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3485A - 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3485A
CN110793485A CN201911006231.2A CN201911006231A CN110793485A CN 110793485 A CN110793485 A CN 110793485A CN 201911006231 A CN201911006231 A CN 201911006231A CN 110793485 A CN110793485 A CN 110793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oid
width value
measuring
hole
disp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62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3485B (zh
Inventor
陈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62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3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3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3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3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3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21/08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量测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量测所述第二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可以量测遮光胶的胶厚,提高的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小尺寸屏幕的发展,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前置摄像头技术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目前使用此技术的主要是刘海屏、水滴屏、美人尖屏等,其摄像区面积对于整体有效显示区影响较大。而相对于前者,面内盲孔屏可以将显示区占比提高至95%以上,搭配极致窄边框及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等技术,使得手机显示更加趋向于全面屏化,因此面内盲孔显示屏将成为未来两年手机显示的一大热点方向。
相关技术中,由于终端摄像模组对光线较为敏感,因此会对盲孔区点涂遮光胶,但为了兼顾漏光效果和整机组装干涉影响,需要对遮光胶的尺寸进行严格把控,但现有技术中由于量测装置的镜头尺寸等原因无法量测遮光胶的胶厚,因此会导致产品良率的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可以量测遮光胶的胶厚,提高产品良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应用于量测系统中,所述量测系统包括量测设备及待测设备,所述待测设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偏光片及背光板,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透光部两端的遮光部,所述偏光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背光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位于所述透光部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
量测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与所述透光层平行;
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
量测所述第二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在本申请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包括:
在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进行第一次点胶。
在本申请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中,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为所述第一胶体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第一端部至所述背光板的水平宽度。
在本申请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中,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包括:
按照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靠近所述背光板的第二端部上进行第二次点胶。
在本申请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包括:
按照预设公式,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所述预设公式如下:
h=[L2-L1·cos(α)]/sin(α)
其中,L2为所述第二宽度值,L1为所述第一宽度值,α为所述预设角度,h为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在本申请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中,所述量测系统中还包括一承载设备,用于承载及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其中,所述承载设备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支撑部。
在本申请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中,所述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触发所述承载设备移动所述支撑部以倾斜所述目标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量测装置,应用于量测系统中,所述量测系统包括量测设备及待测设备,所述待测设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偏光片及背光板,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透光部两端的遮光部,所述偏光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背光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位于所述透光部上方,包括:
第一量测单元,用于当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与所述透光层平行;
第二量测单元,用于当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二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在本申请所述的量测装置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则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量测单元包括:
量测子单元,用于当在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一胶体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第一端部至所述背光板的水平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
在本申请所述的量测装置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公式,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所述预设公式如下:
h=[L2-L1·cos(α)]/sin(α)
其中,L2为所述第二宽度值,L1为所述第一宽度值,α为所述预设角度,h为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量测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量测所述第二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可以量测遮光胶的胶厚,提高的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过程中的第一中间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过程中的第二中间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过程中的第三中间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学模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包括:
步骤110、在偏光片靠近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
具体的,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过程中的第一中间示意图。图中,待测设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层10、偏光片20及背光板30。该透光层10包括一透光部AA,以及分别连接透光部AA两端的遮光部BB,在透光层10上的偏光片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0,在偏光片20上的背光板3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50,该第一通孔40及第二通孔50对应位于透光部AA的上方。
其中,第一通孔40与第二通孔50至少部分重叠,以使后续在组装摄像模组时可以将摄像模组的镜头放置在第一通孔40与第二通孔50的重叠区域内。
在偏光片60靠近透光部AA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60。第一胶体60一般为热熔胶,用于遮光。
其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过程中的第二中间示意图。若第二通孔50的孔径W1小于所述第一通孔40的孔径W2,且所述第一通孔40与所述第二通孔50同轴设置,则所述偏光片20、透光层10及所述背光板30形成一收容空间70,则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还可以包括:
在偏光片20、透光层10及背光板30所形成的收容空间70内进行第一次点胶。
步骤120、量测第一胶体60在测量设备的镜头80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L1,测量设备的镜头90所处平面与透光层10平行;
以图3为例,其中,第一胶体60在测量设备的镜头80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即为第一胶体60在X轴上的宽度,但应注意,实际上是通过镜头80去直观测量第一胶体60的宽度,因此,在收容空间70内的第一胶体60是不计算在内的,仅是背光板30至透光部AA的水平宽度。即第一胶体60在测量设备的镜头80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为第一胶体60靠近透光部AA的第一端部至背光板30的水平宽度。
步骤130、以预设角度α倾斜目标设备,并在第一胶体60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90。
具体的,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过程中的第三中间示意图。其中,图4为将待测设备倾斜α度,并在此倾斜状态下在第一胶体60上进行点胶形成第二胶体90。具体的,此步骤包括:按照预设角度α倾斜目标设备,并在第一胶体60靠近背光板30的第二端部上进行第二次点胶。
步骤140、量测第二胶体90在测量设备的镜头80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L2。
具体的,第二胶体90在测量设备的镜头80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即为第二胶体90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值。
步骤150、基于第一宽度值L1、预设角度α及第二宽度值L2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h。
具体的,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学模型图,图5为从图4中抽离出的数学模型图。
其中,∠A=α-x,∠B=x,∠C=90-α;L2/cos(α-x)=L1/cos(x);tan(x)=h/L1;将上述两个公式联立,得出h=[L2-L1·cos(α)]/sin(α)。因此,步骤150具体包括:
按照预设公式,基于第一宽度值L1、预设角度α及第二宽度值L2得到所述第二胶体90的厚度h,预设公式如下:
h=[L2-L1·cos(α)]/sin(α)。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装置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量测装置,应用于量测系统中,所述量测系统包括量测设备及待测设备,所述待测设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偏光片及背光板,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透光部两端的遮光部,所述偏光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背光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位于所述透光部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量测单元301,用于当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
第二量测单元302,用于当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二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
计算单元3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则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量测单元301包括:
量测子单元3011,用于当在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一胶体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第一端部至所述背光板的水平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单元303包括:
计算子单元3031,用于按照预设公式,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所述预设公式如下:
h=[L2-L1·cos(α)]/sin(α)
其中,L2为所述第二宽度值,L1为所述第一宽度值,α为所述预设角度,h为第二胶体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量测系统中还包括一承载设备,用于承载及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其中,所述承载设备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支撑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触发所述承载设备移动所述支撑部以倾斜所述目标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载设备,用于承载待测设备,请参阅图7及图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承载设备200包括:
机台21、多个支撑部22,以及多个限位挡块23;
所述多个支撑部22分散地设置在所述机台21上,且可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每一支撑部22上表面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球形构件2201,以用于支撑所述待测设备的背面;
所述多个限位挡块23分散地设置在所述机台21上,分别形成并排设置的第一限位挡块组2101和并排设置的第二限位挡块组2102,且第一限位挡块组2101所在直线与第二限位挡块2102组所在直线相互垂直;
所述机台21上设置有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多个支撑部2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使待测设备的一侧边抵至所述第一限位挡块组2101,且与该侧边相邻的另一侧边抵至第二限位挡块组2102,以对待测设备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按照每一支撑部22到所述第二限位挡块组2102的距离由近及远,控制多个支撑部2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依次递增,以使待测设备的一侧边抵至所述第一限位挡块组21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量测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量测所述第二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可以量测遮光胶的胶厚,提高的产品良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应用于量测系统中,所述量测系统包括量测设备及待测设备,所述待测设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偏光片及背光板,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透光部两端的遮光部,所述偏光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背光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位于所述透光部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
量测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与所述透光层平行;
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
量测所述第二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包括:
在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进行第一次点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为:所述第一胶体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第一端部至所述背光板的水平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包括:
按照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靠近所述背光板的第二端部上进行第二次点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包括:
按照预设公式,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所述预设公式如下:
h=[L2-L1·cos(α)]/sin(α)
其中,L2为所述第二宽度值,L1为所述第一宽度值,α为所述预设角度,h为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测系统中还包括一承载设备,用于承载及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其中,所述承载设备包括多个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支撑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触发所述承载设备移动所述支撑部以倾斜所述目标设备。
8.一种量测装置,应用于量测系统中,所述量测系统包括量测设备及待测设备,所述待测设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层、偏光片及背光板,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部、以及分别连接所述透光部两端的遮光部,所述偏光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背光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位于所述透光部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量测单元,用于当在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透光部的一侧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一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与所述透光层平行;
第二量测单元,用于当以预设角度倾斜所述目标设备,并在所述第一胶体上进行第二次点胶,形成第二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二胶体在所述测量设备的镜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宽度,得到第二宽度值;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量测单元包括:
量测子单元,用于当在所述偏光片、透光层及所述背光板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进行第一次点胶,形成第一胶体时,量测所述第一胶体靠近所述透光部的第一端部至所述背光板的水平宽度,得到第一宽度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公式,基于所述第一宽度值、预设角度及第二宽度值得到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所述预设公式如下:
h=[L2-L1·cos(α)]/sin(α)
其中,L2为所述第二宽度值,L1为所述第一宽度值,α为所述预设角度,h为所述第二胶体的厚度。
CN201911006231.2A 2019-10-22 2019-10-22 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793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6231.2A CN110793485B (zh) 2019-10-22 2019-10-22 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6231.2A CN110793485B (zh) 2019-10-22 2019-10-22 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3485A true CN110793485A (zh) 2020-02-14
CN110793485B CN110793485B (zh) 2021-03-16

Family

ID=6944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6231.2A Active CN110793485B (zh) 2019-10-22 2019-10-22 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34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7500A (zh) * 2020-02-24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点胶管控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57236A (zh) * 2021-01-08 2021-05-28 深圳市宏申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挖孔屏的胶高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3884A (zh) * 2004-04-07 2005-01-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厚/宽度非接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1907433A (zh) * 2010-08-19 2010-12-08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o”型密封胶圈截面直径测量尺
CN105890528A (zh) * 2016-04-01 2016-08-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胶厚度的测量方法
US9593939B1 (en) * 2013-12-30 2017-03-14 Flextronics Ap, Llc Glue thickness inspection (GTI)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3884A (zh) * 2004-04-07 2005-01-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厚/宽度非接触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1907433A (zh) * 2010-08-19 2010-12-08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o”型密封胶圈截面直径测量尺
US9593939B1 (en) * 2013-12-30 2017-03-14 Flextronics Ap, Llc Glue thickness inspection (GTI)
CN105890528A (zh) * 2016-04-01 2016-08-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胶厚度的测量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7500A (zh) * 2020-02-24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点胶管控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57236A (zh) * 2021-01-08 2021-05-28 深圳市宏申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挖孔屏的胶高检测方法
CN112857236B (zh) * 2021-01-08 2021-10-01 深圳市宏申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挖孔屏的胶高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3485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3485B (zh) 量测点胶胶厚的方法及装置
US10187636B2 (en) Active lens alignment system
US20210373352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for Display Screen in Optical Module
US20150312453A1 (en) Switchable Camera Mirror Apparatus
JP5755296B2 (ja) 光センサの受光角を増大させる方法及び構造体、並びに携帯端末
CN105321955B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
KR20200120552A (ko) 렌즈 모듈에 대한 이미지 센서 정렬
CN103150062B (zh) 触控显示装置
EP4130849A1 (en) Optical system, assembly method, and virtual reality device
CN105208255B (zh) 摄像头组件
CN105791811A (zh) 一种立体测试标版及其设计和形成方法
CN109655469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对接测试装置及其对接测试方法
CN206058225U (zh)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931421A (zh) 液晶面板视觉检测系统的定位对焦方法
CN105549241A (zh) 显示用基板、显示面板、封框胶涂布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45121A (zh) 用于芯片封装的光学准直成像系统
CN211698263U (zh) 基于二维特征的反射式几何全息膜
CN206292526U (zh) Ldi设备及其拼接调试系统
US11300507B2 (en) Optical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105487305A (zh) 一种lcd红外光阀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4462539U (zh) 激光投射装置
CN106019689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6058425A (zh) 一种nfc天线设置方法、显示屏模组及终端
CN100419504C (zh) 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投影机
CN209215709U (zh) 一种全内反射棱镜的胶合调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