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0839B -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0839B
CN110780839B CN201911047868.6A CN201911047868A CN110780839B CN 110780839 B CN110780839 B CN 110780839B CN 201911047868 A CN201911047868 A CN 201911047868A CN 110780839 B CN110780839 B CN 110780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signal
sound
specific digital
digital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78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0839A (zh
Inventor
崔志佳
范泽华
杨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78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0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0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08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4848 priority patent/WO202108327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0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0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声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音频驱动芯片,所述显示屏中集成有发声单元,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以及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发声控制方法。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和发声控制方法,可实现屏内发声且保证了发声控制的精准性。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发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面屏手机等全面屏电子装置已经较为广泛应用。由于全面屏需要较大的屏占比,导致现在的摄像头、喇叭等在前屏的设计空间越来越小。现有中,有方案为通过屏内集成发声结构,然而,现有技术中,均为压电陶瓷方案,而且较难实现精准发声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发声的精准控制。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音频驱动芯片以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集成有至少一个发声单元,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与所述至少一个发声单元耦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发声单元发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音频驱动芯片连接,用于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以使得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声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音频驱动芯片,所述显示屏中集成有发声单元,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以及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供计算机调用后执行一种发声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以及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实现屏内发声且通过发送具有上述特定格式的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音频驱动芯片,可使得音频驱动芯片准确地知道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并驱动其发声,提高了发声控制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更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出了各个部件更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发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发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显示屏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00的结构框图,图2为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显示屏10、音频驱动芯片20以及处理器30,所述显示屏10集成有至少一个发声单元11,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与所述至少一个发声单元11耦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发声单元11发声。所述处理器30与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连接,用于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以使得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以用于定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以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
从而,本申请中,所述处理器30通过发送具有上述特定格式的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音频驱动芯片20,可使得音频驱动芯片20准确地知道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并驱动其发声,提高了控制的精准性。
请参阅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处理器30具体用于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首尾衔接的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11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除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之外,还包括起始标识部分B3。即,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包括起始标识部分B3、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所述起始标识部分B3用于标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开始。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3用于定义与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30并用于将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依次发送给所述音频驱动芯片30,所述音频驱动芯片30根据所述起始标识部分B3区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根据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2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并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发声而输出与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从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确定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为至少一个,例如为多个时,可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首尾衔接形成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通过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标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开始,而可供音频驱动芯片30区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从而,本申请中,通过串行的方式将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即使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较多,也仅需要一根数据线进行传输,由此,可大大简化处理器30和音频驱动芯片30之间连接的数据线的数量。
另外,由于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11对应,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3仅用于定义与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坐标,从而,也可以有效减少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长度。
其中,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音频数字信号部分存储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同,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而控制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同时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请参阅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更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包括第一预设位数的坐标数字编码,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3包括第二预设位数的音频数字编码,所述起始标识部分B3包括第三预设位数的标识数字编码。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根据标识数字编码与起始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接收到的是否为起始标识而确定是否接收到新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根据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10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在显示屏10上的位置,以及根据音频数字编码确定需要产生的驱动信号。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中包括的是数字编码,所述起始标识部分B3通过标识数字编码来标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开始。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3通过坐标数字编码来定义与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存储的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为音频数字编码的形式。
其中,所述处理器30可根据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坐标确定对应的坐标数字编码,并在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写入所述坐标数字编码,以及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中的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数据确定对应的音频内容信息,即音频数字编码,并在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中写入所述音频数字编码。当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包括起始标识部分B3时,所述处理器30还在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起始标识部分B3写入所述标识数字编码。
相应的,通过预先设置有标识数字编码与起始标识的对应关系、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10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以及音频数字编码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可根据对应的数字编码中确定出对应的信息。
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存储器40,上述的对应关系可为预先设计好并存储于存储器40中的对应关系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可共包括20位的数字编码。所述起始标识部分B3包括2位的标识数字编码,且具体可为“10”、“11”等数字编码。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包括8位的坐标数字编码;其中,前四位数字编码为X坐标数字编码,用于定义X坐标,后四位数字编码为Y坐标数字编码,用于定义Y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3包括10位的音频数字编码。
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包括的编码可为16进制、二进制等等。
显然,所述起始标识部分B3、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及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3包括的数字编码的位数还可为其他合适的位数,图4仅仅给出了一个示例进行说明。例如,所述起始标识部分B3可包括1位的标识数字编码,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包括6位的坐标数字编码,前三位用于定义X坐标,后三位用于定义Y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3包括15位的音频数字编码。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用于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包括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同时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并行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11对应。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并非首尾衔接的,所述处理器30通过并行的方式将所述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发送至音频驱动芯片30。
从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该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是并行发送的,可有效减少传输的时间。
其中,当为并行发送的方式时,由于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是通过不同的数据线发送给音频驱动芯片30,从而可仅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而无需通过起始标识部分B3进行区分。
显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并行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时,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也可同时包括起始标识部分B3、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
其中,起始标识部分B3、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的具体内容可参见前面的描述。
其中,当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不包括起始标识部分B3时,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可仅根据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10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在显示屏10上的位置,以及根据音频数字编码确定需要产生的驱动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可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而产生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可定义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从而,对于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中的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而言,处理器30仅需要向音频驱动芯片20发送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即可。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即可相当于前面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的位数可设置较多,而可满足同时定义较多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坐标。
其中,当通过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定义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时,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可包括或不包括所述起始标识部分B3。
从而,由于该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仅为一个,最多需要一个起始标识部分B3,可省略若干起始标识部分B3,相对于特定数字协议信号首尾衔接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可减少整体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在停止接收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超过预设时间(例如0.2秒)时,确定该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发送完毕,而根据接收到的该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控制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11发声。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并发送一触发信号至处理器30,触发所述处理器30发送下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
其中,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定义可包括前述的包括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且其中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对应一个目标发声单元。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定义也可包括前述的对应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即,也可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定义有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的所述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30可预先将待播放的音频文件划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相应的时间段,所述处理器30按照音频文件的各个部分的播放顺序,依次根据音频文件的各个部分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产生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30,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依次根据接收到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直至播放完所述音频文件的所有部分。例如,所述处理器30可根据音频文件的开头部分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产生第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所述第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中存储的则为音频文件中开头部分对应的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然后,当接收到音频驱动芯片20的触发信号后,再根据所述音频文件的下一个部分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产生第二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所述第二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中存储的则为音频文件中下一部分对应的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等等。
其中,所述音频文件可为歌曲、视频中的音频部分、即时通话语音等等。
请一并参阅图5,为电子装置100的示意出了各个部件更具体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发声单元11包括磁性振膜结构111以及线圈112,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与每一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连接,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交变电流形式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而使得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产生相应的磁场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111进行相应的振动而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其中,所述驱动信号具有的属性包括交变电流的大小、交变频率等,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确定需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大小、交变频率,并施加具有相应电流大小、交变频率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
其中,可预先设置音频内容信息内容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内容信息内容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为音频数字编码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且具体包括了音频数字编码与驱动信号的交变电流的大小、交变频率的对应关系,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进一步具体为根据音频数字信号部分B2中存储的作为音频内容信息的音频数字编码确定需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大小、交变频率,并施加具有相应电流大小、交变频率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而使得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产生相应的磁场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111进行相应的振动而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显然,当音频内容信息的表现形式为音频数字编码之外的其他数据方式时,音频内容信息内容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可为音频内容信息内容对应的其他数据方式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
显然,驱动信号的电流、交变频率不同,对应的线圈112产生的磁场不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111发生的振动也不同,因此,产生的声音信号也不同。因此,可预先通过实验等方式,确定产生某一声音信号需要施加的磁场而得到产生该磁场需要的驱动信号,并根据该声音信号对应的音频内容信息预先分配相应的音频数字编码,然后将音频数字编码和该驱动信号进行对应关联,而可得到音频数字编码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可包括至少一个输入引脚Y1,以及至少一个输出引脚Y2。所述处理器30通过至少一根数据线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引脚Y1连接,而用于将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发送给所述音频驱动芯片30的输入引脚Y1。其中,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的每一输出引脚Y2通过对应的导线连接至对应的一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而用于通过输出引脚Y2输出驱动信号至对应的发声单元11的线圈,而控制发声单元11发声。
其中,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的所述若干输出引脚分别映射至了集成于显示屏10中的若干发声单元11,所述音频驱动芯片30根据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2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具体可为:所述音频驱动芯片30根据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2中的坐标数字编码确定与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对应的输出引脚。然后,所述音频驱动芯片30在确定对应的输出引脚Y2后,则控制对应的输出引脚Y2输出对应的驱动信号至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而使得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产生相应的磁场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111进行相应的振动而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请参阅图6,为显示屏10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所述显示屏10包括显示模组101以及盖板102,每一发声单元11的所述磁性振膜结构111形成于所述显示模组101和所述盖板102之间。
如图6所示,所述磁性振膜结构111包括若干振膜支柱Z1和具有磁性材料C1的振膜M1,所有发声单元11的若干振膜支柱Z1支撑于所述显示模组101和所述盖板102之间,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101和所述盖板102间隔开形成间隔空间K1。每一发声单元11的振膜M1的边缘固定于相邻的至少两个振膜支柱Z1上,且每一振膜M1位于所述间隔空间K1内而与所述显示模组101和所述盖板102相间隔,从而所述振膜M1可在所述间隔空间K1内振动。
每一发声单元11的线圈112可正对所述振膜M1设置,从而当线圈112产生相应的磁场时,驱动所述具有磁性材料C1的振膜M1相应振动而发出相应的声音。显然,线圈112与振膜M1的位置关系只需要满足振膜M1位于线圈112的磁场中即可,具体的位置关系不限。
其中,所述线圈112可贴附在盖板102正对显示模组101的表面上,也可以贴附在显示模组101的正对盖板102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101可为现有的任何显示屏的去除盖板102的部分,例如,所述显示模组101可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显示模组、OLED(oraginal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等等,所述显示屏10相应可为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等。
所述盖板102为透明盖板,例如为玻璃盖板、透明树脂盖板等。
请参阅图7,为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的横截面示意图。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0为LCD显示屏。所述显示模组101具体包括上偏光片1011、滤光片基板1012、液晶层1013、阵列基板1014以及下偏光片1015。
所述阵列基板1014、液晶层1013、滤光片基板1012、上偏光片1011依次层叠设置于下偏光片1015上,所述上偏光1011靠近所述盖板102。所述每一发声单元11的所述磁性振膜结构111具体为形成于所述显示模组101的上偏光片1011和所述盖板102之间。
其中,在如图7所示的显示屏10的结构中,所述线圈112可形成于所述上偏光片1011和滤光片基板1012之间,连接音频驱动芯片20和所述线圈112的导线也布设于所述上偏光片1011和滤光片基板1012之间。
从而,在显示屏10为LCD显示屏时,通过将线圈112和导线设置于上偏光片1011和滤光片基板1012之间,可避免振膜支柱Z1的干扰,而实现更好的线路布局。
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的平面示意图,示意出了发声单元11在显示屏10上的分布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发声单元11可呈矩阵式分布于显示屏10中,且对应每一个像素单元P1,可设置一个发声单元11。
请参阅图9,为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10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的坐标可以像素单元P1为最小单位,而根据像素单元P1的行列数量得到显示屏10上的各个位置的坐标,例如,第一行第一列的像素单元P1对应的坐标为(1,1),第一行第二列的像素单元P1对应的坐标为(1,2),等等。因此,对于包括n行m列像素单元的显示屏10来说,所述显示屏10的坐标包括了(1,1)、(1,2)、(1,3)......(1,m);(2,1)、(2,2)、(2,3)......(2,m);......;(n,1)、(n,2)、(n,3)......(n,m)。
对于每个像素单元P1均设置一个发声单元11的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坐标数字编码则可为:(00010001)、(00010002)、(00010003)......(0001000m);(00020001)、(00020002)、(00020003)......(0002000m);.......;(000n0001)、(000n0002)、(000n0003)......(000n000m),分别对应显示屏10的上述坐标(1,1)、(1,2)、(1,3)......(1,m);(2,1)、(2,2)、(2,3)......(2,m);.......;(n,1)、(n,2)、(n,3)......(n,m)。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元11的数量可显著少于像素单元P1的数量,例如,可仅在其中部分像素单元P1设置发声单元11,例如,可仅在第一行的像素单元(1,1)、(1,2)、(1,3)......(1,m)以及最后一行的像素单元(n,1)、(n,2)、(n,3)......(n,m)设置发声单元11,因此,发声单元11的坐标数字编码也可仅包括(00010001)、(00010002)、(00010003)......(0001000m);(000n0001)、(000n0002)、(000n0003)......(000n000m)。
其中,请返回参考图8,如图8所示,所述显示屏10包括黑矩阵J1,所述黑矩阵J1形成矩阵分布的栅格,每一像素单元P1设置于对应的栅格中,所述黑矩阵用于对相邻的像素单元P1之间进行遮光。其中,所述线圈112和连接线圈112以及音频驱动芯片20的导线具体可布设于对应黑矩阵J1的区域中,而避免对显示造成影响。
其中,本申请中的振膜M1为透明薄膜,所述振膜M1的表面上涂覆有磁性材料C1,例如铁粉等,且磁性材料C1在振膜M1上的区域可较小,从而不会影响显示模组101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还用于根据当前的发声场景和/或发声的声音效果确定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
即,所述处理器30根据当前的发声场景和/或发声的声音效果从显示屏10中集成的所有发声单元11中选择确定出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然后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
例如,所述处理器30在当前的发声场景为即时通信中的发声场景时,可确定位于显示屏10的顶部区域的发声单元11为目标发声单元11,例如顶部的一行或几行发声单元11为目标发声单元11,或者顶部的几行发声单元11中靠近中间部位的部分发声单元11为目标发声单元11。由于当拨打电话或进行语音、视频聊天时,用户常常将电子装置100放置于脸部,用户的耳朵对应的部位通常为显示屏10的顶部区域,从而可满足通话的需求,且避免电能损耗以及节省计算资源。
又例如,所述处理器30还用于当播放歌曲、电影等音视频文件时,根据用户选择的声音效果为立体环绕声等而选择确定位于显示屏10的至少两个顶角处的发声单元11为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30可选择显示屏10四个顶角处的若干发声单元11为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从而,由于若干发声单元11分为了多个区域且相互间隔,从而可实现立体环绕声效果。
所述处理器30根据当前的发声场景和/或发声的声音效果从显示屏10中集成的所有发声单元11中选择确定出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即确定哪些坐标位置的发声单元11需要发声后,根据坐标数字编码与坐标的对应关系而确定相应的坐标数字编码,并生成包含所述坐标数字编码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
从而,本申请中,通过上述的发声单元11的结构以及具有上述格式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可实现屏内发声的精准控制。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10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所述处理器30可为中央处理器、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所述存储器40可为存储卡、固态存储器、硬盘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可为单独芯片,例如为音频编解码芯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也可为与其他功能芯片整合的具有音频驱动和其他功能的芯片。
其中,所述音频驱动芯片20和所述处理器30也可为物理上相互独立的芯片,也可为整合在一起的芯片。
请参阅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发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发声控制方法可应用于但不限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00中。如图10所述,所述发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
S103: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可具体包括: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将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依次发送给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对应,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起始标识部分、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起始标识部分用于标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开始。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3用于定义与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可具体包括: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起始标识部分区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根据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并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与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其中,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音频数字信号部分存储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同,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而控制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同时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包括第一预设位数的坐标数字编码,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包括第二预设位数的音频数字编码,所述起始标识部分包括第三预设位数的标识数字编码。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起始标识部分区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根据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并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与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可包括: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标识数字编码与起始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接收到的是否为起始标识而确定是否接收到新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根据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在显示屏上的位置,以及根据音频数字编码确定需要产生的驱动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可具体包括:所述处理器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包括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同时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行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对应。
即,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可以并行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还可具体包括: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而产生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将所述特定的数值协议信号发送给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定义有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
即,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的位数可设置较多,而可满足同时定义较多的目标发声单元11的坐标,从而,对于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中的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而言,处理器仅需要向音频驱动芯片发送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即可。
其中,当为同时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行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或者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定义有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时,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S1可不包括起始标识部分,而仅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步骤S103可具体包括:根据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并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与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且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根据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并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与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可包括:根据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在显示屏上的位置,以及根据音频数字编码确定需要产生的驱动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单元包括磁性振膜结构以及线圈,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与每一发声单元的线圈连接,所述步骤103“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可具体包括:所述音频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交变电流形式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而使得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产生相应的磁场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进行相应的振动而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其中,所述驱动信号具有的属性包括交变电流的大小、交变频率等,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交变电流形式的驱动信号,可具体包括:根据音频数字信号部分中存储的音频内容信息确定需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大小、交变频率,并施加具有相应电流大小、交变频率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音频内容信息内容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内容信息内容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为音频数字编码与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且具体包括了音频数字编码与驱动信号的交变电流的大小、交变频率的对应关系,所述根据音频数字信号部分中存储的音频内容信息确定需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大小、交变频率,并施加具有相应电流大小、交变频率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进一步具体包括:根据音频数字信号部分中存储的作为音频内容信息的音频数字编码确定需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大小、交变频率,并施加具有相应电流大小、交变频率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从而使得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产生相应的磁场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进行相应的振动而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1之前,所述发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根据当前的发声场景和/或发声的声音效果从显示屏10中集成的所有发声单元11中选择确定出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11。
其中,所述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可包括:根据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确定对应的坐标数字编码,并在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写入所述坐标数字编码,以及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中的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数据确定对应的音频内容信息,并在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中写入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
请参阅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发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发声控制方法可应用于但不限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00中。如图11所述,所述发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1:将待播放的音频文件划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相应的时间段。其中,所述时间段指的是音频文件的整个播放过程中的播放时间段。
S113:按照音频文件的各个部分的播放顺序,依次根据音频文件的各个部分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
S115: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依次根据接收到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待播放的音频文件是分部分进行传输和播放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5可具体包括:所述音频驱动芯片确定该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发送完毕后,根据接收到的该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控制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并发送一触发信号至处理器,触发所述处理器发送下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在确定下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发送完毕后,根据接收到的下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控制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
其中,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在停止接收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超过预设时间(例如0.2秒)时,确定该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发送完毕。
其中,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对应一个目标发声单元,即,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定义一个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处理器可依次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发送至音频驱动芯片,也可通过并行的方式同时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发送至音频驱动芯片。
其中,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也可仅为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对应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即,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B1定义有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
其中,图11所示的发声控制方法主要为了阐述当一个音频文件被分成多个部分进行传输和播放的具体示例,其他相关的特征可参考图10的相关描述。
图10与图11所示的发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与前述的电子装置100相互对应,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照,例如,更具体的结构以及控制过程还可参考前述图1-9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00和发声控制方法,能够确保全面屏的同时保证了电子装置100的发声质量,且能够精准控制发声位置,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发声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解锁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解锁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另外,在本发明中执行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的处理器可集成有多个功能单元来分别执行各个步骤,或者,也可以是各个功能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例如电子装置100包括多个控制器等功能单元来分别执行对应的方法步骤。其中,电子装置100包括的各个功能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功能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例如前述的存储器40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集成有至少一个发声单元;
音频驱动芯片,与所述至少一个发声单元耦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发声单元发声;
处理器,与所述音频驱动芯片连接,用于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以使得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至少一个首尾衔接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对应,包括起始标识部分、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起始标识部分用于标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开始,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与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或者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包括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同时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行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对应,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与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至少一个首尾衔接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对应,包括起始标识部分、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时,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依次发送给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起始标识部分区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根据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并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与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音频数字信号部分存储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同,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而控制所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同时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包括第一预设位数的坐标数字编码,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包括第二预设位数的音频数字编码,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在显示屏上的位置,以及根据音频数字编码确定需要产生的驱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发声单元包括磁性振膜结构以及线圈,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与每一发声单元的线圈连接,所述音频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交变电流形式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而使得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产生相应的磁场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振动而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具有的属性包括交变电流的大小、交变频率,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具体用于根据音频数字信号部分中存储的作为音频内容信息确定需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大小、交变频率,并施加具有相应电流大小、交变频率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而使得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产生相应的磁场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进行相应的振动而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模组以及盖板,每一发声单元的所述磁性振膜结构形成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磁性振膜结构包括若干振膜支柱和具有磁性材料的振膜,所有发声单元的若干振膜支柱支撑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盖板之间,用于将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盖板间隔开形成间隔空间;每一发声单元的振膜的边缘固定于相邻的至少两个振膜支柱上,且每一振膜位于所述间隔空间内而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盖板相间隔,从而所述振膜可在所述间隔空间内振动,每一发声单元的线圈对应所述发声单元的振膜设置,当线圈产生相应的磁场时,驱动所述具有磁性材料的振膜相应振动而发出相应的声音。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预先将待播放的音频文件划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相应的时间段,所述处理器按照音频文件的各个部分的播放顺序,依次根据音频文件的各个部分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依次根据接收到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直至播放完所述音频文件的所有部分。
9.一种发声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音频驱动芯片,所述显示屏中集成有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以及
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
其中,所述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包括:
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包括首尾衔接的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
将所述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依次发送给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对应,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包括起始标识部分、发声单元坐标部分以及音频数字信号部分,所述起始标识部分用于标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开始;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与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用于存储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或者
所述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包括:
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包括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同时将至少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行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其中,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与一个目标发声单元对应,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用于定义与所述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对应的目标发声单元的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包括:
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起始标识部分区分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根据每一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发声单元坐标部分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并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与音频文件中至少部分时间段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中的每一个特定数字协议信号的音频数字信号部分存储的音频内容信息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坐标部分包括第一预设位数的坐标数字编码,所述音频数字信号部分包括第二预设位数的音频数字编码,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坐标数字编码与显示屏上的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一需要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在显示屏上的位置,以及根据音频数字编码确定需要产生的驱动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发声单元包括磁性振膜结构以及线圈,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与每一发声单元的线圈连接,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包括:
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交变电流形式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而使得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产生相应的磁场而驱动所述磁性振膜结构振动而产生与音频内容信息相应的声音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具有的属性包括交变电流的大小、交变频率,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产生相应的交变电流形式的驱动信号,包括:
所述音频驱动芯片根据所述音频内容信息确定需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电流大小、交变频率,并施加具有相应电流大小、交变频率的驱动信号至每一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的线圈。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将待播放的音频文件划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相应的时间段;
所述根据待播放的音频文件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特定数字协议信号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包括:
按照音频文件的各个部分的播放顺序,依次根据音频文件的各个部分以及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产生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音频驱动芯片;
所述音频驱动芯片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包括:
所述音频驱动芯片依次根据接收到的一组特定数字协议信号驱动需发声的目标发声单元发声而输出相应的声音信号,直至播放完所述音频文件的所有部分。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供计算机调用后执行如权利要求9-15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控制方法。
CN201911047868.6A 2019-10-30 2019-10-30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780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868.6A CN110780839B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PCT/CN2020/124848 WO2021083277A1 (zh) 2019-10-30 2020-10-29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868.6A CN110780839B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0839A CN110780839A (zh) 2020-02-11
CN110780839B true CN110780839B (zh) 2021-07-06

Family

ID=6938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7868.6A Active CN110780839B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0839B (zh)
WO (1) WO20210832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0839B (zh) * 2019-10-30 2021-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CN111586534B (zh) * 2020-05-27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0413A (zh) * 2018-07-09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7172A (zh) * 2019-06-28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显示装置及终端
CN110366077A (zh) * 2019-07-19 2019-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内发声结构及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6257B (zh) * 2011-08-29 2016-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音频播放装置及方法
KR102072146B1 (ko) * 2013-06-27 2020-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 음향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
US9843881B1 (en) * 2015-11-30 2017-12-1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peaker array behind a display screen
CN107592592A (zh) * 2017-07-28 2018-01-1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移动终端及屏幕发声控制方法
CN108124029A (zh) * 2017-12-06 2018-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09194796B (zh) * 2018-07-09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10616B (zh) * 2019-06-28 2023-06-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显示装置及终端
CN110780839B (zh) * 2019-10-30 2021-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0413A (zh) * 2018-07-09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7172A (zh) * 2019-06-28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显示装置及终端
CN110366077A (zh) * 2019-07-19 2019-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内发声结构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0839A (zh) 2020-02-11
WO2021083277A1 (zh)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4277B2 (e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communicating haptically and audibly with user
CN109408023B (zh) 屏幕发声方法及装置、控制器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0839B (zh) 电子装置及发声控制方法
KR10054788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구성 및 표시장치 및 방법
US9594473B2 (en) Sound visual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5704636A (zh) 声学输入模块和包括声学输入模块的电子设备
EP3502969B1 (en) Object provided with two-dimensional code, method for generating two-dimensional code, and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033676B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9688461A (zh) 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1899192A (zh) 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19240A (zh) 图片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69738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74635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WO2014002427A1 (ja) 携帯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9542095B2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0286770B (zh) 发声模组、基于所述发声模组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06782578B (zh) 一种分布式解码控制器、分布式解码方法及音频终端
CN110570752B (zh)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TWI661290B (zh) 藉由壓電陣列實現觸摸回饋及聲音輸出之電子裝置
CN107957899B (zh) 录屏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移动终端
US11686969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and terminal
TW201917723A (zh) 聲音播放裝置、方法及非暫態儲存媒體
WO2020216004A1 (zh) 终端设备以及振动控制方法
CN103824011A (zh) 一种安全认证过程中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246281B (zh) 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