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217B -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217B
CN110831217B CN201810911049.0A CN201810911049A CN110831217B CN 110831217 B CN110831217 B CN 110831217B CN 201810911049 A CN201810911049 A CN 201810911049A CN 110831217 B CN110831217 B CN 110831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domain position
slot
terminal devi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10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217A (zh
Inventor
肖洁华
彭金磷
唐臻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10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1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9440 priority patent/WO2020029955A1/zh
Priority to EP19847631.9A priority patent/EP3823396A4/en
Publication of CN110831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17A/zh
Priority to US17/171,469 priority patent/US2021016883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以及在第二时域位置上发送或接收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BWP。由于第二时域位置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从而通过对调度的数据所在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有效缩短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或待发送的数据)的时间长度,降低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随着智能终端的用户不断增长,用户业务量和数据吞吐量也在不断增加,进而对通信带宽和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技术,聚合的载波包含多个CC(Component Carrier,成员载波),多个CC中包含一个主载波(Primary Carrier,简称PC)和一个或者多个辅载波(Secondary Carrier,简称SC)。通过载波聚合可以将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成员载波聚合起来使用,此外第五代移动通信无线电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ewRadio,5G NR)系统还定义了其他频率资源,比如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解决了移动通信对于灵活带宽使用的需求,并提高了无线频带中零散频谱的利用率。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载波聚合技术可以支持跨载波调度。跨载波调度是指在一个成员载波上调度另外的成员载波的数据信道资源。5G系统需要支持更多的业务和更丰富的频谱资源,因此载波聚合以及跨载波调度技术会继续采用,并且由于BWP的引入,跨BWP的调度和反馈也会支持。但在LTE系统中,子载波间隔是固定的。在5G系统中,考虑到高频段的无线传播特性与低频段的无线传输特性差别较大,因此不同频段上子载波间隔可能不同。比如,低频段上子载波间隔为15khz,高频段上子载波间隔为60khz。即使同一频段内,不同载波上的子载波间隔也可能不同。相同载波不同BWP上的子载波间隔也可能不同。
由于5G系统中,子载波间隔不再固定不变,当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时,如何进行跨载波调度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用于对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所在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从而避免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或待发送的数据)的时间较长,增加终端设备的负担。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以及在第二时域位置上发送或接收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其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的。
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在通过调度信息调度数据时,调度的数据可以位于多种可能的时域位置上,但当调度的数据位于某些可能的时域位置上时,会导致终端设备缓存数据的时间较长(可能会超过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进而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和/或调度信息所在的时域位置的结束为止来确定调度的数据所在的时域位置,从而通过对调度的数据所在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有效缩短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或待发送的数据)的时间长度,降低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对调度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能力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或者,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域位置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以及在第二时域位置上接收或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其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的。
如此,通过对调度的数据所在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有效缩短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或待发送的数据)的时间长度,降低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
基于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对调度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基于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不重叠。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调度资源中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的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任一时隙;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BWP。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调度资源中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的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符号位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BWP。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起始符号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确定的,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占用的符号个数是根据所述第二时域单元包括的符号个数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占用的起始符号确定的。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可存储的数据量在被调度资源上的持续时间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起点至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数据信道的信道估计的持续时间长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是设置在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半导体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或者以使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数据调度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自载波调度和跨载波调度示意图;
图3为跨载波调度场景的示意图;
图4A、图4B分别为跨载波调度中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同的示意图;
图4C、图4D分别为不同场景下K0和K2的取值示意图;
图5A为一种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的位置示意图;
图5B为又一种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的位置示意图;
图5C为又一种PDCCH monitoring occasion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自载波的数据调度和跨载波的数据调度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调度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8A、图8B、图9A、图9B、图9C分别为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的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示例图;
图11为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是否限制第二时域位置的一种情形示意图;
图12为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是否限制第二时域位置的又一种情形示意图;
图13为确定是否限制第二时域位置的又一情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也表示先后顺序。“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者多个。“至少一个”、“任意一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种),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中包括网络设备101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比如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网络设备101可以通过网络与第一终端1021、第二终端1022、第三终端1023中的任一终端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base station,BS)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在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在5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新无线节点B(New Radio NodeB,gNB),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和新无线控制器。
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通信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图1所示意的系统架构中,网络设备可以使用调度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以及使用被调度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数据;具体来说,调度信息可以位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调度信息可以为承载在PDCCH中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DCI中的信息域,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被调度资源的数据信道。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使用调度资源接收调度信息,以及根据调度信息中承载的调度信息,使用被调度资源接收或发送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数据可以位于数据信道,数据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PDSCH)(用于承载下行数据)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用于承载上行数据)。以下实施例以数据信道为PDSCH为例进行描述。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资源的种类不作限制,比如,资源可以是载波,也可以是BWP。在一个示例中,调度资源可以为载波内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为BWP内的时频资源;被调度资源可以为载波内的时频资源,或者也可以为BWP内的时频资源。为便于描述,上述调度资源可以称为调度载波,上述被调度资源可以称为被调度载波。以下实施例以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为例进行描述,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可适用于其他资源调度粒度的情况。
在一个例子中,CC1表示调度载波、CC2表示被调度载波,网络设备通过CC1的PDCCH向终端设备发送DCI,该DCI中包括CC2上的PDSCH资源指示信息,通过该指示信息指示分配给该终端设备使用的CC2上的PDSCH时频资源位置,以使该终端设备可在所指示的CC2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在另外的例子中,CC1表示调度载波、CC2表示被调度载波,网络设备通过CC1的PDCCH向终端设备发送DCI,该DCI中包括CC2上的PUSCH资源指示信息,通过该指示信息指示分配给该终端设备使用的CC2上的PUSCH时频资源位置,以使该终端设备可在所指示的CC2上的PUSCH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上述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可以是相同的载波(自载波调度),也可以是不同的载波(跨载波调度)。比如如图2所示,图2中的左图示出了未采用跨载波调度(即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为相同载波)的示意图,图2中的右图示出了跨载波调度(即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为不同载波)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在跨载波调度时,一个载波上的PDCCH可指示其他载波上的PDSCH资源。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主要研究跨载波调度的情形。
在图3所示的跨载波调度的例子中,一个宏基站小区(对应于图中的macro cell)和一个小基站小区(对应于图中的small cell)共享2个下行成员载波:CC1和CC2。smallcell的2个成员载波都在低传输功率下工作,macro cell的CC1在高传输功率工作,CC2在低传输功率工作。因此,在small cell上,使用CC2上的PDCCH来跨载波调度在CC1上的PDSCH资源;在macro cell上,使用CC1上的PDCCH来跨载波调度在CC2上的PDSCH资源。
在跨载波调度的场景下,调度载波的帧结构参数(numerology)和被调度载波的帧结构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帧结构参数可以包括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子载波间隔也可以称为子载波带宽(subcarrier spacing,SCS)。不同的帧结构参数具有不同的索引值μ。如表1所示,为帧结构参数的索引值和帧结构参数的对应关系示意。
表1:帧结构参数的索引值和帧结构参数的对应关系
μ Δf=2<sup>μ</sup>·15[kHz] 循环前缀
0 15 普通(Normal)
1 30 Normal
2 60 Normal,扩展(Extended)
3 120 Normal
4 240 Normal
也就是说,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相同的一个例子中,如图4A所示,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1)位于低频段,子载波间隔为15KHz,被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2)位于高频段,子载波间隔为60KHz,网络设备通过CC1上的PDCCH发送调度信息以指示CC2上的PDSCH和/或PUSCH的资源(比如PDSCH和/或PUSCH所在的时隙以及所在的频域位置)。在另外的例子中,如图4B所示,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1)位于低频段,子载波间隔为15KHz,被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2)位于高频段,子载波间隔为30KHz,网络设备通过CC1上的PDCCH发送调度信息以指示CC2上的PDSCH和/或PUSCH的资源(比如PDSCH和/或PUSCH所在的时隙以及所在的频域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大小与载波的高低频之间可以存在对应关系,比如,载波的子载波间隔越小,则该载波可能位于低频段,载波的子载波间隔越大,则该载波可能位于高频段;在其它情形下,不同子载波间隔的载波也可以位于相同频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示意图中所涉及的CC1、CC2仅为该示意图中所示出的两个载波的标识,便于区分该示意图中的两个载波;不同示意图中所涉及的CC1、CC2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关系,比如,图3中所示意的CC1与图4A中所示意的CC1可以分别代表不同的载波。
在5G NR系统中,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PDCCH与被调度的PDSCH或PUSCH之间的时间(以时隙为单位)关系(也即PDCCH与被调度的PDSCH或PUSCH所在的时域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K0和K2来表示。
针对于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的场景,K0和K2的值可依据PDCCH与被调度的PDSCH或PUSCH所位于的时隙在时域上的差异来确定。如图4C所示,若CC1中的PDCCH1调度的数据信道为CC1中的PDSCH1,由于PDCCH1和PDSCH1位于CC1中的同一时隙(即时隙0),此时K0=0;若CC1中的PDCCH1调度的数据信道为CC1中的PDSCH2,由于PDCCH1位于CC1中的时隙0,PDSCH2位于CC1中的时隙1,以时隙为单位,PDCCH1和PDSCH2在时域上相差1个时隙,此时K0=1。若CC1中的PDCCH2调度的数据信道为CC2中的PUSCH1,由于PDCCH2位于CC1中的时隙0,PUSCH1位于CC2中的时隙0,CC1中的时隙0和CC2中的时隙0在时域上重叠,此时K2=0;若CC1中的PDCCH2调度的数据信道为CC2中的PUSCH2,由于PDCCH2位于CC1中的时隙0,PUSCH2位于CC2中的时隙1,PDCCH2和PUSCH2在时域上相差1个时隙,此时K2=1。
针对于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场景,可使用被调度载波的帧结构参数来解释K0和K2的值。如图4D所示,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1)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被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2)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若CC1中的PDCCH1调度的数据信道为CC2中的PDSCH1,由于PDCCH1在时域上位于CC2中的时隙0,PDSCH1也位于CC2中的时隙0,故此时K0=0;若CC1中的PDCCH1调度的数据信道为CC2中的PDSCH2,由于PDSCH2位于CC2中的时隙1,以CC2的时隙为单位,PDCCH1和PDSCH2在时域上相差1个时隙,此时K0=1;若CC1中的PDCCH1调度的数据信道为CC2中的PDSCH3,由于PDSCH3位于CC2中的时隙2,以CC2的时隙为单位,PDCCH1和PDSCH3在时域上相差2个时隙,此时K0=2。其它情形类似,K0的值可参照图4D中所示意出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图4D中仅示意出PDCCH调度的数据信道为PDSCH,若PDCCH调度的数据信道为PUSCH,则K2的值可参照K0来确定,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对K0和K2的介绍,可知如图4A中,K0和K2均等于10,如图4B中,K0和K2均等于1。目前,对于CA场景中的上下行调度,对K0和K2的配置并没有额外的限制,即对被调度的PDSCH或PUSCH所在的时域位置不做限制,可以存在各种可能性。下文中以PDCCH与被调度的PDSCH为例进行描述。
在5G NR系统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搜索空间集合(search spaceset),每个搜索空间集合的配置参数中可以包括PDCCH监控周期、PDCCH监控偏移、PDCCH监控模式、每个PDCCH监控周期内需要监控的连续时隙个数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PDCCH监控周期用于配置终端设备每隔多少个时隙进行一次监控;PDCCH监控偏移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一个监控周期内的第几个时隙进行监控;PDCCH监控模式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时隙的哪个符号开始监控。此外,每个搜索空间集合对应的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resource set,CORESET)的配置参数中包括每个PDCCH监控周期内需要监控的连续时隙个数。每个搜索空间集合对应的PDCCH监控时机可以根据PDCCH监控周期、PDCCH监控偏移、PDCCH监控模式、每个PDCCH监控周期内需要监控的连续时隙个数(由该搜索空间对应的CORESET的配置参数确定的)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确定。终端设备可以在多个搜索空间集合对应的PDCCH监控时机对控制信道(即PDCCH)进行监控,也就是说,PDCCH可能出现的位置位于PDCCH监控时机。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PDCCH可以位于CORESET所指示的资源里发送,比如,配置的CORESET的参数范围为CORESET的持续时间最多为3个符号,则PDCCH最多可占用3个符号,且不跨时隙;在不考虑PDCCH占用多个符号的情况下,PDCCH的起始位置可以位于时隙中的任何位置。基于此处对于PDCCH的位置的分析可知,终端设备上的PDCCH监控时机存在两种可能的场景。下面对两种可能的场景进行展开介绍。
场景1:a,PDCCH监控时机在调度载波的时隙的前3个符号内出现,最长占3个连续的符号,且在一个时隙内只出现一次;如图5A所示,为一种PDCCH监控时机的位置示意图。b,PDCCH监控时机在调度载波的时隙的任意符号内出现,最长占3个连续的符号,且在一个时隙内只出现一次;如图5B所示,为又一种PDCCH监控时机的位置示意图。
场景2:除了场景1的其他配置情况,比如一个时隙内出现多个PDCCH监控时机的情况。如图5C所示,为又一种PDCCH监控时机的位置示意图。
下面以场景1中a为例,图6为自载波的数据调度和跨载波的数据调度示意图,其中,图6中的(a)所示意的为自载波的数据调度,图6中的(b)所示意的为跨载波的数据调度。
如图6中的(a)所示,调度载波和被调度载波均为图中所示的CC2。PDCCH所在的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间长度为T1a,终端设备接收到PDCCH后进行处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长度为T2a,终端设备对存储的PDSCH进行处理并释放缓存(buffer)所需的时间长度为T3a。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PDCCH后进行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PDCCH进行解析、对PDSCH进行信道估计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PDCCH进行解析可以包括对PDCCH数据进行离散傅氏变换的快速算法(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变换、PDCCH解调、PDCCH解码、DCI数据解析中的一项或多项。可以理解的,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的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也就是说,T2a所代表的时间长度即是指从PDCCH结束的时间点到终端设备开始对存储的PDSCH进行处理的时间长度。在图6中的(a)所示意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从接收并存储PDSCH开始至释放缓存所需的时间长度为T1a+T2a+T3a,即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PDSCH的时间长度为T1a+T2a+T3a。
如图6中的(b)所示,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1)子载波间隔为15KHz,被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2)子载波间隔为60KHz。PDCCH所在的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间长度为T1b,终端设备接收到PDCCH后进行处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长度为T2b,终端设备对存储的PDSCH进行处理并释放缓存(buffer)所需的时间长度为T3b。其中,终端设备接收到PDCCH后进行处理的过程可以参见(a)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在图6中的(b)所示意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从接收并存储PDSCH开始至释放缓存所需的时间长度为T1b+T2b+T3b,即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PDSCH的时间长度为T1b+T2b+T3b。
可以看出,T1b+T2b+T3b明显大于T1a+T2a+T3a,也就是说,在CA场景下,当配置了跨载波调度,且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小于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时,终端设备需要更大的缓存来存储解调前的数据,从而会导致终端设备增加额外的处理负担。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调度方法,通过对数据信道(比如PDSCH)所在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从而有效缩短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PDSCH的时间长度,降低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调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尤其适用于跨载波调度且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小于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场景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小于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也可以表述为调度载波的帧结构参数的索引值小于被调度载波的帧结构参数的索引值,根据上述表1可以看出,二者具有相同含义。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时隙(slot)也可以表述为时域单元,在普通CP情况下,1个时隙包含14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symbols),在扩展CP下,1个时隙包含12个OFDM符号(或简称为符号);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1个时隙所包含的符号也可以为其它个数,具体不做限定,下文中主要以1个时隙包含14个符号为例进行描述。进一步地,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载波上的时隙的时间长度不同,比如,在调度载波(比如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上的1个时隙的时间长度相当于N个被调度载波(比如子载波间隔为60KHz)上的时隙所占用的时间长度。
在一个示例中,N的取值符合公式:N=2μ1-μ2或N=SCS1/SCS2
其中,μ1为被调度载波的帧结构参数的索引值,μ2为调度载波的帧结构参数的索引值;SCS 1为被调度载波子载波间隔,SCS 2为调度载波子载波间隔。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调度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701,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相应地,在步骤702,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域位置上接收调度信息。
步骤703,基于调度信息,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域位置上进行通信。具体可以为,网络设备在第二时域位置上发送或接收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相应地,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域位置上接收或发送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时域位置可以为承载调度信息的PDCCH所在的时域位置,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为承载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的数据信道(PDSCH或PUSCH)所在的时域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位于不同的载波,或者,第一时域位置与第二时域位置也可以位于不同的BWP。以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载波为例,第一时域位置位于的载波可以称为调度载波,第二时域位置位于的载波可以称为被调度载波,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可以小于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
具体实施中,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的方法可能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便于描述,简称为方法a)为,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时域位置和/或终端设备的能力来确定第二时域位置,即第二时域位置受第一时域位置和/或终端设备的能力的限制,具体包括:(1)根据第一时域位置确定第二时域位置;(2)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第二时域位置;(3)根据第一时域位置和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第二时域位置。下面分别针对3种情形进行详细阐述。
(1)根据第一时域位置确定第二时域位置,比如根据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确定第二时域位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不重叠。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可以完全不重叠,进一步地,第一时域位置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在时间上早于第二时域位置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在一个示例(为便于描述,简称示例1)中,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不重叠,可以是指:若第一时域位置位于调度载波中的第一时隙,第一时域位置在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被调度载波中的第二时隙,则第二时域位置位于被调度载波中第二时隙之后的任一时隙。
图8A为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的一种示例图。如图8A所示,第一时域位置位于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1,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中时隙0(第一时隙),第一时域位置占用时隙0中的前3个符号(分别为符号0、符号1和符号2),第一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隙0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即符号2)位于被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2,子载波间隔为60KHz)中的时隙0(第二时隙),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位于CC2中时隙0之后的任一时隙,比如CC2中的时隙1或时隙2或时隙3,具体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时隙之后所携带的数字即为时隙的编号,符号之后所携带的数字即为符号的编号。
通过图8A可以直观看出第一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隙0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即符号2)位于CC2中的时隙0,具体实施中,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一时域位置在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被调度载波中的时隙的编号:
X=Floor{(PDCCH_LastSymbol+1)*N/SymbsInASlot_ScheduledCC} 公式1
其中,X为第一时域位置在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被调度载波中的时隙的编号,Floor()表示向下取整,PDCCH_LastSymbol表示第一时域位置在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的编号(取值为0~SymbsInASlot_SchedulingCC-1,SymbsInASlot_SchedulingCC表示调度载波中的1个时隙包含的符号个数),SymbsInASlot_ScheduledCC表示被调度载波中的1个时隙包含的符号个数。在图8A所示意的例子中,X=Floor{(2+1)*4/14}=0。
图8B为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的又一种示例图。如图8B所示,第一时域位置位于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1,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中时隙0(第一时隙),第一时域位置占用时隙0中的前3个符号(分别为符号0、符号1和符号2),第一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隙0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即符号2)位于被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2,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中的时隙0(第二时隙),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位于CC2中时隙0之后的任一时隙,比如CC2中的时隙1,具体不做限定。同样地,在该示例中,也可根据上述公式1得到第一时域位置在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被调度载波中的时隙的编号X=Floor{(2+1)*2/14}=0。
在又一个示例(为便于描述,简称示例2)中,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不重叠,可以是指:若第一时域位置位于调度载波中的第一时隙,第一时域位置在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被调度载波中的第二时隙,则第二时域位置位于第二时隙,且第二时域位置在第二时隙中占用的符号位于第一时域位置在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
图9A为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的又一种示例图。如图9A所示,第一时域位置位于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1,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中时隙0(第一时隙),第一时域位置占用时隙0中的前3个符号(分别为符号0、符号1和符号2),第一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隙0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即符号2)位于被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2,子载波间隔为60KHz)中的时隙0(第二时隙),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位于CC2中的时隙0,且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占用的符号位于第一时域位置在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比如,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符号可以为符号12和符号13,其中,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起始符号为符号12,符号个数为2。
通过图9A可以直观看出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起始符号和符号个数,具体实施中,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起始符号:
Y=(PDCCH_LastSymbol+1)*N-1 公式2
其中,Y为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起始符号之前的符号的编号。在图9A所示意的例子中,Y=(2+1)*4-1=11,因此,Y为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起始符号的编号为12。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符号个数:
Z=SymbsInASlot_ScheduledCC-Y-1=14-11-1=2 公式3
其中,Z为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符号个数。在图9A所示意的例子中,Z=14-11-1=2。
图9B为第一时域位置和第二时域位置的又一种示例图。如图9B所示,第一时域位置位于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1,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中时隙0(第一时隙),第一时域位置占用时隙0中的前3个符号(分别为符号0、符号1和符号2),第一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隙0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即符号2)位于被调度载波(图中示为CC2,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中的时隙0(第二时隙),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位于CC2中的时隙0,且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占用的符号位于第一时域位置在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比如,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符号可以为符号6、符号7、符号8、符号9、符号10、符号11、符号12和符号13,其中,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起始符号为符号6,符号个数为8。
同样地,在该示例中,也可根据上述公式2得到Y=(2+1)*2-1=5,因此,Y为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起始符号的编号为6;根据上述公式3得到Z=14-5-1=8,因此,Y为第二时域位置在被调度载波的时隙0中可以占用的符号个数为8。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中,示例1(参见图8A和图8B)和示例2(参见图9A和图9B)中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单独适用,或者,也可以结合适用。若将二者结合适用,则参见图9C,可以看出,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为时隙0中的符合12和符号13,也可以位于时隙0之后的任一时隙,且若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时隙0之后的任一时隙,则其可以为该时隙中的任意位置。
(2)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第二时域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能力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和/或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此处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缓存可以用于存储解调前的数据,比如存储解调前的PDSCH,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的缓存也可以称为接收缓存或下行接收缓存;或者,终端设备的缓存也可以用于存储待发送的数据,比如存储待发送的PUSCH(PUSCH发送前需要放入待发送数据缓存),此种情形下,终端设备的缓存也可以称为发送缓存或上行发送缓存。本申请实施例在描述中,仅是以终端设备的缓存用于存储解调前的PDSCH为例,本申请实施例同样可适用于终端设备的缓存用于存储发送前的PUSCH的场景中。
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对调度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可选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包括对PDCCH进行监控的能力,在其它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对调度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可以称为对PDCCH的处理能力;比如,对PDCCH的处理能力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对PDCCH进行FFT、解调、译码以及PDCCH盲检测处理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也可以称为对数据信道的处理能力;比如,对数据信道的处理能力可以包括对PDSCH的处理能力和/或对PUSCH的处理能力,其中,对PDSCH的处理能力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对PDSCH进行解调、解码的能力,具体来说,PDSCH的处理能力与终端设备从开始处理PDSCH到可释放缓存的时间长度有关;对PUSCH的处理能力与终端设备准备PUSCH所需的时间长度有关,终端设备准备PUSCH所需的时间长度是指从终端设备接收到PDCCH到可以发送PUSCH所需的时间长度。对PDCCH进行监控的能力可以是指终端支持哪种PDCCH monitoring场景。
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确定自身的缓存大小,并向网络设备上报其缓存大小;比如,终端设备可以主动向网络设备上报,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后再向网络设备上报,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的上报方式不做限定。
参见图10,为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示例图。下面具体描述终端设备确定自身的缓存大小的一种可能的实现过程。
终端设备在频率范围1(FR1)可支持的信道带宽如表2所示,其中FR1代表的频率范围为450MHz–6000MHz。
表2:终端设备在频率范围1可支持的信道带宽
Figure BDA0001761839630000111
由表2可以看出,终端设备所支持的任一信道带宽均可以配置为多种帧结构,不同的帧结构对应不同的RB个数,因此,终端设备需要根据支持的信道带宽来确定缓存大小。进一步地,针对于同一信道带宽,不同的RB个数对应的频域上的数据个数不同(一个RB对应12个子载波,对应频域上12个数据),由于终端设备无法确定会被配置成哪种帧结构,一般情况下,可按照RB个数最多的情况来确定缓存大小。此外,由于下行数据调度时(比如调度PDSCH),一次调度的时隙中PDSCH最多可以包含14个符号,也可称为一种PDSCH Type A的调度,该调度属于一种时隙调度。为了支持这种基本的调度,终端设备的缓存可以不小于14个符号。基于此,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支持的信道带宽为50MHz,则确定的缓存大小约为270RBs*14symbols。
作为又一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并根据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来确定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其中,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基于对PDCCH的处理能力、对PDSCH的处理能力、对PDCCH进行监控的能力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终端设备的下行接收缓存,网络设备可基于对PUSCH的处理能力来确定终端设备的上行发送缓存。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来确定第二时域位置可以是指,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来确定是否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种实现方式可适用于上述关于终端设备上的PDCCH监控时机所描述的场景1),为便于描述限制的情形,本申请实施例引入比较值M,M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M=Nbuffer-N1-N2
其中,Nbuffer为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对应的符号个数,N1为PDCCH所在的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间长度(T1)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N2为终端设备接收到PDCCH后进行处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长度(T2)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
在图11所示意的例子中,Nbuffer=28,N1=12,N2=13,M=28-12-13=3。此种情形下,如图11中的(a)所示,若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0,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的时间长度为T4a,可以看出,T4a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终端的缓存大小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因此,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0,并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如图11中的(b)所示,若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1,此时,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数据的开始时间点为第二时域位置的起点,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的时间长度为T4b,可以看出,T4b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终端的缓存大小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因此,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1,并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如图11中的(c)所示,若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2,此时,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数据的开始时间点为第二时域位置的起点,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的时间长度为T4c,可以看出,T4c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终端的缓存大小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因此,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2,并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2之后的任一时隙均可参照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2时的情形,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M=28-12-13=3>0时,可无需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也就是说,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位于CC2的时隙0或时隙0后的任一时隙。
在图12所示意的例子中,Nbuffer=14,N1=12,N2=13,M=14-12-13=-11。此种情形下,如图12中的(a)所示,若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0,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的时间长度为T4d,可以看出,T4d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大于终端的缓存大小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因此,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0,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如图12中的(b)所示,若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1,此时,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数据的开始时间点为第二时域位置的起点,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的时间长度为T4e,可以看出,T4e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终端的缓存大小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因此,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1,并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如图12中的(c)所示,若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2,此时,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数据的开始时间点为第二时域位置的起点,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的时间长度为T4f,可以看出,T4f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终端的缓存大小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因此,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2,并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2之后的任一时隙均可参照第二时域位置位于CC2的时隙2时的情形,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M=14-12-13=-11<0时(此时,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缓存可存储的数据量在被调度载波上的持续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域位置的起点至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数据信道的信道估计的持续时间长度),需要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一种可能的限制方法为根据第一时域位置来确定第二时域位置,具体可以参照前文中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第一阈值,若M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则可不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若M小于第一阈值,则可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阈值可以等于0。当考虑到其它处理或数据调度时间导致的时间偏移情况下,第一阈值也可以是其它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比如PDCCH的处理能力、PDSCH的处理能力等)来调整是否需要对终端设备调度的数据信道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比如,当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增强后,则可能无需再对终端设备调度的数据信道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当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变弱后,则可能需要对终端设备调度的数据信道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当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增强后,比如若PDCCH的处理能力增强,则图11、图12或图13中所示意出的T1的长度会变短,若PDSCH的处理能力增强,则图11、图12或图13中所示意出的T2的长度会变短,因此,在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比较值M会相应地变大。举个例子,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的Nbuffer均为28,PDCCH所在的时域位置占用的时间长度(T1)在被调度载波上对应的符号个数N1均为12,终端设备1的处理能力为N2=18,终端设备2的处理能力为N2=13,则对于终端设备1来说,M=28-12-18=-2<0,对于终端设备2来说,M=28-12-13=3>0,因此,对于终端设备1来说,需要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而对于终端设备2来说,无需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若后续终端设备1的处理能力增强,比如终端设备1的处理能力提升为N2=15,此时对于终端设备1来说,M=28-12-15=2>0,可以看出,在终端设备1的缓存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终端设备1的处理能力提升,使得比较值M会相应地变大,进而也可无需再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变弱的情形可参照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增强的情形来处理,二者属于同一思路,此处不再赘述。
(3)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和第一时域位置确定第二时域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和第一时域位置确定第二时域位置可以是指,先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进而根据第一时域位置确定出第二时域位置。也就是说,在该种情形下,可以先根据上述(2)中所描述的内容,来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若需要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则可以根据(1)中所描述的内容,来确定第二时域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限制第二时域位置的方法(为便于描述,简称为方法b),在图13所示意的例子中,PDCCH1调度的PDSCH1和PDCCH2调度的PDSCH2位于连续的两个时隙(即时隙1和时隙2)。此种情形下,如图13中的(a)所示,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PDSCH1)的时间长度为T4g,即在T4g的终点,终端设备方可释放缓存,接收并存储PDSCH2,但由于PDSCH1和PDSCH2占用的符号连续,从图13可以看出,会导致终端设备无法及时接收并存储时隙2的第1个符号中的数据。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被调度载波的多个时隙中的数据信道(比如PDSCH)所占用的符号连续时,需要对PDSCH所在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一种可能的限制方式为:第一数据信道在第一时隙中所占用的结束符号和第二数据信道在第二时隙中所占用的起始符号之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等于终端设备对存储的第一数据信道进行处理并释放缓存所需的时间长度,其中,第一时隙为与第二时隙相邻的前一时隙。也就是说,如图13中的(b)所示,PDSCH1的结束符号和PDSCH2的起始符号之间间隔的时间长度大于等于终端设备对存储的PDSCH1进行处理并释放缓存所需的时间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a与方法b可以分别单独适用,或者,也可以结合适用。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先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二时域位置进行限制,若是,则根据第一时域位置确定第二时域位置。此时,若确定第二时域位置可以位于时隙0后的任一时隙(参见图8A),则在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时隙1后的任一时隙时,可能会出现图13中(a)所示意的情形,因此,可以进一步结合方法b来确定出第二时域位置。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网络设备在通过调度信息调度数据时,调度的数据可以位于多种可能的时域位置上,但当调度的数据位于某些可能的时域位置上时,会导致终端设备缓存数据的时间较长(可能会超过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进而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和/或调度信息所在的时域位置的结束为止来确定调度的数据所在的时域位置,从而通过对调度的数据所在的时域位置进行限制,有效缩短终端设备存储解调前的数据(或待发送的数据)的时间长度,降低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
上述主要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可能的示例性框图,该装置1400可以以软件的形式存在。装置14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402和通信单元1403。处理单元1402用于对装置14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1403用于支持装置14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401,用于存储装置14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14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403可以是通信接口、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其中,该通信接口是统称,在具体实现中,该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多个接口。存储单元1401可以是存储器。
该装置14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半导体芯片。处理单元1402可以支持装置14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中网络设备的动作,通信单元1403可以支持装置1400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处理单元1402和/或所述通信单元1403用于支持装置1400执行图14中的步骤1401和步骤1403。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结合所述通信单元执行:
在第一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以及在第二时域位置上发送或接收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其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不重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调度资源中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的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任一时隙;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BW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调度资源中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的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符号位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BW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起始符号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确定的,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占用的符号个数是根据所述第二时域单元包括的符号个数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占用的起始符号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对调度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或者,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可存储的数据量在被调度资源上的持续时间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起点至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数据信道的信道估计的持续时间长度。
该装置14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半导体芯片。处理单元1402可以支持装置14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中终端设备的动作,通信单元1403可以支持装置1400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处理单元1402和/或所述通信单元1403用于支持装置1400执行图14中的步骤1402和步骤1403。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结合所述通信单元执行:
在第一时域位置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以及在第二时域位置上接收或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带宽部分BWP;其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和/或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不重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调度资源中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的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任一时隙;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BW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调度资源中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的第二时隙;
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符号位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BW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起始符号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确定的,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占用的符号个数是根据所述第二时域单元包括的符号个数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占用的起始符号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对调度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可存储的数据量在被调度资源上的持续时间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起点至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数据信道的信道估计的持续时间长度。
图15给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通信装置1500可以是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也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21、1022或1023。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对应于通信设备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所述通信装置15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01,所述处理器15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所述处理器1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基带芯片,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或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处理器1501也可以存有指令和/或数据1503,所述指令和/或数据1503可以被所述处理器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对应于通信设备的方法。
在一个中可选的设计中,处理器1501中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单元。例如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电路,或者是接口。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电路或接口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50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15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02,其上可以存有指令15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在处理器中。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505和/或天线1506。所述处理器15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收发器15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实现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一种通信装置1500(例如,集成电路、无线设备、电路模块,网络设备,终端等)可包括处理器1501和收发器1505。由收发器1505在第一时域位置发送调度信息以及在第二时域位置上发送或接收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由处理器1501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第二时域位置。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I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虽然在以上的实施例描述中,通信装置以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为例来描述,但本申请中描述的通信装置的范围并不限于此,而且通信装置的结构可以不受图15的限制。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所述设备可以是:
(1)独立的集成电路IC,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子系统;
(2)具有一个或多个IC的集合,可选的,该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存储部件;
(3)ASIC,例如调制解调器(MSM);
(4)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5)接收机、终端、智能终端、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机、移动单元、车载设备、网络设备、云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等等;
(6)其他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域位置上向终端设备发送调度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二时域位置上发送或接收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带宽部分BWP;
其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位于调度资源中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被调度资源中的第二时隙;
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任一时隙;或者,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符号位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
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BW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起始符号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确定的,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符号个数是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包括的符号个数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起始符号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
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对调度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可存储的数据量在被调度资源上的持续时间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起点至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数据信道的信道估计的持续时间长度。
7.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域位置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域位置上接收或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数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不同的BWP;
其中,所述第二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结束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一时域位置位于调度资源中的第一时隙,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位于被调度资源中的第二时隙;
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被调度资源中所述第二时隙之后的任一时隙;或者,所述第二时域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隙,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符号位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
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载波,或者所述调度资源和所述被调度资源位于所述不同的BW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时域资源上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起始符号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一时隙中占用的最后一个符号确定的,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符号个数是根据所述第二时隙包括的符号个数和所述第二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时隙中占用的起始符号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
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包括以下任一项或任意多项:对调度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大小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可存储的数据量在被调度资源上的持续时间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时域位置的起点至所述终端设备完成对所述数据信道的信道估计的持续时间长度。
13.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911049.0A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831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1049.0A CN110831217B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099440 WO2020029955A1 (zh) 2018-08-10 2019-08-06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EP19847631.9A EP3823396A4 (en) 2018-08-10 2019-08-06 DATA PLANNING PROCESS AND DEVICE
US17/171,469 US20210168835A1 (en) 2018-08-10 2021-02-09 Data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1049.0A CN110831217B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217A CN110831217A (zh) 2020-02-21
CN110831217B true CN110831217B (zh) 2021-12-14

Family

ID=6941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1049.0A Active CN110831217B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8835A1 (zh)
EP (1) EP3823396A4 (zh)
CN (1) CN110831217B (zh)
WO (1) WO20200299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26708A1 (en) * 2020-10-05 2023-08-16 Apple Inc. Network operations to reduce pdcch monitoring
CN115623598A (zh) * 2021-07-14 2023-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633707A (zh) * 2022-02-11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2467A (zh) * 2014-11-07 2016-05-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中竞争信道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6304372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655918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7370683A (zh) * 2016-05-13 2017-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8370562A (zh) * 2015-12-31 2018-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调度方法、反馈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03400A (ko) * 2011-03-11 2012-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전송요구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9497747B2 (en) * 2012-06-22 2016-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s
KR20140032705A (ko) * 2012-09-07 2014-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복식 기지국간 주파수 집적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163554B2 (ja) * 2013-08-09 2017-07-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7667496B (zh) * 2015-08-14 2021-04-0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支持授权频带和非授权频带的网络中通信结点的操作方法
KR20170134238A (ko) * 2016-05-27 2017-12-06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Nr 시스템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및 데이터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891988B (zh) * 2016-10-27 2022-08-09 株式会社Kt 用于在下一代无线网络中调度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10477457B2 (en) * 2016-11-03 2019-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support ultra-wide bandwidth in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CN106714322B (zh) * 2016-11-04 2019-02-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跨子带/载波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0211955B2 (en) * 2017-02-02 2019-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lf-duplex operation in new radio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2467A (zh) * 2014-11-07 2016-05-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中竞争信道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6304372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655918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8370562A (zh) * 2015-12-31 2018-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调度方法、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7370683A (zh) * 2016-05-13 2017-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3396A4 (en) 2021-10-13
US20210168835A1 (en) 2021-06-03
WO2020029955A1 (zh) 2020-02-13
CN110831217A (zh) 2020-02-21
EP3823396A1 (en) 2021-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54486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канала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абонент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0764884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or receiv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CN109392141B (zh) 一种调整频域资源和发送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48242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404521B2 (ja) 情報確定方法、情報調整方法、閾値使用方法、端末、及び基地局
CN109152072B (zh) 一种调度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119573B (zh) 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以及控制信息生成方法
US20210168835A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46427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0513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in an OFDM system
AU202020189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756504B (zh)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10258958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424618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0766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and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191901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47529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902178A1 (en) Capacity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06647A (zh) 数据复用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1442466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159680A1 (en)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165612A1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监听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411597A (zh) 通信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芯片
CN115173889A (zh) 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