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7656A -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7656A
CN110867656A CN201911234485.XA CN201911234485A CN110867656A CN 110867656 A CN110867656 A CN 110867656A CN 201911234485 A CN201911234485 A CN 201911234485A CN 110867656 A CN110867656 A CN 110867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egment
antenna
line
feeder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44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
张攀
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344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76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7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76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01Q5/392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the parasitic elements having dual-band or multi-band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地电点、馈电点、寄生电点、主干馈线、第一分支馈线、第二分支馈线以及寄生走线。该天线通过对用于收发低频信号的第一分支馈线、用于收发中频信号的第二分支馈线和用于收发高频信号的寄生走线,均设置多条分支走线,使该天线在收发各个频段的信号时,产生的辐射热点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天线在收发信号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所支持的通信频段越来越多,移动终端内部布局越来越复杂,其射频模块对用户的辐射伤害也越来越大。
现有技术下移动终端射频模块的天线走线方式,使其射频模块的辐射热点集中,导致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很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有效地解决了移动终端射频模块的辐射热点集中,导致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很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
地电点、馈电点和寄生电点,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地电点和所述寄生电点之间,所述地电点和所述馈电点电连接;
主干馈线,所述主干馈线与所述地电点和所述馈电点相连;
第一分支馈线,用于收发第一频段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分支馈线包括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主干馈线相连,所述第二线段与所述第一线段相连,且在相连位置处,所述第二线段分别朝着两侧走线,所述第三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的一端相连;
第二分支馈线,用于收发第二频段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分支馈线与所述主干馈线相连,且所述第二分支馈线呈钩状;
寄生走线,用于收发第三频段射频信号,所述寄生走线包括第四线段和第五线段,所述第四线段与所述寄生电点相连,所述第五线段与所述第四线段相连,且在相连位置处,所述第五线段分别朝着两侧走线。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三分支馈线,用于收发第三频段射频信号,所述第三分支馈线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且与所述第三线段位于不同侧,所述第三分支馈线呈钩状。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所述第三分支馈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线段的长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所述第三分支馈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线段的宽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所述第一线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线段相连,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线段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主干馈线相连。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所述第二分支馈线和所述第五线段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主干馈线和所述第五线段之间形成有缝隙。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所述第三线段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线段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相交。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所述第一线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线段的宽度,且不大于所述主干馈线的宽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天线中,所述第二分支馈线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线段的宽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终端主体上的天线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天线支架上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地电点、馈电点、寄生电点、主干馈线、第一分支馈线、第二分支馈线以及寄生走线。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天线,通过对用于收发低频信号的第一分支馈线、用于收发中频信号的第二分支馈线和用于收发高频信号的寄生走线,均设置多条分支走线,使该天线在收发各个频段的信号时,产生的辐射热点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天线在收发信号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所支持的通信频段越来越多,移动终端内部布局越来越复杂,其射频模块对用户的辐射伤害也越来越大。
现有技术下移动终端射频模块的天线走线方式,使其射频模块的辐射热点集中,导致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很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该天线的走线方式,使该移动终端射频模块的辐射热点更加均匀,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移动终端射频模块的辐射热点集中,导致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很大的问题。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该天线10包括:
地电点11、馈电点12和寄生电点13,馈电点11位于地电点12和寄生电点13之间,且地电点11和馈电点12电连接;
主干馈线14,主干馈线14与地电点11和馈电点12相连;
第一分支馈线15,用于收发第一频段射频信号,该第一频段的频率范围为700-960Mhz,700-960Mhz为低频频段,700-960Mhz是移动终端主要的辐射频段,该第一分支馈线15包括第一线段151、第二线段152和第三线段153,第一线段151与主干馈线14相连,第二线段152与第一线段151相连,且在相连位置处,第二线段152分别朝着两侧走线,第三线段153与第二线段152的一端相连;
第二分支馈线16,用于收发第二频段射频信号,该第二频段的频率范围为1.7G-2.2Ghz,1.7G-2.2Ghz为中频频段,该第二分支馈线16与主干馈线14相连,且第二分支馈线16呈钩状;
寄生走线17,用于收发第三频段射频信号,该第三频段的频率范围为2.3G-2.7Ghz,2.3G-2.7Ghz为高频频段,该寄生走线17包括第四线段171和第五线段172,第四线段171与寄生电点13相连,第五线段172与第四线段171相连,且在相连位置处,第五线段172分别朝着两侧走线。
其中,地电点11、馈电点12和寄生电点13相互之间距离相等,且馈电点12位于地电点11和寄生电点13的中间,寄生电点13到天线支架的边缘最近,主干馈线14、第一分支馈线15、第二分支馈线16以及寄生走线17均在天线支架上进行走线,天线支架包括顶面、以及围绕该顶面四周设置的侧面,其中,馈电点12、地电点11和寄生电点13位于该顶面上,且顶面和侧面相交形成支架棱线。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主干馈线14是宽度不均匀的线段,主干馈线14从地电点11和馈电点12引出,以5-6mm的宽度延伸15mm后逐渐变细,且最小宽度为2mm,在此定义主干馈线14延伸的方向为预设方向。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一分支馈线15中的第一线段151从主干馈线14的末端沿预设方向进行延伸,第二线段152从第一线段151的末端朝两侧进行延伸,且第二线段152与主干馈线14平行,第三线段153从第二线段152的一端出发,沿预设方向进行延伸,其中,第一线段151的长度范围为15-20mm,第一线段151的宽度范围为2-3mm,第二线段152朝两侧走线的长度范围为10-15mm,第二线段152的宽度范围为1.5-2mm,第三线段153的长度范围为10-15mm。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二分支馈线16从主干馈线14的中部出发,延伸形成钩形,其中,第二分支馈线16是宽度不均匀的线段,第二分支馈线16的宽度范围为1-2mm。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寄生走线17中的第四线段171从寄生电点13引出,垂直于预设方向进行延伸,第五线段172从第四线段171的末端朝两侧进行延伸,且第五线段172与主干馈线14平行,其中,第五线段172的长度范围为15-20mm,第五线段172的宽度范围为2-3mm。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用于收发低频信号的第一分支馈线15包括三条分支走线,分别为:第一线段151、第二线段152以及第三线段153,用于收发中频信号的第二分支馈线16包括依次连接以形成钩状的三个延伸部(图中未示出),用于收发高频信号的寄生走线17包括两条分支走线,分别为:第四线段171和第五线段172,该天线10的各条分支与空间辐射信号所形成的信道模型不同,从而其各条分支辐射方向性也不同,故该天线10在收发各个频段的信号时,产生的辐射热点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天线在收发信号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二分支馈线16和第五线段172之间形成有缝隙,主干馈线14和第五线段172之间形成有缝隙,如此,可以加强1.7G-2.2Ghz频段辐射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三线段153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线段152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相交,第三线段153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为天线支架的侧面,第二线段152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为天线支架的顶面,因为700-960Mhz频段是移动终端主要的辐射频段,以这种方式进行走线,可以加强700-960Mhz频段的辐射效果。
进一步地,在天线的实际模型中,往往会因天线结构、材料特性和表面边界条件的非理想因素对天线总体性能产生附加影响,这些附加影响会使得天线的带宽不能很好的覆盖所需要的频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寄生走线17也用于完善这部分频段的性能。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该天线10包括:
地电点11、馈电点12和寄生电点13,馈电点11位于地电点12和寄生电点13之间,且地电点11和馈电点12电连接;
主干馈线14,主干馈线14与地电点11和馈电点12相连;
第一分支馈线15,用于收发第一频段射频信号,该第一频段的频率范围为700-960Mhz,700-960Mhz为低频频段,700-960Mhz是移动终端主要的辐射频段,该第一分支馈线15包括第一线段151、第二线段152和第三线段153,第一线段151与主干馈线14相连,第二线段152与第一线段151相连,且在相连位置处,第二线段152分别朝着两侧走线,第三线段153与第二线段152的一端相连,其中,第一线段15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511和第二延伸部1512,第二延伸部1512的两端与第一延伸部1511和第二线段152相连,第一延伸部1511与第二线段152相对间隔设置,且第一延伸部1511与主干馈线14相连;
第二分支馈线16,用于收发第二频段射频信号,该第二频段的频率范围为1.7G-2.2Ghz,1.7G-2.2Ghz为中频频段,该第二分支馈线16与主干馈线14相连,且第二分支馈线16呈钩状;
寄生走线17,用于收发第三频段射频信号,该第三频段的频率范围为2.3G-2.7Ghz,2.3G-2.7Ghz为高频频段,该寄生走线17包括第四线段171和第五线段172,第四线段171与寄生电点13相连,第五线段172与第四线段171相连,且在相连位置处,第五线段172分别朝着两侧走线;
第三分支馈线18,用于收发第三频段射频信号,该第三频段的频率范围为2.3G-2.7Ghz,2.3G-2.7Ghz为高频频段,该第三分支馈线18与第二线段152连接,且与第三线段153位于不同侧,该第三分支馈线18呈钩状。
其中,地电点11、馈电点12和寄生电点13相互之间距离相等,且馈电点12位于地电点11和寄生电点13的中间,寄生电点13到天线支架的边缘最近,主干馈线14、第一分支馈线15、第二分支馈线16、寄生走线17以及第三分支馈线18均在天线支架上进行走线,天线支架包括顶面、以及围绕该顶面四周设置的侧面,其中,馈电点12、地电点11和寄生电点13位于该顶面上,且顶面和侧面相交形成支架棱线。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主干馈线14是宽度不均匀的线段,主干馈线14从地电点11和馈电点12引出,以5-6mm的宽度延伸15mm后逐渐变细,且最小宽度为2mm,在此定义主干馈线14延伸的方向为预设方向。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一分支馈线15中,第一线段151的第一延伸部1511从主干馈线14的末端沿预设方向进行延伸,第二延伸部1512从第一延伸部1511的末端出发,垂直于预设方向进行延伸,第二线段152从第二延伸部1512的末端朝两侧进行延伸,且第二线段152与主干馈线14平行,第三线段153从第二线段152的一端出发,沿预设方向进行延伸,其中,第一线段151的长度范围为15-20mm,第一线段151的宽度范围为2-3mm,第二线段152朝两侧走线的长度范围为10-15mm,第二线段152的宽度范围为1.5-2mm,第三线段153的长度范围为10-15mm。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二分支馈线16从主干馈线14的中部出发,延伸形成钩形,其中,第二分支馈线16是宽度不均匀的线段,第二分支馈线16的宽度范围为1-2mm。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寄生走线17中的第四线段171从寄生电点13引出,垂直于预设方向进行延伸,第五线段172从第四线段171的末端朝两侧进行延伸,且第五线段172与主干馈线14平行,其中,第五线段172的长度范围为15-20mm,第五线段172的宽度范围为2-3mm。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三分支馈线18从第二线段152的一端垂直于预设方向,向第三线段153的不同侧延伸约1mm后,沿预设方向的反方向,平行于第二线段152进行延伸,其中,第三分支馈线18的长度范围为3-5mm,第三分支馈线18的宽度范围为0.8-1mm。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用于收发低频信号的第一分支馈线15包括三条分支走线,分别为:第一线段151、第二线段152以及第三线段153,其中,第一线段15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511和第二延伸部1512,用于收发中频信号的第二分支馈线16包括依次连接以形成钩状的三个延伸部(图中未示出),用于收发高频信号的寄生走线17包括两条分支走线,分别为:第四线段171和第五线段172,用于收发高频信号的第三分支馈线18包括依次连接以形成钩状的两个延伸部(图中未示出),该天线10的各条分支与空间辐射信号所形成的信道模型不同,从而其各条分支辐射方向性也不同,故该天线10在收发各个频段的信号时,产生的辐射热点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天线在收发信号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一线段15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511和第二延伸部1512,第二延伸部1512的两端与第一延伸部1511和第二线段152相连,第一延伸部1511与第二线段152相对间隔设置,且第一延伸部1511与主干馈线14相连,如此,可以使该天线10在收发第二频段信号时的频带带宽增加。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三分支馈线18也用于收发第三频段信号,且第三分支馈线18与用于收发第三频段信号的寄生走线17相隔较远,如此,可以使该天线在收发第三频段信号时,产生的辐射热点更加均匀,降低了天线在收发信号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二分支馈线16和第五线段172之间形成有缝隙,主干馈线14和第五线段172之间形成有缝隙,如此,可以加强1.7G-2.2Ghz频段辐射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第三线段153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线段152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相交,第三线段153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为天线支架的侧面,第二线段152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为天线支架的顶面,因为700-960Mhz频段是移动终端主要的辐射频段,以这种方式进行走线,可以加强700-960Mhz频段的辐射效果。
进一步地,在天线的实际模型中,往往会因天线结构、材料特性和表面边界条件的非理想因素对天线总体性能产生附加影响,这些附加影响会使得天线的带宽不能很好的覆盖所需要的频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中,寄生走线17也用于完善这部分频段的性能。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天线10包括:地电点11、馈电点12、寄生电点13、主干馈线14、第一分支馈线15、第二分支馈线16以及寄生走线17。该天线10通过对用于收发低频信号的第一分支馈线15、用于收发中频信号的第二分支馈线16和用于收发高频信号的寄生走线17,均设置多条分支走线,使该天线10在收发各个频段的信号时,产生的辐射热点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天线在收发信号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30包括终端主体31、安装在终端主体31上的天线支架(图中未示出)以及安装在天线支架上的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天线10。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网络设备(例如,服务器)或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通信,完成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收发。
进一步地,终端主体31包括存储器(图中未示出)、显示单元(图中未示出)、电源(图中未示出)、处理器(图中未示出)以及壳体(图中未示出)。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天线10包括:地电点11、馈电点12、寄生电点13、主干馈线14、第一分支馈线15、第二分支馈线16以及寄生走线17。该天线10通过对用于收发低频信号的第一分支馈线15、用于收发中频信号的第二分支馈线16和用于收发高频信号的寄生走线17,均设置多条分支走线,使该天线10在收发各个频段的信号时,产生的辐射热点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天线在收发信号时对用户的辐射伤害。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申请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将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
地电点、馈电点和寄生电点,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地电点和所述寄生电点之间,所述地电点和所述馈电点电连接;
主干馈线,所述主干馈线与所述地电点和所述馈电点相连;
第一分支馈线,用于收发第一频段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分支馈线包括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主干馈线相连,所述第二线段与所述第一线段相连,且在相连位置处,所述第二线段分别朝着两侧走线,所述第三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的一端相连;
第二分支馈线,用于收发第二频段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分支馈线与所述主干馈线相连,且所述第二分支馈线呈钩状;
寄生走线,用于收发第三频段射频信号,所述寄生走线包括第四线段和第五线段,所述第四线段与所述寄生电点相连,所述第五线段与所述第四线段相连,且在相连位置处,所述第五线段分别朝着两侧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三分支馈线,用于收发第三频段射频信号,所述第三分支馈线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且与所述第三线段位于不同侧,所述第三分支馈线呈钩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支馈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线段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支馈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线段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线段相连,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线段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主干馈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馈线和所述第五线段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主干馈线和所述第五线段之间形成有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段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线段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线段的宽度,且不大于所述主干馈线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馈线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线段的宽度。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安装在所述终端主体上的天线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天线支架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CN201911234485.XA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08676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4485.XA CN110867656A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4485.XA CN110867656A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7656A true CN110867656A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58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4485.XA Pending CN110867656A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765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2286A (zh) * 2020-08-28 2020-12-11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宽频带pifa天线及通信终端
CN113540802A (zh) * 2020-04-22 2021-10-22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模块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6863A (zh) * 2003-10-20 2006-12-27 Lk产品有限公司 内部多频带天线
US20070109202A1 (en) * 2005-11-15 2007-05-17 Scott Vance Multi-frequency band antenna device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wide high-band bandwidth
CN104112907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CN204179212U (zh) * 2014-10-28 2015-02-25 普尔信通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fa寄生的lte天线
CN206947516U (zh) * 2017-03-28 2018-01-30 深圳市昱晟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段三触角天线
CN109742510A (zh) * 2018-11-26 2019-05-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天线
CN109980341A (zh) * 2019-03-05 2019-07-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及智能终端
CN110247164A (zh) * 2019-04-30 2019-09-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智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6863A (zh) * 2003-10-20 2006-12-27 Lk产品有限公司 内部多频带天线
US20070109202A1 (en) * 2005-11-15 2007-05-17 Scott Vance Multi-frequency band antenna device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wide high-band bandwidth
CN104112907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CN204179212U (zh) * 2014-10-28 2015-02-25 普尔信通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fa寄生的lte天线
CN206947516U (zh) * 2017-03-28 2018-01-30 深圳市昱晟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段三触角天线
CN109742510A (zh) * 2018-11-26 2019-05-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天线
CN109980341A (zh) * 2019-03-05 2019-07-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及智能终端
CN110247164A (zh) * 2019-04-30 2019-09-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智能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802A (zh) * 2020-04-22 2021-10-22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模块
CN112072286A (zh) * 2020-08-28 2020-12-11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宽频带pifa天线及通信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9955B2 (en) Multi-band antenna
US8593354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04752824B (zh) 天线结构及应用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6129621B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
CN210956994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0068736A (ja) 多周波アンテナ
CN202759017U (zh) 多频寄生耦合天线及具有耦合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9802236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5305079A (zh) 一种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867656A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US9450288B2 (en) Broadband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8154468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06558765B (zh) 波导天线结构
WO2020034685A1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359778B (zh) 天线组合件
WO2015165007A1 (zh) 一种天线装置和终端
CN112490624B (zh) 一种WiFi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9687118B (zh) 移动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CN101697378B (zh) 无线设备天线处理方法以及无线设备
CN102544695B (zh) 多频天线
JP7233913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無線端末
CN110867654A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US20120139794A1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04916905A (zh) 传输线负载天线模块
KR101679925B1 (ko) 링크 라인을 이용한 안테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