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9214A -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9214A
CN110839214A CN201810946731.3A CN201810946731A CN110839214A CN 110839214 A CN110839214 A CN 110839214A CN 201810946731 A CN201810946731 A CN 201810946731A CN 110839214 A CN110839214 A CN 110839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wake
common
sending
group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67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9214B (zh
Inventor
高兴航
周化雨
王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preadtrum Hi 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preadtrum Hi 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preadtrum Hi 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preadtrum Hi 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67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9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9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9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所述配置方法包括:在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非初始激活BWP上配置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分别用于发送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和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其中,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适于提示组内终端进行寻呼PDCCH监听,所述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配置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后直接进行系统信息更新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而不需要监听PDCCH,从而降低了终端的功率开销。

Description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终端的耗电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所以用户对终端节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空闲态终端的功率消耗主要用于测量进行小区重选,以及监听寻呼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其中监听寻呼的PDCCH所用功率消耗占大部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针对终端的功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一个唤醒信号(wake up signal,WUS)用于指示终端是否进行寻呼PDCCH监听。如果有终端被寻呼或系统信息发生更新,或发生地震海啸,则基站先发送唤醒信号,终端检测到唤醒信号后,去监听寻呼的PDCCH,并接收寻呼消息,否则终端一直保持睡眠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如果小区空闲态终端(User Equipment,UE)很多,分布在一个寻呼时机(PagingOccasion,PO)上的UE可能会很多,要是有一个UE被寻呼,分布在该PO上的所有UE都要醒来监听PDCCH,对没有被呼到的UE来说,意味着收到了虚警的寻呼指示,造成功率的浪费。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2)工作组通过评估,认为对同一PO上的用户分组的方式能够带来一定的增益,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机制,进一步降低终端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了提供了一种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初始激活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上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非初始激活BWP上配置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分别用于发送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和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其中,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适于提示组内终端进行寻呼PDCCH监听,所述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根据初始激活BWP的带宽、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长度、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相对于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起始偏移量以及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频域偏移量,确定分组数量,所述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为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中起始位置最接近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默认没有频域偏移量;根据终端标识(Identity,ID)和分组数量,确定各终端所在的组;以及若某个组内有终端被呼叫,为该组终端发送组呼叫唤醒信号;其中,各组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的位置不同,各组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和起始位置相同。
可选地,在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内,实际发送的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可变的。
可选地,在时域上,所述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存在固定间隔。
可选地,在时域上,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间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且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的结束时刻位置位于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之前,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可选地,在时域上,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保持一致,且所述公共唤醒信号位于组呼叫唤醒信号之前。
可选地,在时域上,所述非初始激活BWP上的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间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可选地,在时域上,所述非初始激活BWP上的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保持一致。
可选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适于发送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是否进行系统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适于发送第二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是否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可选地,实际发送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固定的。
可选地,在配置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内,实际发送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可变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通过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配置。
可选地,时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在时域上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可选地,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可选地,时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在时域上保持一致。
可选地,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结束位置保持一致或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结束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保持一致。
可选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时域上的周期均为寻呼DRX周期的整数倍,且均小于或等于修改周期。
可选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
可选地,在每个修改周期内的最后一个寻呼时机前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了提供了一种唤醒方法,包括:判断当前激活的BWP是否为初始激活BWP;若当前激活的BWP为初始激活BWP,根据所述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监听相应唤醒信号;当接收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当接收到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时,进行寻呼PDCCH监听;若所述当前激活的BWP为非初始激活BWP,根据非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的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监听相应唤醒信号;以及当接收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适于提示组内终端进行寻呼PDCCH监听,所述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其中,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不需要接收组呼叫唤醒信号。
可选地,所述唤醒方法还包括:根据分组信息确定所在分组;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组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以及根据所述发送资源位置,监听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初始激活BWP的带宽、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长度、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相对于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起始偏移量、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频域偏移量以及终端ID;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频域资源位置间默认没有频域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包括: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以及当接收到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时,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信号的配置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唤醒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配置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后在下一个修改周期直接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当前修改周期内直接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而不需要监听PDCCH,从而降低了终端的功率开销。
进一步,若所述终端的激活BWP为初始激活BWP,对每个寻呼时机内的终端进行分组,各组分别对应不同频域上的组呼叫唤醒信号,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适于提示分组内的终端是否进行寻呼PDCCH监听。只有所在组内有终端被呼,所述终端才需要醒来监听PDCCH,从而降低了网络的开销,减少终端醒来监听PDCCH造成的功率浪费,降低了终端的功率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信号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频域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分布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分布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信号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G标准引入了BWP的概念,空闲态终端只能工作在初始激活的BWP上,此BWP的带宽不能超过所有终端中的最小带宽能力,以保证所有终端都能在初始激活的BWP正常接收数据。空闲态的终端只能在初始激活的BWP上监听寻呼PDCCH以及接收寻呼消息。对于连接态终端,基站已经获知连接态终端的带宽能力,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带宽能力为终端配置一个或多个BWP用于不同业务的传输需求。基站可以为每个BWP配置寻呼的搜索空间,以保证连接态终端在激活BWP上接收寻呼消息。由于连接态终端只需要监听寻呼获取是否发生系统信息更新以及是否发生地震海啸等通知,不需要关注是否被呼,因此,RAN2工作组确定系统信息更新以及地震海啸等通知可以通过PDCCH指示,连接态终端只需要监听PDCCH,不需要解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就能获得系统信息更新以及地震海啸等通知指示。
如果定义不同的唤醒信号取代寻呼PDCCH指示的系统信息更新指示和地震海啸通知指示,连接态终端收到唤醒信号后不需要再监听寻呼PDCCH,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终端的功耗。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信号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S11中,在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在S12中,在非初始激活BWP上配置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分别用于发送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和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适于提示组内终端进行寻呼PDCCH监听,所述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闲态的终端当前激活的BWP均为初始激活BWP,连接态的终端当前激活的BWP既可能是初始激活BWP,也可能是初始激活BWP之外的激活BWP。由于连接态终端只需要监听寻呼获取是否发生系统信息更新以及是否发生地震海啸等通知,不需要关注是否被呼,因此,不需要在非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广播初始激活BWP上的呼叫唤醒信号和公共唤醒信号配置信息。基站通过专用信令配置非初始激活BWP上的公共唤醒信号配置信息。
所述初始激活BWP和非初始激活BWP上的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是不同的。
在具体实施中,S11和S12不存在必然的先后执行顺序。
结合图2至图4,详细说明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初始激活BWP上的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如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适于发送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是否进行系统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适于发送第二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是否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频域分布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初始激活BWP的带宽BW1、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长度FL、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相对于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起始偏移量offset1以及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频域偏移量offset2,确定分组数量。
在具体实施中,在初始激活BWP的带宽BW1内,设置多个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PWUS1-PWUSn),各组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的位置不同,各组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和起始位置相同。具体地,根据公式N=floor((BW1-offset1)/(FL+offset2))获得一个寻呼时机PO上终端的分组数量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为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中起始位置最接近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可以为分组编号(Group ID)最大的一组,也可以是组ID最小的一组。
在图2中,不同分组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PWUS1-PWUSn)频分复用整个所述带宽BW1。所述起始偏移量offset1、所述频域偏移量offset2以及所述带宽BW1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指示。此外,基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频域长度F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频域偏移量offset2是可配置的,不配置时默认为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也可以不存在频域偏移量,即不需要配置相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可以根据公式Group ID=UE ID mode N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分组。其中Group ID为分组编号。例如,所述分组数量为4,所述Group ID为0-3,UEID为0-39。则Group ID为0的分组包括终端0,4,8,......,36,Group ID为1的分组包括终端1,5,9,......,37,Group ID为2的分组包括终端2,6,10,......,38,Group ID为3的分组包括终端3,7,11,......,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也可以根据基于UE ID的其他hash函数确定自己所在的分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某个组内有终端被呼叫,为该组终端发送组呼叫唤醒信号。因此,只有组内终端被呼,基站才会发送该组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该组内的终端才需要醒来监听寻呼PDCCH,其他组没有终端被呼,基站不会发送对应组的组呼叫唤醒信号,这个组内的终端就不需要醒来监听寻呼PDCCH,从而降低了终端的功率开销。
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通过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配置。
参考图3(a),通过在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中分别设置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终端在进行系统信息更新以及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前不需要监听PDCCH,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终端的功率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内,实际发送的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可变的。具体的,从一个配置的最大持续时间DUR11内,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从所述配置的最大持续时间DUR11的起始位置开始,以一个或多个符号(symbo1)或时隙(slot)为基本单元,在时域上重复或扩展发送,但长度不可超过最大持续时间DUR11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在一个公共唤醒信号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被配置在固定的时域位置,长度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符号,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时隙(slot),不需要扩展或重复。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配置,两者在时域上的前后顺序可以互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时域上,所述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存在固定间隔GAP。具体的,所述固定间隔GAP为一个寻呼时机PO内第一个寻呼监听时机所在时隙(Slot k)的起始位置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DUR11的结束位置之间的间隔。所述寻呼时机为初始激活BWP所属终端所在的寻呼时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时域上,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保持一致,且所述公共唤醒信号位于组呼叫唤醒信号之前。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在时域上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参考图3(b),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时域上,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间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且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结束时刻位于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之前,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也即,在图3(b),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间存在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在时域上保持一致。
参考图3(c),与图3(a)的区别在于,在图3(c)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式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式类似。在配置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一个最大持续时间DUR12中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实际发送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可变的。具体的,在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12内,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从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12的起始位置开始,以一个或多个符号为基本单元,在时域上重复或扩展,但其时域长度不可超过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12的长度。同样的,在配置的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一个最大持续时间DUR13中,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时域长度也是可变的,具体配置细节与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类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组呼叫唤醒信号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保持一致。组呼叫唤醒信号可以是时分复用,也可以是码分复用,也可以是频分复用方式传输。在DRX周期中一个PO前,对于时分复用的组呼叫唤醒信号,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在所有组呼叫唤醒信号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之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11、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12和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1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采用图3(c)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重复/扩展发送可以使小区内更多的终端收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从而可以确保更多的终端及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以及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参考图3(d),与图3(a)的区别在于,在图3(d)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通过频分复用的方式配置,两者在频域上的顺序可以互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连续分布,即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结束位置保持一致或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结束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保持一致。
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分布示意图。
在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相等(均为周期Period12),周期Period12可以是修改周期Period13内的一个或多个寻呼DRX周期Period 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被配置在固定的时域位置。
在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Period121大于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Period 122。其中,所述周期Period 121和所述周期Period 122均为寻呼DRX周期的整数倍,配置较短的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可以使终端及时接收地震海啸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被配置在固定的时域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终端接入时间不同,为了保证所有终端都能收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以进行系统信息更新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在修改周期Periodl3内最后一个寻呼时机前配置一个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一个第二公共唤醒信号(如图4中的画圈部分所示)。
结合图5至图7,详细说明非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非初始激活BWP上的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适于发送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是否进行系统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适于发送第二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是否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分布示意图。
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被配置在所述非初始激活BWP的部分带宽BW2内,在图5(a)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频域起始位置,与非初始激活BWP的频域边界相差一个初始偏移量offset1。在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频域起始位置与非初始激活BWP中的控制资源集的频域边界相差一个初始偏移量offset1。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灵活地配置第二唤醒信号的频域起始位置。
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分布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连接态的终端接收第一个公共唤醒信号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不需要监听寻呼PDCCH。因此,对非初始激活BWP上不需要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在时域上,所述非初始激活BWP上的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保持一致,不存在固定间隔。所述寻呼时机为非初始激活BWP所属终端所在的寻呼时机,也可以是DRX周期内的第一个寻呼时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个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被配置在固定的时域位置,长度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符号,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时隙,不需要扩展或重复。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配置,两者在时域上的前后顺序可以互换。
参考图6(b),与图6(a)的区别在于,在时域上,所述非初始激活BWP上的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间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在时域上保持一致。
参考图6(c),与图6(a)的区别在于,在图6(c)所示的实施例中,在配置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一个最大持续时间DUR22中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实际发送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可变的。具体的,在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22内,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从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22的起始位置开始,以一个或多个符号为基本单元,在时域上重复或扩展,但其时域长度不可超过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22的长度。同样的,在配置的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一个最大持续时间DUR23中,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时域长度也是可变的,具体配置细节与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类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22和所述最大持续时间DUR2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采用图6(c)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重复/扩展发送可以使小区内更多的终端收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从而可以确保更多的终端及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以及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参考图6(d),与图6(a)的区别在于,在图6(d)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通过频分复用的方式配置,两者在频域上的顺序可以互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上连续分布,即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结束位置保持一致或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结束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的间隔为0。
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初始激活BWP上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分布示意图。
在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相等(均为周期Period22),周期Period22可以是修改周期Period23内的一个或多个寻呼DRX周期Period 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被配置在固定的时域位置。
在图7(b)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Period221大于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Period 222。其中,所述周期Period 221和所述周期Period222均为寻呼DRX周期的整数倍,配置较短的第二公共唤醒信号周期可以使终端及时接收地震海啸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被配置在固定的时域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终端接入时间不同,为了保证所有终端都能收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以进行系统信息更新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在修改周期Period23内最后一个寻呼时机上配置一个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一个第二公共唤醒信号(如图7中的画圈部分所示)。
如果以后有更多类型的公共唤醒信号的引入,以此类推,如第三公共唤醒信号、第四公共唤醒信号等等,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都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配置,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S21中,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初始激活BWP。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判断当前激活的BWP是否为初始激活BWP。若当前激活的BWP为初始激活BWP,则进行以下步骤。
在S22中,根据所述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监听相应唤醒信号。
在S23中,当接收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在S24中,当接收到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时,进行寻呼PDCCH监听。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连接态终端只需要监听寻呼获取是否发生系统信息更新以及是否发生地震海啸等通知,不需要关注是否被呼。因此,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不需要进入激活状态进行寻呼PDCCH监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唤醒方法还包括:根据分组信息确定所在分组;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组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以及根据所述发送资源位置,监听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初始激活BWP的带宽、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长度、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相对于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起始偏移量、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频域偏移量以及终端ID。
若终端处于初始激活BWP,则进行以下步骤。
在S25中,根据所述非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的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监听相应唤醒信号。
在S26中,当接收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包括: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以及当接收到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时,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根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需要进行系统信息更新,且基站给所述终端配置了系统信息搜索空间,则所述终端在下一个修改周期开始接收更新的系统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根据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需要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所述终端在当前修改周期内的下一个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传输时机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因此,终端可以尽快收到事关人身安全的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有关组呼叫唤醒信号和公共唤醒信号的更多信息,可参考上文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中的有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信号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91和处理器92,所述存储器上91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9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在存储器91上的计算机程序即为实现上述方法步骤的程序,所述处理器9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所述存储器91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所述步骤请参见上文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101和处理器102,所述存储器上101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1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在存储器101上的计算机程序即为实现上述方法步骤的程序,所述处理器1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所述存储器101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所述步骤请参见上文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在非初始激活BWP上配置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分别用于发送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和所述公共唤醒信号;
其中,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适于提示组内终端进行寻呼PDCCH监听,所述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
根据初始激活BWP的带宽、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长度、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相对于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起始偏移量以及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频域偏移量,确定分组数量,所述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为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中起始位置最接近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默认没有频域偏移量;
根据终端ID和分组数量,确定各终端所在的组;以及
若某个组内有终端被呼叫,为该组终端发送组呼叫唤醒信号;
其中,各组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的位置不同,各组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和起始位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内,实际发送的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可变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域上,所述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存在固定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域上,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间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且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的结束时刻位置位于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之前,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域上,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的起始时刻保持一致,且所述公共唤醒信号位于组呼叫唤醒信号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域上,所述非初始激活BWP上的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间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域上,所述非初始激活BWP上的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与寻呼时机中的第一个寻呼监听时刻所在的时隙的起始时刻保持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包括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适于发送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是否进行系统信息更新,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适于发送第二公共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是否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际发送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固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置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最大持续时间内,实际发送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时域长度是可变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通过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时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在时域上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频域上存在可配置的固定间隔,若没有配置固定间隔,则默认间隔为0。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时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结束时刻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起始时刻在时域上保持一致。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结束位置保持一致,或频分复用的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结束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保持一致。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在时域上的周期均为寻呼DRX周期的整数倍,且均小于或等于修改周期。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周期。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修改周期内的最后一个寻呼时机前配置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和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
20.一种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当前激活的BWP是否为初始激活BWP;
若当前激活的BWP为初始激活BWP,根据所述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的组呼叫唤醒信号和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监听相应唤醒信号;
当接收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当接收到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时,进行寻呼PDCCH监听;
若所述当前激活的BWP为非初始激活BWP,根据非初始激活BWP上配置的公共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监听相应唤醒信号;以及
当接收到所述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适于提示组内终端进行寻呼PDCCH监听,所述公共唤醒信号适于提示所有终端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和/或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其中,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不需要接收组呼叫唤醒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分组信息确定所在分组;
根据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组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以及
根据所述发送资源位置,监听对应的组呼叫唤醒信号;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初始激活BWP的带宽、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长度、第一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频域起始位置相对于初始激活BWP频域边界的起始偏移量、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间频域偏移量以及终端ID;
所述组呼叫唤醒信号的发送频域资源位置间默认没有频域偏移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唤醒信号包括:第一公共唤醒信号和第二公共唤醒信号;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公共唤醒信号时,进行系统信息更新;以及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公共唤醒信号时,接收地震海啸系统信息。
23.一种唤醒信号的配置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所述的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24.一种唤醒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所述的唤醒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0946731.3A 2018-08-17 2018-08-17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0839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6731.3A CN110839214B (zh) 2018-08-17 2018-08-17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6731.3A CN110839214B (zh) 2018-08-17 2018-08-17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9214A true CN110839214A (zh) 2020-02-25
CN110839214B CN110839214B (zh) 2021-12-10

Family

ID=69573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6731.3A Active CN110839214B (zh) 2018-08-17 2018-08-17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921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4430A1 (zh) * 2020-03-03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处理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
WO2021174385A1 (zh) * 2020-03-02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17511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231543A1 (en) * 2020-05-14 2021-11-18 Idac Holdings, Inc. Wtru power saving associated with idle mode
CN113676990A (zh) * 2020-05-15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000181A1 (en) 2020-06-29 2022-01-06 Zte Corporation Power saving techniques
WO2022061493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005593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051321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85587A1 (zh) * 2022-03-30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41498A (ja) * 2007-12-04 2009-06-25 Nec Corp コールシステム、コール方法、コール発信装置、及びコールプログラム
CN101640574A (zh) * 2008-07-30 2010-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及其主要通知消息的传输方法
CN105409307A (zh) * 2013-07-26 2016-03-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非授权频谱上寻呼用户设备
CN108271215A (zh) * 2017-01-03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41498A (ja) * 2007-12-04 2009-06-25 Nec Corp コールシステム、コール方法、コール発信装置、及びコールプログラム
CN101640574A (zh) * 2008-07-30 2010-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及其主要通知消息的传输方法
CN105409307A (zh) * 2013-07-26 2016-03-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非授权频谱上寻呼用户设备
CN108271215A (zh) * 2017-01-03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CHAEL SANDERS, JOHN M MEREDITH: "3GPP Change Reques", 《3GPP R2-1807775》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4385A1 (zh) * 2020-03-02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74430A1 (zh) * 2020-03-03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寻呼处理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
WO2021217511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884377A (zh) * 2020-04-29 2023-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231543A1 (en) * 2020-05-14 2021-11-18 Idac Holdings, Inc. Wtru power saving associated with idle mode
CN113676990B (zh) * 2020-05-15 2023-0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676990A (zh) * 2020-05-15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699902A (zh) * 2020-06-29 2023-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省电技术
WO2022000181A1 (en) 2020-06-29 2022-01-06 Zte Corporation Power saving techniques
WO2022061493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005593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051321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85587A1 (zh) * 2022-03-30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9214B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9214B (zh) 唤醒信号的发送资源位置的配置方法、唤醒方法及其装置
JP7147928B2 (ja) ユーザ装置、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エンティティ及び方法
KR102235394B1 (ko) 정보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및 채널을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836634A1 (en) Sig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network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10546982B (zh) 省电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7109B (zh) 一种寻呼的监听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20037478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972237B (zh) 唤醒信号资源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2036346B (zh) 一种调度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EP2836032A1 (en) Providing a coverage enhanced mode of operation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204389B2 (en) Methods, device and node for DRX of data
CN110475211B (zh) 公共搜索空间的配置方法、监听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CN111294897B (zh) Pdcch的监听方法及装置
CN110913482A (zh) 一种节能信号的侦听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GB2501081A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306556B2 (en) Access point notification of wireless stations about availability of data
EP3294018B1 (en) Extended monitoring window for robust paging
CA313040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power efficient paging escalation
EP4199605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CN115362724A (zh) 基于增强非连续接收的寻呼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1521A (zh) 用于一个小区群组的多个不连续接收的系统和方法
CN114765837B (zh) 省电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67009B (zh) 信息的指示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Vikhrova et al. Energy-efficient paging in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s
EP424707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9 18 / F, block B, Zhizhen building, No.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Room 516, building A, Tsinghua Science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PREADTRUM HI-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