间。使用时,所述底面与安装处的地面等接触,承载所述容置空间所容纳的器具和用户。相比于所述覆盖侧面的边沿直接被安装于安装处,所述底面的存在使得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气密性和防水性增加,尤其在雨水天气,所述底面可以防止雨水渗入,保持所述容置空间内部地面干燥。
所述囊体的覆盖侧面可以被设置为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和至少一非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密闭地连接。所述透明区域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非透明区域由非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可以通过热合或高频震动等等方式实现密闭地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此处所举方法是为了示例,并非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道体也具有所述透明区域,例如增加所述过道体的采光量,或者当所述过道体仅作为过道使用,隐私要求较低时,所述过道体可以全部透明。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道体具有所述非透明区域,例如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所述过道体放置有盥洗池、马桶等器具时,所述过道体的隐私要求较高,可以被设计为全部不透明。
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的设置位置和比例等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多种设计,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并不限制。所述透明区域可以被设置于顶部,所述囊体的剩余部分被设置为所述非透明区域,可以适用于作为卧室的囊体,便于用户夜观星空;或者所述透明区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囊体的一侧,而所述非透明区域被设置于所述囊体的另一侧,从而适用于作为海景观赏的囊体,等等多重布局设置并不限制。也就是说,透明和非透明结合的设计,相比于360度全景透明设计,更具私密性,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并兼顾与自然交互的特性。
优选地,所述覆盖侧面构成球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球形结构,使得膨胀后的形状饱满,所述覆盖侧面包括一圆形片和多个延长片。所述延长片阵列地环绕所述圆形片的边沿设置,相邻的所述延长片密闭地连接。即所述延长片的一端形状和尺寸契合于所述圆形片的边缘形状和尺寸,密闭地围绕所述圆形片的边沿设置,其另一端密闭地连接于所述底面边沿,其侧边沿与相邻的所述延长片的侧边沿密闭地连接。此时,所述圆形片和所述延长片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延长片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采用热合或高频震动等方式实现密闭,此处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延长片为偶数片,以尽可能实现对称和饱满的球形。
安装时,所述圆形片被设置于所述囊体的顶部,所述延长片从所述囊体顶部向所述底面边沿延伸。充气后,所述延长片呈弧度地延伸于所述圆形片和所述底面之间。此外,为了形成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所述延长片和所述圆形片相应的部分由透明材料和非透明材料制成。
考虑到台风等天气影响,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被固定于安装处。具体地,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还包括一安装组件,以固定安装所述透明式囊型屋。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一支撑元件和一固定组件。所述囊体底部设有一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位于所述囊体底部,向外侧延伸,和所述支撑元件耦合。所述支撑元件由刚性材料制成,具有定型的形状,不易变形。所述支撑元件尺寸大于所述底面,被设置于所述底面外侧。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支撑元件固定于安装处,例如所述固定组件可以被实施为螺丝螺母组合、钢钉等。
由于所述支撑元件被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和其耦合的所述定位元件也被固定,从而使得所述囊体的被固定于安装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元件由柔性材料制成,从所述囊体底部延伸,形成横截面为闭合环状,如图4所示。相邻的所述定位元件被间隔地设置,以供所述支撑元件穿插于闭合环状。一方面可以间接地固定所述囊体,另一方面可以将所述底面撑开。也就是说,所述支撑元件的直径优选地为所述底面直径和所述定位元件的延长间距,形状于所述底面契合,可利用张力保持所述底面的形状,也可以固定所述底面。此时,所述固定组件被实施为一固定片和两组螺丝螺母。所述固定片具有一压合孔,其形状契合所述支撑元件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略小于所述横截面尺寸。所述固定片的压合孔压合于所述支撑元件,两组螺丝螺母被设置于所述压合孔两侧的固定翼,将所述支撑元件固定。优选地,所述支撑元件形成的形状和所述底面的形状匹配。
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元件被实施为具有一定位带,从所述囊体底部延伸。所述固定组件被设置于所述定位带的自由端,固定所述支撑件。也就是说,所述定位带被所述固定组件定位于所述囊体和所述支撑元件之间,同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所述支撑元件于安装处,如图5所示。
另外,如果所述进出门被频繁打开或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流通通道的空气填补速度小于空气泄漏速度,尤其当所述阻隔罩覆盖于所述流通通道时,所述过道体会呈现较为明显的塌陷趋势,且之后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膨胀,效率较低。
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包括一过道框架,被设置于所述过道空间内,支撑所述过道体。所述过道框架包括多个支撑架和一底座框架,所述支撑架被固定于所述底座框架,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框架形状和尺寸适配所述过道体的底面形状和尺寸,被置于所述过道空间的底部。所述支撑架形状和尺寸适配于所述过道体Y 轴方向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邻的所述支撑件被间隔地沿X轴方向设置于所述过道空间内,从而撑开所述过道体的立体形状。多个加强架被固定于相邻的所述支撑架之间,沿X轴方向延伸,固定和稳定相邻的支撑架,使得所述过道框架被保持。所述过道框架的尺寸可以略小于所述过道体的轮廓尺寸。当所述过道空间内的空气流失,所述过道体缩小时,所述过道框架支撑所述过道体不坍塌。当所述进出门闭合后,只需较少的空气即可使所述过道体充盈。所述过道框架可以采用不锈钢、镀锌管、铁管等等并不限制。
所述过道体包括一过道周侧面,被所述过道框架支撑。所述过道周侧面的地边沿被固定于安装处,可与地板、水泥或地毯等结合固定,此处并不限制。进一步,所述过道体包括一过道底面,与所述过道周侧面的边沿密闭地连接,作为所述过道空间的底面,可防止雨水或地下水渗漏。所述底座框架可被设置于所述过道周侧面的底边沿,与其耦合固定。
风机不断地充气,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的承受力有限,而且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过道空间需要提供足够的空气,供用户长时间停留在内。否则不仅所述透明式囊体有爆破的危险,处于内部的用户也会因为缺氧或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感到不适。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具有至少一排气口,用于排出内部多余的空气。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充气口配合,实现内部空气循环,保持空气清新。优选地,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排气口被设置于所述非透明区域,或者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排气口被优选地置于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覆盖侧面的边沿附近,即低端部位,避免影响透明区域的视觉效果。
以所述充气口被设置于所述囊体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风机抽取外界空气,通过所述充气口进入容置空间,再由所述排气口流至外界。也就是说,所述囊体内充气借助所述风机,而排气通过气体流通,自然排放。风机的充气速度大于自然排风速度,进风量大于出风量,所述囊体即可膨胀定型。所述排气口的数量并不限制,即所述囊体可以具有多个排气口,以使空气充分流通。所述排气口也可被设置于所述过道体。空气从所述流通通道进入所述过道空间后,经由所述排气口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中,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排气口的尺寸,控制进风量和出风量。当用户觉得所述囊体的膨胀速度较低,可以扩大所述充气口或缩小所述排气口。当用户觉得所述囊体内空气污浊或感到不适,可以扩大所述排气口尺寸或缩小所述充气口尺寸。或者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设有多个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排气口,用户可以通过闭合部分所述充气口或所述排气口,已达到调节空气循环质量。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形实施例,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过道体位于所述囊体内侧,由所述囊体向内延伸至所述过道体的自由端侧面形成。
在所述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囊体内的空间被所述过道体分隔,所述过道空间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部。此时,所述过道体的一固定端侧面(和所述囊体的连接端为固定端)和所述囊体的所述覆盖侧面共用。所述进出门被设置于所述过道体的固定端侧面,也就是被设置于所述覆盖侧面,连通所述过道空间。所述分隔层被设置于所述过道体的自由端侧面,以分隔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过道空间。所述流通口可以被设置于所述过道体的自由端侧面及周侧边。
此时,所述过道体的延长长度(Y方向的长度)可以较小,避免占用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过道空间可以不设置所述过道框架,当用户进入所述容置空间,闭合所述进出门后,可以选择排出所述过道空间的气体,将所述过道空间收纳,从而获取更大的活动空间。
从外观上讲,所述过道体位于内部,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外形更加美观,尤其是当所述囊体为球形等美观形状时,不会受到旁边凸出的过道体影响。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形实施例,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被可移动地固定。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包括一滑动装置,被固定安装于安装处。所述支撑元件以可滑动地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滑动装置,则当所述支撑元件沿所述滑轨移动时,所述透明式囊型屋也可以被移动至相应位置。
具体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一主滑轨和一附滑轨,所述主滑轨和所述附滑轨的延长滑动方向一致。所述囊体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主滑轨,沿所述主滑轨移动。所述过道体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附滑轨,沿所述附滑轨移动。根据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所需的移动方向,所述滑轨和所述附滑轨的相对位置设置有所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滑轨和所述附滑轨被实施为内外轨道结构,使得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可以沿着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的X轴方向移动。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滑轨和所述附滑轨被间隔并排地设置,使得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可以沿着Y轴方向移动。此处,本发明并不限制。
所述支撑元件被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至少一主滑座,所述主滑座可滑动地耦合于所述主滑轨,从而实现支撑元件的移动。所述底座框架被固定于至少一附滑座,所述附滑座可滑动地耦合于所述附滑座。当所述附滑座在所述附滑轨移动时,驱动所述底座框架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过道体移动。
优选地,所述主滑轨和所述附滑轨被实施为双轨道,以使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滑动更稳定。也就是说,所述支撑元件由至少两对应的主滑座支撑移动,所述底座框架由至少两对应的附滑座支撑移动。
或者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被固定安装于一滑座,所述滑座以可滑动的方式固定于一滑轨,从而实现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整体滑动。
如图11至图12C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形实施例,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进一步包括一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囊体外侧,用于遮挡所述透明区域。例如当阳光过于强烈,雨水较强时,所述遮挡装置可遮挡阳光和雨水,避免内部温度过高,降低雨水对所述囊体的冲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遮挡装置包括两平行的支撑壁和一遮挡壁,所述支撑壁相对且平行地设置,所述遮挡壁被固定于所述支撑壁的顶端,形成一遮挡区域。所述遮挡壁可以呈三角形、圆弧形、波浪形等等并不限制。
所述支撑壁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囊体的两侧,从而使得所述遮挡装置于所述囊体两侧移动,即所述遮挡区域移动变化。所述囊体被设置于所述遮挡区域的移动变化路径。当所述遮挡装置移动,使所述囊体位于所述遮挡区域内时,所述遮挡壁可以挡住所述囊体上方的阳光、雨水等;当所述遮挡装置移动,使所述囊体不位于所述遮挡区域时,所述囊体不被遮挡,满足用户与自然交互的需求。例如,所述支撑壁的底端装有一滑座,于一滑轨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A至12C所示,所述遮挡装置包括多个U形旋转支撑架和至少两旋转轴。所述旋转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以可旋转地方式被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支撑架从所述旋转轴呈辐射状地向外延伸。所述遮挡壁被所述旋转支撑架支撑。当所述旋转支撑架旋转打开时,所述遮挡壁被撑开,形成所述遮挡区域;当所述旋转支撑架旋转闭合时,所述遮挡壁被折叠,所述囊体不被遮挡。所述囊体需遮挡的透明区域被设置于所述遮挡区域的变化范围内,从而满足用户遮挡需求。
进一步,一辅助架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旋转支撑架之间,加强所述旋转支撑架之间的固定和连接。所述辅助架可以由弹簧等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被实施为符合所述旋转支撑架旋转方向的伸缩杆;如图12B所示,所述辅助架被实施为可伸缩折叠的菱形结构,其两端被固定于相邻的所述旋转支撑架,中部为枢转结构。
当囊体的尺寸较大,或者所述透明区域位于所述囊体的高端部等等原因,所述遮挡装置的尺寸可能无法完全遮盖时,可以通过一增高装置,使得所述遮挡装置可以在高处遮挡所述透明区域,如图12C所示。所述增高装置包括一增高底座和至少两增高支撑架。所述增高底座可以是稳定的三角状、方形、圆形等等并不限制。所述增高支撑架从所述增高底座延伸,至所述旋转轴,支撑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旋转支撑架。也就是说,所述增高支撑架分别于所述旋转支撑架的两侧端,支撑和升高所述旋转支撑架。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装置被实施为一遮挡层,由非透明材料制成,以可拆卸的方式覆盖于所述非透明区域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遮挡层由柔性材料制成,当其覆盖于所述非透明区域的外表面时,可跟随所述囊体的形状定型。当无需覆盖时,用户可以拆卸所述遮挡层,暴露所述非透明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遮挡区域的移动或变化可由一驱动器驱动控制,例如电机、马达等设备。当所述马达工作时,驱动所述遮挡区域移动至相应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用户可以控制所述遮挡区域变化时间和位置等。例如通过一遮挡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驱动器,所述用户可以预设所述遮挡区域的移动时间。当太阳落山或夜晚,无需遮阳,用户可以预设5点开始,所述遮挡区域被移开,所述囊体不被遮挡;当凌晨太阳升起,为了不打扰睡眠,预设所述遮挡区域移动至所述囊体上方。在预设时间,所述遮挡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驱动器工作,而无需用户自己操作。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进一步包括一窗帘装置。所述窗帘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沿所述囊体的覆盖侧面延伸设置。所述窗帘装置可适用于全透明的囊体,或者透明度较高的囊体,以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利用所述窗帘装置设置隐私保护屏障。
所述窗帘装置包括一悬挂杆和一窗帘元件,其中所述窗帘元件可折叠地悬挂于所述悬挂杆,例如通过挂钩、滑轨、吊环等等方式。所述窗帘元件可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所述悬挂杆的两端被分别支撑于至少两悬杆支撑杆。所述悬挂杆优选地被可伸缩设置,例如通过伸缩杆,从而可使所述悬挂杆缩短,避免阻碍视线。当所述悬挂杆收缩时,所述窗帘元件可以被折叠收纳,所述囊体的内视线不被遮挡;当所述悬挂杆延伸时,所述窗帘元件可以被展开,从而设置隐私保护屏障。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和上述第一实施例及其变形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被实施为一多囊体结构,包括不止一所述囊体和一所述过道体。在所述多囊体结构中,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囊体的构成、过道体设置和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的设置、过道框架、固定方式等等特征均可使适用。
相邻的所述囊体密闭地连接,例如通过热合等方式,此处不再赘述。用户通过所述过道体后,可经一所述囊体进入与其相邻的另一囊体内。优选地,相邻的所述囊体之间设有所述分隔层,从而使得相邻的囊体内的容置空间相对分离。用户通过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门,来往于各个囊体。
当所述多囊体结构的充气口被设置于某一囊体时,所述囊体之间通过所述流通通道流通空气,使得空气充沛,各个所述囊体均可获空气膨胀。所述囊体之间的流通通道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分隔层的流通口,也可以额外设置管道关联,此处并不限制。
在所述多囊体结构中,多个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的排布根据地形或需求等可以不同,如图18至图20所示。多个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可以直线排列;或者多个所述囊体直线排列,所述过道体被设置于其中一囊体的侧面,和囊体直线延伸方向呈角度;或者多个所述囊体直线排列,所述过道体被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囊体的侧面,和囊体直线延伸方向垂直;或者所述多囊体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囊体和多个所述过道体,其中多个所述囊体的侧面设有所述过道体;或者以一个所述囊体为中心,其他的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分别被设置于中心囊体的不同的侧面处,等等本发明并不限制。
此时,每个囊体的作用和内部容置的物品可以根据需求各有不同。例如将中心囊体作为卧室,两侧的囊体分别作为客厅和浴室,而所述过道体连接作为客厅的囊体,用户进入过道体经过客厅囊体,进入卧室囊体,再进入浴室囊体;或者将中心囊体作为卧室,两侧的囊体分别作为客厅和浴室,而所述过道体连接作为卧室的囊体,用户进入过道体直接进入卧室囊体,而后经过卧室囊体,进入客厅囊体或浴室囊体,等等作用设置本发明并不限制。各个囊体的所述透明区域和非透明区域的设置可以各不相同,从而适用不同。例如,在双囊体结构中,一个囊体可设置为全部非透明或仅顶部小部分区域透明,可以容置盥洗池、浴缸、马桶等器具,作为浴室空间,另一囊体的透明区域可以为顶部240度,剩余部分为非透明区域,用于容置床、沙发作为卧室空间。或者在三囊体结构中,第三个囊体的连接固定侧为非透明区域,非连接固定侧为透明区域,作为观景、客厅空间等容置沙发、桌椅等等。
优选地,如图15所示,相邻的所述囊体之间可拆卸地密闭连接,所述过道体和其相邻的囊体之间可拆卸地密闭连接。例如,相邻的所述囊体之间通过防水拉链、防水魔术贴连接组装。所述囊体之间和过道体之间可拆卸,一方面方便用户根据需求组装多种囊体使用,另一方面,当所述囊体破损或需要清洗时,可将对应的囊体拆卸,而不影响相邻的囊体使用。拆卸时,相邻囊体之间的所述分隔门关闭,所述流通通道关闭,避免不必要的空气泄漏。
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之间通过可拆卸地方式密闭的连接,也可以通过类似的防水拉链或防水魔术贴等。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之间可拆卸,方便用户更换所述囊体或所述过道体的设计形态,也方便用户替换破损的部分或换洗,无需将整个囊体替换或搬出家具,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
进一步,一防水层被设置于相邻所述囊体的连接处或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连接处,可以覆盖在相应的拉链等连接装置上,从而避免雨水等从连接处进入所述容置空间内部。
在应用的过程中,所述充气口的设计可以根据情景或者使用场景不同,被设置于不同的所述囊体。例如,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被应有于客栈、民宿或旅馆等,所述充气口可以被设置于作为客厅或者浴室空间的囊体,而非作为卧室的囊体。这样可以减小风机的噪音对客户的休息造成影响。
所述多囊体结构的囊体增多,空间变大,对应的温度调节所需能量大于单囊体结构。正如背景技术中所提,目前单靠空调进行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温度调节,效率较低,耗能较大,而多囊体结构此方面的问题则更加明显。
本发明的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设有一能量回收系统,基于所述充气口和所述风机,无需对现有的囊体改变过多,从而提高温度调节效率,增加舒适度,如图 16所示。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具有一至少一回收口,回收内部的空气至一混合腔。所述风机抽取外界空气至所述混合腔。室内空气和外界空气在所述混合腔内进行能量交换,形成混合空气,降低温差、湿度差、含氧量差等等。例如,在寒冬腊月,现有的风机直接将外界寒冷的空气充入所述容置空间,而所述容置空间内空调开启,空气在内部混合,不仅内部温度不均,用户会在充气口附近感受冷温,而空调附近感受高温,而且冷风一直充入,空调需要持续工作升温,耗电量加大。同理,在炎炎夏季也是如此。
而本发明中,所述风机将所述混合空气充入所述容置空间内,相比直接充入相差较大的外界空气,所述混合空气和内部空气温差小、湿度差小、含氧量差小等等,更易于室内空气融合,用户不易感受到室内温差不均,提高人体舒适度,也降低了空调工作消耗。
此外,由于所述流通通道,所述囊体之间的室内空气流通,所述囊体和所述过道体之间的空气也可以流通,所以所述回收口回收的空气并不仅仅是其设置所在的囊体,而可以是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内部流通的整体空气。这就使得所述室内空气更具代表性,所述混合空气和所述室内空气差越小。
值得一提的是,室内空气的回收可以直接利用内外压力差,流通至所述混合腔,无需额外设置抽气泵,也无需担心回收空气速率较大,会影响所述囊体的充气膨胀。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室内空气的回收也可以额外设置所述抽气泵,从而可控地回收室内空气。优选地,所述混合腔中室内外空气含量相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腔中内外空气的比例可调节,从而使得所述混合空气更适宜。例如,通过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空气质量,例如温度、湿度、含氧量等等,调节内外空气的比例。例如当所述室内含氧量较低,则通过一控制装置降低所述抽气泵的回收速度,或者增加所述风机的抽取外界空气的速度,以增加室外空气的比例,提高含氧量等等。此处只是举例并不限制。
具体地,所述能量回收系统包括所述风机,一混合装置,一回收管道和一充气管道。所述混合装置具有所述混合腔,所述回收管道连通所述回收口和所述混合腔。所述充气管道连通所述充气口和所述混合腔。所述风机连通外界环境,且将所述混合腔和所述充气管道连通。为了降低噪音,降低气体流通过程中的能量散失,所述回收管道和所述充气管道外设有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保温棉等保温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能量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一降噪管道,连通所述混合装置和所述回收管道\或所述充气管道。也就是说,所述降噪管道安装于所述混合装置和所述回收管道之间,或所述混合装置和所述充气管道之间。室内空气从所述回收管道至所述降噪管道,流通至所述混合腔。混合空气从所述混合腔至所述降噪管道,流通至所述充气管道。所述降噪管道可以被实施为塑料软管、橡胶软管等材料制成,便于安装,降低噪音。
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可以实现充气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三合一,混合空气在实现能量回收利用的同时,作为所述透明式囊型屋的填充气体使其膨胀定型,实现充气。能量回收不影响所述排出口的空气排出,室内废弃或多余的气体仍可以正常排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口被实施为所述排出口,即利用室内空气的回收,和室外空气的补充实现空气循环。室内废弃或多余的气体通过所述混合装置排出更新,使得充气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三合一进一步得到体现。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装置设有一热交换器,例如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纸等等,提高热交换率,降低漏风率。热交换器可采用全热交换纤维,其间隙小,只有水蒸气分子能够通过,同时进行空气与层板的接触传递热量。 360°旋转交叉逆流风道设计,WV型轨道设计,即冷、热气体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在热交换器内气流属于湍流边界层内的对流换热性质,具有透湿率高、气密性好、耐老化和传热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可以充分进行热交换,降低漏风率,以达到较高的热交换效率,热交换效率大于70%。冷热负荷(室温)不受新风影响,大幅度降低新风处理所需能量,减少能源消耗,实现提升建筑高效节能效率。
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进一步包括一空气净化装置。随着室外空气PM2.5日益加重,所述囊体填充的空气并不一定适于人体。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被安装于所述充气管道,或者混合腔内,用于净化空气。所述空气净化器可以采用初效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5.0μm以上大颗粒灰尘及、霉菌、毛发、絮状物等直径比较大的有害颗粒物质;也可以采用高效过滤器,HEPA是国际公认的安全高效滤材,最初应用于核能研究防护,现在大量应用于精密实验室、医药生产、原子研究和外科手术等需要高洁净度的场所。HEPA等级越高,纤维越密过滤效果越好,且风阻也越大。主要用于过滤0.3um-0.5um以下的空气悬浮微小颗粒、花粉等,PM2.5净化率达到95%以上,PM0.3极微颗粒去除率92%以上。通过多级过滤,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微尘、PM2.5和病菌的作用,纯物理过滤方式,杜绝二次污染,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保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和上述第一实施例和其变形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包括一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一雾化膜,被贴附于所述囊体的透明区域。当所述雾化装置通电启动,所述雾化膜由不透明变成透明,可以作为投影屏幕,也可以作为控制所述囊体透明与非透明区域比例的装置。进一步,所述雾化装置配合可以配合一AR系统,增加用户的体验感。或者所述透明式囊型屋包括一全息投影系统,和所述雾化装置配合,使用户获取更真实和智能的体验。
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中,所述囊体的覆盖侧面由所述雾化膜制成,或者其透明区域由所述雾化膜制成。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所述雾化装置控制所述覆盖侧面是否透明,或者进一步地能控制透明区域的位置比例。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及其变形不同的是,用户无需经过所述过道体进入所述囊体的容置空间,所述过道体并非必要元件。在所述第四实施例中,所述进出门直接被设置于所述囊体的覆盖侧面,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和外界环境,从而使用户通过所述进出门直接进出所述容置空间。相应地,在所述进出门开合的过程中,所述囊体可以通过一囊体框架支撑,避免空气流失过多而坍塌。
所述囊体框架包括一囊体底座和多个囊体主架,所述囊体主架被固定于所述囊体底座,形成契合于所述囊体充气膨胀后的立体形状。所述囊体底座的尺寸和形状契合于所述囊体的底面尺寸和形状。所述囊体主架的尺寸和形状契合于所述囊体的覆盖侧面被充气膨胀后的形状和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囊体呈球形。此时,所述囊体底座呈圆形,和圆形的所述底面契合。所述囊体主架呈弧状,相邻的所述囊体主架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囊体底座。即所述囊体主架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囊体底座,沿所述覆盖侧面的成型弧度,向顶部延伸。
进一步,所述囊体框架包括一顶框架。所述囊体主架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顶框架。所述囊体主架在所述顶框架和所述囊体底座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囊体框架整体更加稳定,也更契合于囊体的形状。优选地,所述顶框架的形状和尺寸契合于所述覆盖侧面碰撞成型后顶面形状和尺寸。当所述囊体呈球形时,所述顶框架呈圆形,其直径小于所述囊体底座,优选地,尺寸可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圆形片的尺寸。
所述囊体框架还可以包括一门框架,其形状和尺寸契合所述进出门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囊体主架避让所述门框架,避免阻挡用户进出。当所述门框架的尺寸大于其相邻的所述囊体主架间距时,所述门框架于囊体主架的延伸方向,间断所述囊体主架,被固定于所述囊体主架间。即所述囊体主架的一端从所述囊体底座延伸至所述门框架低端部固定,另一端从所述顶框架延伸至所述门框架高端部固定。
当所述囊体框架被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囊体内部,可撑开所述囊体便于所述囊体成型。相比于只有风机填充气体,所述第四实施例的囊体成型更稳定。如果用户打开进出门、风机故障无法工作、或囊体破损等原因,导致所述容置空间的空气流失过快,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则所述囊体框架仍可保持所述囊体的立体成型,而无需担心坍塌。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式囊型屋被设置为一内外层结构,所述内外层结构由至少两囊体内外的设置形成。为了阐述方便,将其中设置于外层的囊体称外囊体,设置于内层的囊体称为内囊体。所述内囊体的尺寸小于所述外囊体的尺寸,被至于所述外囊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囊体和所述外囊体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即所述外囊体的容置空间被所述内囊体的容置空间和所述间隔空间占据。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或选择,所述间隔空间内可以容置的物品并不限制,例如容置家具、水、盆景植物等等。
所述外囊体和所述内囊体的空气填充可共用一风机,两者之间空气流通,从而达到充气的目的;或者所述外囊体的充气风压可略大于所述内囊体的充气风压,两者使用不同风机等等并不限制。
此时,所述进出门可以被直接设置于所述外囊体的覆盖侧面,用户从进出门进入所述间隔空间,在进入所述内囊体内;或者所述过道体被设置于所述间隔空间,其两端分别密闭地连接于所述外囊体的覆盖侧面和所述内囊体覆盖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囊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囊体框架,而所述间隔空间并不设置,可以保证所述内囊体的立体形状,又可以兼顾用户处于间隔空间和外界环境的兼顾;或者所述内囊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囊体框架支撑所述内囊体,所述间隔空间也设置有另一所述囊体框架支撑所述外囊体;或者所述间隔空间设置有所述外囊体框架,而所述内囊体并不设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
2.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和
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
3.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
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以及
一充气可膨胀的过道体,其中所述过道体具有一可开合的进出门,其中所述过道体和所述囊体密闭地连接,其中所述过道体被充气后界定一过道空间。
4.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回收口;
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以及
一能量回收系统,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系统具有一混合腔,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系统通过所述回收口接收所述囊体内的空气,所述风机抽取的外界空气,传输至所述混合腔进行能量交换,形成混合空气后,所述混合空气被所述风机填充至所述囊体。
5.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和至少一排气口,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一外界环境;和
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
6.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
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
一充气可膨胀的过道体,其中所述过道体具有一可开合的进出门,其中所述过道体和所述囊体密闭地连接,其中所述过道体被充气后界定一过道空间;以及一过道框架,其中所述过道框架设置于所述过道空间内,支撑所述过道体。
7.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
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以及
一遮挡装置,其中所述遮挡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囊体外侧。
8.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和至少一非透明区域,其中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非透明区域可拆卸地密闭地连接,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和
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
9.一适用于一囊型屋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回收管道,其中所述回收管道连通该囊型屋,用于回收该囊型的屋内空气;一充气管道,其中所述充气管道连通该囊型屋,用于向该囊型屋填充气体;一混合腔,其中所述回收管道和所述充气管道连通至所述混合腔;
一充气泵,其中所述充气泵通电后抽取外界空气至所述混合腔,以使外界空气和被回收的屋内空气能量交换,形成一混合空气,其中所述充气泵将所述混合空气通过所述充气管道填充至该囊型屋内部。
10.一透明式囊型屋,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可充气膨胀的囊体,其中所述囊体具有至少一透明区域,其中相邻的所述囊体之间拆卸地密闭地连接,所述囊体被充气后界定一容置空间;和
一风机,其中当所述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囊体的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气体。
CN201810994547.6A 2018-08-29 2018-08-29 透明式囊型屋 Pending CN110872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4547.6A CN110872913A (zh) 2018-08-29 2018-08-29 透明式囊型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4547.6A CN110872913A (zh) 2018-08-29 2018-08-29 透明式囊型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2913A true CN110872913A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1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4547.6A Pending CN110872913A (zh) 2018-08-29 2018-08-29 透明式囊型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291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3249Y (zh) * 1992-06-11 1993-10-06 陈晖� 充气旅行小屋
DE4214718A1 (de) * 1992-05-04 1993-11-11 Mohl Rolf Dieter Tragbare Sonnenschutzvorrichtung
CN202788155U (zh) * 2012-08-17 2013-03-13 黄佳欣 一种多用途气垫帐篷
TWM516078U (zh) * 2015-11-03 2016-01-21 P L Interior Design Co Ltd 球型帳篷及其組合結構
CN107143927A (zh) * 2017-05-06 2017-09-08 江西盛达尔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能量回收与利用功能的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7228769U (zh) * 2017-09-22 2018-04-13 谭宁 除尘系统及气膜建筑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14718A1 (de) * 1992-05-04 1993-11-11 Mohl Rolf Dieter Tragbare Sonnenschutzvorrichtung
CN2143249Y (zh) * 1992-06-11 1993-10-06 陈晖� 充气旅行小屋
CN202788155U (zh) * 2012-08-17 2013-03-13 黄佳欣 一种多用途气垫帐篷
TWM516078U (zh) * 2015-11-03 2016-01-21 P L Interior Design Co Ltd 球型帳篷及其組合結構
CN107143927A (zh) * 2017-05-06 2017-09-08 江西盛达尔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能量回收与利用功能的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7228769U (zh) * 2017-09-22 2018-04-13 谭宁 除尘系统及气膜建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2970B2 (en) Localised personal air conditioning
US6752164B1 (en) Room tent
CN104764134A (zh) 一种嵌入式新风设备
CN104896644B (zh)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CN109750766A (zh) 建筑节能复合自保温墙体
CN107045292A (zh) 智能室内集成墙
CN110872913A (zh) 透明式囊型屋
KR20070095575A (ko) 창문형 공조장치
CN110318652A (zh) 一种门窗通风器
CN214117703U (zh) 一种用于帐篷医院的连接通道帐篷
CN212378191U (zh) 一种全热新风除湿净化一体机
CN209585277U (zh) 透明屋
CN201902032U (zh) 一种可折叠移动公共休息室
CN107228409A (zh) 地板式空调器
CN108386063B (zh) 多用途可变帐篷
CN202504711U (zh) 书桌用门状架
CN206018859U (zh) 一种环保空调系统
CN207006369U (zh) 地板式空调器
CN207348214U (zh) 一种通风透气隔热保温的阳光房
CN205481658U (zh) 新风系统用过滤盒及具有该过滤盒的新风系统
AU2013100346A4 (en) Localised personal air conditioning
CN209538787U (zh) 一种旅游用轻便型户外帐篷
CN217269227U (zh) 一种新型隔离帐篷
CN220928208U (zh) 一种可移动伸缩式母婴室
CN215765387U (zh) 一种带有净化空调的手术帐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