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7203A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57203A CN110857203A CN201810972423.8A CN201810972423A CN110857203A CN 110857203 A CN110857203 A CN 110857203A CN 201810972423 A CN201810972423 A CN 201810972423A CN 110857203 A CN110857203 A CN 1108572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wall
- counterweight
- side wall
- lifting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7/00—Hoistway equipment
- B66B17/12—Counterpoi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系统,轿厢的前壁的中部向后凹进形成轿厢内壁;升降通道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分别设置有一根竖直方向的轿厢导轨;轿厢位于两根轿厢导轨之间,沿轿厢导轨上下移动;升降通道的前壁中部固定有两根竖直方向的配重导轨,该两根配重导轨位于向后凹的轿厢内壁同升降通道的前壁中部之间;配重位于该两根配重导轨之间,沿配重导轨上下移动;轿厢的左侧壁、右侧壁及后壁为透明材料。本发明的电梯系统,有效观光面积大,整体效果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种常见的电梯系统,该图所示为目前最为普遍的绕绳比2:1的有机房电梯。电梯系统中,驱动装置51、控制装置53布置在机房12内。轿厢21与配重31布置于升降通道11之中,分别由轿厢导轨24和配重导轨34(本图未表示出)进行导向。在轿厢21上设置有轿厢侧滑轮22,在配重31上设置有配重侧滑轮32,牵引绳61绕过轿厢侧滑轮22、驱动装置51、导向滑轮52和配重侧滑轮32,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机房12中,根据位置区分为轿厢侧绳头63和配重侧绳头64。在轿厢21和配重31的下部,连接有补偿索62,对由于轿厢21位置不同产生的两侧牵引绳61的重量差进行补偿。驱动装置51产生驱动力,通过牵引绳61驱动轿厢21与配重31在升降通道11内相互向相反方向沿垂直方向移动。
该图所示为单开门轿厢,仅设置有一组门装置。在轿厢21上设置有轿厢门21a;对应的,在层站侧设置有层站门41a。
图2所示是最为普遍的配重后置电梯的垂直投影图。轿厢21与配重31布置于升降通道11之中,分别由轿厢导轨24和配重导轨34进行导向。可见,在升降通道11的垂直投影方向上,配重31布置在轿厢21的后侧,轿厢导轨中心线和配重导轨中心线为平行关系,配重导轨中心线未经过轿厢21。
当电梯作为观光电梯时,此时轿厢后壁21f和两个轿厢侧壁21g都为玻璃观光面。容易想到的是,观光轿厢21在运行过程中,轿厢后壁21f的观光面会被配重31、配重导轨34、配重导轨支架35、牵引绳61、补偿索62等遮挡,严重影响了观光效果。
如图3所示是最为普遍的配重侧置电梯的垂直投影图。轿厢21与配重31布置于升降通道11之中,分别由轿厢导轨24和配重导轨34进行导向。可见,在升降通道11的垂直投影方向上,配重31布置在轿厢21的侧面,轿厢导轨中心线和配重导轨中心线为垂直关系,配重导轨中心线未经过轿厢21。
当电梯作为观光电梯时,此时轿厢后壁21f和两个轿厢侧壁21g都为玻璃观光面。容易想到的是,观光轿厢21在运行过程中,图示左侧的轿厢侧壁21g的观光面会被配重31、配重导轨34、配重导轨支架35、牵引绳61、补偿索62等遮挡,严重影响了观光效果。更为严重的是,在配重侧置时,配重侧的一处轿厢导轨支架25和两处配重导轨支架35经常被设计为如本图所示的“C”字形一体式支架型式,对于观光面的遮挡更为严重。
图2、图3所示的电梯系统,在轿厢的同一侧面,一般只设置一个门,这会造成在轿厢内乘客较多时,后进入轿厢的乘客容易堵在轿厢门附近,在轿厢停站上下乘客时需要互相避让才能通行,影响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有效观光面积大,整体效果美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系统,其包括升降通道11、轿厢21、轿厢导轨24、配重31及配重导轨34,轿厢21和配重31通过牵引绳连接,驱动装置通过牵引绳驱动轿厢21沿轿厢导轨24竖向移动,同时驱动配重31沿配重导轨34竖向移动;
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中部向后凹进形成轿厢内壁21h;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11b及右侧壁11b分别设置有一根竖直方向的轿厢导轨24;
所述轿厢21位于两根轿厢导轨24之间,沿所述轿厢导轨24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11a中部固定有两根竖直方向的配重导轨34,该两根竖直方向的配重导轨34位于向后凹的轿厢内壁21h同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11a中部之间;
所述配重31位于该两根配重导轨34之间,沿所述配重导轨34上下移动;
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左部和/或右部设置有轿厢门;
所述升降通道11前壁的左部和/或右部对应于所述轿厢21的轿厢门在设定楼层设有层站门;
所述轿厢21的左侧壁21g、右侧壁21g及后壁21f为透明材料。
较佳的,升降通道11由左侧壁、右侧壁、前壁及后壁组成,垂直投影方向投影呈“口”形;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右侧壁及后壁为透明材料。
较佳的,升降通道11由左侧壁、右侧壁及前壁组成,升降通道后侧开放;
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后端较轿厢21的左侧壁的后端向前缩进,升降通道11的右侧壁后端较轿厢21的右侧壁的后端向前缩进。
较佳的,所述升降通道11的侧壁11b为不透明材料。
较佳的,所述轿厢21的后壁21f为向后凸起的圆弧形。
较佳的,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左部设置有左轿厢门21a,右部设置有右轿厢门21b;
所述升降通道11前壁11a的左部和右部对应于所述轿厢21的左轿厢门及右轿厢门在设定楼层分别设有左层站门41a和右层站门41b,升降通道前壁11a被所设置的层站门分为多段。
较佳的,所述轿厢导轨24通过轿厢导轨支架25固定到所述升降通道11的侧壁。
较佳的,所述配重导轨34通过配重导轨支架35固定到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中部。
较佳的,两根轿厢导轨24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平行于两根配重导轨34的中心线所在平面。
较佳的,轿厢内壁21h为不透明材料。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在升降通道11的垂直投影方向上,由于轿厢21的前壁21e的中部向后凹进形成轿厢内壁21h,配重31布置在其凹进去的轿厢内壁21h同升降通道前壁11a围城的区域中,轿厢后壁21f和两个轿厢侧壁21g设计为透明材料观光面,对应的升降通道后壁11c及侧壁11b设计为透明材料,该轿厢21在运行过程中,轿厢后壁21f及左右两个侧壁21g这三处观光面都不会受到配重31、配重导轨34、牵引绳等遮挡,扩大了有效观光面积,整体效果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常见的电梯系统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配重后置电梯的垂直投影图;
图3是现有的配重侧置电梯的垂直投影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一实施例轿厢为U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一实施例升降通道无后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一实施例单向进出轿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一实施例双向进出轿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为升降通道;11a为升降通道前壁;11b为升降通道侧壁;11c为升降通道后壁;12为机房;
21为轿厢;21a为左轿厢门;21b为右轿厢门;21e为轿厢前壁;21f为轿厢后壁;21g为轿厢侧壁;21h为轿厢内壁;22为轿厢侧滑轮;23为轿厢安全钳;24为轿厢导轨;25为轿厢导轨支架;
31为配重;32为配重侧滑轮;34为配重导轨;35为配重导轨支架;
41a为左层站门;41b为右层站门;
51为驱动装置;52为导向滑轮;53为控制装置;54为限速器;
61为牵引绳;62为补偿索;63为轿厢侧绳头;64为配重侧绳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电梯系统包括升降通道11、轿厢21、轿厢导轨24、配重31及配重导轨34,轿厢21和配重31通过牵引绳连接,驱动装置通过牵引绳驱动轿厢21沿轿厢导轨24竖向移动,同时驱动配重31沿配重导轨34竖向移动;
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中部向后凹进形成轿厢内壁21h;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11b及右侧壁11b分别设置有一根竖直方向的轿厢导轨24;
所述轿厢21位于两根轿厢导轨24之间,沿所述轿厢导轨24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11a中部固定有两根竖直方向的配重导轨34,该两根竖直方向的配重导轨34位于向后凹的轿厢内壁21h同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11a中部之间;
所述配重31位于该两根配重导轨34之间,沿所述配重导轨34上下移动;
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左部和/或右部设置有轿厢门21a,21b;
所述升降通道11前壁的左部和/或右部对应于所述轿厢21的轿厢门在设定楼层设有层站门41a、41b;
所述轿厢21的左侧壁21g、右侧壁21g及后壁21f为透明材料(例如玻璃)。
实施例一的电梯系统,轿厢21与配重31布置于升降通道11之中,分别由一对轿厢导轨24和一对配重导轨34进行导向。在升降通道11的垂直投影方向上,轿厢21在靠近升降通道前壁11a一侧设置有轿厢门,对应的升降通道11前壁在设定楼层设置有层站门;配重31被轿厢21的轿厢内壁21h和升降通道的前壁11a所包围,配重31的轮廓线靠近层站侧的一段正对升降通道前壁11a,之间并无轿厢21的阻挡。在升降通道11的垂直投影方向上,由于轿厢21的前壁21e的中部向后凹进形成轿厢内壁21h,配重31布置在其凹进去的轿厢内壁21h同升降通道前壁11a围成的区域中,轿厢后壁21f和两个轿厢侧壁21g设计为透明材料观光面,对应的升降通道后壁11c及侧壁11b设计为透明材料。该轿厢21在运行过程中,轿厢后壁21f及左右两个侧壁21g这三处观光面都不会受到配重31、配重导轨34、牵引绳等遮挡,扩大了有效观光面积,整体效果更加美观。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电梯系统,如图4及图5所示,升降通道11由左侧壁、右侧壁、前壁及后壁组成,垂直投影方向投影呈“口”形;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右侧壁及后壁为透明材料(例如玻璃)。
实施例二的电梯系统,当电梯作为观光电梯时,轿厢后壁21f和两个轿厢侧壁21g对应的升降通道后壁11c和两侧的升降通道侧壁11b也设计为透明材料,以使得升降通道11外的景色可见。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的电梯系统,如图6所示,升降通道11由左侧壁、右侧壁及前壁组成,升降通道后侧开放(无后壁);
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后端较轿厢21的左侧壁的后端向前缩进,升降通道11的右侧壁后端较轿厢21的右侧壁的后端向前缩进。
较佳的,所述升降通道11的侧壁11b为不透明材料。
实施例三的电梯系统,升降通道11无后壁,为开放式,升降通道11的侧壁长度较短,仅需要满足轿厢导轨24的安装要求即可。由于升降通道11的侧壁长度较短,不会对作为透明观光面的轿厢侧壁21g的观光效果产生严重遮挡,所述升降通道的侧壁11b可以采用不透明材料。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一、二或三的电梯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轿厢21的后壁21f为向后凸起的圆弧形。
实施例四的电梯系统,在升降通道11的垂直投影方向上,轿厢21呈“U”字形。当电梯作为观光电梯时,此时轿厢后壁21f为圆弧形透明观光面,相较传统的平面透明观光面更加美观,更具视觉冲击性。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一、二、三或四的电梯系统,如图7、图8所示,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左部设置有左轿厢门21a,右部设置有右轿厢门21b;
所述升降通道11前壁11a的左部和右部对应于所述轿厢21的左轿厢门及右轿厢门在设定楼层分别设有左层站门41a和右层站门41b,升降通道前壁11a被所设置的层站门分为多段。
较佳的,所述轿厢导轨24通过轿厢导轨支架25固定到所述升降通道11的侧壁。
较佳的,所述配重导轨34通过配重导轨支架35固定到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中部。
较佳的,两根轿厢导轨24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平行于两根配重导轨34的中心线所在平面。
较佳的,轿厢内壁21h为不透明材料的普通轿壁,可以用于布置轿内操纵箱、显示器、装饰画、广告等。
实施例五的电梯系统,轿厢21前壁21e设置有左右两个轿厢门,对应的在设定楼层的升降通道前壁11a设置有左右两个层站门,轿厢21在一设定楼层停站时,轿厢21有两个门可用于进出乘客,等于加大了开门尺寸,避免了在轿厢21内乘客较多时后进入轿厢21的乘客堵在轿厢门附近,在轿厢21停站上下乘客时需要互相避让才能通行的情况,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该电梯系统,前侧设置的两套门系统可以被定义为不同的作用,例如,如图7所示,左轿厢门21a及其对应的左层站门41a被定义为供乘客进入轿厢,右轿厢门21b及其对应的右层站门41b被定义为供乘客离开轿厢,形成单向通道;或者如图8所示,左轿厢门21a及其对应的左层站门41a左部、右轿厢门21b及其对应的右层站门41b右部被定义为供乘客沿顺时针方向进出轿厢,左轿厢门21a及其对应的左层站门41a右部、右轿厢门21b及其对应的右层站门41b左部被定义为供乘客沿逆时针方向进出轿厢,形成双向通道;乘客在层站和轿厢之间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这样的设计规定了乘客在乘坐电梯时的“交通规则”,能更有效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系统,其包括升降通道(11)、轿厢(21)、轿厢导轨(24)、配重(31)及配重导轨(34),轿厢(21)和配重(31)通过牵引绳连接,驱动装置通过牵引绳驱动轿厢(21)沿轿厢导轨(24)竖向移动,同时驱动配重(31)沿配重导轨(34)竖向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中部向后凹进形成轿厢内壁(21h);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分别设置有一根竖直方向的轿厢导轨(24);
所述轿厢(21)位于两根轿厢导轨(24)之间,沿所述轿厢导轨(24)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11a)中部固定有两根竖直方向的配重导轨(34),该两根竖直方向的配重导轨(34)位于向后凹的轿厢内壁(21h)同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11a)中部之间;
所述配重(31)位于该两根配重导轨(34)之间,沿所述配重导轨(34)上下移动;
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左部和/或右部设置有轿厢门;
所述升降通道(11)前壁的左部和/或右部对应于所述轿厢(21)的轿厢门在设定楼层设有层站门;
所述轿厢(21)的左侧壁(21g)、右侧壁(21g)及后壁(21f)为透明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升降通道(11)由左侧壁、右侧壁、前壁及后壁组成,垂直投影方向投影呈“口”形;
所述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右侧壁及后壁为透明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升降通道(11)由左侧壁、右侧壁及前壁组成,升降通道后侧开放;
升降通道(11)的左侧壁后端较轿厢(21)的左侧壁的后端向前缩进,升降通道(11)的右侧壁后端较轿厢(21)的右侧壁的后端向前缩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通道(11)的侧壁(11b)为不透明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21)的后壁(21f)为向后凸起的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21)的前壁(21e)的左部设置有左轿厢门(21a),右部设置有右轿厢门(21b);
所述升降通道(11)前壁(11a)的左部和右部对应于所述轿厢(21)的左轿厢门及右轿厢门在设定楼层分别设有左层站门(41a)和右层站门(41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导轨(24)通过轿厢导轨支架(25)固定到所述升降通道(11)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导轨(34)通过配重导轨支架(35)固定到所述升降通道(11)的前壁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两根轿厢导轨(24)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平行于两根配重导轨(34)的中心线所在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轿厢内壁(21h)为不透明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72423.8A CN110857203B (zh) | 2018-08-24 | 2018-08-24 | 电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72423.8A CN110857203B (zh) | 2018-08-24 | 2018-08-24 | 电梯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57203A true CN110857203A (zh) | 2020-03-03 |
CN110857203B CN110857203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69635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72423.8A Active CN110857203B (zh) | 2018-08-24 | 2018-08-24 | 电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57203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38172A (ja) * | 2001-05-17 | 2002-1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展望用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203998532U (zh) * | 2014-09-02 | 2014-12-10 | 南宁泰进铝合金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建筑用u型施工升降机 |
CN206318596U (zh) * | 2016-11-11 | 2017-07-11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观光电梯的布置结构 |
CN206599354U (zh) * | 2017-03-02 | 2017-10-31 | 广州华钜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抗震节能型轻钢结构观光电梯 |
CN107445022A (zh) * | 2017-09-01 | 2017-12-08 | 上海中奥房设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凹式电梯 |
-
2018
- 2018-08-24 CN CN201810972423.8A patent/CN1108572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38172A (ja) * | 2001-05-17 | 2002-11-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展望用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203998532U (zh) * | 2014-09-02 | 2014-12-10 | 南宁泰进铝合金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建筑用u型施工升降机 |
CN206318596U (zh) * | 2016-11-11 | 2017-07-11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观光电梯的布置结构 |
CN206599354U (zh) * | 2017-03-02 | 2017-10-31 | 广州华钜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抗震节能型轻钢结构观光电梯 |
CN107445022A (zh) * | 2017-09-01 | 2017-12-08 | 上海中奥房设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凹式电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57203B (zh) | 202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18319B2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EP1831093B1 (en) |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cars in a hoistway | |
CN101003343A (zh) | 轿厢自走式电梯 | |
JP2008156116A (ja) | 昇降路内で相互に上下に配置された2台のエレベータケージを有するエレベータ | |
JP2865894B2 (ja) | エレベータカウンタウェイト装置 | |
US10059567B2 (en) | Traveling cable sway prevention | |
JP2002173279A (ja) | エレベータ | |
JP4255523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 | |
EP0447609B1 (en) | Reduction of noise and vibration in an elevator car by selectively reducing air turbulence | |
JPH11246145A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吊り構造 | |
CN111689343A (zh) | 一种曳引电梯结构 | |
CN110857203B (zh) | 电梯系统 | |
EP2167414B1 (en) | Elevator system with guide axis aligned with traction member | |
EP1564177B1 (en) | Elevator equipment | |
CN114906686B (zh) | 电梯系统 | |
US9725283B2 (en) | Elevator | |
CN100457592C (zh) | 电梯装置 | |
US20070045053A1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EP1795484B1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EP3274285B1 (en) | Elevator system suspension member termination | |
EP3476789B1 (en) | Traction system for elevator and elevator | |
EP1602611A1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WO2020100306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 | |
EP1520830A1 (en) | Elevator device | |
CN113666225A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