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068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70683A
CN107370683A CN201610320186.8A CN201610320186A CN107370683A CN 107370683 A CN107370683 A CN 107370683A CN 201610320186 A CN201610320186 A CN 201610320186A CN 107370683 A CN107370683 A CN 107370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ti length
length transmissions
terminal
t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01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70683B (zh
Inventor
高雪娟
郑方政
潘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6103201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70683B/zh
Priority to EP17795427.8A priority patent/EP3457641A4/en
Priority to US16/301,425 priority patent/US10897761B2/en
Priority to KR1020187036191A priority patent/KR102169562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7/081880 priority patent/WO2017193809A1/zh
Priority to JP2018559920A priority patent/JP6932310B2/ja
Publication of CN107370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0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70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0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8Diversity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根据终端自身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可以支持同时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从而保证支持不同长度TTI传输的终端在处理能力内的正确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终端无法正确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变化,ITU等多个组织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都定义了更高的用户面延时性能要求。缩短用户时延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降低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长度。在未来系统通信系统中,可能同时存在短TTI和传统TTI长度的数据传输,具体的数据传输方案还没有确定。
传统TTI是指LTE系统中定义的1个子帧,即1ms长度的TTI;短TTI是指传输长度小于1ms的TTI;目前确定,支持使用短TTI传输的上行信道至少包括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s-PUCCH,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和短物理上行共享信道(s-PUSCH,Short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支持使用短TTI传输的下行信道至少包括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s-PDCCH,Short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和短物理下行共享信道(s-PDSCH,Short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现有技术中的数据传输,对于下行,一个终端在一个子帧中,在一个载波上只能接收一个数据传输,该数据传输可以为单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或者两TB传输;在一个子帧中,在一个载波上只能发送一个数据传输,该数据传输可以为单TB或者两TB传输。
在后续演进的通信系统中在系统的资源划分上,短TTI和传统TTI传输可以通过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以及TDM+FDM方式分布在系统频谱资源上。对于同一个终端,如何处理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还没有明确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终端无法正确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方法1: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法2: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法3: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方法1或所述方法2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存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可选地,还包括:
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当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所述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
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可选地,所述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方法1: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法2: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法3: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确定所述终端根据方法1或方法2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所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存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可选地,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可选地,还包括:
调度所述终端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当调度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所述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确定所述终端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
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使用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或第三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
第十五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
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七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八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九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存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二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三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四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可选地,所述第十六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确定所述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
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确定使用第五确定子模块或第六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
第十九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可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所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第十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十一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二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三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四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存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七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八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可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使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可选地,所述第二十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调度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确定所述终端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
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根据终端自身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可以支持同时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从而保证支持不同长度TTI传输的终端在处理能力内的正确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终端无法正确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例的传统TTI和短TTI下行传输同时进行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例的传统TTI和短TTI上行传输同时进行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例的终端选择发送短TTI进行传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应用例的终端打掉传统TTI中对应短TTI传输时间的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同一个终端无法正确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的问题,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1: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步骤11具体包括,确定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是否能够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在同一个子帧中在不同载波上是否能够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不能同时处理,还包括选择部分TTI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行为。
其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方式一: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式二: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包括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式三: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对于方式三,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的,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此处,如果上下行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都按照上述方式三的具体流程处理,如果上下行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于上行和下行,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方式三的具体流程处理;
如果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每个载波上都按照上述方式三的具体流程处理,如果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每个聚合载波,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方式三的具体流程处理。
另外,对于方式三,还可以与方式一或方式二结合使用,例如,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进一步根据方式一或方式二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一或方式二中的根据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确定选择哪部分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
对于方式二,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否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此处说明,“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可以解释为“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时间段内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为在同一个子帧中,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同一个载波和/或多个载波上的不同第一TTI(短TTI)传输;例如起始符号相同或者对齐的同一个载波和/或多个载波上的不同第一TTI传输;例如,当终端聚合了N个载波时,每个载波上都在相同的符号位置上存在一个第一TTI传输(例如都在第3~6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存在一个数据传输),每个载波上还同时存在一个第二TTI(传统TTI)传输,此时,在当前第一TTI即第3~6个OFDM中,N个载波上一共存在N个第一TTI传输,当然,不同载波上的第一TTI传输的符号个数也可以不同,例如,N个载波中的A个载波上的第一TTI传输占用第3~6个符号,N-A个载波中的第一TTI传输占用第3~8个符号,那么在当前子帧中,起始符号位置相同的第一TTI总数为N-A+A=N个;
此时,由于每个载波上还存在1个第二TTI传输,则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第一TTI传输所在的时间段内的总的第一TTI和第二TTI传输的总数为2N;
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每个载波上的第9~12个符号上还存在另一个第一TTI传输,则在占用第3个OFDM开始传输的第一TTI中,并不计入这些第一TTI传输;当处理完在第3~6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之后,再对在第9~12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进行类似上述对第3~6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的处理。后续类似的描述参考此处的解释。
具体的,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此处,如果上下行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都按照上述方式二的具体流程处理,如果上下行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于上行和下行,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方式二的具体流程处理。
对于方式一,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对于方式一,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此处的处理包括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发送等处理,以及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等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说明此时编码器只能支持选择使用一种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而不能同时支持对两种TTI长度传输的收同时进行编码),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对于方式一,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在上行传输中,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对于方式一,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在上行传输中,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即对于上行传输,可以采用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的方式来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也可以采用预先约定的规则的方式来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其中,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如果选择的是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此处当前子帧中的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实际为当前子帧中的被调度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时间段内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即例如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为N,配置信令可以指示其中可以分配给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比例,例如为a,则终端可以确定其在当前子帧中可以同时处理floor(N×a)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以及N-floor(N×a)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floor为向下取整);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上述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流程同样适用于控制信道的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该方法要求基站在调度的时候避免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调度存在重叠的频域资源给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当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终端确定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此时终端接收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时,总是假设这些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符号上在频域资源重叠部分的数据为0,即实际上在这部分假设基站发送的是使用第一TTI长度的数据而没有发送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其中,对于打孔处理,如果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DMRS符号也包含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SC-FDMA符号中,则也需要对DMRS进行打孔,此时将会影响基站侧对上行数据的信道估计;或者也可以对DMRS不进行打孔,只打孔数据传输部分,在使用第一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共同的DMRS符号上,通过对使用第一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产生相同长度的DMRS来实现对两种数据的DMRS传输,例如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频域资源为RB1~5,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频域资源为RB6~10,DMRS都在一个子帧中的第4个SC-FDMA上的RB1~10中传输相同长度的DMRS,使用不同的循环移位保证各自DMRS在相同时频域资源上的正交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符号优选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此外,对于所述使用第一TTI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表现为使用第一TTI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共享信道,或者表现为使用第一TTI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组合,例如,对于使用第一TTI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可以选择使用方式三,对于使用第一TTI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共享信道,可以同样选择使用方式三,或者选择其他方式,或者选择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进行(此对于基站侧和各种终端同样适用);
例如,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在上行和/或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跟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当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在上行和/或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中,采用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或方式三或者预先约定的方法确定终端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又例如,
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跟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在上行和/或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跟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又例如,
确定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在上行和/或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跟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采用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或方式三或者预先约定的方法确定终端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上述举例中还可以表现为针对每个载波的,即每个载波都按照上述过程来确定,例如: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在上行和/或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载波上的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跟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当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在上行和/或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中,采用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或方式三或者预先约定的方法确定终端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又例如,
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载波上的当前子帧中跟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在上行和/或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载波上的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跟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又例如,
确定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载波上的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在上行和/或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载波上的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跟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采用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或方式三或者预先约定的方法确定终端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根据终端自身能力或者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可以支持同时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从而保证支持不同长度TTI传输的终端在处理能力内的正确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终端无法正确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1: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步骤21具体包括,确定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是否能够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在同一个子帧中在不同载波上是否能够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不能同时处理,还包括选择部分TTI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行为。
其中,所述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方式一: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式二: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包括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式三: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对于方式三,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的,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此处,如果上下行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都按照上述方式三的具体流程处理,如果上下行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于上行和下行,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方式三的具体流程处理;
如果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每个载波上都按照上述方式三的具体流程处理,如果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每个聚合载波,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方式三的具体流程处理。
另外,对于方式三,还可以与方式一或方式二结合使用,例如,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进一步根据方式一或方式二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一或方式二中的根据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确定选择哪部分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
对于方式二,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否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此处说明,“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可以解释为“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时间段内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为在同一个子帧中,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同一个载波和/或多个载波上的不同第一TTI(短TTI)传输;例如起始符号相同或者对齐的同一个载波和/或多个载波上的不同第一TTI传输;例如,当终端聚合了N个载波时,每个载波上都在相同的符号位置上存在一个第一TTI传输(例如都在第3~6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存在一个数据传输),每个载波上还同时存在一个第二TTI(传统TTI)传输,此时,在当前第一TTI即第3~6个OFDM中,N个载波上一共存在N个第一TTI传输,当然,不同载波上的第一TTI传输的符号个数也可以不同,例如,N个载波中的A个载波上的第一TTI传输占用第3~6个符号,N-A个载波中的第一TTI传输占用第3~8个符号,那么在当前子帧中,起始符号位置相同的第一TTI总数为N-A+A=N个;
此时,由于每个载波上还存在1个第二TTI传输,则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第一TTI传输所在的时间段内的总的第一TTI和第二TTI传输的总数为2N;
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每个载波上的第9~12个符号上还存在另一个第一TTI传输,则在占用第3个OFDM开始传输的第一TTI中,并不计入这些第一TTI传输;当处理完在第3~6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之后,再对在第9~12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进行类似上述对第3~6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的处理。后续类似的描述参考此处的解释。
具体的,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此处,如果上下行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都按照上述方式二的具体流程处理,如果上下行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于上行和下行,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方式二的具体流程处理。
对于方式一,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对于方式一,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此处的处理包括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发送等处理,以及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等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说明此时编码器只能支持选择使用一种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而不能同时支持对两种TTI长度传输的收同时进行编码),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此时,由于基站不能确定终端侧在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是否已经完成了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因此,需要对两种传输情况进行盲检,即基站假设终端同时传输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对两种数据同时接收,如果都正确接收到信息(例如循环冗余CRC校验通过),则认为终端同时传输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接收失败(例如CRC校验未通过,或检测为DTX-CRC校验失败),则判断终端仅传送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后续相同的处理方式下基站同样需要盲检。
对于方式一,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对于方式一,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所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所述终端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即对于上行传输,可以采用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的方式来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也可以采用预先约定的规则的方式来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传输或2个传输块的传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其中,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如果选择的是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此处当前子帧中的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实际为当前子帧中的被调度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时间段内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即例如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为N,配置信令可以指示其中可以分配给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比例,例如为a,则终端可以确定其在当前子帧中可以同时处理floor(N×a)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以及N-floor(N×a)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floor为向下取整);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上述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流程同样适用于控制信道的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基站调度所述终端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该方法要求基站在调度的时候避免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调度存在重叠的频域资源给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当调度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所述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所述基站确定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此时基站接收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时,总是假设这些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符号上在频域资源重叠部分的数据为0,即实际上在这部分假设终端发送的是使用第一TTI长度的数据而没有发送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或者,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确定所述终端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即此时基站接收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时,总是假设这些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符号上的数据为0,即实际上没有发送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符号优选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根据终端自身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可以支持同时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从而保证支持不同长度TTI传输的终端在处理能力内的正确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终端无法正确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的问题。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方案主要是根据支持短TTI(第一TTI)传输的终端的能力,确定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可以处理的短TTI和/或传统TTI(第二TTI);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方法1:终端根据其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能力,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可以处理的短TTI和/或传统TTI;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实现;其中,方法1-1、1-2、1-3是针对没有载波聚合能力的终端,方法1-4、1-5是针对有载波聚合能力的终端;
方法1-1:对于不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不论是否支持MIMO),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
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短TTI和传统TTI传输,则终端按照配置信令的指示或者预定的规则选择一种TTI传输进行处理。
所述配置信令可以指示选择短TTI或传统TTI,或者指示选择1TB传输或2TB传输;
所述预定的规则可以约定选择短TTI传输或传统TTI中的一种,或者约定选择1TB传输或2TB传输中的一种。
例如,下行传输时,终端只对短TTI传输进行译码等操作,放弃对传统TTI传输进行译码等操作。
例如,上行传输时,如果终端在传统TTI传输子帧之前收到了在该传统TTI传输子帧中传输的短TTI的调度信息,则终端放弃在传统TTI传输子帧中的传统TTI传输,仅传输短TTI传输;如果终端在传统TTI传输子帧中收到了在该传统TTI传输子帧中或其后子帧中传输的短TTI的调度信息(即终端在传统TTI传输子帧之前没有获得在该子帧中的短TTI的调度信息,终端会逐个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的在该子帧中发送传统TTI中的上行数据),则终端终止对传统TTI的传输,对短TTI传输进行编码等处理,并在相应的调度资源上发送所述短TTI传输。
方法1-2:对于上行传输,对于不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不论是否支持MIMO),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时,如果终端在对短TTI进行编码等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传统TTI的编码等处理,或者如果终端在对短TTI进行编码等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传统TTI的编码等处理,且终端在传统TTI传输子帧中接收到短TTI传输的调度信令,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发送短TTI和传统TTI,否则(即终端在对短TTI进行编码等处理之前未完成对传统TTI的编码等处理,或在传统TTI传输子帧之前接收到在该传统TTI传输子帧中传输的短TTI的调度信令),按照方法1-1处理;
方法1-3:对于不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如果支持MIMO传输(即有MIMO能力,例如上报可以支持的层数不小于2,则至少可以支持同时编码/译码2个TB,下同),如果当前子帧中被调度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的TB个数之和不超过MIMO所支持的TB总数时(例如2个TB),则终端可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该短TTI和传统TTI传输,否则(即如果不支持MIMO,即没有MIMO能力,例如上报可以支持的层数为1),终端按照上述方式1-1和/或方式1-2处理;
例如,对于下行传输,如果终端可以支持MIMO传输,则可以支持同时译码两个TB,当终端在当前子帧中被调度的短TTI和传统TTI都是1TB传输时,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接收和译码短TTI和传统TTI,否则(如果终端在当前子帧中被调度的短TTI和传统TTI都是2TB传输或者其中之一是2TB传输时),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选择对短TTI传输进行译码,放弃对传统TTI传输进行译码,或者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选择对使用2TB传输模式的TTI进行译码,放弃对使用1TB传输的TTI进行译码;或者,按照方法1-1处理;
例如,对于上行传输,如果终端可以支持MIMO传输,则可以支持同时编码两个TB,如果终端在当前子帧中被调度的短TTI和传统TTI都是1TB传输,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编码和发送短TTI和传统TTI,否则(如果终端在当前子帧中被调度的短TTI和传统TTI都是2TB传输或者其中之一是2TB传输时):方式A: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选择对短TTI进行编码和传输,放弃传统TTI的编码/传输,或者,方式B: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选择对使用2TB传输模式的TTI进行编码/传输,放弃对使用1TB传输的TTI进行编码/传输,或者,方式C:按照方法1-1或1-2处理;
方法1-4: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不论是否支持MIMO),根据其可以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确定可以同时处理的TTI总数或TB总数(即可以同时编码/译码的数量),如果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的总数不超过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TI总数或者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的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则终端可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超过TB总数),终端按照配置信令的指示或者预定的规则选择部分数据传输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TI总数为所述可以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N1,或者为
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为所述可以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N1;
例如,对于下行传输,终端支持的最大载波聚合数为N1,可以支持同时译码至少N1个TTI或个TTI,当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的总数不超过N1或时,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接收和译码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所述短TTI传输和传统TTI的总数超过N1或),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优先选择对短TTI传输进行译码,例如,如果所述短TTI传输的总数不超过N1或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传统TTI传输进行译码(如果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时间段内FDM传输多个短TTI,则所述短TTI传输的总数也可能超过N1或如果超过,则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满足不超过N1或个短TTI传输进行译码);或者,按照方法1-1处理;
又例如,对于下行传输,终端支持的最大载波聚合数为N1,可以支持同时译码至少N1个TB,当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的TB总数不超过N1时,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接收和译码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所述短TTI传输和传统TTI的TB总数超过N1):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优先选择对短TTI传输进行译码,例如,如果所述短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N1,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传统TTI传输进行译码(如果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时间段内FDM传输多个短TTI,则所述短TTI传输的TB总数也可能超过N1,如果超过,则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满足不超过N1个TB的短TTI传输进行译码);或者,按照方法1-1处理;
又例如,对于上行传输,终端支持的最大载波聚合数为N2,可以支持同时编码至少N2个TTI或个TTI,当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的总数不超过N2或时,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编码和发送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所述短TTI和传统TTI的总数超过N2或):方式A: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优先选择对短TTI传输进行编码,例如,如果所述短TTI传输的总数不超过N2或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传统TTI传输进行编码(如果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时间段内FDM传输多个短TTI,则所述短TTI传输的总数也可能超过N2或如果超过,则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满足不超过N2或个短TTI传输进行编码),或者,方式B:按照方法1-1或者方法1-2处理;
又例如,对于上行传输,终端支持的最大载波聚合数为N2,可以支持同时编码至少N2个TB,当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N2时,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编码和发送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所述短TTI和传统TTI的TB总数超过N2):方式A: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优先选择对短TTI传输进行编码,例如,如果当前子帧中的短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N2,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传统TTI传输进行编码(如果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时间段内FDM传输多个短TTI,则所述短TTI传输的TB总数也可能超过N2,如果超过,则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满足不超过N2个TB的短TTI传输进行编码),或者,方式B:按照方法1-1或者方法1-2处理;
方法1-5: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根据其可以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以及每个聚合载波可以支持的TB数(即MIMO能力,是否可以支持多TB传输),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即可以同时编码/译码的数量),如果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则终端可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即超过TB总数),终端按照预定的规则选择部分数据传输进行处理;
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为其中,N为可以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Ci为每个可以聚合的载波可以支持的最大TB数;例如,支持1TB传输,则Ci=1,支持2TB传输,则Ci=2;
例如,对于下行传输,根据终端上报的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能力,可知终端在多个波段band支持的最大载波聚合数为N1,根据MIMO能力上报,可以确定每个载波所支持的最大TB个数,从而确定该终端可以同时译码至少个TB,当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时,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接收和译码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所述短TTI和传统TTI的TB总数超过):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优先选择对短TTI传输进行译码,例如,如果当前子帧中的短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传统TTI传输进行译码(如果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时间段内FDM传输多个短TTI,则所述短TTI传输的TB总数也可能超过如果超过,则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满足不超过个TB的短TTI传输进行译码);或者,按照方法1-1处理;
例如,对于上行传输,按照上述类似方式可以确定终端支持的最大载波聚合数为N2,从而确定该终端可以同时译码至少个TB,当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时,则终端可以在该子帧中同时接收和译码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所述短TTI和传统TTI的TB总数超过N1):方式A: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定的规则优先选择对短TTI传输进行译码,例如,如果当前子帧中的短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传统TTI传输进行译码如果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时间段内FDM传输多个短TTI,则所述短TTI传输的TB总数也可能超过如果超过,则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例如从小到大选择满足不超过个TB的短TTI传输进行编码),或者,方式B:按照方法1-1或者方法1-2处理;
对于上述方法1中的各子方法,可以对上行和下行同时适用,或者仅对上行适用,或者仅对下行适用,当对上下行同时适用时,可以分别根据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MIMO能力进行处理,或者以上行和下行中的最大/最小/平均载波聚合/MIMO能力进行处理;
方法2:终端上报可以支持的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的TB总数或TTI总数,并根据该TB总数或TTI总数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可以处理的短TTI和/或传统TTI;
如果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的TB总数不超过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或者,如果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的TTI总数不超过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TI总数,则终端可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否则(超过TB总数和/或超过TTI总数),终端按照预定的规则选择部分数据传输进行处理;
例如,预先定义K个TB总数,使用比特信息上报终端支持的一个TB总数;
对于上行和下行传输,可以统一上报一个TB总数或TTI总数,即上行和下行都支持最大该TB总数或TTI总数;或者对于上行和下行传输,分别上报一个TB总数或TTI总数;
例如,对于下行或上行传输,具体根据TB总数或TTI总数选择短TTI和/或传统TTI传输的过程类似方法1-5,所不同的就是将TB总数或TTI总数替换为上述上报的TB总数或TTI总数;
方法3:终端上报是否可以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的能力,并根据该能力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可以处理的短TTI和/或传统TTI。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可以通过1比特信息统一上报该能力;即如果支持,则上行和下行都支持,如果不支持,则上行和下行都不支持;
或者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分别通过1比特信息独立上报该能力;即可以同时支持,同时不支持,也可以进上行支持或仅下行支持。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可以对所有载波统一指示该能力,即如果支持,则每个聚合载波上都支持,或者,也可以每个载波独立指示该能力;
例如,0表示不支持,1表示支持,反之也可以。
当终端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时,终端可以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处理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如果同时存在调度);当终端不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时,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存在短TTI和传输TTI调度,则根据配置信令或者预先约定选择短TTI和传统TTI中一种进行处理;
所述配置信令可以指示选择短TTI或传统TTI,或者指示选择1TB传输或2TB传输;
所述预定的规则可以约定选择短TTI传输或传统TTI中的一种,或者约定选择1TB传输或2TB传输中的一种;
对于上述方法1/2/3中,终端按照预定的规则选择部分数据传输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可以指示选择短TTI或传统TTI;或者,所述配置信令还可以指示选择A1个短TTI,或A2个传统TTI;
所述预定的规则可以为如下的一种或者组合:
优先选择各聚合载波上的短TTI传输;
按照载波编号顺序(例如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进行选择,直到满足所述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
对于上述方法1/2/3,所述配置信令为高层信令或者携带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
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短TTI传输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统TTI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一种或全部;
当所述配置信令同时携带在短TTI传输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传统TTI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时,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配置信令所指示的内容相同;
如果指示的内容不同,则认为是错误调度,不作处理,或者以携带在短TTI传输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配置信令为准。
较优的,预先约定选择短TTI进行处理;
对于传统TTI,可以放弃该TTI的数据,或者对该TTI中所述短TTI所在的时域部分的数据进行打孔,可以尝试处理该TTI中除了所述短TTI所在的时域位置之外的数据(前提,这部分数据可以自解码)。
所述处理,对于下行传输,为接收/译码;对于上行传输,为编码/发送。
所述短TTI和传统TTI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的不同频域资源上传输;
或者,当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所述短TTI的频域资源与所述传统TTI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时,对传统TTI中与短TTI重叠部分的数据进行打孔处理(即在重叠部分,短TTI的数据将覆盖传统TTI的数据);
或者,对于上行传输,为了保证单载波特性,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总是对传统TTI中对应于短TTI传输的SC-FDMA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处理(即在该子帧中短TTI传输所在的符号上,传统TTI的数据不传输,不论短TTI的频域资源与传统TTI的频域资源是否存在重叠)。
较优的,上述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短TTI传输所在时间段内的短TTI传输,为多个聚合载波上和/或同一个载波上的时域上存在重叠的短TTI传输,如果是在当前子帧中TDM传输的多个短TTI,则逐个短TTI按照上述方式分别进行处理。
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可由终端自身执行,判断在同一子帧上处理的短TTI和/或传统TTI;也可以由终端将相关信息发送至基站,基站进行判断,然后确定终端在同一子帧上处理的短TTI和/或传统TTI,并根据确定的结果生成对应的处理指令下发给终端,终端依据指令进行对应操作。
也就是说,在基站侧接收到终端上报的处理能力时,根据相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方法可以确定终端的具体发送或接收情况(在同一子帧上处理的短TTI和/或传统TTI);较优的,基站应通过调度避免终端放弃部分TTI传输,即总是保证调度的TB总数不超过终端可以支持的TB处理数量,或总是保证按照方法3所上报的是否支持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度,即如果终端对一个载波上报可以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可以对该终端在该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调度短TTI和传统TTI传输(包括上行传输、下行传输中的一种或两者,取决于上报能力的定义方式是上下行统一上报,还是独立上报);如果终端上报该载波上不可以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则基站较优的,应避免对该终端在该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调度短TTI和传统TTI传输。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举例一(对应于方法1):终端上报其载波聚合能力,根据“Supported bandcombination(载波聚合)”中的每个band所对应的“CA bandwidth classes(载波聚合带宽类型)”,可以确定终端在每个band(波段)内的可以支持的聚合载波,从而得到终端在多个band支持的最大载波聚合数为N1,根据“Supported bandcombination”中的每个band的“CA bandwidth classes”所对应的MIMO能力上报,可以确定该“CA bandwidth classes”中的每个载波所支持的最大TB个数,其中,不同band的MIMO能力独立上报,同一个band内的多个载波的MIMO能力相同,从而确定该终端可以同时译码至少个TB,假设按照上述上报确定终端可以支持最大N1=10个载波聚合,每个可以聚合的载波都支持MIMO传输(2TB传输),则根据终端的上述能力,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为10×2=20个,当终端被配置了6个载波(载波1~6)进行载波聚合时,在当前子帧中,
情况1:假设终端的载波1~6都被配置了2TB传输,终端在载波1~6上分别被调度了1个短TTI传输,每个短TTI传输都是2TB传输,终端在载波1~6上分别被调度了1个传统TTI传输,每个传统TTI传输都是2TB传输,则,终端在当前子帧中被调度的TB总数为6×2+6×2=24个,超过了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20,因此,终端需要选择其中的20个TB进行处理,例如,先选择短TTI传输,即对载波1~6上的短TTI传输都进行处理,还存在20-12=8个TB的处理余量,可以进一步选择对传统TTI进行处理,由于同时存在6个传统TTI共计12个TB传输,可以进一步按照载波优先级选择传统TTI传输,例如载波编号从低到高选择,则选择载波1~4上的传统TTI进行处理;因此,在载波1~4上,同时处理了传统TTI和短TTI传输,而在载波5和6上仅对短TTI进行了处理;上述处理过程,对于下行就是译码等过程,对于上行就是编码等过程;
情况2:假设终端的载波1~6都被配置了1TB传输,终端在载波1~6上分别被调度了1个短TTI传输,每个短TTI传输都是1TB传输,终端在载波1~6上分别被调度了1个传统TTI传输,每个传统TTI传输都是1TB传输,则,终端在当前子帧中被调度的TB总数为6+6=12个,没有超过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20,因此,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可以同时处理载波1~6上的所有短TTI和传统TTI传输;上述处理过程,对于下行就是译码等过程,对于上行就是编码等过程。
其中,上述仅以所有载波都有支持2TB传输能力为例,也可能是所支持的聚合载波中部分可以支持2TB,部分不能支持2TB,上述调度的短TTI传输和传统TTI传输也可能部分为2TB传输,部分为1TB传输,过程与上述类似,不再赘述。
举例二(对应于方法2):终端上报其在同一个子帧中可以同时处理的TB总数为20个,当终端被配置了6个载波(载波1~6)进行载波聚合时,在当前子帧中,具体处理情况可以同举例一;
举例三(对应于方法3):终端通过1比特上报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对上行和下行都有效),基站可以调度该终端在同一个下行子帧中同时进行短TTI和传统TTI的下行数据接收,如图3所示,终端在该下行子帧中同时检测到调度传统TTI和短TTI传输的下行调度许可,根据下行调度许可,在相应的资源上同时接收传统TTI下行传输和短TTI下行传输;基站也可以调度该终端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中同时进行短TTI和传统TTI的上行数据发送,如图4所示,终端检测到调度在该上行子帧中传输传统TTI和短TTI传输的上行调度许可,根据上行调度许可,在相应的资源上同时发送传统TTI下行传输和短TTI上行传输;当然,基站也可以在一个子帧仅调度短TTI传输,或仅调度传统TTI传输。
举例四(对应于方法3):终端通过1比特上报其上行传输不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通过另外1比特上报其下行传输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基站可以调度该终端在同一个下行子帧中同时进行短TTI和传统TTI的下行数据接收,如图3所示;当然,基站也可以在一个子帧仅调度短TTI传输,或仅调度传统TTI传输;基站也可以调度该终端在一个上行子帧中仅进行短TTI或传统TTI的上行数据发送;如果基站调度该终端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中同时进行短TTI和传统TTI的上行数据发送,则终端选择其一进行发送,例如终端选择仅发送短TTI的上行传输,如图5所示,或者终端在短TTI所在资源上发送短TTI的上行传输,在该子帧中的除了短TTI所在的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上的传输TTI所调度的频域资源上发送传统TTI的上行传输,如图6所示;
图5:对于另一种情况,反之亦然,即如果终端通过1比特上报其上行传输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处理情况类似本举例中的下行传输,通过另外1比特上报其下行传输不支持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处理情况类似本举例中的上行传输;因此不再赘述。
另外,上述举例中,本发明仅以存在1个短TTI传输为例,在一个子帧中,还可以存在超过1个短TTI传输,多个短TTI传输可以在同一个载波上FDM传输和/或TDM传输,在支持载波聚合时,多个短TTI还可以分别在不同的载波上传输,且多个短TTI传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上述计算与传统TTI同时传输的短TTI时,仅考虑该子帧中的与当前短TTI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短TTI(这是因为当前短TTI传输所在的符号上可能还未获得该子帧中的后续符号上的短TTI传输的调度信息)。上述举例中,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参考符号(即导频)映射方式仅为示例,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的方案,其他导频映射方式下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方案。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根据终端自身能力确定终端是否可以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处理短TTI和传统TTI,也就是,确定是否能够同时编码或者译码短TTI和传统TTI,从而保证支持短TTI传输的终端在处理能力内的正确传输。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71,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第一确定模块71具体用于,确定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是否能够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在同一个子帧中在不同载波上是否能够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不能同时处理,还包括选择部分TTI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行为。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此处,如果上下行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都按照上述第三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如果上下行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于上行和下行,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第三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
如果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每个载波上都按照上述第三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如果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每个聚合载波,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第三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
另外,对于第三确定子模块,还可以与第一确定子模块或第二确定子模块结合使用,例如,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进一步利用第一确定子模块或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一确定子模块或第二确定子模块的流程操作中的根据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确定选择哪部分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
具体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此处说明,“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可以解释为“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时间段内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为在同一个子帧中,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同一个载波和/或多个载波上的不同第一TTI(短TTI)传输;例如起始符号相同或者对齐的同一个载波和/或多个载波上的不同第一TTI传输;例如,当终端聚合了N个载波时,每个载波上都在相同的符号位置上存在一个第一TTI传输(例如都在第3~6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存在一个数据传输),每个载波上还同时存在一个第二TTI(传统TTI)传输,此时,在当前第一TTI即第3~6个OFDM中,N个载波上一共存在N个第一TTI传输,当然,不同载波上的第一TTI传输的符号个数也可以不同,例如,N个载波中的A个载波上的第一TTI传输占用第3~6个符号,N-A个载波中的第一TTI传输占用第3~8个符号,那么在当前子帧中,起始符号位置相同的第一TTI总数为N-A+A=N个;
此时,由于每个载波上还存在1个第二TTI传输,则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第一TTI传输所在的时间段内的总的第一TTI和第二TTI传输的总数为2N;
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每个载波上的第9~12个符号上还存在另一个第一TTI传输,则在占用第3个OFDM开始传输的第一TTI中,并不计入这些第一TTI传输;当处理完在第3~6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之后,再对在第9~12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进行类似上述对第3~6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的处理。
其中,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此处,如果上下行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都按照上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如果上下行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于上行和下行,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
本实施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有多种具体实现功能的处理流程,如下:
第一种,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种,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此处的处理包括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发送等处理,以及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等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三种,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第五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在上行传输中,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四种,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在上行传输中,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七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八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九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包括: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包括: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如果选择的是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此处当前子帧中的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实际为当前子帧中的被调度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时间段内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即例如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为N,配置信令可以指示其中可以分配给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比例,例如为a,则终端可以确定其在当前子帧中可以同时处理floor(N×a)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以及N-floor(N×a)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floor为向下取整);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确定所述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此时终端接收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时,总是假设这些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符号上在频域资源重叠部分的数据为0,即实际上在这部分假设基站发送的是使用第一TTI长度的数据而没有发送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其中,对于打孔处理,如果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DMRS符号也包含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SC-FDMA符号中,则也需要对DMRS进行打孔,此时将会影响基站侧对上行数据的信道估计;或者也可以对DMRS不进行打孔,只打孔数据传输部分,在使用第一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共同的DMRS符号上,通过对使用第一和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产生相同长度的DMRS来实现对两种数据的DMRS传输,例如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频域资源为RB1~5,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频域资源为RB6~10,DMRS都在一个子帧中的第4个SC-FDMA上的RB1~10中传输相同长度的DMRS,使用不同的循环移位保证各自DMRS在相同时频域资源上的正交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符号优选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终端通过根据终端自身能力或者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可以支持同时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从而保证支持不同长度TTI传输的终端在处理能力内的正确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终端无法正确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是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终端,故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终端,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8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82与所述处理器81相连接的存储器83,所述存储器8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8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8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8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是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终端,故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终端,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91,用于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第二确定模块91具体用于,确定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是否能够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在同一个子帧中在不同载波上是否能够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不能同时处理,还包括选择部分TTI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行为。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包括: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此处,如果上下行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都按照上述第六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如果上下行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于上行和下行,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第六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
如果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每个载波上都按照上述第六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如果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每个聚合载波,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第六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
另外,对于第六确定子模块,还可以与第四确定子模块或第五确定子模块结合使用,例如,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进一步利用第四确定子模块或第五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四确定子模块或第五确定子模块的流程操作中的根据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确定选择哪部分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
具体的,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此处说明,“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可以解释为“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时间段内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为在同一个子帧中,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同一个载波和/或多个载波上的不同第一TTI(短TTI)传输;例如起始符号相同或者对齐的同一个载波和/或多个载波上的不同第一TTI传输;例如,当终端聚合了N个载波时,每个载波上都在相同的符号位置上存在一个第一TTI传输(例如都在第3~6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存在一个数据传输),每个载波上还同时存在一个第二TTI(传统TTI)传输,此时,在当前第一TTI即第3~6个OFDM中,N个载波上一共存在N个第一TTI传输,当然,不同载波上的第一TTI传输的符号个数也可以不同,例如,N个载波中的A个载波上的第一TTI传输占用第3~6个符号,N-A个载波中的第一TTI传输占用第3~8个符号,那么在当前子帧中,起始符号位置相同的第一TTI总数为N-A+A=N个;
此时,由于每个载波上还存在1个第二TTI传输,则当前子帧中当前被调度的第一TTI传输所在的时间段内的总的第一TTI和第二TTI传输的总数为2N;
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每个载波上的第9~12个符号上还存在另一个第一TTI传输,则在占用第3个OFDM开始传输的第一TTI中,并不计入这些第一TTI传输;当处理完在第3~6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之后,再对在第9~12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进行类似上述对第3~6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第一TTI的处理。
其中,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此处,如果上下行统一上报所述能力,则都按照上述第五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如果上下行独立上报所述能力,则分别对于上行和下行,按照其对应的上报能力,按照上述第五确定子模块的具体操作处理。
本实施中,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有多种具体实现功能的处理流程,如下:
第一种,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种,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此处的处理包括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发送等处理,以及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等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说明此时编码器只能支持选择使用一种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而不能同时支持对两种TTI长度传输的收同时进行编码),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此时,由于基站不能确定终端侧在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是否已经完成了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因此,需要对两种传输情况进行盲检,即基站假设终端同时传输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对两种数据同时接收,如果都正确接收到信息(例如循环冗余CRC校验通过),则认为终端同时传输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接收失败(例如CRC校验未通过,或检测为DTX-CRC校验失败),则判断终端仅传送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后续相同的处理方式下基站同样需要盲检。
第三种,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第八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四种,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第九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所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第十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十一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二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三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所述终端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具体包括: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其中,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具体包括: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如果选择的是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此处当前子帧中的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实际为当前子帧中的被调度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时间段内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即例如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为N,配置信令可以指示其中可以分配给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比例,例如为a,则终端可以确定其在当前子帧中可以同时处理floor(N×a)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以及N-floor(N×a)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floor为向下取整);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要求基站在调度的时候避免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调度存在重叠的频域资源给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调度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即此时基站接收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时,总是假设这些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符号上在频域资源重叠部分的数据为0,即实际上在这部分假设终端发送的是使用第一TTI长度的数据而没有发送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或者,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确定所述终端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即此时基站接收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时,总是假设这些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符号上的数据为0,即实际上没有发送使用第二TTI长度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符号优选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所述基站通过根据终端上报的自身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是否可以支持同时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从而保证支持不同长度TTI传输的终端在处理能力内的正确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一个终端无法正确处理长度不同的TTI传输的数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五提供的基站是与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基站,故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基站,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10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02与所述处理器101相连接的存储器103,所述存储器1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10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0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六提供的基站是与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基站,故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基站,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和实施例中,所指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可以仅指单播业务,也可以同时包含了广播业务。
其中,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子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子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方法1: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法2: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法3: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方法1或所述方法2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
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确定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存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12.如权利要求3、7、8、9、10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13.如权利要求5或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14.如权利要求3或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当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所述终端确定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所述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
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1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方法1: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法2: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方法3: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确定所述终端根据方法1或方法2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所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具体包括:
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存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或者,
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28.如权利要求19、23、24、25、26和2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29.如权利要求21或2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30.如权利要求19或2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3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度所述终端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当调度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所述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确定所述终端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
3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
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3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使用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或第三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
第十五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39.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40.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41.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42.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
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43.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七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八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确定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九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处理单元,用于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存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二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三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四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十六处理单元,用于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44.如权利要求35、39、40、41、42和4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45.如权利要求37或4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46.如权利要求35或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六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4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确定基站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
4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
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4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上报的能力或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共享信道和/或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TTI长度小于所述第二TTI长度。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或多入多出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
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确定使用第五确定子模块或第六确定子模块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处理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
第十九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上报的能力指示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时,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是否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和/或,
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所述能力是对所有聚合载波统一上报或对每个聚合载波独立上报的。
53.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上报的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54.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的指示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的能力,具体包括:
对于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所述能力是统一或者独立上报的。
55.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时,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若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则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56.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且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如果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57.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但支持MIMO,则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MIMO能力获取支持的传输块总数;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支持的传输块总数,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58.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TTI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所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根据所述终端支持的聚合载波上限值以及每个聚合载波的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根据所述终端所上报的载波聚合能力和MIMO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在同一个子帧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
第十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小于等于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若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以及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小于等于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则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否则,方式A: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方式B:
在上行传输中,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
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59.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十一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二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对于每个载波,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已经完成了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该载波上同时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如果所述终端在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处理之前未完成对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则所述终端在该载波上不支持在当前子帧中同时传输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三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调度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确定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该载波上的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四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行和/或下行传输中,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处理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在当前子帧中同时存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
或者,
第十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不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根据配置信令或预定规则选择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七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载波上的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在当前载波上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或者,
第十八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支持在同一个子帧中同时检测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
第二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同时进行检测。
60.如权利要求51、55、56、57、58和5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接收和/或处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接收和/或处理,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和/或处理;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仅处理和/或发送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处理和/或发送,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或发送。
61.如权利要求53或5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者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配置信令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使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一种进行处理,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1个传输块的数据或2个传输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当前子帧中按照所述预定规则所选择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选择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选择A1个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或A2个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1值,和/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总数超过了所述A2值,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或者,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传输块的数量上限值或所述TTI的数量上限值在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的分配比例;如果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和/或,如果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块总数,或在当前子帧中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超过了根据所述分配比例确定的可以支持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TTI总数,进一步根据载波编号进行选择。
62.如权利要求51或5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十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所述配置信令指示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指示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包含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包含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所述终端选择对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一种进行检测,或者约定所述终端选择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和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中的1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2个传输块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下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之前接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放弃在所述子帧中检测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仅检测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预定规则约定,对于上行传输,如果所述终端在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所在的子帧中收到了在所述子帧中或所述子帧的后一个子帧中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调度信息,则所述终端终止对所述子帧中的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检测,对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63.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调度所述终端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的不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或者接收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调度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和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存在重叠时,对于下行传输,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对于上行传输,确定所述终端在重叠部分将所述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覆盖所述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或者,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上行传输中,在同一载波上的同一子帧中,确定所述终端对使用第二TTI长度传输的数据中对应于使用第一TTI长度传输的数据的符号上的数据进行打孔。
64.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TI长度小于1ms,所述第二TTI长度等于1ms;和/或,
在时域上起始位置对齐或者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多个所述第一TTI的TTI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CN201610320186.8A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Active CN107370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0186.8A CN107370683B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EP17795427.8A EP3457641A4 (en) 2016-05-13 2017-04-2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16/301,425 US10897761B2 (en) 2016-05-13 2017-04-2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of process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different TTI lengths
KR1020187036191A KR102169562B1 (ko) 2016-05-13 2017-04-25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단말기 및 기지국
PCT/CN2017/081880 WO2017193809A1 (zh) 2016-05-13 2017-04-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JP2018559920A JP6932310B2 (ja) 2016-05-13 2017-04-25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0186.8A CN107370683B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0683A true CN107370683A (zh) 2017-11-21
CN107370683B CN107370683B (zh) 2020-06-26

Family

ID=60266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0186.8A Active CN107370683B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7761B2 (zh)
EP (1) EP3457641A4 (zh)
JP (1) JP6932310B2 (zh)
KR (1) KR102169562B1 (zh)
CN (1) CN107370683B (zh)
WO (1) WO20171938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33655A1 (zh) * 2017-01-22 2018-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0029955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87216A1 (en) 2016-05-13 2021-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of downlink transmissions
US11140678B2 (en) 2016-08-12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hort TTI patterns
WO2018173235A1 (ja) * 2017-03-23 2018-09-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631912B (zh) * 2017-03-23 2021-09-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153866B2 (en) * 2017-05-05 2021-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configuration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ies
US10813115B2 (en) * 2017-12-15 2020-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of uplink transport blocks
CN110492969B (zh) * 2018-05-11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753341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7683A (zh) * 2012-01-26 2014-09-24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确定传输时间间隔长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2062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066316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latency, low-bandwidth and low duty cycle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07524A (zh) * 2015-10-30 2016-03-1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hr的发送方法和用户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6901B1 (ko) * 2006-02-07 2010-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687009A (zh) 2008-04-29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中资源选择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661304A1 (en) * 2009-06-19 2020-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78703A1 (en) * 2010-04-13 2011-10-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app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to control channel elements
US9668167B2 (en) * 2012-03-16 2017-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port block size limitation for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operation in LTE
CN104303565A (zh) 2013-04-12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信道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432305B2 (en) 2014-05-19 2022-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
US9844072B2 (en) * 2014-09-26 2017-1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low latency LTE uplink frame structure
US10727983B2 (en) 2014-10-29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length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TTI)
US9801175B2 (en) * 2015-11-06 2017-10-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7683A (zh) * 2012-01-26 2014-09-24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确定传输时间间隔长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2062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适应发送时间间隔(tti)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066316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latency, low-bandwidth and low duty cycle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07524A (zh) * 2015-10-30 2016-03-1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hr的发送方法和用户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33655A1 (zh) * 2017-01-22 2018-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0029955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831217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831217B (zh) * 2018-08-10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57641A4 (en) 2019-05-01
WO2017193809A1 (zh) 2017-11-16
KR20190008887A (ko) 2019-01-25
JP6932310B2 (ja) 2021-09-08
JP2019519979A (ja) 2019-07-11
US10897761B2 (en) 2021-01-19
US20190174492A1 (en) 2019-06-06
EP3457641A1 (en) 2019-03-20
CN107370683B (zh) 2020-06-26
KR102169562B1 (ko)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068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6160931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36660B (zh) 一种反馈数据接收状况的方法
CN104348573B (zh) 一种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034905A (zh)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549734A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7734680A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32646A (zh) Harq-ack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041000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301670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898872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470495B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196736A (zh) 用于监控控制信道的方法和无线装置
CN105325042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8076520A (zh) 一种被用于ue和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7371184A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7371270A (zh) 一种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802771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7295646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294673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1634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728888A (zh) 解调参考信号资源单元个数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15037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CN108347294A (zh) 一种数据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2082648B (zh) 数据重传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