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2114A -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2114A
CN110792114A CN201911306078.5A CN201911306078A CN110792114A CN 110792114 A CN110792114 A CN 110792114A CN 201911306078 A CN201911306078 A CN 201911306078A CN 110792114 A CN110792114 A CN 110792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slurry
mould
gro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60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平
钱崑
陈雄
潘斌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JIANG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JIANG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JIANG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oint Insuranc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60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2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2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2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3/00Testing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取浆试模,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属于建筑结构领域。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包括盛放浆体的模具,在模具的上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包括底板和围护,底板的外形与模具的内径适配,且在底板上开设有孔洞,用于向模具内注入浆体;围护围绕底板边缘设置,且高出底板的上表面。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有过滤板,可将浆体离析过程中产生的水分离开,保证过滤板下方的试块的强度和尺寸,满足试验要求。2、占用面积少,便于携带。3、上端是可封闭的,便于运输,可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倾洒。

Description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取浆试模,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属于建筑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所用的试模,都是以往实验室中使用的模具,底面积较大,占空间,且上端开放,在室外不方便携带、运输和养护,且浆体离析过程中产生的水聚于试件上部,导致试件的尺寸和强度与试验要求有偏差,影响试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避免浆体离析过程导致试件的尺寸和强度与试验要求产生偏差,确保试验结果准确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包括盛放浆体的模具,在模具的上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包括底板和围护,底板的外形与模具的内径适配,且在底板上开设有孔洞,用于向模具内注入浆体;围护围绕底板边缘设置,且高出底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模具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模具包括侧板、底板、隔板和连接件;所述侧板为两个,在两侧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垂直凹槽和水平凹槽,水平凹槽轴向与垂直凹槽轴向垂直,且位于垂直凹槽的底部;底板插入水平凹槽内,在底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与垂直凹槽形成U形凹槽;隔板插入U形凹槽内;两侧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优选的,模具包括L形板、侧板、隔板和连接件;L形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面和底面,在竖直面和底面上分别开设有垂直凹槽和凹槽,垂直凹槽和凹槽形成L形凹槽,且在底面上与凹槽的垂直方向开设有水平凹槽;侧板插入水平凹槽内,与竖直面相对,在侧板上开设有垂直凹槽,垂直凹槽与L形凹槽形成U形凹槽;隔板插入U形凹槽内;L形板与侧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优选的,在两侧板的上部或L形板、侧板的上部均设置有阶梯状切口,隔板的顶部与切口平齐,过滤板底板置于切口及隔板上,围护的顶部与模具的顶部平齐。
优选的,隔板为多个,将模具分为多个腔体;过滤板上的孔洞与腔体开口对应。
优选的,在两侧板的边缘相对位置或L形板与侧板的边缘相对位置均开设有孔,连接件穿入孔内将两侧板或L形板与侧板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螺栓。
优选的,在模具顶部扣有盖板,盖板的内径与模具的外径适配。
优选的,在两侧板的边缘或L形板、侧板的边缘均安装有提手,用于手提模具。
具体使用流程:
注浆后取浆,在模具的各独立腔体中灌满浆体,放置过滤板,然后从孔洞中继续灌入浆体,直至浆体漫出过滤板底板;放置盖板;合上提手,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设计有过滤板,可将浆体离析过程中产生的水分离开,保证过滤板下方的试块的强度和尺寸,满足试验要求。
2、占用面积少,便于携带。
3、上端是可封闭的,便于运输,可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倾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解构图;
图3是图1中L形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解构图;
图10是图8中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1-7中,1、L形板;2、侧板;3、隔板;4、连接螺栓;5、过滤板;6、盖板;7、水平凹槽;8、L形凹槽;9、开孔;10、阶梯状切口;11、提手;12、垂直凹槽;5-1、底板;5-2、围护;5-3、孔洞;
图8-11中,3、隔板;4、连接螺栓;5、过滤板;6、盖板;9、开孔;11、提手;20、底板;21、侧板;22、凹槽;23、垂直凹槽;24、水平凹槽;25、阶梯状切口;5-1、底板;5-2、围护;5-3、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方位词“上、下、顶、底”等均是依照附图所示进行描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相同结构采用相同的数字标识。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如图1-7所示,由L形板1、侧板2、隔板3、连接螺栓4、过滤板5、盖板6组成;L形板1包括一体成形的竖直面和底面(当然也可以是可拆卸结构),在L形板1的底面上开设水平凹槽7,用于放置侧板2,即水平凹槽7的宽度与侧板2的厚度适配,侧板2可插入水平凹槽7内,且侧板2与L形板的竖直面相对,顶部与竖直面顶部平齐;在L形板1上开设L形凹槽8,L形凹槽8沿竖直面和底面延伸,与水平凹槽7垂直,用于放置隔板3,即L形凹槽8的宽度与隔板3的厚度适配,隔板3可插入L形凹槽8内;在侧板2上,与L形凹槽8的对应位置开设垂直凹槽12,用于隔板3另一边的插入,即隔板3位于L形板1与侧板2之间,L形板1、侧板2和隔板3组合成盛放浆体的模具;在L形板1、侧板2的上部均开设有阶梯状切口10,隔板3的顶部与阶梯状切口10平齐,从而形成过滤板5的承托部;过滤板5由底板5-1,围护5-2组成,底板5-1置于承托部上,围护5-2围绕底板5-1边缘设置,且高出底板5-1的上表面,其顶部与L形板、侧板的顶部平齐,在底板5-1上开设若干孔洞5-3,用于向模具内注入浆体;在L形板1、侧板2的边缘相对位置开设若干开孔9,可穿连接螺栓4将L形板1与侧板2对拉连接紧固。
如图1、7所示,为了运输过程中,避免产生倾洒,在模具的顶部扣有盖板6,盖板的内径与模具的外径适配。
如图1-4所示,为了携带方便,在L形板1、侧板2上均设置有提手11,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手提模具。
如图2所示,隔板3为多个,分别插接于L形板1、侧板2的边缘及内部,将模具分成若干腔体,孔洞5-3与腔体开口对应,即孔洞5-3的数量与腔体数量一致或更多。
为了试模的物联网管理,在L形板1的底面的上面设计有卡槽(图中未示出),用于放置芯片,记录试模信息和进行定位等。在注浆后,芯片锁定在模具中无法取出,直至拆模,从而保证取样送检的真实性。
具体使用流程:
(1)在L形板上放置侧板,使侧板卡入L形板的水平凹槽中;
(2)放置隔板,将隔板卡入L形板和侧板的L形凹槽及垂直凹槽中;
(3)穿入连接螺栓,使L形板、侧板、隔板连接紧固;
(4)注浆后取浆,在各独立腔体中灌满浆体,放置过滤板,然后从孔洞中继续灌入浆体,直至浆体漫出过滤板底板;
(5)放置盖板;
(6)合上提手。
实施例2:在此实施例中,隔板3、过滤板5和盖板6均与实施例1中结构相同,如附图5-7所示,当然,尺寸可以增大或减小。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如图8-11所示,由底板20、侧板21、隔板3、连接螺栓4、过滤板5、盖板6组成;侧板21为两个,在两侧板2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垂直凹槽23和水平凹槽24,水平凹槽24轴向与垂直凹槽23轴向垂直,且位于垂直凹槽23的底部;底板20插入水平凹槽24内,即底板20的厚度与水平凹槽24的宽度适配,在底板20上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与两垂直凹槽23的宽度一致,凹槽22与两垂直凹槽23贯通从而形成U形凹槽;隔板3插入U形凹槽内,即隔板3的厚度与U形凹槽的宽度适配;在两侧板21的上部均开设有阶梯状切口25,隔板3的顶部与阶梯状切口25平齐,从而形成过滤板5的承托部;过滤板5由底板5-1,围护5-2组成,底板5-1置于承托部上,围护5-2围绕底板5-1边缘设置,且高出底板5-1的上表面,其顶部与两侧板的顶部平齐,在底板5-1上开设若干孔洞5-3,用于向模具内注入浆体;在两侧板21的边缘相对位置开设若干开孔9,可穿连接螺栓4将两侧板21对拉连接紧固。
如图8所示,为了运输过程中,避免产生倾洒,在模具的顶部扣有盖板6,盖板的内径与模具的外径适配。
如图9所示,为了携带方便,在两侧板21上均设置有提手11,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手提模具。
如图9所示,隔板3为多个,分别插接于两侧板21的边缘及内部,将模具分成若干腔体,孔洞5-3与腔体开口对应,即孔洞5-3的数量与腔体数量一致或更多。
为了试模的物联网管理,在底板20的上面设计有卡槽(图中未示出),用于放置芯片,记录试模信息和进行定位等。在注浆后,芯片锁定在模具中无法取出,直至拆模,从而保证取样送检的真实性。
具体使用流程:
(1)将两块侧板21、底板20拼接,使底板20卡入两侧板21之间;
(2)穿入连接螺栓,使侧板能卡住底板,不拧紧连接螺栓;
(3)放置隔板,将隔板卡入侧板和底板形成的U形凹槽中;
(4)拧紧连接螺栓,使侧板、隔板、底板连接紧固;
(5)注浆后取浆,在各独立箱体中灌满浆体,放置过滤板,然后从孔洞中继续灌入浆体,直至浆体漫出过滤板底板;
(6)放置盖板;合上提手。
此试模便于室外携带和运输,同时避免浆体离析过程导致试件的尺寸和强度与试验要求产生偏差,确保试验结果准确。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垂直凹槽、水平凹槽及凹槽之间是否贯通,根据需要设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形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引申、变形、修改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包括盛放浆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模具的上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包括底板和围护,底板的外形与模具的内径适配,且在底板上开设有孔洞,用于向模具内注入浆体;围护围绕底板边缘设置,且高出底板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模具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模具包括侧板、底板、隔板和连接件;所述侧板为两个,在两侧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垂直凹槽和水平凹槽,水平凹槽轴向与垂直凹槽轴向垂直,且位于垂直凹槽的底部;底板插入水平凹槽内,在底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与垂直凹槽形成U形凹槽;隔板插入U形凹槽内;两侧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模具包括L形板、侧板、隔板和连接件;L形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面和底面,在竖直面和底面上分别开设有垂直凹槽和凹槽,垂直凹槽和凹槽形成L形凹槽,且在底面上与凹槽的垂直方向开设有水平凹槽;侧板插入水平凹槽内,与竖直面相对,在侧板上开设有垂直凹槽,垂直凹槽与L形凹槽形成U形凹槽;隔板插入U形凹槽内;L形板与侧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板的上部或L形板、侧板的上部均设置有阶梯状切口,隔板的顶部与切口平齐,过滤板底板置于切口及隔板上,围护的顶部与模具的顶部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隔板为多个,将模具分为多个腔体;过滤板上的孔洞与腔体开口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板的边缘相对位置或L形板与侧板的边缘相对位置均开设有孔,连接件穿入孔内将两侧板或L形板与侧板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在模具顶部扣有盖板,盖板的内径与模具的外径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板的边缘或L形板、侧板的边缘均安装有提手,用于手提模具。
CN201911306078.5A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Pending CN110792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6078.5A CN110792114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6078.5A CN110792114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2114A true CN110792114A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4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6078.5A Pending CN110792114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211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7415A (zh) * 2015-11-22 2016-01-27 合肥工业大学 模拟路面修复的高聚物注浆试验模具及其应用
CN105372412A (zh) * 2015-11-22 2016-03-02 合肥工业大学 高聚物注浆路面修复模拟试验模具及试件成型方法
CN107966343A (zh) * 2017-11-30 2018-04-27 沈阳工业大学 用于pva纤维束与水泥基材料粘结试验的可拆卸模具
CN109406289A (zh) * 2018-10-12 2019-03-01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破碎岩体二次注浆强化承载特性试验方法
CN110231209A (zh) * 2019-06-24 2019-09-13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注浆用水泥净浆试件制作装置
CN110409523A (zh) * 2019-08-16 2019-11-05 江西联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双管可逆单向加压注浆的荷载箱
CN211368818U (zh) * 2019-12-18 2020-08-28 江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7415A (zh) * 2015-11-22 2016-01-27 合肥工业大学 模拟路面修复的高聚物注浆试验模具及其应用
CN105372412A (zh) * 2015-11-22 2016-03-02 合肥工业大学 高聚物注浆路面修复模拟试验模具及试件成型方法
CN107966343A (zh) * 2017-11-30 2018-04-27 沈阳工业大学 用于pva纤维束与水泥基材料粘结试验的可拆卸模具
CN109406289A (zh) * 2018-10-12 2019-03-01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破碎岩体二次注浆强化承载特性试验方法
CN110231209A (zh) * 2019-06-24 2019-09-13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注浆用水泥净浆试件制作装置
CN110409523A (zh) * 2019-08-16 2019-11-05 江西联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双管可逆单向加压注浆的荷载箱
CN211368818U (zh) * 2019-12-18 2020-08-28 江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68818U (zh)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CN205314538U (zh) 一种适用于逐层夯筑夯土墙模型试验的建筑模板
CN110792114A (zh) 一种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后注浆取浆试模
CN208792761U (zh) 一种反坎模板组件
CN214462580U (zh) 一种工具式结构预留洞模板
CN210692636U (zh) 一种能够便于拆装的平衡车电池壳
CN109537890B (zh) 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及建筑模板构筑方法
CN208518131U (zh) 一种模块剪力墙
CN212421681U (zh) 一种可拆卸的混凝土模具
CN210252381U (zh) 一种血标本试管架
CN114166612A (zh) 一种通用型水泥胶砂试验模具
CN209998301U (zh) 一种挖掘机支重轮盖浇注装置
CN202987820U (zh) 一种移液枪枪头盒子的锁紧结构
CN208518134U (zh) 一种l型模块剪力墙
CN213847366U (zh) 一种军用抗干燥的插箱
CN203805863U (zh) 一种洗涤液壶盖板总成和一种汽车
CN214350286U (zh) 一种镭雕治具
CN109914788A (zh) 一种密肋楼盖现浇混凝土前安装密肋组的方法
CN218067314U (zh) 一种玻片染色装置
CN219387152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半框模板及混凝土浇筑半框模板系统
CN218335191U (zh) 一种联排线盒的辅助安装结构以及墙体安装结构
CN220814925U (zh) 一种铝模板拼装连接结构
CN210930331U (zh) 一种通风型药品柜层板结构
CN21154180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10133429U (zh) 一种适用不同直径岩芯的岩芯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