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873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8733A
CN110868733A CN201810989663.9A CN201810989663A CN110868733A CN 110868733 A CN110868733 A CN 110868733A CN 201810989663 A CN201810989663 A CN 201810989663A CN 110868733 A CN110868733 A CN 110868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se station
terminal
radio bearer
targe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96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8733B (zh
Inventor
胡星星
曾清海
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896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87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2761 priority patent/WO2020043083A1/zh
Priority to EP19855665.6A priority patent/EP3836598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868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8733A/zh
Priority to US17/186,030 priority patent/US1171173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8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8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04W36/0235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by transmitting sequence numbers, e.g. SN status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04W36/125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invol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ervice backb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源基站确定第一数据和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本方法中,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和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中携带无线空口序列号,由于这些无线空口序列号与终端之前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是按照同一规则顺序排序,使得目标基站将这些数据转发给终端后,终端能够对接收到的数据包正确排序,进而保证所有接收的数据包按序提交给上层。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需要接入到无线网络,且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高速率的保证。这些对网络提出了更高吞吐量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标准中正在研究新一代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称为5G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由网络侧设备和终端组成。网络设备由基站和核心网组成,终端通过与网络侧进行交互完成无线通信的任务。
在4G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对应的基站称为LTE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核心网称为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在5G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称为新空口(new radio,NR),对应的基站称为gNB,核心网称为5GC(5generationcore)。为了使得基站和核心网可以独立的演进,无线通信标准中允许eNB连接到4G的核心网EPC(即终端通过LTE eNB连接到EPC),也允许eNB连接到5G系统中的核心网5GC,对应的基站可以称为演进型长期演进(evolved LTE,eLTE)eNB,也称为ng-eNB。另外,也允许eLTEeNB同时连接到EPC和5GC,或者还可以一个小区同时连接到EPC和5GC。
当终端通过LTE eNB基站连接到EPC时,基站与终端的通信数据可以采用LTE的各层无线协议处理,例如LTE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LTE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LTE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LTE物理层(Physical,PHY);当终端通过基站gNB连接到5GC时,基站与终端的通信数据可以采用NR的各层无线协议标准,例如NR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SDAP)/NR PDCP/NR RLC/NR MAC/NR PHY。当终端通过基站ng-eNB连接到5GC时,基站与终端的通信数据可以综合采用NR/LTE的各层无线协议标准,例如NRSDAP/NR PDCP/LTE RLC/LTE MAC/LTE PHY。当终端与基站通信时,某些业务对数据包有按序提交的要求(即数据包要按照先后关系发送给对端。比如基站从终端接收数据时,基站收到数据时必须按照一定的先后关系提交给核心网),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中,发送端一般会为数据包在某些无线协议上分配一个序列号,这样接收端就可以根据该序列号的先后关系来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乱序了。
运营商可能在一部分区域中布局LTE基站,在另外一部分区域布局eLTE基站,这样终端从LTE eNB移动到eLTE eNB时需要进行对应的核心网切换。也可能在基站同时连接到EPC和5GC的场景中,考虑到核心网的负荷均衡,需要把一部分终端在EPC和5GC之间进行切换。也可能终端从LTE eNB移动到gNB时需要对应的切换。由于当终端连接到不同的核心网时,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采用不同的协议,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和错序提交。
例如,当通过LTE基站连接EPC的终端切换到与连接到5GC的NR基站过程中,对于下行数据:对于未被终端正确接收的下行数据,源小区会将其转移到源核心网,源核心网再把该下行数据经过目标核心网和目标小区传输给该终端,目标小区重新为这些下行数据分配序列号。终端的无线协议层在切换过程中会把从源小区中收到的数据提交给上层,再在目标小区接收数据。由于未被正确接收的数据可能只是一些数据包中某些数据包未被终端接收,比如从源核心网来的数据包顺序为数据包1、2、3、4、5,数据包1、3、5被终端正确接收,数据包2、4没有被终端正确接收,则终端的无线协议层在切换过程中会把数据包1、3、5提交给上层,之后再把从目标小区收到数据包2、4提交给上层,这样就导致了上层收到数据包1、2、3、4、5是乱序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以保证终端与基站间通信过程中数据不丢包且能够按序提交。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源基站确定第一数据和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例如SN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本方法中,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在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且这些数据所对应的数据单元中携带无线空口序列号,使得目标基站接收到携带有原来无线空口序列号的数据包后,将这些序列号以及数据包发送给终端,由于这些无线空口序列号与终端之前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是按照同一规则顺序排序,所以终端能够对接收到的数据包正确排序,进而保证所有接收的数据包按序提交给上层。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源基站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以使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本实现方式中,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将产生的第二数据和第二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发送给目标基站,由于该第二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是在第一数据的基础上,继续配置的,所以接收端的目标基站和终端能够识别并正确地排序,进而保证接收的数据包按序提交。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源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反馈的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第二无线承载信息;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包括无线承载配置,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承载配置中包括:DRB标识、该DRB对应的NR PDCP配置信息和NR SDAP配置信息。进一步地,所述NR SDAP配置信息中包括:源基站为UE配置的DRB与QoS flow之间的映射关系,另外,所述NR SDAP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任意一项:DRB承载的PDU session ID,SDAP上下行分别是否配置SDAP报文头,及该DRB是否为默认DRB。此外,所述无线承载配置中还可以包括:源基站为UE配置的DRB配置。所述DRB配置具体包括:DRB标识、该DRB对应的源基站为UE配置的PDCP信息等。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认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为用于配置第三数据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三数据为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本方面中,通过反馈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使得目标基站能够根据该第三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用于承载目标核心网下发的数据,并且按照目标核心网的协议规则对新下发的数据进行序列号的排序,从而避免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产生混乱,进一步保证目标基站对来自源基站和来自目标核心网的不同数据的有序接收和处理。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源基站通过第一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所述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以及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还包括:所述源基站从终端接收的乱序的数据包,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源基站通过第二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来自所述终端的乱序的数据包以及与所述乱序的数据包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本实现方式中,对于上行数据,终端向在目标小区或目标基站发送上行乱序的数据包和对应的序列号,从而避免数据包一些发送了但未被源基站或源小区接收的数据包丢失。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目标基站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生成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确认消息。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所连接的目标核心网的配置信息;目标基站通过所述确认消息携带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目标基站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目标基站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配置第二无线承载;目标基站将第三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第三数据为位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所述切换完成消息中包括结束标识,所述结束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源核心网停止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所述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终端根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一数据和缓存在终端的数据进行排序。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本方面中,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目标核心网的第一数据后,由于该第一数据中包括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例如SN号,所以终端可以根据该序列号对接收的第一数据和之前成功接收的数据进行排序,进而保证所有数据包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序,最后将排序号的数据包传输给上层。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排序。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三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三数据为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终端按照所述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排序。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切换通知消息,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包括接入到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ID;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ID接入到所述目标小区,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通知消息可以是RRC重配消息。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DRB用于传输带有SN号的未被UE确认的第一数据,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终端利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二无线承载;第二无线承载DRB用于传输切换到目标核心网的数据包,即第三数据,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三数据,包括:终端利用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和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源基站,其中,所述装置中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方法步骤的单元。
具体地,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此外,还可以还包括存储单元等其他单元或模块等。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目标基站,其中,所述装置中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方法步骤的单元。
具体地,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此外,还可以还包括存储单元等其他单元或模块等。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终端,其中,所述装置中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方法步骤的单元。
具体地,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此外,还可以还包括存储单元等其他单元或模块等。
第七方面,在具体的硬件实现层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该网络设备可以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例如可以是源基站、目标基站、源核心网、目标核心网或者终端。
可选的,在所述网络设备为源基站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和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此外,所述处理器和收发器还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中的其它各种实现的功能。
可选的,在所述网络设备为目标基站的情况下,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以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此外,所述处理器和收发器还用于实现前述第二方面中的其它各种实现的功能。
可选的,在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所述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一数据和缓存在终端的数据进行排序;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此外,所述处理器和收发器还用于实现前述第三方面中的其它各种实现的功能。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面中,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例如设备升级指令。在计算机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十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中包括:源基站、源核心网、目标基站、目标核心网和终端等,其中,所述源基站可以是上述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目标基站可以是上述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终端可以是上述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源核心网可以是EPC,所述目标核心网可以是5GC;或者所述源核心网是5GC,所述目标核心网是EPC。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中包括:基站、源核心网、目标核心网和终端等,其中,该基站同时与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相连接,位于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覆盖的区域内,该基站具有前述方面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功能。
其中,所述基站具有两套传输端口,分别与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对于下行传输,所述方法包括:在基站与终端UE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基站先通过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来向UE传输核心网切换之前未被UE确认正确接收的下行PDCP SDU,例如第四数据,和该第四数据对应的序列号;然后基站再通过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UE传送从目标核心网下来的新数据,例如第五数据,和该第五数据对应的序列号。
可选的,对于上行传输,所述方法包括:UE通过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基站重新发送那些没有被基站确认正确接收的PDCP SDU;并且通过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基站发送上层新下来的数据包。
可选的,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包括:UE先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未成功发送的PDCP SDU,当确认所述PDCP SDU被基站正确接收之后,再在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新的数据包。
可选的,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包括:UE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未成功发送的PDCP SDU,同时在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新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基站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通道与源核心网建立通信连接;通过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目标核心网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先接收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的数据,然后将所述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发送给源核心网,然后再将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发送给目标核心网,待数据发送完成之后,所述基站再向目标核心网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其中,所述基站通过第三数据传输通道与源核心网建立通信连接;或者,当切换核心网后,所述基站通过第四数据传输通道与目标核心网建立通信连接,且所述基站与源核心网之间的第三数据传输通道端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目标基站通过源基站的第一无线承载信息为UE配置第二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DRB用于从源基站转移过来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且这些数据保留源基站分配的无线空口序列号,所以接收端目标基站可以通过该DRB向UE发送这些数据包,从而保证数据包不丢失,且UE可以按照该序列号的顺序对切换核心网前后获取的所有数据包进行排序,进而保证了所有数据包能够按序提交给上层。
此外,目标基站还通过建立第三无线承载信息,该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切换至目标核心网的数据,从而目标核心网的数据可以在目标基站上以新的无线承载传输,避免与源核心网中的数据包产生乱序,进一步地保证发送给UE的数据包的有序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在不同核心网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UE在不同核心网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 eNB连接到EPC时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 eNB连接到EPC时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LTE eNB连接到5GC时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侧协议栈从EPC切换到5GC时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侧协议栈从5GC切换到EPC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核心网同时连接一个基站的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和相关技术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的技术场景。如图1a所示,该场景中不同的核心网包括:4G的核心网EPC和5G的核心网5GC,其中,EPC用于为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提供4G核心网的功能,5GC用于为终端提供5G核心网的功能。另外,还包括:与EPC相连接的LTE基站(LTE eNB)以及与5GC相连接的LTE基站(eLTE eNB),或者与EPC相连接的LTE基站(LTE eNB)以及与5GC相连接的NR基站gNB,其中,所述LTE eNB用于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所述eLTE eNB用于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所述gNB用于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UE在连接到两个核心网的不同基站之间切换的场景:主要用于UE从一个基站的覆盖区移动到另外一个基站的覆盖区(比如发现另外一个基站的信号质量更好)。比如UE从基站1的覆盖区域移动到了基站2的覆盖区域,这样由于基站2的无线质量更好,所以网络侧决定将UE切换到基站2,但由于基站2只连接到了5GC,所以需要UE切换核心网。
当终端通过LTE eNB连接EPC时,LTE eNB与终端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采用LTE PDCP/LTE RLC/LTE MAC/LTE PHY协议。当终端通过eLTE eNB连接到5GC时,eLTE eNB与终端的无线承载采用NR SDAP/NR PDCP/LTE RLC/LTE MAC/LTE PHY协议。
具体地,下面介绍基站与不同核心网连接时用户面或控制面协议栈结构的示意图,以及每层协议栈的功能。
如图2a所示,为LTE eNB连接到EPC时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其中,对于用户面而言,在UE和LTE eNB的协议栈中协议层按照从上到下分别为: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PHY)。
其中,PDCP层,可用于执行诸如安全性、头压缩、加密之类的服务。该PDCP层可以存在于多个PDCP实体,每个PDCP实体承载一个RB的数据。所述PDCP层还用于配置并保证向上提交的数据是有序的(即按序提交数据)。
RLC层,用于执行诸如分段、重新装配、重传等服务。所述RLC层可以存在于多个RLC实体,每个RLC实体可以为每个PDCP实体提供服务。
MAC层,用于对逻辑信道上的业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执行诸如调度、混合ARQ(HARQ)的确认和否定服务。
PHY层,用于接收来自MAC层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编码和传输。
如图2b所示,示出了一种LTE eNB连接到EPC时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对于控制面而言,UE和LTE eNB的协议栈中协议层由上至下分别为:非接入(Non-Access Stratum,NAS)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
其中,RRC层,用于执行消息广播、寻呼、RRC链接建立、无线承载控制、移动、UE测量上报控制等功能。
NAS层,用于执行鉴权、移动性管理、安全控制等功能。
每一层处理完数据之后的数据,在本层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对于每一层而言,从上一层输入的数据成为本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Unit,SDU)。比如PDCP层输入给RLC层的数据,对于PDCP层而言称为PDCP PDU;对于RLC层而言称为RLC SDU。
如图2c所示,示出了一种eLTE eNB连接到5GC时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与连接到EPC的用户面协议栈不同的是,在UE和eLTE eNB的协议栈中新增加了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所述SDAP层,用于将来自5GC的各个服务质量流(QoS flow)映射到无线接入层的无线数据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即根据QoS flow对应的业务属性,把QoS flow对应的数据包放在对应的DRB上传输。此外SDAP层还可负责为上下行数据包增加QoS flow标识。
其中,UE和基站之间通过RB来传输。所述RB分为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Bearer,SRB)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其中,SRB可用于传输RRC消息以及NAS消息;DRB可用于传输业务数据。另外,每个RB可对应一个逻辑信道,也可以认为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逻辑信道。
当LTE基站连接到EPC时,EPC与LTE基站之间可以按照演进全球陆地无线接入无线接入承载(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Radio Access Bearer,E-RAB)粒度建立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ling protocol,GTP)数据隧道,上下行数据传输都是按照E-RAB粒度的GTP隧道进行传输。EPC在为UE建立业务时,会在核心网和基站间为对应的E-RAB分配一个GTP数据隧道,该GTP数据隧道通过传输层地址和隧道末端标识(TunnelEndpoint Identifier,GTP-TEID)来标识,用于传输对应的业务数据,且上下行的数据隧道可以分开。
LTE基站与UE之间按照E-RAB建立对应的DRB传输,即E-RAB和DRB进行一一对应。LTE基站与UE之间的每个DRB对应的PDCP层协议采用LTE PDCP协议,RLC/MAC/PHY层则采用LTE RLC/MAC/PHY协议。
当LTE的基站连接到5GC时,5GC与LTE基站之间是按照PDU session建立隧道,对应的PDU session的数据包是按照流(flow)粒度进行区分(即一个PDU session中可能包括多个QoS flow),每个下行数据包会携带对应的flow ID以及是否具有反射特性。所述反射特性是指UE是否可以根据下行的包属性(例如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号等)与flow ID之间的映射关系推导出上行的包与flow ID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5GC要求LTE基站给5GC发送的数据包也携带flow ID,其目的是验证UE是否按照规定的方式把包映射到对应的flow ID中。
当LTE的基站连接到5GC时,对应的PDCP层应该采用NR PDCP协议,同时在NR PDCP层之前还增加SDAP层。RLC/MAC/PHY采用LTE RLC/MAC/PHY协议。
对于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下行数据:终端的PDCP层或SDAP层会把在源小区或源基站正确接收的下行数据传递给高层。源小区或源基站会将没有正确发送的下行数据转移到源核心网,源核心网再把对应的下行数据转移到目标核心网,目标核心网再转移给目标小区或目标基站,或者源小区或源基站会将没有正确发送的下行数据转移直接转移给目标小区或目标基站,目标小区再在新的无线承载中把下行数据包发送给终端。
对于下行数据,源小区或源基站将未被终端确认接收的数据包通过目标小区重新发送,目标小区为这些包在无线协议重新分配一个序列号,且UE的PDCP层或SDAP层会把从源小区收到的数据包发送给上层,而不管其是否为乱序。比如数据包1、3、5提交给上层,UE的PDCP层或SDAP层从目标小区收到的数据包之后,再把这些从目标小区收到的数据包提交给上层。比如数据包2、4提交给上层,这样UE的上层收到这些数据包是乱序的,比如先收到数据包1、3、5,再收到数据包2、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主要涉及的网元包括:终端、EPC、5GC、LTE eNB和eLTEeNB。其中,EPC和5GC表示两个不同的核心网,LTE eNB连接到EPC,即4G核心网,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eLTE eNB连接到5GC,即5G的核心网,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终端在EPC和5GC之间切换,包括:终端从EPC移动到5GC,或者从5GC移动到EPC。进一步地,当终端从EPC移动到5GC的过程中,位于核心网EPC的LTE eNB称为源基站,对应的核心网EPC称为源核心网;位于核心网5GC的eLTE eNB称为目标基站,对应的核心网5GC被称为目标核心网。反之,当终端从5GC移动到EPC时,所述源核心网为5GC,源基站为eLTE eNB,目标核心网为EPC,目标基站为LTE eNB。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场景下,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可以为同一个基站,即该基站即连接到EPC,也连接到5GC。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LTE eNB连接到EPC和gNB连接到5GC的场景。对应的网元主要包括:终端、EPC、5GC、LTE eNB和gNB。
在终端从EPC移动到5GC的过程中,连接到核心网EPC的LTE eNB称为源基站,对应的核心网EPC称为源核心网;连接到核心网5GC的gNB称为目标基站,对应的核心网5GC被称为目标核心网。反之,当终端从5GC移动到EPC时,所述源核心网为5GC,源基站为gNB,目标核心网为EPC,目标基站为LTE eNB。需要说明的是,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可以为同一个基站,即该基站即连接到EPC,也连接到5GC。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协议中描述基站与核心网间的交互时,以及基站与基站交互时,都是用基站、核心网的文字描述。所以本申请中在这些描述时采用基站作为描述对象,而不采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作为描述对象。其他地方本申请实施例中仍然可以采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作为描述对象。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源基站,具体地,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源基站确定第一数据和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和/或所述源基站从终端接收的乱序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所述下行数据对应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例如PDCP层的序列号(SequenceNumber,SN)的数据包,即所述第一数据可以划分为多个数据单元或数据包,每个数据单元或者数据包对应一个SN号;且所述SN号是由源基站分配的。
进一步地,所述由源基站分配SN号的第一数据包括:源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但未收到终端反馈(haven’t been acknowledged by the UE)的数据,和/或,源基站已经分配了SN号,但是还未发送给终端的数据。
以终端从EPC切换到5GC为例,所述第一数据是以PDCP SDU的形式,即不包括PDCP的报头的数据包,源基站这些把PDCP SDU发送目标基站,同时还会包括指示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或数据包在源基站对应的SN号。
另外,所述上行数据还包括源基站从终端接收到的乱序的数据,所述乱序是指对于源基站从终端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包之前有一些并没有被源基站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比如终端的应用层产生的数据包顺序为数据包1、2、3、4、5,源基站只正确接收到数据包1、3、5,终端在源基站发送了数据包2、4,但源基站并没有正确接收到数据包2、4,这样对于源基站而言,数据包3、5是乱序的,因为没有收到数据包2、4。
由于现有技术中,源基站并不会把这些乱序的数据包发给目标基站,源基站是直接把这些正确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提交给核心网,所以这些数据包是乱序的。且终端在目标小区只发送那些在源小区没有发送的数据包(比如终端并不会在目标小区发送以上终端已经发送了但没有被源基站正确接收的数据包2、4),对于那些发送过但没有被源小区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就会被丢弃(比如以上的数据包2、4),从而出现丢包。
本实施例,对于上行数据,以终端从EPC切换到5GC为例,所述第一数据是以PDCPSDU的形式进行说明,即不包括PDCP的报头等发送给目标基站,同时还会包括指示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或数据包在源基站对应的SN号。
步骤302: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具体地,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源基站通过第一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所述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以及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和/或,通过第二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所述来自所述终端的数据以及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可以在GTP-U(GTP User Plane,GTP-U)报头或扩展头中携带。
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可以是不同的隧道。进一步地,对于下行数据,源基站通过用户面上的隧道(即第一隧道)发送第一数据中的下行数据包及对应的SN号给目标基站。对于上行数据,源基站通过用户面上的隧道(即第二隧道)发送第一数据中的上行数据包及对应的SN号。此外,在步骤302之前,源基站还会通过控制面信令通知目标基站哪些SN号范围内的上行数据包是被乱序接收的。
步骤303: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可选的,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可以是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或数据包的SN号。
步骤304: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于源基站在向目标基站发送的数据中包括该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且该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能够被终端识别,与终端从源基站中正确接收并确认的数据包具有一致的序列号,所以终端就能够根据这些序列号对从源基站正确接收的,和来自目标基站的且是从源基站转移给目标基站的那些在源基站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排序,从而确保数据包的按序提交。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源基站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
例如,终端从EPC切换到5GC的时间段内。EPC的LTE eNB从EPC接收的需要发送给终端的数据包,这些数据包还未被分配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即SN号。源基站会通过控制面信令通知目标基站;对于这些数据包,接下来需要为其分配SN号,分配的原则可以按照源基站为终端分配的数据包的序列号的基础上,继续分配下一个序列号。比如指示目标基站对下一个没有分配SN号的数据包对应的SN号。另外,该下一个序列号可能通过下行计数count值来指示,该count值包括对应包的PDCP的SN号和超帧号。
比如,源基站为第一数据中的数据包分配的序列号是从SN_0至SN_100,则对于第二数据而言,目标基站为其继续分配的序列号从SN_101开始,以使得目标基站将这些分配有序列号的数据发送给终端后,终端能够正确地为这些数据排序。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以使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一种具体地发送方式包括: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数据通过用户面上的隧道(比如第一隧道)发送目标基站。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在步骤302: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401:源基站为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
步骤402: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
所述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无线承载标识、源基站为UE配置的PDCP层信息、源基站为UE配置的RLC层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源基站可以在给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源基站也可以在给源核心网的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之后源核心网再通知目标核心网,目标核心网在给目标核心网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
可选的,源基站给目标基站的消息(切换请求或者切换需求消息)中携带了请求数据转移的指示。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生成确认消息,然后目标基站将该确认消息发送给源基站。
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另外所述确认消息中还携带目标基站为接收从源基站转移第一数据的隧道信息。隧道信息包括传输层地址和GTP-TEID。此外,隧道信息还可区分接收上行和下行数据对应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认消息可以为目标基站在给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也可以为目标基站给目标核心网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目标核心网再发消息给源核心网,该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和目标核心网分配的隧道信息。所述目标核心网分配的隧道信息是指目标核心网从源核心网接收转移数据的隧道信息。源核心网在给源基站的切换命令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和源核心网分配的隧道信息。所述源核心网分配的隧道信息是指源核心网从源基站接收转移数据的隧道信息。
此外,所述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生成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包括终端与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交互的新数据的配置信息,例如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无线承载,用于为终端配置能够承载与目标核心网交互的新数据的无线资源。所述新数据为切换到目标核心网之后,UE的应用层产生的数据和从目标核心网接收到的且不是从源基站转移过来的数据。
步骤403: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反馈的确认消息。
其中,所述确认消息中可能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第二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该无线承载可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且该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比如无线承载的无线承载标识相同。
另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还可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一数据的接纳情况。
此外,所述确认消息中包括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RRC重配消息,所述RRC重配消息包括终端需要在目标基站中接入的小区ID等。所述源基站在接收到来自目标基站的确认消息之后,将该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消息转发给所述终端。
所述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消息中可携带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此外,所述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消息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
步骤404:源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可以采用RRC重配信息。所述RRC重配消息可以为步骤403中源基站从目标基站收到的RRC重配消息。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还可以通过切换通知消息来发送给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源基站通过向目标基站发送无线承载信息,以帮助目标基站配置其与终端的无线承载,进而利用该无线承载来传输第一数据,使得目标基站和终端都能够继续使用在源基站中的无线承载配置来传输或者存储第一数据,保证第一数据能在目标基站继续保留和使用之前的序列号,从而保证了第一数据所对应的数据包按序递交。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对目标基站根据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以及向源基站反馈确认消息的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是源基站与终端及目标基站与终端之间、源基站与目标基站如何处理切换时的数据,比如未被UE确认正确接收的下行数据包,对于源基站接收的来自终端的乱序的上行数据包,以保证下行数据包,和/或上行数据包的按序提交。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源基站生成第一请求消息,例如切换需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源基站为UE配置的无线承载配置。
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切换类型指示。切换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是在同一制式的核心网下的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或者指示对应不同制式核心网的两个基站间的切换。另外,所述切换类型指示还可以进一步指示是UE是从5GC切换到EPC,还是从EPC切换到5GC。
可选的,所述无线承载配置,可以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来携带,用于建立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
其中,如果UE是从5GC切换至EPC,则所述无线承载配置中包括:DRB标识、该DRB对应的NR PDCP配置信息和NR SDAP配置信息。进一步地,所述NR SDAP配置信息中包括:源基站为UE配置的DRB与QoS flow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包括指示UE或源基站将哪些QoS flow放到哪一个DRB上,以便利用对应的DRB传输Qos flow。例如有3个QoS flow,分别是flow1,flow 2和flow 3,源基站会通过NR SDAP配置信息通知UE将flow 1和flow2的上行数据包放在DRB1上,将flow 3的上行数据包放在DRB2上,并进行相应的传输。
另外,所述NR SDAP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任意一项:DRB承载的PDU sessionID,SDAP上下行分别是否配置SDAP报文头,及该DRB是否为默认DRB。
其中,所述PDU session ID是指PDU session的标识。所述默认DRB是指当网络侧没有通知终端某个QoS flow的上行数据包对应到哪个DRB时,则UE把该QoS flow映射到该默认DRB上。所述网络侧没有通知终端某个QoS flow的上行数据包对应到哪个DRB是指,网络侧没有通过RRC消息指出该QoS flow对应的标识与DRB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也没有通过用户面来指出该QoS flow的上行数据包映射到哪个DRB。
另一种切换方式,如果所述UE是从EPC切换至5GC,则所述无线承载配置中包括:源基站为UE配置的DRB配置。所述DRB配置具体包括:DRB标识、该DRB对应的源基站为UE配置的PDCP信息。
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不同核心网之间业务的映射关系,或者,包括请求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之间确保某些EPC中的EPS承载对应的业务和5GC中的QoS flow对应的业务一一对应的请求信元。比如从EPC切换到5GC时,源小区可请求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之间确保某些E-RAB ID里的所有数据包都映射到同一个QoS flow ID(例如E-RAB ID1与Qos flow ID2对应,E-RAB ID2与QoS flow ID1对应)。
其中,所述EPS承载是指4G中,用于标识具有相同业务处理特性(比如调度策略、排队管理策略等)的业务流。在EPC中业务分类的最小粒度是EPS承载,在该EPS承载中,核心网会为该EPS承载分配一个E-RAB标识给基站。所述QoS flow是指在5G中,UE的具有相同业务处理特性(比如调度策略、排队管理策略等)的业务流。在5GC中业务分类的最小粒度是QoSflow,核心网5GC会为每个QoS flow分配一个QoS flow ID给基站。
可选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目标基站的标识,例如目标基站ID。
可选的,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请求数据转移的指示。
可选的,在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可能是以一种容器(container)形式包含,也可能是直接以消息信元的方式携带,也可能一部分以container形式携带,一部分以消息信元携带。所述容器是指其中携带的信息可以通过核心网以透明形式传输到目标小区,即核心网无需知道消息里面具体内容的含义。
源基站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发送给源核心网。
步骤502:源核心网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请求消息,并选择一个目标核心网,以及通过第二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的一部分内容发送给所述目标核心网。
其中,第一请求消息中的一部分内容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切换类型指示,源基站为UE配置的无线承载配置,不同核心网之间业务映射关系,目标基站的标识。
步骤503:目标核心网接收来自源核心网的第二请求消息,并通过第三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一部分内容发送给目标基站。
由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目标基站的标识,即目标基站ID,所以目标核心网能够确定目标基站,并发送所述第三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一部分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任意一项:切换类型指示,源基站为UE配置的无线承载配置,请求数据转移的指示。
另外,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还可能包括目标核心网通知目标基站建立的业务QoS相关信息。例如,如果目标核心网是5GC,则业务QoS相关信息包括PDU session ID,QoSflow ID及该QoS flow对应业务质量信息(比如保证速率、最大速率、优先级等)。如果目标核心网是EPC,则业务QoS相关信息包括E-RAB ID,及该E-RAB对应的业务质量信息。
步骤504:目标基站接收来自目标核心网的第三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的内容为UE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配置,并生成第一确认消息,例如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其中,所述为UE分配的相应无线资源配置(即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LTE PDCP配置,和NR PDCP配置,NR SDAP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LTE PDCP配置包括LTE PDCP层的一些配置(比如丢包定时器,头压缩配置,PDCP层序列号长度等);所述NR PDCP配置包括NR PDCP层的一些配置(比如丢包定时器长度,头压缩配置,PDCP层序列号长度,完整性保护配置,失序提交配置,排序定时器长度等)。
如图6a所示,对于UE从EPC切换至5GC的无线承载配置,目标基站根据来自目标核心网的第三请求消息确定UE的无线资源承载,包括:目标基站根据原DRB1为UE配置的DRB1_1(比如DRB标识相同,DRB的PDCP配置也可相同),该DRB1_1用于承载未被UE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还包括当UE切换到5GC时,源基站从源核心网EPC接收的数据包。
此外,目标基站还生成DRB2,该DRB2中包括NR_PDCP配置信息,用于承载核心网5GC中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目标基站还为UE分配多个DRB,其中一部分DRB使用LTE PDCP配置,一部分使用NR PDCP和NR SDAP配置。其中,所述无线资源配置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E-RABID、DRB ID、DRB ID和QoS flow ID之间的对应关系、DRB ID和PDU session ID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6b所示,对于UE从5GC切换至EPC的无线承载配置,目标基站保留原DRB1以及该DRB1的配置信息,同时生成DRB2,该新生成的DRB2中包括LTE PDCP层和LTE RLC层,用于承载核心网EPC中的数据。
另外,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还携带目标基站为接收从源基站转移第一数据的隧道信息。所述隧道信息包括传输层地址和GTP-TEID。进一步地,所述隧道信息还可区分接收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对应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还包括:目标基站对源基站发送的无线承载的接纳情况,比如指示接纳哪些无线承载,以及还可以指示不接纳哪些无线承载的情况。
在前述方法的步骤504之后,还包括:目标基站将为UE分配的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发送给目标核心网。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可以通过第一确认消息来承载。
可选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可选的,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发送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包括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一种方式是以container形式包含发送;另一种方式也可以是直接以消息信元的方式携带;或者,还可以通过一部分以container形式携带,一部分以消息信元携带这种混合的方式,本实施例对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发送不予限制。
步骤505:所述目标核心网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确认消息,并生成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的一部分,以及向所述源核心网发送所述第二确认消息。
该步骤505与现有流程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认消息还可以包括:数据转移隧道信息,所述数据转移隧道消息包括传输层地址(即IP地址)、GTP-TEID等。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认消息还可以包括:目标基站为UE分配的无线资源配置,无线资源配置中可以包括LTE PDCP配置、NR PDCP配置、NR SDAP配置中至少一个。所述无线资源配置与源基站为UE配置的无线资源配置可能不相同,即所述无线资源配置中可以只包括与源基站为UE配置的无线资源配置中不同的信息。
步骤506:源核心网接收来自所述目标核心网的第二确认消息,生成第三确认消息,以及向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三确认消息,所述第三确认消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确认消息中的一部分。
源核心网根据第二确认消息中的接纳情况,为接纳的PDU session或者QoS flow或者DRB分配在源核心网侧的数据转移隧道信息,并将该数据转移隧道信息配置在所述第三确认消息中。
可选的,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采用相同的数据隧道信息,比如源核心网的用户面和目标核心网的用户面在同一模块中。
此外,所述第三确认消息中还包括以下第二确认消息中的至少一项:目标基站对目标核心网的业务QoS的接纳请求,目标基站对源基站发送的无线承载配置的接纳情况,目标基站为UE分配的无线资源配置。
例如,终端从5GC切换到EPC,第三确认消息可携带哪些DRB被目标小区接纳了,哪些被拒绝了。如果终端从EPC切换到5GC,该消息可携带哪些E-RAB被目标小区接纳了,哪些被拒绝了。或者也可携带哪些QoS flow被目标小区接纳了,哪些被拒绝了等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确认消息的消息类型可以为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
步骤507:源基站接收来自源核心网的第三确认消息,并生成切换通知,以及将所述切换通知下发给UE。
所述切换通知中包括第三确认消息中的目标基站为UE分配的无线资源配置。
此外,所述切换通知可以是RRC重配消息。进一步地,所述RRC重配消息中包括:UE切换到目标核心网下的目标基站之后,目标小区或目标基站为UE配置的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和/或第三无线承载信息。
步骤508: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数据和所述数据的数据单元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该步骤508中的数据发送包括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两个方向的传输,下面对这两个方向的数据传输进行说明。
(1)下行数据
对于下行方向,所述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为:具有源基站分配的SN号,且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接收的待发送给终端的数据,这些数据还未分配SN号,所以需要目标基站根据源基站之前分配的SN号继续为第二数据分配SN号。
可选的,源基站在转移这些数据包时,也是按序转移这些数据包的,比如按照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先后关系进行转移的。
进一步地,所述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括:源基站已经分配了SN的PDCPSDU(PDCP层已经为PDCP SDU分配了SN)并发送给终端,但是未接收到终端反馈的数据包,和/或,源基站已经分配了带有SN号,但是还未发送给终端的数据包。
A.在终端从EPC切换至5GC(即4G切换至5G)过程中
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以及他们对应的SN号通过DRB,或者E-RAB隧道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源基站在发送完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SN号之后,方法还包括:源基站发送至少一个结束标识(end marker)包到目标基站或目标小区,所述结束标识包用于指示源基站结束在该隧道上转移数据,即后续没有数据在该隧道上转移给目标基站。可选的,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收到一个end marker之后,源基站才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结束标识包到目标基站或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一个状态转移消息,该状态转移消息用于指示上行PDCP SN和超帧号的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和超帧号的发送状态。该状态转移消息可能通过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发送到目标基站。
其中,该状态转移消息中携带了如下至少一项:源基站需要进行数据转移的DRBID,目标基站在该DRB对应下行数据包分配的下一个计数count值,该count值包括对应包的PDCP的SN号和超帧号、源基站在该DRB对应上行数据包接收情况(没有正确接收的第一个PDCP包对应的计数count值,该count值包括对应包的PDCP的SN号和超帧号,及该PDCP包之后其他数据包的上行接收情况)。其中,所述状态转移消息一般在源基站向目标基站转移数据包之前发送。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UE从EPC切换至5GC的过程中,从源基站传输至目标基站的数据,包括:
第一数据: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且携带PDCP序列号SN的数据包,即PDCPSDU with SN,例如,SN_n,SN_n+1,SN_n+2。
和/或,第二数据:从EPC下来的新的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中不带PDCP SN,即PDCPSDU without SN。例如,packet_1,packet_2,packet_3。
目标基站可以通过DRB1_1(使用LTE PDCP)继续传输给UE。
此外,当UE切换到核心网5GC后,传输给所述目标基站的数据还包括:第三数据。
所述第三数据为从5GC新下来的数据(即以5GC的格式下发的数据包),对于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DRB2(使用NR PDCP)传输。例如,flow 1的三个数据包flow 1_1/flow 1_2/flow1_3。
目标基站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结束标识以及第三数据,目标基站先在为UE配置的DRB1_1中发送第一数据中的数据包,再在为UE配置的DRB1_1中发送第二数据中的数据包。另外,目标基站将获取的第三数据flow 1_1/flow 1_2/flow 1_3承载在DRB2中。
本实施例中,由于目标基站使用LTE PDCP的DRB可以继续使用源基站为终端在该DRB分配的PDCP SN号,目标基站再通过该DRB将数据传输给终端,终端能够识别且可以按照该SN顺序把数据提交给上层,从而保证数据包按序提交。
B.在终端从5GC切换至EPC(即5G切换至4G)的过程中
源基站(例如eLTE eNB)向目标基站(LTE eNB)传输的数据,包括: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PDCP SDU,且携带有SN号。
其中,所述源基站中包括源小区,所述目标基站中包括目标小区。
可选的,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DRB或者E-RAB隧道传输至目标基站。
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传输的数据,还包括:源基站将从源核心网5GC过来的新的QoS flow数据包且该QoS flow被目标小区接纳进行数据转移(data forwarding)。
可选的,源基站通过DRB或者E-RAB隧道将新的QoS flow数据包传输至目标基站,或者通过PDU session隧道传输至目标基站。
可选的,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收到一个或多个end marker之后,如果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建立了PDU session隧道,则源基站把这些end marker通过对应的PDU session隧道转移给目标基站。如果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建立了DRB隧道,则在没有其他数据包需要通过DRB隧道转移到目标基站时,源基站会产生一个或多个end marker,并通过对应的DRB隧道发送给目标基站。
可选的,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收到一个或多个end marker之后,源基站会把这些endmarker复制到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各个隧道(包括DRB隧道或者E-RAB隧道或者PDUsession隧道中至少一种)中。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一个状态转移消息,该状态转移消息用于指示上行PDCP SN和超帧号的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和超帧号的发送状态。该状态转移消息可能通过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发送给目标基站。
其中,所述状态转移消息中携带了如下至少一项:源基站需要进行数据转移的DRBID,目标基站在该DRB对应下行数据包分配的下一个计数count值,该count值包括对应包的PDCP的SN号和超帧号、源基站在该DRB对应上行数据包接收情况,例如,未被正确接收的第一个PDCP包对应的计数count值,该count值包括对应包的PDCP的SN号和超帧号及该PDCP包之后,其他数据包的上行接收情况。其中,所述状态转移消息一般在源基站向目标基站转移数据包之前发送。
本实施例中,对于从源基站转移过来的数据,目标基站可以采用使用NR PDCP、NRSDAP的DRB发送这些数据;对于从目标核心网传输给目标基站的新数据(即以EPC的格式下发的数据包),可以采用使用LTE PDCP的DRB传输。
由于目标基站使用NR PDCP、NR SDAP的DRB可以继续使用源基站为终端在该DRB分配的PDCP SN号,且终端可以按照该SN顺序把数据提交给上层,从而保证数据包按序提交。
(2)上行数据
对于上述步骤508中,源基站(或源小区)向目标基站传输数据的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包括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中包括:源基站从终端接收到的乱序的数据,所述乱序是指对于源基站从终端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包之前有一些并没有被源基站正确接收的数据包。
可选的,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DRB或者E-RAB隧道传输至目标基站。这些数据包是以PDCP SDU形式转移给目标基站,且在转移时携带了PDCP SDU对应的SN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508中,源基站与目标基站之间进行上下行数据转移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
一种方式是:在目标基站和源基站之间直接进行,即源基站将数据和数据对应的序列号直接发送给目标基站。
另一种方式是:目标基站和源基站通过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间接进行,即源基站将数据和数据对应的序列号先发送给源核心网,源核心网接收后再将这些数据和数据对应的序列号发送至目标核心网,所述目标核心网再将所述数据和所述序列号发送给目标基站。
具体地,采用哪种方式传输方式,可以由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的内部配置决定,或者,也可以根据协议规定选择哪一种传输方式。
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509:终端UE接收来自源基站的切换通知,并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表明UE已经做好数据传输的准备。
具体地,UE根据所述切换通知中携带的目标小区ID确定目标小区,然后与所述目标小区建立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切换通知可以是现有的消息类型,比如RRC重配消息。进一步地,所述RRC重配消息中包括目标小区或目标基站为UE配置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所述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包括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和/或第三无线承载信息。
步骤510:目标基站与终端UE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所述数据传输包括:对于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和对于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
首先介绍对于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的具体过程:
(1)下行数据:
对于UE从EPC切换到5GC的过程:
在目标基站侧配置的两种无线承载信息,一种是第二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来自源基站或源小区转移过来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另一种是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5GC新下来的数据包,即SDAP SDU。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可以与源基站为UE配置的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为了保证UE按照数据包的顺序向上层提交数据,目标基站(目标小区)先将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发送给UE,待UE确认正确接收了这些数据包之后,再将5GC新下来的数据包通过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发送给UE。
具体地,目标基站确定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是否被UE正确接收的过程包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目标基站通过RLC层的状态信息来确定UE的接收情况,进一步地,UE在接收到来自目标基站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RLC状态信息,所述RLC状态信息中指示UE接收的数据包;目标基站接收UE反馈的状态信息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的指示能够确定数据包是否被正确接收。例如,每个数据包中包括一个标识,该标识用于指示UE正确接收到目标基站发送的数据包。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目标基站通过MAC层的ACK来判断数据包是否被UE正确接收了。具体包括:如果目标基站接收到来自UE的ACK,则认为UE正确接收了数据包;否则,认为UE没有正确接收到数据包。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反馈UE是否正确接收DRB资源的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实现方式不进行限定。
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由于UE连接的核心网已经从EPC切换到5GC,所以UE的无线协议层之上的协议层接收数据包的方式变为了连接到5GC时接收数据包的方式。UE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下行数据应该以连接到5GC的方式提交给上层。
比如,UE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下行数据包通过哪一个SDAP实体与上层的接口提交给上层,无需通知该包的反射特信息和flow ID。
或者,UE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下行数据包提交给哪一个SDAP实体,该SDAP实体再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这些下行数据包提交给上层,该SDAP实体提交下行数据包给上层时,无需通知该包的反射特信息和flow ID。
对于UE从5GC切换到EPC的过程:
在目标基站侧配置的两种无线承载信息,一种是第二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来自源基站或源小区转移过来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另一种是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EPC新下来的数据包,即LTE PDCP SDU。
为了保证UE按照数据包的顺序向上层提交数据,目标基站(目标小区)先将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通过第二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发送给UE,待UE确认正确接收了这些数据包之后,再将EPC新下来的数据包通过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发送给UE。
具体地,目标基站确定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是否被UE正确接收的过程与UE从EPC切换到5GC的过程中的描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由于UE连接的核心网已经从5GC切换到EPC,所以UE的无线协议层之上的协议层接收数据包的方式变为了连接到EPC时接收数据包的方式。UE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下行数据应该以连接到EPC的方式提交给上层。
比如,UE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下行数据通过哪一个LTE PDCP实体与上层的接口提交给上层,无需通知该包的反射特信息和flow ID。
或者,UE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下行数据包提交给哪一个LTE PDCP实体,该LTEPDCP实体再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下行数据包提交给上层,该LTEPDCP实体提交这些下行数据包给上层时,无需通知该包的反射特信息和flow ID。
(2)上行方向:
步骤510中,目标基站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UE从EPC切换到5GC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和UE从5GC切换到EPC过程中的数据传输。
对于UE从EPC切换到5GC过程的数据传输:具体包括:UE通过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目标基站重新发送那些在源小区没有被源小区确认正确接收的LTE PDCPSDU,可选的可以进一步排除那些被目标基站确认已经正确接收的LTE PDCP SDU,并且,通过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目标基站发送上层新下来的数据包,即SDAP SDU。
对于UE从5GC切换到EPC过程的数据传输,具体包括:UE通过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目标基站重新发送那些在源小区未被源小区确认正确接收的NR PDCP SDU,可选的可以进一步排除那些被目标基站确认已经正确接收的NR PDCP SDU;并且通过,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目标基站发送上层新下来的数据包,即LTE PDCP SDU.
可选的,为了保证基站按照数据包的顺序向上层提交数据。UE可以先在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未成功发送的PDCP SDU,确认这些数据包被基站正确接收之后,再在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新的数据包。
另外一种可能是,UE在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未成功发送的PDCPSDU,同时可以在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发送一个结束标识,例如,可能通过SDAP层或者PDCP层或者RLC层来指示,比如通过这些层中的包头中的比特来指示,或者通过这些层的某个不带净荷的PDU来指示,或者通过这些层的控制PDU来指示。进一步的,还可以指示是哪一个QoS flow的数据包结束。UE可以同时在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新的数据包,即无需确认在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的数据包被基站正确接收之后,才开始在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的传输新的数据包。
在UE从EPC切换到5GC之后,由于目标基站连接的核心网是5GC,所以目标基站提交给核心网的数据包的方式应该按照连接到5GC的形式提交。目标基站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上行数据应该以连接到5GC的方式提交给核心网。
比如,目标基站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上行数据包通过哪一个PDU session对应的隧道发送给目标核心网5GC,并且为每个数据包增加QoS flow ID,例如,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
或者,目标基站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上行数据包提交给哪一个SDAP实体,该SDAP实体再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上行数据包提交给目标核心网,该SDAP实体提交这些上行数据包给核心网时,为每个数据包增加QoS flow ID,例如,根据E-RAB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
在UE从5GC切换到EPC之后,由于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已经变成了EPC的接口,所以基站在旧的DRB上收到的数据包之后,需要按照新的数据包格式提交。比如目标基站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知道把使用NR PDCP的DRB的SDAP实体上接收的上行数据包通过哪一个使用LTE PDCP的PDCP实体与上层的接口提交给核心网,且以EPC的GTP-U格式发送给核心网。可选的,提交给核心网时,无需携带flow ID。
UE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由于目标基站连接的核心网是EPC,所以目标基站提交给核心网的数据包的方式应该按照连接到EPC的形式提交。目标基站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上行数据应该以连接到EPC的方式提交给核心网。
比如,目标基站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上行数据包通过哪一个E-RAB对应的隧道发送给目标核心网EPC,无需携带flow ID。
或者,目标基站根据E-RAB ID和PDU session ID/QoS flow ID之间对应的关系确定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上行数据包提交给哪一个LTE PDCP实体,该LTE PDCP实体再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上行数据包提交给目标核心网,该LTE PDCP实体提交这些上行数据包给核心网。可选的,提交给核心网时,无需携带flow ID。
可选的,目标基站先将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都提交给目标核心网,然后再将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提交给目标核心网。比如可以在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收到end marker之后,目标基站再将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提交给目标核心网。
步骤511:UE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数据以及数据包所对应的序列号,并将所述数据包按照序列号顺序递交给高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目标基站通过源基站的第一无线承载信息为UE配置第二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DRB用于从源基站转移过来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且这些数据保留源基站分配的SN号,所以接收端目标基站可以通过该DRB向UE发送这些数据包,从而保证包不丢失,且UE可以按照该序列号的顺序对切换核心网前后获取的所有数据包进行排序,进而保证了所有数据包能够按序提交给上层。
此外,目标基站还通过建立第三无线承载信息,该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切换至目标核心网的数据,从而目标核心网的数据可以在目标基站上以新的无线承载传输,避免与源核心网中的数据包产生乱序,进一步地保证发送给UE的数据包的有序性。
例如在上述步骤510中,UE首先是把从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接收的数据提交高层,之后再把从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接收的数据提交高层,进而保证了数据包的按序提交。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中,步骤511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2:目标基站向目标核心网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所述切换完成消息用于通知目标核心网,UE已经完成不同核心网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切换完成消息可以是现有的消息类型,比如切换指示(handover notify),路径切换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重定位完成(relocation complete)等,还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类型。
步骤513:目标核心网与源核心网之间的信息交互。
该交互过程可以采用现有的流程。
步骤514:源核心网向源基站发送结束标识(end marker)包。
该end marker包用于通知目标小区,源核心网已经停止了向源基站发送数据包(即后续没有数据包发送给源基站)。
可选的,源核心网可以向源基站发送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识包。
对于源核心网为EPC而言,是每个E-RAB隧道会有一个end marker包。对于核心网5GC而言,可能是每个PDU session对应一个end marker包,即后续没有该PDU session的任何数据包发送给源基站。也可能每个QoS flow对应一个end marker包,即后续没有该QoSflow的包发送给源基站。
可选的,源核心网可以在GTP-U报头中携带指示该包为end marker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步骤507和508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即可以先执行步骤508,再执行步骤507。此外,步骤510、511、512之间也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即可以先执行步骤512、再执行步骤510和步骤511,也可以先执行步骤510、步骤511,再执行步骤512。
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步骤510中,目标基站在向终端传输数据时,必须要在接收到UE发送的切换完成消息之后进行,从而保证UE能与目标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步骤514之后,源基站收到源核心网发送的end marker包之后,源基站再给目标基站发送end marker包,具体过程参见步骤508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针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为同一个基站的应用场景,即本实施例的基本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方法基本相同,即数据的发送和目标基站为UE配置无线承载信息的方法都相同。区别仅在于,UE切换核心网之后,对于该UE而言,基站可以通过两套传输端口分别进行与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的数据传输,具体如下:
UE在切换过程中,对于该UE而言,基站与两个核心网间都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建立连接,所以该基站会把发送给源核心网的数据提交给源核心网,把发送给目标核心网的数据提交给目标核心网。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9,UE在连接到两个核心网的同一个基站之间切换的场景:主要用于两个核心网之间的负荷分担场景,即分担每个核心网的负荷。比如UE接收到基站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没有大的改变(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可能是同一个小区,也可能是不同的小区),但是由于UE原来连接的EPC负荷比较高,所以网络侧决定把UE连接的核心网改为5GC。
如图8所示,以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为同一个基站为例,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801:基站向源核心网发送切换需求消息。
该切换需求消息可以是现有的消息,比如handover required,所述切换需求消息也可以是新定义的其他消息,比如重定位请求(relocation request)。
所述切换需求消息中可携带切换到目标核心网的请求,也可能携带切换过程中基站保持与两个核心网的数据传输通道的请求,即该UE同时连接到两个核心网5GC和EPC。
在步骤801之前,还包括:基站为UE配置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基站和所述UE之间的无线承载。
步骤802:源核心网接收所述切换需求消息,并与目标核心网之间进行交互消息。
步骤803:目标核心网与源核心网进行消息交互之后,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通知基站对于将UE同时连接到两个核心网5GC和EPC。
步骤804:基站向目标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805:基站接收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并向UE发送切换通知。
其中切换通知消息中可包含如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第四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四无线承载信息是基站根据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生成的。第四无线承载信息包括: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无线承载标识、基站为UE配置的连接到源核心网对应的PDCP层信息(比如,UE从5GC切换到EPC时,为NR PDCP层信息)、基站为UE配置的RLC层信息、保持第一无线承载相关的配置的指示等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源核心网中的数据。对于下行传输,是从源核心网下来的新数据及在切换之前未被UE确认正确接收的下行PDCP SDU,对于上行传输,是UE在切换之前没有收到基站确认正确接收的上行PDCP SDU。
第五无线承载信息,第五无线承载信息是基站根据目标核心网通知的内容生成的无线承载信息。第五无线承载信息包括: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所述无线承载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无线承载标识、基站为UE配置的连接到目标核心网对应的PDCP层信息(比如,UE从5GC切换到EPC时,为LTE PDCP层信息)、基站为UE配置的RLC层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切换到目标核心网之后的数据包。对于下行传输,是从目标核心网下来的新数据,对于上行传输,是UE从应用层收到的新数据。
步骤806:UE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该步骤用于UE通知基站已经完成切换。
步骤807:基站与UE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传输包括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下行方向数据传输:
基站侧有两种下行数据需要发送,一种是从源核心网下来的新数据和/或在切换之前未被UE确认正确接收的下行PDCP SDU,称为第四数据;一种是从目标核心网下来的新数据,称为第五数据。
基站侧配置的两种无线承载,一种是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第四数据;一种是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用于承载第五数据。
为了保证UE按照数据包的顺序向上层提交数据,基站先将第四数据通过第四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发送给UE,待UE确认正确接收了这些数据包之后,再将第五数据通过第五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发送给UE。
具体地,基站确定第四数据是否被UE正确接收的过程包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RLC层的状态信息来确定UE的接收情况,进一步地,UE在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数据包之后会向所述基站发送RLC状态信息,所述RLC状态信息中指示UE接收的数据包;所述基站接收UE反馈的状态信息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的指示能够确定数据包是否被正确接收。例如,每个数据包中包括一个标识,该标识用于指示UE正确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数据包。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MAC层的ACK来判断数据包是否被UE正确接收了。具体包括:如果基站接收到来自UE的ACK,则认为UE正确接收了数据包;否则,认为UE没有正确接收到数据包。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反馈UE是否正确接收DRB资源的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实现方式不进行限定。
UE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后,由于UE连接的核心网已经变化了,具体方法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510。
上行方向数据传输:
UE通过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基站重新发送那些没有被基站确认正确接收的PDCP SDU;并且通过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基站发送上层新下来的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保证基站按照数据包的顺序向上层提交数据,UE可以先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未成功发送的PDCP SDU,确认这些数据包被基站正确接收之后,再在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新的数据包。
另外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是,UE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未成功发送的PDCP SDU,同时UE可以在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发送一个结束包,例如,所述结束包通过SDAP层或PDCP层或RLC层来指示,进一步地,可通过这些层包头中的比特来指示,或者通过这些层的某个不带净荷的PDU来指示,或者通过这些层的控制PDU来指示。
可选的,UE还可以同时在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新的数据包,即无需确认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传输的数据包是否被基站正确接收,就可以在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的传输新的数据包。
可选的,基站把从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收到的数据包提交给源核心网,把从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收到的数据包提交给目标核心网的过程,具体包括:
基站可以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的所有上行数据包都提交给源核心网之后,再把从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收到的数据包提交给目标核心网。
或者,基站也可以同时把从两种无线承载中的数据包分别提交给两种核心网,但在结束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收到的数据包之后,基站给源核心网发送一个结束标识包(end marker)包。该结束标识包用于指示某个E-RAB或者某个PDU session或者flow的数据包的传输结束。源核心网收到这个结束标识包之后,再通知目标核心网可以把从基站收到的对应该E-RAB或者PDU session或者flow的数据包提交给其他实体(比如与UE通信的对端)。
步骤808:基站向目标核心网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该步骤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512,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809:目标核心网与源核心网交互信息。
该步骤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513,其主要用于目标核心网通知源核心网,UE已经切换并接入到了目标核心网。
步骤810:源核心网向基站发送end marker包。
该步骤同实施例二中步骤514,参考前述实施例二中步骤514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站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同时与核心网EPC和5GC建立通信连接,且基站可以通过两套端口分别与EPC和5GC进行通信,从而使得基站也可以同时把从两种无线承载中的数据包分别提交给两种核心网,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针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为同一个基站的应用场景,例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二中为UE配置无线资源承载信息和传输数据的方法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目标基站和源基站为同一个基站,即本实施例所述的基站具有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功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是一个基站同时与源核心网和目标核心网相连接,而本实施例是,UE在切换过程中,对于该UE而言,基站只与一个核心网通过一条数据传输通道连接。
如图10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01至步骤1004,其与实施例三中的步骤801至步骤804相同,不再赘述。
步骤1005:基站接收目标核心网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并向UE发送切换通知。
其中切换通知消息中包括:第四无线承载信息,和/或,第五无线承载信息。具体地,所述第四无线承载信息和第五无线承载信息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三相同,可参考实施例三中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1006:UE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该步骤用于UE通知基站已经完成切换。
步骤1007:基站与终端UE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传输包括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下行方向数据传输:
同实施例四。
上行方向数据传输:
UE通过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基站重新发送那些没有被基站确认正确接收的PDCP SDU;并且通过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向基站发送上层新下来的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保证基站按照数据包的顺序向上层提交数据,UE可以先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未成功发送的PDCP SDU,确认这些数据包被基站正确接收之后,再在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新的数据包。
另外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是,UE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传输未成功发送的PDCP SDU,同时可以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发送一个结束标识,例如,所述结束标识通过SDAP层或PDCP层或RLC层来指示,进一步地,可通过这些层包头中的比特来指示,或者通过这些层的某个不带净荷的PDU来指示,或者通过这些层的控制PDU来指示。
可选的,UE还可以同时在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新的数据包,即无需确认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传输的数据包被基站正确接收之后,就可以在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的传输新的数据包。
核心网切换之后,由于基站连接的核心网改为目标基站,所以基站从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收到的数据需要特殊处理。一种处理方法与实施例二中的处理方法相同,仅需将实施例二中的第二无线承载信息替换为本实施例中的第四无线承载信息即可。
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是,基站先接收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中的数据,然后将所述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都提交给源核心网,然后再将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提交给目标核心网。基站将所述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都提交给源核心网完成之后,基站再向目标核心网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可选的,基站在第四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上收到结束标识之后,基站再将第五无线承载信息中的无线承载的数据提交给目标核心网。
本方法中,由于基站仅有一套数据传输通道与源核心网或者目标核心网相连接,所以当UE切换前,基站通过该数据传输通道与源核心网进行数据传输;当核心网切换之后,基站再通过该数据传输通道与目标核心网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008:基站向目标核心网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该步骤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512,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1009:目标核心网与源核心网交互信息。
该步骤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513,其主要用于目标核心网通知源核心网,UE已经切换并接入到了目标核心网。
步骤1010:源核心网向基站发送end marker包。
该步骤同实施例二中步骤514,参考前述实施例二中步骤514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对应的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地,该数据传输装置为源基站,所述源基站110包括:接收单元1101、处理单元1102和发送单元1103,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执行图3、图4、图5、图8和图10所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1102,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和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
发送单元1103,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单元1103,还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以使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发送单元1103,还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反馈的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发送单元1103,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认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用于配置第三数据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为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1103,具体用于通过第一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所述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以及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还包括:所述源基站从终端接收的乱序的数据包,发送单元1103,具体用于通过第二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来自所述终端的乱序的数据包以及与所述乱序的数据包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参见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地,该数据传输装置为目标基站,所述目标基站120包括:接收单元1201、处理单元1202和发送单元1203,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执行图5、图8和图10所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发送单元120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2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处理单元1202,用于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201,还用于在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生成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确认消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所连接的目标核心网的配置信息。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通过所述确认消息携带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例如第一DRB;发送单元1203,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例如第一DRB;发送单元1203,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配置第二无线承载,例如第二DRB;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将第三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第三数据为位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参见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地,该数据传输装置为终端,所述终端130包括:接收单元1301、处理单元1302和发送单元1303,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功能模块或单元,用于执行图5、图8和图10所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地,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所述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
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一数据和缓存在终端的数据进行排序。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3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排序。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3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三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三数据为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排序。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301,还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切换通知消息,所述切换通知可以为RRC重配消息,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包括接入到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ID。
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小区ID接入到所述目标小区,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例如第一DRB,用于传输带有SN号的未被UE确认的第一数据。
接收单元1301,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二无线承载;第二DRB,用于传输切换后的数据包,即第三数据。
接收单元1301,具体用于用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和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在具体的硬件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基站、终端、核心网设备。其中,所述基站可以是连接到核心网EPC的LTE eNB,也可以是连接到5GC核心网的eLTE eNB,还可以是其它的源基站或者目标基站。
具体地,如图14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141、处理器142和存储器143,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收发器141用于数据或者消息的接收和发送,并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收发器141可以包括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模块、蓝牙模块、基带(base band)模块等通信模块,以及所述通信模块对应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用于进行无线局域网络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及/或蜂窝式通信系统通信,例如宽带码分多重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及/或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access,HSDPA)。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控制网络设备中的各组件的通信,并且可以支持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处理器142为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网络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3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3内的数据,以执行网络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
进一步地,处理器142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及收发器中的控制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组合。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存储器14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S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所述存储器中可以存储有程序或代码,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程序或代码可以实现所述网络设备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收发器141所要实现的功能可以由前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来实现,或者由处理器142控制的收发器141实现;各个处理单元所要实现的功能则可以由处理器142实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申请提供的设备升级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例如切换指令,在计算机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络节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站点、计算机或服务器进行传输。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SD等。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e-NodeB),或者ng-eNB,或者gNB,本申请不予限定。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例如无线终端。
所述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节点进行通信,所述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网络设备/节点或装置设备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3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源基站确定第一数据和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
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基站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
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以使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
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反馈的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认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为用于配置第三数据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三数据为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
所述源基站通过第一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所述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以及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还包括:所述源基站从终端接收的乱序的数据包,
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
所述源基站通过第二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来自所述终端的乱序的数据包以及与所述乱序的数据包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
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生成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确认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所连接的目标核心网的配置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通过所述确认消息携带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配置第二无线承载;
所述目标基站将第三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第三数据为位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1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所述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一数据和缓存在终端的数据进行排序;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排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三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三数据为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排序。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切换通知消息,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包括接入到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ID;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目标小区ID接入到所述目标小区,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包括;
所述终端利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二无线承载;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三数据,包括:
所述终端利用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和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2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源基站中,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和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数据,以使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为所述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反馈的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认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用于配置第三数据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为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第一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所述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以及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还包括:所述源基站从终端接收的乱序的数据包,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第二隧道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来自所述终端的乱序的数据包以及与所述乱序的数据包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2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目标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数据按照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继续分配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接收来自源基站的第一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承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生成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确认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信息确定第三无线承载信息,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所连接的目标核心网的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确认消息携带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配置第二无线承载;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第三数据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第三数据为位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3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源基站与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未被所述终端确认正确接收的数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为所述源基站确定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一数据和缓存在终端的数据进行排序;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与所述源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不同,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为所述终端在不同核心网切换过程中的源基站和目标基站。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核心网切换过程中,所述源基站从源核心网接收的待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排序。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三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所述第三数据为从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核心网所接收的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排序。
36.根据权利要求33-3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目标基站的第一数据和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之前,接收来自所述源基站的切换通知消息,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包括接入到所述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ID;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小区ID接入到所述目标小区,并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一无线承载;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一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所述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三无线承载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信息中包括第二无线承载;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用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和第三数据的数据单元的无线空口协议序列号。
CN201810989663.9A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868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9663.9A CN110868733B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CT/CN2019/102761 WO2020043083A1 (zh) 2018-08-28 2019-08-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19855665.6A EP3836598B1 (en) 2018-08-28 2019-08-27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es and system
US17/186,030 US11711731B2 (en) 2018-08-28 2021-02-26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9663.9A CN110868733B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8733A true CN110868733A (zh) 2020-03-06
CN110868733B CN110868733B (zh) 2022-02-18

Family

ID=6964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9663.9A Active CN110868733B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1731B2 (zh)
EP (1) EP3836598B1 (zh)
CN (1) CN110868733B (zh)
WO (1) WO202004308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6690A (zh) * 2020-04-24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867071A (zh) * 2022-03-25 2022-08-05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QoS流与DRB聚合关系建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06418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40126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装置、芯片及其模组设备
WO2024041215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57955A4 (en) * 2018-09-27 2022-01-26 Apple Inc. UPLINK DISTRIBUTION IN-ORDER LOADED QOS STREAM IN DUAL MULTI-RAT 5GC CONNECTIVITY
KR20210083298A (ko) * 2018-11-02 2021-07-06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데이터 송신 및 측정 기술들
KR20230004153A (ko) * 2021-06-30 2023-01-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라우팅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373A (zh) * 2011-08-30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582054A (zh) * 2012-07-27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01955A (zh) * 2014-09-02 2015-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基站的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N104509161A (zh) * 2012-08-07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4935452A (zh) * 2014-03-21 2015-09-2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ool组网的数字集群系统实现方法
CN105635989A (zh) * 2015-12-18 2016-06-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基站以及终端
CN108024294A (zh) * 2016-11-02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11913D0 (en) * 2000-05-17 2000-07-05 Nokia Networks Oy Connec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18375B2 (en) * 2007-04-25 2014-08-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3905423B (zh) * 2017-01-06 2024-04-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切换方法、基站和基站的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373A (zh) * 2011-08-30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582054A (zh) * 2012-07-27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9161A (zh) * 2012-08-07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4935452A (zh) * 2014-03-21 2015-09-2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ool组网的数字集群系统实现方法
CN104301955A (zh) * 2014-09-02 2015-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基站的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N105635989A (zh) * 2015-12-18 2016-06-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基站以及终端
CN108024294A (zh) * 2016-11-02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3GPP R3-184063, Data Forwarding–Common Aspects", 《3GPP TSG-RAN WG3 NR AH 1807 MEETING》 *
ERICSSON: "3GPP R3-184064, TP for BL CR for 38.300 for intra- and inter-system HO", 《3GPP TSG-RAN WG3 NR AH 1807 MEETING》 *
HUAWEI: "3GPP R3-181028, Principles of Data Forwarding", 《3GPP TSG-RAN WG3#99》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6690A (zh) * 2020-04-24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213305A1 (zh) * 2020-04-24 2021-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418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40126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装置、芯片及其模组设备
CN114867071A (zh) * 2022-03-25 2022-08-05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QoS流与DRB聚合关系建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41215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3083A1 (zh) 2020-03-05
US11711731B2 (en) 2023-07-25
CN110868733B (zh) 2022-02-18
EP3836598A4 (en) 2021-10-20
US20210185569A1 (en) 2021-06-17
EP3836598A1 (en) 2021-06-16
EP3836598B1 (en) 2023-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873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JP7124933B2 (ja) マスター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コントロールプレーン・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CN110249597B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RU2762681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ти доступа, терминал 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US1169620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CN109151918B (zh)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457392B2 (en)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39630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1989981A (zh) 在cp-up分离中保持连接时丢弃缓冲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82360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8306708A (zh)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48163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0017813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CN111866908B (zh) 一种通信系统和网络设备
CN110972215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基站
TWI797414B (zh) 用於行動性增強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CN11235146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164441A1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03390B (zh)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WO2024066882A1 (zh) 控制面信令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018531A (zh) 一种在长期演进lte基站中处理数据业务的方法及基站
CN11596800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