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5781A - 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5781A
CN110855781A CN201911112211.3A CN201911112211A CN110855781A CN 110855781 A CN110855781 A CN 110855781A CN 201911112211 A CN201911112211 A CN 201911112211A CN 110855781 A CN110855781 A CN 110855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ata
instruction
target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22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5781B (zh
Inventor
赵旭
李建平
焦宝文
周山
王磊
文选跃
陈诗艾
邢烨
徐凯帆
卜海兵
赵笠
潘泽华
黄振庭
喻崇湖
颜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 Ltd Of Heavy Industry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Co Ltd Of Heavy Industry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Ltd Of Heavy Industry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Co Ltd Of Heavy Industry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9111122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5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5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5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5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5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工程设备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用于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的服务器中,包括: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所述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对所述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获取所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根据所述通信协议将所述监测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监测设备。该方法可以实现通过一个目标监测程序控制多个目标监测设备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套监测设备对应多套监测程序,导致的工程监测的控制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设备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工程监测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测,其中,工程监测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中的监测点进行监测以获取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判断监测点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
相关技术中,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安装监测设备对应的监测程序,将监测设备安装到指定的监测点,然后,通过各监测程序向对应的监测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及通过各监测程序接收和处理对应的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
由于,不同的厂商提供的监测程序之间不兼容,因此每种监测程序只能控制对应的监测设备,这样,当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个监测设备采集监测数据时,就需要对应配套多套监测程序,导致工程监测的控制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存在的工程监测的控制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监测方法,用于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的服务器中,该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与无线数传终端通信连接,无线数传终端与多个监测设备通信连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包括: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无线数传终端,以由无线数传终端向多个监测设备广播监测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目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指令采集的监测数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通信协议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解析,确定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
根据监测项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每一监测项,设置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其中,第一数据阈值小于第二数据阈值,该方法还包括: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发送报警信息;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发送故障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获取用户输入的删除指令,并根据删除指令将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删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间距小于距离阈值的多个监测点分别对应的监测数据划分至一个分组,该方法还包括: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在终端上展示与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处于同一分组的其他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包括:
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周期更改指令,周期更改指令用于对预设的监测周期进行修改,周期更改指令携带新的监测周期;
根据周期更改指令,将新的监测周期替换预设的监测周期,得到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监测装置,该装置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该装置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的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然后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并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给目标监测设备,目标监测设备可以根据监测指令的指示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监测方法,服务器中安装的目标监测程序可以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基于该通信协议向目标监测设备发送监测指令,这样,当一个施工现场需要用到多个监测设备采集监测数据时,可以只安装目标监测程序就能够实现根据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向目标监测设备发送监测指令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监测设备需要配套安装多个监测程序,每个监测程序只能向对应的监测设备发送监测指令,导致的工程监测的控制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监测方法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监测方法的另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程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程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监测装置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当前,人们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工程监测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测。
采用工程监测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测的过程包括:施工人员首先在服务器上安装各个监测设备所分别对应的监测程序,并在施工现场的基坑或者高支模上选定监测点,将各个监测设备的传感器安装到对应的监测点上(其中,监测设备包括监测模块和与监测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的多个传感器或者测量仪器,为便于叙述,将与监测模块连接的传感器或者测量仪器简称为传感器),然后通过与各个监测设备所分别对应的监测程序控制各个监测设备的传感器在其对应的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并通过各个监测程序对各个监测设备的传感器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
目前,现有的监测设备是针对单一领域进行研究开发,也即是每个监测设备一般只可以用于采集一个类型的监测数据。这样,当一个施工现场需要采集多个类型的监测数据时,就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监测设备,相应地,需要配套安装多套监测程序,导致施工人员需要操作多套监测程序才可以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测,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简化工程监测的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该工程监测方法中,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的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然后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并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给目标监测设备,目标监测设备可以根据监测指令的指示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监测方法,服务器中安装的目标监测程序可以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基于该通信协议向目标监测设备发送监测指令,这样,当一个施工现场需要用到多个监测设备采集监测数据时,可以只安装目标监测程序就能够实现根据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向目标监测设备发送监测指令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监测设备需要配套安装多个监测程序,每个监测程序只能向对应的监测设备发送监测指令,导致的工程监测的控制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监测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进行简要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监测方法所涉及到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对应于ProI MoS(英文:Project intelligent monitor system)工程智能监测系统,该实施环境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的服务器101和至少一个监测设备102,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目标监测设备是该至少一个监测设备102中的任意一个监测设备,服务器101可以与该至少一个监测设备102中的每一个监测设备102通过2G/3G/4G/5G网络进行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101可以与施工人员所持有的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终端可以展示目标监测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终端上的应用界面输入控制指令,服务器101可以通过施工人员所持有的终端上安装的目标监测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获取控制指令。可选的,终端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目标监测设备可以包括监测模块和与监测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的多个传感器或者测量仪器(为便于叙述,以下均简称为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可以是位移计、荷载计、固定式双轴倾斜仪、渗压计、振弦式钢筋计、锚索(杆)测力计、倾角式静力水准仪、全站仪和测斜仪(倾角传感器)等。在使用时,将监测设备的传感器安装到对应的监测点上,监测设备的监测模块用于控制监测设备的传感器上电或者断电,监测设备的传感器上电,则采集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监测设备的传感器断电,则停止采集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可选的,监测模块可以与服务器101通过2G/3G/4G/5G网络连接。
可选的,以对基坑进行工程监测为例,将监测设备的传感器安装到对应的监测点上的具体过程可以是:施工人员可以在基坑内选定多个目标区域,目标区域为需要进行安全监测的区域,每个目标区域内可以选定多个监测点,处于同一目标区域的监测点对应的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共同反映目标区域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可以设定每个监测点对应的监测项,需要说明的是,监测项和监测点是一一对应的。然后根据每个监测点对应的监测项的类型在监测点上安装与该监测项的类型相适配的监测设备的传感器。例如:监测项的类型为地下水位,与该监测项的类型相适配的监测设备的传感器是指:可以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监测设备的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项的类型可以包括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与基坑相关的监测项的类型可以包括:地下水位、支撑轴力、锚索拉力、基坑沉降、水平位移、测斜等。与支模相关的监测项的类型可以包括:模板沉降、立杆轴力、支架水平位移和立杆倾角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人员可以对每个监测点进行编号,服务器101中可以预先存储各个监测点的编号与监测项的对应关系。例如:施工人员可以对目标区域A内各个监测点进行编号,分别为监测点1、监测点2和监测点3,对目标区域B内各个监测点进行编号,分别为监测点4和监测点5,其中,监测点1对应的监测项为地下水位1,监测点2对应的监测项为支撑轴力1,监测点3对应的监测项为测斜1,监测点4对应的监测项为支撑轴力2,监测点5对应的监测项为地下水位2。可以将上述监测点的编号与监测项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服务器101中。当目标监测设备向服务器101发送监测数据时,监测数据中可以携带监测点的编号,这样,服务器101就可以根据监测点的编号确定该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01获得监测指令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该监测指令对应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根据该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获取该目标监测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基于该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给目标监测设备。目标监测设备接收到基于该通信协议的监测指令之后,可以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以获取监测指令的内容,目标监测设备的监测模块可以根据监测指令的内容控制该目标监测设备的传感器上电或者断电,监测设备的传感器上电,则采集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然后目标监测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01,由服务器101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10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实施环境包括服务器101、无线数传终端DTU103(英文:Data Transfer unit,简称:DTU)和至少一个监测设备102,其中,服务器101与DTU103可以通过2G/3G/4G/5G网络连接,DTU103可以通过数据线与至少一个监测设备102连接。具体的,服务器101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该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给DTU103,由DTU103通过数据线将监测指令转发给目标监测设备,通过一个DTU可以实现服务器与多个监测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监测方法的流程图,该工程监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的服务器中。如图3所示,该工程监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服务器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
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根据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的方式可以是:服务器可以通过施工人员所持有的终端上安装的目标监测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获取控制指令。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根据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的方式可以是:服务器可以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自动生成监测指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监测点对应的预设的监测周期可以不相同,例如监测点1对应的监测项为地下水位1,监测点1的监测周期可以是24小时,而监测点对应的监测项为支撑轴力,监测点2的监测周期可以是2小时。
可选的,预设的监测周期是可以进行修改的,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监测周期的修改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周期更改指令。
周期更改指令用于对预设的监测周期进行修改,周期更改指令中携带新的监测周期。
服务器接收用户输入的周期更改指令的过程可以是: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所持有的终端展示的目标监测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输入周期更改指令,服务器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该周期更改指令。
步骤402、根据周期更改指令,服务器将新的监测周期替换预设的监测周期,得到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各监测点对应的监测周期相同时,在用户输入周期更改指令之后,服务器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将新的监测周期覆盖原有的监测周期,得到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然后,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确定获取监测指令的时刻,并在该时刻自动获取监测指令。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各监测点对应的监测周期不相同时,服务器中存储有各个监测点对应的预设的监测周期,还预存有各个监测点的标识与其对应的监测周期的对应关系(监测点的标识可以是监测点的编号)。在用户输入周期更改指令之后,周期更改指令中携带有监测点的标识,目标监测程序可以调用上述对应关系,从而根据确定该周期更改指令要修改的监测周期,然后,服务器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将新的监测周期覆盖原有的监测周期,得到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例如:监测点1的监测周期可以是24小时,监测点2的监测周期可以是2小时。周期更改指令用于指示对监测点1对应的监测周期进行修改,周期更改指令中携带的新的监测周期为48小时,那么服务器将监测点1对应的监测周期修改为48小时,则服务器每隔48小时获取一次对监测点1进行监测的监测指令。需要说明的是,该周期更改指令对监测点2的监测周期并没有任何影响,服务器依然是每隔2小时获取一次对监测点2进行监测的监测指令。
步骤302、服务器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指令中携带有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可以唯一地指示目标监测设备的身份。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确定该监测指令的发送对象。
服务器与多个监测设备通信连接,服务器中预存有各个监测设备的标识与其对应的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服务器根据监测指令确定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之后,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调用服务器中预存的各个监测设备的标识与其对应的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步骤303、服务器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
其中,服务器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的过程可以是: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将监测指令的数据格式转换为步骤202中确定出来的通信协议对应的数据格式,然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基于该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技术将该通信协议对应的数据格式的监测指令发送给目标监测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监测指令中的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向该标识对应的目标监测设备发送监测指令。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向与其连接的多个监测设备发送该监测指令。
相应的,由于各个目标监测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不同,可以识别该监测指令的数据格式的目标监测设备可以获取监测指令的内容,而不能够识别该监测指令的数据格式的目标监测设备可以忽略该监测指令。可选的,目标监测设备接收到监测指令之后,可以对该监测指令进行解析,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监测设备根据自身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以获取监测指令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监测方法,可以简化工程监测的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该工程监测方法中,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的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然后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并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给目标监测设备,目标监测设备可以根据监测指令的指示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监测程序可以获取监测指令中携带的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基于该通信协议对监测指令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将该通信协议对应的数据格式的监测指令发送给可以识别该通信协议对应的数据格式的目标监测设备。当多个目标监测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不相同时,目标监测程序可以根据各个目标监测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向各个目标监测设备发送监测指令,从而实现了通过一个目标监测程序控制多个目标监测设备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套监测设备对应多套监测程序,导致的工程监测的控制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由于目标监测设备与服务器直接进行网络连接时,每个目标监测设备上均需要具有能够接入网络的联网设备,这样会增加目标监测设备的成本,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程监测方法的流程图,该工程监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实施环境中。该工程监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A1、服务器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无线数传终端,以由无线数传终端向多个目标监测设备广播监测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与无线数传终端DTU可以通过2G/3G/4G/5G网络连接,DTU通过数据线与多个目标监测设备通信连接,通过一个DTU可以实现将多个目标监测设备接入网络的目的。
服务器通过网络将监测指令发送给DTU,DTU通过网络接收到监测指令之后,可以通过实体的数据线向目标监测设备转发接收到的监测指令。可选的,DTU接收到一个监测指令之后,可以向与之连接的所有目标监测设备转发该监测指令,各个目标监测设备均可以接收到该监测指令。
由于各个目标监测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不同,可以识别该监测指令对应的通信协议的目标监测设备可以获取监测指令的内容,而不能够识别该监测指令对应的通信协议的目标监测设备可以忽略该监测指令。
当目标监测设备可以识别监测指令时,目标监测设备可以根据监测指令的内容控制该目标监测设备上的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上电或者断电,传感器上电,则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传感器断电,则停止采集监测数据。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程监测方法的流程图,该工程监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或图2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如图5所示,该工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服务器接收目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指令采集的监测数据。
当目标监测设备接收到监测指令之后,可以对监测指令进行识别,具体是目标监测设备根据自身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解析成功,则获取监测指令对应的内容,解析不成功,则说明该监测指令并不是用于指示本目标监测设备的,因此本目标监测设备可以忽略该监测指令。
目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指令的内容对控制该目标监测设备上的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上电或者断电,传感器上电,则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可选的,传感器采集的监测数据为模拟信号,传感器可以将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线发送给目标监测设备的监测模块,监测模块可以将传感器发送的监测数据直接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或者监测模块可以将传感器发送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线发送给DTU,DTU通过网络将该监测数据转发给服务器,这样服务器就可以接收到目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指令采集的监测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监测模块将传感器发送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线发送给DTU之前或者监测模块将传感器发送的监测数据直接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之前,还可以包括:监测模块可以将传感器发送的模拟信号形式的监测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根据该目标监测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将监测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通信协议对应的数据格式,然后将监测数据发送给DTU。
步骤502、服务器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通信协议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解析,确定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数据中携带有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其中,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该监测数据对应的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之后,可以再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调用各个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与其对应的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该监测数据对应的通信协议,服务器可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该通信协议对监测数据进行解析,以获取监测数据的内容,监测数据的内容中可以包括监测点的编号,根据该监测点的编号可以确定该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
步骤503、服务器根据监测项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中预存有每个监测项与数据处理方式的对应关系,目标监测程序可以调用该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当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为地下水位1,该监测数据是以标准高度表示的,相应的对该监测数据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是:获取地下水位1这个监测项对应的上一次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地下水位1这个监测项对应的上一次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和本次采集到的监测数据求差,得到的差值为地下水位变化量,即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显示指令,将目标监测设备采集到的监测数据或者将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展示出来,以供施工人员查看。在步骤503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程监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服务器中预存有针对每个监测项预先设置的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可选的,也可以是针对每种不同类型的监测项预先设置的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其中,第一数据阈值小于第二数据阈值。
其中,根据第一数据阈值对处理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可以是: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发送报警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说明处理后的监测数据超过了正常范围,该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服务器可以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微信、邮件等方式发送给用户,以便于用户及时获知该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发送故障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说明该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存在重大异常。例如:地下水位对应的监测数据的正常范围为0-20厘米。第一数据阈值为20厘米,第二数据阈值为100厘米。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在0-20厘米的范围时,处于正常范围,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20厘米时,认为地下水位出现异常变化,而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100厘米时,属于理论上不会发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目标监测设备发生故障,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生成故障信息,并将故障信息通过短信、微信、邮件等方式发送给用户。
由于当监测数据存在重大异常的情况属于特殊情况,因此该监测数据对目标监测区域以及监测点的安全性判断不具有参考性,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时中,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服务器可以自动地将该处理后的监测数据以及处理前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删除。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删除指令,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该删除指令将该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和/或处理前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删除。其中,服务器获取用户输入的删除指令的过程可以参考服务器获取监测指令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删除指令时,不对该异常的处理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工程监测方法,该方法中,服务器可以预先将间距小于距离阈值的多个监测点分别对应的监测数据划分至一个分组。具体的实现过程可以是:施工人员确定好目标区域,并对各个目标区域中的各个监测点进行编号,然后可以将同一个目标区域中的各个监测点划分为一个分组,并在服务器中预先存储各个监测点的编号与其对应的分组的对应关系。处于同一分组的监测点对应的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共同反映目标区域的安全性。
当服务器接收到目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指令采集的监测数据时,可以将该监测数据存储到该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点所在的分组中。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表示该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点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在服务器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的基础上,服务器还可以自动地在终端上目标监测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中展示与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处于同一分组的其他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展示指令,从而将与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处于同一分组的其他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展示在目标监测程序对应的应用界面中。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监测项采用该监测项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重新计算,可以确定每个监测点对应的固定周期的变形量,实现了通过一个目标监测程序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监测项对应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的目的,对于同一目标区域,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该些变形量确定目标区域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监测装置的框图,该工程监测装置可以配置在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的服务器中。如图6所示,该工程监测装置可以包括指令获取模块601、处理模块602和发送模块603。
指令获取模块601,用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
处理模块602,用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发送模块603,用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与无线数传终端通信连接,无线数传终端与多个监测设备通信连接,发送模块603用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无线数传终端,以由无线数传终端向多个监测设备广播监测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602还用于接收目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指令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通信协议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解析,确定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根据监测项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每一监测项,设置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其中,第一数据阈值小于第二数据阈值,该装置还包括:
报警模块,用于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发送报警信息;
故障模块,用于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发送故障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获取用户输入的删除指令,并根据删除指令将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删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将间距小于距离阈值的多个监测点分别对应的监测数据划分至一个分组,删除模块,还用于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在终端上展示与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处于同一分组的其他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指令获取模块601用于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指令获取模块60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周期更改指令,周期更改指令用于对预设的监测周期进行修改,周期更改指令携带新的监测周期;
根据周期更改指令,将新的监测周期替换预设的监测周期,得到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
关于工程监测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工程监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工程监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以及其他对应关系。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工程监测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服务器与无线数传终端通信连接,无线数传终端与多个监测设备通信连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包括: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无线数传终端,以由无线数传终端向多个监测设备广播监测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之后,方法还包括:
接收目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指令采集的监测数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通信协议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解析,确定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
根据监测项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针对每一监测项,设置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其中,第一数据阈值小于第二数据阈值,方法还包括: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发送报警信息;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发送故障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获取用户输入的删除指令,并根据删除指令将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删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将间距小于距离阈值的多个监测点分别对应的监测数据划分至一个分组,方法还包括: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在终端上展示与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处于同一分组的其他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包括:
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周期更改指令,周期更改指令用于对预设的监测周期进行修改,周期更改指令携带新的监测周期;
根据周期更改指令,将新的监测周期替换预设的监测周期,得到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对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服务器与无线数传终端通信连接,无线数传终端与多个监测设备通信连接,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包括: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无线数传终端,以由无线数传终端向多个监测设备广播监测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根据通信协议将监测指令发送至目标监测设备之后,方法还包括:
接收目标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指令采集的监测数据;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通信协议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解析,确定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
根据监测项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针对每一监测项,设置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其中,第一数据阈值小于第二数据阈值,方法还包括: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发送报警信息;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发送故障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二数据阈值时,获取用户输入的删除指令,并根据删除指令将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删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将间距小于距离阈值的多个监测点分别对应的监测数据划分至一个分组,方法还包括: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在终端上展示与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处于同一分组的其他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包括:
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周期更改指令,周期更改指令用于对预设的监测周期进行修改,周期更改指令携带新的监测周期;
根据周期更改指令,将新的监测周期替换预设的监测周期,得到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工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的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所述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
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对所述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获取所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根据所述通信协议将所述监测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监测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无线数传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无线数传终端与多个目标监测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根据所述通信协议将所述监测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监测设备,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根据所述通信协议将所述监测指令发送至所述无线数传终端,以由所述无线数传终端向所述多个目标监测设备广播所述监测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信协议将所述监测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监测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监测设备根据所述监测指令采集的监测数据;
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通信协议对采集到的所述监测数据进行解析,确定采集到的所述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项;
根据所述监测项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对采集到的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监测项,设置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其中,第一数据阈值小于第二数据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时,发送报警信息;
当所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所述第二数据阈值时,发送故障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所述第二数据阈值时,获取用户输入的删除指令,并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将所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删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间距小于距离阈值的多个监测点分别对应的监测数据划分至一个分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大于第一数据阈值时,在终端上展示与所述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处于同一分组的其他处理后的监测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包括:
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监测周期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周期更改指令,所述周期更改指令用于对所述预设的监测周期进行修改,所述周期更改指令携带新的监测周期;
根据所述周期更改指令,将所述新的监测周期替换所述预设的监测周期,得到新的预设的监测周期。
9.一种工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有目标监测程序,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目标监测程序获取监测指令,所述监测指令用于指示目标监测设备在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对所述监测指令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并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获取所述目标监测设备的标识所对应的通信协议;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监测程序,根据所述通信协议将所述监测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监测设备。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12211.3A 2019-11-14 2019-11-14 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55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2211.3A CN110855781B (zh) 2019-11-14 2019-11-14 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2211.3A CN110855781B (zh) 2019-11-14 2019-11-14 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5781A true CN110855781A (zh) 2020-02-28
CN110855781B CN110855781B (zh) 2023-11-07

Family

ID=6960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2211.3A Active CN110855781B (zh) 2019-11-14 2019-11-14 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57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1139A (zh) * 2020-04-30 2020-09-01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1561A (zh) * 2021-03-05 2021-06-2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数据获取方法、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9285A (zh) * 2021-06-24 2021-09-10 深圳市绿大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环境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025252A (zh) * 2021-11-04 2022-02-08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的数据监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0223A1 (en) * 2005-10-07 2007-04-12 Sherwood Services Ag Remote monitoring of medical device
WO2007082462A1 (fr) * 2006-01-17 2007-07-26 Xiaohong Zhu Procédé et appareil pour le suivi mobile à distance de données physiologiques électroniques basé sur un réseau étendu
CN102547820A (zh) * 2012-02-14 2012-07-04 北京泰乐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铁路信号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7508550A (zh) * 2017-09-08 2017-12-22 深圳市智物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259267A (zh) * 2017-12-29 2018-07-06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电脑实现监测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87179A (zh) * 2018-11-26 2019-02-26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施工沉降监测方法及设备
CN109787361A (zh) * 2019-03-12 2019-05-21 南京德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园区微电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049137A (zh) * 2019-04-25 2019-07-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指令传输方法、数据采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278090A (zh) * 2019-06-27 2019-09-24 尚菊红 环保监测数据监控系统、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1051A (zh) * 2019-07-24 2019-10-22 长江慧控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智能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0223A1 (en) * 2005-10-07 2007-04-12 Sherwood Services Ag Remote monitoring of medical device
WO2007082462A1 (fr) * 2006-01-17 2007-07-26 Xiaohong Zhu Procédé et appareil pour le suivi mobile à distance de données physiologiques électroniques basé sur un réseau étendu
CN102547820A (zh) * 2012-02-14 2012-07-04 北京泰乐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铁路信号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7508550A (zh) * 2017-09-08 2017-12-22 深圳市智物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259267A (zh) * 2017-12-29 2018-07-06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电脑实现监测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87179A (zh) * 2018-11-26 2019-02-26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施工沉降监测方法及设备
CN109787361A (zh) * 2019-03-12 2019-05-21 南京德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园区微电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049137A (zh) * 2019-04-25 2019-07-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指令传输方法、数据采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278090A (zh) * 2019-06-27 2019-09-24 尚菊红 环保监测数据监控系统、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1051A (zh) * 2019-07-24 2019-10-22 长江慧控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智能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理文;彭渊;翁湛;梅智强;: "深基坑安全监测与预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no. 1 *
杨易华;吴效明;岑人经;: "基于W77E58的面向社区健康监测多级分布式系统研究", 医疗卫生装备, no. 0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1139A (zh) * 2020-04-30 2020-09-01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11139B (zh) * 2020-04-30 2023-06-30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1561A (zh) * 2021-03-05 2021-06-2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数据获取方法、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9285A (zh) * 2021-06-24 2021-09-10 深圳市绿大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环境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025252A (zh) * 2021-11-04 2022-02-08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的数据监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5781B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5781A (zh) 工程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31746B (zh) 芯片测试远程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38320B (zh) 充电桩监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59032B (zh) 测试数据收集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0837956A (zh) 地下电缆巡检任务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763952A (zh) 地下电缆故障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2684247A (zh) 用户窃电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3948A (zh)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8153219A (zh) 施工进度监测系统、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12231809B (zh) 一种修缮工程监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9052B (zh) 远程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14801B (zh) 一种支持动态调度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2367397A (zh) 外勤作业的监控预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7833303U (zh) 施工进度监测系统、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05183599A (zh) 脚本录制系统及方法
CN113466939B (zh) 微动勘探方法和微动勘探系统
CN109269012B (zh) 数据传输准确性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系统
CN114234914A (zh) 一种暗挖隧道沉降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11372240A (zh) 图片上传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8156373A (ja) 設備保全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保全情報管理方法
CN115066704A (zh) 空调系统及方法
CN212956488U (zh) 静载荷试验仪器及静载荷试验系统
CN110930581A (zh) 售货设备的远程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16867B (zh) 一种起重机用的大数据智能运维方法、系统及云平台
JP4146269B2 (ja) 地震計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