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4724A - 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4724A
CN110864724A CN201911009537.3A CN201911009537A CN110864724A CN 110864724 A CN110864724 A CN 110864724A CN 201911009537 A CN201911009537 A CN 201911009537A CN 110864724 A CN110864724 A CN 110864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cylinder
upper half
cylinder
roto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95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璀荣
潘夏清
卢骚
李志刚
何一峰
郑天艳
刘福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HUA YUYAO GAS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HUA YUYAO GAS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HUA YUYAO GAS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HUA YUYAO GAS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95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4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4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4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00、准备阶段,解除所述上半缸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的连接,清空所述上半缸上方的区域;S200、升缸阶段,在竖直方向上均匀抬升所述上半缸、且上升第一高度,在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的间隙形成检查作业空间;S300、检查阶段,通过盘动所述转子,沿所述转子周侧对所述动叶依次进行检查;S400、扣缸阶段,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回落所述上半缸至所述下半缸上;S500、回装阶段,重新装配所述上半缸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技术存在的检查效果较差、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工期较长以及作业风险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气机叶片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压气机是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给燃烧室提供经过压缩的高压、高温气体。目前,燃气轮机多数采用轴流式压气机,轴流式压气机由两大部分组成,与压气机旋转轴相连接的轮盘和叶片构成压气机的转子,外部不转动的机匣和与机匣相连接的叶片构成压气机的静子。转子上的叶片称为动叶,静子上的叶片称为静叶。每一排动叶和紧随其后的一排静叶构成轴流式压气机的一级,轴流式压气机的转子一般具有18级,包括R0级-R17级。
动叶是压气机的核心部件,其不仅承受高速转动时离心力作用所产生的静应力,还受到气流作用下的动应力,因此动叶容易受到损伤而导致缺损。动叶缺损会使得燃气轮机的通流部分效能降低,导致压气机向燃烧室输送高压高温气体的效率降低,进而影响到燃气轮机系统的运行,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压气机扫膛的恶性事故,导致燃气轮机不能正常运行。基于此,对压气机的动叶定期进行孔探检查和揭缸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才能达到对安全隐患的管控目的。
孔探检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检查叶片的全貌,检查效果较差,因此对检查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揭缸检查。揭缸检查通常需要通过吊运设备吊走压气机上半缸,才能对动叶进行检查,进一步地还可以从压气机的下半缸中吊出转子以方便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在此过程中,除了需要至少吊走压气机上半缸之外,还需要拆除透平的顶棚和其他附属部件,工作量较大,各种费用合计超过百万,成本也较高;其次,大件吊运作业风险高,难度大,以及在揭缸检查中容易有异物进入到压气机缸体内部,这些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再者,揭缸检查工期较长,一般约长达20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技术存在的检查效果较差、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工期较长以及作业风险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所述压气机具有机匣和转子,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机匣内,所述机匣包括上半缸和下半缸,所述转子上安装有所述动叶;所述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准备阶段,解除所述上半缸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的连接,清空所述上半缸上方的区域;
S200、升缸阶段,在竖直方向上均匀抬升所述上半缸、且上升第一高度,在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的间隙形成检查作业空间;
S300、检查阶段,通过盘动所述转子,沿所述转子周侧对所述动叶依次进行检查;
S400、扣缸阶段,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回落所述上半缸至所述下半缸上;
S500、回装阶段,重新装配所述上半缸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200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S210、向所述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的螺栓孔中装入导向杆;
S220、在所述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同时控制第一顶升件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顶升所述上半缸,顶升高度为所述第一高度;同时在所述上半缸被顶升的过程中,观察所述导向杆分别在相应的螺栓孔中的相对移动是否顺畅;
S230、在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的间隙四角处放置支撑件,控制所述第一顶升件调低所述上半缸的位置以使得所述支撑件稳固夹持于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
优选的,所述步骤S400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S410、控制所述第一顶升件调高所述上半缸的位置以使得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不再夹持所述支撑件,并取走所述支撑件;
S420、在所述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顶升件在竖直方向上调整所述上半缸均匀回落至与所述下半缸完全贴合;同时在所述上半缸回落的过程中,观察所述导向杆分别在相应的螺栓孔中的相对移动是否顺畅。
优选的,所述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还包括上半缸偏斜监测步骤,其具体内容为:通过第一度量工具测量所述上半缸的中分面四角与所述下半缸的中分面的垂直距离;
所述上半缸偏斜监测步骤包括上半缸顶升偏斜监测和上半缸回落偏斜监测,所述上半缸顶升偏斜监测与所述步骤S220同时进行,所述上半缸回落偏斜监测与所述步骤S420同时进行。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20进行过程中,同时观察所述转子在所述下半缸中是否被抬升。
优选的,所述步骤S200还包括步骤S240,所述步骤S240位于所述步骤S230之后,所述步骤S400的具体内容为:在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的间隙之间布设柔性遮挡物,所述柔性遮挡物将所述机匣内部与外部隔离开。
优选的,所述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还包括六点间隙测量步骤,测量所述动叶与所述机匣之间的间隙尺寸并记录数据;
所述六点间隙测量步骤包括六点间隙初测、六点间隙顶缸前测量和六点间隙复测,所述六点间隙初测位于所述步骤S100之前,所述六点间隙顶缸前测量位于所述步骤S100和所述步骤S200之间,所述六点间隙复测位于所述步骤S400和所述步骤S500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顶升燃气轮机步骤,所述顶升燃气轮机步骤的具体内容为控制第二顶升件顶升燃气轮机上升第二高度。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00与所述步骤S300之间还包括动叶清洗步骤,所述动叶清洗步骤的具体内容为通过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的间隙对所述动叶进行清洗,同时盘动所述转子直至所述动叶全部清洗。
优选的,所述第一高度为450mm。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将压气机的上半缸在其竖直方向上抬升一定高度,上半缸和下半缸之间的间隙形成检查作业空间,进而能够通过该检查作业空间对所有的动叶进行检查,达到不揭缸检查的技术目的。
相较于现有的孔探检查和揭缸检查存在诸多不足,本发明所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首先能够对所有的动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效果较好;其次,本发明所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作业工序较简单,无需完全吊走上半缸就可实现对动叶的全面检查,工作量较小,同时避免了大件吊装作业,因此作业风险较低;再者,本发明所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的作业成本较低,作业工期较短。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压气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机匣、110-上半缸、120-下半缸、200-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所涉及的压气机具有机匣100和转子,转子安装于机匣100内,机匣100包括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转子上安装有动叶。
机匣100具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作为压气机的基础构件,为转子提供了安装支撑接触,其二机匣100内部安装有静叶,静叶与转子上的动叶共同挤压作用于通入压气机的气体,进而形成高压、高温的气体,并将高压、高温的气体供给给燃烧室200。通常情况下,需要将机匣100的上半缸110与下半缸120拆离,才能够对动叶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包括:
S100、准备阶段,解除上半缸110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的连接,清空上半缸110上方的区域。具体的,相对于上半缸110,燃气轮机其他部分指的是压气机的下半缸120、燃烧室200和透平;压气机的上半缸110作为其中一部分,具有较为复杂的连接关系,由于如后文所述上半缸110需要被抬升,如果上半缸110的外部连接未解除则会被损坏,因此需要对上半缸110的连接关系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解除上半缸110与下半缸120之间的连接,只有将上半缸110与下半缸120进行分离,上半缸110才能顺利被抬升,上半缸110与下半缸120之间的连接主要是二者之间的紧固件,例如压气机的中分面定位销、中分面螺栓和立面螺栓等;其次,需要解除上半缸110与燃气轮机中除了压气机之外的其他部分的连接,例如上半缸110与燃烧室200的连接、与在上半缸110被抬升过程中相干涉的管道和其他设备的连接等,其他设备指的是配合燃气轮机使用并位于上半缸110上方区域的设备,而这些连接关系通常是通过常规紧固件实现,解除作业较为简单;为了避免有异物进入到与上半缸110解除连接关系的管道和其他设备中,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可以在这些管道和其他设备的开侧进行封堵作业,以避免异物进入到燃气轮机系统中,进而对燃气轮机起到保护作用。
如后文所述,上半缸110会被抬升第一高度,上半缸110难免会与其上的管道和其他设备产生干涉触碰,因此,需要对上半缸110上方的第一高度范围内进行清空,通常可以采用暂时拆除这些管道和其他设备的方式。
S200、升缸阶段,在竖直方向上均匀抬升上半缸110、且上升第一高度。具体的,在上半缸110被抬升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上半缸110是否出现偏斜,因为如果上半缸110出现偏斜,则说明上半缸110在被抬升的过程中,其中分面的四角未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此时上半缸110内部的静叶极有可能与动叶接触,当上半缸110继续被顶升时,静叶会作用于动叶进而带动转子被抬升,转子又会作用于下半缸120的静叶并抬升下半缸120,由于转子及下半缸120的重量都较大,在相互作用下,动叶及上下半缸120的静叶都容易出现变形破坏,进而影响压气机的正常运行。因此,上半缸110在被抬升时需要保持其中分面的四角均匀被抬升,即上半缸110中分面的四角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上半缸110被抬升的高度为第一高度,并在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之间的间隙形成检查作业空间。具体的,第一高度即是使得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之间具有基本足够的检查作业空间,以供作业人员能够在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之间的间隙对动叶进行检查作业,同时第一高度也应该有上限,因为第一高度增大也伴随着作业成本、难度的增加,这与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希望达到的技术目的是相悖的。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高度的具体数值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高度可以为400-500mm,在上半缸110被抬升的高度为该范围内的数值时,形成的检查作业空间大小较为合适,各方面收益较高;在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高度可以为450mm,各方面收益最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抬升上半缸110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采用顶升工具顶升上半缸110达到抬升效果,或者通过吊装设备对上半缸110进行吊运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
S300、检查阶段,通过盘动转子,沿转子周侧对动叶依次进行检查。具体的,通过上半缸110与下半缸120之间的间隙即可以对动叶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有动叶出现缺损,则需立即对其进行修复处理;检查的具体方法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例如动叶由于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的掉块缺损,就可以通过目视检测直接发现;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在目视检测的基础上,可以对动叶进行无损检测;在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无损检测可以包括渗透检测和超声检测,渗透检测通过渗透检测液滴在动叶表面,能够反应动叶表层的损伤情况,例如动叶表面是否存在裂纹;超声检测是通过超声波对动叶内部进行探伤,能够反应动叶内部的损伤情况。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动叶采取的检查方法还可以是其他的无损检测方法,例如射线检验、磁粉检测、声发射检测和涡流检测等。
由于动叶均匀布设在转子的周侧,因此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盘动转子,将全部动叶依次转动通过上半缸110与下半缸120之间的间隙,进而实现对动叶的全面检查,以避免出现遗漏,确保全部动叶检查完毕才能检查阶段。当上半缸110被顶升起来之后,其与下半缸120之间在转子的两侧都会形成检查作业空间,因此,可以在两侧的检查作业空间都安排作业人员进行检查作业,进而可以提高检查作业的效率,并且由两组不同作业人员检查,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出现低质量检查的风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的盘动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电动机械装置实现盘动,往往应用在中大型机组中,或者采用人力实现盘动,往往应用在中小型机组中。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对于压气机的转子的盘动采用人力盘动方式;这种方式对于盘动角度的把控更加精确,可控性更高,而且成本更低,其与转子的盘动工作量较低、精度要求较高相契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为优选的方案中,检查阶段还可以包括如下的内容:用油石对压气机缸中分面进行打磨处理,用吸尘器对压气机内进行清理;再次全面检查无异常后才具备扣缸条件。
S400、扣缸阶段,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回落上半缸110至下半缸120上。具体的,当检查完毕之后,需要对上半缸110进行扣缸作业;正如前文的升缸阶段的作业过程所述,动叶与静叶装配较为紧密,二者容易相互触碰,为了避免二者发生触碰而导致变形问题,因此在扣缸阶段,上半缸110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回落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基准,即需要避免上半缸110出现偏斜。在上半缸110回落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均匀回落的基准,直到上半缸110的中分面完全与下半缸120的中分面贴合为止。
S500、回装阶段,重新装配上半缸110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具体的,只有回装了上半缸110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的连接,燃气轮机才能正常使用;在回装过程中,除了重新装配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紧固件之外,还需要将在准备阶段被移动的结构复位,特别是上半缸110上方被拆除的管道和其他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在被紧固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力矩进行操作,螺纹连接配合部位可以涂抹螺纹防咬剂。
由上述对各步骤的具体说明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将压气机的上半缸110在其竖直方向上抬升一定高度,在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之间的间隙形成检查作业空间,进而能够通过该检查作业空间对所有的动叶进行检查,达到不揭缸检查的技术目的。
相较于现有的孔探检查和揭缸检查存在诸多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首先能够对所有的动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效果较好;其次,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作业工序较简单,无需完全吊走上半缸110就可实现对动叶的全面检查,工作量较小,同时避免了大件吊装作业,因此作业风险较低;再者,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的作业成本较低,作业工期较短。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为优选的方案中,步骤S200可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S210、向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的螺栓孔中装入导向杆。压气机的中分面的螺栓孔包括位于上半缸110的螺栓孔和位于下半缸120的螺栓孔,在压气机的中分面的螺栓孔中装入导向杆之后,上半缸110被抬升时,由于导向杆在位于上半缸110的螺栓孔中被限位,进而能够确保上半缸110在竖直方向上均匀被抬升。导向杆外壁可涂抹润滑剂,以便于其与螺栓孔实现相对移动。
S220、在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同时控制第一顶升件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顶升上半缸110,顶升高度为第一高度。为了避免上半缸110在被抬升的过程中出现偏斜,因此在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同时顶升上半缸110,能够较好地保持协同性;第一顶升件的具体类型有多种,例如第一顶升件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千斤顶,或者第一顶升件可以为顶丝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限制;在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安装有顶丝,当需要顶升上半缸110时,直接在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控制顶升顶升上半缸110即可。
同时在上半缸110被顶升的过程中,观察导向杆分别在相应的螺栓孔中的相对移动是否顺畅。具体的,上半缸110在被顶升的过程中,导向杆插接在位于下半缸120的螺栓孔中,位于上半缸110的螺栓孔套接在导向杆的外部并与导向杆之间形成相对移动,若相对移动较为顺畅,则说明上半缸110未出现偏斜,上半缸110的四角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若相对移动不顺畅,或者导向杆在螺纹孔中被卡住,则说明上半缸110出现偏斜,为了避免动叶与静叶之间发生触碰而导致变形,此时需要立即停止顶缸作业,并重新调平上半缸110。
为了进一步地确保动叶和静叶不发生触碰而导致变形,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在步骤S220进行过程中,可以同时观察转子在下半缸120中是否被抬升。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上半缸110被顶升时如果能够看到转子在下半缸120中被抬升,则说明上半缸110的静叶与动叶发生接触并带动动叶上升,进而抬升起转子,这种情况极容易损坏动叶和静叶;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转子上安装百分表,通过百分表监测转子,如此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转子的情况。当一发现转子在下半缸120中被抬升,就必须立即停止上半缸110的顶升作业并检查转子被抬升的原因再进行解决。
S230、在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之间的间隙四角处放置支撑件,控制第一顶升件调低上半缸110的位置以使得支撑件稳固夹持于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之间。具体的,支撑件可以确保上半缸110被顶升之后能够保持稳定,以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支撑件可以为自制的钢制支墩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当然,支撑件的竖向长度应与第一高度相匹配。
为了防止在检查阶段有异物进入到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内,对压气机造成损伤,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步骤S200还可以包括步骤S240,步骤S240位于步骤S230之后,步骤S400的具体内容为在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的间隙之间可以布设柔性遮挡物,柔性遮挡物将机匣100内部与外部隔离开。具体的,柔性遮挡物其一是具有阻挡异物的作用,避免压气机受到损伤,其二柔性遮挡物质软,其与动叶发生接触时,不会对动叶产生硬性破坏。当然,柔性遮挡物的具体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柔性遮挡物可以为泡沫板、胶皮和布匹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将柔性遮挡物与上半缸110的中分面和下半缸120的中分面相连接,只留出部分上半缸110与下半缸120的间隙作为检查作业空间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步骤S400可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S410、控制第一顶升件调高上半缸110的位置以使得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不再夹持支撑件,并取走支撑件。如果不取走支撑件,支撑件会对上半缸110回落造成阻碍,如果强行下降上半缸110,支撑件与上半缸110相互作用,会对上半缸110造成损伤。
S420、在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同时控制第一顶升件在竖直方向上调整上半缸110均匀回落至与下半缸120完全贴合。在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同时控制第一顶升件回落上半缸110,能够较好地保持协同性。
同时在上半缸110回落的过程中,观察导向杆分别在相应的螺栓孔中的相对移动是否顺畅。具体的,上半缸110在回落的过程中,导向杆插接在位于下半缸120的螺栓孔中,位于上半缸110的螺栓孔套接在导向杆的外部并与导向杆之间形成相对移动,若相对移动较为顺畅,则说明上半缸110未出现偏斜,上半缸110的四角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若相对移动不顺畅,或者导向杆在螺纹孔中被卡住,则说明上半缸110出现偏斜,为了避免动叶与静叶之间发生触碰而导致变形,此时需要立即停止扣缸作业,并重新调平上半缸110。当上半缸110与下半缸120完全贴合后,则从螺栓孔中取走导向杆。
为了进一步地确保上半缸110在升缸阶段和扣缸阶段不发生偏斜,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还可以包括上半缸110偏斜监测步骤,其具体内容为通过第一度量工具测量上半缸110的中分面四角与下半缸120的中分面的垂直距离。上半缸110偏斜监测步骤包括上半缸110顶升偏斜监测和上半缸110回落偏斜监测,上半缸110顶升偏斜监测与步骤S220同时进行,上半缸110回落偏斜监测与步骤S420同时进行。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上半缸110偏斜监测步骤的实施需要在压气机的四角分别安排作业人员,在上半缸110的顶缸过程和扣缸过程中,作业人员使用第一度量工具丈量上半缸110的中分面四角与下半缸120的中分面的垂直距离;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由于燃气轮机自身的结构特性,压气机的下半缸120的中分面与水平面重合,上半缸110的中分面四角与下半缸120的中分面的垂直距离即为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距离;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若上半缸110的中分面四角到下半缸120的中分面的垂直距离两两之间存在大于5mm的情况,则说明其中上半缸110的中分面一角明显高于另一角,存在明显竖直方向上的高低差,上半缸110存在偏斜问题,此时需停止顶缸作业或者扣缸作业,对所述上半缸110进行调平;若上半缸110的中分面四角到下半缸120的中分面的垂直距离两两之间在5mm之内,此时动叶与静叶之间还未发生触碰,同时观察导向杆若没有出现卡住的情况,则不需要对上半缸110进行调平,即上半缸110的偏斜情况在可控范围内。当然,第一度量工具的具体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卷尺、测距仪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
为了压气机在经过拆解再回装的过程之后,确保静子与转子之间的配合关系装配到位,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还可以包括六点间隙测量步骤,测量动叶与机匣100之间的间隙尺寸并记录数据。通常情况下,压气机的机匣100在转子的R2级、R5级、R10级和R17级的周侧外壁上是设置有探孔,且每级探孔都为六个,因此在这些探孔对动叶与机匣100之间的间隙尺寸进行测量称为六点间隙测量。通过在R2级、R5级、R10级和R17级四级所有的探孔进行动叶与机匣100之间的间隙尺寸测量,可以较为全面且准确地获知静子与转子之间的配合关系。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首先盘动转子,确保动叶的叶顶正对探孔,避免相邻两个动叶之间的间隙正对探孔,然后使用第二度量工具探入探孔并与叶顶接触,在探孔处读出第二度量工具的数据,再用该数据减去探孔处机匣100的厚度(压气机的机匣100外壁上在探孔处会标记该探孔处的机匣100厚度),即可以得到该处的动叶与机匣100之间的间隙尺寸。以此类推,测量完所有的探孔处的数据为止。当然,第二度量工具的具体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百分尺、千分尺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
六点间隙测量步骤包括六点间隙初测、六点间隙顶缸前测量和六点间隙复测,六点间隙初测位于步骤S100之前,六点间隙顶缸前测量位于步骤S100和步骤S200之间,六点间隙复测位于步骤S400和步骤S500之间。六点间隙初测获得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六点间隙顶缸前测量获得的数据与六点间隙初测获得的数据进行比对,确保六点间隙的尺寸数据准确;六点间隙复测是在回装阶段之前,此时需要将六点间隙复测获得的数据与六点间隙初测或者六点间隙顶缸前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比对,以确保在扣缸阶段之后,静子与转子之间的配合关系装配到位,才满足回装条件。
为了避免上半缸110在抬升过程中带动燃气轮机其他部分损坏地面或者燃气轮机的支撑基础,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在步骤S100之前还可以包括顶升燃气轮机步骤,顶升燃气轮机步骤的具体内容为控制第二顶升件顶升燃气轮机上升第二高度。具体的,当燃气轮机的其他部分被带动偏斜时,由于燃气轮机被顶升起第二高度,因此在与底面或者支撑基础接触之前具有一个缓冲空间。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顶升件可以为千斤顶,千斤顶下部可以放置用于稳定千斤顶的钢支撑件,第二顶升件顶升燃气轮机的位置可以为燃气轮机的轴系中心处,第二高度可以为0.1mm、并可以在燃气轮机上设置百分表进行检测;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顶升件的具体类型、第二顶升件对燃气轮机的具体顶升位置和第二高度的具体数值均不做限制,例如第二顶升件也可以为吊装设备等;第二顶升件也可以两个千斤顶、且位于燃气轮机的两端进而稳定顶升燃气轮机;第二高度也可以为0.2mm、0.3mm等。
为了压气机内部保持动叶保持洁净的状态,避免锈蚀而被破坏,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在步骤S200与步骤S300之间还可以包括动叶清洗步骤,动叶清洗步骤的具体内容为通过上半缸110和下半缸120之间的间隙对动叶进行清洗,同时盘动转子直至动叶全部清洗。通常情况下,是采用燃气轮机专用叶片水洗液对动叶进行清洗。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所述压气机具有机匣和转子,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机匣内,所述机匣包括上半缸和下半缸,所述转子上安装有所述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包括:
S100、准备阶段,解除所述上半缸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的连接,清空所述上半缸上方的区域;
S200、升缸阶段,在竖直方向上均匀抬升所述上半缸、且上升第一高度,在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的间隙形成检查作业空间;
S300、检查阶段,通过盘动所述转子,沿所述转子周侧对所述动叶依次进行检查;
S400、扣缸阶段,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回落所述上半缸至所述下半缸上;
S500、回装阶段,重新装配所述上半缸与燃气轮机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S210、向所述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的螺栓孔中装入导向杆;
S220、在所述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同时控制第一顶升件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顶升所述上半缸,顶升高度为所述第一高度;同时在所述上半缸被顶升的过程中,观察所述导向杆分别在相应的螺栓孔中的相对移动是否顺畅;
S230、在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的间隙四角处放置支撑件,控制所述第一顶升件调低所述上半缸的位置以使得所述支撑件稳固夹持于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S410、控制所述第一顶升件调高所述上半缸的位置以使得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不再夹持所述支撑件,并取走所述支撑件;
S420、在所述压气机的中分面四角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顶升件在竖直方向上调整所述上半缸均匀回落至与所述下半缸完全贴合;同时在所述上半缸回落的过程中,观察所述导向杆分别在相应的螺栓孔中的相对移动是否顺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还包括上半缸偏斜监测步骤,其具体内容为:通过第一度量工具测量所述上半缸的中分面四角与所述下半缸的中分面的垂直距离;
所述上半缸偏斜监测步骤包括上半缸顶升偏斜监测和上半缸回落偏斜监测,所述上半缸顶升偏斜监测与所述步骤S220同时进行,所述上半缸回落偏斜监测与所述步骤S420同时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20进行过程中,同时观察所述转子在所述下半缸中是否被抬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还包括步骤S240,所述步骤S240位于所述步骤S230之后,所述步骤S400的具体内容为:在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的间隙之间布设柔性遮挡物,所述柔性遮挡物将所述机匣内部与外部隔离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还包括六点间隙测量步骤,测量所述动叶与所述机匣之间的间隙尺寸并记录数据;
所述六点间隙测量步骤包括六点间隙初测、六点间隙顶缸前测量和六点间隙复测,所述六点间隙初测位于所述步骤S100之前,所述六点间隙顶缸前测量位于所述步骤S100和所述步骤S200之间,所述六点间隙复测位于所述步骤S400和所述步骤S5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顶升燃气轮机步骤,所述顶升燃气轮机步骤的具体内容为控制第二顶升件顶升燃气轮机上升第二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0与所述步骤S300之间还包括动叶清洗步骤,所述动叶清洗步骤的具体内容为通过所述上半缸和所述下半缸之间的间隙对所述动叶进行清洗,同时盘动所述转子直至所述动叶全部清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为450mm。
CN201911009537.3A 2019-10-23 2019-10-23 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Pending CN110864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9537.3A CN110864724A (zh) 2019-10-23 2019-10-23 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9537.3A CN110864724A (zh) 2019-10-23 2019-10-23 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4724A true CN110864724A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52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9537.3A Pending CN110864724A (zh) 2019-10-23 2019-10-23 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472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64453U (zh) * 2010-11-16 2011-06-15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轮机高、中、低压缸联合起吊的设备
CN102331319A (zh) * 2011-06-09 2012-01-25 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汽轮机通流叶片粗糙度造成的功率损失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CN202467943U (zh) * 2012-02-18 2012-10-0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汽轮机工装安全保护装置
CN103471560A (zh) * 2013-08-16 2013-12-25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核电站汽轮机组检测方法
CN206501084U (zh) * 2017-02-24 2017-09-19 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汽缸检修支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64453U (zh) * 2010-11-16 2011-06-15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轮机高、中、低压缸联合起吊的设备
CN102331319A (zh) * 2011-06-09 2012-01-25 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汽轮机通流叶片粗糙度造成的功率损失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CN202467943U (zh) * 2012-02-18 2012-10-0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汽轮机工装安全保护装置
CN103471560A (zh) * 2013-08-16 2013-12-25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核电站汽轮机组检测方法
CN206501084U (zh) * 2017-02-24 2017-09-19 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汽缸检修支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孔舒尹: "1000MW汽轮机精细化检修技术构建和分析", 《企业技术开发》 *
曾谓飙等: "筒式工业汽轮机的结构和大修", 《冶金丛刊》 *
白龙等: "M701F型燃气轮机的大修", 《发电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4144B2 (e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pparatus for blade root of steam turbine of power plant
EP1621878A1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a component
US688642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components
JP4456579B2 (ja) 立軸ポンプ
SE504071C2 (sv) Sätt att testa den strukturella integriteten hos en axel med anbringat pumphjul eller rotor
CN106643412B (zh) 小型发电机定子铁芯检验装置
CN206959827U (zh) 一种用于检测法兰叉与中间凸缘平面度的检具
JP5531257B2 (ja) タービン翼の探傷方法
CN110864724A (zh) 压气机的动叶缺损检查方法
US5031314A (en) Method of measuring joint gaps and restoring same
CN107806851B (zh) 一种线盘的检验装置及方法
KR100567662B1 (ko) 발전소의 터빈 블레이드 뿌리 비파괴검사 장치
CN116436219A (zh) 一种核电机组发电机的安装方法
CN110732761B (zh) 汽轮机的末级叶片在线切割方法
CN107044815A (zh) 发动机轴承盖止口尺寸、位置度专用检具及检测方法
CN206787429U (zh) 一种轴承套圈检测仪
CN108931167A (zh) 主轴轴承隔圈精度的测量方法
CN115791103A (zh) 多功能试件疲劳试验装置、系统以及多种疲劳测试方法
CN207991780U (zh) 一种汽轮机隔板挠度试验装置
CN115143860B (zh) 风扇叶片叶尖圆弧测具及测试方法
CN110345854A (zh) 一种移动式转子系统不对中多维度定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4951064U (zh) 一种trt静叶间隙检验工装
CN104849206A (zh) 一种托盘横梁摩擦系数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6385459U (zh) 一种封头平面度检验工装
CN214604136U (zh) 一种轧机agc油缸磁尺专用拆装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