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72877B -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72877B
CN110572877B CN201910682031.2A CN201910682031A CN110572877B CN 110572877 B CN110572877 B CN 110572877B CN 201910682031 A CN201910682031 A CN 201910682031A CN 110572877 B CN110572877 B CN 110572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uplink
uplink carrier
terminal device
timing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0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72877A (zh
Inventor
郭志恒
谢信乾
沈祖康
龙毅
赵旸
万蕾
大卫·简-玛丽·马瑞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72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2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72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72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定时调整参数,其中,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第二上行载波为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定时调整参数。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确定在多个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从而保证终端设备在多个上行载波上维持相同的发送定时,可以有效利用上行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按照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种类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将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称为下行通信,将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称为上行通信。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长期演进高级(long termevolution advanced,LTE-A)通信系统中,按照双工模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模式。
对于工作在TDD模式下的无线通信系统,下行载波和上行载波为同一载波频率的载波。而在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新空口(new RAT,NR)技术中,可以应用上下行解耦技术,即除了可以使用TDD载波进行上、下行通信外,还可以使用一个额外的上行载波进行上行通信,该额外的上行载波通常被称为上行增补(supplementaryuplink,SUL)载波,即NR的终端设备可以同时拥有两个上行载波进行上行通信。
目前,针对LTE-NR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模式下的终端设备,且NR上同时部署了一个NR TDD载波和一个SUL载波的情况,终端设备被配置了至少三个上行载波,包括LTE上行载波,NR TDD载波和NR SUL。终端设备在这三个上行载波上进行上行信号发送的定时需要相等,以最大化的保证终端设备上行的频谱效率,否则将导致上行资源的浪费。当终端设备在三个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的定时不相等时,则在某些时间段上,终端设备无法发送上行信号,从而导致上行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避免出现因终端设备在多个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不相等导致上行资源浪费的情况。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定时调整参数,其中,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定时调整参数。
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确定在多个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从而保证终端设备在多个上行载波上维持相同的发送定时,可以有效利用上行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一条指示信息确定对应于同一无线接入技术中同一个小区的多个上行载波的发送定时,可以有效利用上行资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包括至少一个TDD载波和至少一个SUL载波。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载波;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小区,或者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无线接入技术。
终端设备通过主小区的下行载波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条指示信息得到确定属于同一无线接入技术的多个上行载波的发送定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NR。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上行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上行载波,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终端设备通过主小区的下行载波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可以通过该主小区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辅小区的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避免出现终端设备根据辅小区的下行参考信号无法确定出在辅小区的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可以通过该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避免出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参考信号无法确定出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不同的小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定时调整参数,其中,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包括至少一个TDD载波和至少一个SUL载波。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载波;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小区,或者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无线接入技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NR。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上行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上行载波,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不同的小区。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和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不同的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主小区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上行载波。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NR。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和第二下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或者,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使用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参考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信息,序列信息,功率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接收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不同的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主小区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上行载波。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NR。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和第二下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使用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下行参考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信息,序列信息或功率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接收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定时调整参数;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定时调整参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同一小区内的上行载波。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TDD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SUL载波;
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TDD载波和所述SUL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定时相等。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定时相对于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第三定时的第一定时偏移值,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定时相对于在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所述第三定时的第二定时偏移值相等,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TDD载波,且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相关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定时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定时不相等。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定时相对于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第三定时的第一定时偏移值,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定时相对于在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所述第三定时的第二定时偏移值不相等,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TDD载波,且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相关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偏移值大于0,所述第二偏移值等于0。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定时调整参数;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同一小区内的上行载波。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TDD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SUL载波;
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TDD载波和所述SUL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对应于目标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功率信息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率信息包括第一功率与第二功率的差,所述第一功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所述第二功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估计的上行信号发送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同一消息中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1比特,在所述比特为0的情况下,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所述比特为1的情况下,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示信息隐式的包含在所述功率信息中。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接收的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功率信息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功率信息对应的所述目标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率信息包括第一功率与第二功率的差,所述第一功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所述第二功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估计的上行信号发送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功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对应于所述目标上行载波的最大发送功率,所述第二功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估计的在所述目标上行载波上的信号发送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和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在同一消息中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1比特,在所述比特为0的情况下,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载波,所述比特为1的情况下,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上行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示信息隐式的包含在所述功率信息中。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对应于第一终端设备的功率控制信息和对应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功率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功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上行载波,所述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和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一个下行控制信息中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对应于第二终端设备的功率控制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接收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功率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目标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上行载波;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所述目标上行载波。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接收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和第十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单元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和第十方面任意一项的信息接收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时,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上述第一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和第十方面任意一项的信息接收的方法被执行。可选地,存储单元为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存储单元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和第九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单元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和第九方面任意一项的信息发送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和第九方面任意一项的信息发送的方法被执行。可选地,存储单元为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存储单元还可以是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和第十方面的信息接收的方法的程序的集成电路。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的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和第九方面的信息发送的方法的程序的集成电路。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下行发送的无线帧与用于上行接收的无线帧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送定时对齐的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送定时不对齐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接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接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网络系统中。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网络设备101和多个终端设备102。该网络设备101和多个终端设备102可以通过空口协议进行通信。
本申请中提到的网络设备101,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基站(g nodeB,gNB)、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此外,还可以包括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本申请中提到的终端设备102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物联网(IoT)终端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也就说与网络设备可以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都可以作为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为了便于描述,可以使用UE来进行介绍。
本申请中主要以图1所示意的系统架构为例进行介绍,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本申请还可以适用于宏基站和微基站通信的系统架构中,具体不做限定。
上述系统架构适用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ime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TDD LTE)、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FDD LTE)、长期演进-增强(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以及未来演进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新空口(new rat,NR)系统)。
以NR系统为例,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上行增补(supplementary uplink,SUL)载波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其中SUL载波是指仅有上行资源用于当前制式传输的载波,例如,在NR系统中,载波A仅用于NR的上行传输,该载波不用于下行传输或者载波A可以用于LTE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而不用于NR的下行传输,则该载波A为SUL载波。
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参见图2a,网络设备101为NR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101部署两个用于终端设备102向该网络设备101发送信号的上行载波,分别为TDD载波(载波b1)和SUL载波(载波b2),这两个载波都可以用于该终端设备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上行通信。此时,该TDD载波和SUL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参见图2b,网络设备101a和网络设备101b是属于两种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101a和网络设备101b为共站的,终端设备102可以同时接入这两个网络设备。网络设备101a部署一个上行载波(a1),网络设备101b部署一个上行载波(a2)。例如,NR的网络设备和LTE的网络设备共站,终端设备102可以同时接入该NR和LTE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102通过NR的上行载波向NR的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通过LTE的上行载波向LTE的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终端设备采用时分双工的模式接入NR的网络设备,采用频分双工的模式接入LTE的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双连接DC的方式接入NR和LTE的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载波聚合CA的方式接入NR和LTE的网络设备,在现有技术中DC和CA的一个重要的区别点为终端设备采用DC模式时,该终端设备接入的多个载波分别有一个独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协议栈,而终端设备采用CA模式时,该终端设备多个载波共享唯一一个MAC层协议栈。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DC和CA的定义及区别可以和现有技术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参见图2c,网络设备101a和网络设备101b属于两种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101a和网络设备101b为共站的,终端设备102可以同时接入这两个网络设备。网络设备101a部署一个上行载波,网络设备101b部署两个上行载波。例如,该网络设备101a可以为LTE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101b可以为NR的网络设备。LTE的网络设备部署一个LTE的UL载波(c1),NR的网络设备部署一个TDD载波(c2)和一个SUL载波(c3)。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场景中,NR的SUL载波与LTE的UL载波可以是相同频率的上行,即理解为NR的SUL载波和LTE的UL载波共享上行。例如,NR的UL载波和NR的DL载波的频率为3.5GHz,LTE的UL载波为1.75GHz,LTE的DL载波为1.85GHz,NR的SUL载波为1.75GHz。当然,NR的SUL载波和LTE的UL载波也可以是不同频率的上行。例如,NR的SUL载波的频率为700MHz,LTE的UL载波的频率为1.8GHz。
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参见图2d,网络设备101a和网络设备101b属于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101a和网络设备101b为非共站的,具体的,该网络设备101a可以为LTE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101b可以为NR的网络设备。LTE的网络设备和NR的网络设备为物理位置上不同的两个网络设备,并且NR的网络设备部署NR的UL载波(d1)和NR的SUL载波(d2)用于上行传输,但是LTE与NR的SUL载波共站,NR的UL载波与NR的SUL载波或LTE为非共站。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场景中,NR的SUL载波与LTE的UL载波可以是相同频率的上行,即理解为NR的SUL载波和LTE的UL载波共享上行。例如,NR的UL载波和NR的DL载波的频率为3.5GHz,LTE的UL载波为1.75GHz,LTE的DL载波为1.85GHz,NR的SUL载波为1.75GHz。当然,NR的SUL载波和LTE的UL载波也可以是不同频率的上行。例如,NR的SUL载波的频率为700MHz,LTE的UL载波的频率为1.75GHz。
在本申请中的定时可以理解为:发送设备发送信号的起始时刻(也可以是结束时刻),或者是接收设备接收信号的起始时刻(也可以是结束时刻)。为方便描述,下面以无线帧为例,当然,也可以是时隙、符号等其他类型的时间单元。
用于信号发送的定时通常可以理解为绝对时刻。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信号时,终端设备需要根据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确定用于下行接收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其中,该用于下行接收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可以作为一个基准点,进而根据该无线帧的起始时刻确定用于上行发送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此时,可以将该用于上行发送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认为是定时,该定时为绝对时刻。之后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定时进行上行信号的发送。
应理解,定时可以理解为一个个时间点。换句话说,一个定时可以包括多个时间点(多个时刻)。若该多个时刻包括至少三个时刻,该至少三个时刻呈等间隔排列。例如,假设将终端设备用于下行接收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作为参考时刻,记为0毫秒(millisecond,ms),一个无线帧的长度记为10ms,该终端设备用于下行接收的无线帧的定时可以包括0ms,10ms,20ms,…,多个时刻,也就是说,该终端设备可以在0ms,10ms,20ms,…,多个时间点中的全部或部分接收下行信号。该终端设备用于上行发送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相对于该用于下行接收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提前x ms,该终端设备用于上行发送的定时可以包括(0-x)ms,(10-x)ms,(20-x)ms,…,多个时时刻。当然,该多个时刻也可以呈不等间隔排列,此处不对其进行限定。
对于时间提前量,可以从相对时刻角度进行理解。在通信协议中规定的定时都是相对的时刻,通常来说,通信协议中定义一个时间基准点,通信协议中的定时相对于该时间基准点通常会有一定的偏移量。图3是用于下行发送的无线帧与用于上行接收的无线帧的示意性图。协议通常将用于下行接收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作为时间基准点,如图3所示,定义终端设备用于上行发送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相对于用于下行接收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提前x ms,可以将该x ms认为是时间提前量。这两个无线帧的编号可以相同。
在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定时调整指示信息,该定时调整指示信息中携带了定时调整参数,该定时调整参数为一个TA值,例如,该TA值可以等于10,则该终端设备应理解其上行发送定时相对于下行接收定时提前10×Ts秒,其中,该Ts为定时调整粒度。
NR系统支持工作在NR和LTE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模式下终端,即该终端可以同时工作在LTE和NR系统中。参见图2c所示的场景中,NR的网络设备可以部署一个TDD载波和一个SUL载波,而LTE的网络设备可以部署一个FDD载波。针对LTE-NR DC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被配置了至少三个上行载波,包括LTE上行载波,NR的TDD载波和NR的SUL载波。终端设备在这三个上行载波上进行上行信号发送的定时需要相等,以最大化的保证终端设备上行的频谱效率,否则将导致上行资源的浪费。如图4为定时对齐的场景,当终端设备在不同的上行载波上切换着发送上行信号时,在所有上行时间上都有信号发送。
目前,由于LTE的定时调整参数和NR的定时调整参数是分别发送,将导致终端设备在不同上行载波上的定时出现不相等的情况。当终端设备在三个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的定时不相等时,如图5所示,则在某些时间段上,终端设备无法发送上行信号,从而导致上行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图6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流程,下面通过网络设备与基站交互的方式来描述该信息发送、接收的流程。
如图6所示,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601,网络设备确定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调整参数。该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LTE,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可以为NR。相应的,该网络设备可以是LTE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NR的网络设备。应理解,LTE和NR可以是共站部署的,此时虽然在物理上LTE和NR属于同一个网络设备,但是在逻辑上也可以理解存在两个网络设备,即一个LTE的网络设备,一个NR的网络设备,或者理解为有两个服务小区,一个LTE的小区,一个NR的小区。应理解,LTE的小区和NR的小区属于同一个定时调整组。
由于NR的上行载波中还有可能包括SUL载波,因此,该第二上行载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上行载波,该至少两个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此时,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和在该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当然,在该第二上行载波为NR的上行载波时,该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TDD载波和至少一个SUL载波,其中,该TDD载波也可以称为是NR UL载波,也可以直接称为UL载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名称,此处不做限定。例如,存在三个第二上行载波时,可以是两个TDD载波和一个SUL载波的组合,也可以是一个TDD载波和两个SUL载波的组合。此时,相应的,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在至少一个TDD载波上和在至少一个SUL载波上的发送定时。应理解,该第一上行载波、至少一个TDD载波和至少一个SUL载波属于同一个定时调整组。
步骤6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在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内有两个服务小区,一个是LTE的小区,一个是NR的小区,该指示信息可以是由LTE的小区发送给终端设备,也可以由NR的小区发送给终端设备。通过发送一个定时调整参数的指示信息,可以向终端设备指示用于确定多个上行载波的定时调整参数,从而能够保证终端设备在多个上行载波上维持相同的发送定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可以为主小区的载波,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辅小区的载波,也可以说,该第一上行载波可以为LTE的载波,该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NR的载波,LTE的小区为主小区,NR的小区为辅小区。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该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下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可以属于同一小区,例如,该第一下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同属于LTE的小区。
步骤603,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并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定时调整参数。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定时调整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定时调整参数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具体的,在网络设备采用同一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LTE的UL载波和NR的UL载波上进行定时调整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定时调整参数确定在LTE的UL载波和在NR的UL载波上的发送定时。在网络设备采用同一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LTE的UL载波,NR的UL载波和NR的SUL载波上进行定时调整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定时调整参数确定LTE的UL载波,NR的UL载波和NR的SUL载波上的发送定时。在网络设备采用同一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LTE的UL载波和NR的SUL载波上行进行定时调整时,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定时调整参数确定LTE的UL载波和NR的SUL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定时调整参数可以是正数或0,也可以是负数。具体的,当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发送的定时调整参数为负数时,终端设备确定其上行发送定时滞后与下行接收定时。例如,定时调整参数TA的取值为-20,则终端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定时相对于下行接收定时滞后20×Ts,该Ts为定时调整粒度。又例如,定时调整参数TA的取值为10,则终端设备确定上行发送定时相对于下行接收定时提前10×Ts。还例如,定时调整粒度TA的取值为0,则终端设备确定上行发送的定时相对于下行接收定时不变。本申请的实施例仅是示例作用,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流程,该流程可以应用于上述图2a所示的场景。
如图7所示,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701,网络设备确定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包括定时调整参数,该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该第一上行载波和该第二上行载波为同一小区内的上行载波,例如,该第一上行载波和该第二上行载波为NR的两个上行载波,该第一上行载波为TDD载波,该第二上行载波为SUL载波。该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TDD载波和SUL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步骤7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步骤703,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定时调整参数。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定时调整参数。相应的,终端设备在NR的TDD载波上进行上行发送的第一子载波间隔与在NR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发送第二子载波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当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不同时,定时调整参数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与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发送的子载波间隔相关。例如,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0.25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即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不同。因此,网络设备在给终端设备发送定时调整参数为TA时,终端设备需要确定该定时调整参数TA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
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较大者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示例性的,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0.25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0.5Ts;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Ts。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较小者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示例性的,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0.25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0.25Ts;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0.5Ts。
又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NR的UL载波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例如,NR的UL载波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0.4Ts,则终端申请定时调整粒度为0.4Ts。
还有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网络设备在承载定时调整参数的消息中携带指示定时调整粒度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显示的指示方式,即该指示信息直接指示定时调整粒度值或索引,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为1bit的信息,状态0指示调整粒度值Ts,状态1指示调整粒度值0.5Ts,具体可以如表1所示。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隐式的指示方式,即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上行的索引或者子载波间隔的值或索引,从而该终端设备先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对应的上行或子载波间隔,再根据上行或子载波间隔确定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值。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仅是示例作用,对此不做限制。
表1
指示信息 状态0 状态1
定时调整粒度 Ts 0.5Ts
在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以使网络设备确定定时调整参数。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也可以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该随机接入信号可以是随机前导序列(Preamble)。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定时相对于该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有第一定时偏移值,并且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定时相对于该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也有第一定时偏移值。例如,该第一定时偏移值可以是协议中预先确定的参数,例如,第一定时偏移值可以是LTE或NR中的NTAoffset,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对应的NTAoffset与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采用的NTAoffset取值相等,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同一个NTAoffset。又例如,该第一定时偏移值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具体的,该第一定时偏移值可以取值为第一值或第二值,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定时偏移值为第一值或第二值。该第一上行载波可以是TDD载波,第二上行载波可以是SUL载波,第一下行载波可以是与该第一上行载波相关联的TDD载波,应理解,该第一下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分别为一个TDD载波的上行和下行。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定时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定时相等,这样终端设备针对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只需要确定一个定时或者一个定时偏移值,相比于针对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确定两个不同的定时或者两个不同的定时偏移值更简单,即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复杂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第一定时调整组,进一步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有第三上行载波与第四上行载波,并且第三上行载波和第四上行载波属于不同于第一定时调整组的第二定时调整组,此时,网络设备可以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两个指示信息,一个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定时调整组中的第一定时偏移值,另一个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定时调整组的第二定时偏移值。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定时调整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偏移值。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第二定时调整组对应的第二定时偏移值,其中,第一定时偏移值和第二定时偏移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定时调整组,网络设备可以针对每个定时调整组单独的配置定时偏移值,其中,不同定时调整组对应的定时偏移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定时偏移值为NTAoffset为例,对于不同的定时调整组,网络设备可以针对每个定时调整组为终端设备单独的配置NTAoffset,其中,不同定时调整组对应的NTAoffset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同一个定时调整组中的上行载波可以属于同一频段,也可以属于不同的频段,例如,第一定时调整组中的第一上行载波属于第一频段,第一定时调整组中的第二上行载波属于第二频段。可选的,第一频段为6GHz以下的频段,第二频段为6GHz以上的频段。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并不限定上述实施例,当然可以应用到其他适用的场景,其中,一个定时调整组的中上行载波也不限定于两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或者更多,同时也不限定一个终端设备的多个上行载波只能属于一个或两个定时调整,当然也可以是三个或者更多。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定时相对于该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有第一定时偏移值,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定时相对于该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有第二定时偏移值,第一定时偏移值与第二定时偏移值不相等。具体的,该第一/二定时偏移值可以是协议中预先确定的参数,例如,第一定时偏移值可以是LTE或NR中的NTAoffset,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对应的NTAoffset1与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所采用的NTAoffset2取值不相等。该第一上行载波可以是TDD载波,第二上行载波可以是SUL载波,第一下行载波可以是与该第一上行载波相关联的TDD载波。优选的,NTAoffset2可以等于0,NTAoffset1大于0,这样有益于提升在SUL载波为LTE与NR共享情况下,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信号的性能,能够避免LTE的终端设备与NR的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之间的干扰。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一定时相对于该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有第一定时偏移值,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第二定时相对于该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的接收定时有第二定时偏移值,第一定时偏移值与第二定时偏移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具体的,该第一/二定时偏移值可以是协议中预先确定的参数,例如,第一定时偏移值可以是LTE或NR中的NTAoffset。例如,协议中预先定义至少两个值,如第一值和第二值,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定时偏移值等于第一值,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指示第二定时偏移为第一值或第二值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第二定时偏移等于第一值或第二值。又例如,协议中预先定义至少两个值,如第一值和第二值,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定时偏移值等于第一值,同时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确定第二偏移值等于第一值或第二值。该第一上行载波可以是TDD载波,第二上行载波可以是SUL载波,第一下行载波可以是与该第一上行载波相关联的TDD载波。优选的,第二值可以等于0,第一值大于0。这样通过指示信息来通知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定时偏移值,能够灵活的调整终端设备的发送定时。
需要说明的,上述对于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定时以及定时偏移量的方法并不限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适用的情况,当然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方法,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结合上述图2b所示的场景,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在NR的UL载波上进行上行发送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和在LTE的UL载波上行进行上行发送的第二子载波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不同时,网络设备在给终端设备发送定时调整参数为TA,终端设备需要确定该定时调整参数TA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终端设备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较大者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示例性的,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0.25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0.5Ts;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Ts。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中的较小者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示例性的,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0.25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0.25Ts;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T1为Ts,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T2为0.5Ts,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0.5Ts。
又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NR的UL载波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例如,NR的UL载波的第一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0.4Ts,则终端申请定时调整粒度为0.4Ts。
还有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网络设备在承载定时调整参数的消息中携带指示定时调整粒度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显示的指示方式,即该指示信息直接指示定时调整粒度值或索引,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为1bit的信息,状态0指示调整粒度值Ts,状态1指示调整粒度值0.5Ts,如表1所示。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隐式的指示方式,即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上行的索引或者子载波间隔的值或索引,从而该终端设备先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对应的上行或子载波间隔,再根据上行或子载波间隔确定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值。
一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为,在终端设备通过CA的方式接入LTE与NR时,LTE的小区为主小区,NR的小区为辅小区,此时,终端设备将在主小区中接收定时调整参数,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定时调整粒度为主小区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需要说明的是,该例中的实施方式不限于终端设备通过CA的方式接入两种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网络设备,也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过CA的方式接入同一无线接入技术的多个网络设备。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采用DC的方式接入,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在NR的DL上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然后根据该测量结果(包括路径损耗)在进行上行发送时的功率控制,即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路径损耗值调整自身在NR UL上发送信号的功率。但是路径损耗不适用于终端设备在NR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发送的功率控制。为了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在NR的SUL载波上进行上行发送的功率控制,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上行发送功率控制的方法,如图8所示的流程,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8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中,上述第一上行载波可以为主小区的载波,上述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辅小区的载波,也可以说,该第一上行载波可以为LTE的载波,该第二上行载波可以为NR的载波,LTE的小区为主小区,NR的小区为辅小区。
此时,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该第一下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可以属于同一小区,例如,该第一下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同属于LTE的小区,该第一下行载波为LTE的下行载波,该第一上行载波为LTE的上行载波。可选的,第一一下行载波与第一上行载波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例如,该第一下行载波为LTE的下行载波,该第一上行载波可以为NR的上行载波。
步骤802,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并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下行载波接收下行参考信号,该第一下行载波为LTE的下行载波,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在该LTE的下行载波上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NR的SUL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可选的,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如图9所示的功率控制的流程,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901,网络设备确定下行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中,下行参考信号可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步骤902,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其中,第一下行载波和第一上行载波可以属于不同的小区。该第一下行载波为主小区的下行载波,该第一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上行载波。或者,该第一下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该第一上行载波为该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该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NR。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和第二下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或者,该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使用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需要说明的是,该指示信息可以由该网络设备显式的发送给该终端设备,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包含两个状态,第一状态指示该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第二状态指示终端设备不使用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当然,该指示信息也可以隐式的携带在其他信息中,例如,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率的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该指示第一上行载波频率的信息中,具体的,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上行载波的频率为第一频率的情况下,即隐式的指示该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上行载波的频率为第二频率的情况下,即隐式的指示终端设备不使用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该第一频率和/或该第二频率可以包括多个频率值。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下行参考信号。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信息,序列信息,功率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903,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并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终端设备在第一下行载波上接收下行参考信号,该第一下行载波可以为LTE的下行载波,终端设备根据在该LTE的下行载波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功率。其中,第一上行载波与第二上行载波和第二下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应理解,在该终端设备能够同时接入LTE和NR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下行参考信息为LTE的下行参考信息。在该终端设备只能够接入NR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也可以在LTE的下行载波上接收该下行参考信息,此时,该终端设备只能确定接收了下行参考信号,并不用确定该下行参考信号是LTE的,即LTE对该终端设备是透明的,也就是说,该终端设备不知道LTE的存在。
可选的,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如图10所示的功率控制的流程,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1001,终端设备确定对应于目标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
例如,该目标上行载波可以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应理解,该终端设备至少确定了该目标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了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中除该目标上行载波以外的另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也可以不确定该另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此处不做限定。
又例如,该目标上行载波可以同时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应理解,该终端设备既确定了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又确定了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
例如,该功率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功率与第二功率的差,该第一功率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该最大发送功率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标称/额定最大发送,该标称/额定最大发送功率也可以叫做名义上的(nominal)最大发送功率;该第一功率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实际上的最大发送功率,此处并不限定该最大发送功率的类型。该第二功率可以是该终端设备预估的(estimated)上行信号发送功率,该预估的上行信号发送功率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根据其他方法确定的,此处不对该终端设备确定该功率的方法进行限定。具体的,该预估的上行信号发送功率可以是预估的上行数据/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也可以是预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又可以是预估的上行测量信号的发送功率,还可以是预估的上行数据/共享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当然,也可以是预估的其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
又例如,该功率信息还可以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最大发送功率。该最大发送功率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标称/额定最大发送,该标称/额定最大发送功率也可以叫做名义上的(nominal)最大发送功率;该第一功率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实际上的最大发送功率,此处并不限定该最大发送功率的类型。
步骤10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功率信息和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功率信息对应的上行载波。
例如,在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的情况下,该目标上行载波为一个上行载波,该功率信息仅对应于该一个目标上行载波,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一个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显式的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包括1比特,在该比特为状态0的情况下,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在该比特为状态0的情况下,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应理解,该指示信息和该功率信息携带在同一消息中由该终端设备发送给该网络设备。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是隐式的信息,例如,在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携带该功率信息的消息;在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携带该功率信息的消息。应理解,该指示信息隐式的承载在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的携带该功率信息的消息的上行载波中。
又例如,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两个上行载波,则该功率信息包括对应于该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信息和对应该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功率信息。该第一功率信息和该第二功率信息可以携带在同一消息中由该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也可以携带在不同的消息中由该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显式的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包括2比特,该2比特中的1比特指示该第一功率信息,另1比特指示该第二功率信息。具体的,该1比特为0时,该指示信息中不包括第一功率信息,该1比特为1时,则该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功率信息。该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和比特状态与含义的对应关系不限于上述举例。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是隐式的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携带在该第一功率信息和该第二功率信息承载在携带该功率信息的消息中的位置或顺序中,例如,该第一功率信息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一域中,该第二功率信息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二域中,该第一域与该第一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对应,该第二域与该第二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对应。又例如,该第一功率信息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一域中,该第二功率信息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二域中,第一域在该消息中的编号小于第二域在该消息中的编号,应理解,编号较小的第一域与该第一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对应,编号较大的第一域与该第二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对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都为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并不对方法进行限定。
步骤1003,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功率信息和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功率信息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网络设备可以从终端设备接收功率信息和指示信息,该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该功率信息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在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的功率信息为功率信息可以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该网络设备接收的指示信息的状态可以是显式的信息。例如,指示信息包括1比特,在该比特为状态0的情况下,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则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可以确定该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在该比特为状态1的情况下,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则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可以确定该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
又例如,指示信息为隐式的信息时,在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功率信息的消息,从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功率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也就确定了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相应的,网络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接收到终端设备发的携带功率信息的消息,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接收的功率信息为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信息,也就确定了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该目标上行载波也可以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两个上行载波,该功率信息包括对应于该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信息和对应该第二上载波的第二功率信息。
可选的,指示信息为显示的信息时,例如,该指示信息为2比特时,该2比特中的1比特指示该第一功率信息,另1比特指示该第二功率信息。该1比特为0时,该指示信息中不包括第一功率信息,该1比特为1时,则该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功率信息。例如,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01时,表示接收到的功率信息为第二功率信息,不包括第一功率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第二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又例如,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10时,表示接收到的功率信息为第一功率信息,不包括第二功率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第一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还例如,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11时,表示接收到的功率信息为第一功率信息和第二功率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第一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为隐式的信息时,例如该指示信息携带在该第一功率信息和该第二功率信息承载在携带该功率信息的消息中的位置或顺序中,例如,该第一功率信息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一域中,该第二功率信息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二域中,该第一域与该第一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对应,该第二域与该第二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对应。例如,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的消息的第一域中接收到功率信息,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功率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信息,从而确定出该第一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又例如,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的消息的第二域中接收到功率信息,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功率信息为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功率信息,从而确定出该第二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又例如,该第一功率信息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一域中,该第二功率信息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二域中,第一域在该消息中的编号小于第二域在该消息中的编号。此时,网络设备在消息中编号小的第一域接收到功率信息,表示该功率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信息,可以取得出该第一功率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都为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并不对方法进行限定。
可选的,如图11所示的功率控制的流程,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11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功率余量。
该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为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与终端确定的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的差,该最大发射功率可以是名义上的(nominal)的最大发射功率,也可以是实际的最大发射功率。终端设备确定的用于发送上信号的功率可以是终端设备确定的功率的准确值,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预计的值。
该功率余量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与终端设备预计的数据信号/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差,也可使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与终端设备预计的测量信号的发送功率的差,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与终端设备预计的控制信号/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差,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与终端设备预计的数据信号/数据信道和控制信号/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差。
考虑到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也可以在第二上行载波上发送上行信号,并且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的最大发射功率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最大发射功率可以不同,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上的确定的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确定的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也可以不同,所以对于该终端设备来说,对应于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的取值与对应于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的取值可以不同,从而该终端设备需要分别上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和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
目标上行载波可以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终端设备至少确定了该目标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确定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中除了该目标上行子阿布以外的另一个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也可以不确定该另一个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此处不做限定。
该目标上行载波也可以同时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也就是说,该终端设备既确定了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也确定了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
步骤1102,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功率余量,并确定功率余量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上报功率余量时,需要同时在承载功率余量的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该功率余量对应的上行载波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接收到的该功率余量对应的上行载波是第一上行载波,还是第二上行载波。否则,网络设备无法确定该功率余量对应的上行载波。
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显式的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包括1比特,在该比特为状态0的情况下,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在该比特为状态0的情况下,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应理解,该指示信息和该功率余量可以携带在同一消息中由该终端设备发送给该网络设备。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是隐式的信息,例如,在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携带该功率余量的消息;在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向该网络设备发送携带该功率余量的消息。应理解,该指示信息隐式的承载在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的携带该功率余量的消息的上行载波中。
又例如,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两个上行载波,则该功率余量包括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和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和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可以携带在同一消息中由该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也可以携带在不同的消息中由该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显式的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包括2比特,该2比特中的1比特指示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另1比特指示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具体的,该1比特为0时,该指示信息中不包括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该1比特为1时,则该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该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和比特状态与含义的对应关系不限于上述举例。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是隐式的信息,例如,该指示信息携带在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和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携带该功率余量的消息中的位置或顺序中,例如,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一域中,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二域中,该第一域与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对应,该第二域与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对应。又例如,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一域中,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二域中,第一域在该消息中的编号小于第二域在该消息中的编号,应理解,编号较小的第一域与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对应,编号较大的第一域与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对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都为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并不对方法进行限定。
在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的功率余量可以为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该网络设备接收的指示信息的状态可以是显式的信息。例如,指示信息包括1比特,在该比特为状态0的情况下,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则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可以确定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在该比特为状态1的情况下,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则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可以确定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
又例如,指示信息为隐式的信息时,在该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载波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功率余量的消息,从而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功率余量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也就确定了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相应的,网络设备在第二上行载波接收到终端设备发的携带功率余量的消息,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接收的功率余量为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也就确定了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该目标上行载波也可以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两个上行载波,该功率余量包括对应于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和对应该第二上载波的功率余量。
可选的,指示信息为显示的信息时,例如,该指示信息为2比特时,该2比特中的1比特指示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另1比特指示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该1比特为0时,该指示信息中不包括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该1比特为1时,则该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例如,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01时,表示接收到的功率余量为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不包括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从而可以确定出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又例如,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10时,表示接收到的功率余量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不包括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从而可以确定出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还例如,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11时,表示接收到的功率余量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和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从而可以确定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为隐式的信息时,例如该指示信息携带在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和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携带该功率余量的消息中的位置或顺序中,例如,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一域中,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二域中,该第一域与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对应,该第二域与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对应。例如,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的消息的第一域中接收到功率余量,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功率余量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从而确定出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又例如,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的消息的第二域中接收到功率余量,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功率余量为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从而确定出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又例如,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一域中,该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承载在该消息中的第二域中,第一域在该消息中的编号小于第二域在该消息中的编号。此时,网络设备在消息中编号小的第一域接收到功率余量,表示该功率余量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可以取得出该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余量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都为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并不对方法进行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功率控制的流程,如图12所示的流程,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1201,网络设备确定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该功率控制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在目标上行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该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的,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则该功率控制信息用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在该第一上行载波或该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上行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从而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该第一上行载波或该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
可选的,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则该功率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在该第一上行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的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同时也包括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在该第二上行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该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该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该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该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1202,网络设备将该功率控制信息和该指示信息发送给该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的,在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可以将该功率控制信息和该指示信息携带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中。
例如,该功率控制信息包含在该DCI中的第一字段中,该指示信息包含在该DCI中的第二字段中。示例性的,该第一字段可以是2比特也可以是1比特,该第二字段可以是1比特。具体的,该第二字段可以理解为载波指示字段,称为SC_UL_Index,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名称,此处不做限定。该第二字段为0时,则指示TDD载波(NR UL);该第二字段为1时,则指示SUL载波,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字段的取值与指示的载波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协议中预先定义好的,也就是说,协议中预先确定载波指示字段为0时,指示TDD载波(NR UL),载波指示字段为1时,指示SUL。当然,该对应关系也可以是配置的。此外,对于该第二字段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申请,也适用在其他需要指示至少两个载波中的一个的载波情况,尤其是对于拥有SUL的NR系统,即NR配置了一个TDD载波和一个SUL的场景。例如,用于上行调度的DCI中也可以包含该第二字段,该用于上行调度的DCI可以是回退的DCI,也可以是终端专用的DCI,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DCI。
又例如,该功率控制信息和该指示信息都包含在该DCI中的第三字段中,应理解,该功率控制信息和该指示信息采用联合编码的方式包含在该第三字段中,该第三字段可以是3比特也可以是2比特。该DCI还可以包含多个3比特的第三字段,如字段1,字段2,字段3……等。其中,每个字段包含对应于一个终端设备的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该DCI中除了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功率控制信息和/或指示信息,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例如,该DCI中可以包括任一第二终端设备的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应理解,该DCI中可以只包含第一种字段,即每个字段都包含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又例如,该DCI中可以包含两种字段,第一种字段为包含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的字段,第二种字段为只包含功率控制信息的字段。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种字段和第二种字段的比特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第一种字段包含3比特,第二种字段也包含3比特,但是第二种字段中只有2比特用于功率控制信息,另外1比特为预留比特或填充比特。或者,第一字段包含3比特,该3比特包含了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第二种字段包含2比特,该2比特只包含功率控制信息。
又例如,该DCI中包含多个功率控制信息,每个功率控制信息对应于一个终端设备,同时该DCI中还包含一个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该多个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此时,对于接收该DCI的多个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根据该一个指示信息确定的目标上行载波为相同的上行载波。
又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隐式的携带在该DCI中,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标识对该DCI进行加扰,其中,该两种不同的标识中的第一标识对应第一上行载波,该两种不同的标识中的第二标识对应第二上行载波,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DCI的加扰标识来确定目标载波。具体的,该标识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yidentity,RNTI),也可以是其他标识,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在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可以将该功率控制信息携带在DCI中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而将该指示信息携带在其他信令中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其他信令可以是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信令。
例如,该网络设备将功率控制信息携带在该DCI中的第1和第2比特上,则该网络设备除了将该DCI发送给该终端设备外,该网络设备还将该指示信息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对应于该目标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在该DCI中的比特位置,在这个例子中,该指示信息指示该DCI中的第1和第2比特。具体的,该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1和第2比特,或者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1比特,同时该网络设备和该终端设备都预先获知该功率控制信息会承载在该DCI中的连续的两比特上。
例如,DCI的第1比特对应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DCI的第2比特对应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指示信息指示DCI的第1比特时,网络设备在该DCI的第1比特上携带的是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可以确定该第1比特上携带的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
可选的,在该目标上行载波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将该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和该第二功率控制信息携带在同一DCI中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将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其他信令中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其他信令可以是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信令。
例如,该网络设备将该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携带在该DCI中的第1和第2比特上,将该第二功率控制信息携带在该DCI中的第3和第4比特上,则该网络设备除了将该DCI发送给该终端设备外,该网络设备还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该终端设备对应于该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和对应于该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在该DCI中的比特位置,在这个例子中,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DCI中的第1和第2比特,具体的,该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1和第2比特,或者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1比特,同时该网络设备和该终端设备都预先获知该功率控制信息会承载在该DCI中的连续的两比特上。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DCI中的第3和第4比特,具体指示方式与该第一指示信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和/或该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在该DCI中的比特位置,比特数都不限于这个例子,还可以有其他的取值。
例如,指示信息指示第1比特和第2比特时,网络设备在该DCI上携带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控制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一上行载波。又例如,指示信息指示第3比特和第4比特时,网络设备在该DCI上携带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为第二上行载波。
在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给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可以是针对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DCI,即公共组(group common)DCI,当然也可以是专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的DCI。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字段只是用于描述该DCI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并不限定该DCI中的某些比特的名称。比如,该DCI中总共包含30比特,可以将这30个比特理解为一个字段,当然也可以将这个30个比特中的1个或多个比特理解为一个字段,此处对此不做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该DCI中也可以包含一些预留比特,或填充比特。
步骤1203,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该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目标上行载波。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确定功率参数。例如,该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该功率参数,示例性的,该指示信息指示﹣1dB,其中,dB表示分贝值,则该终端设备确定该功率参数的取值在之前取值的基础上降低1dB。又例如,该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确定该功率参数,示例性的,该指示信息指示4dB,则该终端设备确定该功率参数的取值为4dB。
可选的,目标上行载波包括第一上行载波或第二上行载波中的一个时,终端设备在DCI中接收到功率控制信息和指示信息。该指示新可以隐式的携带在该DCI中,例如,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标识对该DCI进行加扰,其中第一标识对应第一上行载波,第二标识对应第二上行载波。例如,终端设备在接收到DCI中得到第一标识时,可以确定接收到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接收到的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又例如,终端设备在接收到DCI中得到第二标识时,可以确定接收到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接收到的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是携带在其他信令中发送给终端设备的,该其他信令可以是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信令。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对应于该目标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在该DCI中的比特位置。此时,终端设备在高层信令中接收的指示信息为DCI中的第1比特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携带在该DCI中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接收到的第一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又例如,终端设备在高层信令中接收的指示信息为DCI中的第2比特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携带在该DCI中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接收到的第二上行载波的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可选的,目标上行载波也可以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该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可以携带在同一DCI中。例如,该第一功率控制信息携带在该DCI中的第1和第2比特上,该第二功率控制信息携带在该DCI中的第3和第4比特上。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高层信令上,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上行载波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上行载波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该终端设备对应于该第一上行载波的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和对应于该第二上行载波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在该DCI中的比特位置。
例如,终端设备接收的指示信息为第1比特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携带在该DCI中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一功率控制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接收到的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又例如,终端设备在高层信令中接收的指示信息为DCI中的第2比特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携带在该DCI中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一功率控制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接收到的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载波,即该第一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还例如,终端设备在高层信令中接收的指示信息为DCI中的第3比特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携带在该DCI中的功率控制信息为第二功率控制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出该接收到的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载波,即该第二上行载波为目标上行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功率控制信息和/或该第二功率控制信息在该DCI中的比特位置,比特数都不限于这个例子,还可以有其他的取值。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可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该终端设备1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收发器1302,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1303。所述处理器1301、收发器1302、存储器1303互相连接。
处理器13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所述收发器1302,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
存储器13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303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1301相连接。存储器1303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其中,所述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3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1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3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终端设备13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3中的处理器1301和处理器13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发送、接收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相关特征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一种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1401和通信单元1402。
所述通信单元1402,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定时调整参数,其中,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
处理单元1401,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单元1402接收的指示信息确定所述定时调整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所述处理单元1401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包括至少一个TDD载波和至少一个SUL载波。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载波;
所述通信单元1402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指示信息时,具体用于:
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小区,或者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NR。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上行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上行载波;
所述处理单元1401还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单元1402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根据所述通信单元1402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401还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单元1402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根据所述通信单元1402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401还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单元1402在第一下行载波上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不同的小区;
根据所述通信单元1402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在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功率。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信息发送、接收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相关特征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可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该网络设备1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01,收发器1502,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1503。所述处理器1501、收发器1502、存储器1503互相连接。
处理器15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所述收发器1502,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
存储器15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r-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503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1501相连接。存储器1503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其中,所述存储器15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5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5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1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5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网络设备15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5中的处理器1501和处理器15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信息发送、接收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相关特征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6示出了一种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1601和通信单元1602。
所述处理单元1601,用于确定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定时调整参数,其中,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上行载波;
所述通信单元1602,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1601确定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行载波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所述定时调整参数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上行载波上和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上的发送定时。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上行载波包括至少一个TDD载波和至少一个SUL载波。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载波;
所述通信单元1602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时,具体用于:
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小区,或者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无线接入技术。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为LTE,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为NR。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上行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上行载波;
所述处理单元1601还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单元1602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601还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单元1602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601还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单元1602在第一下行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下行载波,所述第一下行载波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属于不同的小区。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实现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相关特征可以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设计的程序代码。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定时调整参数,所述定时调整参数适用于定时调整组内的所有上行载波;和
根据所述定时调整参数,在所述定时调整组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上进行上行信号的发送;其中,所述定时调整组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调整组包括两个上行载波,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定时偏移值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定时调整组中的多个上行载波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所述定时调整参数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具有最大子载波间隔的上行载波所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调整组包括属于同一个小区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时分双工TDD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上行增补SUL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载波。
7.一种信息接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定时调整参数,所述定时调整参数适用于定时调整组内的所有上行载波;和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用于所述定时调整组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上进行上行信号的定时调整参数;其中,所述定时调整组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调整组包括两个上行载波,在所述两个上行载波上发送随机接入信号的定时偏移值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定时调整组中的多个上行载波对应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所述定时调整参数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为具有最大子载波间隔的上行载波所对应的定时调整粒度。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调整组包括属于同一个小区的第一上行载波和第二上行载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时分双工TDD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上行增补SUL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载波为主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上行载波为辅小区的载波。
13.根据权利要求7-9,11-12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或者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或者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信息接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或者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
18.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3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接收的装置和信息发送的装置,所述信息发送的装置用于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CN201910682031.2A 2017-11-17 2018-01-12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572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388X 2017-11-17
CN201711148388 2017-11-17
CN201810032219.8A CN109802817B (zh) 2017-11-17 2018-01-12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2219.8A Division CN109802817B (zh) 2017-11-17 2018-01-12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2877A CN110572877A (zh) 2019-12-13
CN110572877B true CN110572877B (zh) 2020-11-10

Family

ID=665561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2219.8A Active CN109802817B (zh) 2017-11-17 2018-01-12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201910682031.2A Active CN110572877B (zh) 2017-11-17 2018-01-12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2219.8A Active CN109802817B (zh) 2017-11-17 2018-01-12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6870B2 (zh)
EP (1) EP3713135A4 (zh)
JP (1) JP7130746B2 (zh)
CN (2) CN109802817B (zh)
BR (1) BR11202000977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82579A1 (en) * 2017-09-11 2020-07-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Uplink timing adjustment with multiple numerologies
JP7275169B2 (ja) * 2019-01-09 2023-05-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1012249A1 (en) * 2019-07-25 2021-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timing adv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1022397A1 (zh) * 2019-08-02 2021-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96623B (zh) * 2019-08-14 2023-04-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134620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078852A1 (en) * 2020-09-04 2022-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indications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CN112584523A (zh) * 2020-12-07 2021-03-30 北京光宇之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5g通信系统的传输电子商务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4006687A (zh) * 2021-01-05 2022-02-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发送方法、上行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102482019B1 (ko) * 2021-06-17 2022-12-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조절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40040416A1 (en) * 2022-07-28 2024-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hannel measurements for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8648A (zh) * 2009-05-11 2010-11-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998614B (zh) * 2009-08-17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MY163403A (en) * 2010-01-08 2017-09-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aintaining time alignment with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CN102196479B (zh) 2010-03-10 2014-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值的共享检测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US8989025B2 (en) * 2010-11-12 2015-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E timing adjustment in a multi-RAT, carrier aggregation community system
TWI459847B (zh) * 2011-04-01 2014-11-01 Mediatek Inc 管理與維持多重時序提前的方法
CN102892192B (zh) * 2011-07-20 2017-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定时组下的初始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395985B2 (en) * 2011-07-25 2013-03-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e alignment in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CN102905361B (zh) * 2011-07-28 2015-06-1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情形下的定时方法和设备
CN102932902B (zh) * 2011-08-08 2018-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定时组下的定时提前命令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340797B (zh) * 2011-09-30 2014-07-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辅小区上定时时间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US20140177602A1 (en) * 2012-12-20 2014-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iming management and uplink power control
US8971280B2 (en) * 2012-04-20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device
US8958342B2 (en) * 2012-04-17 2015-02-1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US9179425B2 (en) 2012-04-17 2015-11-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US20130336295A1 (en) 2012-06-19 2013-12-19 Esmael Hejazi Dinan Packet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50181546A1 (en) * 2012-07-23 2015-06-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power control, and cell configuration for ul-only operation in dss bands
CN111614453B (zh) * 2013-07-30 2023-07-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配置上行传输定时的方法和设备
KR20160048097A (ko) * 2013-09-10 2016-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셀들이 설정된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전송 타이밍 결정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JP5970506B2 (ja) * 2014-07-31 2016-08-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上り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CN106376075A (zh) * 2015-07-20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时间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7039513A1 (en) * 2015-09-04 2017-03-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first and second wireless device and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3352509B1 (en) * 2015-09-18 2023-03-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187191B2 (en) * 2016-01-27 201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RS transmission in management in carrier aggregation
JP6855701B2 (ja) * 2016-08-10 2021-04-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17017728A (ja) * 2016-08-23 2017-01-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局
CN109152030B (zh) * 2017-06-16 202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9578A (zh) * 2017-10-27 2019-05-0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同步方法及设备
US11540256B2 (en) 2017-11-03 2022-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vance granularity for uplink with different numerologies
DK3866376T3 (da) * 2018-01-09 2022-10-1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remgangsmåder med fysisk lag og mac-lag i en trådløs indretning
US11019590B2 (en) * 2018-02-27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justments with mixed numerologies
JP2020014082A (ja) * 2018-07-17 2020-01-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20028792A1 (en) * 2018-08-03 2020-02-06 Cirik Ali Cagatay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in dormant state
EP3845007A1 (en) * 2018-08-28 2021-07-07 Ofinno,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30746B2 (ja) 2022-09-05
EP3713135A4 (en) 2021-01-06
JP2021503786A (ja) 2021-02-12
US11546870B2 (en) 2023-01-03
CN110572877A (zh) 2019-12-13
BR112020009772A2 (pt) 2020-10-13
US20200280946A1 (en) 2020-09-03
CN109802817A (zh) 2019-05-24
EP3713135A1 (en) 2020-09-23
CN109802817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2877B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EP3817479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9392135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595696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225333A1 (en) Resource dynamic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445450B2 (e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10351822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22517A1 (zh) 确定传输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EP4005124A1 (en) Dual-connectivity single uplink schemes
KR20210005259A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CN11264034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WO2019096273A1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17460007A (zh) 一种小区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7957896A (zh) 用于波束确定的方法及设备
CN114520987A (zh) Iab节点的冲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73361A (zh) 功率分配、获取方法、装置及节点设备
CN113098670B (zh) 载波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848052B1 (en) Method for indication of reference symbol transmission power change in cellular network
US2024003200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4020822A1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10450A1 (en) Enhancement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new radio devices
CN116097611A (zh) Tci状态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01636A (zh) 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7581497A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591349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