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3181A -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3181A
CN110803181A CN201911284730.8A CN201911284730A CN110803181A CN 110803181 A CN110803181 A CN 110803181A CN 201911284730 A CN201911284730 A CN 201911284730A CN 110803181 A CN110803181 A CN 110803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gage
groove
object placing
placing plate
roof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47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友胜
余志军
陈亮
陈超
徐永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r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ZHAN CHELIANG PEIJ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ZHAN CHELIANG PEIJ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ZHAN CHELIANG PEIJ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47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3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3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3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7/00Other furniture or furnishings
    • B61D37/003Other furniture or furnishings luggage rack and umbrella-stand for rail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车用行李架,包括:固定架、置物体以及连接固定架和置物体的加强筋;置物体包括:置物板,设置在置物体上端面,为栅格状;置物板为弧形;置物板靠近固定架的一端低于置物板远离固定架的一端;行李提升装置,设置在置物体内,用于将放置在置物板上的行李提升至水平。本发明的动车用行李架,通过行李提升装置行李提升至水平面方便乘客从行李架上取行李。

Description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李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背景技术
目前,动车的行李架用于放置行李的表面都设计为弧形,是为了调整行李的中心,使行李的重心位于行李架上,减少跌落的发生;但是此种设计不便于乘客将行李从行李架上取下,需要比平时花费多些力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动车用行李架,通过行李提升装置行李提升至水平面方便乘客从行李架上取行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用行李架,包括:固定架、置物体以及连接固定架和置物体的加强筋;置物体包括:
置物板,设置在置物体上端面,为栅格状;置物板为弧形;置物板靠近固定架的一端低于置物板远离固定架的一端;
行李提升装置,设置在置物体内,用于将放置在置物板上的行李提升至水平。
优选的,行李提升装置包括:若干个推物块、设置轴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移动机构;
若干个推物块均匀设置在设置轴上;竖直移动机构与置物体内壁固定连接;设置轴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竖直移动机构上。
优选的,竖直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体、丝杆、电机和移动座;
固定体和电机都与置物体内壁固定连接;丝杆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体转动连接;移动座设置在丝杆上,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在丝杆上上下移动。
优选的,推物块与置物板的栅格交错设置。
优选的,推物块的宽度小于置物板的栅格间隙。
优选的,在置物体远离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行李绑缚装置,用于对行李进行绑缚,防止行李从置物板上滑落。
优选的,行李绑缚装置包括:
回卷轴,设置在置物体内下部;
卡接头,设置在置物体远离固定架一侧的凹槽内;卡接头与凹槽大小相适应;
绑缚带,一端固定设置在回卷轴上,另一端与卡接头固定连接;置物体内设有可供绑缚带通过的通道。
优选的,卡接头包括:
壳体,
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扣机构,卡扣机构设置在壳体的侧面;
卡扣机构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卡扣体、第二卡扣体、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连接体;
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于壳体的同一侧面;第一凹槽位于壳体靠近绑缚带的一端;第二凹槽位于壳体远离绑缚带的一端;
第一卡扣体和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卡扣体为T型,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卡扣体一端;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凹槽底部连接;
第二卡扣体和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第二弹簧位于第二卡扣体和第二凹槽之间;第二卡扣体突出壳体表面;
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还设置有连通腔;连接体设置在连通腔内;连接体一端与第一卡扣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动车用行李架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行李提升装置表面,用于检测行李提升装置接触行李时的压力值;
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连接,设置在置物体内;
指示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设置在置物体远离固定架的一侧或置物体下端面。
优选的,指示装置包括:指示灯、蜂鸣器和扬声器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动车用行李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置物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动车用行李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行李提升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行李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行李绑缚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卡接头和卡接槽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动车用行李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动车用行李架的检测压力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架;2、置物板;3、置物体;4、加强筋;5、行李提升装置;6、行李绑缚装置;5-1、竖直移动机构;5-11、固定体;5-12、丝杆;5-13、移动座;5-14、电机;5-2、设置轴;5-3、推物块;6-1、卡接头;6-2、绑缚带;6-3、回卷轴;6-4、卡接槽;6-11、第一卡扣体;6-12、连接体;6-13、第二卡扣体;6-14、第一凹槽;6-15、第一弹簧;6-16、连通腔;6-17、第二凹槽;6-18、第二弹簧;7、压力传感器;8、控制器;9、指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车用行李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固定架1、置物体3以及连接固定架1和置物体3的加强筋4;置物体3包括:
置物板2,设置在置物体3上端面,为栅格状;置物板2为弧形;置物板2靠近固定架1的一端低于置物板2远离固定架1的一端;
行李提升装置5,设置在置物体3内,用于将放置在置物板2上的行李提升至水平。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固定架1将行李架固定到动车车壁上;乘客将行李放置到置物板2上;当乘客下车要取行李时,行李提升装置5将放置在置物板2上的行李提升到处于水平的位置,方便乘客拿取行李。在动车行驶过程中,行李提升装置5缩回到置物体3内部,其不对置物板2形状对于行李的稳固放置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动车用行李架,通过行李提升装置5行李提升至水平面方便乘客从行李架上取行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行李提升装置5包括:若干个推物块5-3、设置轴5-2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移动机构5-1;
若干个推物块5-3均匀设置在设置轴5-2上;竖直移动机构5-1与置物体3内壁固定连接;设置轴5-2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竖直移动机构5-1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行李提升装置5将放置在置物板2上的行李提升到处于水平的位置,实现的方式具体为竖直移动机构5-1带动设置轴5-2在竖直面上上下移动,设置在设置轴5-2上的推物块5-3与行李逐渐接触,推物块5-3上表面为水平面,当推物块5-3与行李完全接触时,即将行李提升到处于水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竖直移动机构5-1包括:固定体5-11、丝杆5-12、电机5-14和移动座5-13;
固定体5-11和电机5-14都与置物体3内壁固定连接;丝杆5-12一端与电机5-14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体5-11转动连接;移动座5-13设置在丝杆5-12上,电机5-14带动丝杆5-12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5-13在丝杆5-12上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电机5-14带动丝杆5-12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5-13在丝杆5-12上上下移动;设置轴5-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直移动机构5-1的移动座5-13固定,当两个竖直移动机构5-1的电机5-14同步转动时,实现设置轴5-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为了实现行李提升装置5工作时推物块5-3与行李相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推物块5-3与置物板2的栅格交错设置。
推物块5-3从置物板2的栅格之间的间隙中突出置物体3表面,从而与行李的底部相接触。
为了使推物块5-3顺利从置物板2的栅格间隙中穿过;在一个实施例中,推物块5-3的宽度小于置物板2的栅格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置物体3远离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有行李绑缚装置6,用于对行李进行绑缚,防止行李从置物板2上滑落。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乘客携带的行李体积比较大时,通过置物体3侧面的行李绑缚装置6对行李进行绑缚,防止行李在动车行驶过程中滑落,砸到乘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行李绑缚装置6包括:
回卷轴6-3,设置在置物体3内下部;
卡接头6-1,设置在置物体3远离固定架1一侧的凹槽内;卡接头6-1与凹槽大小相适应;
绑缚带6-2,一端固定设置在回卷轴6-3上,另一端与卡接头6-1固定连接;置物体3内设有可供绑缚带6-2通过的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动车车顶上设置有与卡接头6-1相配合的卡接槽6-4;在需要使用时将卡接头6-1从置物体3侧面的凹槽中取出,绑缚带6-2经过行李的侧面,然后插入卡接槽6-4中。回卷轴6-3在行李绑缚装置6不使用时,将绑缚带6-2卷到回卷轴6-3上,带动卡接头6-1贴紧凹槽底部。卡接头6-1收回到凹槽内,既不影响行李架的外观,也方便乘客需要使用时容易被找到。回卷轴6-3的回弹力部件为平面涡卷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卡接头6-1包括:
壳体,
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扣机构,卡扣机构设置在壳体的侧面;
卡扣机构包括:第一凹槽6-14、第二凹槽6-17、第一卡扣体6-11、第二卡扣体6-13、第一弹簧6-15、第二弹簧6-18和连接体6-12;
第一凹槽6-14和第二凹槽6-17位于壳体的同一侧面;第一凹槽6-14位于壳体靠近绑缚带6-2的一端;第二凹槽6-17位于壳体远离绑缚带6-2的一端;
第一卡扣体6-11和第一弹簧6-15设置在第一凹槽6-14内,第一卡扣体6-11为T型,第一弹簧6-15套设在第一卡扣体6-11一端;第一弹簧6-15一端与第一凹槽6-14底部连接;
第二卡扣体6-13和第二弹簧6-18设置在第二凹槽6-17内,第二弹簧6-18位于第二卡扣体6-13和第二凹槽6-17之间;第二卡扣体6-13突出壳体表面;
第一凹槽6-14和第二凹槽6-17之间还设置有连通腔6-16;连接体6-12设置在连通腔6-16内;连接体6-12一端与第一卡扣体6-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体6-12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连接体6-12将第一卡扣体6-11和第二卡扣体6-13连接为一个整体,当按动第一卡扣体6-11时,第二卡扣体6-13也同步向下运动。当第二卡扣体6-13与壳体表面齐平时即可将卡接头6-1从卡接槽6-4中拔出。当卡接头6-1插入卡接槽6-4中时,第二卡扣体6-13与卡接槽6-4内壁设置的容纳腔配合实现卡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动车用行李架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行李提升装置5表面,用于检测行李提升装置5接触行李时的压力值;
控制器8,与压力传感器7连接,设置在置物体3内;
指示装置9,与控制器8连接,设置在置物体3远离固定架1的一侧或置物体3下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乘客的行李比较小时,放置到行李架的内侧不容易被发现;会造成乘客忘记拿行李。当动车停车时,行李提升装置5提升行李架上的行李时,控制器8通过压力传感器7检测行李对行李提升装置5接触的面的压力,当压力不为零时,表示行李架上有行李;通过指示装置9提醒乘客行李还在行李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装置9包括:指示灯、蜂鸣器和扬声器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当指示装置9设置为指示灯时,行李架上有行李时,指示灯为红灯;行李架上没有行李时,指示灯为绿色。当指示装置9设置为蜂鸣器时,行李架上有行李时,蜂鸣器发出声音;行李架上没有行李时,蜂鸣器不发出声音。当指示装置9设置为扬声器时,行李架上有行李时,扬声器播放音频;行李架上没有行李时,扬声器不动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动车用行李架,包括:固定架(1)、置物体(3)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架(1)和置物体(3)的加强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体(3)包括:
置物板(2),设置在所述置物体(3)上端面,为栅格状;所述置物板(2)为弧形;所述置物板(2)靠近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低于所述置物板(2)远离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
行李提升装置(5),设置在所述置物体(3)内,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置物板(2)上的行李提升至水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提升装置(5)包括:若干个推物块(5-3)、设置轴(5-2)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移动机构(5-1);
若干个所述推物块(5-3)均匀设置在所述设置轴(5-2)上;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1)与所述置物体(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设置轴(5-2)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机构(5-1)包括:固定体(5-11)、丝杆(5-12)、电机(5-14)和移动座(5-13);
所述固定体(5-11)和所述电机(5-14)都与所述置物体(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5-12)一端与所述电机(5-14)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体(5-1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座(5-13)设置在所述丝杆(5-12)上,所述电机(5-14)带动所述丝杆(5-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移动座(5-13)在所述丝杆(5-12)上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物块(5-3)与所述置物板(2)的栅格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物块(5-3)的宽度小于所述置物板(2)的栅格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置物体(3)远离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有行李绑缚装置(6),用于对行李进行绑缚,防止行李从置物板(2)上滑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绑缚装置(6)包括:
回卷轴(6-3),设置在所述置物体(3)内下部;
卡接头(6-1),设置在所述置物体(3)远离所述固定架(1)一侧的凹槽内;所述卡接头(6-1)与所述凹槽大小相适应;
绑缚带(6-2),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回卷轴(6-3)上,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头(6-1)固定连接;所述置物体(3)内设有可供所述绑缚带(6-2)通过的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6-1)包括:
壳体,
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扣机构,所述卡扣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
所述卡扣机构包括:第一凹槽(6-14)、第二凹槽(6-17)、第一卡扣体(6-11)、第二卡扣体(6-13)、第一弹簧(6-15)、第二弹簧(6-18)和连接体(6-12);
所述第一凹槽(6-14)和所述第二凹槽(6-17)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凹槽(6-14)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绑缚带(6-2)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6-17)位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绑缚带(6-2)的一端;
所述第一卡扣体(6-11)和所述第一弹簧(6-15)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6-14)内,所述第一卡扣体(6-11)为T型,所述第一弹簧(6-15)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扣体(6-11)一端;所述第一弹簧(6-15)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6-14)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卡扣体(6-13)和所述第二弹簧(6-18)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6-17)内,所述第二弹簧(6-18)位于所述第二卡扣体(6-13)和所述第二凹槽(6-17)之间;所述第二卡扣体(6-13)突出所述壳体表面;
所述第一凹槽(6-14)和所述第二凹槽(6-17)之间还设置有连通腔(6-16);所述连接体(6-12)设置在所述连通腔(6-16)内;所述连接体(6-12)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扣体(6-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6-12)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行李提升装置(5)表面,用于检测行李提升装置(5)接触行李时的压力值;
控制器(8),与所述压力传感器(7)连接,设置在所述置物体(3)内;
指示装置(9),与所述控制器(8)连接,设置在所述置物体(3)远离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或所述置物体(3)下端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9)包括:指示灯、蜂鸣器和扬声器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CN201911284730.8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Pending CN110803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4730.8A CN110803181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4730.8A CN110803181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3181A true CN110803181A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9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4730.8A Pending CN110803181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318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0076A (en) * 1995-11-03 1998-10-13 Daimler-Benz Aerospace Airbus Gmbh Luggage compartment system especially for a passenger aircraft cabin
KR200440513Y1 (ko) * 2007-03-09 2008-06-16 명재성 승강식 객차선반
US20170137039A1 (en) * 2014-03-28 2017-05-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hicle, In Particular Rail Vehicle, With A Passenger Region And A Luggage Region
CN206856605U (zh) * 2017-06-27 2018-01-09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
CN107738656A (zh) * 2017-09-11 2018-02-2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抬升的行李架机构
CN109649410A (zh) * 2019-01-16 2019-04-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轨的城市值机行李装运站台
CN208978855U (zh) * 2018-11-06 2019-06-1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行李起落架
CN211139334U (zh) * 2019-12-13 2020-07-31 江苏中展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0076A (en) * 1995-11-03 1998-10-13 Daimler-Benz Aerospace Airbus Gmbh Luggage compartment system especially for a passenger aircraft cabin
KR200440513Y1 (ko) * 2007-03-09 2008-06-16 명재성 승강식 객차선반
US20170137039A1 (en) * 2014-03-28 2017-05-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hicle, In Particular Rail Vehicle, With A Passenger Region And A Luggage Region
CN206856605U (zh) * 2017-06-27 2018-01-09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
CN107738656A (zh) * 2017-09-11 2018-02-27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抬升的行李架机构
CN208978855U (zh) * 2018-11-06 2019-06-1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行李起落架
CN109649410A (zh) * 2019-01-16 2019-04-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轨的城市值机行李装运站台
CN211139334U (zh) * 2019-12-13 2020-07-31 江苏中展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7919A (zh) 用于更换电动汽车电池的换电平台、换电移动平台及快换系统
CN109713520B (zh) 插拔机构、插头装置、电池架及充换电站
CN211139334U (zh)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CN112477685B (zh) 一种换电系统
CN110803181A (zh) 一种动车用行李架
CN102631081B (zh) 储物箱单元及含有储物箱单元的储物柜
CN210834980U (zh) 一种新型测试设备
CN206942259U (zh) 一种适用于家庭车库使用的双层立体车库装置
CN210592225U (zh) 挂接机构及具有其的agv小车
CN214324976U (zh) 一种无人机停放装置及车辆
CN214729220U (zh) 一种新型超薄潜入式双顶升agv
CN114811309A (zh) 一种一体式显示屏展示收纳用装置
CN210707338U (zh) 一种双车道式换电站
CN113364905A (zh) 电子设备
CN218966848U (zh) 一种线束收纳机构
CN210013533U (zh) 车位及立体停车库
CN216508194U (zh) 车辆及其副仪表台
CN116923143B (zh) 一种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CN113670944B (zh) 一种智能钢带视觉检测设备
CN117021588B (zh) 一种充气橡皮艇加工用多层表皮热压成型装置
CN220996172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料车充电装置
CN220453289U (zh) 移动充电支架
CN215870037U (zh) 一种使用简便的防下滑充电头
CN219318807U (zh) 升降机构及移动冰箱
CN216184590U (zh) 充电桩及具有其的充电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6

Address after: 518109 Longhua Street Longyuan Community Longfa Road 428 Huayuan Street B24 Huayuan Street B23B,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or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4000 No. 29 East Central Road, Yan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ZHONGZHAN VEHICLE PAR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