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2623A -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2623A
CN110822623A CN201810920797.5A CN201810920797A CN110822623A CN 110822623 A CN110822623 A CN 110822623A CN 201810920797 A CN201810920797 A CN 201810920797A CN 110822623 A CN110822623 A CN 110822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heat exchanger
self
control method
outdo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07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荣邦
许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207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2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2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2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2Cleaning duct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设置在室外换热器上的脉冲振动装置、能够构成闭环冷媒循环系统的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和四通阀,自清洁控制方法包括:在制冷工况下,使压缩机降频,使四通阀换向;先关闭电子膨胀阀,经过预设时间后再关闭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开启脉冲振动装置来粉碎室外换热器内部的污垢;使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打开电磁阀,使压缩机升频,从而利用冷媒冲洗室外换热器内部被粉碎的污垢。本发明能够利用先振落后冲洗的方式强力清洗室外换热器的内部,使得室外换热器的内部粘黏的污垢能够被快速、彻底地清除,保证了室外换热器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内流动的物质主要是冷媒和冷冻机油。在空调器的长期运行之后,空调器的换热器内壁极易粘附上述冷冻机油的残液以及进入空调器内的灰尘和杂质,不仅影响换热器内的冷媒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降低了换热效率,还有可能在冷媒流动时导致换热器内壁被杂质磨损。
目前,除人工清洁的方法外,空调器的自清洁方式为:先使空调器的待清洁位置的污垢凝结,具体地,可以通过使待清洁位置凝霜或者向待清洁位置喷涂干冰等方式凝结污垢,然后,再通过融霜或者干冰升华等途径将污垢从待清洁位置剥落,从而达到清洁目的。上述清洁方式的弊端在于:不适用于换热器内壁的清洁,并且上述清洁方式对于附着力较强的污垢的剥落效果不佳,空调器在清洁后可能会有污垢残留。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换热器内壁的清洁且难以彻底剥落空调器内的顽固污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和四通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四通阀构成闭环的冷媒循环系统,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上的脉冲振动装置,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包括:在制冷工况下,使所述压缩机降频,使所述四通阀换向;先关闭所述电子膨胀阀,经过预设时间后再关闭所述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开启所述脉冲振动装置来粉碎所述室外换热器内部的污垢;使所述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打开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压缩机升频,从而利用冷媒冲洗所述室外换热器内部被粉碎的污垢。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开度为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最大开度。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使所述压缩机升频”的步骤具体包括:使所述压缩机的频率逐渐升高至最高频率。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使所述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的步骤、“打开所述电磁阀”的步骤以及“使所述压缩机升频”的步骤同时进行。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所述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的同时,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所述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的步骤之后以及在“使所述压缩机升频”的步骤之前,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四通阀换向。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使所述压缩机升频”的同时,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压缩机的频率提升至预设频率之前,使所述四通阀换向。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使所述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的同时,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关闭所述脉冲振动装置。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使所述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的同时,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的转速升高。
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使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的转速升高”的步骤具体包括:使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的转速逐渐升高至最大转速。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正常的制冷工况下,使压缩机降频,以使四通阀换向,从而使冷媒沿制热工况时的流动路径流动,即冷媒沿室外换热器-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的路径循环流动。此时,先关闭电子膨胀阀,经过预设时间后再关闭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能够使冷媒被全部回收至空调器的室内侧,从而清空室外换热器位置的冷媒,以避免冷媒在室外换热器内时对室外换热器的清洁工作产生干扰,为清洁室外换热器做好准备工作。然后,通过开启脉冲振动装置的方式对室外换热器施加振动应力,使得室外换热器上粘黏的油污斑块、杂质等污垢被振松或者振落。最后,再打开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并使压缩机升频,使得室内侧的冷媒能够流向室外侧,以便利用冷媒的流动冲刷室外换热器内部被粉碎的污垢,将室外换热器内振落或者振松的污垢冲洗下来并带出室外换热器。与目前的先凝结再剥落的清洁方式相比,上述振动方式显然能够更轻松地将粘附在室外换热器内壁上的顽固杂质从内壁上分离,尤其是在清洁换热器的内部时,利用冷媒流动时作用在室外换热器内壁上的冲击力对部分振松但未振落的污垢进行进一步冲洗,从而使得残留在室外换热器内部以及粘附在室外换热器内壁上的污垢能够被彻底清除,保证了良好的清洁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电子膨胀阀打开至最大开度,以使大量的冷媒能够从室内侧流向室外换热器内,从而保证了冷媒在流经室外换热器的过程中能够清理冲刷室外换热器的内壁,即能够冲刷干净顽固污垢又加快了冲洗污垢的进程,保证了整体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压缩机的频率逐渐升高至最高频率,即在冷媒流向室外侧冲洗室内换热器时,压缩机以最高频率运行,以便增大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的冷媒排量,从而进一步地增大了冷媒流量,使得冷媒对于室外换热器内壁的冲击力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空调器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流动路径;
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空调器在制热工况下的冷媒流动路径;
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实施例的逻辑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换热器内壁的清洁且难以彻底剥落空调器内的顽固污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旨在将室外换热器内部的污垢快速而彻底地清除干净,使得室外换热器内部的清洁效果得到保障。
首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制冷工况下的冷媒流动路径。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制热工况下的冷媒流动路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1、室外换热器2、压缩机3、电子膨胀阀4和四通阀5,室内换热器1、电子膨胀阀4、室外换热器2、压缩机3和四通阀5构成闭环的冷媒循环系统,四通阀5配置成能够通过换向来改变空调器的运行工况,即空调器在制冷工况下可以通过四通阀5换向转变为制热工况,空调器在制热工况下可以通过四通阀5换向转变为制冷工况。压缩机3的低压侧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1,压缩机3的高压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2,以便控制压缩机3的冷媒吸入路径和冷媒排出路径的通断。本发明的空调器还包括设置于室外换热器2上的脉冲振动装置6,脉冲振动器6能够向室外换热器2上施加振动应力,以便振落、振松室外换热器2的内壁上的污垢,将室外换热器2内结块的污垢振碎。
接下来参阅图3并继续参阅图1和图2,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S1:在制冷工况下,使压缩机3降频,使四通阀5换向;
S2:先关闭电子膨胀阀4,经过预设时间后再关闭压缩机3低压侧的第一电磁阀31;
S3:开启脉冲振动装置6来粉碎室外换热器2内部的污垢;
S4:使电子膨胀阀4打开至预设开度,打开第一电磁阀31,使压缩机3升频,从而利用冷媒冲洗室外换热器2内部被粉碎的污垢。
在步骤S1中,如图1所示,在制冷工况下,冷媒的流动方向为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此时,压缩机3低压侧的第一电磁阀31为图2中位于压缩机3左侧的电磁阀,压缩机3高压侧的第二电磁阀32为图2中位于压缩机3右侧的电磁阀。如图2所示,在空调器由制冷工况切换至制热工况后,冷媒的流动方向为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此时,压缩机3低压侧的第一电磁阀31为图2中位于压缩机3右侧的电磁阀,压缩机3高压侧的第二电磁阀32为图2中位于压缩机3左侧的电磁阀。由于在空调器处于制冷工况时,压缩机的正常工作频率较高,四通阀5不能进行换向。因此,在空调器开始自清洁时,压缩机3从正常的工作频率降低至能够允许四通阀5进行换向的频率,以便四通阀5能够换向,以便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向,为后续的冷媒回收工作做准备。
在步骤S2中,在关闭电子膨胀阀4之后,冷媒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流向空调器的室内侧,而关闭的电子膨胀阀4能够阻止流至室内侧的冷媒向空调器的室外侧流动,从而将冷媒逐渐回收至室内侧。在全部冷媒均流至室内侧后,即达到预设时间、冷媒回收完成后,将第一电磁阀31关闭,从而使冷媒从流动方向的前后两侧被阻隔在空调器的室内侧,以避免冷媒的流动影响室外侧的室外换热器2的清洁。作为示例,预设时间可以为30秒,即在关闭电子膨胀阀4的30秒后将第一电磁阀31关闭,从而保证冷媒全部回收到空调器的室内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时间还可以是除30秒以外的其他任意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结合空调器的运行参数合理地设定上述预设时间,只要通过预设时间确定的分界点能够保证冷媒全部回收到空调器的室内侧即可。
在步骤S3中,脉冲振动装置6开启后,能够对室外换热器2的内壁施加振动应力,以便将粘黏在室外换热器2内壁上的油斑、杂质等污垢振松或者振落、将卡置于室外换热器2内的大块污垢振碎,以避免污垢粘粘、卡置于室外换热器2的内部。
在步骤S4中,在电子膨胀阀4打开至预设开度且第一电磁阀31被打开时,冷媒能够再次开始循环流动,冷媒从室内侧流向室外侧,并在流经室外换热器2的同时对室外换热器2的内部进行冲洗。压缩机3的频率被提升后,压缩机3在单位时间内的冷媒排放量增大,从而使得流入室外换热器2内的冷媒的量增多,以便通过大量冷媒的流动对室外换热器2内进行强力冲刷,将被振松的污垢冲洗下来并和已经被振碎、振落的污垢一起随着冷媒的流动带出室外换热器2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预设开度为电子膨胀阀4的最大开度。当室外换热器2的自清洁过程进入冲洗阶段时,电子膨胀阀4被打开至最大开度以允许冷媒循环流动,从而使大量冷媒能够通过电子膨胀阀4流向室外侧,使得冷媒能够在流动时对室外换热器2内部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力。当然,上述“大量”冷媒是指冷媒的流量多于正常制冷/热工况时的冷媒流量,以便冷媒流动时能够对室外换热器2内具有良好的冲刷效果。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4中的“使压缩机3升频”具体包括:使压缩机3的频率逐渐升高至最高频率。也就是说,当室外换热器2的自清洁过程进入冲洗阶段时,压缩机3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至最大频率,使得压缩机3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高压气态冷媒的量达到最大,从而进一步地保证了大流量冷媒对室外换热器2内的冲击效果。其中,逐渐升高压缩机3的频率可以是使压缩机3的频率以线性关系升高,或者是使压缩机3的频率以非线性关系升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定压缩机3的升频方式,只要使压缩机3的频率升高至最高频率,进而使大量冷媒沿流动路径循环流动以强力冲洗室外换热器2内部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的“使电子膨胀阀4打开至预设开度”、“打开第一电磁阀31”和“使压缩机3升频”这三个子步骤同时进行,即在室外换热器2的清洗过程进入冲洗阶段时,在打开电子膨胀阀4(以最大开度被打开)和第一电磁阀31以使冷媒的流动路径流通的同时还使压缩机3升频至最高频率,以便使冷媒在流动路径中的流量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从而保证冷媒能够对室外换热器2的内部进行强力地冲击洗涤,既使得室外换热器2内脱落并粉碎的污垢能够随着冷媒的流动被快速清理干净又能够冲刷掉被振松但是未从室外换热器2的内壁上脱落的污垢,提升了清洁效率且保证了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在“关闭压缩机3低压侧的第一电磁阀31”的同时,本发明的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使压缩机3停止运行。也就是说,在冷媒回收完毕且其流动路径被从流动方向的前后两侧截断的同时,由于在接下来的振动碎污阶段无需冷媒循环流动,因此使压缩机3停止运行,以便减少空调器的耗能,通过使压缩机3停止排气的方式减少冷媒对电子膨胀阀4的压力,避免电子膨胀阀4被不必要损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电磁阀31关闭时压缩机3停止运行的情形下,在“关闭第一电磁阀31”的步骤之后以及在“使压缩机3升频”的步骤之前,本发明的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使四通阀5换向。具体而言,由于在第一电磁阀31关闭后,压缩机3即处于停止状态,因此在使压缩机3升频之前,即在室外换热器2的清洁过程进入冷媒冲洗室外换热器2之前,四通阀5均可在此期间的任意时间点进行换向。通过又一次的换向操作,使得冷媒能够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空调器重新处于制冷工况。与换向一次后直至自清洁过程完全结束空调器再恢复制冷的情形相比,上述制冷的同时利用冷媒冲刷室内换热器1的实施方式显然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弱自清洁过程对空调器为用户制冷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得空调器间隔极短的时间即可向室内输送冷风,保证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除上述换向情形外,在“使压缩机3升频”的同时,本发明的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压缩机3的频率提升至预设频率之前,使四通阀5换向。其中,预设频率是指允许四通阀5换向的最大频率,即压缩机3的频率一旦超过上述预设频率,四通阀5则不能进行换向。也就是说,在冷媒冲洗室外换热器2的前期,在压缩机3的频率允许的范围之内,四通阀5可进行换向。由于压缩机3会在较短时间内升频至最高频率,因此上述“冷媒冲洗室外换热器2的前期”与冷媒开始流动、冲洗室外换热器2的时间相差较短,所以对空调器的尽快恢复制冷运行的过程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在压缩机3的频率允许的前提下,四通阀5可在冷媒回收完毕后以及冷媒冲洗室外换热器2的前期随时换向,以便空调器能够在不影响自清洁过程的前提下尽快恢复制冷模式,即达到清洁目的又几乎不影响空调器的正常工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又进一步地,在“使电子膨胀阀4打开至预设开度”的同时,本发明的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关闭脉冲振动装置6。在打开电子膨胀阀4使冷媒流动的同时,室外换热器2进入冲刷清洗阶段。在此情形下,由于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2后会对室外换热器2的振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不利于振碎污垢,因此此时将脉冲振动装置6关闭,一方面避免了电能的浪费,另一方面又能避免振动应力和冷媒的冲击力互相影响降低清洁效果。具体地,在开启脉冲振动器6后,可以使脉冲振动器6运行一段时间以粉碎室外换热器2内的污垢,并在冷媒再次循环流动的同时关闭脉冲振动器6、结束振动碎尘的过程。
又进一步地,在“使电子膨胀阀4打开至预设开度”的同时,本发明的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使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1位置的室内风机11的转速升高。通过提升室内风机11的转速,使得室内换热器1的换热效率得到提升,从而加快了室内换热器1内的冷媒的状态转化(蒸发或者冷凝)效率,从而进一步使得大量的冷媒能够在管路中流动,保证了冷媒对室外换热器2的冲击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使空调器的室内风机11的转速升高”的步骤具体包括:使空调器的室内风机11的转速逐渐升高至最大转速。在冷媒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室内风机11以最大转速运行,以便快速高效地完成室内换热器1和外部环境的热量交换,促进了冷媒的状态转化过程。其中,使室内风机11的转速逐渐升高至最大转速可以是使室内风机11的转速以线性关系提高,或者使室内风机11的转速以非线性关系提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定室内风机11的转速提高方式,只要使室内风机11的转速升高至最大转速,进而促进室内换热器1内的冷媒快速转化状态即可。
最后参阅图4并继续参阅图1和图2来阐述本发明的最优选的技术方案,图4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实施例的逻辑控制图。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具体而言,完整的自清洁过程如下:
在空调器处于制冷工况的情形下,室外风机21以正常工作转速rao运行,室内风机11以正常工作转速rn运行,压缩机3以正常工作频率f运行,电子膨胀阀4处于开启状态且开度为b1;
当空调器接收到室外换热器2自清洁指令时(即图4中的a点),将压缩机3从频率f降低至预设频率f1,以便四通阀5能够换向,从而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向。室内风机11停止运行,以避免在自清洁过程中向室内输送热风;
换向后,将压缩机3从频率f1升高至频率f2,其中,频率f2高于压缩机3的正常工作频率f,以便保证能够快速完成冷媒回收。频率升高至f2的同时(或者频率升高至f2后),关闭电子膨胀阀4,以开始回收冷媒。此时,室外风机21以低于rao的转速运行,以避免空调器换向后的制热效率过高,降低用户体验。压缩机3以频率f2运行,冷媒向空调器的室内侧流动聚集。经过预设时间(如图3中示出的30秒)后,冷媒全部流动并聚集至室内侧,在t1时间内关闭第一电磁阀31,以将冷媒的流动路径完全截断,冷媒的全部回收过程结束。其中,在关闭第一电磁阀31的同时,压缩机3的频率从f2逐渐减小至停止,室外风机21的转速逐渐减小至零,以便在冷媒不需要流动的情形下减小空调器能耗、减小冷媒对电子膨胀阀4的压力。
然后,开启脉冲振动装置6来粉碎室外换热器2内部的污垢,使脉冲振动装置6运行一段时间以彻底粉碎、振落室外换热器2内部的污垢,作为示例,脉冲振动装置6的运行时间可以是3-5分钟。具体运行时长可根据实际的清洁需求进行设定。在此过程中,室内风机11、室外风机21和压缩机3始终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电子膨胀阀4和第一电磁阀3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最后,在上述振动碎污过程结束后,关闭脉冲振动装置6,同时将电子膨胀阀4打开至最大开度B、打开第一电磁阀31并打开压缩机3和室内风机11,使压缩机3和室内风机11的频率和转速分别提升至fmax和rn-max,以使大流量的冷媒再次循环流动以流经室外换热器2、对室外换热器2进行冲洗,进而使室外换热器2内的污垢能够随着冷媒的循环流动流出室外换热器2。其中,为了进一步加快自清洁效率,室外风机rao的转速也逐渐升高至最大转速rao-max。并且在压缩机3停止运行后至压缩机3升频至高于频率f2之前,四通阀5换向,以使上述冲洗过程进行的同时空调器能够为用户制冷。室外换热器2上或者压缩机3上或者室外换热器2和压缩机3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以便该过滤装置能够过滤并收集冷媒中的污垢杂质。作为示例,上述过滤装置可以是设置于压缩机3底部的集尘圈。上述污垢的过滤以及收集方式并不是限定的,具体的过滤方案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实际流动管路进行设定,只要能够收集冷媒中的污垢、不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即可。上述冲洗过程的时长可为2-3分钟,当然,实际的冲洗时长可以根据清洁需求进行调整;
在冲洗结束后,在t2时间内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从B调整至b1,将压缩机3的频率从fmax降低至f,使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21的转速分别调整至rao和rn,使得空调器能够恢复自清洁前的正常制冷工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压缩机3、室外风机21和室内风机11的频率和转速的升降并不是瞬时完成的,因此完成上述升降工作的耗时t1和t2以压缩机3、室外风机21和室内风机11的实际升降耗时为准。并且由于上述升降动作耗时较短,因此上述部分步骤可以近似看作为同时进行。例如,“使电子膨胀阀4打开至预设开度”、“打开第一电磁阀31”和“使压缩机3升频”这三个步骤同时进行时,虽然三个步骤在同时开始执行后的结束时间稍有不同,但依然看作是三个步骤同时进行的。上述时间差并不影响本发明的自清洁方法的实际运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并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使用本发明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添加或删减一部分步骤,或者调换不同步骤之间的顺序。这种改变并没有超出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和四通阀,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四通阀构成闭环的冷媒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上的脉冲振动装置,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包括:
在制冷工况下,使所述压缩机降频,使所述四通阀换向;
先关闭所述电子膨胀阀,经过预设时间后再关闭所述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
开启所述脉冲振动装置来粉碎所述室外换热器内部的污垢;
使所述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打开所述电磁阀,使所述压缩机升频,从而利用冷媒冲洗所述室外换热器内部被粉碎的污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开度为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最大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压缩机升频”的步骤具体包括:
使所述压缩机的频率逐渐升高至最高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的步骤、“打开所述电磁阀”的步骤以及“使所述压缩机升频”的步骤同时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的同时,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压缩机低压侧的电磁阀”的步骤之后以及在“使所述压缩机升频”的步骤之前,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四通阀换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压缩机升频”的同时,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压缩机的频率提升至预设频率之前,使所述四通阀换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的同时,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脉冲振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电子膨胀阀打开至预设开度”的同时,所述自清洁控制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的转速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清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的转速升高”的步骤具体包括:
使所述空调器的室内风机的转速逐渐升高至最大转速。
CN201810920797.5A 2018-08-14 2018-08-14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822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0797.5A CN110822623A (zh) 2018-08-14 2018-08-14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0797.5A CN110822623A (zh) 2018-08-14 2018-08-14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2623A true CN110822623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4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0797.5A Pending CN110822623A (zh) 2018-08-14 2018-08-14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26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4191A (zh) * 2021-07-15 2021-1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换热器的管内自清洁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1490A (ja) * 2000-12-15 2002-06-26 Shoda Shoyu Kk 熱交換器と熱交換方法
CN204730727U (zh) * 2015-06-29 2015-10-28 北京中环信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超声波防垢的换热器
CN105890050A (zh) * 2016-06-03 2016-08-2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应用超声波振荡器内除垢外除霜的新型空调
CN206073802U (zh) * 2016-08-31 2017-04-0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自清洁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
CN107504640A (zh) * 2017-08-21 2017-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冷媒回收控制方法
CN108361913A (zh) * 2018-01-22 2018-08-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1490A (ja) * 2000-12-15 2002-06-26 Shoda Shoyu Kk 熱交換器と熱交換方法
CN204730727U (zh) * 2015-06-29 2015-10-28 北京中环信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超声波防垢的换热器
CN105890050A (zh) * 2016-06-03 2016-08-2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应用超声波振荡器内除垢外除霜的新型空调
CN206073802U (zh) * 2016-08-31 2017-04-0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自清洁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
CN107504640A (zh) * 2017-08-21 2017-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冷媒回收控制方法
CN108361913A (zh) * 2018-01-22 2018-08-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4191A (zh) * 2021-07-15 2021-1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换热器的管内自清洁控制方法
WO2023284195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外换热器的管内自清洁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2625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822620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736188B (zh) 一种空调器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22622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JP5097459B2 (ja) 製氷機の運転方法
JP666723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822633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822618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WO2019220488A1 (ja) 空気調和機
TWI734601B (zh) 空調機
CN110822623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822624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US20020066555A1 (en) Geothermal heat pump clean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10094832A (zh) 一种变频空调的工作除霜方法
JP610321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822621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822619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822759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822678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822758A (zh) 用于空调器的自清洁控制方法
JP201023024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279133B (zh) 空调机
CN100414196C (zh) 自动清洁和防止室外机堵塞的空调器控制方法
JPWO2017179165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3266919B (zh) 一种空调器外机的风叶自清洁控制方法、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