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8899A -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8899A
CN110838899A CN201810935454.6A CN201810935454A CN110838899A CN 110838899 A CN110838899 A CN 110838899A CN 201810935454 A CN201810935454 A CN 201810935454A CN 110838899 A CN110838899 A CN 110838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link
logical channel
targe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54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8899B (zh
Inventor
赵亚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8109354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8899B/zh
Priority to EP19850693.3A priority patent/EP3840512A4/en
Priority to US17/268,571 priority patent/US11516820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0954 priority patent/WO20200350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8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8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8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8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以此完善了网络通信流程,保证5G系统中直接通信链路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Uu接口的LCP(Logical ChannelPrioritization,逻辑信道优先级)是基于网络设置配置的单一的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对应的优先级参数priority进行的。
相互靠近的设备和设备之间允许直接进行通信。为了便于描述,定义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链路称为Sidelink(翻译为直接通信链路或者旁路),且对应的空口也称为直接通信接口。如图1所示。
直接通信的设备可以均是在网的,或者均是脱网的,还可以是部分设备在网,部分设备脱网。对于在网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支持两种资源分配模式:
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即网络直接为直接通信发送终端分配直接通信链路发送使用的具体时/频域资源。
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即预配置或者网络配置直接通信链路发送使用的资源池,终端自行在该发送资源池中选择直接通信链路发送使用的资源即可。
现有技术中定义了在LTE系统中如何执行Uu接口以及直接通信链路的LCP,但是对于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如何执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进行资源分配并未进行有相关方案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以解决新空口系统中并没有定义直接利用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如何执行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过程,造成网络通信不完整,不能保证5G系统中直接通信链路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
进一步地,所述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
物理直接通信链路共享信道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
具体地,当所述终端在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或预配置;当所述终端脱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预配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时,所述映射关系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配置:
广播方式;
第一预设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令为专用信令,所述专用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地,当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所述映射关系配置时,通过预设消息进行所述映射关系的配置;
所述预设消息包括:主信息块MIB和直接通信链路专用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项。
具体地,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由于逻辑信道建立或逻辑信道释放,使得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发生变更。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进一步地,所述特定目标包括:QoS参数时,所述QoS参数包括: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优先级PPPP、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可靠性PPPR和直接通信通信接口数据包的时延预算PDB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地,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逻辑信道时,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的体现形式为: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或者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具体地,在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辅助信息;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具体地,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新建逻辑信道或释放逻辑信道。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包括:
针对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每个目标上行授权,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
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具体地,所述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包括:
按照预设条件,确定可以使用目标上行授权且有直接通信数据传输需求的目标逻辑信道;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列表包含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PSSCH持续传输时间。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包括: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
根据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确定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直接通信目标标识,将所述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作为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包括: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并将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序;
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依次为各个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直到所述所有逻辑信道均已进行资源分配或者资源耗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
进一步地,所述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
物理直接通信链路共享信道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
具体地,当所述终端在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或预配置;当所述终端脱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预配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时,所述映射关系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配置:
广播方式;
第一预设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令为专用信令,所述专用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地,当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所述映射关系配置时,通过预设消息进行所述映射关系的配置;
所述预设消息包括:主信息块MIB和直接通信链路专用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地,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在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由于逻辑信道建立或逻辑信道释放,使得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发生变更。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进一步地,所述特定目标包括:QoS参数时,所述QoS参数包括: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优先级PPPP、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可靠性PPPR和直接通信通信接口数据包的时延预算PDB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地,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逻辑信道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的体现形式为: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或者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具体地,在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辅助信息;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新建逻辑信道或释放逻辑信道。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针对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每个目标上行授权,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
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条件,确定可以使用目标上行授权且有直接通信数据传输需求的目标逻辑信道;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列表包含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PSSCH持续传输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
根据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确定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直接通信目标标识,将所述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作为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并将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序;
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依次为各个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直到所述所有逻辑信道均已进行资源分配或者资源耗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以此完善了网络通信流程,保证5G系统中直接通信链路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终端与基站、终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链路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一些概念进行说明如下。
1)LTE系统Uu接口的LCP是基于网络配置的单一的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对应的优先级参数priority进行的。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步骤1,按照所有有令牌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参数priority降序的顺序进行第一轮资源分配。第一轮资源分配基于每个逻辑信道的PBR(Prioritized Bit Rate,优先比特率)进行。同时根据资源分配情况更新每个逻辑信道可用的令牌数。
步骤2,如果还有剩余资源,那么进行第二轮资源分配。第二轮资源分配是按照所有有数据传输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参数priority降序的顺序分配为PBR之外的数据分配资源。资源分配以所有有令牌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都分配了资源或者资源耗尽为止。
2)LTE直接通信链路的LCP
LTE直接通信链路LCP过程如下:
Step 0:选择直接通信destination(目标)
选择当前直接通信接口有data available(可用数据)的优先级最高的LC对应的Destination。
为了生成每个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PDU(Protocol 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终端需要执行如下操作:
Step 1:为step 0选择的destination对应的有data available且优先级最高的LC分配资源。
Step 2:如果有资源剩余,对step 0选择的destination对应的有data available的LC降序顺序依次分配资源知道资源用完或者所有LC都分配了资源。
3)NR(New Radio,新空口)Uu接口的LCP
5G NR系统主要支持三类业务: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型宽带通信)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大量机器类型通信)
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NR系统物理层支持多numerology/TTI(Transmission Timing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Numerology和TTI的概念分别如下:
Numerology是3GPP RAN1的一个专业术语,可以翻译为参数集。不同numerology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不同numerology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比如5G NR系统支持的子载波间隔至少包括:15KHz,60KHz,这两个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numerology就是两个独立的numerology。一般而言,高速终端使用的numerology和低速终端使用的numerology不同;高频和低频使用的numerology也不相同。不同numerology的使用除了和速度以及频率相关外,业界还有一种理解就是不同业务可以使用的numerology也可能不同,比如URLLC和eMBB使用的numerology可能不同。
传统的LTE系统中,TTI长度为1ms。从LTE R14开始,为了支持时延缩减,引入了不同TTI长度,比如1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正交频分复用)符号长度。不同TTI长度在5G系统中得到沿用并可以应用于每个numerology上,即5G NR中不同numerology可以使用不同TTI长度,也可以使用相同TTI长度,并且任何一个时刻某个numerology上针对不同终端使用的TTI长度可以是动态变化的。TTI长度的选择主要和业务时延相关,比如对于URLLC业务因为其支持的时延要求比较高,所以可能会选择长度较短的TTI长度,比如1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
NR系统物理层支持多numerology/TTI。对于NR系统,一个承载/逻辑信道对应的numerology和/或TTI是通过网络配置的,比如网络在承载/逻辑信道建立时可以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配置承载/逻辑信道对应的numerology和/或TTI。TTI长度的选择主要和业务时延相关,比如对于URLLC业务因为其支持的时延要求比较高,所以可能会选择长度较短的TTI长度,比如1个OFDM符号的TTI长度。
对于NR系统,Uu接口LCP需要考虑的因素称为LCP restrictions(限制参数),具体包括:
allowedSCS-List,用于体现时延要求;
maxPUSCH-Duration,用于体现时延要求;
configuredGrantType1Allowed,用于URLLC;
allowedServingCells由duplication引入,但是使用不限于duplication。
基于LCP restrictions的具体的资源分配过程如下:
步骤1,针对每个UL(Uplink,上行链路)grant(授权),选择可以使用该UL grant的逻辑信道;
针对每个UL grant,按照如下要求选择可以使用该UL grant的逻辑信道(如下要求需要同时满足):
选择配置的allowedSCS-List(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列表)包含该UL grant的SCS(SubCarrier Spacing,子载波间隔)index的逻辑信道;
选择配置的maxPUSCH-Duration(PUSCH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等于该UL grant对应的PUSCH transmission duration的逻辑信道;
如果该UL grant是Type 1 configured grant,那么需要选择configuredGrantType1Allowed设置为TRUE的逻辑信道;
该UL grant位于该逻辑信道配置的allowedServingCells之内。
步骤2,针对每个UL grant进行资源分配;
针对每个UL grant对可以使用该UL grant的逻辑信道进行资源分配:
对所有Bj(令牌)>0的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分配满足PBR要求所需的资源;
根据上一步骤的资源分配情况,更新每个逻辑信道的Bj;
如果还有资源剩余,那么重新按照各个逻辑优先级降序顺序对各个逻辑信道剩余数据分配资源,直到资源耗尽或者没有数据需要分配资源。
具体地,本发明针对新空口系统中并没有定义直接利用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如何执行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的过程,造成网络通信不完整,不能保证5G系统中直接通信链路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的问题,提供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21,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该直接通信链路指的便是前文提到的Sidelink,该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还需要说明的是,该QoS参数包括:
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优先级(PPPP)、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可靠性(PPPR)和直接通信通信接口数据包的时延预算(PDB)中的至少一项。
步骤22,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该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A11、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
该子载波间隔指的是直接通信链路中允许终端使用的子载波间隔。
A12、物理直接通信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在网与终端脱网时,上述映射关系的具体配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当所述终端在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或预配置;当所述终端脱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预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预配置指的是以协议约定的方式配置,或,终端生产厂商在终端出厂时,直接将该映射关系预配置在终端中。
因特定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终端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下面在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角度,分别从特定目标包含的不同内容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如下。
一、所述特定目标包括QoS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所述映射关系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配置:
B1、广播方式;
在此种情况下,网络设备通常会通过预设消息进行所述映射关系的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消息包括:主信息块(MIB)或直接通信链路专用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项。
B2、第一预设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预设信令为专用信令,具体地,所述专用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当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步骤21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项实现:
方式一、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实现方式下,网络设备是将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与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均发送给终端。
方式二、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实现方式下,网络设备只将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与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为了保证网络设备可以知晓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在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终端需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该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网络设备发送的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时,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而当网络设备发送的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时,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C1、事件触发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由于逻辑信道建立或逻辑信道释放,使得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发生变更。
C2、周期性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二、所述特定目标包括逻辑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步骤21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预设信令指的是专用信令,具体地,所述专用信令包括:RRC信令、MAC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所述逻辑信道的体现形式为: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或者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即在此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在发送的信息中不会直接发送逻辑信道,而是发送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以此来表示逻辑信道,或者是发送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以此来表示逻辑信道。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在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终端还需要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辅助信息。
具体地,该第二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D1、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例如,Destination ID)、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例如,LC ID)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直接通信目标指的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或终端与其他终端进行直接通信的业务。
D2、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E1、事件触发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新建逻辑信道或释放逻辑信道。
E2、周期性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终端在获取到上述的映射关系后,便需要依据该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具体地,步骤22的实现方式包括:
步骤221、针对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每个目标上行授权,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进行资源分配时是将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每个上行授权均进行资源分配,本发明实施例中只以处理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一个上行授权为例进行说明,其他上行授权的处理情况与该上行授权的处理情况相同,可同理推出,步骤描述中所提到的目标上行授权指的便是某一个上行授权。
具体地,此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按照预设条件,确定可以使用目标上行授权且有直接通信数据传输需求的目标逻辑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
F1、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列表(allowedSCS-List)包含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F2、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maxPSSCH-Duration)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PSSCH持续传输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需要按照F1和F2规定的方式,进行目标逻辑信道的确定。
步骤222、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根据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确定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直接通信目标标识,将所述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作为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步骤223、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具体地,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并将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序;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依次为各个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直到所述所有逻辑信道均已进行资源分配或者资源耗尽。
需要说明的是,当有多个上行授权时,终端对每个上行授权的处理顺序取决于网络设备的实现。
下面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如下。
场景一、脱网终端(即终端处于脱网状态)直接通信链路上行资源分配过程
步骤1:脱网终端MAC层获取预配置的QoS参数和LCP限制参数(restrictions)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预配置的映射关系可以来自高层(比如RRC层),也可以直接预配置给MAC层。
步骤2:终端从发送资源池中选择资源
对于脱网场景,终端只能使用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方式,由终端根据当前直接通信链路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以及LCP限制参数要求,从预配置的发送资源池中选择合适的资源,即选择至少一个上行授权。
步骤3:针对至少一个上行授权,组织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针对每个上行授权,按照直接通信链路LCP过程,组织MAC PDU。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场景四。
场景二、在网终端(即终端处于在网状态)直接通信链路上行分配过程
步骤1:在网终端获得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关系。
在网场景下,QoS参数和LCP限制参数的映射关系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预配置的映射关系可以来自高层(比如RRC层),也可以直接预配置给MAC层;
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LCP限制参数的映射关系是网络设置配置的,网络设置配置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
Option 1:通过广播方式配置,在MIB或者直接通信链路专用SIB中配置QoS参数和LCP限制参数的映射关系。
Option 2:通过专用信令方式(RRC信令、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配置;进一步通过专用信令方式配置又可以有以下两种可能:
Option 2-1:终端上报辅助信息,网络设备基于终端上报的辅助信息配置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网络设备基于终端上报的辅助信息配置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Option 2-2:终端无需上报辅助信息,网络侧直接配置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和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对于Option 2-1,终端上报的辅助信息内容可以是但不限于: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者,终端上报的辅助信息内容可以是但不限于: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终端的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事件触发上报,即终端直接通信链路由于逻辑信道建立或逻辑信道释放,使得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发生变更,触发上报辅助信息。
周期性上报,该周期性上报的周期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或协议约定。
所述QoS参数包括:PPPP、PPPR和PDB中的至少一项。
步骤3:针对至少一个上行授权,组织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针对每个上行授权,按照直接通信链路LCP过程,组织MAC PDU。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场景四。
场景三、在网终端直接通信链路上行分配过程
步骤1:在网终端获得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关系。
如果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的映射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网络设备配置可以使用如下方式:网络使用专用信令(RRC信令、MAC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基于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配置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的映射关系。
如果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的映射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终端需要上报辅助信息,辅助信息的内容可以是但不限于: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终端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事件触发上报,即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新建逻辑信道或释放逻辑信道。
周期性上报,该周期性上报的周期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的。
所述QoS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现有PPPP(或PPPR)、其他后续可能新引入的PDB中的至少一项。
步骤2:终端获取上行授权
对于在网场景,根据资源分配模式的不同,终端可以自行选择至少一个上行授权或者从网络设备侧获取上行授权。
如果终端使用终端自选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根据当前直接通信链路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的数据量以及LCP限制参数要求,从网络设备配置的发送资源池中选择合适的资源,即选择至少一个上行授权。
如果终端使用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则通过调度请求(SR)/缓冲区状态报告(BSR)过程请求网络进行资源分配,网络设备将分配的上行授权通过调度信令指示给终端。
步骤3:针对至少一个上行授权,组织MAC PDU
针对每个上行授权,按照直接通信链路LCP过程,组织MAC PDU。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场景四。
场景四、直接通信链路基于映射关系的LCP过程
基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终端在直接通信链路的LCP过程如下:
针对每个上行授权,按照如下步骤执行资源分配:
步骤1:针对每个上行授权,选择可以使用该上行授权的逻辑信道
针对每个上行授权,按照如下要求选择可以使用该上行授权的所有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如下要求需要同时满足):
选择配置的allowedSCS-List包含该上行授权的SCS索引的逻辑信道;
选择配置的maxPUSCH-Duration大于等于该上行授权对应的PSSCH持续传输时间的逻辑信道。
步骤2:针对每个上行授权,选择可以使用该上行授权的目标(destination)ID
根据步骤1选择出的所有逻辑信道,选择当前数据传输需求且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目标。
步骤3:UL grant具体资源分配
Step 3-1:从步骤1中选择出的逻辑信道进行进一步筛选,选择出归属于步骤2中选择出来的目标的逻辑信道,并将选择出来的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进行排序。
Step 3-2:按照Step 3-1中确定的降序顺序依次为各个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直到资源耗尽,或者该目标ID对应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都分配了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可以用于解决NR系统中引入了多个numerology/TTI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直接通信链路上行资源分配的问题。基于该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可以保证业务在合适的上行资源进行传输,从而更好的保障业务的QoS。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30,包括:
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分配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
进一步地,所述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
物理直接通信链路共享信道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
进一步地,当所述终端在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或预配置;当所述终端脱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预配置。
可选地,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时,所述映射关系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配置:
广播方式;
第一预设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令为专用信令,所述专用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地,当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所述映射关系配置时,通过预设消息进行所述映射关系的配置;
所述预设消息包括:主信息块MIB和直接通信链路专用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获取模块31,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获取模块31,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模块31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由于逻辑信道建立或逻辑信道释放,使得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发生变更。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进一步地,所述特定目标包括:QoS参数时,所述QoS参数包括: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优先级PPPP、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可靠性PPPR和直接通信通信接口数据包的时延预算PDB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逻辑信道时,所述获取模块31,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的体现形式为: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或者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模块31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辅助信息;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具体地,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新建逻辑信道或释放逻辑信道。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模块3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针对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每个目标上行授权,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具体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
按照预设条件,确定可以使用目标上行授权且有直接通信数据传输需求的目标逻辑信道;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列表包含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PSSCH持续传输时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
根据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确定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直接通信目标标识,将所述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作为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所述分配单元,用于: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并将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序;
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依次为各个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直到所述所有逻辑信道均已进行资源分配或者资源耗尽。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一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40,包括处理器41、收发机42、存储器43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3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1上运行的程序;其中,收发机42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41和存储器43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4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4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4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4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接口4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4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43可以存储处理器4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
物理直接通信链路共享信道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
具体地,当所述终端在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或预配置;当所述终端脱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预配置。
可选地,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时,所述映射关系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配置:
广播方式;
第一预设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令为专用信令,所述专用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当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所述映射关系配置时,通过预设消息进行所述映射关系的配置;
所述预设消息包括:主信息块MIB和直接通信链路专用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具体地,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由于逻辑信道建立或逻辑信道释放,使得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发生变更。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进一步地,所述特定目标包括:QoS参数时,所述QoS参数包括: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优先级PPPP、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可靠性PPPR和直接通信通信接口数据包的时延预算PDB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逻辑信道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的体现形式为: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或者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辅助信息;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具体地,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新建逻辑信道或释放逻辑信道。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针对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每个目标上行授权,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
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条件,确定可以使用目标上行授权且有直接通信数据传输需求的目标逻辑信道;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列表包含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PSSCH持续传输时间。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
根据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确定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直接通信目标标识,将所述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作为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并将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序;
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依次为各个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直到所述所有逻辑信道均已进行资源分配或者资源耗尽。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过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以此完善了网络通信流程,保证5G系统中直接通信链路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终端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6)

1.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
物理直接通信链路共享信道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在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或预配置;当所述终端脱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预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时,所述映射关系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配置:
广播方式;
第一预设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令为专用信令,所述专用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所述映射关系配置时,通过预设消息进行所述映射关系的配置;
所述预设消息包括:主信息块MIB和直接通信链路专用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由于逻辑信道建立或逻辑信道释放,使得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发生变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目标包括:QoS参数时,所述QoS参数包括: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优先级PPPP、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可靠性PPPR和直接通信通信接口数据包的时延预算PDB中的至少一项。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逻辑信道时,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的体现形式为: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或者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辅助信息;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新建逻辑信道或释放逻辑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包括:
针对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每个目标上行授权,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
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包括:
按照预设条件,确定可以使用目标上行授权且有直接通信数据传输需求的目标逻辑信道;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列表包含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PSSCH持续传输时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包括: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
根据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确定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直接通信目标标识,将所述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作为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包括: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并将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序;
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依次为各个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直到所述所有逻辑信道均已进行资源分配或者资源耗尽。
23.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
物理直接通信链路共享信道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在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或预配置;当所述终端脱网时,所述映射关系为预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时,所述映射关系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项进行配置:
广播方式;
第一预设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令为专用信令,所述专用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至少一项。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所述映射关系配置时,通过预设消息进行所述映射关系的配置;
所述预设消息包括:主信息块MIB和直接通信链路专用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项。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支持的所有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预设信令配置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或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信息用于使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QoS参数和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一辅助信息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当前建立的逻辑信道对应的QoS参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由于逻辑信道建立或逻辑信道释放,使得当前有数据传输需求的直接通信业务的QoS参数发生变更。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3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目标包括:QoS参数时,所述QoS参数包括: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优先级PPPP、直接通信接口数据包可靠性PPPR和直接通信通信接口数据包的时延预算PDB中的至少一项。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映射关系为网络设备配置、且所述特定目标包括逻辑信道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的体现形式为: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和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的组合或者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使用第二预设信令配置的逻辑信道与直接通信链路的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辅助信息;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信息、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或,
所述第二辅助信息包括: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和所述直接通信接口逻辑信道标识信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QoS参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
事件触发上报和/或周期性上报。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事件触发上报时,所述事件触发上报的事件包括:终端直接通信链路新建逻辑信道或释放逻辑信道。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辅助信息上报的触发条件包括:周期性上报时,所述周期性上报的周期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和/或协议约定。
4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针对允许使用的上行授权中的每个目标上行授权,确定可以使用所述目标上行授权的目标逻辑信道;
根据所述目标逻辑信道,确定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条件,确定可以使用目标上行授权且有直接通信数据传输需求的目标逻辑信道;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列表包含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子载波间隔;和
目标逻辑信道对应的LCP限制参数中允许使用的PSSCH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上行授权对应的PSSCH持续传输时间。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
根据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确定优先级最高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直接通信目标标识,将所述直接通信目标标识作为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逻辑信道中选择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并将对应于第一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所有逻辑信道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序;
按照优先级降序顺序依次为各个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直到所述所有逻辑信道均已进行资源分配或者资源耗尽。
4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4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直接通信链路的特定目标与直接通信链路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限制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资源分配;
其中,所述特定目标包括:服务质量QoS参数或逻辑信道。
CN201810935454.6A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0838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5454.6A CN110838899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EP19850693.3A EP3840512A4 (en) 2018-08-16 2019-08-16 PROCEDURE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SIDELINK RESOURCES
US17/268,571 US11516820B2 (en) 2018-08-16 2019-08-16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sidelink and terminal
PCT/CN2019/100954 WO2020035045A1 (zh) 2018-08-16 2019-08-16 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5454.6A CN110838899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8899A true CN110838899A (zh) 2020-02-25
CN110838899B CN110838899B (zh) 2021-12-24

Family

ID=69525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5454.6A Active CN110838899B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6820B2 (zh)
EP (1) EP3840512A4 (zh)
CN (1) CN110838899B (zh)
WO (1) WO2020035045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351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节点设备
CN113077154A (zh) * 2021-04-06 2021-07-06 河南博元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资源数据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WO2021219033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27685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2078450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优先级定义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3036205A1 (zh) * 2021-09-11 2023-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16627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27382A1 (zh) * 2022-08-02 2024-02-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73148A4 (en) * 2018-10-26 2021-11-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CCESS CONTROL PROCESS,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SUPPORT
WO2020103772A1 (en) * 2018-11-20 2020-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coordination of configured scheduling
US11882588B2 (en) 2020-03-20 2024-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sidelink transmission with relay
US11792770B2 (en) * 2020-03-20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strictions for relay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11800347B2 (en) * 2020-04-10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UE) capability and assistance information exchange over sidelinks
US20230087091A1 (en) * 2021-09-17 2023-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ata multiplexing based on packet delay
CN113938948B (zh) * 2021-09-23 2024-02-09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边链路终端间协作信息发送配置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06452A1 (en) * 2016-02-10 2017-08-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iority-optimized sidelink data transfer in the case of autonomous resource allocation in lte prose communication
CN107079530A (zh) * 2015-01-30 2017-08-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CN107347214A (zh) * 2016-05-05 2017-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c5接口上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8075828A1 (en) * 2016-10-19 2018-04-26 Convida Wireless, Llc Apparatus
CN108307472A (zh) * 2016-08-1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08353408A (zh) * 2017-10-25 2018-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增补上行载波配置方法及装置和调度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391462A (zh) * 2017-12-08 2018-08-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报告传输和装置
CN110830952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83977C1 (ru) * 2015-11-06 2019-04-03 Сан Пэтент Траст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и передачами прям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течение период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прям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US10299283B2 (en) * 2016-04-29 2019-05-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grant-free and grant-based uplink traffic
EP3273634A1 (en) 2016-07-18 2018-0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CN106658736A (zh) * 2016-10-25 2017-05-10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lte技术的物联网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WO2018141952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gical channel priority reconfiguration for mac-ces in nr
CN106961741B (zh) * 2017-05-04 2019-1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9756986B (zh) * 2017-11-03 2021-07-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包资源分配方法和用户终端
WO2019139319A1 (en) * 2018-01-11 2019-07-18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CN112369103A (zh) * 2018-05-08 2021-02-12 Idac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系统中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和业务成形的方法
US11558895B2 (en) * 2018-05-09 2023-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gical channel indicator
EP3794874A1 (en) * 2018-06-20 2021-03-24 Convida Wireless, Llc Quality of service realization in multi-hop data forwarding
CN112369099A (zh) * 2018-06-21 2021-02-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优先逻辑信道上传输数据的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装置和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EP3794887A1 (en) * 2018-06-28 2021-03-24 Convida Wireless, Llc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s and scheduling requests for new radio vehicle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s
CN116456500A (zh) * 2018-10-31 2023-07-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节点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530A (zh) * 2015-01-30 2017-08-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EP3206452A1 (en) * 2016-02-10 2017-08-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iority-optimized sidelink data transfer in the case of autonomous resource allocation in lte prose communication
CN107347214A (zh) * 2016-05-05 2017-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c5接口上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307472A (zh) * 2016-08-1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WO2018075828A1 (en) * 2016-10-19 2018-04-26 Convida Wireless, Llc Apparatus
CN108353408A (zh) * 2017-10-25 2018-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增补上行载波配置方法及装置和调度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391462A (zh) * 2017-12-08 2018-08-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缓存状态报告传输和装置
CN110830952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DIGITAL INC.: "LCH Selection in LCP based on Transmission Profiles", 《3GPP R2-1708728》 *
INTERDIGITAL INC: "Summary of [99b#40] [NR UP/MAC] LCP", 《3GPP 3GPP TSG-RAN WG2 #100 R2-1712786》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351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节点设备
WO2021219033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27685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2078450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优先级定义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3077154A (zh) * 2021-04-06 2021-07-06 河南博元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资源数据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WO2023036205A1 (zh) * 2021-09-11 2023-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16627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27382A1 (zh) * 2022-08-02 2024-02-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0512A1 (en) 2021-06-23
US20210168826A1 (en) 2021-06-03
WO2020035045A1 (zh) 2020-02-20
EP3840512A4 (en) 2021-11-24
CN110838899B (zh) 2021-12-24
US11516820B2 (en)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8899B (zh)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US11395291B2 (en)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at provide low latency services
US9913257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5226864B2 (ja) 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シグナリングリソース割当
EP333422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CN110225547B (zh) 一种调度请求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392148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3128706B1 (en) Resource reuse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154840B (zh) 资源分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32351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节点设备
EP3706488B1 (en) Uplink data packet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CN103533655A (zh) 一种时分多址系统中分配通信时隙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13821A (zh)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415281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383914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EP400731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logical channel priority,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09151832B (zh) 免授权资源访问方法、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US20220400502A1 (en) Policy-Based Resource Pool Allocation for Low-Latency IIOT and Other Applications
US20220070914A1 (en) Configured grant us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9429335B (zh) 集群语音用户跨运营商抢占方法及设备
WO2018054211A1 (zh) 一种进行上行数据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8588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328138B (zh) Mac pdu的组织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