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4919A -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84919A CN110784919A CN201911053959.0A CN201911053959A CN110784919A CN 110784919 A CN110784919 A CN 110784919A CN 201911053959 A CN201911053959 A CN 201911053959A CN 110784919 A CN110784919 A CN 1107849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nti
- mcg
- scg
- cell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8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74 stimulated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50 prog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在支持演进节点B(eNB)间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终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接收方法包括接收关于至少一个位于eNB控制下的激活小区的小区信息,配置由eNB分配的第一和第二RNTI,为第一RNTI监控所述至少一个激活小区,以及为第二RNTI监控所述至少一个激活小区中的主小区。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月29日、申请号为201580016655.0、发明名称为“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被开发用来为移动用户提供通信服务。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超越了早期的面向语音的服务,演进到能够提供高速数据通信服务的水平。
近年来,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长期演进(LTE)系统的标准化正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发展。LTE是一种用于实现高速的基于分组的通信的技术,其数据速率可高达100Mbps,高于当前可用的数据速率,并且其标准化几乎完成。
最近的研究集中在LTE高级(LTE-A)上以通过对传统LTE系统采用各种新技术来提高数据速率。其中一种技术是载波聚合。与使用单一下行链路载波和单一上行链路载波进行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不同,载波聚合技术允许终端使用多个下行链路载波和多个上行链路载波。
LTE-A的当前发布仅指定演进节点B(eNB)内的载波聚合。这减少了载波聚合功能的应用,并有可能导致载波聚合失败,尤其是在其中多个微微小区和一个宏小区共存的场景中。
因而,需要有一种方法和设备用来促进eNB间载波聚合。
上述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示出,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上述内容是否作为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任何确定和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各方面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用于促进演进节点B(eNB)间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能够与主基站和辅基站通信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主基站接收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主基站相关联的主小区组MCG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从主基站接收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辅基站相关联的辅小区组SCG的第二C-RNTI和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基于用于MCG的第一C-RNTI监控MCG的小区;基于用于SCG的第二C-RNTI监控SCG的小区;基于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监控MCG的主小区;和基于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监控SCG的主小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能够与主基站和辅基站通信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和控制器,被配置为:从主基站接收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主基站相关联的主小区组MCG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从主基站接收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辅基站相关联的辅小区组SCG的第二C-RNTI和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基于用于MCG的第一C-RNTI监控MCG的小区,基于用于SCG的第二C-RNTI监控SCG的小区,基于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监控MCG的主小区,和基于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监控SCG的主小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用于向能够与主基站和辅基站通信的终端发送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主基站相关联的主小区组MCG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向终端发送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辅基站相关联的辅小区组SCG的第二C-RNTI和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在MCG的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MCG的第一C-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在SCG的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SCG的第二C-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在M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和在S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向能够与主基站和辅基站通信的终端发送信号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和控制器,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主基站相关联的主小区组MCG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向终端发送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辅基站相关联的辅小区组SCG的第二C-RNTI和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在MCG的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MCG的第一C-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在SCG的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SCG的第二C-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在M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和在S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支持演进节点B(eNB)间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关于至少一个在eNB控制下的激活小区的小区信息,配置由eNB分配的第一和第二RNTI,监控第一RNTI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以及监控第二RNTI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中的主小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个在支持演进节点B(eNB)间的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的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器和控制器,收发器向eNB发射和从eNB接收信号,控制器配置为接收关于在eNB控制下的至少一个激活小区的小区信息、配置由eNB分配的第一和第二RNTI、为第一RNTI监控所述至少一个激活小区和为第二RNTI监控所述至少一个激活小区中的主小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下述公开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描述及附图,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将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根据下述描述结合附图,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特定实施方式的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长期演进(LTE)系统架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LTE系统的协议栈;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UE)的演进节点B(eNB)内的载波聚合;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eNB间的载波聚合;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宏小区上行链路和微微小区上行链路;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调整方案;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两个上行链路子帧未对准的情况;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在UE中使用多载波发射信号的信号处理过程的信号流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UE的配置的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eNB的配置的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UE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在UE中确定要监控的服务小区以接收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两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实体的UE的操作机制;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UE的MAC过程的流程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UE的辅助服务小区(SCell)释放过程的流程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在RLF情况中UE的SCell管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UE的设备内干扰控制过程的信号流图。
在附图中,应当注意,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描述相同或相似的元素、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及参考附图用于帮助综合理解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定义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内容应仅被视为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可以对此处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晰和简单起见,已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将被省略。
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汇不限于其字面意义,但是发明者仅使用它们帮助清楚且一致地理解本公开。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显见,提供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仅用于示例性目的,而不会限制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定义的本公开。
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中另行明确指定,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包括复数引用。因此,例如引用“一个组件表面”也包括对一个或多个这种表面的引用。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长期演进(LTE)系统架构。
参考图1,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访问网络包括演进节点B(eNB)105、110、115和120,移动管理实体(MME)125,和服务网关(S-GW)130。术语‘eNB’可以与术语‘节点B’和‘基站’互换使用。用户设备(此后称为UE)135经由eNB 105、110、115和120以及S-GW 130连接到外部网络。
参考图1,eNB 105、110、115和120对应于UMTS系统的传统节点B。与传统节点B相比,这些eNB允许UE 135建立无线信道并负责复杂的功能。在LTE系统中,包括诸如因特网协议上的语音(VoIP)之类的实时服务在内的所有用户流量都通过共享信道提供,因而在eNB中需要有一个装置基于诸如UE的缓冲区状态、电源余量状态、信道状态等之类的状态信息调度数据。
典型地,一个eNB控制多个小区。为了确保数据速率达到100Mbps,LTE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无线访问技术。另外,LTE系统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来确定适应UE的信道条件的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
S-GW 130是提供数据承载的实体,以便在MME 125的控制下建立和释放数据承载。MME 125负责UE移动管理和其他控制功能,并且可连接到多个eNB。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LTE系统的协议栈。
参考图2,LTE系统的协议栈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205和240、无线链路控制(RLC)210和235、介质访问控制(MAC)215和230,以及物理层(PHY)220和225。
PDCP 205和240负责IP报头的压缩/解压缩,并且RLC 210和235负责将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分段成适合自动重复请求(ARQ)操作尺寸的片段。MAC 215和230负责建立到多个RLC实体的连接,使得将RLC PDU多路复用为MAC PDU并将MAC PDU多路分离为RLC PDU。PHY 220和225对MAC PDU执行信道编码并将MAC PDU调制为OFDM符号以在无线信道上发射,或对接收的OFDM符号执行解调和信道解码并将解码的数据传送到更高层。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eNB内载波聚合。
参考图3,eNB通过跨越多个频带的多个载波发射和接收信号。例如,eNB 305可以配置为使用中心频率为f1的载波315和中心频率为f3的载波310。如果不支持载波聚合,则UE 330必须使用载波310和315中的一个发射/接收数据。但是,具有载波聚合功能的UE 330可以使用载波310和315二者发射/接收数据。该eNB可以根据UE的信道条件增加分配给具有载波聚合功能的UE的资源量,以提高UE 330的数据速率。这种聚合一个eNB发射的下行链路载波或接收的上行链路载波的方法称为eNB内载波聚合。但是,与图3的情况不同,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情况,需要有一种方法聚合由不同eNB发射的下行链路载波或由不同eNB接收的上行链路载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eNB间载波聚合。
参考图4,假设eNB 1 405操作中心频率为f1的载波,并且eNB 2 415操作中心频率为f2的载波,如果UE 430聚合中心频率为f1的下行链路载波和中心频率为f2的下行链路载波,即,UE 430聚合两个不同eNB的载波,则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它被称为eNB间载波聚合(CA)。在下述描述中,术语‘双连接(DC)’与术语‘eNB间CA’可互换地使用。例如,如果配置了DC,则指示配置了eNB间CA。
下述定义用来帮助理解此处频繁使用的特定术语。
假定按照相关技术的概念,一个小区配置有eNB的一个下行链路载波和一个上行链路载波,则载波聚合可以理解为就像UE经由多个小区进行数据通信一样。这时,峰值数据速率和聚合载波的数量具有正相关关系。
在下述描述中,如果UE通过特定下行链路载波接收数据或通过特定上行链路载波发射数据,则指示该UE通过对应于表征该载波的中心频率和频带的小区提供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发射/接收数据。在下述描述中,载波聚合可以表示为‘配置多个服务小区’,同时使用术语‘主服务小区(PCell)’、‘辅服务小区(SCell)’、‘激活服务小区’等。这些术语与LTE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术语具有相同意义。在下述描述中,术语‘载波’‘分量载波’和‘服务小区’可互换地使用,具有相同意义。
在下述描述中,由一个eNB控制的一个服务小区的集合称为小区组或载波组(CG)。小区组分类为主小区组(MCG)和辅助小区组(SCG)中的一个。MCG指示控制PCell的eNB(此后称为主eNB(MeNB))控制的服务小区的集合,并且SCG指示不控制PCell的eNB,即,控制SCell的eNB(此后称为从eNB(SeNB))控制的服务小区的集合。eNB在配置对应服务小区的过程中通知UE关于该服务小区是属于MCG还是SCG。UE可以配置有一个MCG和一个或多个SCG。虽然为了方便起见此处描述了配置一个SCG的情况,但是对于配置多个SCG的情况,本公开的主旨仍然适用而无需修改。PCell和SCell是表示配置到UE的服务小区类型的术语。PCell和SCell的区别在于PCell保持在激活状态,而SCell则根据eNB的命令在激活状态和失效状态之间反复变换。UE移动性是主要与PCell相关联的控制,并且SCell可以理解为用于数据通信的额外服务小区。在下述描述中,术语“PCell”和“SCell”的意义与LTE标准TS36.331和TS36.321定义的术语相同。
本公开涉及宏和微微小区共存的网络。宏小区是由宏eNB控制的小区,并且具有相对大的服务覆盖区域。对照地,微微小区是由SeNB控制的小区,并且与宏小区相比具有较小的服务覆盖区域。虽然没有严格的准则用于区分宏小区和微微小区,但是通常认定宏小区具有大约500m的半径,而微微小区具有大约几米的半径。在下述描述中,术语‘微微小区’和‘小小区’可互换地使用。
参考图4,如果eNB 1 405是MeNB,并且eNB 2 415是SeNB,则中心频率为f1的服务小区410是属于MCG的服务小区,并且中心频率为f2的服务小区420是属于SCG的服务小区。
在下述描述中,为帮助理解,其他术语可与MCG和SCG互换地使用。例如,术语‘主集合’和‘辅助集合’与‘主载波组’和‘辅助载波组’可互换地使用。但是,注意它们虽然在拼写上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意义。这些术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澄清哪个小区位于控制特定UE的PCell的eNB控制下,并且UE和对应的小区可以根据对应小区是否由控制特定UE的PCell的eNB控制而以不同方式操作。
虽然可以为UE配置一个或更多SCG,但是为解释方便起见,下述描述涉及配置一个SCG的情况。SCG可以包括多个具有特殊属性的SCell。
在eNB内CA中,UE通过PCell PUCCH发射SCell的HARQ反馈和CSI以及PCell的HARQ反馈和CSI。这是为了应用CA到不具有上行链路同时发射功能的UE。
在eNB间CA中,可能无法在PCell PUCCH上发射SCG SCell的HARQ反馈和CSI。这是因为虽然HARQ反馈需要在HARQ往返时间(RTT)(通常为8ms)内传送,但是MeNB和SeNB之间的发射延迟可能长于HARQ RTT。
为了解决此问题,为SCG SCell之中的一个配置PUCCH发射资源以发射SCG SCell的HARQ反馈和CSI。这个特殊的SCell称为主SCell(pSCell)。
由于MeNB和SeNB独立地执行调度,MCG中的上行链路发射与SCG中的上行链路发射可能在时域中交叠。由于UE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被限制,如果所需发射功率大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UE在降低的发射功率水平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导致上行链路发射质量降低。
如果调度器执行UE的上行链路调度,则调度器需要监控以尽可能避免发射功率短缺。但是在eNB间CA中,两个调度器独立地执行调度,很难排除发生发射功率短缺的情况。
本公开提出一种方法和设备,当在eNB间CA模式中发生发射功率短缺的情况时,使上行链路发射质量降低最小化。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宏小区上行链路和微微小区上行链路。
由于下述原因,在小小区和宏小区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之间可能存在差别。
·在UE和小小区接收器之间不存在障碍的概率显著高于在UE和宏小区接收器之间不存在障碍的概率。
·UE与小小区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很可能短于UE与宏小区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如果发射/接收装置位于视线范围之内,则指示通信质量比相反情况好,因而有可能减小发射功率水平。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越短,线路损失越少并且发射功率越低。
参考图5,假设UE 510与MeNB 505之间的距离是250m,并且UE 510与SeNB 515之间的距离是20m,则UE 510与MeNB 505之间的线路损失520是118.4dB,并且UE 510与SeNB 515之间的线路损失525是64.0dB。例如,MeNB 505和SeNB 515之间的上行链路信号强度之间的差是54.5(大约275400fold)。由于UE所需要的发射功率随着到eNB的线路损失增加而增加,所以UE用于MeNB 505时所需要的发射功率显著大于UE用于SeNB 515时所需要的发射功率。
如果用于MeNB和SeNB需要的总发射功率大于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UE可以对用于两个eNB的发射功率执行等比功率调整(scaling)。如果MeNB和SeNB所需要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别是显著的,则等比功率调整严重影响低需求发射功率方的下行链路的发射质量。
例如,如果一个336位的VoIP分组在宏小区中发射,并且一个36696位的分组在小小区中发射,而且如果UE和MeNB之间的距离是500m,UE和SeNB之间的距离是50,并且如果接收到增加发射功率3dB的发射功率控制(TPC),则对于MeNB(宏小区)和SeNB(小小区)所需的发射功率按表1中所示确定。
【表1】
宏小区所需Tx功率 | 26.96dBm/497.04mW |
小小区所需Tx功率 | -7.65dBm/0.17mW |
假定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是20dBm,如果应用等比功率调整,则两个发射功率按表2中所示确定。
【表2】
同时,如果只有最高需求发射功率减小而最低需求发射功率保持不变(即,差分功率调整),则发射功率按表3中所示确定。
【表3】
如表中所示,当所需发射功率差别显著时,如果减小所需发射功率很低的上行链路的发射功率,则对于总体发射功率影响很小。但是,如果减小所需发射功率很低的上行链路的发射功率,则相应上行链路的发射质量显著下降。因此,考虑总体发射质量,降低所需发射功率较高的上行链路的发射功率同时维持所需发射功率较低的上行链路的发射功率是有利的。
当UE在宏小区中操作的情况中,不会发生这种极端发射功率不均等。当UE同时在宏小区和小小区中执行上行链路发射时,很可能发生这种极端发射功率不均等。
如上所述,一个SCG可以配置多个SCell,并且一个MCG可以具有多个服务小区。在PCell和pSCell中,PUCCH和PUSCH可以同时发射。对于上述通过多个小区组的多个服务小区发射各种类型上行链路信道的情况,本公开提出一种两步操作优先级确定方法,首先在小区组之间确定优先级,然后在该小区组中的上行链路之间确定优先级。本公开的两步操作优先级确定方法根据小区组对相同类型的上行链路发射应用差分功率调整,而不是等比功率调整。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调整方案。
参考图6,其中假定在MCG的服务小区中的一个子帧中执行上行链路发射。
·在操作605中在PCell中执行PUCCH发射,
·在操作610中在一个MCG服务小区中执行PUSCH发射,以及
·在操作615中在另一个MCG服务小区中执行PUSCH发射。
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还假定在SCG服务小区中与上述子帧全部或部分交叠的子帧中执行上行链路发射。
·在操作620中在pSCell中执行PUCCH发射,
·在操作625中在一个SCG SCell中执行PUSCH发射,以及
·在操作630中在另一个SCG SCell中执行PUSCH发射。
UE确定上行链路发射的所需发射功率。参考图6,表示各个上行链路发射的箭头的长度指示各个上行链路发射的所需发射功率水平。
如果上行链路发射的所需发射功率的总和大于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UE在不同操作中确定各个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优先级,以选择要优先减小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
UE在第一步操作中为小区组分配优先级,然后在第二步操作中确定每个小区组的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优先级。UE减小低优先级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
UE可以使用下述方法中的一种为小区组分配优先级。
小区组优先级确定方法1
UE给一个小区组(例如MCG)分配一个高于其他小区组的优先级。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诸如RRC控制消息之类的重要消息通过MCG发射,因此优选地,为MCG发射分配高优先级。
小区组优先级确定方法2
UE比较小区组的上行链路所需发射功率之和,并为发射功率之和最高的小区分配低优先级,为发射功率之和最低的小区分配高优先级。
例如,MCG中所需发射功率之和对应于上行链路发射605、610和615的所需发射功率之和,并且SCG中所需发射功率之和对应于上行链路发射620、625和630的所需发射功率之和。参考图6,由于MCG中的所需发射功率之和大于SCG中的所需发射功率之和,所以UE给MCG分配低优先级。
如上所述,考虑总体发射质量,降低所需发射功率较高的上行链路的发射功率而不降低所需发射功率较低的上行链路的发射功率是有利的。因此,优选地,UE给所需发射功率之和较高的小区组分配低优先级,以优先减小其发射功率。
小区组优先级确定方法3
如果各个小区组的上行链路所需发射功率之差(或比例)等于或大于特定阈值,则UE为具有较低上行链路所需发射功率的小区组的上行链路发射分配高优先级,否则如果差(或比例)小于该阈值,则UE为小区组(例如MCG)的上行链路发射分配高优先级。
构想出方法3的原理是注意到如果发射功率之差显著,则优选地减小所需发射功率高的上行链路的发射功率,否则如果发射功率差别不显著,则优选地减小其他更重要信号的发射功率。
UE按如下确定每个小区组中各上行链路发射的优先级。
小区组内优先级确定方法
如果PUCCH与PUSCH发射交叠,则UE为PUCCH发射分配高优先级。
如果PUSCH发射是交叠的,则UE为包括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发射的PUSCH分配高优先级。如果没有任何PUSCH发射包括UCI,则UE为PUSCH发射分配相同的优先级。
UE按相同程度减小具有相同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例如,对具有相同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应用等比功率调整。在为上行链路发射分配不同优先级的情况中,优先减小具有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例如,对被分配了不同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应用差分功率调整。
表4示出了根据两步操作优先级确定的、应用小区组优先级确定方法3的发射功率控制的情况。表4涉及其中MCG与SCG之间的上行链路所需发射功率之差等于或大于特定阈值的情况。
【表4】
参考图4,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是80.8mW,并且所需发射功率之和是350.8mW。UE分配优先级以确定要减小其发射功率的上行链路发射。
UE确定总体MCG所需发射功率(350mW)与总体SCG所需发射功率(0.08mW)的差别(比例)是否等于或大于特定阈值(例如20dB)。由于总体MCG所需发射功率与总体SCG所需发射功率之差大于该阈值,所以UE为其总体发射功率较低的SCG上行链路发射分配高优先级(确定操作1)。
UE确定MCG中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优先级和SCG中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优先级。在PUCCH 1发射、PUSCH 1发射(MCG服务小区中的PUSCH发射)、PUSCH 2发射(另一MCG服务小区中的PUSCH发射)之间,UE为PUCCH发射分配高优先级,为PUSCH 1和PUSCH 2发射分配低优先级。在PUCCH 2发射(pSCell中的PUCCH发射)、PUSCH 3发射(SCG服务小区中的PUSCH发射)和PUSCH 4发射(另一SCG服务小区中的PUSCH发射)之间,UE为PUCCH 2发射分配高优先级,为PUSCH 3和PUSCH 4发射分配低优先级(第二确定操作)。
由于小区组优先级比小区优先级具有更高优先级,所以最终优先级确定如下:
·最高优先级:PUCCH 2发射。
·第二高优先级:PUSCH 3和PUSCH 4发射。
·第三高优先级:PUCCH 1发射。
·最低优先级:PUSCH 1和PUSCH 2发射。
UE首先减小优先级最低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在表4的示例中,UE需要通过减小PUSCH 1和2的发射功率到原来的1/10,减小功率量达到270mW,它对应于从总体所需发射功率(350.08)中减去最大允许发射功率(80.08mW)后得到的功率量。可以通过对PUSCH 1和2应用等比功率调整同时保持其他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减小发射功率量达到270mW,使得UE减小发射功率达到270mW。
如果在减小最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到0mW之后,总体所需发射功率大于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UE控制次低优先级(即第三高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
UE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受控总体所需发射功率不大于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图7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
参考图7,如果UE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如果有上行链路授权配置到UE,如果UE必须执行重发射,或如果UE必须发射PUCCH,则UE按图7中所示操作。配置上行链路授权涉及周期性发生的上行链路发射资源并遵循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标准TS36.321。
在操作705中,UE确定要在子帧执行的上行链路发射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如果调度了几个上行链路发射,则UE确定每个发射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是每服务小区计算的发射功率,并且是所需发射功率与UE在服务小区中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中最小者。
PUSCH的所需发射功率基于线路损失、PUSCH发射带宽(或PRB数量)、PUSCH发射格式(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发射功率命令(TPC)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该计算遵循3GPP标准TS 36.213。
【数学公式1】
10log10(MPUSCH,c(i))+P0_PUSCH,c(j)+αc(j)·PLc+ΔTF,c(i)+fc)(i)
假设在服务小区c中UE在子帧I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是PCMAX,c(i),则PUS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该计算遵循3GPP标准TS 36.213。
【数学公式2】
假设在服务小区c中UE在子帧I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是PCMAX,c(i),则PUC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该计算遵循3GPP标准TS 36.213。
【数学公式3】
简而言之,PUC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基于在PUCCH上发射的信息量和格式确定。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是每服务小区的真实发射功率,并且最终可根据UE的总体最大允许发射功率调整。
在操作710中,UE比较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和与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PCMAX,c(i)。UE在子帧i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基于物理最大输出功率和标准TX 36.101中指定的每小区允许值确定。
如果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和不大于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没有必要调整发射功率,因此在操作715中,UE将各自真实上行链路发射功率设置为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并结束该过程。
如果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和大于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该过程转到操作720以调整发射功率。在操作720中,UE确定是否配置任何SCG(或配置DC或配置多个CG),并且如果配置任何SCG(或配置DC或配置多个CG),则该过程转到操作730,否则转到操作725。
在操作730中,UE确定是否通过多个小区组(或通过MCG和SCG二者)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如果是则该过程转到操作735,否则转到操作725。
如果该过程转到操作725,它表示通过一个小区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因此UE不需要确定小区组优先级,只需要确定该小区组的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优先级。否则如果该过程转到操作735,则表示通过多个小区组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因此UE必须确定小区组优先级,然后确定每小区组的上行链路发射优先级。
在操作725中,UE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小区组优先级确定方法确定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优先级。按如上所述执行小区组优先级确定方法。例如,UE可以为PUCCH发射分配比PUSCH发射更高的优先级。
在操作735中,UE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小区组优先级确定方法确定小区组的优先级。按如上所述执行小区组优先级确定方法。例如,如果MCG上行链路发射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和与SCG上行链路发射的第一真实发射功率之和之间的差(或比率)小于特定阈值,则UE为MCG上行链路发射分配高优先级,否则如果差(或比率)等于或大于该阈值,则为其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和较低的小区组(或如果通过一个小区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则为具有低较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的小区)分配高优先级。
在操作740中,UE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小区内组优先级确定方法在小区组中确定上行链路发射的优先级。如果在小区组中仅调度一个上行链路发射,则可以省略操作740。
在操作743中,UE最终确定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优先级。例如,UE为小区组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PUCCH发射或包括UCI的PUCCH发射分配最高优先级,为小区组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PUSCH发射分配次高优先级,为小区组中具有低优先级的PUCCH发射或包括UCI的PUSCH发射分配再次高优先级,并且为小区组中具有低优先级的PUSCH发射分配最低优先级。
在操作745中,UE基于上述确定的优先级调整(控制)发射功率。UE首先减小具有最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以保持发射功率之和低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如果即使在减小具有最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到0mW之后,发射功率之和仍然大于最大允许功率,则UE调整具有次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UE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发射功率之和不大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在操作750中,UE将对应上行链路发射的最终发射功率设置为通过减去各个上行链路发射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获得的值,并结束该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UE可以独立于小区组为PUCCH分配优先级,并对PUSCH发射应用等比功率调整或差分功率调整。例如,如果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和大于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UE可以为PUCCH和包括UCI的PUSCH分配最高优先级(即,当即使具有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减小到0mW后总体所需发射功率仍然大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时可以减小发射功率)。UE可以为PUSCH发射分配相同的优先级(即,应用等比功率调整)或,如果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间的差(或比率)大于特定阈值,为具有较低第一真实发射功率的PUSCH发射分配优先级(即,优先减小具有较高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的PUSCH的发射功率)。在下述情况中将对此进行描述。
·上行链路发射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发生在特定时间周期(例如,一个子帧),
·PCell PUC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PPCellPUCCH mW,
·MCG SCell 1的PUC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PSCell1 mW,
·SCG SCell 2的PUS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PSCell2UCI mW,
·SCG SCell 3的PUS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PSCell3 mW,
·SCG SCell 2的PUSCH包括UCI,
·PPCellPUCCH+PSCell1+PSCell2UCI+PSCell3>PCMAX,以及
·PSCell1/PSCell3>TH1(例如,百倍)
在上述情况中,由于最高优先级分配给PUCCH和包括UCI的PUSCH,对于低优先级的MCG SCell 1和SCG SCell 3可用的功率余量是[PCMAX-(PPCellPUCCH+PSCell2UCI)]mW。
由于MCG SCell 1和SCG SCell 3的PUSCH发射功率之间的比例,UE为具有低发射功率的上行链路发射分配高优先级。因此,具有低优先级的MCG SCell 1可用的功率余量是[PCMAX-(PPCellPUCCH+PSCell2UCI+PSCell3)]mW。
如果功率余量等于或大于0,则UE调整PCell 1的发射功率,配置SCell 1的真实发射功率和其余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设置为他们的第一真实发射功率。如果功率余量小于0,则即使SCell 1的真实发射功率设置为0,所需发射功率仍超出终端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UE将SCell 1的真实发射功率设置为0,并调整其优先级高于SCell 1的PUSCH的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即,SCelll 3的PUSCH)的发射功率。例如,如果计算结果等于或大于0,则UE调整SCell 3的发射功率为[PCMAX-(PPCellPUCCH+PSCell2UCI)]mW。
UE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受控发射功率之和变得不大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图8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UE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
参考图8,UE根据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别选择等比功率调整和差分功率调整中的一种。
操作805、810和815等同于图7中的操作705、710和715。
如果在操作810中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和大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该过程转到操作817。在操作817中,UE确定上行链路发射中PUSCH发射之间的第一操作发射功率之差是否大于特定阈值(TH1)。这时,UE在PUSCH发射中可以考虑不包括UCI的PUSCH发射。在本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中,UE比较PSCell1和PSCell3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比率是否大于TH1。如果比率或差大于TH1,则UE在操作820中应用差分功率调整,否则如果等于或小于TH1,则在操作825中应用等比功率调整。
如果PUSCH发射数量多于两个,则UE考虑所有可能组合的比率,并在操作820中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合应用差分功率调整,在操作825中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合应用等比功率调整。例如,如果存在PSCell_x(SCell_x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PSCell_y和PSCell_z,则UE在所有可能组合[PSCell_x,PSCell_y]、[PSCell_x,PSCell_z]和[PSCell_y,PSCell_z]中确定是否存在其差别大于TH1的任何组合。UE对其差大于TH1的组合(例如[PSCell_x,PSCell_y])应用等比功率调整,并对其差别等于或小于TH1的组合(例如[PSCell_x,PSCell_z])应用差分功率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有可能组合中的一种显示其差别大于TH1,则该过程转到操作820,在其中UE对所有PUSCH发射功率应用差分功率调整,并且当没有任何组合显示其差别大于TH1时,该过程转到操作825,在其中UE应用等比功率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UE基于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的绝对值确定是应用等比功率调整还是差分功率调整。例如,对于其发射功率等于或小于特定阈值的上行链路发射,该过程转到操作820,应用差分功率调整;并且对于其发射功率大于该阈值的上行链路发射,该过程转到操作825,应用等比功率调整。例如,如果在特定时间点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和大于PCMAX,则UE对其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等于或小于特定阈值的上行链路发射应用差分功率调整,并且对其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大于该阈值的上行链路发射应用等比功率调整。例如,如果PUSCH 1、PUSCH 2、PUSCH 3和PUSCH 4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分别为100mW、400mW、0.5mW和0.9mW,并且特定阈值是0dBm(1mW)。UE对其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小于1mW的PUSCH 3和4应用差分功率调整(即分配高优先级,并且在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减小到0mW之前不减小其发射功率),并且对PUSCH 1和2应用等比功率调整(即分配低优先级,并且以相同速率减小发射功率)。
如果对上行链路发射应用差分功率调整,这表示对对应上行链路发射应用高优先级,并且首先减小低优先级的发射功率。如果对上行链路发射应用等比功率调整,这表示对对应上行链路发射应用低优先级,并且以相同速率减小具有低优先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发射功率。
在操作820中,UE对PUSCH发射功率应用差分功率调整。例如,UE减小具有最高发射功率的PUSCH发射的发射功率,并且如果在减小最高发射功率到0mW之后仍然没有解决发射功率短缺问题,则减小次高发射功率。这个过程重复执行,直到解决发射功率短缺问题。
在操作825中,UE对PUSCH发射功率应用等比功率调整。例如,UE以相同速率减小PUSCH发射功率,直到解决发射功率短缺问题。
UE在操作830中确定是否解决发射功率短缺问题,并且如果已经解决,则该过程转到操作835,否则转到操作840。在操作835中,UE将不需要减小功率的上行链路发射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设置为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并将需要减小功率的上行链路发射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设置为从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中减去需要减少的发射功率后得到的值。
如果该过程转到操作840,这表示即使PUSCH发射功率(除包括UCI的PUSCH之外)减小到0mW后仍然没有解决发射功率短缺问题,因此UE确定PUC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与包括UCI的PUS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差是否大于特定阈值TH2以调整PUCCH发射功率。在本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中,UE确定PSCell2UCI与PPCellPUCCH之差是否大于TH2。如果PUCCH通过MCG和SCG二者发射或包括UCI的PUSCH通过MCG和SCG二者发射,则UE确定它们的真实发射功率之差是否大于TH2。
如果两个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差大于TH2,则UE在操作845中应用差分功率调整,否则在操作847中应用等比功率调整。
在操作845中,UE首先减小分配到高优先级的PUCCH发射或包括UCI的PUSCH发射的发射功率。在操作847中UE按相同速率减小PUCCH发射的发射功率。另外,UE可以按相同速率减小PUCCH发射和包括UCI的PUSCH发射的发射功率。
在另一种方法中,UE确定PUCCH和包括UCI的PUS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的绝对值之差,而不是考虑PUC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与包括UCI的PUSCH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之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其发射功率绝对值大于另一个阈值(例如,2mW)的上行链路发射应用低优先级以首先减小其发射功率,并且对其发射功率绝对值等于或小于该阈值的上行链路发射应用高优先级,以其次减小其发射功率。如果两个上行链路发射的第一操作真实发射功率都大于该阈值,则UE对这两个上行链路发射应用等比功率调整。
图13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
参考图13,UE基于其重要性确定上行链路发射之间的优先级。
UE的上行链路发射可以按表5中所示分类。此处列举的信号细节遵循3GPP标准TS36.211、36.212、36.213和36.321。
【表5】
如果配置了DC,则各个上行链路信号可能相互冲突。UE确定冲突的信号并确定上行链路信号之间的优先级。
基本原则是为可能参与RRC控制消息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分配比其他上行链路信号更高的优先级,因为非常重要的数据(例如RRC控制消息)可以通过MCG发射。可能涉及RRC控制消息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的示例包括在PCell中发射的前导信号、在PCell中发射的调度请求和在MCG服务小区中发射的PUSCH。
表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行链路信号之间的优先级。
【表6】
MCG ACK/NACK(A/N)(HARQ反馈)可能是对应于RRC消息的反馈。因此,优选地为MCGA/N分配比其他SCG上行链路信号更高的优先级。但是,由于SCG CSI是确保SCG中大批量PDSCH发射效率的重要信息,所以当MCG A/N与SCG CSI冲突时将优先级赋予SCG CSI。
由于MCG CSI可能用于发射小数据,例如RRC数据,所以MCG CSI不是那么重要。因此,当MCG CSI与SCG CSI冲突或MCG CSI与SCG前导信号冲突时,为MCG CSI分配低优先级。
SRS可以分类为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A-SRS)中的一种,并且当MCG SRS和SCGSRS冲突且其中一个是A-SRS时,则优先级赋予A-SRS。这是因为A-SRS发射由eNB控制,因而比UE自主发射的周期性SRS更重要。当两个SRS都是A-SRS或二者都不是A-SRS时,优先级赋予MCG SRS。这是因为MCG上行链路信道状态可能比SCG上行链路信道状态更重要。
如果毫无疑问MCG前导信号、SR和PUSCH不涉及RRC控制消息,例如如果MCG SR或缓冲区状态报告触发随机访问不是由RRC控制消息的发生触发,但是RRC控制消息包括在涉及PUSCH发射的MAC PDU中,则通过应用表7确定优先级。
基本原则是当上行链路发射与另一个冲突时按照前导信号发射、HARQ A/N发射、SR发射、CSI发射、PUSCH发射和SRS发射的次序分配优先级,并且如果相同类型的发射冲突时,则基于发射类型确定其优先级。在MCG A/N与SCG A/N之间的冲突中将优先级赋予MCGA/N,在MCG SR与SCG SR的冲突中赋予MCG SR,在MCG CSI与SCG CSI的冲突中将优先级赋予SCG CSI,且在MCG PUSCH和SCG PUSCH的冲突中将优先级赋予MCG PUSCH,以及在SRS之间的冲突中,根据表7中的规则。
【表7】
图13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图13涉及在子帧的上行链路发射的UE操作。
由于操作705、710、715、720、730、745和750与图7中的相应操作相同,此处省略其描述。
在操作1325中,UE根据优先级确定方法3确定上行链路发射的优先级(图13的实施方式)。优先级确定方法3按照前导信号发射、HARQ A/N发射、SR发射、CSI发射、PUSCH发射和SRS发射的次序分配优先级。
在操作1335中,如果符合条件1,则UE根据表6确定优先级,否则根据表7确定优先级。如果MCG前导信号发射、SR发射和PUSCH发射中的一个涉及RRC控制消息发射,则符合条件1,否则不符合条件1。在根据表6或7确定优先级之后,该过程转到操作745。
操作740和705与图7中的相应操作相同。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两个上行链路子帧没有对准的情况。不同小区组的上行链路子帧边界可能不匹配。
参考图9,MCG服务小区的子帧905的边界和SCG服务小区的子帧910的边界移位距离x,用参考标号915标示。在时间轴上一个MCG子帧与两个SCG子帧交叠。例如,MCG子帧[n+1]920与SCG子帧[m+1]925和SCG子帧[m+2]945交叠。
当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在子帧的优先级时,UE基于根据特定规则在与该子帧交叠的多个子帧中选择的子帧确定上行链路发射功率。
例如,如果MCG子帧[n+1]920运送PUSCH,SCG子帧[m+1]925运送PUCCH,并且SCG子帧[m+2]945不运送内容,则UE基于在时域中与子帧[n+1]920交叠更多的子帧的发射功率确定MCG子帧[n+1]920的发射功率。由于子帧[n+1]920与子帧[m+1]925之间的交叠持续时间930比子帧[n+1]920与子帧[n+2]945之间的交叠持续时间940更长,所以UE基于子帧[m+1]925的发射功率和发射类型(诸如PUCCH、PUSCH、包括UCI的PUSCH之类的上行链路数据类型)确定子帧[n+1]920的发射功率。
类似地,由于子帧[m+1]925与子帧[n+1]920之间的交叠持续时间930比子帧[m+1]925与子帧[n]905之间的交叠持续时间935更长,所以UE基于子帧[n+1]920的发射功率和发射类型确定子帧[m+1]925的发射功率。
在考虑子帧在时间域中交叠持续时间更长的情况中,在子帧交叠更少的持续时间(例如持续时间940)中可能发生发射功率之和大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的情况。如果在交叠更少的持续时间中发生发射功率短缺,则UE可以在对应持续时间中应用等比功率调整以调整发射功率。
图10中的信号流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在UE中使用多个载波发射信号的信号处理过程。
参考图10,如果在LTE网络中符合特定条件,则在操作1025中UE 1005向MeNB 1010报告其能力。当eNB向UE 1005请求UE能力时,典型地符合条件。
UE能力报告消息包括如下信息。
·UE 1005支持的频带列表,
·UE 1005支持的频带组合列表,以及
·每频带组合的MIMO能力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UE 1005报告指示DC是否被UE 1005所支持的每频带组合支持的信息以及上述信息。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频带组合报告DC可支持性。例如,如果没有明确报告相同频带中的频带组合(或具有一个频带项的组合,此后称为频带内组合)的DC可支持性,则指示对应频带组合不支持DC。DC可以被跨不同频带的频带组合(或具有两个或更多频带项的组合,此后称为频带间组合)支持。UE 1005可以通过标记它是否在频带间组合的每频带组合中支持DC减小消息的尺寸。
如果在与宏小区中MeNB 1010进行的数据通信中发生特定事件,例如如果微微小区的信道质量符合特定条件,则在操作1030中,UE 1005生成并发射测量报告到MeNB 1010。
这时,测量报告消息包括如下信息。
·其信道质量符合特定条件的小区的标识符(例如物理层小区标识符或物理小区ID(PCI))以及
·对应小区的信道质量或参考信号强度。
如果从UE 1005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则MeNB 1010感知到UE 1005位于微微小区区域中。在操作1035中,MeNB 1010确定配置一个微微小区(服务小区)到UE 1005。通过微微小区的数据发射/接收在各方面比通过宏小区的数据发射/接收更高效。因此,如果UE 1005位于微微小区区域中,则优选地eNB配置UE 1005所在的微微小区作为新的服务小区。
在操作1040中,MeNB 1010通过参考微微小区的标识符确定控制微微小区的SeNB1015并向SeNB 1015发射请求添加服务小区的控制消息。
为服务小区添加请求发射的控制消息包括表8中的信息。
【表8】
SeNB 1015基于服务信道信息和UE数据速率信息确定是接受还是拒绝服务小区添加请求。
如果确定接受,则在操作1045中,SeNB 1015建立一个或更多DRB。之后,SeNB 1015通过DRB处理由UE 1005发射或要发射到其上的数据。
如果SeNB 1015建立一个DRB,则指示建立处理数据的PDCP和RLC实体需要特定QoS。DRB配置可能与源eNB(HeNB)1010通知的初始配置相同或不同。
在操作1050中,SeNB 1015向MeNB 1010发射接受SCell添加请求的控制消息。该控制消息包括表9中的信息。
【表9】
在操作1055中,MeNB 1010从SeNB 1015接收SCell添加响应消息,并停止要重定位的DRB的下行链路操作。例如,在DRB上停止下行链路数据发射。但是,DRB上的上行链路数据处理继续进行。
在操作1060中,MeNB 1010生成服务小区添加请求的RRC控制消息,并将该消息发射到UE 1005。该控制消息包括表10中的信息。
【表10】
上述信息采用ASN.1编码方案编码,然后发射到UE 1005。
当接收到控制消息之后,在操作1065中,UE 1005用新配置的SCell获取下行链路同步。接下来,如果准备SCell的随机访问过程,则在操作1075中,UE 1005向MeNB 1010发射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控制消息。
更具体而言,如果生成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消息,则UE 1005在PCell中发射D-SR或在PCell中启动随机访问过程,请求资源分配以发射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控制消息。如果上行链路资源由MCG的小区分配,则UE使用分配的资源向MeNB 1010发射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控制消息。
如果相应于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控制消息接收到HARQ ACK或RLC ACK,则在操作1080中UE在SCG的服务小区中启动随机访问过程。根据如下方法确定执行随机访问过程的SCG服务小区。
确定用于随机访问过程的SCG小区的方法
·如果在SCG服务小区中有一个服务小区配置了随机访问信息,则UE在相应服务小区中执行随机访问。
·如果在SCG服务小区中有多个服务小区配置了随机访问信息,并且配置随机访问信息的小区包括pSCell,则UE在pSCell中执行随机访问。
在随机访问过程中,UE 1005在服务小区的频率资源上的一个子帧发射前导信号,接收响应该前导信号的响应消息,并基于响应消息中包括的控制信息执行上行链路发射。
如果随机访问过程按如上所述完成,则SeNB 1015确定UE能够在SCG SCell中进行数据通信,并调度UE 1005。
如果有必要同时执行多个上行链路发射,则在操作1085中,UE确定上行链路发射是否是小区组内发射,并且如果是小区组内发射,则根据特定规则确定上行链路发射的优先级;否则如果是小区组间发射,则根据另一规则确定上行链路发射的优先级。此处的规则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前述规则。
在发射服务小区添加控制消息到UE 1005之后,在操作1070中,MeNB 1010用SeNB1015和S-GW 1020执行DRB重定位过程。在DRB重定位过程中,MeNB 1010向SeNB 1015发射要由SeNB 1015处理的DRB数据,释放在S-GW 1020和MeNB 1010之间建立的EPS中对应于重定位DRB的EPS承载,并且在S-GW 1020和SeNB 1015之间重新建立EPS承载。
UE 1005可以在发射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消息之前在SeNB 1015中启动随机访问过程,使得尽可能早地启动数据发射/接收。例如,如果在接收到服务小区添加控制消息之后在SCell中准备了随机访问,则UE 1005立即启动随机访问过程。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消息可以在随过访问过程完成后或在随机访问过程中发射。此时,当MCG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发射资源可用于发射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消息到MeNB 1010时,UE 1005发射服务小区添加响应消息。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提出了基于小区组通过监控确定要接收的RNTI的UE过程。
RNTI是指示在PDCCH上向其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UE的信息,并且进一步如下表11中所示分子类。RNTI的细节遵循3GPP标准TS36.211、36.212、36.213、36.321和36.331。
【表11】
在配置双连接(eNB间载波聚合)的情况中,SeNB和MeNB可以使用不同的RNTI向UE发射DCI和PDSCH。RNTI相关操作总结如表12中所示。
【表12】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RNTI分类成各种类型如下,并且UE根据RNTI的类型执行不同的监控操作。
第一类型RNTI:对于每小区组可以给UE分配第一类型RNTI,并且最多2个第一类型RNTI。UE为第一类型RNTI监控所有处于激活状态的服务小区。C-RNTI包括在第一类型RNTI中。
第二类型RNTI:对每小区组可以给UE分配第二类型RNTI,并且最多2个第二类型RNTI。UE为第二类型RNTI监控服务小区。TPC-PUCCH-RNTI和TPC-PUSCH-RNTI包括在第二类型RNTI中。所述服务小区是PCell或pSCell。
第三类型RNTI:对于特定小区组最多给UE分配1个第三类型RNTI。UE为第三类型RNTI监控对应小区组的服务小区。SPS-RNTI包括在第三类型RNTI中。所述特定小区组是MCG,并且所述服务小区是PCell。
第四类型RNTI:对于特定小区组最多给UE分配1个第四类型RNTI。UE为第四类型RNTI监控对应小区组的服务小区。SI-RNTI和P-RNTI包括在第四类型RNTI中。所述特定小区组是MCG,并且所述服务小区是PCell。第三类型RNTI与第四类型RNTI的区别在于第三类型RNTI具有通过RRC控制消息分配的UE特定唯一值,但是第四类型RNTI具有对于所有UE相同的公共值。
第五类型RNTI:独立于小区组对于每服务小区分配第五类型RNTI,并且UE当特定事件(例如随机访问前导信号发射)发生时为第五类型RNTI监控对应服务小区。如果其中发生事件的服务小区是MCG服务小区,则为第五类型RNTI监控PCell,否则如果其中发生事件的服务小区是SCG服务小区,则为第五类型RNTI监控pSCell。RA-RNTI包括在第五类型RNTI中。
图14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确定在UE中要监控的服务小区以接收RNTI的过程。
参考图14,在操作1405中,UE确定分配的RNTI。UE至少被分配一个第一类型RNTI和一个第四类型RNTI,并且可选地被分配第二类型RNTI和第三类型RNTI。
在操作1410中,UE确定要在子帧中监控PDCCH以接收RNTI的类型,以确定要监控其PDCCH的服务小区。如果目标RNTI是第一类型RNTI,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415,如果目标RNTI是第二类型RNTI,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420,如果目标RNTI是第三或第四类型RNTI,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425,并且如果目标RNTI是第五类型RNTI,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430。
在操作1415中,UE监控处于激活状态的服务小区的PDCCH。更具体而言,UE为与MCG相关的第一类型RNTI监控MCG服务小区PDCCH,为与SCG相关的第一类型RNTI监控SCG服务小区PDCCH。
在操作1420中,UE为与MCG相关的第二类型RNTI监控PCell PDCCH,并且为与SCG相关的第二类型RNTI监控pSCell PDCCH。
在操作1425中,UE为第三或第四类型RNTI监控PCell PDCCH。
在操作1430中,UE为其中发生事件的小区的第五类型RNTI监控PCell或pSCellPDCCH。如果其中发生事件的小区是MCG服务小区,则UE监控PCell PDCCH,否则如果其中发生事件的小区是SCG服务小区,则UE监控pSCell PDCCH。
图15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与两个MAC实体1505的操作机制。
参考图15,为UE提供两个MAC实体1505。在这种情况中,一个MAC实体负责MCG服务小区相关操作,另一个负责SCG服务小区相关操作。
在下述描述中,为方便解释,MAC实体1505分类为各种类型如下。
·正常MAC实体:当CA没有配置时,或虽然配置了CA,当所有CA可用服务小区由一个eNB控制时(或当没有配置SCG时)建立的MAC实体。
·主MAC(P-MAC)实体1510:当至少一个MAC实体在UE中建立时(即,当至少一个服务小区配置到UE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小区由一个eNB控制时)连接到由MeNB控制的服务小区的MAC实体。
·辅助MAC(S-MAC)实体1515:当至少一个MAC实体在UE中建立时(即,当至少一个服务小区配置到UE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小区由至少一个eNB控制时)连接到由SeNB控制的服务小区的MAC实体。
正常MAC实体连接UE中配置的所有逻辑信道到配置给UE的所有服务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服务小区。
S-MAC实体连接UE中配置的逻辑信道中的特定逻辑信道到所有配置到UE的服务小区中的服务小区。这些服务小区是在SeNB控制下的服务小区,并且由RRC控制消息明显指示。逻辑信道是由RRC控制消息明显指示的逻辑信道。
P-MAC实体1510连接UE中配置的逻辑信道中的其他逻辑信道到所有配置到UE的服务小区中的其他服务小区。其他服务小区是在MeNB控制下的服务小区,并且未包括在由RRC控制消息明显指示的服务小区中。一个服务小区(例如PCell)连接到P-MAC实体1510。其他逻辑信道是除了RRC控制消息明显指示的逻辑信道之外的逻辑信道。一个逻辑信道(例如DCCH)连接到P-MAC实体1510。
如果特定逻辑信道连接到特定服务小区(或映射到服务小区的传输信道1530),则通过所述服务小区接收的数据被传送到逻辑信道,并且在逻辑信道上发生的数据通过所述服务小区发射。
服务小区可以由称为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下行链路和称为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上行链路组成。因此,服务小区#0的上行链路1520可以称为服务小区#0的UL-SCH,并且服务小区#5的下行链路1520可以称为服务小区#5的DL-SCH。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MAC实体负责连接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1530。
MAC实体还负责随机访问功能、UL发射计时维护功能、半静态调度(SPS)功能、调度请求过程(参见TS36.321)、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参见TS 36.321)、功率余量报告过程(参见TS36.321)和HARQ缓冲区管理功能。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一个涉及MAC重置的事件发生时,UE根据事件的类型选择性地重置P-MAC 1510和S-MAC 1515实体。
图16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MAC过程。
参考图16,在操作1605中,特定MAC事件在UE中发生。MAC事件是触发MAC实体初始化、添加和释放的事件,例如,切换和SCG添加。
在操作1610中,UE确定MAC事件是切换、或是无线链路失效(RLF)还是SCG相关事件。如果MAC事件是切换事件(即,如果从eNB接收到切换命令),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615,如果MAC事件是RLF事件,则转到操作1620,并且如果MAC事件是SCG相关事件,则转到操作1630。
在操作1615中,UE重置或释放P-MAC或S-MAC。如果切换命令控制消息指示SCG变化,则UE重置S-MAC,否则如果切换命令控制消息指示SCG释放,则释放S-MAC。
在操作1620中,UE确定RLF是发生在MCG中还是在SCG中。
如果RLF发生在MCG中,则它指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属于MCG的服务小区中的特定小区(例如PCell)的信道质量低于特定阈值持续了特定持续时间。
如果RLF发生在SCG中,则它指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属于SCG的服务小区中的特定小区(例如pSCell)的信道质量低于特定阈值持续了特定持续时间。
此处,信道质量可以是PDCCH的信道质量。
如果RLF发生在MCG中,则它指示UE不再能够在MCG维持当前RRC连接,因而UE执行RRC连接重建过程。此时,UE重置P-MAC实体并释放S-MAC实体。
如果RLF发生在SCG中,则它指示UE不再能够在SCG中维持当前RRC连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它可能通过MCG维持正常通信。因此,UE维持P-MAC实体的当前操作,并重置S-MAC实体。
在操作1625中,在重置S-MAC时释放S-MAC的原因是因为在过程转到操作1627的情况中,很可能很快恢复多连接操作,并且有必要通过MAC重置停止上行链路发射而不释放S-MAC实体以维持通过SCG的上行链路发射;而在过程转到操作1625的情况中,由于在找到新PCell之前不可能执行多连接操作,所以没有必要维持S-MAC实体。
在操作1630中,UE确定SCG相关事件是SCG变化事件、或是SCG释放事件还是SCG添加事件。
如果该事件是SCG变化事件,即如果从eNB接收的控制消息指令释放当前SCG或添加新SCG,则在操作1630中,UE维持或重置P-MAC实体并重置S-MAC实体。如果控制消息也指示切换,则UE重置P-MAC实体,否则维持P-MAC实体。如果SCG改变,则指示在操作1635中,有必要在当前SCG中停止MAC操作,并且在新SCG中新启动MAC操作,并且因而UE重置S-MAC。
如果该事件是SCG释放事件,即如果从eNB接收的的控制消息指令释放当前SCG而没有任何新SCG添加命令,则在操作1640中,UE维持或重置P-MAC实体并释放S-MAC实体。如果控制消息也指示切换,则UE释放P-MAC实体,否则维持P-MAC实体。如果SCG被释放,则指示有必要停止S-MAC实体并清空HARQ缓冲区,并且然后停止与S-MAC实体相关的软件和硬件。
如果该事件是SCG添加事件,即如果从eNB接收的控制消息指令添加新SCG,则在操作1645中,UE维持或重置P-MAC实体,并添加新S-MAC实体。如果控制消息也指示切换,则UE重置P-MAC实体,否则维持P-MAC实体。S-MAC实体的添加表示有必要激活与S-MAC实体相关的软件和硬件。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还有可能在释放S-MAC实体之后建立一个新S-MAC实体而不是重置S-MAC实体。
S-MAC和P-MAC实体重置操作总结如表13中所示。
【表13】
在表13中,TimeAlignmentTimers、NDI、ra-PreambleIndex和ra-PRACH-MaskIndex遵循TS36.321中指定的相应内容。
在重置P-MAC时维持C-RNTI但是在重置S-MAC时丢弃它的原因是因为当重置P-MAC实体时当前C-RNTI用于在新小区中恢复P-MAC实体,但是当重置S-MAC实体时不需要这种操作。
图17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SCell释放过程。
参考图17,可以根据eNB的指令或UE的自治决定释放SCell。如果确定要释放UE的SCell,则eNB向UE发射RRC连接重建消息,其中包括SCellIndex信息作为要释放小区的标识符。
如果RRC连接过程由于RLF的原因触发,则UE在对应时序释放配置的SCell。
在操作1705中,UE发生一个需要释放至少一个SCell的事件。如上所述,这个事件是接收到满足特定条件的RRC控制消息或初始化RRC连接重建过程。RRC连接重建过程遵循3GPP TS36.331的5.3.7小节指定的内容。
在操作1710中,UE确定该事件是接收到包括第一信息的RRC连接重建消息还是初始化RRC连接重建过程,并且如果该事件是接收到包括第一信息的RRC连接重建消息,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715,否则如果该事件是初始化RRC重建过程,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725。
第一信息是包括要释放的SCell索引的SCellToReleaseList。
在操作1715中,UE在配置到UE的SCell中标识出与CellToReleaseList具有相同SCell索引的SCell,并释放对应的小区。如果释放一个SCell,则指示收发器被重置以停止通过对应的SCell接收PDSCH和发射PUSCH。
在操作1720中,UE确定是否配置任何SCG(或配置DC或配置两个小区组),如果没有配置SCG,则在操作1725中释放所有在该时间点配置的SCell并结束该过程。
如果配置了任何SCG,则在操作1730中,UE释放pSCell以及在该时间点配置的所有SCell。如果RRC连接重建过程被初始化,则指示在当前RRC连接中发生问题,因而优选地立即停止上行链路发射。因此,优选地也释放pSCell。
图18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在RLF情况中UE的SCell管理过程。
参考图18,在操作1805中UE检测RLF。例如,如果T310或T310s时间过期,则确定发生了RLF。
在操作1810中,UE确定该RLF是SCG-RLF还是MCG-RLF。SCG-RLF由于SCG服务小区中的问题而发生,具体而言当其中pSCell的信道条件低于特定阈值的状态持续了特定持续时间时。MCG-RLF由于MCG服务小区中的问题而发生,具体而言当其中PCell的信道条件低于特定阈值的状态持续了特定持续时间时。
如果RLF是SCG-RLF,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815,否则如果RLF是MCG-RLF,转到操作1825。
在操作1815中,UE停止SCG服务小区中的上行链路发射,即包括在SCG中的SCell和pSCell。此时,UE维持SCG服务小区和pSCell而不释放它们。这是因为当前配置可能在之后的SCG服务重配置中被引用。
在操作1820中,UE生成一条名称为“UE失败指示”的控制消息,并通过MCG服务小区向eNB发射该UE失败指示消息,并结束该过程。该控制消息可以包括SCG-RLF报告信息和关于SCG服务小区频率的邻近小区的测量信息。
在操作1825中,UE释放SCG服务小区,即SCG中包括的SCell和pSCell。这是因为如果是MCG-RLF,则UE很可能用新eNB重新建立RRC连接,因而不太可能重用当前的SCell和pSCell配置。
UE初始化小区重选择过程(参见TS 36.304)以发现适合RRC连接重建的小区。如果选择一个新小区,则在操作1830中,UE向新选择的服务小区发射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出UE的装置内干扰解决过程。
在多种通信技术(例如蜂窝网络技术(LTE/UMTS)、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和GNSS/GPS)共存于UE内的情况中,基于一种通信技术的发射可能干扰基于另一种通信技术的接收,这种情况称为设备内干扰。
为了减轻设备内干扰,当发生设备内干扰时,UE将设备内干扰报告到eNB,并且eNB基于从UE接收的报告采取消除设备内干扰的措施,例如UE切换到另一频率。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解决由于设备内干扰导致诸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之类的位置信号接收失败的问题。
如果发生设备内干扰,则UE确定设备内干扰是LTE信号发射干扰GNSS信号接收还是LTE信号接收被其他通信技术信号发射干扰,并向eNB发射设备内干扰报告控制消息,其中包括干扰GNSS信号接收的LTE上行链路频率的指示器(对于前一种情况)或被其他通信技术信号发射干扰的LTE下行链路频率的指示器(对于后一种情况)。此时,下行链路频率明显地指示出,而上行链路频率由基于与下行链路频率的关系分析得到。下行链路频率还可以使用测量目标标识符明显地指示出,而上行链路频率使用EARFCN指示出。
图19中的信号流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设备内干扰控制过程。
参考图19,在操作1905中,UE从eNB接收控制消息(例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以配置发射(或不发射)设备内共存指示控制消息。设备内共存指示控制消息是报告发生设备内干扰的控制消息,并且eNB在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中配置设备内共存指示消息发射到UE的部件,以防止控制消息出现太多或太频繁。eNB可以使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包括的1位信息将设备内共存指示消息发射可用性通知到UE。
在操作1910中,UE从eNB接收配置测量对象的控制消息。控制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测量对象是UE要测量的LTE/E-UTRA频率,并且eNB基于UE能力、小区负载状态、UE迁移状态等配置适当的测量对象。还可以向UE配置多个测量对象。eNB将测量对象频率标识符(16位E-UTRA绝对射频信道号(EARFCN))(参见TS 36.101)和5位测量对象标识符(ID)通知到UE。
操作1905和1910可以用相同控制消息或不同控制消息执行。操作1905和1910可以改变顺序。
在操作1913中,UE确定是否发生任何设备内共存问题,如果是,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915。此时,UE确定满足特定条件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频率以确定是否存在设备内共存问题。
在操作1915中,UE确定是否允许设备内共存报告消息发射。如果允许设备内共存报告消息发射,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920,否则通过返回到操作1913等待直到允许设备内共存报告消息发射。如果当前状态对应于下述情况中的一种,则UE确定允许设备内共存报告消息发射。
·设备内共存问题发生在至少一个LTE频率上或正在进行,并且自从配置设备内共存报告控制消息发射之后还没有发射设备内共存报告控制消息。
·设备内共存(此后称之为IDC)问题发生在至少一个LTE频率上或正在进行,并且虽然IDC报告控制消息已经发射但是在其上发生IDC问题的频率发生变化。
在操作1920中,UE确定IDC问题发生在下行链路频率还是上行链路频率上,如果IDC问题发生在下行链路频率上,则该过程转到操作1925,否则如果IDC问题发生在上行链路频率上,转到操作1930。
在操作1925中,UE向eNB发射IDC报告控制消息,其中包括指示IDC问题在其上发生的下行链路的第一信息。
在操作1930中,UE向eNB发射IDC报告控制消息,其中包括指示IDC问题在其上发生的上行链路的第二信息。
如果IDC问题在下行链路频率上发生,则指示至少一个配置为测量对象的LTE下行链路频率受到设备内干扰影响。在下行链路频率上接收的信号质量由于设备内干扰下降到特定阈值之下并且这种状态持续了特定持续时间的情况示例了这种IDC问题。
如果IDC问题在上行链路频率上发生,则指示在一个或更多LTE上行链路频率上执行的上行链路发射对用于诸如GNSS、GPS信号等之类的位置测量的基本信号的接收产生了不良影响。UE不能接收位置测量的基本信号超过特定时间段的情况示例了这种IDC问题。
在当前标准中,定义了各种LTE频率。如果UE需要确定所有LTE频率来确定是否发生了IDC问题,则对于UE是非常重的负担。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UE监控如下LTE频率以确定是否发生IDC问题。
·配置为测量对象的DL频率,以及
·UE的当前服务小区的UL频率。
UE的服务小区包括配置上行链路的PCell和配置或未配置上行链路的SCell。因此,UE监控PCell的上行链路和配置上行链路的SCell的上行链路以检测IDC问题。
指示在其上发生IDC问题的下行链路频率的第一信息是作为测量对象的下行链路频率的标识符。例如,在操作1925中,UE向eNB发射控制消息,其中包括指示IDC在其上发生问题的下行链路频率的测量对象标识符。此时,UE可以发射该信息通知该IDC问题也涉及到LTE接收。该信息可以通知设备内干扰是否影响E-UTRA、其他通信技术操作或者二者。在操作1925中,UE可以发射该信息通知设备内干扰影响E-UTRA,即E-UTRA是设备内干扰的受害者。
指示在其上发生IDC问题的上行链路频率的第二信息是指示配置到与该上行链路频率相关联的下行链路频率的上行链路频率或测量对象标识符的EARFCN。如果上行链路频率与下行链路频率相关联,则指示通过下行链路频率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具有控制或影响通过上行链路频率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关系。例如,可以为与下行链路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发射分配上行链路发射资源。在上行链路发射中,在配置发射功率时可以考虑与下行链路相关联的线路损失。在PCell的情况中,这种关联通过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块2)通知,并且在SCell的情况中,通过RRC控制消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通知。
UE向eNB发射IDC报告消息,其中包括指示在其上发生IDC问题的上行链路频率的EARFCN或暗示地指示在其上发生IDC问题的上行链路频率的测量对象标识符。控制消息还可以包括通知设备内干扰对其他非E-UTRA通信技术操作(例如GPS操作)影响的信息。
图11中的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的配置。
参考图1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UE包括收发器1105、控制器1110、多路器/多路分离器1115、控制消息处理器1130和上层处理器1120和1125。
收发器1105负责通过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信道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并通过上行链路信道发射数据和控制信号。在配置多个服务小区的情况中,收发器1105通过多个服务小区发射和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收发器1105可以包括RF电路/前端,其操作频率配置为由控制器1110控制。
多路器/多路分离器1115负责多路复用上层处理器1120和1125以及控制消息处理器1130生成的数据,或多路分离由收发器1105接收的数据并将分离的数据发送到上层处理器1120和1125以及控制消息处理器1435。
控制消息处理器1130是用于处理从eNB接收的控制消息并采取动作的RRC层实体。例如,控制消息处理器1130接收RRC控制消息并将SCell配置信息和发射功率控制信息传送到控制器1110。
上层处理器1120和1125每服务建立。上层处理器1120和1125处理诸如文件传送协议(FTP)、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等之类的用户服务中生成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多路器/多路分离器1115,或处理来自多路器/多路分离器1115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上层服务应用。
控制单元1110确定通过收发器1105接收的调度命令,例如上行链路授权,并控制收发器1105和多路器/多路分离器1115在适当的时序使用适当的发射资源执行上行链路发射。控制器1110还控制SCell配置过程和发射功率控制过程。例如,控制单元1110控制图3至图10中描述的UE操作。虽然控制器1110和收发器1105在图11中描述为单独的组件,但是控制器1110的部件可以实现在收发器1105中。更具体而言,发射功率调整可以由收发器1105中包括的单独控制模式来控制。
图12中的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eNB的配置。
参考图12,eNB包括收发器1205、控制器1210、多路器/多路分离器1220、控制消息处理器1235、上层处理器1225和1230和调度器1215。
收发器1205负责通过下行链路信道发射数据和控制信号,并通过上行链路信道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在配置多个载波的情况中,收发器1205通过多个载波发射和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
多路器/多路分离器1220负责多路复用上层处理器1225和1230以及控制消息处理器1235生成的数据,或多路分离收发器1205接收的数据并将多路分离后的数据传送到上层处理器1225和1230、控制消息处理器1235和控制器1210。控制消息处理器1235处理UE发射的控制消息以采取动作或生成发往UE进而发往下层的控制消息。
对于每服务建立上层处理器1225(或1230),将要发送到S-GW或另一eNB的数据处理成RLC PDU,并将RLC PDU传送到多路器/多路分离器1220,并将来自多路器/多路处理器1220的RLC PDU处理成要发送到S-GW或另一eNB的PDCP SDU。
调度器1215基于UE的缓冲区状态和信道条件在适当的时序为UE分配发射资源,并处理从UE发射的信号或要通过收发器1205向UE向射的信号。
控制器1210控制SCell配置过程和发射功率调整过程。控制器1210控制图3至图10中所描述的eNB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下述术语遵循3GPP TS 36.211、36.212和36.213中的定义。
—PUCCH、CSI、CQI、PUSCH、PDSCH、HARQ反馈、上行链路授权、下行链路分配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在通过eNB间载波聚合增加终端数据速率方面是有利的。
虽然本公开参考其各种实施方式示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可以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化而不会偏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所定义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能够与主基站和辅基站通信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主基站接收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主基站相关联的主小区组MCG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
从主基站接收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辅基站相关联的辅小区组SCG的第二C-RNTI和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
基于用于MCG的第一C-RNTI监控MCG的小区;
基于用于SCG的第二C-RNTI监控SCG的小区;
基于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监控MCG的主小区;和
基于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监控SCG的主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为终端配置MCG的信息,并且
其中,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为终端配置SCG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识别用于寻呼的RNTI;和
基于用于寻呼的RNTI来监控MCG的主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识别用于针对终端的系统信息的广播的RNTI;和
基于用于系统信息的广播的RNTI监控MCG的主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包括: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功率控制的RNTI、以及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功率控制的RNTI,并且
其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包括:用于SCG的PUCCH的功率控制的RNTI和用于SCG的PUSCH的功率控制的RNTI。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能够与主基站和辅基站通信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
从主基站接收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主基站相关联的主小区组MCG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
从主基站接收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辅基站相关联的辅小区组SCG的第二C-RNTI和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
基于用于MCG的第一C-RNTI监控MCG的小区,
基于用于SCG的第二C-RNTI监控SCG的小区,
基于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监控MCG的主小区,和
基于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监控SCG的主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为终端配置MCG的信息,并且
其中,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为终端配置SCG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识别用于寻呼的RNTI,和
基于用于寻呼的RNTI来监控MCG的主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识别用于寻呼的RNTI,和
基于用于寻呼的RNTI监控MCG的主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包括: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功率控制的RNTI、以及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功率控制的RNTI,并且
其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包括:用于SCG的PUCCH的功率控制的RNTI和用于SCG的PUSCH的功率控制的RNTI。
11.一种由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用于向能够与主基站和辅基站通信的终端发送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主基站相关联的主小区组MCG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
向终端发送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辅基站相关联的辅小区组SCG的第二C-RNTI和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
在MCG的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MCG的第一C-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在SCG的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SCG的第二C-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在M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和
在S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为终端配置MCG的信息,并且
其中,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为终端配置SCG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M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寻呼的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M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针对终端的系统信息的广播的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包括: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功率控制的RNTI、以及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功率控制的RNTI,并且
其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包括:用于SCG的PUCCH的功率控制的RNTI和用于SCG的PUSCH的功率控制的RNTI。
1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向能够与主基站和辅基站通信的终端发送信号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
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主基站相关联的主小区组MCG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和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
向终端发送第二控制消息,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与辅基站相关联的辅小区组SCG的第二C-RNTI和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
在MCG的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MCG的第一C-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在SCG的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SCG的第二C-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在M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和
在S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SCG的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第一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为终端配置MCG的信息,并且
其中,第二控制消息包括用于为终端配置SCG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M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寻呼的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MCG的主小区上发送基于用于针对终端的系统信息的广播的RNTI生成的控制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一RNTI包括: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功率控制的RNTI、以及用于MCG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功率控制的RNTI,并且
其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的第二RNTI包括:用于SCG的PUCCH的功率控制的RNTI和用于SCG的PUSCH的功率控制的RNTI。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140011266 | 2014-01-29 | ||
KR10-2014-0011266 | 2014-01-29 | ||
KR10-2014-0038833 | 2014-04-01 | ||
KR20140038833 | 2014-04-01 | ||
KR10-2014-0133366 | 2014-10-02 | ||
KR1020140133366A KR20150090816A (ko) | 2014-01-29 | 2014-10-02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140143643A KR20150090820A (ko) | 2014-01-29 | 2014-10-22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14-0143643 | 2014-10-22 | ||
KR10-2014-0160369 | 2014-11-17 | ||
KR1020140160369A KR20150090821A (ko) | 2014-01-29 | 2014-11-17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PCT/KR2015/000999 WO2015115851A1 (en) | 2014-01-29 | 2015-01-29 | Multicarrier-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201580016655.0A CN106134261B (zh) | 2014-01-29 | 2015-01-29 |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16655.0A Division CN106134261B (zh) | 2014-01-29 | 2015-01-29 |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84919A true CN110784919A (zh) | 2020-02-11 |
CN110784919B CN110784919B (zh) | 2022-10-11 |
Family
ID=53680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53959.0A Active CN110784919B (zh) | 2014-01-29 | 2015-01-29 |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多载波的数据发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9985756B2 (zh) |
KR (1) | KR102391770B1 (zh) |
CN (1) | CN110784919B (zh) |
WO (1) | WO201511585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04154B (zh) | 2013-01-03 | 2018-06-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JP2015216440A (ja) | 2014-05-08 | 2015-12-0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5878595B2 (ja) * | 2014-07-11 | 2016-03-0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20160021618A1 (en) | 2014-07-18 | 2016-01-21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
CN106304299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功率的分配方法和用户设备 |
KR102176635B1 (ko) * | 2015-06-05 | 2020-11-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7030480A1 (en) * | 2015-08-14 | 2017-02-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ignaling of idc problems |
US10103828B2 (en) | 2015-12-29 | 2018-10-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ulti-stage reception monitoring |
US10348543B2 (en) * | 2016-01-29 | 2019-07-09 | Ofinno, Llc |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10813123B2 (en) | 2016-05-02 | 2020-10-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SPS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333670B2 (en) * | 2016-05-06 | 2019-06-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with collisions in asymmetric carrier aggregation |
US10536904B2 (en) * | 2016-05-09 | 2020-01-14 | Ofinno, Llc | Parallel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CN107580348B (zh) * | 2016-07-04 | 2020-06-02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的测量方法、基站及终端 |
US10873965B2 (en) * | 2016-08-04 | 2020-1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CN107872886B (zh) * | 2016-09-27 | 2019-12-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媒体接入控制层架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US10201030B2 (en) * | 2016-10-28 | 2019-02-05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dual connectivity |
EP3536049A1 (en) | 2016-11-02 | 2019-09-11 | IDAC Holdings, Inc.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efficient beam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
CN108023708B (zh) * | 2016-11-03 | 2022-09-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KR102188152B1 (ko) * | 2017-01-07 | 2020-12-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장치 |
KR20190129870A (ko) * | 2017-03-21 | 2019-11-20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통신 방법, 보조 네트워크 노드와 단말 |
WO2018173416A1 (ja) * | 2017-03-22 | 2018-09-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US10980081B2 (en) * | 2017-03-23 | 2021-04-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type of bearer used for next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37784B2 (en) * | 2017-03-24 | 2019-03-19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Split bearer packet data converge protocol protocol data unit routing |
CN108924941B (zh) * | 2017-03-24 | 2023-09-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和基站 |
US10548096B2 (en) * | 2017-04-21 | 2020-01-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formation type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
CN109151978B (zh) * | 2017-06-16 | 2023-06-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CN111418225B (zh) * | 2017-09-20 | 2022-04-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108796B (zh) * | 2017-09-28 | 2024-04-0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多个带宽部分上执行数据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EP3689048B1 (en) | 2017-09-28 | 2023-08-30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EP3720239B1 (en) * | 2017-11-29 | 2021-10-20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Radio link status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radio link status determination device |
CA3028778A1 (en) | 2017-12-29 | 2019-06-2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election of grant and csi |
CN109996351B (zh) * | 2017-12-29 | 2020-11-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
EP3509343B1 (en) | 2018-01-04 | 2022-03-0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p-csi information reporting |
US11259203B2 (en) * | 2018-01-07 | 2022-02-22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ilities |
EP4040863A1 (en) | 2018-01-10 | 2022-08-10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ower control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CN110035531B (zh) * | 2018-01-12 | 2021-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9240770A1 (en) * | 2018-06-12 | 2019-12-1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Two-step addition of a primary-secondary cell, pscell, in a multi-connected handover |
US12089220B2 (en) | 2018-07-19 | 2024-09-10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a power saving state |
CN110740514B (zh) | 2018-07-20 | 2021-11-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监听方法及终端设备 |
TWI717800B (zh) * | 2018-08-09 | 2021-02-01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通訊方法、裝置及其計算機可讀介質 |
US11076358B2 (en) * | 2018-08-21 | 2021-07-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mporary power adjustment indic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
CA3056217A1 (en) | 2018-09-21 | 2020-03-2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ower saving operation |
EP3629638B1 (en) | 2018-09-27 | 2022-09-14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ower control for retransmissions |
JP6826578B2 (ja) * | 2018-11-01 | 2021-02-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
CN113596973B (zh) * | 2019-02-02 | 2023-04-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Scg状态控制方法、装置、ue、mn、sn及介质 |
WO2020263028A1 (en) * | 2019-06-28 | 2020-12-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220295583A1 (en) * | 2019-08-15 | 2022-09-15 | Ntt Docomo, Inc. | Terminal |
US20220346008A1 (en) * | 2019-10-15 | 2022-10-27 | Apple Inc. | 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12929966B (zh) * | 2019-12-05 | 2022-08-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传输资源选择的方法及终端 |
US11510093B2 (en) * | 2020-02-12 | 2022-1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rdinating overheat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in a dual connectivity configuration |
US11849461B2 (en) * | 2020-02-14 | 2023-12-19 | Intel Corporation | UL transmission multiplexing and prioritization |
US20230164819A1 (en) * | 2020-06-25 | 2023-05-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rule for simultaneous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up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
US20220232655A1 (en) * | 2021-01-11 | 2022-07-21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 connectiv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23096276A1 (ko) * | 2021-11-29 | 2023-06-0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업 링크를 위한 자원의 할당을 요청하는 전자 장치, 업 링크를 위한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네트워크 및 그 동작 방법 |
TW202344122A (zh) * | 2022-04-27 | 2023-11-01 | 美商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上行鏈路載波優先化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5382A (zh) * | 2011-06-30 | 2012-01-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
WO2012153960A2 (en) * | 2011-05-06 | 2012-11-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lte-advanced systems |
US20130083739A1 (en) * | 2011-10-04 | 2013-04-04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scheduling |
EP2582170A1 (en) * | 2010-06-13 | 2013-04-17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etec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 |
US20130258862A1 (en) * | 2012-04-01 | 2013-10-03 | Esmael Hejazi Dinan | Radio Access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65018B1 (ko) | 2000-06-15 | 2002-12-16 | 전찬하 | 사용자의 상품정보 제공에 의한 전자상거래 방법과 시스템및 이를 기록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 매체 |
KR101455982B1 (ko) * | 2007-09-13 | 2014-1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
US8239721B2 (en) * | 2008-04-25 | 2012-08-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HARQ process utilization in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ATE546974T1 (de) | 2008-04-29 | 2012-03-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Verteilung der abwärtsstrecken-e-dch- leistungsbenutzung |
CN102348286A (zh) | 2008-09-25 | 2012-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配小区标识的方法和基站 |
CN101969602B (zh) * | 2009-07-28 | 2012-06-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信道内容变更通知及信道重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1998636B (zh) | 2009-08-14 | 2013-07-3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终端标识的使用方法、系统和设备 |
JP5395641B2 (ja) * | 2009-11-30 | 2014-01-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
KR101435849B1 (ko) * | 2010-04-07 | 2014-08-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캐리어 접합 시스템에서 pdcch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1137432A1 (en) * | 2010-04-30 | 2011-11-0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data for multiple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s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channels |
CN102907060B (zh) | 2010-05-25 | 2015-10-21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在不连续接收中重调谐间隙以及调度间隙 |
US8837304B2 (en) | 2011-04-08 | 2014-09-1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evices for multi-group communications |
EP2719235B1 (en) | 2011-06-10 | 2018-05-0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arrier aggregation |
AU2012354454B2 (en) | 2011-12-20 | 2015-07-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904154B (zh) * | 2013-01-03 | 2018-06-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US9712308B2 (en) * | 2013-01-10 | 2017-07-1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enhancing small cell |
US9357460B2 (en) * | 2013-03-22 | 2016-05-3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multiple radio connections |
EP2982076A2 (en) * | 2013-04-03 | 2016-02-1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Epdcch common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one or more carrier types |
KR101765751B1 (ko) * | 2013-06-11 | 2017-08-07 |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 계층 이동성 |
US9756678B2 (en) * | 2013-12-13 | 2017-09-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
KR20170041658A (ko) * | 2014-08-07 | 2017-04-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이 이중 연결 시스템에서의 pdcp pdu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2015
- 2015-01-29 CN CN201911053959.0A patent/CN110784919B/zh active Active
- 2015-01-29 KR KR1020150014474A patent/KR10239177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1-29 US US14/608,589 patent/US99857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1-29 WO PCT/KR2015/000999 patent/WO201511585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05-25 US US15/989,896 patent/US10601555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23 US US16/826,781 patent/US11368262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6-17 US US17/843,481 patent/US1199109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582170A1 (en) * | 2010-06-13 | 2013-04-17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etec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 |
WO2012153960A2 (en) * | 2011-05-06 | 2012-11-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lte-advanced systems |
CN102325382A (zh) * | 2011-06-30 | 2012-01-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
US20130083739A1 (en) * | 2011-10-04 | 2013-04-04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scheduling |
US20130258862A1 (en) * | 2012-04-01 | 2013-10-03 | Esmael Hejazi Dinan | Radio Access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SUSTEK: "R1-124518 "Initial Power Value upon Receiving RAR in Multiple TA"", 《3GPP TSG_RAN\WG1_RL1》 * |
NOKIA CORPORATION等: "R2-103514 "Contention Resolution on PCell vs. SCell"", 《3GPP TSG_RAN\WG2_RL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278383A1 (en) | 2018-09-27 |
KR102391770B1 (ko) | 2022-04-29 |
CN110784919B (zh) | 2022-10-11 |
US11991098B2 (en) | 2024-05-21 |
US11368262B2 (en) | 2022-06-21 |
US20150215944A1 (en) | 2015-07-30 |
KR20150090863A (ko) | 2015-08-06 |
US20220329367A1 (en) | 2022-10-13 |
US9985756B2 (en) | 2018-05-29 |
US10601555B2 (en) | 2020-03-24 |
US20200220672A1 (en) | 2020-07-09 |
WO2015115851A1 (en) | 2015-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91098B2 (en) | Multicarrier-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RU2673468C2 (ru) | Способ отчета о запасе мощности дл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двой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 |
US10098076B2 (en) | Power headroom report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E | |
US9468018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6046042B2 (ja) |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各アップリンクキャリアに対するパワーヘッドルーム情報を效率的に報告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KR102088822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복수의 캐리어들을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EP3100533B1 (en) | Multicarrier-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253135A1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by termina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 |
US1072885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aximum transmission power per carri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
KR20150090802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EP348709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aximum transmission power per carri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