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1373A -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1373A
CN102271373A CN2011102525388A CN201110252538A CN102271373A CN 102271373 A CN102271373 A CN 102271373A CN 2011102525388 A CN2011102525388 A CN 2011102525388A CN 201110252538 A CN201110252538 A CN 201110252538A CN 102271373 A CN102271373 A CN 102271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erial
enb
target enb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25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1373B (zh
Inventor
彭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525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71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73A/zh
Priority to US14/342,207 priority patent/US917315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1500 priority patent/WO2012152105A1/zh
Priority to EP12782128.8A priority patent/EP2753119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1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2切换方法及装置,上述方法包括:目标eNB发出切换响应消息后,为切入的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并将该标志置为未收到;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X2切换目标侧在没有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时收到重配完成消息会导致切换时延增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简化目标eNB的处理、提高切换速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X2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性管理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属性,而切换就是移动性管理的关键内容,合理的切换行为可以减少UE掉话的可能性,减少业务数据中断,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用户感受。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的状态分为连接态(RRC_CONNECTED)和空闲态(RRC_IDLE)两种。当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UE从服务小区移动到了另一个小区时,就会触发越区切换(handover),以保证业务的不中断。
当UE从一个eNB(Evolved NodeB,演进型基站,即LTE基站)的小区切换到另一个eNB的小区时,就会触发跨基站的切换。如果切换源基站和切换目标基站之间存在X2接口(X2Interface)并且与同一MME(MME,移动性管理实)相连时,根据现有技术(3GPP协议,23.401),源eNB将会发起经过X2接口的切换(X2 Interface Handover),否则将发起经过S1接口的切换(S1 Interface Handover)。
在LTE系统中,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数据传输模式有AM(Acknowledged Mode)模式、UM(Unacknowledged Mode)模式、TM(Transparent Mode)模式。AM模式的数据需要保证按序投递,因此对每一包数据都要进行排序编号,即PDCP SN(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Sequence Number,分组数据集中协议序列号)。在进行切换时由于PDCP SN不进行重置,也就是说切换前后需要保证PDCP SN连续,因此3GPP协议定义了一条序列号状态传输(SN Status Transfer)消息来将源eNB和UE之间数据传输的每个AM模式E-RAB(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承载)(业务)的PDCP SN发给目标eNB,以便目标eNB的用户面能够使用收到的PDCP SN收发数据,保证上下行数据的连续性。
如果切换UE有AM模式的业务,为了保证切换完成后AM模式的数据能够按序接收和发送,目标eNB必须在切换完成之前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
根据协议(3GPP协议,36.300)描述,X2切换流程如图1所示,简单描述如下:
1、源eNB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给目标eNB;
2、目标eNB准备好资源,给源enB发送切换响应(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
3、源eNB给UE发送重配(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
4、源eNB给目标eNB发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
5、UE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
6、目标eNB给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
7、核心网给目标eNB发送路径转换响应(Path Switch Acknowledge)消息;
8、目标eNB给源e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 Release)消息。
在上述步骤中,对目标eNB来说,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会先于重配完成消息收到。但是如果源eNB处理异常或者X2口链路异常,可能会导致目标eNB在收到UE的重配完成之后再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或者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丢失。另外,根据协议(3GPP协议,36.300)描述,如果没有AM模式的业务,源eNB可以不发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也就是说目标eNB无法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因此,在切换有AM模式业务的UE时目标eNB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在切换没有AM模式业务的UE时目标eNB则不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但在,现有的切换流程中,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时如果还未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就会延迟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从而导致切换时延增大,而且为了同时等待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和重配完成消息而启动两个定时器也会导致切换流程处理复杂。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2切换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X2切换方法,包括:目标eNB发出切换响应消息后,为切入的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并将该标志置为未收到;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
在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之前,还包括:如果目标eNB在等待UE重配完成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在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之后,还包括:如果目标eNB在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在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之后,还包括:目标eNB在收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AM业务,如果没有AM业务,则认为切换成功。
目标eNB在收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获知模式AM业务,如果有AM业务,则继续判断上述标识是否已置为已收到,如果是,则认为切换成功,如果否,则将UE的AM业务释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2切换装置,位于eNB上,包括:标志设置模块,用于在eNB发出切换响应消息后,为切入的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并将该标志置为未收到;径直发送模块,用于在eNB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
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修改模块,用于在eNB在等待UE重配完成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后,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修改模块,用于在eNB在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后,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上述装置还包括:业务判断模块,用于在eNB在收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AM业务,在没有AM业务时,判定切换成功。
上述装置还包括:标志判断模块,用于在有AM业务时,判断上述标识是否已置为已收到,如果是,则判定切换成功,如果否,则将UE的AM业务释放。
通过本发明,采用由目标eNB为切入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去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径直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的方案,解决了现有X2切换目标侧在没有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时收到重配完成消息会导致切换时延增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简化目标eNB的处理、提高切换速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协议描述的包含UE、切换源eNB、目标eNB以及核心网的X2切换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X2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包含UE、切换源eNB、目标eNB以及源核心网的X2切换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例一的包含UE、切换源eNB、目标eNB以及源核心网的X2切换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例二的包含UE、切换源eNB、目标eNB以及源核心网的X2切换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例三的包含UE、切换源eNB、目标eNB以及源核心网的X2切换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例四的包含UE、切换源eNB、目标eNB以及源核心网的X2切换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X2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X2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X2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S202,目标eNB发出切换响应消息后,为切入的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并将该标志置为未收到;
步骤S204,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X2切换方法在现有的X2切换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会去考虑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而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发起路径转换过程时实际上并不需要获知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但为了在后续切换流程中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时可以有一个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依据,目标eNB会在切换流程之初为切入的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为后续流程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提供一个准确可靠地依据。从现有的X2切换流程来看,由于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发起路径转换过程时实际上并不需要获知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因此将目标eNB接收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设置在目标eNB发起路径转换之前并不合理,况且如果链路异常或切入UE没有AM(模式)业务还会造成目标eNB无法接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而导致整个切换流程的延迟。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合理的调整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处理方式,简化了目标eNB的处理,提高了整个切换的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目标eNB在为上述UE设置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之后,收到重配完成消息之前,如果在等待UE重配完成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果目标eNB在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之后,在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也可以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目标eNB在等待UE重配完成及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都有可能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上述标志的作用就在于表示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因此如果目标eNB在等待UE重配完成或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后,可以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以保证上述标志表示的状态与实际状态相符。
优选地,在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之后,还包括:目标eNB在收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AM业务,如果没有AM业务,则认为切换成功。
对整个切换流程来说,有可能并不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在切入UE没有AM业务时,整个X2切换流程实际上并不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参与。因此,目标eNB在收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可以进一步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AM业务,当判断结果为没有AM业务时,目标eNB就可以直接认为切换成功了。
优选地,目标eNB在收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可以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获知模式AM业务,如果有AM业务,则继续判断上述标识是否已置为已收到,如果是,则认为切换成功,如果否,则将UE的AM业务释放。
在切入UE有AM业务时,想要保证AM业务的顺利切换,就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参与,此时就要进一步判断上述标识是否已置为已收到,若上述标志已设置为已收到,则说明目标eNB已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此时即可认为切换已成功了,若上述标志还是置为未收到,则说明eNB没有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此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UE掉话的可能,可以将该已不能成功切换的AM业务直接释放掉,而不释放UE本身。
综上,上述优选实施例可以概括如下,如图3所示,结合上述优选实施例及现有X2切换流程的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的目标侧X2切换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源eNB判决需要进行X2切换,通过X2口给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性触发的切换。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等信息;
步骤S304,目标eNB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信息为即将切入的UE分配资源,准备无线资源信息,等待UE接入;
步骤S306,目标eNB组建通过源eNB发送给UE的重配消息,放入传输容器中在切换响应消息中发送给源eNB,切换响应消息中还可能包含需要进行反传的E-RAB的反传隧道信息;
步骤S308,目标eNB发送完切换响应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等待UE的重配完成消息,并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初始化为未收到;
步骤S310,源eNB解码传输容器,将其中的重配消息发送给UE;
步骤S312,源eNB给目标eNB发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如果源eNB认为不需要发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无此步骤;
步骤S314,目标eNB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之后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置为已收到,如果源eNB处理异常、X2口丢失该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等则无此步骤;
步骤S316,UE接入到目标eNB,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S318,目标eNB不判断是否已经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给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其中包含但不限于目标eNB接纳成功的业务及其在目标eNB分配的IP和TEID等;
步骤S320,如果在步骤S310时目标eNB没有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可能在此时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如果源eNB认为不需要发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无此步骤;
步骤S322,如果目标eNB在此时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置为已收到,如果源eNB处理异常、X2口丢失该消息等则可能无此步骤;
步骤S324,目标eNB收到路径转换响应消息,该消息可能携带需要释放的业务列表;
步骤S326,目标eNB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
步骤S328,目标eNB判断是否有切换成功的AM模式业务,如果有的话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如果为没有收到,则释放UE的AM模式业务,否则认为切换成功。
通过上述流程,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无需专门启动定时器等待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给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而且在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消息时还能继续处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在收到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可以先排除需要释放的业务再判断是否有AM模式业务,从而减少了判断,且如果未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就直接释放UE的AM模式业务而不释放UE,减小了UE掉话的可能性。
下面结合实例对上述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一:
本实例中,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在重配完成消息收到之前到达,根据本实例的X2切换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2,UE接入源eNB,建立2个AM模式的业务,并给源eNB发送A3事件的测量报告,源eNB判决需要进行X2切换,通过X2口给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等信息;
步骤S404,目标eNB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信息为即将切入的UE分配资源,准备无线资源信息,等待UE接入;
步骤S406,目标eNB组建通过源eNB发送给UE的重配消息,放入传输容器中在切换响应消息中发送给源eNB,切换响应消息中还包含需要进行反传的E-RAB的反传隧道信息;
步骤S408,目标eNB发送完切换响应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等待UE的重配完成消息,并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初始化为未收到;
步骤S410,源eNB解码传输容器,将其中的重配消息发送给UE;
步骤S412,源eNB给目标eNB发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
步骤S414,目标eNB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之后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置为已收到;
步骤S416,UE接入到目标eNB,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S418,目标eNB给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其中包含但不限于目标eNB接纳成功的业务及其在目标eNB分配的IP和TEID等;
步骤S420,目标eNB收到路径转换响应消息,该消息未携带需要释放的业务列表;
步骤S422,目标eNB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
步骤S424,目标eNB判断有切换成功的AM模式业务,且根据标志判断已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认为切换成功。
实例二:
本实例中,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在重配完成消息收到之后到达,根据本实例的X2切换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02,UE接入源eNB,建立3个AM模式的业务,并给源eNB发送A3事件的测量报告,源eNB判决需要进行X2切换,通过X2口给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等信息;
步骤S504,目标eNB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信息为即将切入的UE分配资源,准备无线资源信息,等待UE接入;
步骤S506,目标eNB组建通过源eNB发送给UE的重配消息,放入传输容器中在切换响应消息中发送给源eNB,切换响应消息中还包含需要进行反传的E-RAB的反传隧道信息;
步骤S508,目标eNB发送完切换响应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等待UE的重配完成消息,并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初始化为未收到;
步骤S510,源eNB解码传输容器,将其中的重配消息发送给UE;
步骤S512,UE接入到目标eNB,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S514,目标eNB给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其中包含但不限于目标eNB接纳成功的业务及其在目标eNB分配的IP和TEID等;
步骤S516,源eNB给目标eNB发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
步骤S518,目标eNB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之后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置为已收到;
步骤S520,目标eNB收到路径转换响应消息,该消息未携带需要释放的业务列表;
步骤S522,目标eNB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
步骤S524,目标eNB判断有切换成功的AM模式业务,且根据标志判断已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认为切换成功。
实例三:
本实例中,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因异常原因目标eNB未收到,但是没有AM模式的业务切换成功,根据本实例的X2切换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S602,UE接入源eNB,建立1个UM模式的默认承载业务E-RAB1和2个AM模式的专用承载业务(E-RAB2和E-RAB3),并给源eNB发送A3事件的测量报告,源eNB判决需要进行X2切换,通过X2口给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等信息;
步骤S604,目标eNB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信息为即将切入的UE分配资源,准备无线资源信息,等待UE接入;
步骤S606,目标eNB组建通过源eNB发送给UE的重配消息,放入传输容器中在切换响应消息中发送给源eNB,切换响应消息中还包含需要进行反传的E-RAB的反传隧道信息,由于无线资源不足,目标eNB接纳失败了一个AM模式的承载(E-RAB2);
步骤S608,目标eNB发送完切换响应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等待UE的重配完成消息,并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初始化为未收到;
步骤S610,源eNB解码传输容器,将其中的重配消息发送给UE;
步骤S612,UE接入到目标eNB,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S614,目标eNB给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其中包含目标eNB接纳成功的业务E-RAB1和E-RAB3,及其在目标eNB分配的IP和TEID等;
步骤S616,目标eNB收到路径转换响应消息,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由于E-RAB3路径转换失败,路径转换响应消息中携带需要释放的业务E-RAB3;
步骤S618,目标eNB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
步骤S620,由于没有切换成功的AM模式承载,目标eNB不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认为切换成功。
实例四:
本实例中,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因异常原因目标eNB未收到,且有AM模式的业务切换成功,根据本实例的X2切换流程,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S702,UE接入源eNB,建立1个UM模式的默认承载业务E-RAB1和2个AM模式的专用承载业务(E-RAB2和E-RAB3),并给源eNB发送A3事件的测量报告,源eNB判决需要进行X2切换,通过X2口给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但不限于UE的RRC上下文、UE能力等信息;
步骤S704,目标eNB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信息为即将切入的UE分配资源,准备无线资源信息,等待UE接入;
步骤S706,目标eNB组建通过源eNB发送给UE的重配消息,放入传输容器中在切换响应消息中发送给源eNB,切换响应消息中还包含需要进行反传的E-RAB的反传隧道信息;
步骤S708,目标eNB发送完切换响应消息之后启动定时器等待UE的重配完成消息,并将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初始化为未收到;
步骤S710,源eNB解码传输容器,将其中的重配消息发送给UE;
步骤S712,UE接入到目标eNB,给目标eNB发送重配完成消息;
步骤S714,目标eNB给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其中包含目标eNB接纳成功的业务及其在目标eNB分配的IP和TEID等;
步骤S716,目标eNB收到路径转换响应消息,路径转换响应消息中不携带需要释放的业务E-RAB3;
步骤S718,目标eNB给源eNB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
步骤S720,目标eNB判断有切换成功的AM模式承载且未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释放AM模式承载E-RAB2和E-RAB3;
步骤S722,目标eNB给UE发送带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释放的重配消息;
步骤S724,目标eNB给核心网发送E-RAB释放消息。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X2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X2切换装置包括:
标志设置模块82,用于在其所属的eNB发出切换响应消息后,为切入的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并将该标志置为未收到;
径直发送模块84,连接至标志设置模块82,用于在上述eNB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
通过上述装置,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会去考虑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而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发起路径转换过程时实际上并不需要获知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但为了在后续切换流程中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时可以有一个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依据,目标eNB会在切换流程之初为切入的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为后续流程判断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提供一个准确可靠地依据。从现有的X2切换流程来看,由于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发起路径转换过程时实际上并不需要获知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因此将目标eNB接收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设置在目标eNB发起路径转换之前并不合理,况且如果链路异常或切入UE没有AM(模式)业务还会造成目标eNB无法接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而导致整个切换流程的延迟。上述装置合理的调整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处理方式,简化了目标eNB的处理,提高了整个切换的速率。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X2切换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修改模块,用于在上述eNB在等待UE重配完成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后,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X2切换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修改模块,用于在上述eNB在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后,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上述标志的作用就在于表示是否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因此如果目标eNB在等待UE重配完成或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第一修改模块或第二修改模块可以将上述标志置为已收到,以保证上述标志表示的状态与实际状态相符。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X2切换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业务判断模块,用于在上述eNB在收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AM业务,在没有AM业务时,判定切换成功。
在切入UE没有AM业务时,整个X2切换流程实际上并不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参与。因此,目标eNB在收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业务判断模块可以进一步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AM业务,当判断结果为没有AM业务时,就可以直接判定切换成功了。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X2切换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标志判断模块,用于在有AM业务时,判断上述标识是否已置为已收到,如果是,则判定切换成功,如果否,则将UE的AM业务释放。
在切入UE有AM业务时,想要保证AM业务的顺利切换,就需要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参与,此时就要进一步判断上述标识是否已置为已收到,若上述标志已设置为已收到,则说明目标eNB已收到了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此时标志判断模块即可判定切换已成功了,若上述标志还是置为未收到,则说明eNB没有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此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UE掉话的可能,标志判断模块可以将该已不能成功切换的AM业务直接释放掉,而不释放UE本身。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现有LTE技术的基础上,有效地解决了X2切换目标侧在没有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时收到重配完成消息的处理问题,简化了处理流程,减小了切换过程导致的业务中断,并且由于在收到后路径转换响应消息,排除其中需要释放的业务以及目标eNB接纳失败的业务之后才判断是否有切换成功的AM模式业务,在未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情况下增大了切换成功的概率,极大地提高了LTE系统性能和用户感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X2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基站eNB发出切换响应消息后,为切入的用户设备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并将所述标志置为未收到;
所述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了所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之前,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eNB在等待所述UE重配完成时收到了所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将所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eNB在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收到了所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则将所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eNB在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eNB在收到所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确认模式AM业务,如果没有所述AM业务,则认为切换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eNB在收到所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获知模式AM业务,如果有所述AM业务,则继续判断所述标识是否已置为已收到,如果是,则认为切换成功,如果否,则将所述UE的AM业务释放。
6.一种X2切换装置,位于基站eNB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志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eNB发出切换响应消息后,为切入的用户设备UE设置一个用于表示是否收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的标志,并将所述标志置为未收到;
径直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eNB收到重配完成消息后,不判断是否收到了所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直接向核心网发送路径转换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修改模块,用于在所述eNB在等待所述UE重配完成时收到了所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后,将所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修改模块,用于在所述eNB在等待路径转换响应时收到了所述序列号状态传输消息后,将所述标志置为已收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业务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eNB在收到所述核心网发送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后,判断切换成功的业务中是否有确认模式AM业务,在没有所述AM业务时,判定切换成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志判断模块,用于在有所述AM业务时,判断所述标识是否已置为已收到,如果是,则判定切换成功,如果否,则将所述UE的AM业务释放。
CN201110252538.8A 2011-08-30 2011-08-30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1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2538.8A CN102271373B (zh) 2011-08-30 2011-08-30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4/342,207 US9173159B2 (en) 2011-08-30 2012-02-23 X2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2/071500 WO2012152105A1 (zh) 2011-08-30 2012-02-23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EP12782128.8A EP2753119B1 (en) 2011-08-30 2012-02-23 X2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2538.8A CN102271373B (zh) 2011-08-30 2011-08-30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1373A true CN102271373A (zh) 2011-12-07
CN102271373B CN102271373B (zh) 2017-09-15

Family

ID=45053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253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1373B (zh) 2011-08-30 2011-08-30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73159B2 (zh)
EP (1) EP2753119B1 (zh)
CN (1) CN102271373B (zh)
WO (1) WO201215210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2105A1 (zh) * 2011-08-30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686894A (zh) * 2012-09-12 2014-03-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通过无线连接的群组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4066128A (zh) * 2014-06-27 2014-09-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852605A (zh) * 2015-07-22 2018-03-27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授权车辆ue和rsu ue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57778A (zh) * 2017-07-14 2019-01-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391952A (zh) * 2017-08-07 2019-02-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测量配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45321A (zh) * 2016-10-11 2019-06-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切换期间的数据传输
CN110868733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866971A (zh) * 2019-04-29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92579B1 (ko) 2011-08-22 2020-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주파수 밴드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AU2013208385A1 (en) 2012-01-09 2014-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ging
WO2013168850A1 (ko) 2012-05-09 2013-1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21353A1 (en) * 2012-05-21 2020-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172988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sson (Publ) Redu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command size during handover execution
WO2015169374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iggering performance level re-configuration in radio base stations
BR112016016595B1 (pt) * 2014-08-06 2023-10-17 Ntt Docomo, Inc.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MX2020005149A (es) * 2017-11-17 2020-08-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ntrol de notificacion sobre interfaces de ran.
CN111757399B (zh) * 2019-03-29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51A (zh) * 2007-08-14 2009-02-25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电信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689922A (zh) * 2007-06-18 2010-03-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切换中的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行为
CN101730032A (zh) * 2010-01-18 2010-06-0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前转的方法和一种施主基站
US20100238900A1 (en) * 2009-03-19 2010-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Handover Optimiz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1886B1 (ko) * 2009-01-23 2015-05-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티피 처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268085A1 (en) * 2009-11-19 2011-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forward handover
EP2740293B1 (en) * 2011-08-04 2016-0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handover robustness i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CN102271373B (zh) * 2011-08-30 2017-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9922A (zh) * 2007-06-18 2010-03-31 Lg电子株式会社 切换中的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行为
CN101374351A (zh) * 2007-08-14 2009-02-25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电信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US20100238900A1 (en) * 2009-03-19 2010-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Handover Optimization
CN101730032A (zh) * 2010-01-18 2010-06-0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前转的方法和一种施主基站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2105A1 (zh) * 2011-08-30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US9173159B2 (en) 2011-08-30 2015-10-27 Zte Corporation X2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CN103686894A (zh) * 2012-09-12 2014-03-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通过无线连接的群组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US9510263B2 (en) 2012-09-12 2016-11-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enhancing handover by using a group handover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and devices therefor
CN104066128A (zh) * 2014-06-27 2014-09-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066128B (zh) * 2014-06-27 2017-06-2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852605A (zh) * 2015-07-22 2018-03-27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授权车辆ue和rsu ue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45321A (zh) * 2016-10-11 2019-06-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切换期间的数据传输
CN109257778A (zh) * 2017-07-14 2019-01-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257778B (zh) * 2017-07-14 2020-09-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391952A (zh) * 2017-08-07 2019-02-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测量配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68733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868733B (zh) * 2018-08-28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711731B2 (en) 2018-08-28 2023-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866971A (zh) * 2019-04-29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53119A4 (en) 2015-08-19
US20140220983A1 (en) 2014-08-07
US9173159B2 (en) 2015-10-27
EP2753119B1 (en) 2016-10-12
CN102271373B (zh) 2017-09-15
EP2753119A1 (en) 2014-07-09
WO2012152105A1 (zh)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1373A (zh) X2切换方法及装置
EP3675579B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CN105376033B (zh) 在无线设备中控制多个无线接入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3598B (zh) 操作无线接入网基站的方法和相关网络节点
WO20170522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o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23460B (zh)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组呼业务切换的方法
CN106162765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636580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060869A (zh) 装置间通信换手程序方法、换手决定方法及其控制节点
CN104822169A (zh) 用于为用户设备的切换提供服务的方法、基站和双连接系统
CN102223669B (zh) 创建数据反传通道和分配互联网协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06152A (zh) 支持ue快速恢复的方法
WO2012130046A1 (zh) 业务承载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1848553B (zh) 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立方法和基站
CN106465344A (zh) 经由多个接入点的通信
CN102598786A (zh) 基站间的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CN104219717A (zh)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终端切换的系统
CN103888959A (zh) 小小区通信的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CN10464016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404809A (zh) 数据传输通道迁移方法及系统
CN201204698Y (zh) 用于无线电链路和切换失败处理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CN102316509A (zh) 无线链路失败相关测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03281735A (zh) 基于用户终端的增强型电路交换回馈
CN101374327A (zh) 切换过程中的用户平面处理方法及实现装置
CN101835267B (zh) 信道传输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