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4452A - 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4452A
CN110794452A CN201911092058.2A CN201911092058A CN110794452A CN 110794452 A CN110794452 A CN 110794452A CN 201911092058 A CN201911092058 A CN 201911092058A CN 110794452 A CN110794452 A CN 110794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supporting
assembly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20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4452B (zh
Inventor
何焱凯
李中强
兰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ep Chuang Valle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ep Chuang Valle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ep Chuang Valle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ep Chuang Valle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20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4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4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4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4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4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 G01V1/18Receiving elements, e.g. seismometer, geophone or torque detectors, for localised single point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 G01V1/20Arrangements of receiving elements, e.g. geophone patter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所述检测构件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化;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传感探头电性连接,并用于处理传感探头的回传的数据;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管理器和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的储能构件,所述电源管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以及逆变器组件,所述逆变器组件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本发明旨在保证检测构件(传感探头)的检测的适配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地表下的运动(地壳运动)或地表上的作业活动(矿石开采等活动),大地一般会发出一定的振动或者信号,收集这些信号并进行分析有助于人类对地面运动进行了解。一般的,会利用传感探头采集大地的运动参数信息。
当前的使用过程中,地震预测监测网路探头基本为定点式布设,在发生地震后能迅速找到大致震源方位,但往往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还伴随着强烈的余震,定点布设的监测探头往往由于位置的局限性而远离震源中心,给余震的监测预报工作难度大大增加,降低了工作效率。
以上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为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构件,旨在保证检测构件(传感探头)的检测的适配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构件,所述检测构件包括:
传感探头,所述传感探头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化;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传感探头电性连接,并用于处理传感探头的回传的数据;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管理器和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的储能构件,所述电源管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以及
逆变器组件,所述逆变器组件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移动感测装置,所述可移动感测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支架和检测构件,所述检测构件包括传感探头,所述传感探头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化;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传感探头电性连接,并用于处理传感探头的回传的数据;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管理器和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的储能构件,所述电源管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以及逆变器组件,所述逆变器组件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检测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移动组件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结构和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支撑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支撑结构形成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检测构件,所述检测构件的逆变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调节限位组件,所述调节限位组件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可调节连接,所述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顶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杆,所述中部支撑杆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杆和所述底部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与所述顶部支撑杆和/或所述底部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或底部支撑杆,所述安装位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形成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检测构件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上支撑杆段、下支撑杆段和连接杆段,所述连接杆段连接所述上支撑杆段和所述下支撑杆段,所述上支撑杆段和所述下支撑杆段均抵接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中部支撑杆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和所述底部支撑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段设于所述顶部支撑杆背离所述中部支撑杆的一端,并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杆;
所述固定结构活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段和/或所述下支撑杆段和/或所述连接杆段。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补强杆,所述第一补强杆邻近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并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杆和所述底部支撑杆;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补强杆,所述第二补强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杆段连接;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补强杆,所述第三补强杆邻近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并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段。
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臂和固定扣,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段和/或所述下支撑杆段和/或所述连接杆段,所述固定扣设于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并用于与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固定;
且/或,所述固定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结构相互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一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部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部支撑杆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板均设置有用于与检测构件连接的安装位;
所述可移动感测装置还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罩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并用于保护所述检测构件。
可选地,所述保护箱包括面板和连接于所述面板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箱口,所述箱口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
所述面板还形成有让位口,所述检测构件穿设于所述让位口,并使所述传感器组件伸出所述保护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化的传感器组件,以及设置相互电性连接的处理器、电源管理器和储能构件,再通过设置逆变器组件,从而在需要布设靠近震源中心的检测构件时,只需将本检测构件安置在震源中心,并通过逆变器组件与外部的电源连接(该电源可以是移动电源或者固定电源),并使传感器组件显露于待检测环境,从而使得检测构件检测待检测环境的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可移动感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可移动感测装置的支架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可移动感测装置的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可移动感测装置的支架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沿D-D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顶部支撑杆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底部支撑杆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涉及的检测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涉及的检测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65627230000051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构件100,旨在保证检测构件100(传感探头)的检测的适配性,并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实施例中,传感探头即为电磁传感探头或低功耗多传感器地震监测探头。
下面将对本申请检测构件100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参照图11、图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构件100包括:
传感探头,所述传感探头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化;
处理器20,所述处理器20与所述传感探头电性连接,并用于处理传感探头的回传的数据;
电源组件30,所述电源组件30包括电源管理器31和与所述电源管理器31电性连接的储能构件32,所述电源管理器31与所述处理器20电性连接;以及
逆变器组件40,所述逆变器组件40与所述电源管理器31电性连接。
在需要使用传感探头时,将电磁传感探头安置于地面上,从而传感探头可以通过传感器组件10感测周围的信号(可以包括电磁信号或者其他的信号)。
以及,在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光电转换构件为检测构件100进行供电,光电转换构件是指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构件,即太阳能光电构件,其原理为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p区流向n区,电子由n区流向p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即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的是,进一步可以设置电源管理器31,电源管理器31用于控制储能构件32和光电转换构件的电能连接。以及,该储能构件32可以为锂电池组。该电源管理器31通过与中控系统的连接接收控制代码,对连接的周边设备电源进行定时、延时、控制时序的开关,起到对周边连接设备的管理和保护作用。
下面以检测构件100呈竖直状态安置介绍检测构件100,该检测构件100的第一壳体50和第二壳体60的形状大致为圆形柱状体设置,在等同的周长下,圆形具有较大的面积,将第一壳体50和第二壳体60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可以使得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体积较大,便于电子元器件的安装。该第一壳体50和第二壳体60的材质可以采用金属(金属的材质可选择不锈钢材料、铝质材料,铝合金材料、铜质材料、铜合金材料、铁质材料、铁合金材料等)、塑料(塑料可选择硬质塑料,如ABS、POM、PS、PMMA、PC、PET、PBT、PPO等),以及其他合金材料等。或者采用金属材料和塑料的混合,只要能较好地提高第一壳体50和第二壳体60的稳定即可。如此,更加有利于提升第一壳体50和第二壳体60的设置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第一壳体50和第二壳体60的实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该传感器组件10安置于第二壳体60内。
需要说明的是,逆变器组件40包括逆变器,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从而便于将外部电能转换为便于检测构件100工作的电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化的传感器组件10,以及设置相互电性连接的处理器20、电源管理器31和储能构件32,再通过设置逆变器组件40,从而在需要布设靠近震源中心的检测构件100时,只需将本检测构件100安置在震源中心,并通过逆变器组件40与外部的电源连接(该电源可以是移动电源或者固定电源),并使传感器组件10显露于待检测环境,从而使得检测构件100检测待检测环境的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检测构件100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80,所述无线通讯模块80与所述处理器20电性连接,并使所述处理器20与云服务器70通讯连接。该无线通讯模块80可以为蓝牙模块或者天线模块或者4G模块(具有第四代移动通信的集成模块)或者5G模块(具有第五代移动通信的集成模块),设置无线通讯模块80可以使得传感器组件10将探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云服务器70,避免用户需要将传感探头收集才能采集数据(只需管理好云服务器70即可),提高了数据的采集效率。
参照图1至图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移动感测装置1000,所述可移动感测装置1000包括移动组件200、支架300和检测构件100,所述检测构件100包括传感探头,所述传感探头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化;处理器20,所述处理器20与所述传感探头电性连接,并用于处理传感探头的回传的数据;电源组件30,所述电源组件30包括电源管理器31和与所述电源管理器31电性连接的储能构件32,所述电源管理器31与所述处理器20电性连接;以及逆变器组件40,所述逆变器组件40与所述电源管理器31电性连接,所述支架300与所述移动组件200可拆卸连接,所述检测构件100安装于所述支架300,并与所述移动组件200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支架300对检测构件100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使得检测构件100的安置于移动组件200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检测构件100可以通过移动组件200安置在不同的环境,提高了检测构件100(传感探头)的检测的适配性和工作效率。由于本可移动感测装置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实施例中,该移动组件200可以为车辆等其他交通工具,或者为其他具有移动功能的构件,只要在有需要时,便于转移检测构件100,并在检测构件100需要供电时,可以为检测构件100供电即可。
参照图2、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00包括固定结构310和与所述固定结构310连接的支撑结构320,所述固定结构31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移动组件200,所述支撑结构320形成有安装位3214a,所述安装位3214a用于安装所述检测构件100,所述检测构件100的逆变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200可拆卸电性连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20大致呈多边的框体设置,该框体可以通过与其他结构(后文的支撑板3214)连接,使得中部具有安装位3214a,从而对检测构件100进行安装,并且框体结构的稳定性较好,可以在多个方向对检测构件100进行保护,提高检测构件100的检测的适配性和工作效率。以及,该固定结构310可以为真空吸结构、或者为磁吸结构、或者为螺纹连接结构(例如螺栓连接副等),只要便于固定支架300即可。以及,该安装位3214a可以有具有夹持功能的夹持件形成的夹持工位,或者为具有安置功能的安置沉台形成的安置位,只要便于固定检测构件100即可。
参照图2至图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320包括第一支撑部321、第二支撑部322和调节限位组件323,所述调节限位组件323将所述第一支撑部32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322可调节连接,所述安装位3214a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321,所述固定结构310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322。通过在支撑结构320设置不同功能的支撑部,从而提高支撑结构320的支撑稳定性,从而使得检测构件100的安置于移动组件200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检测构件100可以通过移动组件200安置在不同的环境,提高了检测构件100(传感探头)的检测的适配性和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调节限位组件323包括底座3231和调节件3232,底座3231连接于第一支撑部321或第二支撑部322之一,调节件3232盖设于底座3231,第一支撑部321或第二支撑部322之另一穿设于底座3231和所述调节件3232之间,调节件3232与底座3231相配合夹持固定第一支撑部321或第二支撑部322之另一。在一实施例中,底座3231形成有安装槽,该第一支撑部321或第二支撑部322设置于安装槽内,调节件3232抵接于安装槽的槽口,从而调节和底座3231之间连接的松紧程度。
具体地,当需要调节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的相对位置时,调节调节件3232和底座3231之间连接的松紧程度,使得两者连接的较为松弛,此时滑动第一支撑部321和/或第二支撑部322;在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的相对位置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再使得调节件3232和底座3231之间连接的较为紧密,此时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之另一被底座3231和调节件3232所夹持固定限位,从而完成了对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的相对位置的调节过程。可以理解,通过底座3231和调节件3232对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之另一夹持限位固定,增大了调节限位组件323与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之另一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之另一固定的更为稳定。同时也增大了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之另一的受力面积,避免造成应力集中而损坏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之另一,提高第一支撑部321和第二支撑部322的使用年限。
参照图2至图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321包括顶部支撑杆3211、中部支撑杆3212和底部支撑杆3213,所述中部支撑杆3212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和所述底部支撑杆3213,所述第二支撑部322连接与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和/或所述底部支撑杆3213;
所述第一支撑部321还包括支撑板3214,所述支撑板3214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或底部支撑杆3213,所述安装位3214a为安装孔3214a,所述安装孔3214a形成于所述支撑板3214,所述检测构件100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孔3214a。设置顶部支撑杆3211、中部支撑杆3212和底部支撑杆3213形成的第一支撑部321,并设置具有安装孔3214a的支撑板3214,检测构件100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孔3214a,可以使得检测构件100可以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并且该第一支撑部321具有较为稳固的结构。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321大致呈方形框体设置,顶部支撑杆3211和底部支撑杆3213大致呈“匚”字形设置,该中部支撑杆32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从而将顶部支撑杆3211和底部支撑杆3213相互连接,具体的,可以为平行式的连接,或者为交叉的连接方式。如此设置,可以增加第一支撑部321中部的空间,便于安置支撑板3214和检测构件100,进而提高了检测构件100的检测的适配性和工作效率。
参照图2至图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322包括上支撑杆段3221、下支撑杆段3222和连接杆段3223,所述连接杆段3223连接所述上支撑杆段3221和所述下支撑杆段3222,所述上支撑杆段3221和所述下支撑杆段3222均抵接于所述移动组件200,所述中部支撑杆3212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和所述底部支撑杆3213的一端,所述连接杆段3223设于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背离所述中部支撑杆3212的一端,并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和底部支撑杆3213;
所述固定结构310活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段3221和/或所述下支撑杆段3222和/或所述连接杆段3223。设置第二支撑部322可以用于提高第一支撑部321相对移动组件200的固定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上支撑杆段3221、下支撑杆段3222和连接杆段3223形成的第二支撑部322,使得第一支撑部321的各个位置均能得到第二支撑部322的部件将其与移动组件200固定连接,从而提高了整个支架300的安装稳定性。并且设置连接杆段3223连接上支撑杆段3221和所述下支撑杆段3222,使得第二支撑部322的结构也较为稳固,进一步使得检测构件100的安置于移动组件200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检测构件100可以通过移动组件200安置在不同的环境,提高了检测构件100(传感探头)的检测的适配性和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固定结构310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适配不同类型的移动组件200,便于提高支架300的固定效果。本申请的固定结构3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固定结构310沿第二支撑部322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可以使得第二支撑部322受力均匀,并且在多个位置均具有自由度的限制,提高了支架300与移动组件200的连接。以及,固定结构310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使得其相对第二支撑部322可活动,提高其固定于移动组件200的位置,进而提高固定效果。
参照图4、图6、图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00还包括第一补强杆330,所述第一补强杆330邻近所述第二支撑部322设置,并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和所述底部支撑杆3213;由于顶部支撑杆3211和底部支撑杆3213相隔一定的距离,设置第一补强杆330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部321的结构稳定性。在顶部支撑杆3211和底部支撑杆3213均为“匚”字形时,第一补强杆330连接于“匚”字形的“l”竖直段,由于中部支撑杆3212连接于顶部支撑杆3211和底部支撑杆3213端部,设置连接于竖直段的第一补强杆330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支撑部321的结构稳定性。
所述支架300还包括第二补强杆340,所述第二补强杆340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杆段32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顶部支撑杆3211呈折弯杆设置,并在其邻近检测构件100处的杆段设置有辅助支杆600,该辅助支杆600与顶部支撑杆3211在俯视状态下,大致呈“工”字形设置,该第二补强杆340的一端连接于辅助支杆600,另一端连接下支撑段,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支撑部321远离第二支撑部322的部分也可以与第二支撑部322的部件具有连接关系,进一步提高支架300的稳定性。
所述支架300还包括第三补强杆350,所述第三补强杆350邻近所述第二支撑部322设置,并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杆3213和所述下支撑杆段3222。同样的,设置第三补强杆350使得支架300的底部稳固连接,进一步提高支架300的稳定性。通过提高支架300的稳定性,使得检测构件100的安置于移动组件200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检测构件100可以通过移动组件200安置在不同的环境,提高了检测构件100(传感探头)的检测的适配性和工作效率。在一实施例中,上支撑杆段3221和下支撑杆段3222还套接有缓冲结构700,从而防止支架300与移动组件200刚性撞击,提高支架300的稳定性。具体的,该缓冲结构700可以为缓冲泡棉,缓冲泡棉的成本较低,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撞功能。
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310包括固定臂311和固定扣312,所述固定臂311的一端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段3221和/或所述下支撑杆段3222和/或所述连接杆段3223,所述固定扣312设于所述固定臂311的自由端,并用于与所述移动组件200可拆卸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臂311与第二支撑部322的部件连接,使得固定扣312可以在相对支架300较远的位置与移动组件200固定,提高固定扣312的固定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该固定臂311可以通过调节限位组件323与第二支撑部322连接,进一步还可以在调节限位组件323的调节件3232设置铰接结构使得固定扣312的扣接范围更广。
参照图8至图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321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一所述支撑板3214与所述顶部支撑杆3211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支撑板3214与所述底部支撑杆3213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板3214均设置有用于与检测构件100连接的安装位3214a;
所述可移动感测装置1000还包括保护箱400,所述保护箱400罩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321,并用于保护所述检测构件100。
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板3214可以使得对检测构件100的多个位置均做限位安装,从而提高检测构件100安装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另一安装位3214a可以为螺纹连接件(螺栓)的安装位3214a,从而便于对检测构件100进行螺纹连接固定。进一步地,设置保护箱400,可以使得第一支撑部321的大部分被罩盖,由于保护箱400的内部又可以得到第一支撑部321支撑,大大提高了对检测构件100的安置稳定性,即使支架300的外部受到撞击,保护箱400和支架300的组合也可以将检测构件100进行较好的保护。
参照图8至图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箱400包括面板410和连接于所述面板410的侧板420,所述侧板420与所述支撑板3214固定连接,所述侧板420围合形成箱口430,所述箱口430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322;
所述面板410还形成有让位口,所述检测构件100穿设于所述让位口,并使所述传感器组件10伸出所述保护箱400。
具体的,该保护箱400大致呈面板410为矩形的直四棱柱设置,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面板410的外轮廓大致呈梯形,由于梯形近似三角形,同样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强度。以及,设置让位口可以便于传感器组件10伸出,提高检测构件100的检测效果。
参照图9、图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板3214背离侧板420的一侧(即支撑板3214内侧)还设有补强板500,支架300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穿过侧板420、支撑板3214和补强板500,将三者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保护箱400与支撑板3214的安装稳定性,使得检测构件100的安置于移动组件200的稳定性,进而使得检测构件100可以通过移动组件200安置在不同的环境,提高了检测构件100(传感探头)的检测的适配性和工作效率。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箱400的材质可以为木质,从而便于降低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构件包括:
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变化;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传感探头电性连接,并用于处理传感探头的回传的数据;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管理器和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的储能构件,所述电源管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以及
逆变器组件,所述逆变器组件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
2.一种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感测装置包括移动组件、支架和检测构件,所述检测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构件,所述支架与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检测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移动组件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结构和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支撑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支撑结构形成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检测构件,所述检测构件的逆变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调节限位组件,所述调节限位组件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可调节连接,所述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顶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杆,所述中部支撑杆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杆和所述底部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与所述顶部支撑杆和/或所述底部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或底部支撑杆,所述安装位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形成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检测构件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上支撑杆段、下支撑杆段和连接杆段,所述连接杆段连接所述上支撑杆段和所述下支撑杆段,所述上支撑杆段和所述下支撑杆段均抵接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中部支撑杆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和所述底部支撑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段设于所述顶部支撑杆背离所述中部支撑杆的一端,并连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杆;
所述固定结构活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段和/或所述下支撑杆段和/或所述连接杆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补强杆,所述第一补强杆邻近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并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杆和所述底部支撑杆;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补强杆,所述第二补强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杆段连接;
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补强杆,所述第三补强杆邻近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并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杆和所述下支撑杆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臂和固定扣,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段和/或所述下支撑杆段和/或所述连接杆段,所述固定扣设于所述固定臂的自由端,并用于与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固定;
且/或,所述固定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结构相互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一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部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部支撑杆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板均设置有用于与检测构件连接的安装位;
所述可移动感测装置还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罩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并用于保护所述检测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移动感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包括面板和连接于所述面板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箱口,所述箱口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
所述面板还形成有让位口,所述检测构件穿设于所述让位口,并使所述传感器组件伸出所述保护箱。
CN201911092058.2A 2019-11-08 2019-11-08 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Active CN110794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2058.2A CN110794452B (zh) 2019-11-08 2019-11-08 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2058.2A CN110794452B (zh) 2019-11-08 2019-11-08 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4452A true CN110794452A (zh) 2020-02-14
CN110794452B CN110794452B (zh) 2022-02-18

Family

ID=69443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2058.2A Active CN110794452B (zh) 2019-11-08 2019-11-08 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44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7906A1 (ja) * 2005-07-13 2007-01-1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物体検出装置
CN201107310Y (zh) * 2007-09-25 2008-08-27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旋转触探车
CN106033123A (zh) * 2015-03-11 2016-10-19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适用于大地震临震监测的传感探头aeta
CN107329175A (zh) * 2017-06-23 2017-11-07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一种考古磁梯度矢量探测系统与方法
CN206712008U (zh) * 2017-05-18 2017-12-05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车载式探地雷达天线托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7906A1 (ja) * 2005-07-13 2007-01-1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物体検出装置
CN201107310Y (zh) * 2007-09-25 2008-08-27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旋转触探车
CN106033123A (zh) * 2015-03-11 2016-10-19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适用于大地震临震监测的传感探头aeta
CN206712008U (zh) * 2017-05-18 2017-12-05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车载式探地雷达天线托架
CN107329175A (zh) * 2017-06-23 2017-11-07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一种考古磁梯度矢量探测系统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4452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2669B1 (ko) 벽에 설치 가능한 무선전력 전송장치
CN208833267U (zh) 一种带有保护结构的多功能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
RU2486547C2 (ru) Модуль сбора данных и кабель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CN110794452B (zh) 检测构件和可移动感测装置
CN108760007B (zh) 一种电子秤
CN110297282B (zh) 地震勘探设备测试仪
CN209258669U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薄太阳能背板玻璃厚度检测装置
CN214481609U (zh) 一种用于船舶电气柜的稳定性保护装置
CN110794453A (zh) 检测构件、感测装置和地震检测系统
CN211627692U (zh) 一种雷电预警装置
CN209928028U (zh) 一种远程水平振动监控装置
CN212988580U (zh) 一种振弦采集仪
CN109523801A (zh) 一种tdma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
CN112542875A (zh) 一种具有全天候安全防撞轻便型地质勘探电源
CN209801097U (zh) 一种应用于图像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CN213629215U (zh) 一种螺杆式管卡门型侧向抗震支架
CN217879633U (zh) 雷达保护和限位装置
CN109283572A (zh) 一种远程水平振动监控装置
CN211527551U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超声液位检测装置
CN213091891U (zh) 一种基于四天线接收的变形监测装置
CN110568481A (zh) 地声传感探头和地震检测系统
CN217521371U (zh) 一种震源车震源定位摄像头的固定装置
CN216523938U (zh) 一种用于林业调查的野外测绘装置
CN216746047U (zh) 多传感器共同检测式铁塔监测系统
CN212779886U (zh) 一种摩托车电喷零部件快速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