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9196A - 变换属性数据以补偿属性值偏移 - Google Patents

变换属性数据以补偿属性值偏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9196A
CN110869196A CN201780093000.2A CN201780093000A CN110869196A CN 110869196 A CN110869196 A CN 110869196A CN 201780093000 A CN201780093000 A CN 201780093000A CN 110869196 A CN110869196 A CN 110869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ttribute
transformation
processor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30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摩根·T·施拉姆
马修·A·谢泼德
D·M·贝范格
杰伊·S·贡德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ublication of CN110869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9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93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10Formation of a green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20Direct sintering or me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8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8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 B22F10/85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0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eparation, properties or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green bodies or pre-forms
    • C04B2235/602Making the green bodies or pre-forms by moulding
    • C04B2235/6026Computer aided shaping, e.g. rapid prototyp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9Nc machine tool, till multiple
    • G05B2219/490233-D printing, layer of powder, add drops of binder in layer, new powd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0Additive manufacturing, e.g. 3D pri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Abstract

在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接收在增材制造中要生成的物体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包括描述物体的几何物体数据和属性数据。可以为物体确定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并且可以通过对与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属性数据施加变换来导出物体的修改后的数据模型,其中变换用于补偿与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属性值偏移。

Description

变换属性数据以补偿属性值偏移
背景技术
三维(3D)打印是一种增材制造工艺,其中例如可以通过对构造材料的连续层进行选择性固化来形成三维物体。可以在数据模型中描述要形成的物体。选择性固化可以例如通过熔合、粘合或通过包括烧结、挤出和辐照的工艺的固化被实现。这种系统产生的物体的质量、外观、强度和功能可能会根据所使用的增材制造技术的类型而变化。
附图简要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非限制性示例,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修改数据模型以补偿由于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导致的属性值偏移的方法的示例;
图2是确定用于生成物体的打印指令的方法的示例;
图3和图4是用于处理与增材制造有关的数据的设备的示例;以及
图5是与处理器相关联的机器可读介质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通过构造材料的固化生成三维物体。在一些示例中,构造材料可以是粉末状的颗粒材料,其可以例如是塑料、陶瓷或金属粉末。生成的物体的属性可以取决于构造材料的类型和所使用的固化机制的类型。构造材料可被沉积在例如打印床上,并且在例如制作室内被逐层处理。
在一些示例中,通过能量的定向施加(例如使用激光或电子束)实现选择性固化,能量的定向施加导致在施加定向能量的位置的构造材料的固化。在其它示例中,至少一种打印剂可被选择性地施加到构造材料,并且该打印剂在被施加时可以是液体。例如,可以以从表示要生成的三维物体(例如,可以从结构设计数据中生成)的切片的数据导出的图案将熔合剂(也称为“聚结剂”或“凝聚剂”)选择性地分布到构造材料的层的一部分上。熔合剂可以具有吸收能量的成分,使得当能量(例如,热量)被施加到层时,构造材料熔化、聚结并固化以根据图案形成三维物体的切片。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以某些其它方式实现聚结。
在一些示例中,除了熔合剂以外,打印剂还可以包括聚结改性剂(其可被称为改性剂或细化剂),该聚结改性剂用于例如通过抑制、减少或增加聚结来修改施加的熔合剂和/或能量的效果,或辅助对物体产生特定的光洁度或外观。
在一些示例中,例如包含染料、着色剂、导电剂、用于提供透明性或弹性的试剂等的属性改性剂可被用作熔合剂或改性剂,和/或用作用于为物体提供特定属性的打印剂。
增材制造系统可以基于结构设计数据生成物体。这可以涉及设计师例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程序生成要生成的物体的三维模型。该模型可以定义物体的实体部分。为了使用增材制造系统从模型生成三维物体,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对模型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模型的平行平面的切片。每个切片可以定义将由增材制造系统固化或使其聚结的构造材料的相应层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增材制造系统中,使用特定打印指令(其中,打印指令可以指定打印剂的覆盖范围或多种打印剂中的每一种的覆盖范围)生成的属性(例如,物体强度、物体的颜色、物体的密度等)可以基于物体生成参数而变化。例如,诸如颜色的属性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3D物体的表面的角度而变化。换句话说,在增材制造的一些示例中,可以存在角度颜色依赖性特性,这些特性可以影响使用物体生成材料的一致组合产生的一些物体的颜色的视觉外观。因此,打印剂的特定组合可以在具有第一角度的面上导致第一颜色并且在具有第二角度的面上导致第二颜色。通常,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角度通常指表面的表面法线的一个或多个角度(例如,一个角度、两个角度、三个角度等)。
其它参数也可以影响物体的属性。例如,属性可以根据系统的打印体积内的位置而变化(例如,特定的物体生成指令可导致在打印体积的一个位置中的颜色和物体强度与另一个位置不同,其中一个位置相比于另一个例如更高、更低、更中心或更靠近构造体积内的给定边)。作为另一示例,使用特定打印指令生成的属性可以根据物体生成设备的操作温度而变化(使得使用构造材料的特定组合生成的物体在第一温度下打印时可以具有一个属性值(例如,表示颜色/强度/密度等的值),并且在第二温度下打印时属性值可以不同)。不同的物体生成设备可以使用相同的打印指令生成不同的属性。
图1示出了方法的示例,该方法可以是计算机执行的方法,例如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并且该方法可以包括导出物体的修改后的数据模型的方法,其中,对属性数据进行变换以补偿物体生成参数属性依赖性(例如,表面取向、构建体积内的物体生成位置、物体生成温度,物体生成类别或类型等)。在一些示例中,变换用于增加所生成的物体中的至少一个属性的一致性。
框102包括接收在增材制造中要生成的物体的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包括描述物体的几何物体数据和可以描述物体的至少一个属性的属性数据。
数据模型例如可以由处理器通过网络、通过通信链路等从存储器中接收。
几何物体数据可以定义模型物体的至少一部分的三维几何模型,包括三维坐标系中物体的全部或部分(例如,物体的实体部分)的形状和范围。在一些示例中,数据模型可以将物体或物体的表面表示为多边形的网格。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多边形的面可以与取向数据相关联,例如,表面法线取向向量(或者这样的向量可以是可导出的)。物体模型数据可以例如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程序或由设计师生成。
属性数据可以例如包括与物体的至少一部分相关联的属性“映射图”。在物体的位置和属性映射图之间可以存在映射,并且属性映射图可以是与这种映射相关联的任何属性数据。在一些示例中,属性映射图可以仅与物体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相关联,而在其它示例中,属性映射图可以与物体的一个或多个内部部分相关联。属性映射图可以包括可被应用于3D模型以添加颜色、纹理或其它属性(如光泽度、反射率、导电率、透明度、强度等)的2D图像文件。属性映射图可以与特定属性有关,例如,定义物体在其表面上的着色(并因此提供表面图案等等)。在其它示例中,可以提供3D属性映射图。
在一些示例中,这样的属性映射图可以对应于物体表面的“展开”模型。例如,描述物体的表面的多边形可以被布置为使得位于2D平面中,并且可以通过uv坐标系来描述(与用于在3D中描述物体的xyz坐标系相比)。可以经由映射(其可被称为uv映射)将属性映射图与物体表面和/或物体内部中的位置相关联,以便与展开的3D模型的uv坐标相对应。
例如,可以经由uv映射将2D属性映射图中的坐标与物体模型的多边形的顶点(即拐角)相关联。在一些示例中,物体的模型可被表示为两部分:(a)将物体表示为多个初始多边形(即网格)的物体模型数据,物体模型数据在xyz中具有3D直线坐标;以及(b)物体属性数据,例如(一个或多个)位图,物体属性数据在uv中具有2D直线坐标(uv空间可以有效地是位图xy空间,但为了避免与3D坐标系混淆而被称为uv)。
在一个示例中,多边形网格是表示物体的表面的三角形网格,并且网格中的每个三角形具有三个顶点和六条信息—xyz坐标v0、v1和v2(多边形顶点在3D空间中的位置)和uv坐标uv0、uv1和uv2(顶点在(一个或多个)位图的2D空间中的位置)。uv坐标可以具有与xyz坐标不同的形状,它们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位图上的三个任意点(或者甚至是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点)。此外,可以为每个多边形独立地确定uv坐标,其中一个多边形的uv坐标通常不影响任何其它多边形的uv坐标。以此方式,顶点处的属性由uv坐标给出。对于给定多边形的其余部分(边缘和内部),可以从三个uv顶点导出(例如进行插值(例如线性插值))这些属性。
虽然在此使用了三角形的示例,但是网格可以基于不同的多边形,例如包括四面体网格(其包括多边形面)。在这样的网格中,可以再次在顶点处定义属性。
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以一些其它方式指定物体属性数据,以便为要生成的三维物体的至少一部分定义至少一个物体属性。例如,属性数据可以与物体模型的体素相关联,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与按体积指定或作为算法指定或以其它某种形式指定的多边形面相关联。
在一个示例中,物体属性数据可以包括要生成的物体的至少一部分的颜色数据、柔韧性、弹性、刚度、表面粗糙度、孔隙率、层间强度、密度、透明度、电导率等的任何一个或任意组合。物体属性数据可以为物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定义多个物体属性,并且指定的属性可因物体而异。
在一个或多个属性数据源/映射图中描述多个属性的情况下,至少一些这样的属性可以具有相互依赖性。例如,由于指定的物体强度、透明度、浮力等,一些颜色可能无法在同一物体内实现。在一些示例中,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可以以与另一属性不同的方式影响一个属性。这种相互依赖性的影响在下面进行讨论。
如果不存在物体属性数据,则该物体可以基于所使用的构造材料和打印剂而具有一些默认属性。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存在与物体相关联的多个属性映射图和/或属性数据源(例如,数据文件、数据库、查找表等等)。多个属性映射图/属性数据源可以例如表征不同的物体部分(例如,一个属性映射图可以详述多边形或一组多边形的属性,而另一个属性映射图可以详述不同多边形或一组不同多边形的属性)。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存在与不同属性或属性的不同组合有关的多个属性映射图/属性数据源(例如,表面装饰可被保存在纹理映射图中,并且强度规格可被存储在分离的数据文件中)。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为给定的属性提供替代的属性映射图/属性数据源(或者可以存在到属性映射图的一组替代映射)。例如,在对于系统参数的给定特定状态使用高色度属性映射图被确定为不合适的情况,可以供应高色度颜色属性映射图以及替代的较低色度颜色属性映射图。可替代地,高色度和低色度颜色属性数据可以被包含在单个属性映射图中(如上所述,其可以映射到物体的全部或仅一部分),并且可以指定两组映射:高色度映射和低色度映射。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基于一些参数值选择这样的替代。例如,这可以允许操作员在系统参数意味着无法实现特定规格的情况下指定优选的后备选项。高色度和低色度在这里仅作为属性替代的示例使用,并且可以使用替代数据源/映射指定任何属性。
框104包括例如从物体模型中确定(或识别)影响物体的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如上所述,在一些示例中,这可以是表面部分的取向,该表面部分的取向可以从与数据模型一起供应的表面法线取向向量中导出。在其它示例中,这可以例如通过使用点积等来确定面的法线来确定。确定面的法线可以例如基于惯例。例如,三角形面法线(对于三角形ABC,按该顺序)可被定义为在矢量叉积(B-A)×(C-A)的方向上的单位矢量,以便为面提供外向法线的一致的定义。这可被用于建立常规的“旋向性(handedness)”。然而,可以建立和/或利用替代惯例以确定表面的面的取向。
在一些示例中,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可以包括系统的构造体积内的预期物体部分位置,或者可以包括物体生成设备的操作温度,等等。
可以针对不同的物体部分和/或相对于不同的属性确定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多个属性。
框106包括通过对属性数据施加变换导出物体的修改后的数据模型,其中该变换用于(至少部分地)补偿与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颜色相关联的属性值偏移。在一些示例中,补偿可以是部分补偿(即,可以部分地而不是完全地或完整地补偿偏移)。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处理数据模型以准备物体生成。例如,物体模型可以被“体素化”,使得属性数据与物体模型的离散体积或体素相关联(如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这样的修改之后(例如,在“体素化”之后)施加属性数据的变换,而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在这样的处理之前修改属性数据(例如,可以直接修改存储属性数据的属性映射图或其它数据文件,或者可以修改到属性值的指定映射)。例如,如上所述,属性映射图可被映射到物体内的位置,并且可以是以下情况,即该位置可以具有不同的关联参数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首先将属性映射图映射到体素模型(或物体的一些其它模型),并且然后可以使用变换来变换各个体素的属性值。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在施加变换之后执行映射。
一旦已经施加了这种处理和修改,则可以存在生成打印指令的另一步骤,例如,如下面关于图2所描述的。
在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包括确定表面部分的取向的示例中,导出修改后的数据模型可以包括基于表面部分的取向对属性数据施加变换。在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是在导出修改后的数据模型的系统的构造体积内的物体部分位置的示例中,这可以包括基于物体部分位置对属性数据施加变换。在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包括物体生成设备的预期操作温度的示例中,这可以包括基于预期操作温度对属性数据施加变换。在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包括物体生成设备的类型的示例中,这可以包括基于物体生成设备的类型对属性数据施加变换。
如上所述,在一些示例中,两个属性可能具有相互依赖性和/或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特定属性对属性的影响可以不同。在这样的示例中,可以考虑两个或更多个偏移的属性值,和/或对属性数据的变换可以连带地基于这样确定的属性值。例如,在补偿一个属性值偏移和另一属性值偏移之间可以存在折衷。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存在属性优先级顺序,并且补偿特定属性值偏移可以优先于另一个进行。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确定所施加的变换的加权组合和/或通过补偿优先级顺序较高的属性的属性偏移而不补偿优先级顺序较低的属性的属性偏移来进行这种折衷。
在一些示例中,受影响的属性可以是颜色,并且变换可以包括施加颜色偏移。例如,可以是以下情况,即物体具有带有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在初始数据模型中与这些面中的每个面相关联的颜色数据可以是相同的,即,这意味着在生成的物体中,两个面看起来是相同的颜色。通常,可以是以下情况,即基于颜色数据,例如使用映射等,来选择指定打印剂的特定组合的打印指令。然而,如上所述,颜色可以具有角度依赖性:换句话说,指定打印剂的特定组合的打印指令在被施加到具有第一取向的面时产生第一比色定量,并且在被施加到具有第二取向的面时产生第二比色定量。
在这样的示例中,颜色偏移可被施加到与第一面和/或第二面相关联的颜色数据,使得在修改后的数据模型中指定的颜色对于第一面和第二面而言是不同的。然而,实际上,这可以映射到打印剂的组合,虽然对于每个面不同,但打印剂的组合在生成物体时将在两个面上产生基本相同的比色定量:即与颜色的角度依赖性相关联的颜色偏移已经至少部分地被补偿。
在一些示例中,变换可以包括修改属性映射图。换句话说,物体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的映射可以保持不变,但是基础属性数据可以发生颜色偏移。
通过生成修改后的数据模型,可以以朴素的方式执行后续处理,无需考虑取向角(或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任何其它颜色)。
属性对参数的依赖性可被预先确定。例如,为了表征颜色的角度依赖性,可以使用一致的打印指令和所测量的面的比色定量打印具有不同取向的面的物体。在其它示例中,相同的打印指令可被用于以不同温度和/或在构造体积内的不同位置处,和/或使用不同的打印设备和所测量的物体的比色定量生成物体。在其它示例中,代替颜色或除了颜色之外,还可以测量其它属性,例如强度、密度、弹性等。
这允许开发特定于参数的变换。例如,可以基于特定参数(第一参数值)确定到打印指令的映射。例如,这可以是任何(任意)面取向、温度、位置和/或物体生成设备,并且这可以是映射资源生成打印指令的基础。
给定影响参数值的第二颜色,可以对变换进行建模以确定哪个打印指令产生预期属性(在本示例中为颜色):这反过来可被用于确定“参考”框架和“参数依赖框架”中的颜色之间的映射。
例如,可以确定当参数具有第一值(例如,面具有第一取向)时,由打印指令1产生第一颜色,并且当参数具有第二值(例如,物体面具有第二取向)时,由打印指令2产生第一颜色。当参数具有第一值时使用打印指令2时,可以导致第二颜色。打印指令1和2可以指定打印剂的不同组合,例如不同比例的着色剂。
在这样的示例中,其中在原始物体模型中指定第一颜色,并且在物体生成期间,物体的至少一部分将经受第二参数值,第一颜色可以在修改后的数据模型中被变换为的第二颜色。当在生成物体之前确定打印指令时,这将导致为该区域选择打印指令2,并且实际产生第一颜色。在实践中,可以不是以下情况,即对于所有取向都可以产生完全相同的颜色,并且在这样的示例中,可以利用最接近的可用颜色。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对两个参数值的颜色数据进行变换,例如,以便导致介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中间的颜色,或者针对两个参数值可以获得的一些其它颜色。
通常,可以导出从数据模型中的属性规格到参数依赖属性空间的变换,其中参数依赖属性空间中的属性规格取决于参数值。
可以表征参数依赖性对属性的影响(例如,通过打印被设计为表征属性对参数的依赖性的一组测试物体),并且该表征然后可被用于通过调整原始数据模型的属性信息以补偿属性的参数依赖性来生成修改后的数据模型。
然后,在一些示例中,当打印3D物体时,可以在一定范围的参数值(例如,不同取向的表面,或系统的打印体积内的位置,或不同的操作温度,或其它参数依赖性特性的变形)范围内以更加一致和统一的方式实现所生成的物体的属性。在确定打印指令之后,无需对打印装置进行任何直接控制或对被打印到构造材料的任何特定层的打印剂进行任何修改,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如以上简要提到的,在增材制造的一些示例中,三维空间可以以体素(即三维像素)来表征,其中每个体素占据或表示离散的体积。在一些示例中,考虑了打印设备的打印分辨率来确定体素,使得每个体素表示在施加打印剂时可以唯一地寻址的体积,并且因此一个体素的属性可以与相邻体素的属性不同。换句话说,体素可以对应于可以由打印设备(其可以是特定的打印设备,或一类打印设备等)单独寻址的体积,使得可以至少基本上独立于其它体素的属性来确定该体素的属性。例如,体素的“高度”可以对应于构造材料的层的高度。在一些示例中,打印设备的分辨率可以超过体素的分辨率,即,体素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打印设备可寻址的位置。通常,物体模型的体素可以各自具有相同的形状(例如,长方体或四面体),但原则上它们的形状和/或大小可以不同。在一些示例中,体素是基于构造材料的层的高度的长方体(在一些示例中,其可以例如大约为80μm)。例如,xy平面中的表面积可以大约为42μm乘42μm(在z轴上指定体素高度)。在一些示例中,在处理表示物体的数据时,每个体素可以与属性和/或打印指令相关联,这些属性和/或打印指令整体上适用于体素。在一些示例中,修改后的数据模型可以被表示为物体的体素模型。
图2是可以遵循图1的方法的确定打印指令以使用增材制造生成物体的方法的示例。框202包括生成要生成的物体的预览。这样的物体预览可以通过对物体建模,例如预测物体的颜色或外观来生成。用于生成预览的模型可以包含与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预期属性值偏移。框204包括例如使用显示屏等向操作员显示物体的预览。尽管可能已经对属性数据进行了变换,以便补偿参数的偏移,但是这种补偿可能不完美;例如,对于具有一组特定着色剂(其可在一组特定的限制内被施加)的给定打印设备,可能无法获得预期颜色。因此,尽管图1的方法可以至少部分地补偿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的影响,但这可能不是完全成功的。通过生成预览,操作员可以在打印之前检查(并且在一些示例中,调整)预期色彩渲染。在一些情况下,在由于系统参数不可能实现可接受的颜色均匀性的情况下,这可以警告操作员。在其它示例中,操作员可以选择不同的变换来施加(例如,通过指定不同的面取向作为参考取向)。
框206包括基于修改后的数据模型确定打印指令。在一些示例中,框206以操作员批准预览和/或修改后的预览为条件。这可以包括使用诸如转换算法上的查找表之类的映射资源以识别将被施加到构造材料的区域的一种或多种打印剂的覆盖范围。可以使用半色调技术等确定打印剂在构造材料上的放置。
应当注意,由于被预测在物体生成中发生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值偏移已经至少部分地由变换补偿,因此打印指令的确定可以以朴素的方式执行,而不考虑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因此,简化了数据模型的下游处理。确定打印指令可以例如包括使用查找表等,并且相同的查找表可被用于各种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可以对具有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不同属性的物体进行建模,而无需更改。
所确定的打印指令可以例如指定要被施加到构造材料的层的特定区域的一种或多种打印剂(例如熔合剂、着色剂等)的覆盖范围。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使用半色调操作来确定打印剂液滴在该区域内的放置。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基于打印指令使用增材制造来生成物体。例如,这可以包括在打印床上形成构造材料的连续的层,并且根据该层的控制指令施加打印剂,并且使该层暴露于辐射,导致构造材料的加热和熔合。
图3是包括处理电路302的设备300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处理电路302包括变换模块304。在设备300的使用中,变换模块304接收表示三维物体的数据,该数据包括与物体相关联的属性数据,并且变换模块304使用至少一个变换来变换该属性数据,以补偿与影响增材制造中的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属性值偏移。
属性数据可以例如包括物体的至少一个“展开”模型(例如,纹理映射图),或者可以以其它方式定义(例如,可以为物体顶点定义属性,并且可以对中间位置的属性数据进行插值),或者,可以在与定义物体的多边形网格的面相关的属性映射图中或与3D网格中的多边形体积相关的属性映射图中定义属性数据,或以一些其它方式定义属性数据。属性“映射图”可以是通过映射与物体几何形状相关的任何属性描述。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以一些其它方式定义属性,例如,将属性与物体模型的“体素”或离散体积相关联。
在一些示例中,变换模块304使用特定于取向的变换、特定于打印设备的变换(例如,物体生成温度、打印设备类型或类别)或物体生成位置参数(例如,构造体积内的预期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来变换属性数据。
处理电路302可以例如执行图1的方法。
图4示出了包括处理电路402的设备400的示例,该处理电路402包括变换模块304以及映射模块404、显示模块406和控制数据模块408。设备400进一步包括物体生成设备410。
在设备400的使用中,映射模块404将变换后的属性数据映射到用于生成物体的物体生成指令。为此,映射模块404可以包括映射资源,该映射资源将一组预定属性与用于在物体生成中打印打印剂的打印指令相关联。
显示模块406被配置为基于变换后的属性数据(例如,变换后的属性映射图或包括变换后的属性数据的物体模型)来显示物体的表示,并且可以包括屏幕等。在显示物体的表示之前,显示模块406施加变换以对与影响增材制造中的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属性偏移进行建模。如上所述,这可以起到“预览”的作用,并且可以允许用户评估是否已经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对预期属性偏移(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诸如颜色的外观属性)进行补偿。
控制数据模块408基于变换后的属性数据生成控制数据,以使物体生成设备生成物体。例如,这可以基于物体生成指令。
物体生成设备410根据控制数据生成物体,并且为此可以包括附加部件,诸如打印床、(一个或多个)构造材料施加器、(一个或多个)打印剂施加器、热源等,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设备400可以执行图1和/或图2的方法。
图5是与处理器502相关联的有形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介质500的示例。机器可读介质500存储指令504,当指令504由处理器502执行时,该指令504使处理器502执行处理。指令504包括:指令506,用于对与在增材制造中要生成的物体相关联的属性数据施加变换,以补偿与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例如,与在增材制造中要生成的物体的表面的表面取向相关联)的属性值偏移;和指令508,用于基于变换后的属性数据生成物体模型。
在一些示例中,指令504可以包括用于使处理器502生成包括变换后的属性数据的体素化物体模型的指令。在一些示例中,指令可以包括用于使处理器502基于原始属性数据生成体素化物体模型并且对体素化物体模型的属性数据进行变换的指令,而在其它示例中,可以对属性数据进行变换,并且可以基于变换后的属性数据生成体素化物体模型。
在一些示例中,指令504可以包括用于使处理器502确定用于生成物体的控制指令的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指令504可以包括用于使处理器502对属性数据的与不同的物体表面部分相关联的部分施加多个不同的变换的指令,不同的物体表面部分具有不同的取向。
在一些示例中,指令504可以包括用于使处理器502对属性数据施加特定于物体生成的变换的指令。
可以将本公开中的示例提供为方法、系统或机器可读指令,例如软件、硬件、固件等的任何组合。这样的机器可读指令可以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硬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上具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参考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流程图和框图描述了本公开。尽管上述流程图示出了特定的执行顺序,但是执行顺序可以与所描绘的顺序不同。关于一个流程图描述的框可以与另一流程图的框组合。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框图中的各个框及其组合可以通过机器可读指令来实现。
机器可读指令可以例如由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说明书和附图中描述的功能。具体地,处理器或处理设备可以执行机器可读指令。因此,设备和装置的功能模块(例如,变换模块304、映射模块404、显示模块406和控制数据模块408)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机器可读指令的处理器或依照嵌入逻辑电路的指令操作的处理器来实施。术语“处理器”将被广义地解释为包括CPU、处理单元、ASIC、逻辑单元或可编程门阵列等。方法和功能模块可以全部由单个处理器执行或在若干处理器之间划分。
这样的机器可读指令也可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可以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模式进行操作。
这样的机器可读指令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以使得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一系列操作以产生计算机实施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实现由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流程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框指定的功能。
此外,本文中的教导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来实施,该计算机软件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并且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装置实施在本公开的示例中记载的方法的多个指令。
尽管已经参考某些示例描述了方法、设备和相关方面,但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改变、省略和替换。因此,意图在于,该方法、设备和相关方面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限制。应当注意,上述示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设计许多替代实施方式。关于一个示例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另一示例的特征组合。
词语“包括”不排除权利要求中列出的元件以外的元件的存在,“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并且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完成权利要求中记载的若干单元的功能。
任何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与任何独立权利要求或(一个或多个)其它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

Claims (15)

1.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在增材制造中要生成的物体的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描述所述物体的几何物体数据和属性数据;
由处理器确定影响所述物体的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以及
通过对与所述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所述属性数据施加变换,由处理器导出所述物体的修改后的数据模型,其中,所述变换用于补偿与所述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属性值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包括:确定物体表面部分的取向,并且其中导出所述修改后的数据模型包括对与所述表面部分相关联的所述属性数据施加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修改后的数据模型确定打印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影响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物体生成设备的构造体积内的预期物体部分位置;以及
确定所述物体生成设备的操作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修改后的数据模型生成物体预览。
6.一种设备,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包括:
变换模块,用于接收表示三维物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与所述三维物体相关联的属性数据;并且用于使用至少一个变换来变换所述属性数据,以补偿与影响增材制造中的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属性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变换模块用于使用下列项中的至少一个来变换所述属性数据:特定于取向的变换;特定于打印设备的变换;以及物体生成位置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映射模块,用于将变换后的属性数据映射到物体生成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变换后的属性数据显示所述三维物体的表示,并且其中在显示所述三维物体的所述表示之前,所述显示模块施加变换以对与影响增材制造中的物体生成参数的属性相关联的所述属性偏移进行建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控制数据模块,所述控制数据模块用于生成控制数据,以使物体生成设备基于变换后的属性数据生成物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物体生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数据生成物体。
12.一种存储指令的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对与在增材制造中要生成的物体相关联的属性数据施加变换,以补偿与在增材制造中要生成的物体的表面的表面取向相关联的属性值偏移;以及
基于变换后的属性数据生成物体模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机器可读介质存储另外的指令,所述另外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生成包括所述变换后的属性数据的体素化物体模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机器可读介质存储另外的指令,所述另外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对所述属性数据的与不同的物体表面部分相关联的部分施加多个不同的变换,所述不同的物体表面部分具有不同的取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机器可读介质存储另外的指令,所述另外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对所述属性数据施加特定于物体生成的变换。
CN201780093000.2A 2017-07-28 2017-07-28 变换属性数据以补偿属性值偏移 Pending CN1108691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7/044420 WO2019022770A1 (en) 2017-07-28 2017-07-28 TRANSFORMING PROPERTY DATA TO COMPENSATE PROPERTY VALUE SHIF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9196A true CN110869196A (zh) 2020-03-06

Family

ID=6504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3000.2A Pending CN110869196A (zh) 2017-07-28 2017-07-28 变换属性数据以补偿属性值偏移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06113A1 (zh)
EP (1) EP3612374A4 (zh)
JP (1) JP2020521658A (zh)
KR (1) KR20200007892A (zh)
CN (1) CN110869196A (zh)
BR (1) BR112020001862A2 (zh)
WO (1) WO20190227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0667A (zh) * 2023-03-28 2023-06-27 云阳县优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玩具的3d打印模型设计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50327A1 (en) * 2019-04-29 2022-08-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gent formulation determination based on surface orientations of 3d models
US20230027565A1 (en) * 2020-01-16 2023-01-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Object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O2022211780A1 (en) * 2021-03-29 2022-10-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latively rotated objec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98091A (ja) * 2013-11-18 2015-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方法、三次元造形物、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用プログラム、三次元造形物の色補正制御方法および三次元造形物製造装置
CN105058795A (zh) * 2015-08-06 2015-11-18 清华大学 增材制造的误差补偿方法
WO2016098298A1 (en) * 2014-12-19 2016-06-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160339643A1 (en) * 2014-01-26 2016-11-24 Stratasys Ltd. Colo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objects
CN106903878A (zh) * 2015-11-19 2017-06-3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三维造型装置和三维造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2748A (ja) * 2001-03-29 2002-10-09 Minolta Co Ltd 彩色三次元造形システム及び方法、彩色三次元造形用の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彩色三次元造形用の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該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AU2003900180A0 (en) * 2003-01-16 2003-01-30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dam001)
DE102006001847A1 (de) * 2006-01-13 2007-07-19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Formen eines Schallkanals einer Hörvorrichtung
WO2016032544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Gene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US10046522B2 (en) * 2015-02-26 2018-08-14 Stratasys, Inc. Surface angle model evaluation proces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07206694A (zh) * 2015-04-24 2017-09-2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三维物体数据
EP3231168B1 (en) * 2015-04-24 2021-08-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rmining halftone schemes for 3d printing
US10377081B2 (en) * 2015-04-24 2019-08-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cess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data for storage
EP3322305B1 (en) * 2015-07-13 2020-07-01 DSM IP Assets B.V. Use of 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 to solubilize proteins, optionally further to reduce their foaming tendency
US10394202B2 (en) * 2015-08-21 2019-08-27 Voxel8, Inc. 3D printer calibration and control
CN105922586B (zh) * 2016-05-16 2018-12-18 磐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3d打印机以及3d打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98091A (ja) * 2013-11-18 2015-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方法、三次元造形物、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用プログラム、三次元造形物の色補正制御方法および三次元造形物製造装置
US20160339643A1 (en) * 2014-01-26 2016-11-24 Stratasys Ltd. Colo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objects
WO2016098298A1 (en) * 2014-12-19 2016-06-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5058795A (zh) * 2015-08-06 2015-11-18 清华大学 增材制造的误差补偿方法
CN106903878A (zh) * 2015-11-19 2017-06-3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三维造型装置和三维造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0667A (zh) * 2023-03-28 2023-06-27 云阳县优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玩具的3d打印模型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6330667B (zh) * 2023-03-28 2023-10-24 云阳县优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玩具的3d打印模型设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0001862A2 (pt) 2020-07-28
WO2019022770A1 (en) 2019-01-31
US20210206113A1 (en) 2021-07-08
EP3612374A1 (en) 2020-02-26
JP2020521658A (ja) 2020-07-27
EP3612374A4 (en) 2020-12-02
KR20200007892A (ko) 2020-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9196A (zh) 变换属性数据以补偿属性值偏移
CN107250972B (zh) 确定用于3d打印的半色调机制
US20230339188A1 (en) Predicted object attributes
CN107206692B (zh) 三维对象表示
US20210362427A1 (en) Determining object model types
JP2019532851A (ja) 積層造形の命令の生成
US11367245B2 (en) Transforming object data models to disperse object properties
US11221609B2 (en) Determining object volumes in virtual object space
KR102350691B1 (ko) 적층 제조를 위한 물체 모델의 네스트형 세그먼트
US20220161498A1 (en) Dimensional compensatio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11927938B2 (en) Generating object model slices
JP7288027B2 (ja) 積層造形のための物体モデルにおける入れ子型セグメント
US20230391013A1 (en) Determining whether using build data will result in generating an object with a generation defect
US11526150B2 (en) Inferring object attributes
US11453169B2 (en) Generating output print data
IL298459A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KR20160123750A (ko) 3차원 프린팅을 위한 두께 모델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WO2020263273A1 (en) Object location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