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9778B - 天线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9778B
CN101359778B CN2007100257311A CN200710025731A CN101359778B CN 101359778 B CN101359778 B CN 101359778B CN 2007100257311 A CN2007100257311 A CN 2007100257311A CN 200710025731 A CN200710025731 A CN 200710025731A CN 101359778 B CN101359778 B CN 101359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ation
department
carrier
ground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257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9778A (zh
Inventor
洪振达
曾宪圣
苏纹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257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9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59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9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9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97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组合件,其包括:天线载体和复合天线;所述天线载体为一纵长立体形绝缘体;所述复合天线为金属板体冲压形成,其包括具有纵长两侧边的接地部及自接地部延伸出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工作于相对的低频带,其包括与所述接地部间隔设置的第一辐射部和第一馈入部;所述第二天线工作于相对较高频带;所述复合天线贴附于所述天线载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辐射部跨越所述天线载体的不同表面。本发明天线组合件通过复合天线的多重折叠并利用天线载体固定,从而缩短天线组合件的长度。

Description

天线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组合件,尤其指一种安装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内可以同时工作于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广域网且具有小巧结构的天线组合件。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设备中,运用无线通讯技术对数据、声音、图像等进行无线传输已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天线,作为一种用以感应电磁波的组件,是应用无线通讯技术设备必要的装置。如今,人们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无线接入要求越来越高,已不满足于仅仅只是接入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而是希望同时能接入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无线广域网)。
目前,WLAN大多基于蓝牙(Bluetooth)技术标准或Wi-Fi标准。蓝牙技术标准中天线的工作频带落于2.4GHz,Wi-Fi是列技术标准中天线工作频带分别落于2.4GHz和5GHz。而WWAN大多基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码多任务接取)技术标准。GSM技术工作频带落于900MHz和1800MHz。GPS技术标准工作于1575MHz频带。CDMA技术标准又分为三种:CDMA2000、WCDMA和TD-SCDMA。CDMA2000工作频带包括800、900、1700、1800、1900、2100MHz;WCDMA工作频带包括1800、1900、2100MHz;TD-SCDMA工作频带包括900、1800、2100MHz。
要使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同时工作于WLAN和WWAN,就必须安装有能工作于上述频带的天线。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支天线来实现电子设备同时工作于WLAN和WWAN,一支天线工作于WLAN,另一支天线工作于WWAN。但由于电子设备小型化趋势所致,很多电子设备内部空间不足以安装两支或更多支天线。
中国大陆专利公开CN1783581A号揭示了一种将WLAN天线和WWAN天线整合在一支天线上的多频天线。该多频天线可以同时工作于WLAN和WWAN。
然而,因上述多频天线需同时工作于WLAN和WWAN,故其辐射部较多,从而导致天线面积较大。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式电子设备内的空间越来越小,上述多频天线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上述天线进行改良,以弥补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工作于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广域网且具有小巧结构的天线组合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组合件,其包括:天线载体和复合天线;所述天线载体为一纵长立体形绝缘体;所述复合天线为金属板体冲压形成,其包括具有纵长两侧边的接地部及自接地部延伸出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工作于相对较低频带,其包括与所述接地部间隔设置的第一辐射部和第一馈入部;所述第二天线工作于相对较高频带;所述复合天线贴附于所述天线载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辐射部跨越所述天线载体的不同表面。
本发明天线组合件具有以下优点:因天线的辐射部经过多重折叠并利用天线载体固定复合天线,从而缩短天线组合件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天线组合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天线组合件中复合天线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天线组合件中第一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
图6是本发明天线组合件中第二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天线组合件100的立体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天线组合件100包括复合天线101和天线载体102。复合天线101为金属板体冲压形成,其包括位于水平平面的具有纵长两侧边的接地部3、位于接地部3两端的安装部4以及位于接地部3所在平面同一侧的第一天线1和第二天线2。所述天线载体102由绝缘材料构成,其为纵长形立体柱。所述复合天线101通过其独特的立体构形包覆固定在天线载体102的外表面上。复合天线101与天线载体102的固定可以是利用复合天线101的金属件弯折卡固于天线载体102上,亦可适当利用粘合剂辅助固定。天线载体102上设有贯穿本体的复数通孔1021,所述通孔1021用于增加复合天线101的辐射空间。
第一天线1工作于WWAN,其包括与接地部3间隔设置的第一辐射部12和第一馈入部11以及分别自从接地部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一寄生短路金属臂13和第二寄生短路金属臂14。第一辐射部12作为主要的发射天线,其具有自第一馈入部11延伸出近似于弓形的三段式第一辐射片121以及自第一辐射片121另一端延伸出与接地部3平行的第二辐射片122。其中第一辐射部12的立体结构是通过天线载体102的结构来决定,通过两者之间的贴靠将第一辐射部12固定在天线载体102上。
第一寄生短路金属臂13,由接地部3向外延伸并用以与第一辐射部12耦合共振于第一频带。此第一寄生短路金属臂13可为L形金属臂,其包括平行于接地部3的第二短路金属片132以及垂直连接接地部3和第二短路金属片132的第一短路金属片131。其中第二短路金属片132位于第一辐射部12及接地部3之间。
第二寄生短路金属臂14,由接地部3向外延伸并用以与第一辐射部12耦合共振于第二频带。此第二寄生短路金属臂14包括自接地部垂直延伸出的第三短路金属片141、平行于接地部的第五短路金属片143以及自第三短路金属片141上倾斜延伸出用以连接第三短路金属片141和第五短路金属片143的L形第四短路金属片142。
第一天线1进一步包括第一馈线(未图示),第一馈线包括与第一馈入部11电性连接的第一内导体(未图示)以及包覆于第一内导体的外层与接地部3电性连接的第一外导体(未图示),其中第一内导体与第一外导体之间设有绝缘层。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天线组合件100第一天线1的VSWR(电压驻波比)图。从图5可以看出,第一寄生短路金属臂13与第一辐射部12耦合共振于如1.7GHz-2.2GHz的第一频带。第二寄生短路金属臂14与第一辐射部12耦合共振于如820MHz-960MHz的第二频带。上述频带覆盖了WWAN的GSM、CDMA2000、WCDMA和TD-SCDMA技术标准工作频带。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天线2工作于WLAN,其从接地部3的一侧边邻近安装部4处向上延伸且包括位于垂直平面的连接部21、第二馈入部22以及与接地部3间隔设置的第二辐射部23和第三辐射部24。所述连接部21的一端连接于接地部3,另一端与第二馈入部22、第二辐射部23和第三辐射部24连接于一点。连接部21包括自接地部3侧边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片211、与第一连接片211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片213以及连接第一连接片211和第三连接片213的第二连接片212。
第二天线2进一步包括第二馈线(未图示),第二馈线包括第二内导体(未图示)以及包覆于第二内导体的外层与接地部3电性连接的第二外导体(未图示),其中第二内导体与第二外导体之间设有绝缘层。第二馈入部22自连接部21的一端延伸出,并与第二内导体电性连接。
第二辐射部23,其工作于一第三频带,自第二馈入部22与连接部21的交接处延伸且大致为一L形。
第三辐射部24,其工作于一第四频带,延伸自第二馈入部22、第二辐射部23以及连接部21三者的交接处且大致为一立体n形。所述第三辐射部24包括第三辐射片243、自第三辐射片243末端垂直向上延伸的第四辐射片244、自第四辐射片244末端垂直向外延伸的第五辐射片245及以自第五辐射片245末端延伸的第六辐射片246。所述第三辐射片243和第六辐射片246均平行于接地部3。
如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天线组合件100第二天线2的VSWR(电压驻波比)图。从图6可以看出,第二辐射部23单独工作于如2.4GHz-2.5GHz的第三频带,第三辐射部24单独工作于如4.9GHz-5.86GHz的第四频带。因此,第二天线2涵盖WLAN且具有良好的天线辐射增益。
安装部4为L形,且自接地部3两端的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每一安装部3均设置一个安装孔5以方便将天线安装在笔记本电脑或其它移动式电子设备内。
复合天线通过其立体结构将天线载体包覆于其内,从而将天线载体与复合天线固定在一起。接地部3贴附于天线载体102的底面,两个安装部4分别贴附于天线载体102的两端,第一寄生短路金属片13、连接部21、第二辐射部23、第二辐射片122、第三辐射片243以及第四辐射片244贴附于天线载体102的一侧面,第三短路金属片141、第四短路金属片142以及部分第一辐射片121贴附于天线载体102的另一侧面,第五短路金属片143以及部分第一辐射片121贴附于天线载体102的顶面。
本发明天线组合件100合理利用立体空间,使天线各辐射体在保证工作性能的前提下作适当合理的弯折,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天线组合件100的整体构形,符合天线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Claims (9)

1.一种天线组合件,其包括:天线载体和复合天线;所述天线载体为一纵长立体形绝缘体;所述复合天线为金属板体冲压形成,其包括具有纵长两侧边的接地部及自接地部延伸出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工作于相对较低频带,其包括与所述接地部间隔设置的第一辐射部和第一馈入部;所述第二天线工作于相对较高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天线贴附于所述天线载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辐射部跨越所述天线载体的不同表面,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分别自接地部两侧向上延伸的第一寄生短路金属臂和第二寄生短路金属臂,所述第二天线包括与所述接地部间隔设置的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第二馈入部以及连接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和接地部的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寄生短路金属臂呈L形,所述第二寄生短路金属臂包括自接地部垂直延伸出的第三短路金属片、平行于接地部的第五短路金属片以及自第三短路金属片上倾斜延伸出用以连接第三短路金属片和第五短路金属片的第四短路金属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包括第一馈线和第二馈线,所述第一馈线具有与第一馈入部电性连接的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二馈线具有与第二馈入部电性连接的第二内导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寄生短路金属臂与第一辐射部耦合共振于无线广域网的高频带,所述第二寄生短路金属臂与第一辐射部耦合共振于无线广域网的低频带,所述第二辐射部单独工作于无线局域网中的低频带,所述第三辐射部单独工作于无线局域网中的高频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天线进一步包括自接地部两端向上垂直延伸出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L形且邻近前述天线载体的纵长方向两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载体包括贯穿天线载体可增加复合天线的辐射空间的复数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辐射部连续弯折而跨越天线载体的各表面以与天线载体环绕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寄生短路金属臂贴置于天线载体的一侧面,第二寄生短路金属臂沿天线载体的另一侧面向上延伸且弯折后部分覆盖天线载体的顶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的连接部与第二辐射部位于天线载体的一侧面,第二天线的第二辐射部沿天线载体的该侧面延伸后弯折横跨天线载体的顶面且进一步弯折延伸至天线载体的另一侧面。
CN2007100257311A 2007-07-30 2007-07-30 天线组合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9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57311A CN101359778B (zh) 2007-07-30 2007-07-30 天线组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57311A CN101359778B (zh) 2007-07-30 2007-07-30 天线组合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9778A CN101359778A (zh) 2009-02-04
CN101359778B true CN101359778B (zh) 2012-07-18

Family

ID=4033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257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9778B (zh) 2007-07-30 2007-07-30 天线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59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9641B (zh) * 2010-12-30 2014-11-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Multi - frequency antenna
CN102610915B (zh) * 2011-01-25 2019-11-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天线
US8552919B2 (en) * 2011-03-23 2013-10-08 Mediatek Inc. Antenna module
CN105977611A (zh) * 2015-12-11 2016-09-28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全金属后壳的天线及移动终端
TWI638485B (zh) * 2017-10-05 2018-10-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裝置
CN109616760B (zh) * 2018-12-05 2021-05-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3581A (zh) * 2005-09-12 2006-06-07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多频天线结构
EP1708304A1 (en) * 2005-04-01 2006-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ulti-band mobile phone antenna
CN2874800Y (zh) * 2005-12-27 2007-02-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CN1983713A (zh) * 2005-12-14 2007-06-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8304A1 (en) * 2005-04-01 2006-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ulti-band mobile phone antenna
CN1783581A (zh) * 2005-09-12 2006-06-07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多频天线结构
CN1983713A (zh) * 2005-12-14 2007-06-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CN2874800Y (zh) * 2005-12-27 2007-02-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9778A (zh) 2009-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7439B (zh) 非对称偶极天线
JP5162012B1 (ja)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1295816B (zh) 复合天线
US20070018892A1 (en) 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7429955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210956994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4795623A (zh) 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59778B (zh) 天线组合件
CN102368575A (zh) 一种内置二次辐射天线
EP1128466A3 (en) Planar antenna structure
CN103178325A (zh) 松耦合无线电天线设备和方法
CN102694261A (zh) 天线模块
TWI363454B (en) Antenna assembly
CN210692758U (zh) 集成滤波器的天线
US20040201528A1 (en) Integrated antenna for portable computer
KR101347936B1 (ko) 차량용 외장형 안테나
US8154468B2 (en) Multi-band antenna
US8035566B2 (en) Multi-band antenna
JP3323442B2 (ja) アンテナ
US20080001839A1 (en) Multi-frequency antenna and related mobile device
JP2006527509A (ja) 中央給電構造を有する移動通信端末機内蔵型アンテナ
US7659852B2 (en) Multi-band antenna with low-profile
CN101295815B (zh) 复合天线
CN104241809B (zh) 天线组件及应用该天线组件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12303906U (zh) 一种双工高功率全向赋形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