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4083A -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4083A
CN110814083A CN201911065980.2A CN201911065980A CN110814083A CN 110814083 A CN110814083 A CN 110814083A CN 201911065980 A CN201911065980 A CN 201911065980A CN 110814083 A CN110814083 A CN 110814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winding roller
cold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59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福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0659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4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14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40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02Winding-up or coiling
    • B21C47/04Winding-up or coiling on or in reels or drums, without using a moving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28Drums or other coil-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Of Special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所述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包括底架、第一卷绕组件、第二卷绕组件与封装组件,所述底架包括支撑板与两个安装板,所述两个安装板分别垂直凸设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包括卷绕气缸与第一卷绕辊,所述第二卷绕组件包括伸缩气缸与第二卷绕辊,所述卷绕气缸与所述伸缩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卷绕辊安装于所述卷绕气缸上。所述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便于对带钢切边卷进行封装。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到冷轧带钢。而冷轧带钢在制造过程中例如在连续酸洗程序前,需要对其两侧进行切边。为了避免浪费钢材,带钢切边一般会采用卷绕机构进行卷绕以备后用。然而,冷轧带钢切边在卷绕后都是直接裸露于外界,没有封装起来,因此不利于后续保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封装带钢切边卷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包括底架、第一卷绕组件、第二卷绕组件与封装组件,所述底架包括支撑板与两个安装板,所述两个安装板分别垂直凸设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包括卷绕气缸与第一卷绕辊,所述第二卷绕组件包括伸缩气缸与第二卷绕辊,所述卷绕气缸与所述伸缩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卷绕辊安装于所述卷绕气缸上,所述第二卷绕辊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伸缩气缸上,所述封装组件包括第一封装盘与第二封装盘,所述第一封装盘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卷绕辊上,所述第二封装盘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卷绕辊上,所述第一卷绕辊与所述第二卷绕辊用于卷绕形成带钢废边卷,所述第一封装盘与所述第二封装盘用于相互固定以将所述带钢废边卷封装于二者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还包括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倾斜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倾斜板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安装板均为矩形板,所述倾斜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30-16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矩形贯通孔,所述矩形贯通孔延伸至所述倾斜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卷绕辊与所述第二卷绕辊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卷绕辊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部与锥柱部,所述圆柱部连接于所述卷绕气缸的输出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封装盘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卷绕辊的圆柱部上,所述第一封装盘用于螺合于所述第二封装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封装盘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封装盘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用于与所述外螺纹螺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封装盘包括套设环与螺合环,所述螺合环自所述套设环的外周缘沿所述套设环的轴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一封装盘的螺合环的内周面,所述外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二封装盘的外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封装盘的套设环形成有内孔,所述第一卷绕辊穿设于所述内孔中。
在所述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在使用时,所述伸缩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卷绕辊抵持于所述第一卷绕辊上,所述第一卷绕辊与所述第二卷绕辊相互抵接,所述卷绕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卷绕辊带动所述第二卷绕辊旋转,以卷绕带钢废边,从而形成带钢废边卷。在卷绕过程中,所述第一封装盘与所述第二封装盘并不会转动,在卷绕之后,所述第一封装盘与所述第二封装盘相互固定,从而将所述带钢废边卷封装于二者之间。此后,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封装盘与所述第二封装盘一并将所述带钢废边卷搬走。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封装盘与所述第二封装盘,进而方便所述带钢废边卷的封装与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封装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例如,所述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包括底架、第一卷绕组件、第二卷绕组件与封装组件,所述底架包括支撑板与两个安装板。例如,所述两个安装板分别垂直凸设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包括卷绕气缸与第一卷绕辊,所述第二卷绕组件包括伸缩气缸与第二卷绕辊。例如,所述卷绕气缸与所述伸缩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卷绕辊安装于所述卷绕气缸上。例如,所述第二卷绕辊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伸缩气缸上,所述封装组件包括第一封装盘与第二封装盘,所述第一封装盘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卷绕辊上。例如,所述第二封装盘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卷绕辊上,所述第一卷绕辊与所述第二卷绕辊用于卷绕形成带钢废边卷。例如,所述第一封装盘与所述第二封装盘用于相互固定以将所述带钢废边卷封装于二者之间。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包括底架10、第一卷绕组件20、第二卷绕组件30与封装组件40,所述底架10包括支撑板11与两个安装板13,所述两个安装板13分别垂直凸设于所述支撑板1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卷绕组件20包括卷绕气缸21与第一卷绕辊23,所述第二卷绕组件30包括伸缩气缸31与第二卷绕辊33,所述卷绕气缸21与所述伸缩气缸31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板13上,所述第一卷绕辊23安装于所述卷绕气缸21上,所述第二卷绕辊33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伸缩气缸31上,所述封装组件40包括第一封装盘41与第二封装盘43,所述第一封装盘41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卷绕辊23上,所述第二封装盘43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卷绕辊33上,所述第一卷绕辊23与所述第二卷绕辊33用于卷绕形成带钢废边卷,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用于相互固定以将所述带钢废边卷封装于二者之间。
在所述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在使用时,所述伸缩气缸31驱动所述第二卷绕辊33抵持于所述第一卷绕辊23上,所述第一卷绕辊23与所述第二卷绕辊33相互抵接,所述卷绕气缸21驱动所述第一卷绕辊23带动所述第二卷绕辊33旋转,以卷绕带钢废边,从而形成带钢废边卷。在卷绕过程中,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并不会转动,在卷绕之后,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相互固定,从而将所述带钢废边卷封装于二者之间。此后,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一并将所述带钢废边卷搬走。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进而方便所述带钢废边卷的封装与搬运。
例如,为了便于将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相互固定,所述底架10还包括倾斜板14,所述倾斜板14倾斜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所述倾斜板14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板13之间。所述两个安装板13均为矩形板,所述倾斜板14与所述支撑板11之间的夹角为130-160度。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矩形贯通孔115,所述矩形贯通孔115延伸至所述倾斜板14上。所述第一卷绕辊23与所述第二卷绕辊3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卷绕辊23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部231与锥柱部233,所述圆柱部231连接于所述卷绕气缸2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封装盘41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卷绕辊23的圆柱部231上,所述第一封装盘41用于螺合于所述第二封装盘43上。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相互螺合,从而便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固定。
例如,为了便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螺合,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用于与所述外螺纹螺合。所述第一封装盘41包括套设环411与螺合环413,所述螺合环413自所述套设环411的外周缘沿所述套设环411的轴向延伸。所述内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螺合环413的内周面,所述外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套设环411形成有内孔4115,所述第一卷绕辊23穿设于所述内孔4115中。通过使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相互螺合,进而便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相互固定。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所述第二封装盘43包括主盘体431与螺纹环体433,所述主盘体431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卷绕辊33的圆柱部231上,所述螺纹环体433沿轴向凸设于所述主盘体431的一端,所述外螺纹形成于所述螺纹环体433的外周面上,所述螺纹环体433的外径小于所述主盘体431的外径,所述主盘体431朝向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一侧凹设有抵持环槽,所述抵持环槽围绕所述螺纹环体433的周缘。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螺合环413的周缘凸设有环形切割刀4135,所述环形切割刀4135用于切断所述带钢切边并抵持于所述抵持环槽内。所述螺合环413的外表面形成有齿圈。
例如,为了便于转动所述第一封装盘41,以使所述第一封装盘41螺合于所述第二封装盘43上,所述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50,所述驱动组件50包括抵持辊51、伸缩旋转气缸52与啮合齿轮53,所述抵持辊51的一端通过连接杆511连接于对应的安装板13上,所述抵持辊51朝向所述连接杆511的端面周缘凸设有挡持环512,所述挡持环512挡持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背离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一侧,所述抵持辊51的周面抵持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周面上,所述伸缩旋转气缸52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13上,所述啮合齿轮53安装于所述伸缩旋转气缸52的输出轴上,所述啮合齿轮53位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上的齿圈相啮合,所述啮合齿轮53单向旋转地安装于所述伸缩旋转气缸52的输出轴上。即所述伸缩旋转气缸52能够驱动所述啮合齿轮53旋转并朝所述第二封装盘43移动,且能够驱动所述啮合齿轮53朝远离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方向不旋转地移动。例如,所述伸缩旋转气缸5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单向卡柱,用于单向卡止所述啮合齿轮53的内周面。所述第一卷绕辊的正常卷绕旋转时,所述伸缩旋转气缸52能够允许所述啮合齿轮随动,从而不对正常卷绕进行干涉。
例如,所述啮合齿轮53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卷绕辊23的端部下方并与所述抵持辊51的端部平齐,所述啮合齿轮53与所述抵持辊51共同抵持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底部,以支撑所述第一封装盘41。所述啮合齿轮53远离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一端周缘凸设有推动环531,所述推动环531挡持挡持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背离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一侧表面。所述驱动组件50还包括推持气缸54,所述推持气缸54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一个所述安装板13上,所述推持气缸54的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推持架(图未示),所述推持架上凸设有推持柱541与导航柱(图未示),所述推持柱541及所述导航柱的端部均抵持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上,所述推持柱541及所述导航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相对两侧。所述导航柱的端部凸设有导航杆,所述导航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导航柱的直径,所述导航杆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封装盘43中并朝所述第一卷绕辊23延伸。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内孔4115及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中部均转动地设置有安装环430,每个所述安装环430上均凸设有多个挠性夹持臂435,所述多个挠性夹持臂435围绕所述安装环430的周缘均匀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挠性夹持臂435包括径向折叠杆4351与抓取杆4355,所述径向折叠杆4351的端部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环430上,所述径向折叠杆4351沿所述安装环430的轴向延伸至所述圆柱部231的端面处,所述抓取杆4355的端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径向折叠杆4351的端部,并沿所述锥柱部233的表面倾斜延伸至所述锥柱部233的端面处,所述抓取杆4355的长度大于所述径向折叠杆4351的长度,所述抓取杆4355的端部形成有抓取钩4358,所述抓取钩4358朝远离所述锥柱部233的中轴线的弧形延伸。
例如,在需要搬移所述带钢切边卷时,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多个挠性夹持臂435的抓取杆4355及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多个挠性夹持臂435的抓取杆4355用于缠绕所述带钢切边卷,所述推持气缸54通过所述导航柱与所述推持柱541推持所述第二封装盘43朝所述第一封装盘41移动,所述导航杆用于对所述第二封装盘43进行导向,所述伸缩旋转气缸52用于驱动所述啮合齿轮53旋转并朝所述第二卷绕辊33移动,所述推动环531推动所述第一封装盘41朝所述第二封装盘43移动,且所述啮合齿轮53驱动所述第一封装盘41同步旋转,以使所述第二封装盘43螺合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上,使得所述多个挠性夹持臂435的抓取杆4355与所述径向折叠杆4351的连接处沿径向向外移动,促使所述径向折叠杆4351与所述抓取杆4355相互折叠并抵持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或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内壁上,所述带钢切边卷抵持于所述第一封装盘41的多个挠性夹持臂435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多个挠性夹持臂435之间,而所述多个抓取钩4358抓取所述带钢切边卷的内圈,以将所述带钢切边卷封装与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内,所述环形切割刀4135用于切断所述带钢切边卷。所述伸缩旋转气缸52用于驱动所述啮合齿轮53朝远离所述第二封装盘43的方向移动以脱离所述第一封装盘41,所述伸缩气缸31带动所述第二卷绕辊33远离所述第一卷绕辊23,以释放所述带钢切边卷。工人可以拔脱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并通过滚动将所述第一封装盘41与所述第二封装盘43,以输送至指定仓库中进行储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第一卷绕组件、第二卷绕组件与封装组件,所述底架包括支撑板与两个安装板,所述两个安装板分别垂直凸设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包括卷绕气缸与第一卷绕辊,所述第二卷绕组件包括伸缩气缸与第二卷绕辊,所述卷绕气缸与所述伸缩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卷绕辊安装于所述卷绕气缸上,所述第二卷绕辊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伸缩气缸上,所述封装组件包括第一封装盘与第二封装盘,所述第一封装盘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卷绕辊上,所述第二封装盘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卷绕辊上,所述第一卷绕辊与所述第二卷绕辊用于卷绕形成带钢废边卷,所述第一封装盘与所述第二封装盘用于相互固定以将所述带钢废边卷封装于二者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倾斜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倾斜板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安装板均为矩形板,所述倾斜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30-1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矩形贯通孔,所述矩形贯通孔延伸至所述倾斜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绕辊与所述第二卷绕辊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卷绕辊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部与锥柱部,所述圆柱部连接于所述卷绕气缸的输出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盘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卷绕辊的圆柱部上,所述第一封装盘用于螺合于所述第二封装盘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盘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封装盘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用于与所述外螺纹螺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盘包括套设环与螺合环,所述螺合环自所述套设环的外周缘沿所述套设环的轴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一封装盘的螺合环的内周面,所述外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二封装盘的外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盘的套设环形成有内孔,所述第一卷绕辊穿设于所述内孔中。
CN201911065980.2A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Withdrawn CN110814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5980.2A CN110814083A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5980.2A CN110814083A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4083A true CN110814083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52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5980.2A Withdrawn CN110814083A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1408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4725A (ja) * 1999-03-05 2000-09-19 Hitachi Ltd 冷間圧延設備
WO2009127790A1 (fr) * 2008-04-16 2009-10-22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Sas Dispositif et methode de mise en bobine de chutes de cisaillage de rives de bande d'acier
CN205873413U (zh) * 2016-06-01 2017-01-11 浙江荣鑫带钢有限公司 一种边料收卷机
CN107199258A (zh) * 2017-05-20 2017-09-26 无锡黎星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废边收卷机
CN109719159A (zh) * 2019-01-15 2019-05-07 吴贝尔 一种带张力卷取的冷轧带钢废边卷取机
CN208960618U (zh) * 2018-07-27 2019-06-11 重庆哈韦斯特铝业有限公司 具有防护装置的冷轧废边收边机
CN208976503U (zh) * 2018-07-27 2019-06-14 重庆哈韦斯特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废边收边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4725A (ja) * 1999-03-05 2000-09-19 Hitachi Ltd 冷間圧延設備
WO2009127790A1 (fr) * 2008-04-16 2009-10-22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Sas Dispositif et methode de mise en bobine de chutes de cisaillage de rives de bande d'acier
CN205873413U (zh) * 2016-06-01 2017-01-11 浙江荣鑫带钢有限公司 一种边料收卷机
CN107199258A (zh) * 2017-05-20 2017-09-26 无锡黎星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废边收卷机
CN208960618U (zh) * 2018-07-27 2019-06-11 重庆哈韦斯特铝业有限公司 具有防护装置的冷轧废边收边机
CN208976503U (zh) * 2018-07-27 2019-06-14 重庆哈韦斯特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废边收边机
CN109719159A (zh) * 2019-01-15 2019-05-07 吴贝尔 一种带张力卷取的冷轧带钢废边卷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86594A1 (en) Welding wire coil packaging system
US5954294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il of flexible object and core therefor
JP2554842B2 (ja) 円筒形コンテナ本体に外巻きへりを形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5061052U (zh) 一种卷筒夹持装置
CN108135373A (zh) 可独立旋转的法兰和可附接的心轴孔适配器
KR20160130777A (ko) 용접 와이어 코일 패키지
US4117988A (en) Reel adapter for ti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10814083A (zh) 一种汽车制造用冷轧带钢切边的卷绕机构
US4033397A (en) Roll bar device for retractable awnings
JPH0362628B2 (zh)
WO2012147748A1 (ja) 長尺シートの繰出リール
US9550651B2 (en) Coil support for a trimmer line coil
US5417384A (en) Tool for mounting to a parcel containing a coil of a continuous, flexible object
US2628714A (en) Coil container
JP5154426B2 (ja) 巻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3628803B (zh) 一种用于卷收机构的可储存和释放旋转能量的助力装置
US20140091170A1 (en) Device for repairing wire spools
EP3393951A1 (en) Winder for a band shaped element
CN210029381U (zh) 一种外包装带存储取料支架
JPH0929334A (ja) 拡縮スプール
JPS624160A (ja) シ−ト巻軸
US6119974A (en) Expandable mandrel core
CN218261353U (zh) 一种灯带收卷装置
JP2008105780A (ja) 押しコップ
US3480224A (en) Core chu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