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1979B -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1979B
CN110841979B CN201911161349.2A CN201911161349A CN110841979B CN 110841979 B CN110841979 B CN 110841979B CN 201911161349 A CN201911161349 A CN 201911161349A CN 110841979 B CN110841979 B CN 110841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st
air outlet
fram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13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41979A (zh
Inventor
黄秉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guye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Guye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Guye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Guye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13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1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1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1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41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1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包括安装架与泵风组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壁上,所述泵风组件用于倾斜向上朝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面鼓出除尘气流,所述泵风组件包括出风泵、出风筒、导风架与调角气缸,所述出风泵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出风筒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出风泵连通,所述出风筒上开设有出风槽,所述导风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出风槽朝向所述导风架。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能够调整除尘气流吹向无尘工作台的流向。

Description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尤其在精密的电子零部件的组装工厂内,经常需要利用无尘车间来进行装配。无尘车间亦称洁净车间、无尘室或清净室。洁净室的主要功能为室内污染控制,没有洁净室,污染敏感零件不可能批量生产。洁净室被定义为具备空气过滤、分配、优化、构造材料和装置的房间。无尘车间一般都设置有无尘工作台,无尘工作台上设置多个出风孔,利用出风孔来时时保持所述无尘工作台的洁净度。然而,一般的无尘工作台的多个出风孔鼓出的风向不变化,其洁净效果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风向可变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设置于无尘工作台的底部一侧,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包括安装架与泵风组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壁上,所述泵风组件用于倾斜向上朝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面鼓出除尘气流,所述泵风组件包括出风泵、出风筒、导风架与调角气缸,所述出风泵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出风筒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出风泵连通,所述出风筒上开设有出风槽,所述导风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出风槽朝向所述导风架,所述调角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架旋转,以利用所述导风架调整所述出风筒中鼓出的除尘气流的流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尘工作台上开设有多个吹尘微孔,所述多个吹尘微孔均为圆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尘工作台为矩形板状,其周缘凸设有矩形边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泵上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筒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出风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出风筒同轴设置,所述出风槽沿所述出风筒的轴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架包括弧形框与多个导风板,所述弧形框位于所述出风筒的一侧并对准所述出风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导风板相互间隔地凸设于所述弧形框上,每个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弧形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导风板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出风筒的径向向外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包括基座、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所述基座相对地面固定,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均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相互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筒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所述出风筒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出风槽连通。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的气流泵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出风泵通过所述出风管向所述出风筒内泵入除尘气流;
所述除尘气流在所述出风槽及所述导风架的引导下倾斜向上流向所述无尘工作台;以及
所述调角气缸驱动所述导风架往复旋转以调整所述除尘气流的流向。
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在使用时,所述出风泵向所述出风筒内泵入除尘气流。所述除尘气流在所述出风槽及所述导风架的引导下倾斜向上流向所述无尘工作台。所述调角气缸驱动所述导风架往复旋转以调整所述除尘气流的流向。通过设置所述调角气缸,进而可以较为方便地调整所述除尘气流流向所述无尘工作台的流向,从多个角度吹动灰尘,从而提高其洁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例如,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设置于无尘工作台的底部一侧,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包括安装架与泵风组件。例如,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壁上,所述泵风组件用于倾斜向上朝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面鼓出除尘气流,所述泵风组件包括出风泵、出风筒、导风架与调角气缸。例如,所述出风泵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出风筒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出风泵连通,所述出风筒上开设有出风槽。例如,所述导风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出风槽朝向所述导风架。例如,所述调角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架旋转,以利用所述导风架调整所述出风筒中鼓出的除尘气流的流向。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设置于无尘工作台的底部一侧。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包括安装架10与泵风组件20,所述安装架10固定于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壁上,所述泵风组件20用于倾斜向上朝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面鼓出除尘气流,所述泵风组件20包括出风泵、出风筒21、导风架23与调角气缸25,所述出风泵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0上,所述出风筒21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0上并与所述出风泵连通,所述出风筒21上开设有出风槽215,所述导风架23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0上,所述出风槽215朝向所述导风架23,所述调角气缸25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架23旋转,以利用所述导风架23调整所述出风筒21中鼓出的除尘气流的流向。即可以使得所述除尘气流的流向不断改变。
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在使用时,所述出风泵向所述出风筒21内泵入除尘气流。所述除尘气流在所述出风槽215及所述导风架23的引导下倾斜向上流向所述无尘工作台。所述调角气缸25驱动所述导风架23往复旋转以调整所述除尘气流的流向。通过设置所述调角气缸25,进而可以较为方便地调整所述除尘气流流向所述无尘工作台的流向,从多个角度吹动灰尘,从而提高其洁净效果。
例如,为了便于设置所述导风架23,所述无尘工作台上开设有多个吹尘微孔,所述多个吹尘微孔均为圆形孔。所述无尘工作台为矩形板状,其周缘凸设有矩形边框。所述出风泵上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筒21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出风管上。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出风筒21同轴设置,所述出风槽215沿所述出风筒21的轴向延伸。所述导风架23包括弧形框231与多个导风板235,所述弧形框231位于所述出风筒21的一侧并对准所述出风槽215。所述多个导风板235相互间隔地凸设于所述弧形框231上,每个所述导风板23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弧形框23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导风板235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出风筒21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安装架10包括基座、第一架体11与第二架体13,所述基座相对地面固定,所述第一架体11与所述第二架体13均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架体11与所述第二架体13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出风筒21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与所述第二安装架10之间,所述出风筒21内形成有出风通道214,所述出风通道214与所述出风槽215连通。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架体11与所述第二架体13,从而方便所述导风架23的设置。
例如,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的气流泵出方法。所述气流泵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出风泵通过所述出风管向所述出风筒21内泵入除尘气流;
步骤二、所述除尘气流在所述出风槽215及所述导风架23的引导下倾斜向上流向所述无尘工作台;以及
步骤三、所述调角气缸25驱动所述导风架23往复旋转以调整所述除尘气流的流向。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请一并参阅图4,为了便于驱动所述出风筒21旋转,所述出风筒21的周面设置有齿圈(图未示),所述第一架体11上设置有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梁111与第二导向梁112,所述第一导向梁111与所述第二导向两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梁111处于所述第二导向梁112的上方,所述第一导向梁111与所述第二导向两上均贯通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泵风组件20还包括改向板21,所述改向板21的一端凸设有滑动板体212,所述滑动板体212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梁112的导向槽内,并连接于所述调角气缸25的输出轴上。在所述导风架23中,处于最上方的导风板235定义为顶部导风板,处于最下方的导导风板235定义为底部导风板,所述顶部导风板与所述底部导风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出风筒21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改向板21远离所述调角气缸25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底部导风板上,所述改向板21上设置有啮合齿条,所述啮合齿条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第一导向梁111中设置有抵持板114,所述抵持板114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梁111的导向槽内,所述抵持板114的中部支撑于所述出风筒21上,所述抵持板114的一端通过弹性条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梁111上,所述抵持板114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顶部导风板上。所述第二架体13上凸设有转轴131,所述转轴131与所述出风筒21的轴向平行,所述弧形框231的中部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131上。在需要对所述除尘气流进行改向时,所述调角气缸25的输出轴用于带动所述改向板21往复移动,使得所述导风架23绕所述转轴131往复旋转,所述改向板21还用于驱动所述出风筒21往复旋转以跟随所述导风架23,使得所述出风槽215中流出的除尘气流能够顺应所述多个导风板235。所述弹性条用于使所述抵持板114保持抵持于所述顶部导风板上,进而使得所述导风架23能够紧密接触所述改向板21。
例如,为了便于提高出风均匀度,并便于协助收集所述无尘工作台上的工件,所述无尘工作台上活动地设置有平板网框,所述多个吹尘微孔开设于所述平板网框上。所述矩形边框围绕所述平板网框,所述平板网框的表面形成工作表面。例如,所述第二架体13还包括定位杆132与连接梁133,所述定位杆132与所述转轴131平行,所述定位杆132处于所述导风架23远离所述出风筒21的一侧,所述连接梁133的相对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转轴131的端部与所述定位杆132的端部,所述连接梁133处于所述导风架23的一端外。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还包括均风组件40,所述均风组件40包括抵顶架41、固定板42、弧形折叠板43、转动气缸44与拉动带45,所述抵顶架41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定位杆132上,所述抵顶架41包括相互连接的抵顶板411与弧形均风板413,所述抵顶板411与所述弧形均风板413的连接处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定位杆132上,所述抵顶板411与所述弧形均风板413的连接处形成有夹角槽415。所述抵顶板411的上边缘抵持于所述平板网框的一侧边缘,用于抵顶所述平板网框旋转形成倾斜角度。所述固定板42插设于所述夹角槽415内,所述固定板42的端部固定于所述连接梁133的端部。所述固定板42的中部边缘凹设有缺槽。所述弧形折叠板43整体呈弧形,所述弧形折叠板43连接于所述弧形均风板413远离所述定位杆132的一侧边缘,并挡设于所述导风架23远离所述出风筒21的一侧。例如,所述弧形折叠板43的重力大于所述抵顶架41的重力,所述弧形折叠板43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伸展成弧形,并带动所述抵顶架41抵顶于所述平板网框的边缘。所述弧形折叠板43包括多个弧形板431,每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板431之间通过枢轴432转动连接,所述枢轴432处于所述弧形板431的端面远离所述导风架23的一侧边缘。通过上述枢轴432位置的设置,使得每个所述弧形板431相对相邻的所述弧形板431向所述出风筒21一侧转动时,相邻两个弧形板431的端面相互抵接,进而最终形成整体的弧形折叠板43,而向相反方向旋转时,则所述多个弧形板431能够折叠。每个所述弧形板431上均贯通开设有多个均风孔4315。所述转动气缸44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13上,所述转动气缸44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夹角槽415内,所述拉动带45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缺槽内并固定于所述转动气缸44的输出轴的中部上,所述拉动带45的另一端沿所述弧形折叠板43的表面延伸并连接于远离所述抵顶架41的一个所述弧形板431上。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均风板与所述弧形板的形状相同。
通过设置所述弧形折叠板43,进而可以利用所述多个弧形板431上的均风孔4315来使得出风更为均匀,而所述多个均风孔4315也能够保持除尘气流的倾斜角度。而当需要利用所述除尘风流来协助收集所述平板网框上的工件时,所述转动气缸44的输出轴用于旋转卷绕所述拉动带45,进而拉动所述多个弧形板431向上收叠。所述转动气缸44的输出轴上的拉动带45用于卷绕形成拉动带45卷并抵持所述抵顶架41,以使得所述抵顶架41相对所述固定板42旋转,所述抵顶板411的上边缘抵持所述平板网框的一侧边缘升高,增大所述平板网框的倾斜角度,使得所述平板网框上的工件在所述除尘气流的作用下沿所述平板网框滑落,以实现工件的收集。由于所述多个弧形板431已经收叠,因此可以增大所述除尘气流的流量,以协助工件的收集,而所述平板网框的倾斜角度的增大,也方便工件的滑落与收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设置于无尘工作台的底部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包括安装架与泵风组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壁上,所述泵风组件用于倾斜向上朝所述无尘工作台的底面鼓出除尘气流,所述泵风组件包括出风泵、出风筒、导风架与调角气缸,所述出风泵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出风筒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出风泵连通,所述出风筒上开设有出风槽,所述导风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出风槽朝向所述导风架,所述调角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架旋转,以利用所述导风架调整所述出风筒中鼓出的除尘气流的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工作台上开设有多个吹尘微孔,所述多个吹尘微孔均为圆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工作台为矩形板状,其周缘凸设有矩形边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泵上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筒的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出风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出风筒同轴设置,所述出风槽沿所述出风筒的轴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架包括弧形框与多个导风板,所述弧形框位于所述出风筒的一侧并对准所述出风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风板相互间隔地凸设于所述弧形框上,每个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弧形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导风板的宽度方向沿所述出风筒的径向向外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基座、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所述基座相对地面固定,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均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相互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筒位于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之间,所述出风筒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出风槽连通。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的气流泵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出风泵通过所述出风管向所述出风筒内泵入除尘气流;
所述除尘气流在所述出风槽及所述导风架的引导下倾斜向上流向所述无尘工作台;以及
所述调角气缸驱动所述导风架往复旋转以调整所述除尘气流的流向。
CN201911161349.2A 2019-11-24 2019-11-24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Active CN110841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1349.2A CN110841979B (zh) 2019-11-24 2019-11-24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1349.2A CN110841979B (zh) 2019-11-24 2019-11-24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1979A CN110841979A (zh) 2020-02-28
CN110841979B true CN110841979B (zh) 2021-11-16

Family

ID=6960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1349.2A Active CN110841979B (zh) 2019-11-24 2019-11-24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197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4050Y (zh) * 2000-01-05 2000-11-01 姜云鸿 小型冷库专用冷风机
CN201917187U (zh) * 2010-11-30 2011-08-03 深圳市和科达液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柜
CN205008370U (zh) * 2015-09-14 2016-02-03 山东万和通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维修保养零部件的除尘设备
CN205492226U (zh) * 2016-02-18 2016-08-24 江苏大学 一种风幕式气流辅助导流系统
CN106287987A (zh) * 2016-09-30 2017-01-0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7378B2 (ja) * 2015-09-29 2019-08-2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風向調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4050Y (zh) * 2000-01-05 2000-11-01 姜云鸿 小型冷库专用冷风机
CN201917187U (zh) * 2010-11-30 2011-08-03 深圳市和科达液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柜
CN205008370U (zh) * 2015-09-14 2016-02-03 山东万和通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维修保养零部件的除尘设备
CN205492226U (zh) * 2016-02-18 2016-08-24 江苏大学 一种风幕式气流辅助导流系统
CN106287987A (zh) * 2016-09-30 2017-01-0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1979A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1271A (zh) 优化的空气承载成分抽出器
US20130014341A1 (en) Screen cleaning system
CN111720912A (zh) 空气净化器
CN110841979B (zh) 一种无尘车间用气流泵出系统及气流泵出方法
RU2309336C1 (ru) Отопительно-охладительное потол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TW201606244A (zh) 空氣清淨機
CN100998982A (zh) 通讯设备用除尘器
KR101962854B1 (ko) 자연 대류 방식을 이용한 공기 정화 시스템
CN208289697U (zh) 移动打磨房除尘系统及移动式打磨房
CN110657544A (zh) 新风装置
CN215062702U (zh) 空调自清洁过滤装置
CN211120395U (zh) 一种用于数控刀具清洗后的烘干装置
CN110815592B (zh) 一种装修用防灰辅助切割装置
CN210107438U (zh) 一种存在转角的流场优化结构
CN211146793U (zh) 新风装置
KR102388293B1 (ko) 송풍기의 송풍팬 보수용 지그
CN210845668U (zh) 一种家具生产车间内的除尘装置
KR20220009307A (ko) 다방향 배출이 가능한 날개없는 선풍기
CN207660857U (zh) 一种调节式风机设备
CN210585031U (zh) 一种方便安装照明组件的超净工作台
KR102107156B1 (ko) 차량 공조장치용 에어 필터
CN221591285U (zh)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出风均流结构
CN115614982B (zh) 送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9664691U (zh) 焊接车间烟尘处理设备烟尘收集罩
CN219357220U (zh) 一种吹扫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7

Address after: 415000 group 4, chenshici community, Erdu street, Shimen Coun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angde guye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4, Wangjia village, tanshu village committee, Wuxing Street, Zhonglou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ang Bingru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