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9161A -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9161A
CN104509161A CN201280074983.2A CN201280074983A CN104509161A CN 104509161 A CN104509161 A CN 104509161A CN 201280074983 A CN201280074983 A CN 201280074983A CN 104509161 A CN104509161 A CN 104509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arget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sourc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49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9161B (zh
Inventor
柴丽
蔺波
时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190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90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09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9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9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9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该方法包括: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告知所述第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本申请实现了多小区切换。

Description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 当为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 简称为 UE)服务的基站不适合为 其进行服务时, 该 UE会切换到另一个基站上。 现有技术中采用以下方式实现该过程: 源基站(例如, 增强节点 B ( evolved NodeB, 简称为 eNB) )将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 ) 消息发送给目标 eNB。
如果目标 eNB同意进行切换, 则在切换请求回复 (Handover Request ACK) 消息中 指明期望接收转发数据的隧道端点 (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 隧道协议 (GPRS Tunnel ing Protocol , 简称为 GTP) Tunnel Endpoint ), 该 GTP隧道端点包括:传输层地址(Transport Layer Address )和 GTP TEID(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Tunnel Endpoint ID
在接收到该 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之后, 源 eNB指示 UE从源 eNB切换到目标 eNB。
发明人发现, 现有技术中的切换流程只能将 UE从一个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 当 源小区或目标小区存在多个时, 则无法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案,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源小区或目标小 区存在多个时无法进行切换的问题。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包括: 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 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 第一消息, 告知所述第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上;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 承载 RAB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上; 或者,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 标小区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 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业 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业务的 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无线接入承载 RAB 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 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 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 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 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 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 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 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和修改所述第一消 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 的 RAB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透明容 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 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 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 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 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逻辑小区标识、虚拟小区标识、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 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 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建立连接; 或者,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核心网节点 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给所述源基站; 进而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 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四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 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 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 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启用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 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 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 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 第三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请求将所述核心网节点中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 请求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 求回复消息,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一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 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第二十一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 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 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或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结束标 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 据。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包括: 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消息, 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 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第一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 换命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 站。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 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请求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来自 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并根据所述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 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经 由本地网关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来自所述本 地网关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是所述本地网关根据来自所述第 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的。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 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 告知消息, 用于告知所述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切换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 源基站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 站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 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 /或所述第二源 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 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 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 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将结束标识包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 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经由所述本地网关向所述 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包括: 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 求消息;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回 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 小区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 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 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 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 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 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 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源基站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 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 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所 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源基站将所 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 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或者
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 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 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 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 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 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 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源基站经由核心网 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第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 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 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 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表明所述目标基站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 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 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 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 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 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 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目标基站接 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本地网关转发的来自所 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 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 配完成消息, 并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第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第一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发送单元, 用于根据所 述切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告知所述第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 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基站或核 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 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户 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承载 RAB信息,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 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上; 或者,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的信息,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 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 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业 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业务的 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 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 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 后, 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 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 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和修改所述第一消 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 的 RAB标识。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透明容 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 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 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 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 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逻辑小区标识、虚拟小区标识、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 请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 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或 者,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给所述源基站; 进而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 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四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 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与所述用户 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 成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 用于指示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启用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资源。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 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 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三 GTP隧道端点 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 后,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所述核心网节点中所述用户设备 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 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 复消息,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 还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一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 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第二十一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 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 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或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结束标 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 据。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 息: 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第六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第一源基站, 所述源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 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 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 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 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用于请求将所 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 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并根据所述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经由本地网关向 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本地网关的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是所述本地网关根据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 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的。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 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 用 于告知所述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切换操作。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 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执行告知 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 /或所述 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切换请求回 复消息,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 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 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 将结束标识包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之前, 接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所述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第七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源基站, 所述源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用 于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 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 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 区;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 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 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 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 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 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 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 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 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 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 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 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将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 命令消息之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 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
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 或者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 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 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 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七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 息: 经由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第八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目标基站, 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用户设 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第一源 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表示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 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 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 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 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收所述第二源 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对应的所述用 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结合第八方面、 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 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 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八方面、 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 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本地网关转发 的来自所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结合第八方面、 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 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第九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第一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发射器, 用于根据所述切 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告知所述第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 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 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 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基站还包括: 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 的无线接入承载 RAB信息, 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的目标小区上; 或者,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 的信息, 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 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 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业 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业务的 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无线接入承载 RAB 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 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 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 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 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 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 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 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和修改所述第一消 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 的 RAB标识。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透明容 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 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 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逻辑小区标识、虚拟小区标识、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 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 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或 者,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给所述源基站; 进而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 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四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 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还包括: 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到所 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与所述 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所述发 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启 用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资源。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 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包括: 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三 GTP隧道端点信 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 后,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所述核心网节点中所述用户设备 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 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 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将所述 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基 站。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九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触发所述源基 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第二十一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 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 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或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结束标 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 据。
结合第九方面、 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九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 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四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九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十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 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第十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第一源基站, 所述源基站包括: 发射器, 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 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发 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在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 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用于请求将所述 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 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并根据所述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经由本地网关向所 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本地网关的所述 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是所述本地网关根据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 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的。
结合第十方面、 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 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 用于 告知所述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切换操作。
结合第十方面、 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执行告知响 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 /或所述第 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结合第十方面、 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 给所述目标基站。
结合第十方面、 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结合第十方面、 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 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十方面、 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将 结束标识包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之前, 接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十方面、 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发射器还用于经由所述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第十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源基站, 所述源基站包括: 发射器, 用 于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 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切 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在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 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 的 RAB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 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的配 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 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 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 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 十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 来自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 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回复消息之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 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 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源基站 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 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 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 或者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 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 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十一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 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 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 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 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 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十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 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结合第十一方面、 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 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 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十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第 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经由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 第十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目标基站, 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用户设 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发射器, 用于向所述第一源基 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表示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 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 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 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 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收所述第二源 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对应的所述用 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结合第十二方面、 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 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 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结合第十二方面、 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接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本地网 关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结合第十二方面、 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十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 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 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 根据第一目标基站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 通知第二目标基站 用户设备将切换到其上, 并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通知源基站将用户设备切 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上, 从而能够实现存在目标小区时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 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 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三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基站的具体的结构框图;
图 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五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六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七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 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 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网络节点 (例如, 基站)可以是具有完整资源管理模块、 基带处理模块 和射频单元的基站, 可以是远端射频头 (Remote Radio Head, 简称为 RRH) 、 射频拉远 单元 (Radio Remote Unit , 简称为 RRU) 及天线, 也可以是中继器, 此处不作限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多小区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 切换, 例如, 用于 UE从一个源基站切换到多个目标基站。
图 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1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101, 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步骤 102,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 息,用于告知所述第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 站上;
步骤 103,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 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 区。
本方案中, 第一目标基站根据切换请求消息确定 UE还可以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 通 知第二目标基站, 并向源基站反馈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以便源基站将用户设备切换到第 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从而使得 UE能够从一个源基站切换到多个目标基站, 实现 了在多小区分流的场景下正常的无损数据切换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支持对一种 多小区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切换的支持的问题。
优选地, 用户设备将全部业务都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上, 第一目标基站为用户设备 提供信令服务。
优选地,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可以包括以下方式实现:
方式一、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的 无线接入承载 RAB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 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然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 消息, 通知第二目标基站要进行的切换。
方式二、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源基 站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源基站在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然后,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之后, 第一目标 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可以同时为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 或者, 第一目标基站为用户设 备提供信令服务, 第二目标基站为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服务。
优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 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 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可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 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配置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其中,频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 空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波束的信息、 流的信息和空间编码矩阵信息; 码域信息可以 包括但不限于地址码、 加扰码和序列初始化码; 其中, GTP隧道端点信息可以包括传输 层地址(Transport Layer Address)和 GTP TEID。
优选地,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 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 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 置信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 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本实 施例中, 第二目标基站会反馈是否同意进行切换的信息, 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 本步骤是可选步骤, 第一目标基站也可以直接命令第二目标基站进行切 换, 而无需得到第二目标基站的同意。
优选地,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 和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 识。
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优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其中,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可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 和所述部分或全部业务的信 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之后, 即可知晓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 部业务将要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其中, 频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资源块 的位置信息; 空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波束的信息、 流的信息和空间编码矩阵信息; 码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址码、 加扰码和序列初始化码。
优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 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实现:
根据所述第二消息中的第一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确定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指示信息、 第一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 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 标识;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 和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业务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的 RB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识。
优选地,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可以触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 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然后, 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 连接。
其中, 在发送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发送信息,所述信息包括与所述源基站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协议栈中的 PDCP 实体中的重排缓冲区的未排序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 PDCP SDU o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核 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 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例如, 建立信令连接) 。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 该消息可以 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和 S-GW建立数据连接。 其中, 该消息可以指示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与用户设备和 S-GW建立数据连接的命令消息, 也可以是请求所述第二目标基 站与用户设备和 S-GW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消息。 当切入指示消息是一个请求消息时, 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还可以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 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第一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 GTP隧道端点信息, 建 立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传输承载, 从而建立第二目标与 S-GW建立数 据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 之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所述核心网 节点中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在接收到该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之后, 核心网节点可以结束和源基站之间的通信, 并建立 与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之间的通信。
优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 可以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本地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在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之前, 用户设备已 经与源基站进行了通信, 有些用户设备的数据已经在源基站中, 当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 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之后, 用户设备可能不会将已经收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发送给目标 基站, 从而导致目标基站中的数据是缺失的。 本实施例中, 源基站将其中的用户设备的 数据发送给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从而实现了无损切换。
其中, 在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前, 可以建立相应的传输承载, 建立的方式可以 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三 GTP隧道端点信息, 并根据所 述第三 GTP隧道端点信息建立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第四 GTP隧道端点信息和第五 GTP隧道端点信 息, 其中, 所述第四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源基站建立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五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源基站建立从所述源基站到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的中转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数据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
优选地, 在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六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将所述第六 GTP隧道端点信息和第七隧道端点信息发送给所述源 基站, 其中, 所述第六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源基站建立从所述源基站到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七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源基站建立从所述源基站到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可以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 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 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 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其中, 所述结束标识包可以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 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优选地, 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 收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小区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切换的技术,提供了切换的信令 控制技术和无损数据转发技术。 实现了在多小区分流的场景下, 正常的无损数据切换操 作, 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切换流程是基于一个小区为一个 UE服务的, 无法支持对一种多小 区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切换的支持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 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2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201, 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步骤 202,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切换 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 个目标小区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步骤 203, 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 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 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优选地,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 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 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可选地,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可选地,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 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 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 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 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源基站可以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 请求回复消息。 优选地, 在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 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 后,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 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或者
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 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 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 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可选地,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 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源基站经由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 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小区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切换的技术,提供了切换的信令 控制技术和无损数据转发技术。 实现了在多小区分流的场景下, 正常的无损数据切换操 作, 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切换流程是基于一个小区为一个 UE服务的, 无法支持对一种多小 区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切换的支持的问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 UE切换到多小区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 UE从一个基站切到提 供小区聚合服务的目标基站 1 (第一目标基站)和目标辅助基站 2 (第二目标基站) , 其 中, 目标辅助基站 2与网关之间有连接接口。 图 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 3所示, 本实施例所示的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301, 经过切换判决, 源基站决定将 UE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 判决的依据可以 是 UE的测量报告。 然后, 源基站向匪 E发送第一切换请求 (handover Required) 消息, 该消息携带的可选参数包括: 推荐目标小区组的信息 (例如, 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 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对这两个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 UE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 简称为 RRC) 上下文信息、 UE的 SI接口的上下文信息、 以及无线接 入承载 (Radio Access Bear, 简称为 RAB) 信息等。 在本步骤中, 源基站也可以决定将 UE同时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此时, 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推荐 目标小区组的信息 (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 UE的 RRC上下 文信息、 UE的 S1接口的上下文信息、 以及 RAB信息, gp, 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可以不包括 对这两个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如果源基站根据 UE的测量报告仅确定将 UE切换到第一 目标基站, 则可以将对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携带在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 以 便第一目标基站根据该测量报告确定同时将所述 UE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 站上, 此时, 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推荐目标小区组的信息 (第一目标基站的信 息和小区信息) 、 对这两个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 UE的 RRC上下文信息、 UE的 S1接口 的上下文信息、 以及 RAB信息。
另外, 第一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源基站分配的 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全球唯一匪 E标识符 (Globally Unique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移动管理实体) Identifier ID, 简称 为 GUMMEI ) ,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 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RAB对应的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简称为 Qos ) 信息和 RAB对应的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的至少一项组合; 所述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 息用于基站 (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 和 S-GW之间的建立 S1口的传输承载。
步骤 302,匪 E在接收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之后,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的可选参数包括: 推荐目标小区组, 即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信 息和小区信息, 对这两个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 以及 UE的 RRC上下文信息、 UE的 S1接 口的上下文信息, E-RAB信息等。匪 E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携带的参数可以和源基站发送 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参数相同。
步骤 303, 第一目标基站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该消息可以被称为资源状态探测消息),通知第二目标基站上述 UE的信息(如, E-RAB、 RAB信息) , 以及该 UE将被分配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其中, 确定第二目标基站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目标基站根据匪 E发 送的推荐目标小区组 (例如, 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确定, 第一目标基站根据 UE对这两个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结果确定,第一目标基站根据自己了解的协助基站的 资源、 负荷等状态的情况、 以及 UE 的 RAB信息确定。
可选地, 该资源状态探测消息中可以包括该 UE的 E-RAB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 息,例如,如果第一目标基站主动进行分配,则该资源状态探测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 UE的标识(例如,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简称为 C-RNTI ) 或 XmAP (Xm是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之间的接口) 标识) 、 和 分流指示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 息。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消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业务的业务信息(例如, 要切换到第二 目标基站上的业务的信息) ; 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业务的质量信息和 /或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消息指示第二目标基站按照所述至少一个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资源 配置。
可选的,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息是指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 UE的业 务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 简称为 PDCP) 层的 SDU 数据, 此时,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收至少一个业务信息后, 可以为所述至少一个业务信 息进行对应的资源配置, 配置出至少一个业务信息对应的 RB的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adio Link Control , 简称 RLC) 层、 媒介存取控制 (Medium Access Control , MAC) 层和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简称 Phy) 。 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是指第一目标基站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 UE的业务的 RLC层的 SDU数据, 此时,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收至少一 个业务信息后, 可以为所述至少一个业务信息进行对应的资源配置, 配置出至少一个业 务信息对应的 RB的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可选的, 当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时,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根 据所述至少一个业务信息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业务对应的 RB的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第 一目标基站就配置所述 RB的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可选的,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或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这样,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就可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 业务的业务信息对应的 RB的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或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可选的, 所述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RAB 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 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域信 息和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频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 空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波束的信息、 流的信息和空间编码矩阵信息; 码域信息可以 包括但不限于地址码、 加扰码和序列初始化码。
步骤 304, 第二目标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回复第二消息 (该消息可以被称为资源状 态探测响应消息) , 该消息可以携带有第二目标基站是否接纳该切换请求消息的信息。
如果第二目标基站接纳该切换请求消息, 即, 第二目标基站同意将所述 UE的部分或 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则该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中包括对资源状态探 测消息中的配置内容的确认或者修改。 例如, 第一目标基站通过资源状态探测消息通知 第二目标基站, 要将所述 UE的多个业务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上, 第二目标基站同意该多 个业务中的部分业务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通过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告知第一目标基 站将第二站同意的该多个业务中的部分业务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上。
可选地, 该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中可以包括该 UE的 E-RAB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配 置信息, 例如, 如果第二目标基站主动进行分配, 则该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
UE的标识 (例如, C-RNTI或 XmAP 标识) ;
分流指示信息,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 信息。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业务信息包 括业务的质量信息和 /或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 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 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或者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 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 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 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例如, 第三 GTP隧 道端点信息) ; 其中, 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例如, 第六 GTP隧 道端点信息) ;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 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可选的,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或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这样,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就可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 业务的业务信息对应的 RB的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或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可选的, 所述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RAB 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 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域信 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 频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资源 块的位置信息;空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波束的信息、流的信息和空间编码矩阵信息; 码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址码、 加扰码和序列初始化码。
其中, UE的 PDCP实体与第一目标基站的 PDCP实体逻辑对应, UE的第一 RLC实体和第 二 RLC实体分别与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 RLC实体逻辑对应, UE的第一 MAC实体 和第二 MAC实体分别与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 MAC实体逻辑对应。
如果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该切换请求消息, 则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中包括对资源状 态探测消息中的配置内容的拒绝, 例如, 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包含拒绝将所述 UE切换 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步骤 305, 第一目标基站回复切换请求回复 (Handover Request ACK ) 消息给核心 网网元 (下面以匪 E为例) , 该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UE标识、 E-RAB信息、 无线 承载信息、 第一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 ) 、 和第二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 ) 。 其中, 无线承载信息包括步骤 304中的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的内容。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UE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 UE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 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 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 个 RAB标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和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例如, 第四 GTP隧道端点信息) 用于建立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例 如, 第五 GTP隧道端点信息) 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 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优选地,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 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 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其中,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 频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 空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波束的 信息、 流的信息和空间编码矩阵信息; 码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址码、 加扰码和序 列初始化码。
步骤 306, MME在收到第一目标基站回复的 Handover Request ACK (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 消息之后, 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 (handover command ) 消息, 告知源 基站目标基站的资源分配情况, 该切换命令消息包括: UE标识、 E-RAB信息, 无线承载 信息,第一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包括传输层地址(Transport Layer Address ) 和 GTP TEID和第二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包括传输层地址 ( Transport Layer Address ) 和 GTP TEID。 其中, 无线承载信息包括步骤 304中的资源 状态探测响应消息的内容。
步骤 307, 源基站在收到匪 E的切换命令消息后, 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如, 以 RRC连 接重配消息的形式发送) 给 UE,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所述 RB的配置列表信息和 /或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以使所述 UE根据所述配置消息配置相应的 RB。 该切换命 令消息还可以包括: 目标小区组的信息 (例如, 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和 小区信息) 、 业务在这两个基站的配置信息 (该配置信息可以是无线承载信息, 可以包 括步骤 304中的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的内容) 、 和安全信息等。 然后, 执行步骤 310。
需要说明的是, 只要源基站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或者只要源基站 开始发送 handover command给 UE, 源基站到目标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就开始了, 从而可 以进行步骤 308和步骤 309所示的数据面传输。 由于在步骤 307中, 源基站开始发送 handover command给 UE, 因此, 在步骤 307之后, 就可以执行步骤 308和步骤 309了, 例 如, 执行步骤 308中的下行传输或步骤 309, 其中, 步骤 308和步骤 309的先后执行顺序不 限。
步骤 308, 在下行方向, 源基站根据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中小区承担业务 的情况, 分别通过核心网转发数据给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该数据包括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 ACK、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或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 , 简称为 SDU) ( BP,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 或者,
源基站将通过核心网转发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未收到 ACK、 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 或 SDU ( BP,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给第一目标基站; 然 后, 第一目标基站将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业务的未收到 ACK、 或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 或 SDU ( BP,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转发给第二目标基站。
在上行方向, UE从每个业务的第一个没有收到确认的 PDCP SDU包开始重新发送未收 到 ACK的上行 PDCP SDU到对应的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当 UE接收到位图时, 可 以根据位图显示确定已收到确认的 ACK,将未收到 ACK的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第一目标基站 和第二目标基站。 UE也可以从第一个没有收到确认的 PDCP SDU包开始, 将后面的所有数 据发送给对应的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步骤 309, 源基站根据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小区承担的业务的情况, 分别 通过核心网转发对应业务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息) 给第一目标基站和 第二目标基站,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下行数 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的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序列号 (Serial Number, 简 称为 SN) 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或者
源基站通过核心网转发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 息) 给第一目标基站; 第一目标基站在收到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 SN STATUS TRANSFER 之后, 将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业务的 SN状态转移信息转发给第二目标基站, 在 SN状态转 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下行数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 目标基站的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步骤 310, UE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后, 根据步骤 307中提到的该消息中的信息, 建立 和第一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对应的 PDCP层实体、 RLC层实体、 MAC层实体和物理层实体, 建立和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对应的 PDCP层实体(可选) 、 RLC层实体、 MAC层实体 和物理层实体。 无线承载配置成功后, UE将 PDCP SDU转发给新建立的第一目标基站的小 区协议栈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的 PDCP层, 其中, 该 PDCP SDU是与源基站对 应的 UE协议栈中的 PDCP实体中的重排缓冲区的未排序的 PDCP SDU; 在转发完成之后, UE 可释放 UE中与源基站的协议栈对应的各层实体。 UE和第一目标基站的小区和第二目标基 站的小区完成下行同步。 根据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和 RACH资源信息, UE 向第一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完成上行同步, 和 /或向第二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过程完成上行同步。 然后, UE回复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HO confirm, 切换确认) 给 第一目标基站。
步骤 311, 第一目标基站在收到 UE回复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向匪 E发送切 换告知 (handover Notify) 消息, 并建立和 UE之间的连接。 此时, 就可以执行步骤 308 中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
步骤 312, 第一目标基站在收到 UE回复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向第二目标基 站发送 UE的业务配置信息或 UE的切入指示消息。
步骤 313, 第二目标基站在收到 UE的业务配置信息或 UE的切入指示消息之后, 发送 路径切换请求给第一目标基站。 此步骤为可选步骤, 在步骤 312之后, 可以直接执行步 骤 314。
步骤 314, 第一目标基站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Path Switch Request ) 消息给匪 E, 该消息包括: 第一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第二目标基站的上行 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和对应 RAB标识, 其中, GTP隧道端点信息包括传输层 地址和 GTP TEIDo
步骤 315, 该 MME发送修改承载请求 (MODIFY BEARER REQUEST) 消息给网关 (GW, 例如, 服务网关 (Serving Gateway, 简称为 S_GW) ) , 该消息包括第一目标基站的上 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第二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和对应 RAB标识, 其中, GTP隧道端点信息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o
步骤 316, Serving Gateway 在收到 MME发送的 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之后, 将需要路径切换的 RAB分别切换到对应的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上。 然后, Serving Gateway发送" end marker"包 (结束标识包) 给源基站, 并释放和源基站的路 径。
步骤 317, 在收到结束标识包之后, 源基站根据主基站和辅基站小区承担的业务的 情况, 分别转发对应业务的结束标识包给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或者
源基站将发送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结束标识包给第一目标基站; 然后, 第一目标 基站将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业务的结束标识包转发给第二目标基站。
步骤 318, 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在探测到结束标识包后, 按序接收 Serving Gateway发送的数据和源基站转发的数据。
步骤 319, Serving Gateway发送修改承载响应 (MODIFY BEARER RESPONSE) 给 MME。 步骤 320, 匪 E收到 Serving Gateway发送修改承载响的消息后, 发送 UE上下文删除 命令消息给源基站。
步骤 321, 源基站在收到匪 E发送的 UE上下文删除命令消息之后, 删除源基站内的 UE 的上下文, 并回复 UE上下文删除完成消息给 MME。
步骤 322, 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回复 (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 消息 给第一目标基站。
步骤 323, 第一目标基站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第二目标基 站。
其中, 步骤 314至步骤 323属于数据面传输。
通过本实施例, 实现了 UE从源基站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 UE切换到多小区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 UE从一个基站切到 提供小区聚合服务的目标基站 1 (第一目标基站) 和目标辅助基站 2 (第二目标基站) 。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 4所示, 本实施例所示的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401, 经过切换判决, 源基站决定将 UE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 判决的依据可以 是 UE的测量报告。 然后, 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第一目标基站, 其中, 该切换请求 消息中携带的可选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推荐目标小区组的信息 (例如、 第一目标基 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 对这相邻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 UE的 RRC 上下文信息、 UE的 S 1接口的上下文信息、 以及 E-RAB信息等。
在本步骤中,源基站也可以决定将 UE同时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 此时, 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推荐目标小区组的信息 (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 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 UE的 RRC上下文信息、 UE的 S 1接口的上下文信息、 以及 RAB信 息, 即, 切换请求消息可以不包括当对这两个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 如果源基站根据 UE的测量报告仅确定将 UE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 则可以将对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测量 报告携带在切换请求消息中, 以便第一目标基站根据该测量报告确定同时将所述 UE切换 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上, 此时, 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 推荐目标小区组的 信息 (第一目标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 对这两个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 UE的 RRC 上下文信息、 UE的 S 1接口的上下文信息、 以及 RAB信息。
步骤 402, 第一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消息之后, 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至少之 一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该消息可以称为资源状态探测消息) , 告知第二目标 基站欲将 UE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上(告知的内容可以包括: 业务信息 和分流信息、 即将要分配到第二目标基站的 UE的信息 (如, E-RAB信息) 等) 、 推荐目 标小区组 (即, 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 UE对这两个基站的小区的测量报告结 果、 根据第一目标基站对协助基站资源的了解情况以及 UE 的 RAB信息。
可选地, 该资源状态探测消息中可以包括该 UE的 E-RAB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 息, 例如, 如果第一目标基站主动进行分配, 则该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
UE的标识 (例如, C-RNTI或 XmAP 标识) ;
分流指示信息,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 信息。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消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业 务的质量信息和 /或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消息指示第二目标基站按照所述 至少一个业务的业务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其中,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向所述 UE提供服务 的基站中至少一个基站 (例如, 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
可选的,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息是指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 UE的业 务的 PDCP层的 SDU数据, 此时,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收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后, 可以为 所述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进行对应的资源配置,配置出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对应的 RB的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是指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 基站发送 UE的业务的 RLC层的 SDU数据, 此时,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收至少一个业务信息 后, 可以为所述至少一个业务信息进行对应的资源配置, 配置出至少一个业务信息对应 的 RB的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可选的, 当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时,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根 据所述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业务对应的 RB的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第一目标基站配置所述 RB的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向所述 UE发送配置消息, 所述配置消息包括所述 RB的配置列表信息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以使所述 UE根据所述配置消息配置相应的 RB。
可选的,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或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这样,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就可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业务的业务信息对应的 RB的 PDCP 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或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可选的, 所述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RAB 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 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域信 息和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 频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资源块的位置的信 息; 空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波束的信息、 流的信息和空间编码矩阵信息; 码域信息 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址码、 加扰码和序列初始化码。
步骤 403、 第二目标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
如果第二目标基站接受该切换请求, 即, 第二目标基站同意将所述 UE的部分或全部 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则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中包括对资源状态探测消息 中的配置内容的确认或者修改。 例如, 第一目标基站通过资源状态探测消息通知第二目 标基站, 要将所述 UE的多个业务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上, 第二目标基站同意该多个业务 中的部分业务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通过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告知第一目标基站将第 二站同意的该多个业务中的部分业务切换到第二目标基站上。
可选地, 该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中可以包括该 UE的 E-RAB信息对应的无线承载配 置信息, 例如, 如果第二目标基站主动进行分配, 则该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
UE的标识 (例如, C-RNTI或 XmAP 标识) ;
分流指示信息,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 信息。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业务信息包 括业务的质量信息和 /或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 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 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或者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 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 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 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例如, 第三 GTP隧 道端点信息) ; 其中, 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例如, 第六 GTP隧 道端点信息) ;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 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可选的,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或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这样,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就可以配置所述至少一个 业务的业务信息对应的 RB的 PDCP层、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或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
可选的, 所述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RAB 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 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域信 息和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频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 空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波束的信息、 流的信息和空间编码矩阵信息; 码域信息可以 包括但不限于地址码、 加扰码和序列初始化码。
其中, UE的 PDCP实体与第一目标基站的 PDCP实体逻辑对应, UE的第一 RLC实体和第 二 RLC实体分别与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 RLC实体逻辑对应, UE的第一 MAC实体 和第二 MAC实体分别与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 MAC实体逻辑对应。
如果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该切换请求消息, 则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中包括对资源状 态探测消息中的配置内容的拒绝, 例如, 资源状态探测响应消息包含拒绝将所述 UE切换 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步骤 404, 第一目标基站将 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发送给源基站, 该消息包括: UE标识, E-RAB信息, 无线承载信息, 第一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 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 ) 和第二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 ) 。 其中, 无线承载信息包括步骤 403中的消息的内容。 在本步骤之后, 执行步骤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UE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 UE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 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 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 个 RAB标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和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例如, 第四 GTP隧道端点信息) 用于建立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例 如, 第五 GTP隧道端点信息) 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 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优选地,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 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 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其中,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 频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 空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波束的 信息、 流的信息和空间编码矩阵信息; 码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址码、 加扰码和序 列初始化码。
步骤 405,源基站在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N0WLEDG之后,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例 如, 以 RRC连接重配消息的形式发送) 给 UE, 该切换命令消息包括: 目标小区组的信息 (例如, 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 业务在这两个基站的配置 信息 (无线承载信息包括步骤 403中的消息的内容) 、 和安全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 只要源基站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 (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 , 或者只要源基站开始发送 handover command给 UE, 就开始转发数据。 因此, 在本步骤的源基站在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N0WLEDG之后, 就可以执行步骤 406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和步骤 407了, 其中, 步骤 406和步骤 407的执行顺序不限。
步骤 406, 在下行方向, 根据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承担的业务的情 况, 源基站分别发送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 ACK、或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 型 1 )给该业务对应的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以及转发 SDU (即,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给该业务对应的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 或
源基站将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未收到 ACK、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 或 SDU ( BP ,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转发给第一目标基站; 第一目标基站在收 到这些数据之后, 将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业务的未收到 ACK、 或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 或 SDU ( BP,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转发给第二目标基站。 在上行方向, UE从每个业务的第一个没有收到确认的 PDCP SDU包开始重新发送未收 到 ACK的上行 PDCP SDU到对应的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步骤 407, 源基站根据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承担的业务的情况, 分 别发送对应业务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息) 给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 基站; 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下行数据的发送 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 (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 的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或
源基站将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息) 发送给第 一目标基站; 第一目标基站在收到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 SN STATUS TRANSFER之后, 将 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业务的 SN状态转移信息转发给第二目标基站,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 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下行数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 的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步骤 408, UE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按照该消息中的业务的配置参数分别建 立和第一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对应的该承载建立新的 PDCP层实体、 RLC层实体、 MAC层 实体、 和物理层实体, 以及建立 UE和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对应的该承载建立新的 PDCP层实体 (可选) 、 RLC层实体、 MAC层实体、 和物理层实体。 无线承载配置成功后, UE将从与源基站对应的协议栈中的 PDCP实体中的重排缓冲区的未排序的 PDCP SDU转发给 新建立的第一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或 /和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的 PDCP层; 转发 完成后, UE可释放 UE中与源基站对应的协议栈的各层实体。 UE与第一目标基站的小区和 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完成下行同步。根据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和随机接 入信道 (Random Access Channel , 简称为 RACH ) 资源信息, UE向第一目标基站发起随 机接入过程完成上行同步, 和 /或 UE向第二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完成上行同步。 然后, UE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 409, 第一目标基站在收到 UE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向第二目标基 站发送 UE的业务配置信息或 UE的切入指示信息, 指示第二目标基站启用其为所述 UE配置 的资源。
步骤 410, 第二目标基站在收到 UE的业务配置信息或 UE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 向第 一目标基站发送切入指示回复消息。 该步骤为可选步骤。
步骤 411, 第一目标基站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给匪 E, 该消息包括: 第一目标基站 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 ) 和对应的 RAB标识、 以及第二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 和对应的 RAB标识。
步骤 412, 该 MME发送 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给 Serving Gateway, 该消息包 括: 第一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 和对应的 RAB标识、 以及第二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 层地址和 GTP TEID) 和对应的 RAB标识。
步骤 413, Serving Gateway 在收到 MME发送的 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之后, 将需要路径切换的 RAB分别切换到对应的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上, 然后, Serving Gateway发送 "end marker"包 (结束标识包) 给源基站, 并释放和源基站的路 径。
步骤 414, 在收到结束标识包之后, 源基站根据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的小 区承担的业务的情况, 分别转发对应业务的结束标识包给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 站; 或
源基站将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结束标识包发送给第一目标基站; 第一目标基站将 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业务的结束标识包转发给第二目标基站。
步骤 415,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探测到结束标识包后,按序接收 Serving Gateway发送的数据和源基站转发的数据。
步骤 416, Serving Gateway 发送 MODIFY BEARER RESPONSE给 MME。
步骤 417, MME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第一目标基站。
步骤 418, 第一目标基站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第二目标基 站。
通过本实施例, 实现了 UE从源基站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多小区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 切换, 例如, 用于 UE从多个源基站切换到一个目标基站。
图 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5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501, 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用于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 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步骤 502,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步骤 503, 所述第一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用于通知所述用户设备 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本方案中, 第一源基站通过切换请求消息告知目标基站: UE从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 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 从而使得 UE能够从多个源基站切换到一个目标基站, 实现了在多 小区分流的场景下正常的无损数据切换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支持对一种多小区 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切换的支持的问题。
优选地, 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所述第一源基站向所述 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请求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 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并根据所述 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优选地, 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所述第一源基站可以经 由本地网关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源基站向所述本地网关 发送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然后, 本地网关根据所述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 消息, 并将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源基站。
其中,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第 一源基站可以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用于告知所述第二源基站开始 执行切换操作。 该切换执行告知消息可以是命令第二源基站进行切换的命令消息, 也可 以是请求第二源基站进行切换的请求消息。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之后, 所述第 一源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执行告知 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 /或所述 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 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 站。 因此, 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可以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 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在本实施例的切换过程, 第一源基站和 /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达到了无损 切换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 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 给所述目标基站。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 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 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其中, 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可以在将其中的 UE的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之后, 向 目标基站发送结束标识包。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将结束标识包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之前, 所述第一源基 站可以接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其中,所述第一源基站可以经由所述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
其中, 第二源基站可以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 当 UE的源小区存在多个时, 由其中的一个源小区 (即、 第一源小区) 向目标基站发送请求, 请求将 UE从多个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 从而实现了 UE从多个源 小区到一个目标小区的切换。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多小区分流场景下的无损数据 切换, 例如, 用于 UE从多个源基站切换到一个目标基站。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6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601, 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用于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步骤 602,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 回复消息用于表明所述目标基站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 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优选地, 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目标 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其中,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 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可以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 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 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 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可选地,所述目标基站可以接收所述本地网关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 换请求消息。
其中, 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 可以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本实施例中, 当 UE的源小区存在多个时, 由其中的一个源小区 (即、 第一源小区) 向目标基站发送请求, 请求将 UE从多个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 从而实现了 UE从多个源 小区到一个目标小区的切换。
实施例七
在本实施例中, UE从一个提供小区聚合服务的源基站 1 ( gp、 第一源基站) 和源辅 助基站 2 ( gp、 第二源基站) 切换到目标基站, 目标基站与网关之间有连接接口。
图 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 7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701, 经过切换判决, 第一源基站决定将 UE从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 目标基站, 并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 该消息携带的参数可以包括: 第一源基站 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UE的 RRC上下文信息、 UE的 S 1接口的上下文信息和 E-RAB信息, 该消 息携带的可选参数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源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以及 UE分 别在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的无线承载配置和测量配置信息。
优选地, 在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之前, 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源基站向第二源基站发送消息(该消息可以称为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 通知将 发起切换, 例如, 通知将用户设备从第二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 该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中携带目标基站的小区信息;
第二源基站发送消息(该消息可以称为切换发起响应消息)给第一源基站, 用于将 第二源基站为 UE服务的信息通知给第一源基站, 例如, 该消息可以携带以下参数: UE的 配置信息,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构建切换请求消息。
另外, 如果第一源基站中包含第二源基站的业务信息, 则可以直接构建切换请求消 息, 而无需向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步骤 702, 目标基站成功接纳切换请求消息后, δΡ, 目标基站同意将 UE业务切换到 该目标基站, 向第一源基站发送 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 该 Handover Request ACK 消息包括: UE标识、 E-RAB信息、 无线承载信息、 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 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 (Transport Layer Address ) 和 GTP TEID ) 。
步骤 703 : 第一源基站在接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后, 向第二源基站发送 消息 (该消息可以称为切换执行告知消息) , 告知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切换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 只要第一源基站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 (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 , 或者只要第一源基站开始发送 handover command给 UE, 数据转发就开 始了。 因此, 在本步骤之后, 就可以执行步骤 705和步骤 706的数据传输了。
另外, 当切换执行告知消息是一个命令消息时, 无需执行步骤 704, 此时, 步骤 703 和步骤 707的先后执行顺序不限; 当切换执行告知消息是一个请求消息时, 需要得到第 二目标基站的确认, 即, 在步骤 703之后, 执行步骤 704, 然后执行步骤 707。
步骤 704、 在接收到所述切换执行告知消息之后, 第二源基站发送消息 (该消息可 以称为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给第一源基站, 该消息包括第二源基站对应业务需要转 发的数据: 已发送但未收到 ACK、或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以及 SDU (即,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 以及第二源基站对应业务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 状态转移信息) ; 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下行 数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的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数 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步骤 704可选)
步骤 705, 第一源基站将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 消息) 发送给目标基站; 并可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 态和 /或下行数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的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 丢失的 UL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步骤 706,在下行方向:第一源基站将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未收到 ACK,或收到 NACK 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发送给目标基站; 以及将 SDU ( BP,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转发给目标基站。
在上行方向: UE从每个业务的第一个未收到确认的 PDCP SDU包开始重新发送上行 PDCP SDU到对应的目标基站。
步骤 707, 第一源基站在收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 之后, 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例如, 以 RRC连接重配消息的形式发送)给 UE, 该消息包括: 目标小区的信息 (即, 目标基站和小区信息) 、 业务的配置信息和安全信息等。
步骤 708, UE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按照该消息中的业务的配置参数分别建 立和目标小区协议栈对应的该承载建立新的 PDCP层实体, RLC层实体, MAC层实体和物理 层实体。 无线承载配置成功后, UE将从与源主和辅基站对应的协议栈中的 PDCP实体中的 重排缓冲区的未排序的 PDCP SDU转发给新建立的目标小区协议栈的 PDCP层;转发完成后, UE可释放其中与源基站对应的协议栈的各层实体。 UE和目标基站的小区完成下行同步。 根据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和 RACH资源信息, UE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 过程完成上行同步。 然后, UE回复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给目标基站。
步骤 709, 目标基站在收到 UE回复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给核心网节点 (下面以匪 E为例进行说明) 。
步骤 710,该匪 E将 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发送给网关(下面以 Serving Gateway 为例进行说明) , 该消息包括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包括传输层地址 ( Transport Layer Address ) 和 GTP TEID和对应 RAB标识。
步骤 711, Serving Gateway 在收到 MME发送的 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之后, 将需要路径切换的 RAB分别从对应的第一源基站和 /或第二源基站上切换到目标基站。然 后, Serving gateway将" end marker"包 (结束标识包) 分别发送给第一源基站和第二 源基站, 并释放与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的路径。
步骤 712, 第二源基站在收到结束标识包后, 把收到的结束标识包转发给第一源基 站; 然后第一源基站将切换的所有承载对应的结束标识包发送给目标基站。
步骤 713, 目标基站在收到结束标识包后, 按序接收 serving GW发送的数据和源基 站转发的数据。
步骤 714, Serving Gateway 发送 MODIFY BEARER RESPONSE给 MME。
步骤 715, MME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目标基站。
通过本实施例, 实现了用户设备从多个源小区向一个目标小区的切换。
实施例八
图 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 8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801-步骤 803: 与步骤 701-步骤 703相同。 步骤 804, 第二源基站发送消息 (该消息可以称为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给第一 源基站, 告知第一源基站可以将所述用户设备从第二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 只要第一源基站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或者只要第 一源基站开始发送 handover command给 UE, 则数据转发就开始了。 因此, 在步骤 803之 后, 就可以执行步骤 805、 步骤 806和步骤 807了。 其中, 步骤 805-步骤 807的先后执行顺 序不限。
步骤 805, 第一源基站将其对应的业务承载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 息)发送给目标基站, 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 下行数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 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步骤 806, 在下行方向, 第一源基站将其对应的业务承载的已发送但未收到 ACK、 或 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发送给目标基站; 以及转发 SDU ( gp,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给目标基站。
在上行方向, UE从业务的第一个未收到确认的 PDCP SDU包开始重新发送未收到确认 的上行 PDCP SDU到对应的目标基站。
步骤 807, 第二源基站将其对应的业务承载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 息)发送给目标基站, 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 下行数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 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第二源基站可以是在第一源基站的指示信息的触发下, 发送对应的业务承载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息) 发送给目标基站的。
步骤 808, 在下行方向, 第二源基站发送对应业务承载的已发送但未收到 ACK、 或收 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给目标基站; 以及转发 SDU ( BP, 没有 PDCP SN) 的 数据 (类型 2 ) 给目标基站。
在上行方向, UE从业务的第一个未收到确认的 PDCP SDU包开始重新发送上行 PDCP
SDU到对应的目标基站。
步骤 809, 第一源基站在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N0WLEDG之后, 发送切换命令消 息 (例如, 以 RRC连接重配消息的形式发送) 给 UE, 该消息包括: 目标小区的信息 (例 如, 目标基站和小区信息) 、 业务的配置信息和安全信息等。
步骤 810, UE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根据该消息中的业务的配置参数, 分别 建立和目标小区协议栈对应的 PDCP层实体、 RLC层实体、 MAC层实体和物理层实体。 无线 承载配置成功后, UE将从与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对应的协议栈中的 PDCP实体中的重 排缓冲区的未排序的 PDCP SDU转发给新建立的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的 PDCP层; 转发完 成后, UE可释放源基站的协议栈的各层的实体。 UE和目标基站的小区完成下行同步。 根 据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和 RACH资源信息, UE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 程完成上行同步。 然后, UE将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发送给目标基站。
步骤 811, 目标基站在收到 UE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 (路径转换请求) 消息给核心网节点 (下面以匪 E为例进行说明) 。
步骤 812, 该匪 E发送 MODIFY BEARER REQUEST (修改承载请求) 消息给网关 (下面 以 Serving Gateway为例进行说明) , 该消息包括目标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 端点信息 (包括传输层地址和 GTP TEID ) 和对应 RAB标识。
步骤 813, Serving Gateway在收到匪 E发送的 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之后, 将 需要路径切换的 RAB分别从对应的第一源基站和 /或第二源基站上切换到目标基站。 Serving gateway分别发送" end marker"包 (结束标识包) 给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 然后, 释放其与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的路径。
步骤 814,在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收到 Serving gateway发送的结束标识包之后, 第二源基站把收到的结束标识包转发给第一源基站; 然后第一源基站将切换的所有承载 对应的结束标识包发送给目标基站。
步骤 815, 目标基站在收到结束标识包之后, 按序接收来自 Serving GW的数据和源 基站转发的数据。
步骤 816, Serving Gateway发送 MODIFY BEARER RESPONSE (修改承载响应) 消息 给 MME。
步骤 816, MME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 (路径转换请求回复) 消息 给目标基站。
通过本实施例, 实现了用户设备从多个源小区向一个目标小区的切换。
实施例九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切换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 9所示, 本实施例所示的 方法包括:
步骤 901, 源网络侧的局部网关 (本地网关) 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 该消 息携带的参数包括: 第一源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以及 UE的 RRC上下文信息、 UE的 S 1 接口的上下文信息, E-RAB信息, 优选地, 该消息还可以携带以下参数至少之一: 第二 源基站的信息和小区信息, 以及 UE分别在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的无线承载配置和测 量配置。
可选地, 在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目标基站之前, 上述方法还可 以包括:
经过切换判决, 第一源基站决定切换到目标基站, 则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初始请求 消息给本地网关, 通知将要发起用户设备从第二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切换, 该切换初始 消息中携带目标基站以及小区的信息, 该本地网关转发该消息给第二源基站;
第二源基站回复切换初始响应消息给本地网关,其中可以携带参数: UE的配置信息, 该切换初始响应消可以用于构建切换请求消息。
步骤 902,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 目标基站如果可以接纳 UE,则发送 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给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 该消息包括: UE标识、 E-RAB信息、 无线承载 信息、 目标主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包括传输层地址 (Transport Layer Address ) 和 GTP TEID。
步骤 903, 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在接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后, 转发该消 息给第一源基站。
步骤 904, 第一源基站在接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后, 向 UE发送切换命令 消息 (RRC连接重配消息) , 并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给本地网关, 该切换命令消息包 括以下至少之一: 目标小区的信息 (即, 目标基站的信息和目标基站的小区信息) 、 业 务的配置信息和安全信息; 该执行告知消息包括第一源基站对应业务需要转发的数据, 该数据包括: 已发送但未收到 ACK、 或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 以及 SDU (即,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类型 2 ) ; 以及第一源基站对应业务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息) ; 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 下行数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的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然后, 该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转发该切换执行告知 消息给第二源基站, 告知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切换操作。
步骤 905, 第二源基站回复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给本地网关, 该消息包括: 第二 源基站对应业务需要转发的数据, 该数据包括: 已发送但未收到 ACK、 或收到 NACK的数 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 以及 SDU ( BP,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 第二源基站 对应业务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 N状态转移信息) , 其中, SN状态转移信息可以指 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下行数据的发送状态, 例如, 告知目标基站的 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步骤 906, 只要第一源基站收到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 或者只要源基站 开始发送 handover command给 UE, 数据转发就开始了。
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将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 SN STATUS TRANSFER ( SN状态转移信 息)发送给目标基站, 在 SN状态转移信息中指示对应的 RAB的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和 /或 下行数据的发送状态: 如, 告知目标基站的第一个类型 2的包的 SN号, 第一个丢失的 UL 数据包的 SN号, UL数据包的位图。
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将切换的所有业务对应的未收到 ACK , 或收到 NACK的数据的 PDCP SDU (类型 1 ) 发送给目标基站; 以及将 SDU ( BP, 没有 PDCP SN) 的数据 (类型 2 ) 发送给目标基站。
在上行方向: UE从每个业务的第一个未收到确认 (ACK) 的 PDCP SDU包开始重新发 送未收到确认的上行 PDCP SDU到对应的目标基站。
步骤 907, 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后, UE根据该切换命令消息中的业务的配置参数, 分别建立和目标小区协议栈对应的 PDCP层实体、 RLC层实体、 MAC层实体和物理层实体。 在无线承载配置成功后, UE将从与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对应的协议栈中的 PDCP实体 中的重排缓冲区的未排序的 PDCP SDU转发给新建立的目标基站的小区协议栈的 PDCP层; 在数据转发完成之后, UE可释放该 UE中源基站对应的协议栈的各层实体。 根据切换命令 消息中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和随机接入信道 (Random Access Channel , 简称为 RACH ) 资源信息, UE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完成上行同步, 并发送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 息给目标基站。
步骤 908,在目标基站收到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本地网关可以向 MME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 例如, 在
步骤 909, 匪 E发送 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给 Serving Gateway, 该消息包括: 目标主基站的上行和 /或下行的 GTP隧道端点包括传输层地址 (Transport Layer Address ) 和 GTP TEID和对应 RAB标识。
步骤 910, Serving Gateway 在收到 MME发送的 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后, 将 需要路径切换的 RAB分别从对应的第一源基站和 /或第二源基站上切换到对应的目标基 站。 Serving gateway分别发送" end marker"包 (结束标识包) 给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 然后, 释放其与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的路径。 步骤 911 (可选) , 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转发 "end marker"包给第一源基站和第二 源辅基站。
步骤 912, 源网络侧的本地网关在收到的结束标识包后, 将切换的所有承载对应的 结束标识包发送给目标基站。
步骤 913, 目标基站在收到结束标识包后, 将按序接收来自 Serving Gateway的数据 和源基站 (第一源基站和 /或第二源基站) 转发的数据。
步骤 914, Serving Gateway 发送 MODIFY BEARER RESPONSE给 MME。
步骤 915, 匪 E发送 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本地网关。
通过本实施例, 实现了用户设备从多个源小区向一个目标小区的切换。
实施例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作为第一目标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 例一至四。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如图 10所示, 该基站包括: 接收单 元 10和发送单元 12, 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告知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 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优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 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 承载 RAB信息, 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 标小区上; 或者,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的信息, 确 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 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 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可选地,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 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优选地,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 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 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 置信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 所 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 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优选地,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 和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 识。 优选地,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可选地,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可选地,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 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 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或 者,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给所述源基站; 进而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 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优选地,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 完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 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其中, 所述切换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启用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资源。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 户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 复消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 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三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 转换 GTP隧道端点。
可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 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所述核心网节 点中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 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 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 令;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 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可选地,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 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 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可选地,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 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源基 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
实施例 ^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作为第一源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五至九。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如图 11所示, 该基站包括: 接收 单元 20和发送单元 22, 其中,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 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向 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源基站切 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 息, 并根据所述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可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经 由本地网关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 述本地网关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是所述本地网关根据来自所 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 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 息, 用于告知所述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切换操作。
可选地,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 状态转移信息、 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优选地,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触 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 目标基站。
可选地,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 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 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将结束标识包发送给所述目标基 站之前, 接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所述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 消息。
实施例十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作为源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一至 四。
图 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二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如图 12所示, 该基站包括: 接收 单元 30和发送单元 32, 其中, 发送单元, 用于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 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 个目标小区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 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 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优选地,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 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 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可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优选地,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可选地,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 复消息之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
可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将所 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 或者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 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可选地,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 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优选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 息: 经由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实施例十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作为目标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五 至九。
图 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三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如图 13所示, 该基站包括: 接收 单元 40和发送单元 42, 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 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表示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优选地,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 信令。
可选地,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收所述第二源 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对应的所述用 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 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可选地,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 息: 接收所述本地网关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 目标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实施例十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作为第一目标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 例一至四。
图 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如图 14所示, 该基站包括: 接收 器 50和发射器 52, 其中,
接收器用于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发射器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告知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 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图 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四的基站的具体的结构框图, 如图 15所示, 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还可以包括: 处理器 54, 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 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承载 RAB信息,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 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上; 或者,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的信息,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 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 息。
优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 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 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可选地,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 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配置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优选地,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 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 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可选地,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 置信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 后, 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可选地,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 和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 识。
可选地,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优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可选地,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可选地,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 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 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或 者,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给所述源基站; 进而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 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优选地,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 成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还包括: 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到所 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与所述 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优选地,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 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 用于指示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启用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资源。
可选地,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 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 消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 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三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 换 GTP隧道端点。
可选地,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 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所述核心网节点 中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可选地,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 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 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 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 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 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 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可选地,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 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优选地, 所述接收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 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实施例十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作为第一源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五至九。
图 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五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如图 16所示, 该基站包括: 接收 器 60和发射器 62, 其中,
发射器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 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 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向所 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 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并 根据所述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可选地,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经由 本地网关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本 地网关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是所述本地网关根据来自所述第 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 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 息, 用于告知所述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切换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 发送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 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优选地,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触发 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 标基站。
优选地,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 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可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 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将结束标识包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之 前, 接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可选地,所述发射器还用于经由所述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
实施例十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作为源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一至 四。
图 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六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如图 17所示, 该基站包括: 接收 器 70和发射器 72, 其中,
发射器用于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 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 标小区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 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 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可选地,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优选地,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 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 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可选地,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可选地,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优选地,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回复消息:
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 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 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 或者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 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其中, 所述结束标志包可以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 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优选地, 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经由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实施例十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作为目标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五 至九。
图 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十七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如图 18所示, 该基站包括: 接收 器 80和发射器 82, 其中,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 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表 示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优选地,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 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 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目标基 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接 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 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 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优选地,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 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 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可选地, 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本地网关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 息之后,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目 标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 根据第一目标基站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消息之后, 通知第二目标 基站用户设备将切换到其上, 并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通知源基站将用户设 备切换到第一目标基站和第二目标基站上, 从而能够实现存在目标小区时的切换。 当 UE 的源小区存在多个时, 由其中的一个源小区 (第一源小区) 向目标基站发送请求, 请求 将 UE从多个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 从而实现了 UE从多个源小区到一个目标小区的切 换。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 54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 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 也可以是 CPU等硬件处理器。 在实现过程中, 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 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这些指令可以通过其中 的处理器以配合 实现及控制。 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 数 字信号处理器 (DSP ) 、 专用集成电路 (ASIC) 、 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PGA) 或者其他 可编程逻辑器件、 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 分立硬件组件。 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 步骤及逻辑框图。 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 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解码器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 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 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 闪存、 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 编程存储器、 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 硬件实现, 或固件实现, 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 可以将上述功 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 输。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 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 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 用介质。 以此为例但不限于: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 RAM、 ROM, EEPR0M、 CD-ROM或其 他光盘存储、 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 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 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此外。 任何连接 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 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 数字用户线 (DSL) 或者诸如红外线、 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 服务器或 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 那么同轴电缆、 光纤光缆、 双绞线、 DSL或者诸如红外线、 无线 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 如本发明所使用的, 盘 (Disk)和碟 ( disc ) 包括压縮光碟 (CD ) 、 激光碟、 光碟、 数字通用光碟 (DVD) 、 软盘和蓝光光 碟, 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 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 上面的组合也应当 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 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 权利要求
    1、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告知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 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 承载 RAB信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上; 或者,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 标小区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3、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 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 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 业务的 RAB信息。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至 少一个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配置 信息。
    5、 如权利要求 3或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 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道 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四 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 输承载。
    7、 如权利要求 3或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 置信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8、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 送第一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用 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的信息。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 和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 识。
    10、如权利要求 8或 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11、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1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 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15、 如权利要求 1至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 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 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建立连接; 或者,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核心网节点 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给所述源基站; 进而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 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 1至 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 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 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用于指 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启用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资源。
    18、 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 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 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三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19、 如权利要求 17或 1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 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请求将所述核心网节 点中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20、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核 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 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将所述 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基 站。
    22、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 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 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23、 如权利要求 20至 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24、 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25、 如权利要求 1至 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 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
    26、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 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第一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 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27、 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 求消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请求将所述用户设备从 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并根据所述切换发 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28、 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 求消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经由本地网关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来自所述本地网关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 消息是所述本地网关根据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的。
    29、 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 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用于告知所述第二源基 站开始执行切换操作。
    30、 如权利要求 2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向所述第二源基站 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切 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31、 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 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 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32、 如权利要求 3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33、 如权利要求 31或 3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 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34、 如权利要求 3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将结束标识包发送 给所述目标基站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35、 如权利要求 26至 3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 送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源基站经由所述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36、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 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37、如权利要求 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 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 的 RAB信息。
    38、如权利要求 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39、 如权利要求 3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 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 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 传输承载。
    40、 如权利要求 3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41、 如权利要求 4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42、如权利要求 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43、 如权利要求 4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 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44、 如权利要求 36至 4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
    所述源基站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 息。
    45、 如权利要求 36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
    46、 如权利要求 3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源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 令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
    47、 如权利要求 45或 4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 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或者
    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 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 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48、 如权利要求 45至 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49、 如权利要求 4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50、 如权利要求 36至 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发 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源基站经由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51、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请求 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 于表明所述目标基站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 目标基站。 52、 如权利要求 5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 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
    53、 如权利要求 5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 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 对应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54、 如权利要求 52或 5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 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55、 如权利要求 51至 5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目标基站接收第一源基站 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本地网关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56、 如权利要求 51至 5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 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与 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57、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第一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发送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告知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 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 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58、 如权利要求 5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入 承载 RAB信息, 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 标小区上; 或者,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的信息, 确 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59、 如权利要求 57或 5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 括业务的 RAB信息。
    60、 如权利要求 5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 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配 置信息。
    61、 如权利要求 59或 6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62、 如权利要求 6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 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 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 传输承载。
    63、 如权利要求 59或 6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 置信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64、 如权利要求 5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接收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 否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65、 如权利要求 6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 和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 识。
    66、 如权利要求 64或 6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67、 如权利要求 5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68、 如权利要求 6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69、如权利要求 6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70、 如权利要求 6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 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71、 如权利要求 57至 7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 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 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或 者,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给所述源基站; 进而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 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72、 如权利要求 57至 7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与 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73、 如权利要求 7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 成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 用于指示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启用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资源。
    74、 如权利要求 7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 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 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三 GTP隧 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75、 如权利要求 73或 7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 成消息之后,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所述核心网节点中所述 用户设备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76、 如权利要求 5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 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
    77、 如权利要求 7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 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78、 如权利要求 7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述 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 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79、 如权利要求 76至 78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80、 如权利要求 7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81、 如权利要求 57至 8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以 下方式实现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82、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第一源基站, 所述源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 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 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83、 如权利要求 8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向所述第二 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 目标基站;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并根据所述切 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84、 如权利要求 8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经由本地网 关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本地网关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 请求消息是所述本地网关根据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的。
    85、 如权利要求 8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 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 用于告知所述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 切换操作。
    86、 如权利要求 8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 述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状态转移 信息、 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87、 如权利要求 8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第 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88、 如权利要求 8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89、 如权利要求 87或 8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用 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90、 如权利要求 8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将结束标识包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之前,接 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91、 如权利要求 82至 9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由 所述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92、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源基站, 所述源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 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 个目标小区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93、如权利要求 9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述用 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 的 RAB信息。
    94、如权利要求 9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95、 如权利要求 9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隧 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 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 传输承载。
    96、 如权利要求 9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97、 如权利要求 9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98、如权利要求 9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99、 如权利要求 9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包 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100、 如权利要求 92至 9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101、 如权利要求 9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源基站接 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102、 如权利要求 9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 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 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103、 如权利要求 101或 10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以下 方式实现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所述第二目标 基站:
    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 或者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
    104、 如权利要求 101至 10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 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 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 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105、 如权利要求 10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106、 如权利要求 92至 10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经由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107、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目标基站, 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 于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表示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108、 如权利要求 10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 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109、 如权利要求 10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 现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 或信令: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收所述第二源 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对应的所述用 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110、 如权利要求 108或 10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 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 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 包。
    111、 如权利要求 107至 11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 过以下方式实现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本地网关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112、 如权利要求 107至 11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 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113、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第一目标基站,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发射器, 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告知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要将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 切换请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 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114、如权利要求 11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还包括: 处理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和 /或所述用户 设备的无线接入承载 RAB信息, 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 二目标基站的目标小区上; 或者,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目标 小区的信息, 确定要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115、 如权利要求 113或 11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 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 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 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
    116、 如权利要求 11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 的至少一个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业务的 RAB信息和 /或无线承载 RB的 配置信息。
    117、 如权利要求 115或 11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 至少之一: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118、 如权利要求 11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I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 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 的传输承载。
    119、 如权利要求 115或 11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 RLC层、 媒介存取控制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 置信息; 或者
    RLC层、 MAC层和物理层的配置信息。
    120、 如权利要求 11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向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接收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是否 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
    121、 如权利要求 12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 第一信息、 和指示信息,
    其中,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拒绝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信息的指示信息,接受将所述用户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切换到所 述第二目标基站的指示信息、 和修改所述第一消息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接受的 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 RB的对应的 RAB标识、 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的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拒绝资源配置的 RB对应的 RAB标 识。
    122、 如权利要求 120或 12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至 少之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 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三 GTP 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123、 如权利要求 11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 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124、 如权利要求 12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 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125、 如权利要求 12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 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126、 如权利要求 12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127、 如权利要求 113至 12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 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或 者,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 消息给所述源基站; 进而触发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以便所述 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建立连接。
    128、 如权利要求 113至 12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还包括: 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到所 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之后,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与所述 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129、 如权利要求 12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 消息之后, 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消息, 用于指示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启用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的资源。
    130、 如权利要求 12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向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信息之后,接收所述第二目标基 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切入指示回复消息 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三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三 GTP隧 道端点信息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请求转换 GTP隧道端点。
    131、 如权利要求 129或 13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 消息之后,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所述核心网节点中所述用 户设备对应的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上。
    132、 如权利要求 11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向所述源基站或核心网节点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向所述源基站或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 述源基站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
    133、 如权利要求 13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 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134、 如权利要求 13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源基站中所 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 分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135、 如权利要求 132至 13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 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 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 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136、 如权利要求 13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137、 如权利要求 113至 13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通过以下 方式实现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的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138、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第一源基站, 所述源基站包括: 发射器, 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 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139、 如权利要求 13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向所述第二源 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 标基站;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 并根据所述切换 发起响应消息构建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140、 如权利要求 13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第一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之前, 经由本地网关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发起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本地网关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 求消息是所述本地网关根据来自所述第二源基站的切换发起响应消息构建的。
    141、 如权利要求 13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之后, 向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切换执行告知消息, 用于告知所述第二源基站开始执行切 换操作。
    142、 如权利要求 14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 其中, 所述 切换执行告知响应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 SN状态转移信 息、 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服务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143、 如权利要求 13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触发所述第一 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144、 如权利要求 14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 二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和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或
    触发所述第一源基站将所述第一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 所述目标基站, 所述第二源基站将所述第二源基站中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
    145、 如权利要求 143或 14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 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 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 包。
    146、 如权利要求 14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源基站将结束标识包发送给所述目标基站之前,接收 S-GW发送的所述结束标识包。
    147、 如权利要求 138至 14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经由所述 本地网关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148、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源基站, 所述源基站包括:
    发射器, 用于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 求回复消息用于通知所述源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一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 目标小区和 /或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149、 如权利要求 14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 一: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信息、 所 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 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的信息, 其中, 所述业务的信息包括 业务的 RAB信息。
    150、 如权利要求 14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的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 RB的标识、 无线接入承载 RAB的标识和分流指示信 息、 和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 RB的无线资源的配置协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 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 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所述分流指示信息包括基于 RB的数据分流信 息或基于包的数据分流信息。
    151、 如权利要求 15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GTP隧道端点信息是第一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或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与服务网关 S-GW之间的建立 S 1口的传输承载, 所述 第四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第二目标基站之间中转数据 的传输承载。
    152、 如权利要求 14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请求回复消息包括以下至 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基站分配的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分配的标识、 第一透明容器配置、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拒绝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标识对应的第六类 GTP 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 RAB标识对应的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 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的对应关系;
    其中, 所述第五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 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六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所 述源基站之间中转数据的传输承载; 所述第二类 GTP隧道端点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第二目 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之间的数据转发的传输承载。
    153、 如权利要求 15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容器配置包括以下至 少之一:
    至少一个 RB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的小区的信息; 其中,所述 RB是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接受的至少一个 RAB对应 的 RB。
    154、 如权利要求 15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 一:
    所述 RB对应的 PDCP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至少一个 RLC实体的配置信息、 所述 RB对应的每个 RLC实体对应的 MAC配置信息、 逻辑信道配置消息和物理层配置信息、 业务的标识、 分流指示信息、 和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155、 如权利要求 15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RB对应的无线资源的配置信息 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物理小区标识、 逻辑小区标识、 虚拟小区标识、 频率信息、 载波信息、 无线资源块 信息、 子载波信息、 子帧信息、 时隙信息、 时域信息、 码域信息、 和空域信息。
    156、 如权利要求 148至 15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接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接收核心网网元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157、 如权利要求 148 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源基站接 收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158、 如权利要求 14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用 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后,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 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
    159、 如权利要求 157或 15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以下方 式实现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和 /所述第二目标基 站:
    向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以便所述第一目标基 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二 目标基站; 或者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一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发送给所述第 一目标基站, 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中与所述第二目标基站对应的部分所述 第二目标基站。
    160、 如权利要求 157至 15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 据和 /或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 据、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应答不确认 NACK的数据、 服务数据单元 SDU数据、 序 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包。
    161、 如权利要求 16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束标志包用于触发所述第一 目标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目标基站按序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数据。
    162、 如权利要求 148至 16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向第一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经由核心网节点将所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目标基站。
    163、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目标基站, 所述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 请求将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发射器, 用于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 其中,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表示同意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第二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
    164、 如权利要求 16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站 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 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165、 如权利要求 16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目标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 信令: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和 /或接收所述第二源 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或
    接收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一源基站和 /或所述第二源基站对应的所述用 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令。
    166、 如权利要求 164或 16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和 /或信 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已发送但未收到回复 ACK的数据、 所述 用户设备对应业务的收到 NACK的数据、 SDU数据、 序列号 SN状态转移信息、 和结束标识 包。
    167、 如权利要求 163至 16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接收第一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本地网关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源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168、 如权利要求 163至 16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在 所述目标基站向所述第一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消息之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并控制所述目标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连接。
CN201280074983.2A 2012-08-07 2012-08-07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4509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9093.1A CN109219098B (zh) 2012-08-07 2012-08-07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9779 WO2014022970A1 (zh) 2012-08-07 2012-08-07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9093.1A Division CN109219098B (zh) 2012-08-07 2012-08-07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9161A true CN104509161A (zh) 2015-04-08
CN104509161B CN104509161B (zh) 2018-11-16

Family

ID=500673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4983.2A Active CN104509161B (zh) 2012-08-07 2012-08-07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CN201811219093.1A Active CN109219098B (zh) 2012-08-07 2012-08-07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9093.1A Active CN109219098B (zh) 2012-08-07 2012-08-07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596624B2 (zh)
EP (3) EP4009703A1 (zh)
JP (1) JP6034491B2 (zh)
CN (2) CN104509161B (zh)
WO (1) WO2014022970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1733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中实现重配置的方法、主服务基站及辅服务基站
CN108811121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终端工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68733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247835A (zh) * 2017-11-14 2020-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11837411A (zh) * 2020-05-21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切换方法、信息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WO2021027288A1 (zh) * 2019-08-15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753249A (zh) * 2018-09-27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088655A1 (zh) * 2019-11-04 2021-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流程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10956A (zh) * 2020-06-11 2021-1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多播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2970A1 (zh) * 2012-08-07 201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EP3032877B1 (en) 2013-08-05 2020-05-13 Fujitsu Connected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dual-connectivity hand-over
EP2836018A1 (en) * 2013-08-09 2015-02-11 Alcatel Lucent Traffic steering by cellular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in a network supporting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 (ANDSF)
WO2015037857A1 (ko) * 2013-09-10 2015-03-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Bbu의 rru 정보 획득 방법 및 bbu
KR102287928B1 (ko) * 2013-09-27 2021-08-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637763B2 (en) 2013-10-30 2023-04-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nectivity robustness in wireless systems
EP3883330A1 (en) * 2013-10-30 2021-09-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15113210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和装置
JP5869013B2 (ja) * 2014-01-31 2016-02-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上りデータ送信方法
EP2922344B1 (en) * 2014-03-19 2021-04-21 Alcatel Lucent Switching of uplink user plane termination point of a serving gateway for a bearer in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WO2015160329A1 (en) 2014-04-15 2015-10-2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rworking with bearer-based system
KR20170029584A (ko) * 2014-07-14 2017-03-15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통합된 소형 셀 및 wifi 네트워크에서의 네트워크에 의해 개시되는 핸드오버
US9398508B1 (en) * 2014-12-15 2016-07-1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KR101870022B1 (ko) * 2015-04-02 2018-06-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무선 베어러 재구성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411867B2 (en) * 2015-04-30 2019-09-10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826445B2 (en) * 2015-05-21 2017-11-21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on of adaptive dejitter buffer between mobile devices
US9730120B2 (en) * 2015-06-01 2017-08-08 Intel Corporation Handover using group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bearers
CN107710814B (zh) 2015-07-07 2021-09-10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US10567447B2 (en) * 2015-10-26 2020-02-18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single wireless transceiver
CN109041137B (zh) 2016-01-16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WO2017171506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nb equipment for supporting seamless handover
CN113423124B (zh) 2016-04-01 2023-10-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方法及基站设备
US10405260B2 (en) * 2016-04-21 2019-09-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Vehicle-based mobile node fleet for network service deployment
CN107360565B (zh) * 2016-05-09 2020-01-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网关切换方法、控制面网元、网关、基站及网络架构
CN109155945B (zh) * 2016-07-01 2021-03-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3499966A1 (en) 2016-08-10 2019-06-19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wireless terminal, and methods for these
EP3500048B1 (en) 2016-08-10 2021-11-03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wireless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these
EP3958615A1 (en) 2016-08-10 2022-02-23 NEC Corpo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for
BR112019008951A2 (pt) 2016-11-04 2019-07-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realizado por um dispositivo sem fio para transferência, e, dispositivo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para transferência.
CN109257788B (zh) * 2017-07-14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257779A (zh) 2017-07-14 2019-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892786B (zh) * 2017-07-20 2022-04-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载波配置
RU2726868C1 (ru) * 2017-08-21 2020-07-16 Бейджин Сяоми Мобайл Софтвеа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ндикации радиоканала
EP3637899A4 (en) * 2017-08-24 2020-07-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LANNING PROCESS,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TRANSFER
EP3678449B1 (en) * 2017-09-21 2022-06-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EP3477992B1 (en) * 2017-10-29 2020-07-22 HT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for handling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s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10588057B2 (en) * 2018-03-14 2020-03-10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two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9240238A1 (ja) * 2018-06-15 2019-12-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831083B (zh) * 2018-08-10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047747A1 (zh) * 2018-09-04 2020-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71919A (zh) * 2018-09-27 2021-05-0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组隧道传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的生成
KR102655629B1 (ko) * 2018-10-26 2024-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757548B (zh) * 2019-03-29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593281B2 (en) * 2019-05-08 2023-02-2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Device supporting ordered and unordered transaction classes
JP7400942B2 (ja) * 2019-08-02 2023-12-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111145411A (zh) * 2019-12-16 2020-05-12 北京码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智能小区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35745B (zh) * 2020-08-12 2024-04-12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跨基站移动性能优化的方法
WO2024007271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感知服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892A (zh) * 2008-01-08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命令的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1534533A (zh) * 2008-03-10 2009-09-1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移动台进行切换的方法以及基站
CN102316540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时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20044836A1 (en) * 2009-04-27 2012-02-23 Sivapathalingham Sivavakeesar Mobile network, radio access node, system including a re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9508B1 (ko) * 2003-09-04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US7623864B2 (en) * 2004-03-05 2009-1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to minimize service delay due to ping pong effect in BW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33171B1 (ko) * 2006-06-16 2013-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KR101206181B1 (ko) * 2006-08-17 2012-1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접속 방법 및 랜덤 액세스 접속 방법
US8909227B2 (en) * 2006-10-03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to any cell of a target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479592C (zh) * 2007-01-15 2009-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跨域异构网络系统以及相邻网络间切换方法和装置
EP1986454A1 (en) 2007-04-26 2008-10-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initalizing a handover of a mobile station
US8218500B2 (en) * 2007-04-30 2012-07-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hard handovers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026620B1 (en) * 2007-08-14 2012-06-27 Alcatel Lucent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400088B (zh) * 2007-09-30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演进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JP5138045B2 (ja) * 2007-11-16 2013-02-06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システム間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サービス品質のマッピング
CN101453765B (zh) 2007-12-04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ES2368874T3 (es) * 2008-02-04 2011-11-23 Alcatel Lucent Método y aparato para la recuperación tras un fallo de enlace de radio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
US8712415B2 (en) * 2008-03-20 2014-04-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Timing and cell specific system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handover in evolved UTRA
EP2107848B1 (en) 2008-03-31 2013-03-13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a handover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a mobile terminal
JP5354642B2 (ja) * 2008-04-09 2013-1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5035131B2 (ja) 2008-06-19 2012-09-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635962B (zh) 2008-07-24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时获取承载状况的方法和mme
JP5078807B2 (ja) * 2008-08-28 2012-11-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中継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388840A (zh) * 2008-10-28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业务切换方法及系统
KR101136135B1 (ko) 2008-11-21 2012-04-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반송파 집합 환경에서의 기지국간 핸드오버 장치
WO2010063327A1 (en) * 2008-12-05 2010-06-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in a network
EP2203014B1 (en) * 2008-12-29 2014-09-10 Alcatel Lucent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1790216A (zh) * 2009-01-22 2010-07-2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
WO2010085913A1 (zh) * 2009-02-02 2010-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0094235A1 (zh) * 2009-02-17 2010-08-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支持多载波聚合的方法及装置
EP3589017B1 (en) * 2009-04-09 2021-08-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evolved node b, and terminal equipment
US20100260109A1 (en) * 2009-04-10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inter-access point packet routing for ip relay nodes
US8867428B2 (en) * 2009-04-13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lit-cell relay application protocol
CN105356926A (zh) 2009-06-17 2016-02-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中继节点及实施切换的方法
CN101932016A (zh) * 2009-06-1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基站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002244A2 (en) * 2009-07-02 2011-01-06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to facilitate user equipment (ue) handoff within a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07115B2 (en) * 2009-08-11 2015-08-11 Nec Corporation Handover control system, target control apparatus, source control apparatus,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2026165B (zh) 2009-09-14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识别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EP2306769B1 (en) * 2009-10-02 2014-06-18 Alcatel Lucent Handov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scheme
KR101315853B1 (ko) * 2009-12-21 2013-10-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소스 기지국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처리 방법 및 소스 기지국 시스템
CN102118817A (zh) 2009-12-30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间移动性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US20110170422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Rose Qingyang Hu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operation to reduce radio link failure
KR20110094163A (ko) * 2010-02-14 2011-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결과값 정보의 전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838117B2 (en) * 2010-04-23 2014-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tive macro-femto hand-in with help from out-of-band proxy
CN102238659B (zh) * 2010-04-29 2014-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切换处理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01917747B (zh) * 2010-05-13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031039B2 (en) * 2010-05-14 2015-05-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83527B1 (en) * 2010-06-15 2019-0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dio access management of carrier aggregation betwee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KR101699023B1 (ko) * 2010-07-14 2017-01-23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요소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CN102421149B (zh) * 2010-09-28 2017-03-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信息的通知方法及基站
CN102026316B (zh) * 2010-12-29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2595529B (zh) * 2011-01-06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协作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KR101607738B1 (ko) * 2011-04-27 2016-03-30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다중 핸드오버 준비의 향상
CN102802220B (zh) * 2011-05-25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基站
EP2552154B1 (en) * 2011-07-25 2014-12-31 Alcatel Lucent A femto-gateway,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handover target femtocell base station
WO2013070246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 relay node for initiating a direct attachment to a target network node
CN103124418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转发方法以及装置
US8724590B2 (en) 2012-01-04 2014-05-1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mary point handovers
JP5758351B2 (ja) * 2012-06-22 2015-08-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4022970A1 (zh) * 2012-08-07 201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2833802B (zh) * 2012-08-15 2015-09-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892A (zh) * 2008-01-08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命令的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1534533A (zh) * 2008-03-10 2009-09-1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移动台进行切换的方法以及基站
US20120044836A1 (en) * 2009-04-27 2012-02-23 Sivapathalingham Sivavakeesar Mobile network, radio access node, system including a re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316540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时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1733A (zh) * 2016-01-04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中实现重配置的方法、主服务基站及辅服务基站
CN108811121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终端工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US11330477B2 (en) 2017-05-05 2022-05-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between two bandwith parts
CN111247835A (zh) * 2017-11-14 2020-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的方法以及设备
US11576091B2 (en) 2017-11-14 2023-02-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CN110868733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711731B2 (en) 2018-08-28 2023-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753249A (zh) * 2018-09-27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027288A1 (zh) * 2019-08-15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1088655A1 (zh) * 2019-11-04 2021-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流程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37411A (zh) * 2020-05-21 2020-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切换方法、信息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CN111837411B (zh) * 2020-05-21 2024-0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切换方法、信息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CN113810956A (zh) * 2020-06-11 2021-1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多播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13810956B (zh) * 2020-06-11 2023-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多播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9098A (zh) 2019-01-15
EP2876932A1 (en) 2015-05-27
US10736001B2 (en) 2020-08-04
CN109219098B (zh) 2021-09-14
EP2876932B1 (en) 2019-02-20
JP2015527846A (ja) 2015-09-17
US10015702B2 (en) 2018-07-03
US9596624B2 (en) 2017-03-14
EP3522601A3 (en) 2019-09-18
WO2014022970A1 (zh) 2014-02-13
EP2876932A4 (en) 2015-09-09
US20190274075A1 (en) 2019-09-05
JP6034491B2 (ja) 2016-11-30
CN104509161B (zh) 2018-11-16
EP4009703A1 (en) 2022-06-08
US20180255487A1 (en) 2018-09-06
US10334486B2 (en) 2019-06-25
US20150181470A1 (en) 2015-06-25
EP3522601A2 (en) 2019-08-07
US20170164245A1 (en) 2017-06-08
EP3522601B1 (en)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9161A (zh) 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
US11160002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US9584274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carrier aggregation manner
JP4965958B2 (ja) Rrc接続時のセル/キャリア切り換えおよび切り戻し制御
WO2017118199A1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US11729693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WO2013107418A1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10121560A1 (zh) 负载分担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27617A (zh) 一种配置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461258A (zh) 使用中继节点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WO2012097709A1 (zh) 设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3131319A1 (zh) 切换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0809240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s1 signaling connection in evolved network
CN104813725A (zh) 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WO2014161161A1 (zh) 不同无线接入网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5580429A (zh) 一种选择目标网络侧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150774A1 (zh) 一种多个无线接入网聚合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WO2014131159A1 (zh) 小区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429156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521302A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JP2023547140A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送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04509203A (zh) 移动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0199892A1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209582A1 (zh) 切换控制方法和设备
JP6294431B2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処理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