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1893A -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1893A
CN110841893A CN201911164448.6A CN201911164448A CN110841893A CN 110841893 A CN110841893 A CN 110841893A CN 201911164448 A CN201911164448 A CN 201911164448A CN 110841893 A CN110841893 A CN 110841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
adjusting bolts
t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44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41893B (zh
Inventor
张建富
冯平法
周辉林
郁鼎文
吴志军
查慧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1644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1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1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41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1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magnetostri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3/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22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B06B1/0207 for details covered by B06B1/0207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B06B2201/50Application to a particular transducer type
    • B06B2201/58Magnetostrictive transdu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及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针对于现有换能器当中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结构与预紧方式的特点,在进行换能器预紧过程中,容易由于预紧不当,导致超磁致伸缩材料受力不均匀,换能效率不高。预紧装置包括调节压块和调节螺栓,调节压块通过多个调节螺栓连接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机壳,换能器当中的预紧力由两组调节螺栓交替提供,相邻两组调节螺栓交替拧紧时互相抵消由于力矩引起的摩擦力,从而使每个螺栓获得合理预紧力,进一步通过调节压块将压力传递至超磁致伸缩材料,保证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换能效率,实现大功率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和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磁致伸缩材料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磁致伸缩系数大,响应速度快等特性,在超声换能器的研究领域得到了重视,特别在大功率旋转超声加工领域。超磁致伸缩材料由于可以在较小的尺寸下实现较大的功率,因此,同样被作为小型化换能器设计的理想选择。而随着椭圆超声加工等多模式超声振动的出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能量有效利用与合理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振动特性受预紧力影响较大,而其中,超磁致伸缩材料受到的预紧力作用对换能器的振动特性影响显著。由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结构与预紧方式的特点,在进行换能器预紧过程中,容易由于预紧不当,导致超磁致伸缩材料受力不均匀,换能器换能效率不高,影响输出振幅的稳定性和幅值。
因此,为保证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有效预紧,提高换能器的换能效率,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所存在的预紧不当的问题,提供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和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包括调节压块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压块通过多个所述调节螺栓连接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机壳,并抵接于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的超磁致伸缩部,所述调节螺栓用于向所述调节压块提供预紧力并传递至所述超磁致伸缩部;所述调节压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数量大于四个且为偶数个,并沿所述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调节螺栓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压块包括第一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用以抵接所述超磁致伸缩部,所述第三部用以安装所述调节螺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压块还包括第二部,所述第二部抵接于所述机壳并可沿所述机壳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沿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心线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调节压块沿该方向的投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的励磁部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于所述机壳后,所述励磁部和所述超磁致伸缩部沿垂直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心线方向的投影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压块上设置有穿线孔,用以穿设所述励磁部和外部设备的线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其中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均沿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布置,用于安装所述调节螺栓的安装孔数量为2n个,n为大于2的自然数,并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所需预紧力FA的大小,确定调节螺栓的数量,使得全部调节螺栓的最大预紧力之和大于FA
S30,安装第一组调节螺栓,共m个,m小于等于n,并增大第一组调节螺栓中单个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1至预设值F01
S40,安装第二组调节螺栓,共k个,k等于m,并增大第二组调节螺栓中单个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2至预设值F02
S50,交替调节预紧力F1和F2,直至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1、F2的和等于预设值F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S51,对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进行阻抗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部分调节螺栓的预紧力,使得阻抗分析结果与最佳阻抗圆相同或相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S52,取出部分调节螺栓,使得剩余的调节螺栓预紧力之和等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所需的预紧力FA,且剩余的调节螺栓沿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均沿顺/逆时针方向依次拧紧每个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及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现有换能器当中,通常利用螺栓等连接件提供预紧力,并通过调节压块传递至超磁致伸缩材料;由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振动特性受预紧力影响较大,采用单个螺栓受安装结构及变形的影响,容易引起预紧不当,使得超磁致伸缩材料受力不均,换能效率不高。本发明所提供的预紧装置和预紧方法,通过将用于提供预紧力的调节螺栓分为两组,两组螺栓交替拧紧时互相抵消由于力矩引起的摩擦力,从而使每个螺栓获得合理预紧力,进一步通过调节压块将压力传递至超磁致伸缩材料,保证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换能效率,实现大功率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中调节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当中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立体图;
图4为单个调节螺栓受预紧力前后的形变示意图;
图5为调节压块受预紧力后的受力示意图;
图6为单个调节螺栓受到力矩作用后的倾斜示意图;
图7为多个调节螺栓形成“三螺栓二等分”结构后的受力示意图;
图8为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的实际预紧力分析图。
其中:
调节压块110;第一部111;第二部112;第三部113;穿线孔114;超磁致伸缩部120;励磁部130;变幅杆140;切削部150;机壳160;固定部161;运动部162;调节螺栓1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及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针对于现有换能器当中,特别是小型化换能器当中,由于提供预紧力的螺栓受到的预紧力过大,导致预紧结构中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孔变形,螺栓未达到较大预紧力但已经无法继续拧入的问题,将换能器当中的预紧力改由两组调节螺栓交替提供,相邻两个调节螺栓交替拧紧时能够互相抵消由于预紧力引起的螺栓孔变形,从而能够使单个螺栓能够获得大预紧力,确保超磁致伸缩材料受到大预紧力作用,实现大功率输出。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包括调节压块110和调节螺栓170组成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以及超磁致伸缩部120、励磁部130、变幅杆140、切削部150和机壳160,调节压块110通过多个调节螺栓170连接于机壳160并抵接于超磁致伸缩部120,机壳160包括靠近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轴线的运动部162和远离所述轴线的固定部161,运动部162和固定部161之间的连接处厚度相对较小,可使得运动部162相对于固定部161发生微小幅度的振动。超磁致伸缩部120在励磁部130的作用下产生形变,超磁致伸缩部120的形变通过运动部162和变幅杆140传递至切削部150;调节压块110上安装孔数量大于四个且为偶数个,并沿调节压块110周向均匀分布,调节螺栓170数量不超过安装孔的数量,通过调节螺栓170使得调节压块110和固定部161连接。调节压块110通过固定部161进行定位,变幅杆140通过运动部162进行定位,固定部161和运动部162为一体零件,其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容易保证,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运动精度。
当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逐渐减小时,由于整体尺寸减小,相应的用于连接各零件的连接件尺寸减小,若不对连接件做出适应性调整,则个别连接件会出现受力过大的问题。通过多个调节螺栓170沿周向分布形成螺栓组,螺栓组按照一定顺序,逐渐增大对调节压块110的预紧力,而不会出现某个螺栓预紧力过大,导致调节压块110变形,或者某个螺栓失效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如图1所示,调节压块110包括尺寸逐渐增大的第一部111、第二部112和第三部113,且安装后第一部111、第二部112和第三部113距离超磁致伸缩部120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部111用于抵接超磁致伸缩部120,并向超磁致伸缩部120提供预紧力;第二部112用于抵接机壳160,通常第二部112的外形和机壳160内表面的形状相匹配,二者之间能够互相地接,通过机壳160对调节压块110进行导向并保证调节压块110不会发生较大形变、转动;第三部113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调节螺栓170。由于调节压块110作为预紧力的传导部件,第一部111、第二部112和第三部113为一个整体,可良好地将预紧力由机壳160通过调节螺栓170传递至超磁致伸缩部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由于整个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是安装于刀柄等部件的腔体内部,且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机壳160需要抵接于腔体表面以保证精度,为了避免调节压块110和腔体表面摩擦或产生运动干涉,将调节压块110当中沿垂直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心线方向的尺寸最大处(通常是第三部113),设计为比机壳160沿该方向的尺寸小或相等,以避免运动干涉导致调节压块110发生转动,调节压块110的传力受到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于机壳160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用于控制励磁部130的位置。由于超磁致伸缩部120的形变完全依靠励磁部130的励磁作用,因此励磁部130构成的励磁回路需要和超磁致伸缩部120具有同一对称面。安装结构能够控制励磁部130沿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心线方向上的位置,励磁部130侧面抵接于机壳160内表面,以控制励磁部130沿垂直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心线方向上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为便于励磁部130和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内其他需要和外部电气连接的元件连接,在调节压块110上设置有穿线孔114,穿线孔114的直径应当大于所有穿过其内的线缆的直径之和,且穿线孔114两端均应进行倒角处理,以避免对线缆造成损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调节压块110上第一部111和第二部112的连接处设置倒角,以减轻第一部111和第二部112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效应。第二部112端面设置倒角,以便于调节压块110装入机壳160内。第二部112和第三部113的连接处设置倒角,以防止第三部113受调节螺栓170预紧力时,产生较大形变。
基于上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其通过将调节螺栓分为两组,交替调节两组调节螺栓的预紧力,以达到通过小螺栓实现大预紧力的目的,同时避免单个调节螺栓受力过大导致的调节压块偏转、不易调节的问题。
为便于理解,对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预紧过程进行说明。单个调节螺栓预紧前后受力与形变如图4所示,F’表示单个调节螺栓受到的预紧力,L表示调节螺栓未预紧前的长度,δ1表示调节螺栓预紧后的长度伸长量,当F’较小时,调节压块视为发生刚体位移,δ2表示调节压块发生的位移量。图5为调节压块预紧后发生倾斜的示意图,Fn表示调节压块受到超磁致伸缩部的反作用力,M表示调节压块受到的力矩作用,方向如图5当中所示。当F’过大时,力矩M对调节压块的影响不可忽略,过大的力矩将引起调节螺栓相对于机壳上的螺栓孔发生倾斜,如图6所示,倾斜角度为α。此时,调节螺栓和机壳螺栓孔内壁之间因弯矩M产生的摩擦力阻碍调节螺栓继续旋进,无法达到较大预紧力并有效预紧。
为了降低弯矩M对预紧的影响,本发明所提供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将调节螺栓分为两组,并交替调节,以改善弯矩M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所需预紧力FA的大小,确定调节螺栓的数量,使得全部调节螺栓的最大预紧力之和大于FA
S30,安装第一组调节螺栓,共m个,m小于等于n,并增大第一组调节螺栓中单个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1至预设值F01
S40,安装第二组调节螺栓,共k个,k等于m,并增大第二组调节螺栓中单个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2至预设值F02
S50,交替调节预紧力F1和F2,直至全部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1、F2的和等于预设值F00
其中,调节压块上用于安装调节螺栓的安装孔数为2n个,n为大于2的自然数;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均沿调节压块轴向均匀布置,同组内任意两个相邻调节螺栓的距离相等,不同组的任意两个相邻调节螺栓的距离相等。由于第一组调节螺栓的数目和第二组调节螺栓的数目一致,且两组调节螺栓均为沿轴向均匀分布,因此第一组调节螺栓安装后,第二组调节螺栓安装时,第二组中的任一调节螺栓必然位于第一组的两个调节螺栓之间,因此形成了一种“三螺栓二等分”结构,即两个最接近的同组螺栓之间,插入有一个不同组螺栓。步骤S30和步骤S40分别对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进行调节,即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交替调节,相邻两个调节螺栓不会进行连续调节,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某处调节压块第三部的力矩过大,导致调节螺栓偏转角度α过大,调节螺栓失效的问题。
具体的,对于“三螺栓二等分”结构受力情况,请参阅图7和图8,图7当中F1'代表单个第一组调节螺栓受到的预紧力,F2'代表单个第二组调节螺栓受到的预紧力,△δ1表示单个第一组调节螺栓的螺栓长度伸长量,从图8可以看出,随着△δ1增大,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且当△δ1=0.5δ1时,F1'=F2'=0.5F'。通过对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进行交替往复的预紧力增大,可以有效地改善摩擦力矩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得到大预紧力。
进一步的,步骤S50之后还包括:S51,对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进行阻抗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部分调节螺栓的预紧力,使得阻抗分析结果与最佳阻抗圆相同或相似。。当所有调节螺栓旋入到位,预紧力之和等于预设值F00时,可通过测力矩扳手等工具保证多个调节螺栓的受力状况一致。但是,即使多个调节螺栓受力状况一致,由于加工误差、形变等误差因素的影响,调节压块最终施加于超磁致伸缩部的压紧力方向不一定与理想方向相同,可能存在误差角度。为了克服该误差角度,可以多次微调调节螺栓,并结合阻抗分析仪,对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阻抗圆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的阻抗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当中,步骤S50之后还包括:S52,取出部分调节螺栓,使得剩余的调节螺栓预紧力之和等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所需的预紧力FA,且剩余的调节螺栓沿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分布。由于单个螺栓拧紧时,其受弯矩影响,能达到的预紧力小于其不受弯矩影响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预紧力。为了使单个调节螺栓达到最大预紧力,需要引入一些辅助用调节螺栓来消除弯矩影响,且全部调节螺栓所提供的预紧力大小基本一致,因此当全部调节螺栓的预紧力之和达到预设值F00时,F00已超过调节压块所需要的预紧力值。为了减小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重量,可将其中的用于消除力矩影响的辅助螺栓拆除,使得剩余调节螺栓所提供的预紧力之和等于调节压块实际所需的预紧力。
在上述实施例当中,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均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安装,以进一步消除力矩M对调节螺栓预紧的阻碍。
本发明所提供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和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以下优点:
1.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正向着小型化设计方向发展,本发明所提供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和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小型螺栓的大预紧力,确保超磁致伸缩材料受到大预紧力作用,实现大功率振幅输出;
2.本发明所提供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和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可以对超磁致伸缩材料端面受力情况进行灵活调节,在确保大预紧力的前提下,对阻抗圆特性进行修正,改善受力均匀性和振动特性;
3.根据选择的多螺栓预紧结构,可以逆向对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与再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研究,探究受力均匀性对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
4.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可以实现大功率振幅输出,可以在大预紧力前提下,最大化消除由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与再加工工艺性能差异造成的影响,优化振动输出。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为一个回转体,包括调节压块、超磁致伸缩部、励磁部、变幅杆、切削部和机壳,调节压块通过多个调节螺栓连接于机壳并抵接于超磁致伸缩部,超磁致伸缩部在励磁部的作用下产生形变,超磁致伸缩部的形变通过机壳和变幅杆传递至切削部;调节压块上设置有12个安装孔,相应的,调节螺栓数量为12个,并沿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分布。
调节压块包括尺寸逐渐增大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且安装后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距离超磁致伸缩部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部用于抵接超磁致伸缩部;第二部抵接于机壳内壁,并和机壳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关系;第三部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调节螺栓。调节压块上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连接处、第二部的端面、第二部和第三部的连接处和机壳内壁均倒角处理。调节压块上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直径大于穿过线缆的直径之和,机壳沿轴向方向的投影覆盖调节压块沿该方向的投影,励磁部沿径向方向的投影和超磁致伸缩部沿该方向的投影重合。变幅杆圆柱面上设置有平面结构,以便于扳手施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当中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提供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的FA所需预紧力大小,确定调节螺栓的数量,调节压块上的安装孔和调节螺栓的个数均为12个;
S20,装配除调节螺栓外的零部件;
S30,安装第一组调节螺栓,共6个,并增大第一组调节螺栓中单个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1至预设值F01
S40,安装第二组调节螺栓,共6个,并增大第二组调节螺栓中单个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2至预设值F02
S50,交替调节预紧力F1和F2,直至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1、F2的和等于预设值F00
S51,对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进行阻抗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部分调节螺栓的预紧力,使得阻抗分析结果与最佳阻抗圆相同或相似;
S52,间隔取出6个调节螺栓,剩余的6个调节螺栓沿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分布,剩余6个调节螺栓的总预紧力大小等于换能器所需的预紧力FA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压块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压块通过多个所述调节螺栓连接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机壳,并抵接于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的超磁致伸缩部,所述调节螺栓用于向所述调节压块提供预紧力并传递至所述超磁致伸缩部;所述调节压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数量大于四个且为偶数个,并沿所述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调节螺栓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压块包括第一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用以抵接所述超磁致伸缩部,所述第三部用以安装所述调节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压块还包括第二部,所述第二部抵接于所述机壳并可沿所述机壳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沿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心线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调节压块沿该方向的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的励磁部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于所述机壳后,所述励磁部和所述超磁致伸缩部沿垂直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中心线方向的投影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压块上设置有穿线孔,用以穿设所述励磁部和外部设备的线缆。
7.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装置,其中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均沿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布置,用于安装所述调节螺栓的安装孔数量为2n个,n为大于2的自然数,并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所需预紧力FA的大小,确定调节螺栓的数量,使得全部调节螺栓的最大预紧力之和大于FA
S30,安装第一组调节螺栓,共m个,m小于等于n,并增大第一组调节螺栓中单个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1至预设值F01
S40,安装第二组调节螺栓,共k个,k等于m,并增大第二组调节螺栓中单个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2至预设值F02
S50,交替调节预紧力F1和F2,直至调节螺栓的预紧力F1、F2的和等于预设值F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S51,对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进行阻抗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部分调节螺栓的预紧力,使得阻抗分析结果与最佳阻抗圆相同或相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S52,取出部分调节螺栓,使得剩余的调节螺栓预紧力之和等于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所需的预紧力FA,且剩余的调节螺栓沿调节压块周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调节螺栓和第二组调节螺栓均沿顺/逆时针方向依次拧紧每个螺栓。
CN201911164448.6A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0841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4448.6A CN110841893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4448.6A CN110841893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1893A true CN110841893A (zh) 2020-02-28
CN110841893B CN110841893B (zh) 2020-08-14

Family

ID=69604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4448.6A Active CN110841893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18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979A (zh) * 2020-04-07 2020-08-14 湖南大学 一种磁致伸缩弯张电声换能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62709A1 (ru) * 1988-12-21 1991-07-15 Ом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а головка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установки
WO2004087341A1 (ja) * 2003-03-31 2004-10-14 Tdk Corporation 超音波振動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超音波振動装置
CN107931079A (zh) * 2017-12-04 2018-04-2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
CN108568398A (zh) * 2018-03-30 2018-09-25 西安理工大学 超磁致伸缩超声换能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62709A1 (ru) * 1988-12-21 1991-07-15 Ом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а головка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установки
WO2004087341A1 (ja) * 2003-03-31 2004-10-14 Tdk Corporation 超音波振動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超音波振動装置
CN107931079A (zh) * 2017-12-04 2018-04-2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
CN108568398A (zh) * 2018-03-30 2018-09-25 西安理工大学 超磁致伸缩超声换能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979A (zh) * 2020-04-07 2020-08-14 湖南大学 一种磁致伸缩弯张电声换能器
CN111541979B (zh) * 2020-04-07 2021-07-30 湖南大学 一种磁致伸缩弯张电声换能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1893B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42423B2 (ja) ベルト動的張力計測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0841893B (zh) 一种超磁致伸缩材料换能器预紧方法与装置
US10058983B2 (en) Torque sensing device and the rotational driving tool combined thereof
JP2011160586A (ja) 超音波振動子
CN100523759C (zh) 压力传感器
US6888288B2 (en) Vibration member and vibration wave driving apparatus using the vibration member
US20100006235A1 (en) Ultrasonic Welding Device
JP2006142469A (ja) 超音波精密加工装置
CN110355084B (zh) 轴向超声换能器
EP3525277B1 (en) Fuel cell stack
US5793148A (en) Arrangement in a drive unit for an ultrasound sealing unit
US6366004B1 (en) Ultrasonic motor
US20200164495A1 (en) Torque Control Device for an Electric Screwdriver
US9836010B2 (en) Vibration-type driving apparatus, robo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18947562U (zh) 换能器的预紧组件及预紧安装机构
CN112756708B (zh) 一种超声辅助冷摆碾压成型圆锥齿轮的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12317288A (zh) 超声加工装置及超声加工系统
JPH1062277A (ja) 圧縮力測定装置
JP7195900B2 (ja) 振動波モータ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112808946A (zh) 一种超声冷摆碾齿高效加工圆柱齿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42489B (zh) 螺栓调节装置
JP5276375B2 (ja) 圧力センサ
CN111283604A (zh) 电动起子的扭力控制装置
JPH078911A (ja) 振動子及び超音波モータ
WO2020008836A1 (ja) トルク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