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210A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210A
CN110831210A CN201810904638.6A CN201810904638A CN110831210A CN 110831210 A CN110831210 A CN 110831210A CN 201810904638 A CN201810904638 A CN 201810904638A CN 110831210 A CN110831210 A CN 110831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plink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arrier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46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210B (zh
Inventor
张晓然
李男
胡南
邵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046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10B/zh
Priority to JP2021507043A priority patent/JP7122458B2/ja
Priority to US17/267,297 priority patent/US20210321476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6081 priority patent/WO2020029756A1/zh
Priority to EP19846324.2A priority patent/EP3836704A4/en
Publication of CN110831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04B1/383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F exposure to the user, e.g. by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transceiver while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23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for simultaneous baseban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5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指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国际上通常使用SAR值来衡量终端辐射的热效应,也代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针对SAR值各个国家或区域都制定了相应的强制性管理要求,终端入网检测必须符合。中国、日本和欧盟采用的相同的标准,任意每10g物体接收到的SAR限值低于2.0w/kg;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参照的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标准,任意每10g物体接收到的SAR限值低于1.6w/kg。
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阶段,在Band 41频段(2496-2690MHz)定义了高功率终端,即功率为26dBm的终端,该终端类型定义为(PC,Power Class)2。由于北美等区域采用的SAR指标比较严格,终端厂家提出在上行时隙占比较多时无法满足SAR要求,在标准中对高功率终端的可用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上行链路(UL,UpLink)/下行链路(DL,Down Link)配置进行了限制,以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的管制要求。
在LTE相关标准制定时,一方面,由于可预见的业务类型并没有基于上行时隙数量高于下行时隙数量;另一方面,现有标准中强制Band 41高功率终端不允许在上行时隙比例较高(例如上行时隙比例大于50%)的配置上工作。同时LTE时代仅支持单频段的高功率终端,并未引入上行多个频段聚合的时候的高功率终端。
在5G网络中,终端类型更加多样,不仅针对单频段有高功率终端的需求,对于非独立部署的EN-DC(LTE和新无线(NR,New Radio)双连接)场景,或者支持上行聚合的载波聚合(CA)/双连接(DC)/补充上行传输(SUL)场景,均有上行高功率需求,对于这种聚合的场景,需要考虑终端的总发射功率超过23dBm时,如何满足SAR要求的问题。同时,NR引入了灵活的帧结构,不存在固定TDD配比,限制NR的高功率使用,将对NR的灵活性造成不利影响。考虑聚合场景,尤其是跨频段、跨制式的聚合场景,两个频段的SAR辐射性能可能不同,如何调度终端的高功率发射,同时满足SAR需求,现有技术中,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SUL。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LTE和NR的双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NR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基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确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
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广播信息;或者,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功率余量报告(PHR,Power Headroom Report)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基于所述PHR的配置信息向网络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余量报告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的PH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时间窗内,若所述终端上行发送或者被调度的上行超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所述终端控制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基于功率回退之后或者降低功率等级之后的功率,计算在服务小区中自身允许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包括更新的最大发射功率或功率等级。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SUL。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LTE和NR的双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或者,
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PHR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分配上行资源,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资源的资源调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SUL。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LTE和NR的双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NR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基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确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
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广播信息;或者,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PHR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PHR的配置信息向网络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的PH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二时间窗内,若所述终端上行发送或者被调度的上行超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所述终端控制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基于功率回退之后或者降低功率等级之后的功率,计算在服务小区中自身允许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包括更新的最大发射功率或功率等级。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和调度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所述调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SUL。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LTE和NR的双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或者,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广播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通过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通过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PHR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调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分配上行资源,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资源的资源调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网络设备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终端上报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和/或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便于网络设备获知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和/或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并在满足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根据获知的信息进行终端的上行传输合理调度,尤其适用于跨频段、跨制式的聚合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又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SUL。其中,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LTE和NR的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例如表1所示,对于option B、C、F、I等类型,即功率为26dBm的power class2(PC2)类型,终端需要通过第一指示信息上报功率等级类型。
表1
Option EN-DC power class LTE power class NR Power class
A PC3 PC3 PC3
B PC2 PC2 PC3
C PC2 PC3 PC2
D PC3 PC2 PC3
E PC3 PC3 PC2
F PC2 PC2 PC2
G PC3 PC2 PC2
I PC2 PC3 PC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其中,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例如:终端上报在带宽(band)A和band B组合下支持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为6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具体如表2所示,表2表明了终端可被调度的Band A和Band B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支持情况,1表示支持,0表示不支持。
表2
Band A/Band B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1 1 1 1 1 0 0 0 0
20% 1 1 1 1 0 0 0 0 0
30% 1 1 1 0 0 0 0 0 0
40% 1 1 0 0 0 0 0 0 0
50% 1 0 0 0 0 0 0 0 0
60% 0 0 0 0 0 0 0 0 0
70% 0 0 0 0 0 0 0 0 0
80% 0 0 0 0 0 0 0 0 0
90% 0 0 0 0 0 0 0 0 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例如参照表2所示,表2表示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表2中的颗粒度为1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作为一种示例,终端中可预先定义如表2所示的至少一个表格,每个表格表示不同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则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具体可以是预先定义的表格的标识,即终端不上报表格的具体内容,仅上报表格的标识,这样可大大的节省数据开销。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例如:终端上报在bandA和band B组合下支持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为band A50%,band B 5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本实施方式适用于EN-DC的场景,所述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对应于LTE网络,LTE网络侧采用固定的时隙配比,即上下行配置为0至6;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对应于NR网络,NR网络侧采用动态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作为一种示例,可参照表3所示,表3表明了终端在LTE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时,在NR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支持情况,1表示支持,0表示不支持。
表3
LTE/NR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TDD config 0 1 1 1 0 0 0 0 0 0
TDD config 1 1 1 1 1 0 0 0 0 0
TDD config 2 1 1 1 1 1 0 0 0 0
TDD config 3 1 1 1 1 1 1 0 0 0
TDD config 4 1 1 1 1 1 1 0 0 0
TDD config 5 1 1 1 1 1 1 0 0 0
TDD config 6 1 1 1 0 0 0 0 0 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例如参照表3所示,表3表明了终端在LTE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时,在NR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支持情况,以及表3中NR网络侧采用的动态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的颗粒度为1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作为一种示例,终端中可预先定义如表3所示的至少一个表格,每个表格表示终端在LTE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时,在NR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不同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则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具体可以是预先定义的表格的标识,即终端不上报表格的具体内容,仅上报表格的标识,这样可大大的节省数据开销。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适用于EN-DC场景,例如参照表4所示,所述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对应于LTE网络,LTE网络侧采用固定的时隙配比,即上下行配置为0至6;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对应于NR网络,对应于LTE网络侧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的NR侧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分别可以为30%、50%、50%、50%、50%、50%、30%。
表4
Figure BDA0001760313030000201
Figure BDA000176031303000021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例如当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即配置1-5)时,终端上报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为5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本实施方式适用于EN-DC场景,LTE侧采用固定时隙配比,NR采用动态上下行时隙配比,例如:所述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对应于LTE网络,LTE网络侧采用固定的时隙配比,如上下行配置为0至6中的任一上下行配置;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对应于NR网络,NR网络侧采用动态的上下行时隙配比针对TDD config2,NR可用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为5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于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在第一时间窗内,对于LTE TDD的上下行配置1(例如50%UL)或者FDD,终端可被调度的NR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本实施方式适用于EN-DC场景,例如:针对TDD config 1,NR可用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为50%;又例如:针对FDD,NR可用的最大上行占比为2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配置信息。
这里,包含在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的所述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NR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基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确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示例,在EN-DC场景下,所述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为LTE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和NR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作为另一种示例,在LTE或者NR载波聚合、双连接、SUL场景下,所述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为多个载波/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广播信息;或者,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作为一种示例,通过广播信息发送,该广播信息例如SIB1信息,适用于小区选择或重选,在网络接入前使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第一专用信令例如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用于在增加副载波或副小区(载波聚合或双连接)时,告知终端新增的副载波或副小区中相关配置信息。第二专用信令例如MobilityControlInfo,用于告知终端目标小区的相关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资源调度信息,基于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的指示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时间窗内,若所述终端上行发送或者被调度的上行超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所述终端控制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所述终端基于功率回退后或者降低功率等级后的功率,计算在服务小区中自身允许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例如可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PCMAX,f,c在一个范围内,如下:
PCMAX_L,f,c≤PCMAX,f,c≤PCMAX_H,f,c
其中,PCMAX_L,f,c表示这个范围的最低值,PCMAX_L,f,c的计算方法为:
PCMAX_L,f,c=MIN{PEMAX,c–ΔTC,c,(PPowerClass–ΔPPowerClass)–额外的功率回退及插损};
其中,(PEMAX,c–ΔTC,c)表示网络允许的最大输出功率,((PPowerClass–ΔPPowerClass)–额外的功率回退及插损)表示终端实际能达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PowerClass–ΔPPowerClass)是功率回退后或降低功率等级后的终端功率。
其中PCMAX_H,f,c其中表示这个范围的最高值,PCMAX_H,f,c的计算方法为:
PCMAX_H,f,c=MIN{PEMAX,c,PPowerClass–ΔPPowerClass};
其中,PEMAX,c表示网络允许的最大输出功率,(PPowerClass–ΔPPowerClass)为功率回退后或降低功率等级后的终端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包括更新的最大发射功率或功率等级,用于辅助网络设备做调度决策。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终端上报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和/或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便于网络设备获知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和/或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并在满足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根据获知的信息进行终端的上行传输合理调度,尤其适用于跨频段、跨制式的聚合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步骤202: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PHR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步骤203:所述终端基于所述PHR的配置信息向网络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本实施例的步骤201以及相关描述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步骤101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的PH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资源调度信息,基于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的指示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时间窗内,若所述终端上行发送或者被调度的上行超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所述终端控制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基于功率回退后或者降低功率等级后的功率,计算在服务小区中自身允许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包括更新的最大发射功率或功率等级,用于辅助网络设备做调度决策。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终端上报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和/或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便于网络设备获知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和/或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并在满足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根据获知的信息进行终端的上行传输合理调度,尤其适用于跨频段、跨制式的聚合场景。另一方面,终端可通过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的方式满足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适用于更多的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网络设备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步骤302: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根据终端上报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终端的上行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网络设备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步骤402: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PHR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步骤403: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步骤404: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HR的配置信息包括CA或者DC场景下的PHR上报,例如网络指示上报PSCell和SCell的PHR。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例如包括:LTE网络指示是否上报NR的PHR;或者,NR网络指示是否上报LTE的PHR。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的PH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本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例如,第二小区(例如NR)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PHR做调度决策,调度终端上行发送,例如终端在第一小区(例如LTE)的发射功率降低时,第二小区(例如NR)可调度更多上行资源,或者提升发射功率。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终端上报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和/或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便于网络设备获知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和/或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并在满足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根据获知的信息进行终端的上行传输合理调度,尤其适用于跨频段、跨制式的聚合场景。另一方面,终端可通过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的方式满足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适用于更多的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发送单元5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SUL。
其中,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LTE和NR的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其中,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NR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基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确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广播信息;或者,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
这里,所述第一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53,用于在第二时间窗内,若所述终端上行发送或者被调度的上行超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所述终端控制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3,还用于基于功率回退后或者降低功率等级后的功率,计算在服务小区中自身允许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51,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包括更新的最大发射功率或功率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发送单元51和第一接收单元52;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5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PHR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51,还用于基于所述PHR的配置信息向网络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的PH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53,用于在第二时间窗内,若所述终端上行发送或者被调度的上行超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所述终端控制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3,还用于基于功率回退后或者降低功率等级后的功率,计算在服务小区中自身允许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51,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包括更新的最大发射功率或功率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中的控制单元53,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微控制单元53(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终端中的第一发送单元51和第一接收单元52,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前述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在进行资源分配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接收单元61和调度单元62;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所述调度单元6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SUL。
其中,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LTE和NR的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其中,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6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
这里,所述第二发送单元63,用于通过广播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通过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二发送单元63,用于通过第一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通过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或者,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9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接收单元61、第二发送单元63和调度单元62;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6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PHR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6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所述调度单元6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这里,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度单元6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分配上行资源,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资源的资源调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63,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
这里,所述第二发送单元63,用于通过广播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通过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二发送单元63,用于通过第一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通过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或者,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前述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调度单元62,在实际应用中可由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PU、DSP、MCU或FPGA实现;所述网络设备中的第二接收单元61和第二发送单元63,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通信模组(包含:基础通信套件、操作系统、通信模块、标准化接口和协议等)及收发天线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在进行资源分配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网络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与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可以理解,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前述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前述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5)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补充上行传输SU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长期演进LTE和新无线NR的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时分双工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NR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基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
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广播信息;或者,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功率余量报告PHR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PHR的配置信息向网络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余量报告PHR。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的PH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时间窗内,若所述终端上行发送或者被调度的上行超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所述终端控制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基于功率回退之后或者降低功率等级之后的功率,计算在服务小区中自身允许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包括更新的最大发射功率或功率等级。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18.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补充上行传输SUL。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长期演进LTE和新无线NR的双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或者,
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功率余量报告PHR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余量报告PHR。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分配上行资源,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资源的资源调度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3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等级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补充上行传输SUL。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长期演进LTE和新无线NR的双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配置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NR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基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确定。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
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广播信息;或者,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专用信令。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接收携带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功率余量报告PHR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PHR的配置信息向网络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的PHR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45.根据权利要求32至4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二时间窗内,若所述终端上行发送或者被调度的上行超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能力,所述终端控制功率回退或降低功率等级。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基于功率回退之后或者降低功率等级之后的功率,计算在服务小区中自身允许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更新的第五指示信息包括更新的最大发射功率或功率等级。
4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4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和调度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功率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频段组合对应的终端能力;
所述调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频段组合包括支持以下至少一种:载波聚合、双连接、多系统双连接、补充上行传输SUL。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系统双连接为长期演进LTE和新无线NR的双连接。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针对所述频段组合,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的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总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
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组合;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内容,以及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上行时间占比的组合的标识;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上下行配置为0至6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为1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TDD的上下行配置非0和6时、或FDD时,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所述终端在主载波或第一制式下的TDD的第一上下行配置下,在第一时间窗内,所述终端在辅载波或第二制式载波的可被调度的或可传输的最大上行时间占比。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包括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多系统双连接下、至少一个主载波或第一制式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辅载波或第二制式小区的上下行时隙配置信息;或者,在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或SUL下、至少两个载波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广播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通过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新增的辅载波或辅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通过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切换后的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57.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包括功率余量报告PHR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PHR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处于载波聚合、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异系统双连接下的PHR上报配置信息,包括以下配置信息的至少之一: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LTE网络上报NR网络的PHR;
是否向NR网络上报LTE网络的PHR。
5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包括终端的频段组合下的PHR。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上行传输。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分配上行资源,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资源的资源调度信息。
62.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表明在符合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要求限值下、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是否支持;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的颗粒度表明频段组合聚合载波的上行时间占比之间的比例间隔;
所述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标识表明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的标识;所述终端中预先配置上行时间占比组合的内容对应的信息。
6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至3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64.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65.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至3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904638.6A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31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4638.6A CN110831210B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1507043A JP7122458B2 (ja) 2018-08-09 2019-07-16 リソース割当方法、端末、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US17/267,297 US20210321476A1 (en) 2018-08-09 2019-07-16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PCT/CN2019/096081 WO2020029756A1 (zh) 2018-08-09 2019-07-16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EP19846324.2A EP3836704A4 (en) 2018-08-09 2019-07-16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4638.6A CN110831210B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210A true CN110831210A (zh) 2020-02-21
CN110831210B CN110831210B (zh) 2022-07-19

Family

ID=69414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4638.6A Active CN110831210B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21476A1 (zh)
EP (1) EP3836704A4 (zh)
JP (1) JP7122458B2 (zh)
CN (1) CN110831210B (zh)
WO (1) WO202002975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4510A1 (zh) * 2020-03-05 2021-09-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23599A1 (zh) * 2020-05-08 2021-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784427A (zh) * 2021-08-18 2021-12-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028573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27690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071685A (zh) * 2020-07-29 2022-0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2156347A1 (zh) * 2021-01-22 2022-07-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指示方法、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14828183A (zh) * 2021-01-22 2022-07-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载波聚合功率的控制方法及其终端
WO2023066340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20013648A2 (pt) * 2018-01-25 2020-12-01 Ntt Docomo, Inc. aparelho de usuário que se comunica com um aparelho de estação base usando uma primeira rat e uma segunda rat e aparelho de estação base que se comunica com um aparelho de usuário usando uma primeira rat e uma segunda rat
CN111225410B (zh) * 2018-11-24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链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99221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TW202337248A (zh) * 2021-11-03 2023-09-16 美商Idac控股公司 無線系統中之載波聚合之上行鏈路功率增加
WO2023204557A1 (ko) * 2022-04-18 2023-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Rf 요구사항
WO2024028669A1 (en) * 2022-08-05 2024-02-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Enablement of user equipment to report used power clas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7096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for user equipments
CN107980234A (zh) * 2017-07-14 2018-05-0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能力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8374B2 (en) 2014-03-21 2019-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headroom report method of dual-connectivity U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09858B2 (en) * 2014-11-06 2018-06-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332315B (zh) * 2015-06-23 2020-02-1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06550460B (zh) * 2015-09-18 2020-04-0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对称载波聚合中进行上行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7666690B (zh) * 2016-07-29 2023-03-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灵活带宽配置方法和系统、基站及用户终端
CN109391935B (zh) * 2017-08-11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部分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7096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for user equipments
CN107980234A (zh) * 2017-07-14 2018-05-0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能力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CC: "R4-1804016 Discussion on solutions to satisfy SAR requirements for NR HPUE",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86BIS》 *
ERICSSON: "R4-1806725 Configured output power for EN-DC", 《TSG-RAN WORKING GROUP 4 (RADIO) MEETING #87》 *
OPPO: "R4-1803659 "Further discussion on UL/DL configurations for NR HPUE"", 《3GPP TSG_RAN\WG4_RADIO》 *
OPPO: "R4-1806818,More on HPUE behavior",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87》 *
VIVO: "R4-1800414 "Discussion on NR TDD UL/DL configurations and HPUE behaviour"", 《3GPP TSG_RAN\WG4_RADIO》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4510A1 (zh) * 2020-03-05 2021-09-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23599A1 (zh) * 2020-05-08 2021-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071685A (zh) * 2020-07-29 2022-02-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2028573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27690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56347A1 (zh) * 2021-01-22 2022-07-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指示方法、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14827986A (zh) * 2021-01-22 2022-07-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指示方法、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14828183A (zh) * 2021-01-22 2022-07-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载波聚合功率的控制方法及其终端
CN113784427A (zh) * 2021-08-18 2021-12-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84427B (zh) * 2021-08-18 2023-06-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3066340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533694A (ja) 2021-12-02
EP3836704A4 (en) 2022-05-11
EP3836704A1 (en) 2021-06-16
WO2020029756A1 (zh) 2020-02-13
JP7122458B2 (ja) 2022-08-19
US20210321476A1 (en) 2021-10-14
CN110831210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1210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565764B1 (ko) 사용자 장비를 위한 최대 출력 전력을 설정하는 방법, 파워 헤드룸을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US1145206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0572877B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70545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EP3461197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032781B2 (en) Inter-nod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2022005346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40329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117676B1 (en) Methods,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radio network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96371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4192056A1 (en) Direct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7932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228755A (zh) 上行发射功率辐射限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99351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4246011A (zh) 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信道接入过程
WO2020170452A1 (ja)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876566B1 (en) Direct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256478A1 (en)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303004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12703684A (zh) 信号发送方法、天线面板信息的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2027508A1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545075A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174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