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4125A -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4125A
CN110784125A CN201911040398.0A CN201911040398A CN110784125A CN 110784125 A CN110784125 A CN 110784125A CN 201911040398 A CN201911040398 A CN 201911040398A CN 110784125 A CN110784125 A CN 110784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display module
mobile terminal
functio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03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晓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03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41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4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4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1/00Generators or motor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obtain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H02N11/002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6Accum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harg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 charging set comprising a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rotating at constant spe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的中央处理器、以及夹设在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热电转化功能层,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用于利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的温差进行热电转化。所述显示模组作为冷端且与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第一表面接触设置,所述中央处理器作为热端且与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第二表面接触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能够降低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温度、保证其显示模组使用的可靠性;并且可以使热能部分转化为电能,实现热能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为保证移动终端设备正常工作,其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0-40℃)使用。这是因为终端设备一般使用锂电池,锂电池使用的电解液,一方面低温性能较差,另一方面高温下放电电压降低,其极限使用温度为﹣20~70℃,温度过低将导致设备续航时间缩短甚至关机。而且,移动终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热量主要来源于移动终端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移动终端设备的CPU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25~75℃,CPU温度过高会导致移动终端设备重启或死机。通常,移动终端设备会采用散热元件(铜管、石墨或硅胶等)缓解其CPU发热的问题,但是在CPU热量通过散热元件耗散的同时,高温也会对移动终端设备的显示模组的稳定性提出挑战。
移动终端设备在高负荷使用时,其CPU发热严重,使得移动终端设备温度过高。这不仅限制了移动终端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而且对显示模组的元件和膜材提出了挑战。尤其对于可折叠的OLED柔性显示模组,其采用OCA(光学胶)胶材实现显示模组材料的全贴合,OCA胶材本身模量低,容易形变,长期高温下,OCA胶材流动性会增强,造成OCA胶材的流动或边缘溢出,粘附力会下降。外力弯折作用下增加了OCA胶材溢胶和显示模组脱落(peeling)的风险,降低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解决高温限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的中央处理器、以及夹设在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热电转化功能层,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用于利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的温差进行热电转化。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作为冷端且与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第一表面接触设置或者接近所述第一表面以进行热交换,所述中央处理器作为热端且与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第二表面接触设置或者接近所述第二表面以进行热交换。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设有粘合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热胶带,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设有粘合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导热胶带。
其中,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与用于对所述显示装置供电的供电电源电连接,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充电。
其中,所述供电电源为锂电池。
其中,还包括储能模块,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与所述储能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显示装置电连接,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供电。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为柔性可折叠的显示模组。
其中,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为柔性可折叠的热电转化功能层。
其中,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热电材料为导电分子材料、碳纳米管网格材料、石墨烯、导电高分子与石墨烯复合材料、或者无机物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综上,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能够降低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温度、保证其显示模组使用的可靠性;并且可以使热能部分转化为电能,实现热能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显示装置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热能利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热能利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显示装置移动终端设备的进行实施,主要包括热电转化功能层,将该热电转化功能层设置于现有移动终端设备的显示模组和中央处理器之间,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用于利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的温差进行热电转化。热电材料是一种已知的利用固体内部载流子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热电材料两端的温差可以产生电压,本发明利用了热电材料的这一特性;同时,不同导体的边界有电流通过时也可以制热或制冷。基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该显示装置的移动终端设备。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该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可以为可折叠移动终端设备,其中的显示模组可以为柔性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如柔性可折叠OLED显示模组;该热电转化功能层可以为柔性可折叠的热电转化功能层;该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热电材料可以为导电分子材料、碳纳米管网格材料、石墨烯、导电高分子与石墨烯复合材料、或者无机物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如Bi2Te3-SWCNT等。
参见图1,其为本发明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显示模组10、中央处理器20、以及热电转化功能层30,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设置于显示模组10和中央处理器20之间;该显示模组10作为冷端与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的第一表面进行热交换,该中央处理器20作为热端与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将所述中央处理器2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的温差进行热电转化,从而转化为电能输出。夹设于显示模组10和中央处理器20之间的热电转化功能层30大体上可以为平板形状,优选为通过将相应的热电材料以平板构造进行封装以形成热电转化功能层30。
本发明通过在显示模组10与中央处理器20间粘合热电转化功能层30,可以将中央处理器20视为热端,显示模组10视为冷端,从而使热能部分转化为电能输出,解决了高温限制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的问题,降低对显示模组的元件和膜材的影响,降低可折叠柔性显示模组发生脱落的风险。进一步,热电转化功能层30转化输出的电能可以与用于对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供电的供电电源例如锂电池联用,从而可以用于对该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供电,在降低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温度、保证显示模组使用的可靠性的同时,实现热能充分利用。
在此较佳实施例中,该显示模组10与该第一表面之间设有粘合该显示模组10与该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热胶带41;该中央处理器20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设有粘合该中央处理器20与该第二表面的第二导热胶带42。可以理解,热电转化功能层30与显示模组10或中央处理器20之间的固定方式不仅限于采用导热胶带进行粘合,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合的方式,例如,在显示模组10与热电转化功能层30通过机械结构固定并且在两者之间填充导热材料。进一步,为增大冷端、热端与热电转化功能层30的接触面积以及适用于柔性可折叠的显示模组,热电转化功能层30可以使用柔性可弯折的热电材料。
参见图2,其为本发明显示装置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显示模组10、中央处理器20、以及热电转化功能层30,还包括储能模块50,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设置于显示模组10和中央处理器20之间;该显示模组10作为冷端与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的第一表面进行热交换,该中央处理器20作为热端与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的第二表面进行热交换,从而通过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输出;该显示模组10与该第一表面之间设有粘合该显示模组10与该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热胶带41;该中央处理器20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设有粘合该中央处理器20与该第二表面的第二导热胶带42;该热电转化功能层30转化输出的电能输入该储能模块50,该储能模块50与该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的锂电池联用以对该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供电,在降低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温度、保证显示模组使用的可靠性的同时,实现热能充分利用;可以解决现有移动终端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的问题;并且可以缓解终端设备在极低温度下,锂电池不能正常工作的困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例如图1或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前述显示装置的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
参见图3,其为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热能利用示意图,可以结合图1进行理解。热电转化功能层30转化输出的电能可以输入移动终端设备原有的电源管理芯片60,电源管理芯片60在管理显示装置及相应移动终端设备原有的锂电池70的同时负责将前述转化而来的电能输入锂电池70中,从而可以将转化而来的电能与锂电池70联用,进而将转化而来的电能用于对该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供电。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设备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热能利用示意图,可以结合图2进行理解。热电转化功能层30转化输出的电能可以输入移动终端设备原有的电源管理芯片60,电源管理芯片60在管理显示装置及相应移动终端设备原有的锂电池70的同时负责将前述转化而来的电能输入储能模块50中,在电源管理芯片60控制下,该储能模块50可以与锂电池70联用以对该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供电,从而可以在降低显示装置及相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温度、保证显示模组使用的可靠性的同时,实现热能充分利用;可以解决现有移动终端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的问题;并且可以缓解终端设备在极低温度下,锂电池不能正常工作的困境。该储能模块50具体可以为一额外的锂电池。综上,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解决了高温限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的问题,能够降低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温度、保证其显示模组使用的可靠性;并且可以使热能部分转化为电能,实现热能充分利用。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的中央处理器、以及夹设在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热电转化功能层,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用于利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的温差进行热电转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作为冷端且与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第一表面接触设置,所述中央处理器作为热端且与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第二表面接触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设有粘合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导热胶带,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设有粘合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导热胶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与用于对所述显示装置供电的供电电源电连接,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充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为锂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模块,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与所述储能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显示装置电连接,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供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柔性可折叠的显示模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为柔性可折叠的热电转化功能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化功能层的热电材料为导电分子材料、碳纳米管网格材料、石墨烯、导电高分子与石墨烯复合材料、或者无机物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10.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911040398.0A 2019-10-29 2019-10-29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07841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398.0A CN110784125A (zh) 2019-10-29 2019-10-29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398.0A CN110784125A (zh) 2019-10-29 2019-10-29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4125A true CN110784125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7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0398.0A Pending CN110784125A (zh) 2019-10-29 2019-10-29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41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5736A (zh) * 2020-11-12 2022-05-13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led显示面板、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118A (zh) * 2012-07-13 2012-10-17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
CN203225684U (zh) * 2013-04-24 2013-10-0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265538A (zh) * 2019-05-30 2019-09-20 清华大学 柔性热电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118A (zh) * 2012-07-13 2012-10-17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
CN203225684U (zh) * 2013-04-24 2013-10-0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265538A (zh) * 2019-05-30 2019-09-20 清华大学 柔性热电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5736A (zh) * 2020-11-12 2022-05-13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led显示面板、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WO2022099942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led显示面板、显示模组以及led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n et al. High-performance weara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ith self-healing, recycling, and Lego-like reconfiguring capabilities
US946148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O2021238450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9095077B2 (en) Graphene heat dissipators i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60107987A1 (en) Computer with heat-recycling function
WO2013178123A1 (zh) 一种用于提高终端续航能力的装置及其终端
US11570931B2 (en) VR integrated machine and running method thereof
JP2017123212A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312976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784125A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设备
JP2004152895A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装置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203912425U (zh) 薄型散热片及其热电装置
CN106373977B (zh) 一种光增强的振动能量采集器件和阵列
CN114267779B (zh) 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87975A (zh) 电子设备及散热方法
JP2006216871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CN215435443U (zh) 一种消除手机触摸屏触摸时产生异常水波纹的导热泡棉
JP2002050727A (ja) 電子機器
CN113265227A (zh) 一种氮化硼复合热界面材料
TWI264272B (en) A battery module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CN102555341A (zh) 导热界面装置
CN217064420U (zh) 一种散热组件及终端设备
US20180203492A1 (en) Dynamic heat conducting path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183414A1 (en) Ultrathin heat remo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1176970A (ja) エネルギー回生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