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9285A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9285A
CN110839285A CN201810936950.3A CN201810936950A CN110839285A CN 110839285 A CN110839285 A CN 110839285A CN 201810936950 A CN201810936950 A CN 201810936950A CN 110839285 A CN110839285 A CN 110839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b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
band resource
protoco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69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9285B (zh
Inventor
赵亚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8109369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85B/zh
Priority to US17/266,998 priority patent/US20210168767A1/en
Priority to EP19850106.6A priority patent/EP384051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88856 priority patent/WO2020034717A1/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07871A priority patent/KR102646707B1/ko
Publication of CN110839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9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直接通信接口资源选择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资源分配时,首先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最后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从而解决了直接通信接口资源选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资源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未来自动驾驶的讨论也愈发热烈。除了传感器,V2X技术也被当作自动驾驶的一个感知手段正在被开发着。近几年,V2X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
V2X(Vehicle-To-Everything,车到万物),其希望实现车辆与一切可能影响车辆的实体实现信息交互,目的是减少事故发生,减缓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以及提供其他信息服务。
V2X主要包含V2V(Vehicle-To-Vehicle,车到车),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车到基础设施),V2N(Vehicle-To-Network,车到互联网)以及V2P(Vehicle-To-Pedestrian,车到行人)。
其中,V2V可以用做车辆间信息交互和提醒,最典型的应用是用于车辆间防碰撞安全系统。V2I中车辆可以与道路甚至其他基础设施,例如交通灯、路障等通信,获取交通灯信号时序等道路管理信息。V2N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联网形式,其主要功能是使车辆通过移动网络,连接到云服务器,使用云服务器提供的导航、娱乐、防盗等应用功能。V2P则是用做给道路上行人或非机动车安全警告。
V2X业务的传输过程中需要用到终端直接通信接口的通信资源进行传输,但是目前5G系统中并没提供直接通信接口资源选择相关方案。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解决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带资源选择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直接通信接口资源选择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带资源选择的方法包括:
首先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最后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上述方法,通过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最后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从而解决了直接通信接口资源选择的问题。
在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上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议层根据如下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 Space,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
上述方法,在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子载波间隔SCS的对应关系、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进行确定,对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确定方式多样,适应性更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议层基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参数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或所述协议层通过高层配置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上述方法,在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时提供了两种确定方案,适应性更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议层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和/或直接通信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候选频带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上述方法,在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在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上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所述协议层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和/或直接通信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候选频带的测量结果三种方案进行选择,适应性更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协议层是指网络侧设备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或对于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协议层是指直接通信终端的MAC层。
上述方法,提供了两种资源分配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模式,适应性更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通过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方式获取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上述方法,在确定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时提供了两种确定方案,适应性更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网络侧设备的MAC层接收直接通信终端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终端在所有频带资源上或者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上的测量结果。
上述方法,所述网络侧设备的MAC层接收直接通信终端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可以使所述网络侧设备的MAC层根据所上报的辅助信息,辅助其执行频带资源选择,生成候选频带资源选择列表,同时,所述辅助信息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应性更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直接通信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针对直接通信接口的调度信令,其中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所述频带资源内资源指示信息。
上述方法,直接通信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针对直接通信接口的调度信令,从而对所述直接通信资源调度信令进行处理,实现直接通信接口数据的发送,解决了直接通信接口频带资源选择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在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上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生成模块和分配模块,该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另外,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调度资源分配模式下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下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资源分配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资源分配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进行解释:
(1)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2)“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终端”是指能够支持该频带资源选择的方法技术的终端。
(4)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SCS”是指子载波间隔。
(5)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频带”是指无线电频谱上一段特定的频率资源,在5G中一种可能的命名方式就是称之为BWP(BandWidth,带宽部分),当然后续也不排除引入其他命名方式。
(7)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QoS”是业务的服务质量。
(8)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MAC层”是无线接入网空口协议层的媒体接入控制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资源分配时,主要通过设备中的协议层生成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并且通过设备中的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即本发明实施例在频带资源选择时,具体是在对应设备上的MAC层进行执行,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执行主体协议层,可以是终端中的协议层,也可以是基站中的协议层。
具体的,当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所述接收设备为基站;当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发送设备为基站,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
上述方法中所述具体资源,指的是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的具体的时/频域资源或者时/频/空域资源。
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可以但不限于V2X业务,D2D业务等。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带资源选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步骤101: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在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上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上述方法,通过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最后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从而解决了直接通信接口资源选择的问题。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不同情况设定了不同的资源分配模式,并提供了两种分配模式,分别是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和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
在“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下主要指网络侧设备中的协议层生成该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资源集合,并将确定的资源向与其进行直接通信的终端进行发送,所述终端在收到确定的资源后,执行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发送。
而在“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下主要指终端设备中的协议层生成该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资源集合,并根据其确定的资源执行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发送。
下面对两种模式分别进行介绍。
资源分配模式1: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具体的,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协议层是指网络侧设备的MAC层。
也就是在进行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时,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辅助信息;协议层根据辅助信息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并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并向终端发送包含指示信息的调度信息;终端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对应的具体资源,并通过确定的资源传输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
以V2X业务为例,MAC层执行频带资源选择,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然后MAC层根据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列表内的频带资源的测量结果确定该V2X业务在直接通信接口传输使用的具体资源。可选的,协议层根据如下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
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
其中,对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来说,协议层若想通过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子载波间隔SCS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则所述网络侧设备中的协议层需要先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所述协议层基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或,
所述协议层通过高层配置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集合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例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列表,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文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对资源集合的列举的方式只是举例说明,任何能够表示资源集合的方式都适用本发明实施例。
同时,在所述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后,需要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具体的,所述协议层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和/或直接通信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候选频带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相应的,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下,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确定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后,通过向终端发送直接通信接口的调度信令,将所述确定的具体资源通知给所述终端。所述调度信令中通过携带资源指示信息,从而向终端指示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具体资源。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直接通信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针对直接通信接口的调度信令,其中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所述频带资源内具体的资源指示信息。
其中,频带资源指示信息具体携带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在SL-RNTI(Sidelink-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直接通信链路-无线网络临时标志)或者SL-V2X-RNTI调度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携带。所述具体资源指示信息包括时/频资源指示信息或者时/频/空域资源指示信息。然后,所述终端对基于接收到的直接通信接口的具体资源指示信息确定各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使用的具体资源。
最后,所述终端中相应的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使用分配的具体资源进行直接通信接口数据的发送。
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辅助网络侧设备中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终端,会向网络侧设备上报辅助信息。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MAC层接收直接通信终端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之一或者组合:
信息1、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信息2、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
信息3、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
信息4、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信息5、终端在所有频带资源上或者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上的测量结果。
下面对上述信息分别进行介绍:
(1)信息1用于协议层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参数之一或者组合:PPPP(Per ProSe Packet Priority,每个直接通信数据包的优先级)、PPPR(Per ProSePacket Reliablity,每个直接通信数据包的可靠性)、PDB(PacketDelay Budge,时延预算参数)。
(2)信息2用于协议层根据当前直接通信接口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数据量,确定为该业务分配的具体资源。
(3)信息3用于让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通过所述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哪些SCS或者哪些频带组合。所述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之一或者组合:终端支持的频带组合、带宽、SCS等。
(4)信息4用于更好的辅助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其中,终端可以根据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生成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基于此,终端若想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包含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的辅助信息,则终端需要确定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具体的,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或者,
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通过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方式获取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终端可以通过广播(复用现有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或者引入新的SIB)或者专用信令(包括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MAC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或者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5)信息5主要用途是让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根据终端在所有频带资源或者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列表内的频带资源的测量结果,从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确定该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在直接通信接口传输使用的具体资源。
所述辅助信息可以选取上述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组合,因此,所述终端向MAC层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下面简单列举几种。
比如,终端可仅选择将上述信息4,即将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上报MAC层。
再比如,终端可选择将上述信息1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上述信息3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组合的方式,作为上传的辅助信息,因为通过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可以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同时,再结合终端的能力信息则可以确定候选频带资源列表。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网络侧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整体流程进行简单介绍,其中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选取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的方式,如图2所示,具体执行流程如下:
步骤200:网络侧设备确定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步骤201: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向终端设备下发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步骤202:所述终端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步骤203:终端上报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
步骤204:所述网络侧设备的MAC层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
步骤205:所述网络侧设备中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步骤206:所述网络侧设备中的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步骤207: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指示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频带资源指示信息。
步骤208: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指示的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频带资源指示信息。
步骤209:所述终端对所述直接通信频带资源指示信息进行处理。
步骤210:所述终端将所述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发送。
分配模式2: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
具体的,对于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协议层是指直接通信终端的MAC层。
也就是在进行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时,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并通过分配的具体资源传输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
可选的,协议层根据如下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
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
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
其中,对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所述协议层若想通过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则所述网络侧设备中的协议层需要先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所述协议层基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或,
所述协议层通过高层配置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资源集合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例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列表,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文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对资源集合的列举的方式只是举例说明,任何能够表示资源集合的方式都适用本发明实施例。
其中,终端可以根据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生成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基于此,终端可通过下列方式确定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可选的,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也就是终端可以通过广播(复用现有SIB或者引入新的SIB)或者专用信令(包括RRC信令、MAC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相应的,网络侧设备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通知直接通信终端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或者,
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通过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方式获取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后,需要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具体的,所述协议层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和/或直接通信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候选频带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最后,所述终端中相应的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基于分配的资源进行直接通信接口数据的发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整体流程进行简单介绍,其中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选取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的方式,如图3所示,具体执行流程如下:
步骤300:网络侧设备确定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步骤301: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向终端设备下发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步骤302:所述终端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步骤303:所述终端中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步骤304: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步骤305:所述终端将所述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列举的方式只是举例说明,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自由设置。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分别选取网络调度资源分配模式下和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下直接通信接口资源的分配情景下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1:网络调度资源分配模式。
其中,网络调度资源分配模式下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过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关于各个步骤的说明如下:
步骤1:网络侧设备确定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通知。
其中,确定各个频带上频带资源使用的SCS通知有两种,具体如下:
确定方式1:基于网络实现确定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确定方式2: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对于确定方式1,网络设备需要将频带资源使用的SCS通过并通过广播(复用现有SIB或者引入新的SIB)或者专用信令(包括RRC信令、MAC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通知终端。
对于确定方式2,通知过程可以省略。因此步骤1是可选步骤。
步骤2: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上报辅助信息。
其中,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上报辅助信息,有利于辅助网络设备MAC层执行频带资源选择,生成候选频带资源列表。
所述辅助信息的内容可以是但不限于如下之一或者组合:
a)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其中,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参数之一或者组合:PPPP、PPPR.、时延参数等。
b)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信息。
其中,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信息可以是业务表示、业务数据量等。
c)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
其中,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之一或者组合:终端支持的频带组合、带宽、SCS等。
d)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列表。
e)终端在所有频带资源上或者候选频带资源列表上的测量结果。
f)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和可用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
步骤3:网络侧设备根据终端上报的辅助信息执行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
具体步骤如下:
(1)可用频带资源选择。
可选步骤。如果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可用频带资源有对应关系,才需要执行本步骤。否则略过本步骤。
根据高层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的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可用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高层配置来自步骤2终端上报的辅助信息或者网络设备通过和ProSe相关服务器交互直接获得)确定可用频带资源。
(2)频带资源选择。
网络设备的MAC执行频带资源选择,生成候选频带资源列表。
这个步骤中,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之一或者组合: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
比如,如果直接通信终端能力很强,可以支持所有频带,那么只需要根据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确定候选频带资源列表。否则,还需要考虑终端的能力信息,比如终端支持哪些SCS或者哪些频带组合。
其中,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确定方式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之一:
确定方式1:基于V2X业务的QoS参数确定V2X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
比如PPPR或者时延参数等。
确定方式2:高层配置V2X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所述高层指的是非接入层,比如SA2定义的ProSe相关协议层。
网络设备的MAC层通过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对应关系以及SCS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就可以确定在步骤(1)确定的可用频带上哪些频带资源可以作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候选频带资源。
MAC层根据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列表内的频带资源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在直接通信接口传输使用的频带资源。
(3)具体资源选择。
网络设备在所选择的频带资源上进一步为终端每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综合考虑该直接通信终端每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资源分配情况,确定出针对该直接通信终端的总的资源分配信息。
(4)网络设备向直接通信终端发送直接通信接口资源调度信息。
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频带资源指示信息,具体向终端指示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频带资源指示信息,频带资源指示信息具体携带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在SL-RNTI或者SL-V2X-RNTI调度的PDSCH中携带频带资源指示信息。
(5)直接通信终端对直接通信接口资源调度信息进行处理。
直接通信终端基于接收到的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各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使用的资源。
(6)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发送。
根据步骤(5)中确定的各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使用的资源进行直接通信接口数据的发送。
实施例2: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
其中,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下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关于各个步骤的说明如下:
步骤1:网络侧设备确定频带资源使用的SCS通知。
其中,确定各个频带上频带资源使用的SCS有两种方法,具体如下:
确定方式1:基于网络实现确定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确定方式2: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各个频带资源使用的SCS。
对于确定方式1,网络设备需要将频带资源/SCS对应关系通过并通过广播(复用现有SIB或者引入新的SIB)或者专用信令(包括RRC信令、MAC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通知终端。
对于确定方式2,通知过程可以省略。因此步骤1是可选步骤。
步骤2:终端执行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
其中,终端针对每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进行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具体资源分配步骤如下:
(1)可用频带资源选择。
可选步骤。如果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可用频带资源有对应关系,才需要执行本步骤。否则略过本步骤。
(2)根据高层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的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可用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确定可用频带资源。
直接通信终端的MAC执行频带资源选择,生成候选频带资源列表。
这个步骤中,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之一或者组合: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
比如,如果直接通信终端能力很强,可以支持所有频带,那么只需要根据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确定候选频带资源列表。否则,还需要考虑终端的能力信息,比如终端支持哪些SCS或者哪些频带组合。
其中,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确定方式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之一:
确定方式1:基于V2X业务的QoS参数确定V2X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
比如PPPR或者时延参数等,确定V2X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
确定方式2:高层配置V2X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所述高层指的是非接入层,比如SA2定义的ProSe相关协议层。
直接通信终端通过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对应关系以及SCS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就可以确定在步骤(1)确定的可用频带上哪些频带资源可以作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候选频带资源。
MAC层根据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列表内的频带资源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在直接通信接口传输使用的频带资源。
(3)具体资源选择。
直接通信终端在所选择的频带资源上进一步为终端每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资源。
步骤3: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发送。
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各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使用的资源进行直接通信接口数据的发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进行资源分配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资源分配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数据转发控制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服务器设备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信息传输、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周期网络动作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00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01,其中,所述存储单元6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600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00执行下列过程:
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通过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通过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0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协议层根据如下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子载波间隔SCS的对应关系;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协议层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单元600具体用于:
所述协议层基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或,
所述协议层通过高层配置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0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协议层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和/或直接通信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候选频带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可选的,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网络侧设备,协议层是指网络侧设备的媒体接入MAC层;或,
对于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直接通信终端,所述协议层是指直接通信终端的MAC层。
可选的,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直接通信终端,所述处理单元600还用于:
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或者,
通过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方式获取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0还用于: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通过MAC层接收直接通信终端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终端在所有频带资源上或者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上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0还用于: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通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针对直接通信接口的调度信令,其中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所述频带资源内资源指示信息。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选择的设备,包括生成模块700、和分配模块701:
生成模块700: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通过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分配模块701:用于通过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可选的,所述生成模块700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协议层根据如下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子载波间隔SCS的对应关系;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协议层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所述生成模块700具体用于:
所述协议层基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或,
所述协议层通过高层配置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分配模块7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协议层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和/或直接通信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候选频带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可选的,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网络侧设备,协议层是指网络侧设备的媒体接入MAC层;或,
对于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直接通信终端,所述协议层是指直接通信终端的MAC层。
可选的,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直接通信终端,所述生成模块700还用于:
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或者,
通过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方式获取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生成模块700还用于: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通过MAC层接收直接通信终端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终端在所有频带资源上或者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上的测量结果。
可选的,所述生成模块700还用于: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通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针对直接通信接口的调度信令,其中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所述频带资源内资源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设备执行资源分配的方法的步骤。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协议层根据如下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子载波间隔SCS的对应关系;
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
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层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
所述协议层基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QoS参数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或
所述协议层通过高层配置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包括:
所述协议层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和/或直接通信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候选频带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协议层是指网络侧设备的媒体接入MAC层;或
对于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协议层是指直接通信终端的MAC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之前,还包括:
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或者,
所述直接通信终端通过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方式获取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之前,还包括: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网络侧设备的MAC层接收直接通信终端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之一或者组合: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
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
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
终端在所有频带资源上或者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上的测量结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之前,还包括: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直接通信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针对直接通信接口的调度信令,其中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所述频带资源内资源指示信息。
9.一种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通过负责直接通信接口资源分配的协议层生成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通过所述协议层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使用的具体资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协议层根据如下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子载波间隔SCS的对应关系;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高层配置的直接通信业务和频带资源的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层确定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协议层基于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和SCS的对应关系;或
所述协议层通过高层配置确定直接通信业务和SCS的对应关系。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协议层根据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和/或直接通信终端对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的候选频带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中为所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具体使用的资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网络侧设备,协议层是指网络侧设备的媒体接入MAC层;或
对于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直接通信终端,所述协议层是指直接通信终端的MAC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带资源选择的设备为直接通信终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通过广播或者专用信令接收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或者,
通过协议约定或者预配置方式获取各个频带资源和SCS的对应关系。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通过MAC层接收直接通信终端上报的用于频带资源选择的辅助信息;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之一或者组合: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直接通信终端的能力信息;终端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终端在所有频带资源上或者建议的候选频带资源集合上的测量结果。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对于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通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针对直接通信接口的调度信令,其中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一个或者多个频带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所述频带资源内资源指示信息。
17.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936950.3A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839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6950.3A CN110839285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US17/266,998 US20210168767A1 (en) 2018-08-16 2019-05-2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19850106.6A EP3840511A4 (en) 2018-08-16 2019-05-28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DURE AND DEVICE
PCT/CN2019/088856 WO2020034717A1 (zh) 2018-08-16 2019-05-28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KR1020217007871A KR102646707B1 (ko) 2018-08-16 2019-05-28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6950.3A CN110839285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9285A true CN110839285A (zh) 2020-02-25
CN110839285B CN110839285B (zh) 2022-08-19

Family

ID=69525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6950.3A Active CN110839285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8767A1 (zh)
EP (1) EP3840511A4 (zh)
KR (1) KR102646707B1 (zh)
CN (1) CN110839285B (zh)
WO (1) WO20200347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4042B (zh) * 2022-03-17 2022-06-28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5257A (zh) * 2004-08-11 2006-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US20160315809A1 (en) * 2015-04-21 2016-10-2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ULTI-LAYER ORCHESTRATION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SDNs)
CN107454675A (zh) * 2016-05-31 2017-12-08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7872885A (zh) * 2016-09-27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5869B1 (ko) * 2009-08-12 2013-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논리채널에 대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91833B (zh) * 2010-06-21 2015-07-08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7347215B (zh) * 2016-05-06 2019-11-0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
EP3273634A1 (en) * 2016-07-18 2018-0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CN108093485B (zh) * 2017-12-18 2020-10-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6405902A (zh) * 2018-08-10 2023-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5257A (zh) * 2004-08-11 2006-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US20160315809A1 (en) * 2015-04-21 2016-10-2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ULTI-LAYER ORCHESTRATION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SDNs)
CN107454675A (zh) * 2016-05-31 2017-12-08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7872885A (zh) * 2016-09-27 2018-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CC SUPPORT: ""Draft_Minutes_report_RAN1#90b_v020"", 《3GPP TSG RAN WG1 #90BIS》 *
ZTE: "R2-1713070:Discussion on carrier selection in PC5 CA",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68767A1 (en) 2021-06-03
EP3840511A4 (en) 2021-11-10
KR102646707B1 (ko) 2024-03-11
KR20210044852A (ko) 2021-04-23
WO2020034717A1 (zh) 2020-02-20
EP3840511A1 (en) 2021-06-23
CN110839285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23353B1 (ko) 클라우드 기반 사이드링크 스케줄링을 위한 디바이스들 및 방법들 및 이를 위한 기지국 인터페이스
CN107005993B (zh) 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WO2020030163A1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175729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JP6521540B2 (ja) 車両ネットワーク内の伝送リソースをスケジュール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8227985A1 (zh) 一种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WO2017091980A1 (zh) 无线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134525B2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0932228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8702612B (zh) 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6332032B (zh) 车联网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200076698A (ko) 동기화 송신 캐리어 선택
CN112715048A (zh) 通信装置、控制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4640963A (zh) 旁链路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1083645B (zh) 业务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272831B (zh) 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22126459A1 (zh) 确定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9285B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078232A1 (zh) 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117084A1 (zh) 副链路sl上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59873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071398A (zh) 辅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13206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