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8622A -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8622A
CN110838622A CN201910093105.9A CN201910093105A CN110838622A CN 110838622 A CN110838622 A CN 110838622A CN 201910093105 A CN201910093105 A CN 201910093105A CN 110838622 A CN110838622 A CN 110838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ntenna unit
rotation
antenna system
limi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31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8622B (zh
Inventor
周国军
杨培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31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8622B/zh
Priority to US17/427,614 priority patent/US11936118B2/en
Priority to JP2021543217A priority patent/JP7236548B2/ja
Priority to EP20749695.1A priority patent/EP390782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3211 priority patent/WO202015632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8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8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8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8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01Q3/0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one co-ordinate of the orientation
    • H01Q3/0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one co-ordinate of the orientation over a restricted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天线系统和网络设备。本申请中,由控制装置控制天线单元旋转,能够改变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实现天线单元的多辐射方向;相比波束切换天线,无需为了实现多辐射方向而额外增加窄波束天线,能够实现用较少的天线(组)实现更多辐射方向,达到智能天线效果;相比自适应天线阵,不需要专门借助信号处理系统计算用于实现多辐射方向的最佳天线组合方式,大大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将天线主波束对准移动终端信号到达方向,将旁瓣或零向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动终端信号并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
目前,智能天线主要分为波束切换天线和自适应天线阵。波束切换天线由多个窄波束天线构成。这里的窄波束天线是指辐射方向图的波束宽度小于设定波束宽度的天线。波束切换天线中每个窄波束天线的增益较大,覆盖距离较远。对于一个用户,可以选择波束切换天线中一个或一组窄波束天线为该用户提供服务(即处于工作状态)。当用户更换,或用户位置转移时,关闭之前为该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窄波束天线,并选择打开之前已处于关闭的至少一个窄波束天线为该用户提供服务。
自适应天线阵由多个天线形成阵列。自适应天线阵在工作时依据工作环境和用户位置并借助信号处理系统,能够计算出最佳的天线组合方式。通过控制各天线按照计算出的最佳天线组合方式工作,可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不同用户的位置,也可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天线系统和网络设备,以通过控制天线单元旋转改变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天线单元、以及用于控制天线单元旋转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天线单元和外部控制设备连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设备发送的旋转指令,根据接收的旋转指令控制天线单元旋转至目标角度。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机;
电机的数量与天线单元的数量相等,每一电机连接一个天线单元,用于驱动相连接的天线单元旋转。
在一个例子中,每一电机的旋转轴与一个天线单元固定连接;
每一电机根据接收的旋转指令控制旋转轴旋转以带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天线单元旋转至目标角度。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旋转指令携带旋转方向、旋转步数;
所述目标角度为所述旋转步数对应的角度。
在一个例子中,每一天线单元由应用于单输入单输出SISO的一个天线组成,或者由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多个天线组成。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每一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天线单元的旋转路径上,用于校准天线单元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每一天线单元对应两个限位结构,其中一个限位结构设置在该天线单元的预设旋转角度范围中最大角度对应的位置,另一个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预设旋转角度范围中最小角度对应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限位结构在检测到限位事件时变换状态;所述限位事件至少包括:限位结构与天线单元触碰、限位结构与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外部控制设备相连,以使所述外部控制设备在检测到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基于该发生状态变换的天线单元确定出天线单元的当前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并向与该限位结构对应的天线单元连接的控制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用于阻止天线单元在限位事件后继续按照原旋转方向旋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CPU、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天线系统;
所述CPU作为所述天线系统的外部控制设备,与所述天线系统连接,用于向所述天线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发送旋转指令。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CPU针对每一天线,采集该天线单元相关联的参数,所述参数与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相关,根据所述参数并采用指定算法确定该天线单元需要旋转至的目标角度,将目标角度信息携带在旋转指令中发送至该天线单元相连接的控制装置。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CPU在检测到所述天线系统中一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依据该发生状态变换的限位结构的位置确定对应的天线单元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CPU在检测到所述天线系统中一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进一步生成控制指令并向所述天线系统中该天线单元连接的控制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用于阻止天线单元在限位事件后继续按照原旋转方向旋转。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中,由控制装置控制天线单元旋转,能够改变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实现天线单元的多辐射方向;
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天线单元旋转,无需为了实现多辐射方向而额外增加窄波束天线,相比波束切换天线,能够实现用较少的天线(组)实现更多辐射方向,达到智能天线效果。
再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天线单元旋转,不需要专门借助信号处理系统计算用于实现多辐射方向的最佳天线组合方式,相比自适应天线阵,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系统100中电机和天线单元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系统100中天线单元101对应的两个限位结构与外部控制设备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旋转角度范围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中CPU601与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波束切换天线由多个窄波束天线构成。波束切换天线的辐射角度与组成波束切换天线的窄波束天线个数相当。但由于硬件设计限制,组成波束切换天线的窄波束天线个数不能太多,这就导致波束切换天线不可能有很多可切换的辐射角度,波束切换天线的辐射方向控制受到限制。
至于自适应天线阵,其虽然通过不同的天线组合方式实现多辐射方向。但是,天线组合方式需要借助专门的信号处理系统确定,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波束切换天线和自适应天线阵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应用于网络设备,这里的网络设备举例可为接入点(AP:AccessPoint)。
图1所示的天线系统(标记为100)主要包括:天线单元101、以及用于控制天线单元101旋转的控制装置200。
在一个例子中,天线单元101可由应用于单输入单输出(SISO:Single-InputSingle-Output)系统的一个天线组成,或者由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的多个天线组成。
控制装置200,分别与天线单元101、外部控制设备(记为300)连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设备发送的旋转指令,根据接收的旋转指令控制天线单元101旋转至目标角度。在一个例子中,这里的外部控制设备300可以为上述网络设备中的CPU。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中,由控制装置200控制天线单元101旋转,能够改变天线单元101的辐射方向,实现天线单元的多辐射角度切换;
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控制装置200控制天线单元101旋转,无需为了实现多辐射方向而额外增加窄波束天线,相比波束切换天线,能够实现用较少的天线(组)实现更多辐射方向,达到智能天线效果。
再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控制装置200控制天线单元101旋转,不需要专门借助信号处理系统计算用于实现多辐射方向的最佳天线组合方式,相比自适应天线阵,大大降低成本。
在图1中,以天线系统100仅包括一个天线单元101为例示出。在具体实现时,天线系统100中天线单元的数量可大于等于1,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景空间设置。比如,假若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景空间确定出天线系统100最多允许容纳10个天线单元,则天线系统100中天线单元的数量小于等于10。图2示出天线系统100包括N个天线单元的示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天线系统100中天线单元101的数量大于1时,对于天线系统100中不同天线单元,其辐射方向图、波瓣宽度可相同,也可不同,本申请并不具体限定。
还有,当天线系统100中天线单元101的数量大于1时,对于天线系统100中不同天线单元,其中的天线的工作频段可属于同一频段,也可属于不同频段,本申请并不具体限定。
当天线系统100包括N个天线单元时,N大于1,在本申请中,控制装置200可同时控制N个天线单元,只不过需要此时来自外部控制设备300的旋转指令携带待控制的天线单元的标识,以保证控制装置200有针对性地控制对应的天线单元。
在图1或图2中,控制装置200可包括:电机。
在一个例子中,电机的数量与天线单元的数量相等,每一电机连接一个天线单元,用于驱动相连接的天线单元旋转。图3以图2所示的天线单元为例示出天线系统100中电机和天线单元的连接结构。
在具体实现时,每一电机连接一个天线单元,具体是指:每一电机的旋转轴与一个天线单元固定连接。在一个例子中,每一电机的旋转轴可通过固位结构与一个天线单元固定连接。这里的固位结构举例可为钉子等。
当每一电机的旋转轴与一个天线单元固定连接后,每一电机接收到旋转指令,就会控制旋转轴旋转,而因为旋转轴与一个天线单元固定连接,当电机控制旋转轴旋转时,旋转轴旋转就会带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天线单元旋转,最终实现控制天线单元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的电机具体实现时可为步进电机。基于此,上述旋转指令携带旋转方向、旋转步数。每一电机接收到旋转指令,就会根据旋转指令携带的旋转方向、旋转步数控制旋转轴旋转,以带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天线单元旋转至旋转步数对应的目标角度。
如上描述,天线单元是在电机旋转轴的带动下旋转,电机本身是不知道天线单元的当前位置,并且即使确定了天线单元的初始位置,由于电机的旋转轴长期旋转也会累积误差;另外,非正常的运行如停电,也会引起误差。因此,为方便校准天线单元的位置,则可在天线单元的旋转路径上设置与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以方便校准天线单元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每一天线单元对应两个限位结构。对于每一限位结构,其在检测到限位事件时变换状态,所述限位事件至少包括:限位结构与天线单元触碰、限位结构与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这里的预设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本申请中,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与上述的外部控制设备300相连。图4示出天线系统100中天线单元101对应的两个限位结构与外部控制设备300的连接结构。外部控制设备300在检测到任一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则就会基于该发生状态变换的限位结构的位置(上述在天线单元的旋转路径上设置限位结构后,则该设置限位结构的位置就会记录至外部控制设备300),确定出天线单元的当前位置。即实现了天线单元的位置校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外部控制设备300在检测到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还可进一步生成控制指令并向与该限位结构对应的天线单元连接的控制装置发送,控制指令用于阻止天线单元在限位事件后继续按照原旋转方向旋转。通过该控制指令,则能禁止天线单元在到达限位结构后一直持续按照原旋转方向旋转,防止天线单元被损坏。
在本申请中,天线单元(比如图1所示的天线单元101)并不是在360度范围内旋转(实际应用也没有必要),其旋转的角度会受物理空间和电机的控制精度的限制。基于此,本申请会预先根据物理空间和电机的控制精度为天线单元设定旋转角度范围,天线单元在其设定的旋转角度范围内旋转。图5举例示出了天线旋转角度范围。
基于天线的旋转角度范围,在一个例子中,上述在天线单元的旋转路径上设置与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具体是指:天线单元对应的其中一个限位结构设置在该天线单元的预设旋转角度范围中最大角度对应的位置,另一个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预设旋转角度范围中最小角度对应的位置。在具体实现时,作为一个例子,上述预设的旋转角度范围中最小角度对应的位置是指天线单元未开始旋转的初始位置。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限位结构可为限位开关。其中,限位开关具体可为接触式的开关或者非接触式的开关。当限位开关为接触式的开关时,天线单元触碰到限位开关,则限位开关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从原来的第一状态变换为第二状态);当限位开关为非接触式的开关(比如干簧管、光电式、感应式等)时,限位开关在设定距离内感知到天线单元,则限位开关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系统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系统应用的网络设备进行描述: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结构图。在本申请中,该网络设备具体实现时可为AP。
图6所示的网络设备主要包括:CPU601、如上所述的天线系统100。
其中,CPU601作为天线系统100的外部控制设备,与天线系统100连接,用于向天线系统100中的控制装置发送旋转指令。
天线系统100中控制装置200,与天线单元连接,接收来自CPU发送的旋转指令,根据接收的旋转指令控制天线单元旋转至目标角度。
在具体实现时,CPU601会根据与天线系统100中每一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相关联的参数并采用指定算法计算每一天线单元需旋转至的目标角度,之后将目标角度信息携带在旋转指令发送给天线系统100中控制装置200,以由控制装置300根据接收的旋转指令控制天线单元旋转至目标角度。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信道占用率、信噪比、所服务的终端的数量等。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指定算法可类似波束切换天线的切换算法。
至此,完成图6所示的网络设备结构描述。
在本申请中,如上所述,天线系统100中还包括每一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
在本申请中,CPU601连接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在检测到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基于该发生状态变换的天线单元确定出天线单元的当前位置,以实现天线单元的位置校准。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CPU601在检测到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还会生成控制指令并向与该限位结构对应的天线单元连接的控制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用于阻止天线单元在限位事件后继续按照原旋转方向旋转。通过该控制指令,则能禁止天线单元在到达限位结构后一直持续按照原旋转方向旋转,防止天线单元被损坏。
在本申请中,CPU601通过控制总线(Control Bus)连接天线系统100中的控制装置200,以通过控制总线向控制装置200发送旋转指令。以天线系统100中控制装置200包括电机,电机数量与天线数量相等为例,图7举例示出了网络设备中CPU601与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网络设备中如何实现天线多辐射方向的控制进行描述: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可包括CPU801,天线系统802。
在图8中,天线系统802包括N个天线单元(802a_1至802a_N)和N个步进电机(802b_1至802b_N)。在天线系统802中,每一步进电机的旋转轴与一个天线单元固定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网络设备还包括N个射频收发单元(RF TR)(803c_1至802c_N),射频收发单元一端连接CPU801,另一端通过射频电缆连接天线系统802中一个天线单元,用于在CPU801和天线单元之间转发天线信息。
以天线单元802a_1为例,其它天线单元原理类似:
CPU801采集与天线单元802a_1的辐射方向相关联的参数。在一个例子中,这里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强度、信道占用率、信噪比、所服务的终端的数量等。
CPU801根据采集的参数并采用指定算法计算天线单元802a_1旋转的方向(比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和步数。在一个例子中,上述指定算法可类似波束切换天线的切换算法。
CPU801将旋转方向、旋转步数携带在旋转指令中发送给步进电机802b_1(其旋转周与天线单元802a_1固定连接)。
步进电机802b_1接收旋转指令,根据旋转指令携带的旋转方向、旋转步数控制旋转轴旋转。通常,步进电机每一步对应的旋转角度固定。以一步对应的旋转角度为2度为例,假如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步数为5,则表示步进电机802b_1控制旋转轴顺时针旋转10度。
天线单元802a_1与步进电机802b_1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当步进电机802b_1控制旋转轴旋转(比如顺时针旋转10度),则会带动天线单元802a_1旋转(顺时针旋转10度)。
天线单元802a_1的旋转会改变天线单元802a_1的辐射方向,从而实现了天线单元802a_1的辐射方向的多角度控制,达到智能天线效果。
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天线单元旋转,能够改变天线单元802a_1的辐射方向,实现天线单元的多辐射方向。上述是以天线单元802a_1为例,对于其它天线单元,原理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至此,完成本实施例的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系统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天线单元、以及用于控制天线单元旋转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天线单元和外部控制设备连接,接收来自外部控制设备发送的旋转指令,根据接收的旋转指令控制天线单元旋转至目标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机;
电机的数量与天线单元的数量相等,每一电机连接一个天线单元,用于驱动相连接的天线单元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电机的旋转轴与一个天线单元固定连接;
每一电机根据接收的旋转指令控制旋转轴旋转以带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天线单元旋转至目标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旋转指令携带旋转方向、旋转步数;
所述目标角度为所述旋转步数对应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天线单元由应用于单输入单输出SISO的一个天线组成,或者由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多个天线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每一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天线单元的旋转路径上,用于校准天线单元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天线单元对应两个限位结构,其中一个限位结构设置在该天线单元的预设旋转角度范围中最大角度对应的位置,另一个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预设旋转角度范围中最小角度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在检测到限位事件时变换状态;所述限位事件至少包括:限位结构与天线单元触碰、限位结构与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外部控制设备相连,以使所述外部控制设备在检测到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基于该发生状态变换的天线单元确定出天线单元的当前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并向与该限位结构对应的天线单元连接的控制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用于阻止天线单元在限位事件后继续按照原旋转方向旋转。
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CPU、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天线系统;
所述CPU作为所述天线系统的外部控制设备,与所述天线系统连接,用于向所述天线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发送旋转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PU针对每一天线,采集该天线单元相关联的参数,所述参数与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相关,根据所述参数并采用指定算法确定该天线单元需要旋转至的目标角度,将目标角度信息携带在旋转指令中发送至该天线单元相连接的控制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在检测到所述天线系统中一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依据该发生状态变换的限位结构的位置确定对应的天线单元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在检测到所述天线系统中一天线单元对应的限位结构发生状态变换时进一步生成控制指令并向所述天线系统中该天线单元连接的控制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用于阻止天线单元在限位事件后继续按照原旋转方向旋转。
CN201910093105.9A 2019-01-30 2019-01-30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10838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3105.9A CN110838622B (zh) 2019-01-30 2019-01-30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US17/427,614 US11936118B2 (en) 2019-01-30 2020-01-20 Antenna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JP2021543217A JP7236548B2 (ja) 2019-01-30 2020-01-20 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EP20749695.1A EP3907824A4 (en) 2019-01-30 2020-01-20 ANTENNA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PCT/CN2020/073211 WO2020156322A1 (zh) 2019-01-30 2020-01-20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3105.9A CN110838622B (zh) 2019-01-30 2019-01-30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8622A true CN110838622A (zh) 2020-02-25
CN110838622B CN110838622B (zh) 2023-02-28

Family

ID=6957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3105.9A Active CN110838622B (zh) 2019-01-30 2019-01-30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6118B2 (zh)
EP (1) EP3907824A4 (zh)
JP (1) JP7236548B2 (zh)
CN (1) CN110838622B (zh)
WO (1) WO202015632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4112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3d-mimo天线的参数确定方法、3d-mimo天线、基站、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7578A (en) * 1997-02-10 1998-07-07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Compass
CN1638189A (zh) * 2004-01-02 2005-07-13 Kmwusa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通信的天线波束控制系统
US20070262911A1 (en) * 2006-05-11 2007-11-15 Kim Duk Y Variable beam controlling antenna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CN101542840A (zh) * 2007-04-10 2009-09-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多波束天线
CN101847784A (zh) * 2010-05-31 2010-09-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水平方位角远程控制系统
US20120280874A1 (en) * 2009-12-21 2012-11-08 In-Ho Kim Reconfigurable base station antenna
US20130120202A1 (en) * 2011-11-14 2013-05-16 Powerwave Technologies, Inc. Common multi-purpose actuator to control antenna remote electrical tilt, remote azimuth steering and remote azimuth beam-width control
CN105337875A (zh) * 2015-09-24 2016-02-17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路由器和获取无线路由器最佳性能的方法
CN105576374A (zh) * 2015-12-22 2016-05-11 深圳市智行畅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互联汽车电子装置天线角度的系统及调整方法
CN106374222A (zh) * 2016-10-31 2017-02-01 西安坤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中通天线有限旋转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82072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向天线旋转机构及网关设备
CN108711682A (zh) * 2018-05-21 2018-10-26 成都迪优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智能天线及其重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0956B1 (en) * 2003-03-20 2008-07-15 Hemisphere Gps Inc. Satellite position and heading sensor for vehicle steering control
US8686900B2 (en) * 2003-03-20 2014-04-01 Hemisphere GNSS, Inc. Multi-antenna GNSS positioning method and system
US9002565B2 (en) * 2003-03-20 2015-04-07 Agjunction Llc GNSS and optical guidance and machine control
KR100807321B1 (ko) 2005-12-13 2008-02-28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이동통신 기지국용 가변 빔 제어 안테나
CN103022693A (zh) 2012-12-13 2013-04-03 浙江八方电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定向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远程天线调节系统
CN103474771B (zh) 2013-09-26 2015-07-01 宁波迪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卫星天线
CN203733925U (zh) 2014-01-14 2014-07-23 宁波迪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卫星天线限位装置
CN106410363B (zh) 2015-07-30 2019-03-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天线设备的调整方法、装置、天线设备及服务器
CN205830047U (zh) 2016-07-14 2016-12-21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方位可调的无线基站
CN107689478A (zh) 2017-08-23 2018-02-13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旋转可控式ais基站二元八木天线阵
CN207441969U (zh) 2017-10-30 2018-06-01 西安坤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天线系统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7578A (en) * 1997-02-10 1998-07-07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Compass
CN1638189A (zh) * 2004-01-02 2005-07-13 Kmwusa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通信的天线波束控制系统
US20070262911A1 (en) * 2006-05-11 2007-11-15 Kim Duk Y Variable beam controlling antenna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CN101542840A (zh) * 2007-04-10 2009-09-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多波束天线
US20120280874A1 (en) * 2009-12-21 2012-11-08 In-Ho Kim Reconfigurable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01847784A (zh) * 2010-05-31 2010-09-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水平方位角远程控制系统
US20130120202A1 (en) * 2011-11-14 2013-05-16 Powerwave Technologies, Inc. Common multi-purpose actuator to control antenna remote electrical tilt, remote azimuth steering and remote azimuth beam-width control
CN105337875A (zh) * 2015-09-24 2016-02-17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路由器和获取无线路由器最佳性能的方法
CN105576374A (zh) * 2015-12-22 2016-05-11 深圳市智行畅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互联汽车电子装置天线角度的系统及调整方法
CN106374222A (zh) * 2016-10-31 2017-02-01 西安坤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中通天线有限旋转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82072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向天线旋转机构及网关设备
CN108711682A (zh) * 2018-05-21 2018-10-26 成都迪优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智能天线及其重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4112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3d-mimo天线的参数确定方法、3d-mimo天线、基站、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6322A1 (zh) 2020-08-06
CN110838622B (zh) 2023-02-28
US20220102854A1 (en) 2022-03-31
JP7236548B2 (ja) 2023-03-09
JP2022518538A (ja) 2022-03-15
US11936118B2 (en) 2024-03-19
EP3907824A1 (en) 2021-11-10
EP3907824A4 (en) 202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0256B2 (en) Direc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601317B (zh) 具有定向天线的毫米波通信站以及用于快速链路恢复的方法
KR100961447B1 (ko) 제어 프레임들에 기초한 액세스 포인트를 위한 안테나 조종
EP1634377B1 (en) Antenna steering and hidden node recognition for an access point
EP0992117B1 (en)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US7047046B2 (en) Antenna steering for an access point based upon probe signals
US20040145530A1 (en) Antenna steering scheduler for mobile st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173266A (zh)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提供冗余无线电覆盖的方法和设备
WO2008084079A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beam-forming
EP0897230A2 (en) A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 transmitter-receiver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CN101366199A (zh) 具有改进的天线适应性的无线通信设备
US20090046007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fore
CN110838622B (zh) 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12398517A (zh) 天线切换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
EP3292636B1 (en) Transmit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4105284A2 (en) Coordination of beam 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2215788A1 (en) Fixed station of mobile radio system
CN110545122A (zh) 用于无线网络系统的存取点装置
CA2210876C (en) Method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a mobile and a stationary radio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an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ethod
JP2005017069A (ja)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
JP2000078637A (ja)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