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7384B - 面罩本体及面罩 - Google Patents

面罩本体及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7384B
CN110787384B CN201910732944.0A CN201910732944A CN110787384B CN 110787384 B CN110787384 B CN 110787384B CN 201910732944 A CN201910732944 A CN 201910732944A CN 110787384 B CN110787384 B CN 110787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main
main body
mask
maj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29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7384A (zh
Inventor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to CN2019107329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7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7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7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7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7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8Component parts for gas-masks or gas-helmets, e.g. windows, straps, speech transmitters, signal-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罩本体及面罩,属于呼吸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面罩本体,包括:本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本体部包含主体、第一主体连接部、第二主体连接部、第三主体连接部、第四主体连接部;第一主体连接部、第二主体连接部、第三主体连接部、第四主体连接部均弯折向第一主侧面;第一主体连接部和第三主连接部的外边缘均与主体的一侧边缘连接;第二主体连接部和第四主体连接部的外边缘均与主体的另一侧边缘连接。

Description

面罩本体及面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呼吸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罩本体及面罩。
背景技术
面罩已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装置,用于保护个人免于吸入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这些呼吸器佩戴在佩戴者的鼻部和口部上,以将受污染的环境空气与存在洁净空气的面罩内部分开。在使用期间,基本上整个面罩主体可用于过滤通过其的空气。
发明人发现,佩戴面罩常见的问题是空气阻力使最终用户感到闷热,长期佩戴甚至会给心肺功能较差的用户带来不适。因此,提供一款能够减低呼吸阻力的面罩是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面罩生产过程中,不同部件之间的切割、连接、密封都会影响生产效率,如何提升生产效率也是本领域一个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可降低呼吸阻力的面罩本体及面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罩本体,包括:本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本体部包括:
主体,具有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边和第二主边,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主边和第四主边;所述主体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侧面和第二主侧面;
第一主体连接部,具有a边和b边;
第二主体连接部,具有c边和d边;
第三主体连接部,具有e边和f边;
第四主体连接部,具有g边和h边;
所述a边和所述c边限定出所述第一主边;
所述e边和所述g边限定出所述第二主边;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边相交;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b边共边;所述第二连接边和所述d边共边;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边和第四连接边;所述第三连接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的第一端边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边相交;所述第三连接边和所述f边共边;所述第四连接边和所述h边共边;
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部沿其a边弯折向所述第一主侧面,所述第二主体连接部沿其c边弯折向所述第一主侧面,所述第三主体连接部沿其e边弯折向所述第一主侧面,所述第四主体连接部沿其g边弯折向所述第一主侧面;
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三主连接部的外边缘均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二主体连接部和所述第四主体连接部的外边缘均与所述主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三连接边相交或其延长线相交,且交点位于所述第一主侧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边和所述第四连接边相交或其延长线相交,且交点位于所述第一主侧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连接边的第二端到所述主体的第三主边的距离均包括0cm至6cm;
所述第二连接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连接边的第二端到所述主体的第四主边的距离均包括0cm至6c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三主体连接部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的宽度;所述第二主体连接部和所述第四主体连接部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a边与所述b边之间的夹角,所述c边与所述d边之间的夹角,所述e边与所述f边之间的夹角;所述g边与所述h边之间的夹角均包括10°至7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主边和所述第二主边的长度包括150mm至300mm;所述第三主边和所述第四主边的长度包括35mm至100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鼻保护部,具有i边、j边、k边;
鼻固定部,具有o边和p边;
鼻垫部,具有q边和r边;其中,
所述i边为所述第一连接边,所述j边为所述第二连接边;
所述k边和所述o边共边;
所述p边和所述q边共边;
所述鼻垫部沿所述q边向所述主体的第一侧面侧弯折,与所述鼻固定部相贴合。
优选的是,所述鼻垫部和所述鼻固定部的至少侧边缘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鼻固定部的夹层中或所述鼻垫部和鼻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可弯折固定件。
优选的是,在所述鼻垫部和所述鼻固定部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湿气阻隔膜。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
下颚保护部,其具有s边、t边、u边;
下颚垫部,其具有v边和w边;其中,
所述s边为所述第三连接边,所述t边为所述第四连接边;
所述u边和所述v边共边。
优选的是,所述下颚垫部的侧边缘和下边缘包括焊线。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三连接边、所述第四连接边均包括焊线。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主边、所述第二主边均包括折线。
优选的,所述k边,所述k边和所述u边均包括折线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罩包括上述面罩泵体和头带或耳带。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本发明的面罩本体中,本体部的第一主体连接部和主体共同限定并形成第一顶角内区域,第二主体连接部和主体共同限定并形成第二顶角内区域,第三主体连接部和主体共同限定并形成第三顶角内区域,第四主体连接部和主体共同限定并形成第四顶角内区域。而如前所述每一个顶角内区域相当于一个“气囊”,也即本实施中的面罩主体在用户佩戴时,将会形成四个三维结构的“气囊”,当用户佩戴具有该种面罩本体的面罩时,呼吸的空气可以通过气囊的内部空间,甚至可以保持在空间中以建立空气输送通道;呼吸的空气也可以通过气囊的各个方向输入和输出,从而大大降低用户的呼吸阻力,而且该种结构的面罩本体具有良好的抗塌陷性。
其中,在本发明的面罩本体的,由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部的第三连接边相交或其延长线相交,且交点位于主体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第一连接边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边的第二端均与第三主边之前存在一定的距离;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边和第二连接部的第四连接边相交或其延长线相交,且交点位于主体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第二连接边的第二端和第四连接边的第二端均与第四主边之前存在一定的距离;也即主体的第三主边一侧和第四主边一侧均是突出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这样一来,当用户佩戴本实施例中的面罩本体时,不仅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会与用户面部贴合,而且本体的第三主边和第四主边是向用户面部方向靠近的,主体两侧形成两个在长度方向上突出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翅片状部位,从而提高面罩主体的贴合度,进一步阻挡外界污染物进入面罩本体与用户之间的空间。
其中,本发明的面罩本体中的本体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可以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来,可以采用折叠的方式形成本发明中的面罩本体,减少不同部位之间的切割、密封或连接,提高面罩本体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一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一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本体部的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第二连接部的展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第一种收纳状态的示意图(从远离用户一侧观察);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第一种收纳状态的示意图(从靠近用户一侧观察);
图9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第二种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罩本体的第三种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本体部;11、主体;111、第一主边;112、第二主边;113、第三主边;114、第四主边;12、第一主体连接部;13、第二主体连接部;14、第三主体连接部;15、第四主体连接部;2、第一连接部;21、鼻保护部;22、鼻固定部;23、鼻垫部;24、可弯折固定件;211、第一连接边;212、第二连接边;3、第二连接部;31、下颚保护部;33、下颚垫部;311、第三连接边;312、第四连接边;A、第一边;B、第二边;C、第三边;D、第四边;12’、第一连接边211的第二端;13’、第二连接边212的第二端;14’、第三连接边311的第二端;15’、第四连接边312的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所述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然而,应当理解,在给定的图中使用数字来表示部件并非意图限制另一个图中用相同数字标记的部件。
当提到范围时,范围端值应理解为包括在范围中。例如,表达“在从x至y的范围内”、“在x至y的范围内”、“在从x至y的量内”、“在x至y的量内”、或类似的表达包括端值x和y。
如本文所用,术语共边是指两条边部分或全部重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罩本体,包括:本体部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
具体的,本体部1的形状为近似矩形,其具有沿宽度方向(图1中所示的Y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边A和第二边B,沿长度方向(图1中所示的X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边C和第四边D;且该本体部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是指当用户佩戴面罩时靠近用户的一面,相应的第二侧面则是远离用户的一面。
其中,如图5所示,本体部1可以采用主体11、第一主体连接部12、第二主体连接部13、第三主体连接部14、第四主体连接部15限定出来。主体11包括沿其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边111和第二主边112,以及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该主体1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侧面和第二主侧面;其中,第一主侧面是指当用户佩戴面罩时靠近用户的一面,相应的第二主侧面则是远离用户的一面。
具体的,首先,将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第二主体连接部13沿图5中虚线所示的a边和c边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其中a边和c边共同限定出了主体11的第一主边111;将第三主体连接部14、第四主体连接部15沿图5中虚线所示e边和g边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其中e边和g边共同限定出了主体11的第二主边112。之后,再将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第三主体连接部13的外边缘与主体11及其第三主边113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在一起,将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外边缘与主体11及其第四主边114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则得到了本体部1。
第一连接部2用于包裹用户的鼻部,其形状为近似三角形,具有连接在本体部1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边212。
第二连接部3用于包裹用户的下颚,其形状为近似三角形,其具有连接在本体部1第一侧面上的第三连接边311和第四连接边312。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给出本体部1和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具体连接关系。
其中,本体部1的第一主体连接部12近似三角形,其包括a边、b边,且a边、b边的第一端相交,且二者的交点在主体11的第一主边111上;在第一主体连接部12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侧后,b边的第二端12’在正投影落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b边的第二端12’位于主体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之间。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外边缘是与第三主边113焊接在一起的。这样一来,在使用状态下,第一主体连接部12与主体11共同限定形成了一个囊状区域,记作第一顶角内区域。由于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外边缘是与第三主边113焊接在一起,第一顶角内区域的位置则相当于与一个“气囊”。该“气囊”区域在收纳状态下,第一主体连接部12与主体11是贴合的;该“气囊”区域在展开的使用状态下为三维的囊状结构。
本体部1的第二主体连接部13为近似三角形,其包括c边、d边,且c边、d边的第一端相交,且两者的交点在主体11的第一主边111上,且c边、d边的第一端交点与a边、b边的第一端交点重合;且a边和c边共同构成主体的第一主边111。在第二主体连接部13弯向至主体1的第一主侧面侧后,d边的第二端在正投影落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d边的第二端位于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之间。第二主体连接部13的外边缘是与第四主边114焊接在一起的。这样一来,第二主体连接部13与主体11之间形成了一个囊状区域,记作第二顶角内区域。第二主体连接部13的外边缘是与第四主边114焊接在一起,第二顶角内区域的位置则相当于一个“气囊”。
本体部1的第三主体连接部14为近似三角形,其包括e边、f边,e边和f边的第一端相交,且交点在主体11的第二主边112上;在第三主体连接部14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侧后,d边的第二端在正投影落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f边的第二端位于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之间。第三主体连接部14的外边缘与第三主边113焊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囊状区域,记作第三顶角内区域。
本体部1的第四主体连接部15可以为近似三角形,其包括g边、h边,且g边、h边的第一端相交,且交点在主体11的第二主边112上;在第四主体连接部15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侧后,h边的第二端在正投影落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h边的第二端位于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之间。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外边缘是与第四主边114焊接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囊状区域,标记为第四顶角内区域,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气囊。当然,第三主体连接部14的f边的第一端和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h边第一端也是相交的,其交点可以在第二主边112上,也可以在第二主边112和第一主边111之间。且e边和g边共同构成主体的第二主边112。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2包括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边212;第一连接边211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边21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主边111相交;第一连接边211和b边共边;第二连接边212和d边共边。
第二连接部3包括第三连接边311和第四连接边312;第三连接边311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31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主边112相交;第三连接边311和f边共边;第四连接边312和h边共边。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本体部1的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主体1形成第一顶角内区域,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主体11形成第二顶角内区域,第三主体连接部14和主体11形成第三顶角内区域,第四主体连接部15和主体11形成第四顶角内区域,而如前所述每一个顶角内区域相当于一个“气囊”,也即本实施中的面罩主体在用户佩戴时,将会形成四个“气囊”,当用户佩戴具有该种面罩本体的面罩时,呼吸的空气可以通过气囊的内部空间,甚至可以保持在空间中以建立空气输送通道;呼吸的空气也可以通过气囊的各个方向输入和输出,从而大大降低用户的呼吸阻力,而且该种结构的面罩本体具有良好的抗塌陷性。
关于面罩本体,在此需要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本体部1的形状为近似矩形为例进行说明的,此时本体部1则包括第一边A、第二边B、第三边C、第四边D;而实际上,本体部1的形状可以是能够将用户的口鼻进行包裹的任何形状,在本发明中并不进行限定。同理,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形状也不局限于近似三角形或近似梯形,可以根据具体产品需求设计相应的形状。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边212的第一端相交,且交点连接在主体的第一主边111上,例如,该交点在第一主边111的中点位置。第二连接部3的第三连接边311和第四连接边312的第一端相交,且交点连接在主体11的第二主边112上,例如,该交点在第二主边112的中点位置。
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连接边211的延长线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三连接边311的延长线相交,且交点位于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第一连接边211(即图5中的b边)的第二端12’和第三连接边311(即f边)的第二端14’,在收纳/折叠状态下,均与第三主边113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应当理解,与第四主边也存在一定的距离)。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连接边211的延长线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三连接边311的延长线的交点,可以位于第三主边113(和/或第四主边114)的中垂线上。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2的第二连接边212的延长线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四连接边312的延长线相交,且交点位于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第二连接边212的第二端13’和第四连接边312的第二端15’均与第四主边114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应当理解,与第三主边也存在一定的距离)。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的第二连接边212的延长线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四连接边312的延长线的交点,可以位于第四主边114(和/或第三主边113)的中垂线上。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的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一侧和第四主边114一侧,沿长度方向,左右均是突出于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也即沿长度方向,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在第一主侧面上的投影均是落在第一主侧面之内的,也即a边和c边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主边111的长度,这样一来,当用户佩戴本实施例中的面罩本体时,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会与用户面部贴合,而且在用户使用状态下,本体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也是向用户面部方向贴合的,形成两个翅片,从而提高面罩主体的贴合度,以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面罩本体与用户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连接边211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的距离,以及第二连接部3的第三连接边311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的距离均在0cm至6cm,优选的为0.5cm至3cm,进一步优选的为1.5cm。当然,具体距离值的设定还要取决于面罩主体的尺寸。
第一连接部2的第二连接边的第二端212到主体11的第四主边114的距离,以及第二连接部3的第四连接边312的第二端到主体的第四主边114的距离均在0cm至6cm,优选的为0.5cm至3cm,进一步优选的为1.5cm。当然,具体距离值的设定还要取决于面罩主体的尺寸。
其中,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的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宽度S2和第三主体连接部13的宽度S3之和小于或等于主体11的宽度S1,也即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第三主体连接部13无交叠面积;同理,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第四主体连接部14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主体11的宽度,也即,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第四主体连接部14无交叠面积。
其中,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a边与b边之间的夹角,第二主体连接部13的c边与d边之间的夹角,第三主体连接部14的e边与f边之间的夹角;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g边与h边之间的夹角均包括10°至70°。通过设置夹角的大小,从而可以调整对应的“气囊”的大小。一个适合的夹角可以给佩戴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的第一主边111和第二主边112的长度包括150mm至300mm,也即,主体11的长度包括150mm至300mm;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的长度包括35mm至100mm,也即,主体11的宽度包括35mm至100mm。当然,主体11的长度和宽度的具体数值设置,还需要根据佩戴者为儿童、成人进行具体设置。
具体的,面罩本体的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连接边211(即图5中的b边)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之间的距离,即图5中的S4,包括0cm-6cm;第二连接部3的第三连接边311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之间的距离,包括0cm-6cm;优选的,第一连接边21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边311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之间的距离均包括0.5cm至3cm,进一步优选的为1.5cm;第一连接部2的第二连接边212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四连接边312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四主边114之间的距离均包括0cm-6cm,优选的,第二连接边212的第二端和第四连接边312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四主边114之间的距离均包括0.5cm至3cm,进一步优选的为1.5cm。当然,具体参数的设置可以根据用户人群(儿童、成人)具体设定。
而且为了增大本体部1与用户的接触面积,优选的,本体部1为类似矩形结构。本体部1,也即主体11的长度包括150mm至250mm;宽度包括35mm至100mm。具体参数的设置可以根据用户人群(儿童、成人)具体设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罩本体,该面罩本体的轮廓与实施例1中面罩本体相同。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的本体部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为一体式结构,即本体部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是一体的,其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三连接边、第四连接边为焊线,起到方便折叠的作用,并没有连接的作用,各部结构采用如下结构折叠得到。
具体的,本体部1由如图5所示的结构折叠得到。该本体部1包括主体11和四个主体连接部(第一主体连接部12、第二主体连接部13、第三主体连接部14、第四主体连接部15)连接构成。该本体部1可以与实施例1中的本体部1采用相同的结构,故在此不在重复赘述。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包括鼻保护部21、鼻固定部22、鼻垫部23。
其中,鼻保护部21具有i边、j边、k边;鼻固定部22具有o边和p边;鼻垫部23具有q边和r边。
鼻保护部21的i边为所述第一连接边211,也就是说,i边与本体部的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b边共边;鼻保护部21的j边为第二连接边212,也就是说,j边与第二连接部3的d边共边;鼻保护部21的k边和鼻固定部22的o边共边;鼻固定部22的p边和鼻垫部23的q边共边;将鼻垫部23沿其q边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侧弯折,以使鼻垫部23与鼻固定部22相贴合,限定出第一连接部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鼻垫部23与鼻固定部22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侧边缘可以采用热压印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其中,在鼻固定部22的夹层中设置有可弯折固定件24,用以使得第一连接部2可以与鼻部很好固定贴合,以提高用户佩戴面罩时的密闭性。
其中,为防止佩戴眼镜的用户的眼镜上出现雾气,优选的,在鼻垫部23和鼻固定部22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湿气阻隔膜。
具体的,第二连接部3可以由图6所示的结构折叠而得到。第二连接部3包括下颚保护部31、下颚垫部32。
其中,下颚保护部31具有s边、t边、u边;下颚垫部32具有v边和w边;下颚保护部31的s边为第三连接边311,也就是说,s边与第三主体连接部14的f边共边,下颚保护部31的t边为第四连接边312,也就是说,t边与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h边共边;下颚保护部31的u边和下颚垫部32的v边共边;s边、t边和w边限定出第二连接部3。其中w边包括焊线,防止内部过滤介质泄露。
在佩戴具有本实施例中的面罩本体的面罩时,沿第一连接边211、第二连接边212、第三连接边311、第四连接边312将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朝向使用者的一侧展开即可。
该面罩本体由展开到收纳状态,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沿第一连接边211、第二连接边212、第三连接边311、第四连接边312将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朝主体第一主侧面按平,此时,面罩本体呈本体部1的形状,也即近似矩形。从远离用户一侧观察,也即如图7所示。从靠近用户一侧观察,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第一主体连接部和第三主体连接部的外边缘分别和主体11及其第三主边焊接连接;第二主体连接部和第四主体连接部的外边缘分别与主体11及其第四主边焊接连接。
2、在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沿本体部1的长度方向的中垂线继续折叠,也即如图9所示,该种方式也可以减少收纳空间。
3、展开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后,沿本体部1的长度方向的中垂线折叠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主体,也即如图10所示。
由于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面罩本体可以采用上述一体式结构,通过折叠本体部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而得到,因此,有助于实现面罩本体的量产,且可以避免切割、连接和密封等生产步骤,降低生成成本。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体部1和第一连接部2以及第二连接部3,并非是三个独立的部分通过焊接或粘贴等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在完全展开的状态下,本体部1和第一连接部2以及第二连接部3是一体式结构,通过沿着折边折叠即可形成体部1和第一连接部2以及第二连接部3。弯折后,将四个主体连接部的外边缘与所述主体连接即可。所述四个主体连接部的外边缘,在图3中,是指四个主体连接部的外缘,包括其沿X方向上的外缘及沿Y方向上的外缘。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罩本体,包括:本体部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
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的本体部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为一体式结构,即本体部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是一体的,其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三连接边、第四连接边为焊线,起到方便折叠的作用,并没有连接的作用,各部结构采用如下结构折叠得到。其中本体部的主体11、第一主连接部、第二主连接部、第三主连接部、第四主连接部也是一体的,其a边、b边、c边、d边均为折线。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三连接边、第四连接边采用焊线并非为了连接,而是为了便于定型。
类似第一实施例,本体部1的形状为近似矩形,其具有沿宽度方向(图1中所示的Y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边A和第二边B,沿长度方向(图1中所示的X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边C和第四边D;且该本体部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是指当用户佩戴面罩时靠近用户的一面,相应的第二侧面则是远离用户的一面。
其中,如图4所示,本体部1可以采用主体11、第一主体连接部12、第二主体连接部13、第三主体连接部14、第四主体连接部15限定出来。主体11包括沿其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边和第二主边,以及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主边和第四主边;该主体1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侧面和第二主侧面;其中,第一主侧面是指当用户佩戴面罩时靠近用户的一面,相应的第二主侧面则是远离用户的一面。
具体的,首先,将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第二主体连接部13沿图5中虚线所示的a边和c边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其中a边和c边共同限定出了主体11的第一主边;将第三主体连接部14、第四主体连接部15沿图4中虚线所示e边和g边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其中e边和g边共同限定出了主体11的第二主边。之后,再将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第三主体连接部13的外边缘与主体的第三主边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在一起,将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外边缘与主体11的第四主边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则得到了本体部1。
第一连接部2用于包裹用户的鼻部,其形状为近似梯形,具有连接在本体部1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边212。其中第一连接边211的第一端和第一主边相交,第二连接边212的第一端和第一主边相交,且两个交点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第二连接部3用于包裹用户的下颚,其形状为近似梯形,其具有连接在本体部1第一侧面上的第三连接边311和第四连接边312。其中第三连接边311的第一端和第二主边相交,第四连接边312的第一端和第二主边相交,且两个交点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给出本体部1和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具体连接关系。
其中,本体部1的第一主体连接部12近似三角形,其包括a边、b边,且a边、b边的第一端相交,且二者的交点在主体11的第一主边111上;在第一主体连接部12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侧后,b边的第二端12’在正投影落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b边的第二端12’位于主体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之间。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外边缘是与第三主边113焊接在一起的。这样一来,在使用状态下,第一主体连接部12与主体11共同限定形成了一个囊状区域,记作第一顶角内区域。由于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外边缘是与第三主边113焊接在一起,第一顶角内区域的位置则相当于与一个“气囊”。该“气囊”区域在收纳状态下,第一主体连接部12与主体11是贴合的;该“气囊”区域在展开的使用状态下为三维的囊状结构。
本体部1的第二主体连接部13为近似三角形,其包括c边、d边,且c边、d边的第一端相交,且两者的交点在主体11的第一主边111上,且c边、d边的第一端交点与a边、b边的第一端交点重合;且a边和c边的延长线重合,共同构成主体的第一主边111。在第二主体连接部13弯向至主体1的第一主侧面侧后,d边的第二端在正投影落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d边的第二端位于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之间。其中d边的第二端通过焊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第二主体连接部13的外边缘是与第四主边114焊接在一起的。这样一来,第二主体连接部13与主体11之间形成了一个囊状区域,记作第二顶角内区域。第二主体连接部13的外边缘是与第四主边114焊接在一起,第二顶角内区域的位置则相当于一个“气囊”。
本体部1的第三主体连接部14为近似三角形,其包括e边、f边,e边和f边的第一端相交,且交点在主体11的第二主边112上;在第三主体连接部14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侧后,d边的第二端在正投影落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f边的第二端位于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之间。其中f边的第二端通过焊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第三主体连接部14的外边缘与第三主边113焊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囊状区域,记作第三顶角内区域。
本体部1的第四主体连接部15可以为近似三角形,其包括g边、h边,且g边、h边的第一端相交,且交点在主体11的第二主边112上;在第四主体连接部15弯折向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侧后,h边的第二端在正投影落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h边的第二端位于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之间。其中h边的第二端通过焊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外边缘是与第四主边114焊接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囊状区域,标记为第四顶角内区域,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气囊。当然,第三主体连接部14的f边的第一端和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h边第一端也是相交的,其交点可以在第二主边112上,也可以在第二主边112和第一主边111之间。且e边和g边的延长线重合,共同构成主体的第二主边112。
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2包括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边212;第一连接边211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边21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主边111相交,两个交点并不重合;第一连接边211和b边共边;第二连接边212和d边共边。
第二连接部3包括第三连接边311和第四连接边312;第三连接边311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312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主边112相交,两个交点并不重合;第三连接边311和f边共边;第四连接边312和h边共边。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本体部1的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主体1形成第一顶角内区域,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主体11形成第二顶角内区域,第三主体连接部14和主体11形成第三顶角内区域,第四主体连接部15和主体11形成第四顶角内区域,而如前所述每一个顶角内区域相当于一个“气囊”,也即本实施中的面罩主体在用户佩戴时,将会形成四个“气囊”,当用户佩戴具有该种面罩本体的面罩时,呼吸的空气可以通过气囊的内部空间,甚至可以保持在空间中以建立空气输送通道;呼吸的空气也可以通过气囊的各个方向输入和输出,从而大大降低用户的呼吸阻力,而且该种结构的面罩本体具有良好的抗塌陷性。
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三连接边311相交,且交点位于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b边的第二端和f边的第二端相交,均通过焊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在收纳/折叠状态下,该交点与第三主边113之间的距离为0,即该交点落在第三主边113上。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连接边211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三连接边311的交点,位于第三主边113(和/或第四主边114)的中垂线上。
第一连接部2的第二连接边212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四连接边312相交,且交点位于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也即d边的第二端和h边的第二端相交,均通过焊接或粘结的方式固定在主体11的第一主侧面上。在收纳/折叠状态下,该交点与第四主边114之间的距离为0,即该交点落在第四主边114上。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的第二连接边212和第二连接部3的第四连接边312的交点,位于第四主边114(和/或第三主边113)的中垂线上。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的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一侧和第四主边114一侧,沿长度方向,左右均是突出于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也即沿长度方向,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在第一主侧面上的投影均是落在第一主侧面之内的,也即a边和c边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主边111的长度,这样一来,当用户佩戴本实施例中的面罩本体时,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会与用户面部贴合,而且在用户使用状态下,本体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也是向用户面部方向贴合的,形成两个翅片,从而提高面罩主体的贴合度,以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面罩本体与用户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2的第一连接边211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的距离,以及第二连接部3的第三连接边311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的距离均为0cm。
第一连接部2的第二连接边的第二端到主体11的第四主边114的距离,以及第二连接部3的第四连接边312的第二端到主体的第四主边114的距离均为0cm。
其中,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的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宽度S2和第三主体连接部13的宽度S3之和等于主体11的宽度S1,也即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第三主体连接部13刚好无交叠面积;同理,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第四主体连接部14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主体11的宽度,也即,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第四主体连接部14刚好无交叠面积。
其中,第一主体连接部12的a边与b边之间的夹角,第二主体连接部13的c边与d边之间的夹角,第三主体连接部14的e边与f边之间的夹角;第四主体连接部15的g边与h边之间的夹角均包括10°至70°。通过设置夹角的大小,从而可以调整对应的“气囊”的大小。一个适合的夹角可以给佩戴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的第一主边111和第二主边112的长度包括150mm至300mm,也即,主体11的长度包括150mm至300mm;主体11的第三主边113和第四主边114的长度包括35mm至100mm,也即,主体11的宽度包括35mm至100mm。当然,主体11的长度和宽度的具体数值设置,还需要根据佩戴者为儿童、成人进行具体设置。
而且为了增大本体部1与用户的接触面积,优选的,本体部1为类似矩形结构。本体部1,也即主体11的长度包括150mm至250mm;宽度包括35mm至100mm。具体参数的设置可以根据用户人群(儿童、成人)具体设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罩,其包括实施例1或2或3中的面罩本体。
由于本实施例中面罩包括实施例1或2或3中的面罩本体,该面罩本体在展开状态时,本体部1的第一主体连接部12和主体11形成第一顶角内区域,第二主体连接部13和主体11形成第二顶角内区域,第三主体连接部14和主体11形成第三顶角内区域,第四主体连接部15和主体11形成第四顶角内区域,而如前所述每一个顶角内区域在使用状态下相当于一个“气囊”,也即本实施中的面罩主体在用户佩戴时,将会形成四个“气囊”,当用户佩戴具有该种面罩本体的面罩时,呼吸的空气可以通过气囊的内部空间,甚至可以保持在空间中以建立空气输送通道;呼吸的空气也可以通过气囊的各个方向输入或输出,从而大大降低用户的呼吸阻力,而且该种结构的面罩本体具有良好的抗塌陷性。
本实施例中的面罩还包括带具,该带具具有固定到面罩本体的本体部1的第一上带和第二下带。第一上带和第二下带可以通过钉固定到面罩本体的本体部。第一上带和第二下带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诸如热固性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编织或针织的纱线和/或橡胶组合、非弹性编织成分等等。第一上带和第二下带优选地能够伸长到大于其总长度的两倍并恢复其松弛状态。第一上带和第二下带的长度也可能增加到其松弛状态长度的三倍或四倍,并且当去除张力时可恢复到其初始状态而不会对其有任何损坏。第一上带和第二下带可以是连续的带或者可以具有可通过其他紧固件或扣环接合在一起的多个部分。另选地,带可形成围绕佩戴者耳部放置的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本体部包括:
主体,具有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边和第二主边,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主边和第四主边;所述主体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主侧面和第二主侧面;
第一主体连接部,具有a边和b边;
第二主体连接部,具有c边和d边;
第三主体连接部,具有e边和f边;
第四主体连接部,具有g边和h边;
所述a边和所述c边限定出所述第一主边;
所述e边和所述g边限定出所述第二主边;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边相交;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b边共边;所述第二连接边和所述d边共边;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边和第四连接边;所述第三连接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边相交;所述第三连接边和所述f边共边;所述第四连接边和所述h边共边;
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部沿其a边弯折向所述第一主侧面,所述第二主体连接部沿其c边弯折向所述第一主侧面,所述第三主体连接部沿其e边弯折向所述第一主侧面,所述第四主体连接部沿其g边弯折向所述第一主侧面;
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三主连接部的外边缘均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二主体连接部和所述第四主体连接部的外边缘均与所述主体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三连接边相交或其延长线相交,且交点位于所述第一主侧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边和所述第四连接边相交或其延长线相交,且交点位于所述第一主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连接边的第二端到所述主体的第三主边的距离均包括0cm至6cm;
所述第二连接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连接边的第二端到所述主体的第四主边的距离均包括0cm至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三主体连接部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的宽度;所述第二主体连接部和所述第四主体连接部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a边与所述b边之间的夹角,所述c边与所述d边之间的夹角,所述e边与所述f边之间的夹角;所述g边与所述h边之间的夹角均包括10°至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边和所述第二主边的长度包括150mm至300mm;所述第三主边和所述第四主边的长度包括35mm至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鼻保护部,具有i边、j边、k边;
鼻固定部,具有o边和p边;
鼻垫部,具有q边和r边;其中,
所述i边为所述第一连接边,所述j边为所述第二连接边;
所述k边和所述o边共边;
所述p边和所述q边共边;
所述鼻垫部沿所述q边向所述主体的第一侧面侧弯折,与所述鼻固定部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垫部和所述鼻固定部的至少侧边缘焊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固定部的夹层中或所述鼻垫部和所述鼻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可弯折固定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鼻垫部和所述鼻固定部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湿气阻隔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
下颚保护部,其具有s边、t边、u边;
下颚垫部,其具有v边和w边;其中,
所述s边为所述第三连接边,所述t边为所述第四连接边;
所述u边和所述v边共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颚垫部的侧边缘和下边缘均包括焊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三连接边、所述第四连接边均包括焊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边、所述第二主边均包括折线。
15.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面罩本体和头带或耳带。
CN201910732944.0A 2019-08-09 2019-08-09 面罩本体及面罩 Active CN110787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2944.0A CN110787384B (zh) 2019-08-09 2019-08-09 面罩本体及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2944.0A CN110787384B (zh) 2019-08-09 2019-08-09 面罩本体及面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7384A CN110787384A (zh) 2020-02-14
CN110787384B true CN110787384B (zh) 2021-11-16

Family

ID=6942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2944.0A Active CN110787384B (zh) 2019-08-09 2019-08-09 面罩本体及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7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5416A (zh) * 2020-05-27 2020-09-22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口罩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0539B1 (en) * 2000-09-21 2002-10-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spirator that includes an integral filter element, an exhalation valve, and impactor element
CN2662938Y (zh) * 2003-09-10 2004-12-15 财团法人中国纺织工业研究中心 立体结构的口罩
US20080271740A1 (en) * 2007-05-03 2008-11-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aintenance-free flat-fold respirator that includes a graspable tab
US20080271739A1 (en) * 2007-05-03 2008-11-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aintenance-free respirator that has concave portions on opposing sides of mask top section
TWM464196U (zh) * 2013-07-01 2013-11-01 Lei Ying Plastic Co Ltd 可摺疊之三面式立體口罩
CN203482918U (zh) * 2013-09-17 2014-03-19 王彤 折叠式立体口罩
TWM514333U (zh) * 2015-10-19 2015-12-21 Beauty Friends Entpr Co Ltd 可摺疊之立體口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7384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6898B (zh) 口罩
EP2695641B1 (en) Mask
WO2010103688A1 (ja) マスク
KR101248351B1 (ko) 코 마스크
JP7121965B2 (ja) マスク
JP2009011709A (ja) マスク
CN112437687A (zh) 口罩
JP7343238B2 (ja) 防塵マスク
CN110787384B (zh) 面罩本体及面罩
KR20200002649A (ko) 마스크
TWM622353U (zh) 平面折疊式口罩
TW201318665A (zh) 摺疊式之立體口罩
WO2021212831A1 (zh) 一种呼吸装置
WO2011052454A1 (ja) マスク
CN203262327U (zh) 一种可折叠的防护口罩
WO2021006122A1 (ja) マスク
JP7405421B2 (ja) マスク
CN213045317U (zh) 一种大小可调且舒适度高的口罩
KR102187237B1 (ko) 방진 마스크용 에어필터의 제조방법
TWM623202U (zh) 三折式立體口罩
CN110769710B (zh) 口罩
CN214179262U (zh) 一种口罩
CN212414812U (zh) 一种防护效果更好的口罩
KR102568990B1 (ko) 마스크
CN216165366U (zh) 一种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