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5178A - 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 Google Patents

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5178A
CN110825178A CN201810905701.8A CN201810905701A CN110825178A CN 110825178 A CN110825178 A CN 110825178A CN 201810905701 A CN201810905701 A CN 201810905701A CN 110825178 A CN110825178 A CN 110825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se
main body
elastic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57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5178B (zh
Inventor
程实
施佺
王则林
陈晓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9057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5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5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5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5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5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属于计算机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周向侧板以及底板,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包括板状结构的主体,主体的顶面上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容置槽,容置槽为矩形状,且箱体位于容置槽内;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三个以上的车轮;容置槽的每个侧壁面上铰接有卡接板,卡接板上远离车轮的一侧为卡接端,卡接端与周向侧板卡接配合。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主体上设有卡接板,卡接板与箱体的周向侧面卡接配合,主体的底部设有车轮,以便于通过车轮的移动运输机箱,避免人工搬运机箱导致出现机箱受损情况的出现。

Description

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俗称电脑。计算机因其具有丰富的功能以及智能操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常见的电脑有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其中,台式电脑因其具有耐用以及性价比加高而得到人们的青睐。
台式电脑一般包括显示器以及主机,主体包括机箱,机箱内安装有主板、电源等计算机硬件设备。机箱一般安放在电脑桌上,在移动机箱时,往往需要人力搬运。在人力搬运机箱时,不仅浪费人力,且会存在摔落的可能性,进而导致机箱受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主体上设有卡接板,卡接板与箱体的周向侧面卡接配合,主体的底部设有车轮,以便于通过车轮的移动运输机箱,避免人工搬运机箱导致出现机箱受损情况的出现。
(二)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周向侧板以及底板,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包括板状结构的主体,主体的顶面上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容置槽,容置槽为矩形状,且箱体位于容置槽内;
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三个以上的车轮;
容置槽的每个侧壁面上铰接有卡接板,卡接板上远离车轮的一侧为卡接端,卡接端与周向侧板卡接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板为圆弧状且开口朝向周向侧板设置;卡接板上靠近车轮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和与之连接的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且第一弹性件与卡接端位于卡接板的转轴的两侧,以向连接端提供朝向与之连接的侧壁面的弹力;
容置槽的底面上方设有支撑板,机箱位于支撑板上,容置槽的底面和支撑板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二弹性件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接端为卡钩,周向侧板上设有与卡勾卡接配合的卡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端位于与之连接的侧壁面和支撑板之间,且支撑板与连接端的旋转区域交叉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位于卡接板的转轴的下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扶手支架,扶手支架包括两个向外悬伸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内部具有容置腔,箱体包括前侧板,前侧板上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容置腔内还设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
过滤网,覆盖进风口设置;
除尘件,位于过滤网背离进风口的一侧,除尘件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杆,两个竖杆之间设有多个可转动的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在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导风板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为抵接端,抵接端与过滤网之间可接触配合;
导风板的重心位于导风板的旋转轴背离进风口的一侧,以驱动抵接端向上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两个以上的引流柱,且引流柱沿远离抵接端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包括片状的主体以及两个转轴,两个转轴分别位于主体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竖杆上设有与转轴转动配合的轴孔;
转轴上套设有套筒,且转轴部在套筒内可转动设置;
轴孔的内周面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沿竖杆的轴向向下延伸设置,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具有凸出安装孔设置的伸出端;
第三弹性件的伸出端与套筒连接,以向套筒提供沿竖杆的轴向向上的弹力;
转轴上还有用于与套筒限位配合的环形限位部,环形限位部位于套筒背离主体的一侧,轴孔的内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部,环形限位部的周向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抵接配合以驱动转轴向下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以及第三弹性件皆为弹簧。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主体上设有卡接板,卡接板与箱体的周向侧面卡接配合,主体的底部设有车轮,以便于通过车轮的移动运输机箱,避免人工搬运机箱导致出现机箱受损情况的出现。
(2)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通过将卡接板设置为圆弧状且开口朝向周向侧板,卡接板的连接端和与之连接的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且第一弹性件与卡接端位于卡接板的转轴的两侧,以向连接端提供朝向与之连接的侧壁面的弹力,使得机箱在不平的路面上移动时可通过卡接板以及第一弹性件的配合降低箱体在移动底座上的水平晃动,且可避免箱体从移动底座上摔落情况的出现。
(3)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通过在箱体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且过滤网背离进风口的一侧设置除尘件,除尘件中的导风板可转动设置,且导风板的抵接端与过滤网之间可接触配合,使得导风板在转动时可驱动过滤网移动,进而使得位于过滤网上的灰尘脱离过滤网,避免过滤网上堆积大量的灰尘而导致机箱进风量小的情况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计算机机箱中除尘组件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计算机机箱中除尘件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计算机机箱中转轴与轴孔之间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计算机机箱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通过在机箱的进风口处设有除尘组件,将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中灰尘进行除尘处理,显著地降低灰尘在机箱内的堆积。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此实施例中:
请参考附图1-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211,箱体211包括周向侧板38以及底板,箱体211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31,移动底座31包括板状结构的主体39,主体39的顶面上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容置槽32,容置槽32为矩形状,且箱体211位于容置槽32内;
主体39的底部安装有三个以上的车轮37;
容置槽32的每个侧壁面上铰接有卡接板36,卡接板36上远离车轮37的一侧为卡接端361,卡接端361与周向侧板38卡接配合。
容置槽32为矩形状,其与箱体211相匹配,以对位于容置槽32内的箱体211进行定位,以避免机箱在移动时箱体211在容置槽32内晃动。主体39的底部安装有三个以上的车轮37,进一步为四个车轮37,且四个车轮37分别位于主体39的四个角处,以驱动移动底座31在地面上移动。容置槽32的每个侧壁面上铰接有卡接板36,卡接板36上远离车轮37的一侧为卡接端361,卡接端361与周向侧板38卡接配合,进一步防止箱体211在容置槽32内晃动以及从容置槽32中脱离情况的出现。
进一步地,卡接板36为圆弧状且开口朝向周向侧板38设置;卡接板36上靠近车轮37的一端为连接端362,连接端362和与之连接的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34连接且第一弹性件34与卡接端361位于卡接板36的转轴的两侧,以向连接端362提供朝向与之连接的侧壁面的弹力;
容置槽32的底面上方设有支撑板33,机箱位于支撑板33上,容置槽32的底面和支撑板33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二弹性件35连接。
卡接板36铰接于容置槽32的侧壁面上,卡接板36为圆弧状且开口朝向周向侧板38设置,可使得卡接板36与箱体211之间可同步运动。例如:当移动底座31在不平的路面上移动时,箱体211会在容置槽32内进行水平方向的晃动,此时箱体211的滑动会带动卡接板36的转动,不仅可避免箱体211与容置槽32的侧壁面之间产生直接的碰撞,且在卡接板36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与箱体211保持卡接关系以确保对箱体211的固定作用。
卡接板36上靠近车轮37的一端为连接端362,连接端362和与之连接的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34连接且第一弹性件34与卡接端361位于卡接板36的转轴的两侧。其中第一弹性件34用于向连接端362提供朝向与之连接的侧壁面的弹力,即向连接端362提供朝向与之连接的侧壁面的拉力。当移动底座31在平整的路面上行走时,箱体211在容置槽32内保持相对稳定,此时卡接板36的卡接端361在第一弹性件34的作用下抵接于箱体211的周向侧板38,进而加固两者之间的卡接作用。当移动底座31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时,箱体211在容置槽32内进行水平方向的晃动。此时,沿晃动方向的两个卡接板36会随之转动,两个第一弹性件34中一个处于被压缩状态,另一个处于被拉伸状态,由于第一弹性件34的压缩以及拉伸也是具有极限的,所以第一弹性件34也会对与之连接的卡接板36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进而避免卡接板36因旋转角度过大而导致与箱体211的卡接配合失效。同时,也限制了箱体211在容置槽32内晃动程度。此外,由于第一弹性件34具有弹性缓冲性能,使得卡接板36在限制箱体211的晃动时,也为箱体211提供缓冲保护。
容置槽32的底面上方设有支撑板33,机箱位于支撑板33上,容置槽32的底面和支撑板33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二弹性件35连接,以对箱体211的底部提供缓冲保护,避免箱体211在容置槽32内上下晃动时与容置槽32之间形成硬接触。
进一步地,卡接端361为卡钩,周向侧板38上设有与卡勾卡接配合的卡槽。
采用卡勾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便于将这两者拆分,以实现箱体211从移动底座31上分离。同时,卡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进一步地,连接端362位于与之连接的侧壁面和支撑板33之间,且支撑板33与连接端362的旋转区域交叉设置,使得支撑板33可限制连接端362的旋转角度,即支撑板33可限制卡接板36的旋转角度,进一步避免卡接板36因旋转角度过大而导致与箱体211的卡接配合失效。
进一步地,支撑板33位于卡接板36的转轴的下方,可限制连接端362的旋转角度不大于90°。
进一步地,主体39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扶手支架,扶手支架包括两个向外悬伸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杆。操作人员可通过用于推动横杆,进而实现驱动移动底座31移动。
如附图3-4所示,进一步地,箱体内部具有容置腔,箱体包括前侧板,前侧板上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容置腔内还设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
过滤网11,覆盖进风口设置;
除尘件,位于过滤网11背离进风口的一侧,除尘件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杆13,两个竖杆13之间设有多个可转动的导风板12,多个导风板12在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导风板12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为抵接端1211,抵接端1211与过滤网11之间可接触配合;
导风板12的重心位于导风板12的旋转轴122背离进风口的一侧,以驱动抵接端1211向上转动。
过滤网11的材质例如但不局限于塑料材质,例如:聚氯乙烯过滤网11等。
容置腔用于放置计算机硬件,例如:主板、显卡、电源等。上下相邻的两导风板12之间形成有通风风道,以便于将从过滤网11中流入的空气定向导入机箱内,例如通风风道朝向中央处理器设置。导风板12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为抵接端1211,抵接端1211与过滤网11之间可接触配合,即导风板12在转动时,抵接端1211会与过滤网11之间形成刮擦,使得导风板12驱动过滤网11发生变形晃动。此时,附于过滤网11上的灰尘会脱离过滤网11,进而避免过滤网11被灰尘堵塞情况的出现。
在进风口无进风或进风量较小时,无法驱动导风板12转动或较大幅度的转动时,导风板12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自然状态,即抵接端1211高于导风板12的旋转轴122。当进风口的进风量处于正常时,驱动导风板12旋转,此时抵接端1211会在过滤网11上向下移动,使得导风板12驱动过滤网11发生变形晃动。当停止进风时或者过滤网11出现堵塞导致进风量较小时,导风板12在重心的作用下反向旋转,此时接端会在过滤网11上向上移动,以使过滤网11上灰尘脱离,进而降低过滤网11上的灰尘堆积量。
进一步地,抵接端1211包括与过滤网11抵接配合的抵接面,抵接面为第一圆弧面1214。导风板12通过第一圆弧面1214与过滤网11接触,在满足导风板12驱动过滤网11发生变形晃动的情况下,可降低导风板12与过滤网11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地,抵接端1211上设有多个通孔,可使得导风板12上的风速以及风向存在较大差异化,进而可降低风噪。
进一步地,导风板12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两个以上的引流柱1212,且引流柱1212沿远离抵接端1211的方向延伸设置。
相邻的两个引流柱1212之间形成凹槽部,可使得空气在移动至导流板的末端时产生风向以及风速的差异,进而实现降噪的目的。
进一步地,引流柱1212的底部设有抵接部1213,且抵接部1213凸出导风板12的底面设置。
抵接部1213用于与位于下方且相邻的导风板12上的抵接端1211抵接配合。由于抵接部1213凸出导风板12的底面设置,使得在自然状态下相邻导风板12之间存在间隙,依旧可形成通风风道。
进一步地,抵接部1213面向抵接端1211的侧面为第二圆弧面,第二圆弧面向抵接端1211凸伸设置。空气移动至第二圆弧面时,会沿第二圆弧面向两侧分流,进而降低该处的风噪。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导风板12包括片状的主体121以及两个转轴122,两个转轴122分别位于主体121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竖杆13上设有与转轴122转动配合的轴孔131;
转轴122上套设有套筒1221,且转轴122部在套筒1221内可转动设置;
轴孔131的内周面上设有安装孔1312,安装孔1312沿竖杆13的轴向向下延伸设置,安装孔1312内安装有第三弹性件14,第三弹性件14具有凸出安装孔1312设置的伸出端;
第三弹性件14的伸出端与套筒1221连接,以向套筒1221提供沿竖杆13的轴向向上的弹力;
转轴122上还有用于与套筒1221限位配合的环形限位部1222,环形限位部1222位于套筒1221背离主体121的一侧,轴孔131的内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311,环形限位部1222的周向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部1223,第一凸起部1311与第二凸起部1223抵接配合以驱动转轴122向下移动。
转轴122上设有环形凹槽部,套筒1221套设于环形凹槽部,以避免套筒1221沿转轴122的轴向移动。环形凹槽部的一侧设有环形限位部1222,环形限位部1222位于套筒1221背离主体121的一侧。轴孔131的内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311,环形限位部1222的周向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部1223,当环形限位部1222随转轴122同步转动时,第一凸起部1311会与第二凸起部1223抵接。当两者抵接配合时,套筒1221会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三弹性件14,使得导风板12整体向下移动,进而增加了抵接端1211与过滤网11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当第一凸起部1311会与第二凸起部1223分离时,转轴122会在第三弹性件14的驱动下恢复原位,此时,导风板12整体向上移动,再次增加了抵接端1211与过滤网1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导风板12对过滤网11的除尘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部1311与第二凸起部1223皆为圆弧状,使得两者在抵接配合时能够使导风板12平稳地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34、第二弹性件35以及第三弹性件14皆为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且成本低、安装简单。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请参考附图6-7,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211,箱体211包括底板212,计算机机箱还包括位于底板212下方的三个以上的脚轮215,底板212的上方设有层板213,层板213与底板212之间形成有可容纳脚轮215的第一腔体214,底板212上设有可供脚轮215进入第一腔体214的开口部2121,脚轮215上连接有脚轮竖杆2151;
层板213上设有与每个脚轮215一一对应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
壳体216,固定连接于层板213的顶面,壳体216中具有中空的第二腔体2161,第二腔体2161为圆柱形,第二腔体2161的一端与第一腔体214连通设置;
连接件217,沿第二腔体216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腔体2161内,且底部设有固定套设于脚轮竖杆2151上的套接部2171。
脚轮215包括脚轮215支架,脚轮215支架具有脚轮竖杆2151,脚轮竖杆2151与连接件217的套接部2171固定连接,使得连接件217可带动脚轮215同步移动。连接件217整体呈圆形体结构,在第二腔体2161内沿轴向可滑动设置。在收纳脚轮215时,连接件217在第二腔体2161内沿轴向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脚轮215同步向上移动,脚轮215通过底板212的开口部2121进入第一腔体214,此时脚轮215不再露出底板212,完成对脚轮215的收纳。在伸出脚轮215时,连接件217在第二腔体2161内沿轴向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脚轮215同步向下移动,脚轮215从第一腔体214通过底板212上的开口部2121伸出底板212,直至脚轮215整体外露出底板212,完成对脚轮215伸放。
机箱的前侧板上设有进风口,层板213位于进风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移动机构还包括:
第四弹性件218,位于连接件217的上方,两端分别与连接件217以及第二腔体2161的顶部连接,以向连接件217提供沿背离脚轮215方向的拉力;
第一安装槽2111,设置于连接件217的周侧面上且位于连接件217的周侧面上背离脚轮215的一端,第一安装槽2111的上壁面上设有沿第二腔体2161的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通孔2112;
第一滑块2113,位于第一安装槽2111内且在滑块沿第二腔体2161的径向可滑动设置;
第五弹性件219,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111内且位于第一滑块2113远离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口的一侧,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2111与第一滑块2113连接以向第一滑块2113提供沿远离第一安装槽2111方向的弹力;
弹性卡板2114,位于滑块的顶面上,沿远离第五弹性件219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弹性卡板2114远离滑块的一端为第一抵接端21141,第一抵接端21141与第一安装槽2111的上壁面抵接配合以使第一抵接端21141向下弯曲变形;
第二滑块2115,设置于连接件217的周侧面上;
第二腔体2161的顶部设有抵接件2116,抵接件2116可穿插于第一通孔2112内并与第一抵接端21141抵接配合以驱动第一抵接端21141离开第一通孔2112;
第二腔体2161的侧面上设有沿径向贯穿的第二通孔2162,第二通孔2162用于第一滑块2113卡接配合;
第二腔体2161的侧面上设有滑槽2163,滑槽2163与第二滑块2115沿第二腔体2161的轴向滑动配合;
机箱的周向侧板上设有沿径向贯穿的第三通孔2117,第三通孔2117内穿设有驱动杆2118,驱动杆2118沿第二腔体2161的径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驱动第一滑块2113滑动。
在脚轮215处于伸出状态时,第四弹性件218处于拉伸状态,第一滑块2113在第五弹性件219的驱动下进入第二通孔2162内,并与第二通孔2162形成卡接配合,以限制连接件217在第二腔体2161内滑动,此时连接件217为脚轮竖杆2151提供稳固的支持力,以确保脚轮215对机箱的稳固支持。
在脚轮215需要收纳时,通过驱动杆2118驱动第一滑块2113向第一安装槽2111内移动,直至第一滑块2113从第二通孔2162内脱离以使第一滑块2113与第二通孔2162之间的卡接配合解除。此时,弹性卡板2114上的第一抵接端21141也会进入第一通孔2112内,并在第一通孔2112的限位作用下保持不动。当第一滑块2113与第二通孔2162之间的卡接配合解除时,连接件217在第四弹性件218的作用下可在第二腔体2161内沿轴向向上移动,脚轮215也随连接件217同步向上移动并通过开口部2121进入第一腔体214,完成脚轮215收纳。其中,在向上移动过程中,抵接件2116会插入第一通孔2112内并与第一抵接端21141抵接配合以驱动第一抵接端21141离开第一通孔2112,第一滑块2113在第五弹性件219的作用下向外滑动并与第二腔体2161的侧壁接触。
当需要脚轮215伸出时,可通过人工将脚轮215向下拉出,直至第一滑块2113卡接于第二通孔2162,使脚轮215处于伸出状态。
弹性卡板2114的第一抵接端21141与第一安装槽2111的上壁面抵接配合以使第一抵接端21141向下弯曲变形,直至第一抵接端21141进入第一通孔2112内时,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于第一通孔2112内恢复原状,此时第一抵接端21141是插设在第一通孔2112内,且沿远离第五弹性件219方向向上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抵接端21141与第一通孔2112之间形成抵接配合,进而使得第一滑块2113在第一安装槽2111内保持不动。当抵接件2116进入第一通孔2112内时,会与第一抵接端21141抵接配合直至将第一抵接端21141驱离第一通孔2112。被驱离出第一通孔2112的第一抵接端21141在第五弹性件219的作用下会继续与第一安装槽2111的上壁面抵接配合并产生弯曲形变。
驱动杆2118穿插于周向侧板上的第三通孔2117,驱动杆2118沿第二腔体2161的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当驱动杆2118向机箱内移动时,驱动杆2118会穿过第二通孔2162并驱动第一滑块2113向第一安装槽2111内移动,直至第一滑块2113与第二通孔2162之间分离,然后再反向移动脱离第二通孔2162。
机箱的周向侧板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
第二滑块2115与滑槽2163滑动配合,以确保连接件217在第二腔体2161内平稳精准地滑动。
进一步地,第三通孔2117背离第二腔体2161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部21171,第一凹槽部21171内设有与驱动杆2118固定连接的第一竖板21172;
第一凹槽部21171内还设有套设于驱动杆2118上的第六弹性件2110,第六弹性件2110位于第一竖板21172靠近连接件217的一侧,第六弹性件2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部21171与第一竖板21172连接,以向第一竖板21172提供沿远离连接件217方向的弹力。
当外力驱动杆2118向机箱内移动时,带动第一竖板21172同向移动,第一竖板21172在移动时会压缩第六弹性件2110,使第六弹性件2110具有弹性势能,并在外力撤去时,驱动第一竖板21172反向移动并回到原位。驱动杆2118也随第一竖板21172方向移动并回到原位。利用第六弹性件2110,不仅可使得驱动杆2118迅速反向回到原位,且无需人工操作,具有反应迅速、操作便捷等优点。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部21171上还设有位于槽口中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用于与第一竖板21172限位配合,以防止第一竖板21172以及驱动杆2118一起脱离第一凹槽部21171。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槽2111中设置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位于第一滑块2113远离第一安装槽2111的槽口的一侧,用于与第一滑块2113限位配合,以防止第一滑块2113在驱动杆2118的作用下对第五弹性件219施加过大的压力以使第五弹性件219变形失效。同时也可告知操作人员无需继续对驱动杆2118施加推力。
在第二限位凸起与第一滑块2113限位配合时,第一抵接端21141位于第一通孔2112内,可提高第一抵接端21141进入第一通孔2112的准确率。
进一步地,连接件217的周侧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滑块2115,两个以上的第二滑块2115沿周向间隔设置,第二腔体2161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二滑块2115一一对应的滑槽2163,进一步提高连接件217在第二腔体2161内滑动的平稳性以及精准性。
进一步地,驱动杆2118远离连接件217的一端固定套设有保护帽2119。保护膜可具有保护作用,以避免操作者在对驱动杆2118移动时对手部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保护帽2119为柔性保护帽2119,例如橡胶保护帽2119等,不仅可避免对操作者的手部造成伤害,且还能给操作者提高一定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滑槽2163的底部设有第三限位凸起,第三限位凸起用于与第二滑块2115限位配合。,以防止连接件217从第二腔体2161内脱离。
进一步地,第四弹性件218、第五弹性件219以及第六弹性件2110皆为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且成本低、安装简单。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申请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如涉及“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周向侧板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包括板状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面上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为矩形状,且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三个以上的车轮;
所述容置槽的每个侧壁面上铰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上远离所述车轮的一侧为卡接端,所述卡接端与所述周向侧板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为圆弧状且开口朝向所述周向侧板设置;所述卡接板上靠近所述车轮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与之连接的所述侧壁面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卡接端位于所述卡接板的转轴的两侧,以向所述连接端提供朝向与之连接的所述侧壁面的弹力;
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机箱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和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二弹性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为卡钩,所述周向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卡勾卡接配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位于与之连接的所述侧壁面和所述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端的旋转区域交叉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卡接板的转轴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扶手支架,所述扶手支架包括两个向外悬伸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横杆。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箱体包括前侧板,所述前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包括:
过滤网,覆盖所述进风口设置;
除尘件,位于所述过滤网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除尘件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之间设有多个可转动的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在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风板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为抵接端,所述抵接端与所述过滤网之间可接触配合;
所述导风板的重心位于所述导风板的旋转轴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以驱动所述抵接端向上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有两个以上的引流柱,且所述引流柱沿远离所述抵接端的方向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片状的主体以及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位于所述主体在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竖杆上设有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的轴孔;
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套筒,且所述转轴部在所述套筒内可转动设置;
所述轴孔的内周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竖杆的轴向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具有凸出所述安装孔设置的伸出端;
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伸出端与所述套筒连接,以向所述套筒提供沿所述竖杆的轴向向上的弹力;
所述转轴上还有用于与所述套筒限位配合的环形限位部,所述环形限位部位于套筒背离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轴孔的内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环形限位部的周向侧面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配合以驱动所述转轴向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及所述第三弹性件皆为弹簧。
CN201810905701.8A 2018-08-10 2018-08-10 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Active CN110825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5701.8A CN110825178B (zh) 2018-08-10 2018-08-10 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5701.8A CN110825178B (zh) 2018-08-10 2018-08-10 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5178A true CN110825178A (zh) 2020-02-21
CN110825178B CN110825178B (zh) 2022-08-09

Family

ID=6954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5701.8A Active CN110825178B (zh) 2018-08-10 2018-08-10 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51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4845A (zh) * 2020-04-28 2020-08-18 洛阳超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动装置和机箱箱体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7998Y (zh) * 2002-06-15 2003-06-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机箱
CN203658938U (zh) * 2014-01-09 2014-06-18 郝国良 一种新型计算机机箱
CN204496408U (zh) * 2015-04-21 2015-07-22 吉首大学 防尘计算机
US20150208774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Robert Leimenstoll Retractable Luggage Wheel System
CN204574262U (zh) * 2015-03-24 2015-08-19 刘华荣 新风空调
CN206224332U (zh) * 2016-11-15 2017-06-06 缙云县国品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多层减震机构的高寿命电脑主机箱
CN107203248A (zh) * 2017-06-19 2017-09-26 吴晓晨 一种散热机箱
CN206532211U (zh) * 2017-07-19 2017-09-29 宿迁学院 移动式计算机机箱
CN108073247A (zh) * 2017-12-18 2018-05-25 苏州德特尼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防潮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108162724A (zh) * 2017-12-27 2018-06-15 芜湖凌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汽车环境的多用途空调出风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7998Y (zh) * 2002-06-15 2003-06-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机箱
CN203658938U (zh) * 2014-01-09 2014-06-18 郝国良 一种新型计算机机箱
US20150208774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Robert Leimenstoll Retractable Luggage Wheel System
CN204574262U (zh) * 2015-03-24 2015-08-19 刘华荣 新风空调
CN204496408U (zh) * 2015-04-21 2015-07-22 吉首大学 防尘计算机
CN206224332U (zh) * 2016-11-15 2017-06-06 缙云县国品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多层减震机构的高寿命电脑主机箱
CN107203248A (zh) * 2017-06-19 2017-09-26 吴晓晨 一种散热机箱
CN206532211U (zh) * 2017-07-19 2017-09-29 宿迁学院 移动式计算机机箱
CN108073247A (zh) * 2017-12-18 2018-05-25 苏州德特尼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防潮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108162724A (zh) * 2017-12-27 2018-06-15 芜湖凌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汽车环境的多用途空调出风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4845A (zh) * 2020-04-28 2020-08-18 洛阳超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动装置和机箱箱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5178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8778C (zh) 多功能型便携式计算机
CN107300103B (zh) 云台
CN101578733B (zh) 电子装置的可拆卸天线组件
CN102455754A (zh) 硬盘支架
CN110825178B (zh) 具有移动底座的计算机机箱
CN102211602A (zh)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8665585B2 (en) Cover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0825176B (zh) 具有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110825177B (zh) 具有伸缩脚轮的计算机机箱
JP7483974B2 (ja) ハンドル切り替え機構とチャイルドベビーカー
US6264484B1 (en) Docking station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with a downwardly oriented docking connector
CN111674738A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分隔装置的滑动结构
CN114194368B (zh)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CN202838107U (zh) 电子设备及其保护盖
KR100873261B1 (ko) 닥킹 스테이션의 휴대용 컴퓨터 고정구조
CN210324028U (zh) 扣合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CN210447965U (zh) 一种折叠式跑步机
CN109828641B (zh) 计算卡载体设备及计算机
CN203357138U (zh) 防护罩快锁装置
CN103741623B (zh) 树叶吹吸机风管拆装固定改良结构
CN105183099A (zh) 一种自动除尘电脑主机
CN2763084Y (zh) 一种储藏刀片式美工刀
CN110282000A (zh) 主承载部分和安装件的止动和转动控制装置及儿童载具
CN218543703U (zh) 一种交互式教育一体机
TWI828213B (zh) 可拆卸的固定裝置與具有該固定裝置的主機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