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4295B - 外环火盖、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外环火盖、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64295B CN110864295B CN201911049074.3A CN201911049074A CN110864295B CN 110864295 B CN110864295 B CN 110864295B CN 201911049074 A CN201911049074 A CN 201911049074A CN 110864295 B CN110864295 B CN 1108642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cover
- outer ring
- fire outlet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9/00—Passages or apertures for delivering secondary air for completing combustion of fu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4—Spillage trays or groo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203/00—Gaseous fuel burners
- F23D2203/007—Mixing tubes, air supply reg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环火盖、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其中外环火盖整体呈环状,由内至外设有至少两圈出火部,各圈出火部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出火孔,并且相邻两圈出火部中,位于外圈的出火部高于位于内圈的出火部而呈台阶状;外环火盖在侧周壁上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通孔,并且该通孔与径向上的对应第一出火孔相对。本发明的外环火盖的位于外圈的出火部高于位于内圈的出火部而呈台阶状,如此与尖底锅的锅底高度随直径增大而增大的特性恰好匹配,适配尖底锅,且使得锅底与火焰更好的接触,提高热效率;并且外环火盖在侧周壁上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通孔,通孔与径向上的对应第一出火孔相对,保证有充足的二次空气进入,以使得燃烧充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环火盖、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灶具,燃烧器是燃气灶的重要部件,热效率是灶具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灶具的热效率越来越高了,但均是针对平底锅的热效率,而对尖底锅的热效率往往较低。在实际烹饪中用户更多使用的是用尖底锅来炒菜,而当前灶具的燃烧器在尖底锅的适用性方面还有不足:一、当前灶具主流为内外两环结构,且内外环出火高度基本一致,这样相同高度的出火特性使火焰与平底锅能更好的接触,但是与尖底锅中间低、周围高(即锥状结构)的结构接触特性较差;二、由于主流灶具的外环只有一环,因此外环的出火角度和出火高度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尖底锅锅底的高度与平底锅不同,直径增大时高度也随着增大的。因此,固定不变的灶具外环出火角度和出火高度很难匹配得好锅底高度随直径增大的尖底锅,这样子带来的结果就是火焰难以与不同高度处的尖底锅锅底很好地接触,尤其是在尖底锅的外缘(锅底高度较高处),火焰与该处的接触特性更差,造成热量散失到四周。
针对该问题,专利号为CN201710777210.5(公开号为CN10942495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尖底锅的燃烧器》,其中外火盖包括呈环形的本体及由本体边缘径向向外延伸设置的伸长部,前述本体向下延伸有多个与前述二环通孔适配的二环通道,该二环通道的顶端外侧形成有二环出火孔;前述伸长部的外端设有多个与前述三环通孔适配的三环通道,该三环通道的顶端外侧形成有三环出火孔;前述中心火盖、二环通道、三环通道及四环通道的高度依次递增,以适配尖底锅。
但是该专利仅在四环通道之间形成二次空气补入端口,二次空气补入量有限;另外,该专利仅内环火盖采用网片火的形式,导致内环温度明显高于外环,锅底受热不均,影响用户体验;再者,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
又如专利号为ZL 201420037309.3(公告号为CN 2037039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聚能燃烧器的外火盖》,该外火盖本体设置至少两级台阶,各级台阶的下方设有主火孔单元,主火孔单元由内至外逐渐升高,因而特别适配尖底锅。但是该专利实际上只提供了两级台阶的实施例,因而其火孔的二次空气补充还不成为问题,但对于三级以及三级以上的台阶,按该设计,中间台阶的火孔就难以得到二次空气补充,从而造成燃烧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适配尖底锅且二次空气补充充分的外环火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适配尖底锅且二次空气补充充分的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降低热量损失的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进一步降低燃烧器的热量损失的应用上述燃烧器的燃气灶。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环火盖,整体呈环状,由内至外设有至少两圈出火部,各圈所述出火部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出火孔,并且相邻两圈出火部中,位于外圈的出火部高于位于内圈的出火部而呈台阶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环火盖在侧周壁上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通孔,并且该通孔与径向上的对应第一出火孔相对。
为了进一步保证各第一出火孔都能充分的补入二次空气,至少其中一圈所述的出火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成至少两个出火单元,每个出火单元上均有第一出火孔,相邻出火单元之间的空缺部位在径向上与所述的对应通孔对齐。如此同圈的相邻的两个出火单元之间即对应与一个通孔连通,能保证充分的补入二次空气,位于中间的出火部也能通过对应的通孔补充二次空气;并且通孔位于相邻两个出火单元之间,使得二次空气进来后被出火单元处的火加热,如此二次空气相当于被预热,能快速的和燃气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为了使得锅底受热均匀,相邻两圈所述出火部的出火单元在周向上交错设置,如此不仅保证锅底在径向上受热均匀,还能保证锅底在周向上受热均匀,并且交错设置也便于相邻两圈出火部之间的引火和传火;另外,交错设置使得通孔不仅能给同圈的相邻两个出火单元补充二次空气,并且通孔也位于非相邻设置的两圈出火部的出火单元之间,进一步保证了各出火单元有充足的二次空气补入量。
所述外环火盖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竖向且间隔设置的内环壁和外环壁,所述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通过由内至外逐级升高的台阶相连,相邻两级台阶之间通过竖向壁相连,各圈所述出火部对应设置在同一级台阶上,所述通孔开设在外环壁上并径向贯穿竖向壁而与相邻出火单元之间的空缺部位对应连通。如此使得相邻两圈出火部中,位于外圈的出火部高于位于内圈的出火部而呈台阶状,以适配尖底锅,并且也便于将相邻两圈出火部交错设置。
所述出火单元通过如下方式设置在外环火盖上,各级台阶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口,各所述通气口处盖设有一片具有第一出火孔的盖片,所述通气口和对应的盖片构成所述的出火单元。
各片所述盖片之间相互独立,分别盖设在对应的通气口处,但是如此在将盖片装配在外环火盖上时,盖片需要一片片的依次装配,较为麻烦,拆除也是同样麻烦,不过好处在于其中一片盖片受损需要更换时,仅更换受损的这一片即可,不会造成所有盖片的报废;或者对应同一级台阶的盖片通过环形圈连成一体,所述环形圈上开设有与通孔对应连通的开口,此种方式可以同时拆装多片盖片,操作便捷,较为实用。
为了使外环火火力强劲,所述的第一出火孔呈网孔状分布在所述盖片上。如此外环火采用网片火的形式,火力强劲。
为了使得相邻两圈出火部能够顺利引火,相邻两圈所述出火部中,交错设置的两个出火单元在径向上部分重叠,且所述竖向壁上开设有位于出火单元的重叠区域处的引火槽。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上述外环火盖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内部具有混气腔,所述混气腔分为内环混气腔以及围在内环混气腔外周的外环混气腔;
内环火盖,呈环状,盖设在内环混气腔上,其顶部盖设有具有第二出火孔的盖板;
所述外环火盖,其最内侧的出火部上的第一出火孔高于内环火盖的盖板。
为了使内环火火力强劲,所述第二出火孔呈网孔状分布在所述盖板上,如此内环火采用网片的形式,火力强劲;并且在内环火和外环火均采用网片火时,锅底受热均匀,能满足爆炒需求,否则若只有内环火或外环火采用网片火的形式,采用网片火的部位温度会高于其他部位。
所述基座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基座包括具有内环混气腔的第一环状体和具有外环混气腔的第二环状体,所述第二环状体围在第一环状体外周,第一环状体和第二环状体之间具有间距且二者相连。如此燃烧器的二次空气同时采用上引风和下引风,上引风通过外环火盖上的若干通孔进行引风,保证外环每圈出火部都能得到充足的二次空气;下引风通过基座底部的第一环状体和第二环状体之间的间距进行引风,保证内环火盖都能得到充足的二次空气。
所述基座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和设于基座本体上方的混气室,基座本体具有开口朝上的凹腔,该凹腔内分隔为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所述内环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均设于混气室内,且混气室的内环混气腔和内环通道相连通,外环混气腔和外环通道相连通。
为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烧器还包括呈环形的聚能罩,所述聚能罩围设在燃烧器的外周。
为了防止汤液溢流进入燃烧器的炉头、出火孔等处造成堵塞,所述聚能罩包括环状罩体以及成型于环状罩体底部的集液部,所述环状罩体呈漏斗状而自上而下朝向外环火盖倾斜,所述集液部包括自环状罩体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延伸壁以及自延伸壁的内侧壁向内并向上翻折的翻折壁,所述延伸壁和翻折壁之间具有夹角从而形成集液槽。如此汤汁能顺着环状罩体流入集液槽中,而不会流入燃烧器的出火孔等部件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二次空气的进风量,所述聚能罩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补充二次空气的进风口,所述翻折壁位于进风口的下方。通过倾斜向上的翻折壁将二次空气分成两路,进行强制分流,以保证整个燃烧器二次空气的均匀。一路从底部引射进入混气室的腰形孔,主要供应内环和部分供应中环的二次空气;另一路从聚能罩侧面的进风口引射进入,主要供应外环和部分供应中环的二次空气,通过二次空气的合理分配,从而使燃烧更充分,更高效。
为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上述燃烧器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该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燃烧器嵌装在该安装孔中,所述聚能罩位于面板上方,且聚能罩的底部与面板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的外环火盖的位于外圈的出火部高于位于内圈的出火部而呈台阶状,如此与尖底锅的锅底高度随直径增大而增大的特性恰好匹配,适配尖底锅,且使得锅底与火焰更好的接触,提高热效率;并且外环火盖在侧周壁上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径向上的对应第一出火孔相对,如此二次空气从通孔处进入,并且通孔和第一出火孔径向相对,保证各圈出火部的第一出火孔处有充足的二次空气补充,从而使得燃烧充分;2、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而本发明设置聚能罩能减少热能的逸散,减少热量损失;3、本发明的燃气灶的聚能罩底部与灶具面板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避免聚能罩的热量传递到面板上、造成热损失,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所有盖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内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盖片);
图7为图1的剖视图(去掉基座);
图8为图7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外环火盖和聚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的混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的基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9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燃烧器包括基座1a、内环火盖2、外环火盖3、热电偶6和放电针7。
如图3所示,其中基座1a包括具有内环混气腔11a的第一环状体13a和具有外环混气腔12a的第二环状体14a,所述第二环状体14a围在第一环状体13a外周,第一环状体13a和第二环状体14a之间具有间距,第一环状体13a与穿过第二环状体14a的内引射管81相连,从而使第一环状体13a和第二环状体14a相连,第二环状体14a与外引射管82相连。热电偶6和放电针7设置在第一环状体13a和第二环状体14a之间。
如图1~3、5所示,内环火盖2呈环状,其盖设在内环混气腔11a上,内环火盖2的顶部盖设有具有第二出火孔211的盖板21,且第二出火孔211呈网孔状分布在盖板21上,即内环火采用网片火的形式。
如图1、2所示,外环火盖3也整体呈环状,围在内环火盖2的外周,盖设在外环混气腔12a上。
如图1~7所示,外环火盖3由内至外设有至少两圈出火部31(本实施例中为四圈),各圈出火部31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出火孔321,并且相邻两圈出火部31中,位于外圈的出火部31高于位于内圈的出火部31而呈台阶状。外环火盖3在侧周壁上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通孔341,并且该通孔341与径向上的对应第一出火孔321相对。本实施例中,各圈的出火部31沿周向间隔设置成至少两个出火单元311,每个出火单元311上均有第一出火孔321,相邻出火单元311之间的空缺部位在径向上与下述的对应通孔341对齐。
具体地,出火部31和通孔341通过如下方式布置在外环火盖3上:外环火盖3包括竖向且间隔设置的内环壁33和外环壁34,内环壁33和外环壁34之间通过由内至外逐级升高的台阶351相连,相邻两级台阶351之间通过竖向壁350相连,各圈出火部31对应设置在同一级台阶351上,通孔341开设在外环壁34上并径向贯穿竖向壁350而与相邻出火单元311之间的空缺部位对应连通。由此可看出,通孔341有多个,相邻两个出火单元311之间的空缺部位在径向上对应一个通孔341,如此外环火盖上的所有级台阶上的出火单元都能有二次空气补充。
各级台阶351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口352,各通气口352处盖设有一片具有第一出火孔311的盖片32,通气口352和对应的盖片32构成一个出火单元311,即各级台阶351上的通气口352数量和出火单元311数量一致。且本实施例中,各片盖片32之间相互独立,分别盖设在对应的通气口352处。
外环火盖3上的最内侧的出火部31上的第一出火孔321高于内环火盖2的盖板21,以适配尖底锅。换言之,内环火盖2上的盖板21、外环火盖3上的各级盖片32,由内至外逐渐升高。
相邻两圈出火部31的出火单元311在周向上交错设置,出火孔31的此种设置方式保证锅底受热均匀,如此不仅保证锅底在径向上受热均匀即内环和外环之间),还能保证锅底在周向上受热均匀;且相邻两圈所述出火部31中,交错设置的两个出火单元311在径向上部分重叠,且竖向壁350上开设有位于出火单元311的重叠区域处的引火槽3111,以使得相邻台阶351上的出火单元311顺利引火。
另外,燃烧器的此种结构使得二次空气同时采用上引风和下引风,上引风通过外环火盖3上的若干通孔341进行引风,保证外环每圈出火部31都能得到充足的二次空气;下引风通过燃烧座底部的第一环状体13a和第二环状体14a之间的间距进行引风,保证内环火盖2能得到充足的二次空气。
如图7所示,优选地,所有台阶351构成的轴向截面呈斜边角度α为15°~40°的梯形,以适配目前常用的尖底锅。通孔341为腰型孔,沿外环火盖3的周向延伸,且通孔34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优选在5°~45°之间。
实施例2
如图9~1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1、基座1b的结构不同:如图9、11、12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座1b包括基座本体15b和设于基座本体15b上方的混气室16b,基座本体15b具有开口朝上的凹腔,该凹腔内分隔为内环通道151b和外环通道152b,内环通道151b与内引射管81连通,外环通道152b与外引射管82连通,内环混气腔11b和外环混气腔12b均设于混气室16b内,且混气室16b的内环混气腔11b和内环通道151b相连通,外环混气腔12b和外环通道152b相连通,混气室16b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二次进风的与外环混气腔12b相连通的腰型孔161b。
2、设置有聚能罩4:如图8、10、13所示,聚能罩4呈环形,围设在外环火盖3的外周,用于减少燃烧器产生的热量的损失。本实施例中,聚能罩4包括环状罩体41以及成型于环状罩体41底部的集液部,环状罩体41呈漏斗状而自上而下朝向外环火盖3倾斜,罩体41顶部沿周向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锅支架46,且罩体41通过连接臂45与外环火盖3相连。
集液部包括自环状罩体41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延伸壁42以及自延伸壁42的底端向内并向上翻折的翻折壁43,延伸壁42和翻折壁43之间具有夹角从而形成集液槽44。如此汤汁能顺着环状罩体41流入集液槽44中,而不会流入燃烧器的出火孔等部件中。
3、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本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燃气灶,如图8、13所示,该燃气灶还包括面板5,该面板5上开设有安装孔51,燃烧器嵌装在该安装孔51中,聚能罩4位于面板5上方,且聚能罩4的底部与面板5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距,如此避免聚能罩4的热量传递到面板5上,造成热损失。
实施例3
如图15~16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1、本实施例的对应同一级台阶351的盖片32通过环形圈322连成一体,且环形圈322上开设有与通孔341对应连通的开口3221,如此可以同时拆装多片盖片32,操作便捷,较为实用;
2、延伸壁42上开设有用于补充二次空气的进风口47,所述翻折壁43位于进风口47的下方,如此通过倾斜向上的翻折壁43将二次空气分成两路,进行强制分流,以保证整个燃烧器二次空气的均匀。一路从底部引射进入混气室16b的腰形孔161b,主要供应内环和部分供应中环(此处中环指外环火盖3上靠近内环火盖2的出火单元311处)的二次空气;另一路从聚能罩4侧面的进风口47引射进入,主要供应外环和部分供应中环的二次空气,通过二次空气的合理分配,从而使燃烧更充分,更高效。
Claims (13)
1.一种外环火盖,整体呈环状,由内至外设有至少两圈出火部(31),各圈所述出火部(31)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出火孔(321),并且相邻两圈出火部(31)中,位于外圈的出火部(31)高于位于内圈的出火部(31)而呈台阶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环火盖(3)在侧周壁上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通孔(341),并且该通孔(341)与径向上的对应第一出火孔(321)相对;至少其中一圈所述的出火部(31)沿周向间隔设置成至少两个出火单元(311),每个出火单元(311)上均有第一出火孔(321),相邻出火单元(311)之间的空缺部位在径向上与所述的对应通孔(341)对齐;相邻两圈所述出火部(31)的出火单元(311)在周向上交错设置;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竖向且间隔设置的内环壁(33)和外环壁(34),所述内环壁(33)和外环壁(34)之间通过由内至外逐级升高的台阶(351)相连,相邻两级台阶(351)之间通过竖向壁(350)相连,各圈所述出火部(31)对应设置在同一级台阶(351)上,所述通孔(341)开设在外环壁(34)上并径向贯穿竖向壁(350)而与相邻出火单元(311)之间的空缺部位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各级台阶(351)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口(352),各所述通气口(352)处盖设有一片具有第一出火孔(311)的盖片(32),所述通气口(352)和对应的盖片(32)构成所述的出火单元(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各片所述盖片(32)之间相互独立,分别盖设在对应的通气口(352)处;或者对应设置在同一级台阶(351)上的盖片(32)通过环形圈(322)连成一体,所述环形圈(322)上开设有与通孔(341)对应连通的开口(32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火孔(321)呈网孔状分布在所述盖片(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圈所述出火部(31)中,交错设置的两个出火单元(311)在径向上部分重叠,且所述竖向壁(350)上开设有位于出火单元(311)的重叠区域处的引火槽(3111)。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外环火盖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a,1b),内部具有混气腔,所述混气腔分为内环混气腔(11a,11b)以及围在内环混气腔(11a,11b)外周的外环混气腔(12a,12b);
内环火盖(2),呈环状,盖设在内环混气腔(11a,11b)上,其顶部盖设有具有第二出火孔(211)的盖板(21);
所述外环火盖(3),其最内侧的出火部(31)上的第一出火孔(321)高于内环火盖(2)的盖板(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火孔(211)呈网孔状分布在所述盖板(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a)包括具有内环混气腔(11a)的第一环状体(13a)和具有外环混气腔(12a)的第二环状体(14a),所述第二环状体(14a)围在第一环状体(13a)外周,第一环状体(13a)和第二环状体(14a)之间具有间距且二者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b)包括基座本体(15b)和设于基座本体(15b)上方的混气室(16b),基座本体(15b)具有开口朝上的凹腔,该凹腔内分隔为内环通道(151b)和外环通道(152b),所述内环混气腔(11b)和外环混气腔(12b)均设于混气室(16b)内,且混气室(16b)的内环混气腔(11b)和内环通道(151b)相连通,外环混气腔(12b)和外环通道(152b)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环形的聚能罩(4),所述聚能罩(4)围设在外环火盖(3)的外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4)包括环状罩体(41)以及成型于环状罩体(41)底部的集液部,所述环状罩体(41)呈漏斗状而自上而下朝向外环火盖(3)倾斜,所述集液部包括自环状罩体(41)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延伸壁(42)以及自延伸壁(42)的内侧壁向内并向上翻折的翻折壁(43),所述延伸壁(42)和翻折壁(43)之间具有夹角从而形成集液槽(4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4)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补充二次空气的进风口(47),所述翻折壁(43)位于进风口(47)的下方。
13.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燃烧器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5),该面板(5)上开设有安装孔(51),燃烧器嵌装在该安装孔(51)中,所述聚能罩(4)位于面板(5)上方,且聚能罩(4)的底部与面板(5)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49074.3A CN110864295B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外环火盖、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49074.3A CN110864295B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外环火盖、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4295A CN110864295A (zh) | 2020-03-06 |
CN110864295B true CN110864295B (zh) | 2021-07-23 |
Family
ID=6965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49074.3A Active CN110864295B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外环火盖、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642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18201B (zh) * | 2020-10-21 | 2023-10-11 | 崑山科技大學 | 多層型火焰燃燒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268490B1 (it) * | 1993-07-16 | 1997-03-04 | Defendi Srl Off Mec | Bruciatore a gas a doppia corona particolarmente per piani di cottura ad incasso |
CN2289973Y (zh) * | 1997-01-18 | 1998-09-02 | 深圳市火王燃器具公司 | 多功能红外线灶聚热筒 |
TWI307758B (en) * | 2006-03-08 | 2009-03-21 | Nattinee Tanadumrongsak | Gas stove head |
CN203258702U (zh) * | 2013-05-17 | 2013-10-30 |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炊具支撑架结构 |
CN203703983U (zh) * | 2014-01-10 | 2014-07-09 | 周崇高 | 用于聚能燃烧器的外火盖 |
CN109424956B (zh) * | 2017-09-01 | 2024-01-1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适用于尖底锅的燃烧器 |
CN109724077B (zh) * | 2017-10-31 | 2024-01-1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
-
2019
- 2019-10-31 CN CN201911049074.3A patent/CN11086429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4295A (zh) | 2020-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64295B (zh) | 外环火盖、应用该火盖的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 |
CN110553266B (zh) | 灶具燃烧器 | |
CN211372503U (zh) |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 |
EP2390569A2 (en) | A burner for professional or domestic gas cookers, particularly of the type of vertical-flame burners adapted for cooking with woks and the like | |
CN210861098U (zh) | 一种具有提高燃烧效率的燃烧器 | |
CN109595556B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
CN110260320B (zh) |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 |
CN112128749B (zh)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111720821A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5863393U (zh) |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 |
CN214370160U (zh) | 一种聚能上进风灶具燃烧器 | |
CN212987211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5216239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3494709A (zh) |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 |
CN214370188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9693314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20038544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1720822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4745730U (zh) | 内环燃烧器及包括其的燃气灶具 | |
CN112393310A (zh) |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 |
CN112128752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111121026A (zh) | 一种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上进风燃烧器和灶具 | |
CN111853783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5523470U (zh) |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 |
CN214791375U (zh) |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