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8997A -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8997A
CN110778997A CN201911279170.7A CN201911279170A CN110778997A CN 110778997 A CN110778997 A CN 110778997A CN 201911279170 A CN201911279170 A CN 201911279170A CN 110778997 A CN110778997 A CN 110778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circuit board
positive
conducting layer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9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龙河
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Ho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Ho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Ho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Ho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91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89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8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8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C03C27/10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with the aid of adhesiv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at purpo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包括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驱动电路板和底层玻璃板;底层玻璃板的侧边设置有玻璃间隔条,多个玻璃间隔条之间形成中空凹槽;底层玻璃板的侧边通过玻璃间隔条与结构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中空凹槽与结构基板之间形成空腔;结构基板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遮挡驱动电路板的遮光带,驱动电路板固定设置于空腔内,驱动电路板位于遮光带的对应下方。由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组成发光玻璃,并在结构基板的下方设置有底层玻璃板,将驱动电路板固定于结构基板与底层玻璃板之间,并通过遮光带遮挡起来,由此固定和隐藏驱动电路板,使得相邻的两个发光玻璃拼接后不会存在边框阻隔,适用于室内小型屏幕上。

Description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光玻璃模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背景技术
发光玻璃是一种将光源嵌入玻璃内,形成各种样式、图案的高科技产品,其本身拥有出色的亮度及节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上,起到装饰或者宣传的作用。发光玻璃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驱动电路板来提供电信号和控制信号,只有接通电信号和控制信号发光玻璃才能正常工作,形成图像。为了固定驱动电路板,并将驱动电路板隐藏起来,现有技术中的发光玻璃模组一般设置有金属边框。金属边框设置在发光玻璃的四周,驱动电路板则固定设置于金属边框上;另外,由于金属边框不透明,也可借助金属边框将驱动电路板隐藏起来。
现有技术中的发光玻璃模组虽然能够起到固定和隐藏驱动电路板的作用,但由于每个发光玻璃的四周都围设有金属边框,相邻的两个发光玻璃之间存在较大的边框阻隔,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屏幕结构,而由于无法形成完整的屏幕结构,此类发光玻璃难以应用在室内小型屏幕上。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无须在发光玻璃四周设置有金属边框,通过底层玻璃板起到固定和隐藏驱动电路板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在相邻的两个发光玻璃之间存在边框阻隔的问题,适用于室内小型屏幕上。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包括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和驱动电路板,所述发光板设置于所述结构面板和所述结构基板之间,所述发光板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电性相连,还包括底层玻璃板;
所述底层玻璃板的侧边设置有玻璃间隔条,多个所述玻璃间隔条之间形成中空凹槽;所述底层玻璃板的侧边通过所述玻璃间隔条与所述结构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凹槽与所述结构基板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结构基板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遮挡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遮光带,所述驱动电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位于所述遮光带的对应下方。
与现有技术现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组成发光玻璃,并在结构基板的下方设置有底层玻璃板,将驱动电路板固定于结构基板与底层玻璃板之间,并通过遮光带遮挡起来,由此固定和隐藏驱动电路板,使得相邻的两个发光玻璃拼接后不会存在边框阻隔,适用于室内小型屏幕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凹槽内设置有双面胶或者卡扣,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双面胶或者卡扣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了防止驱动电路板发生移位,在中空凹槽内设置有双面胶或者卡扣,通过双面胶或者卡扣固定驱动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玻璃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设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层玻璃板位于整个发光玻璃模组的后方,通过在底层玻璃板上开设有挂设通孔,只需要配合固定栓,通过固定栓穿过挂设通孔便可固定整个发光玻璃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间隔条上设置有导线放置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电路板通过导线与外界连接,而在玻璃间隔条上设置有导线放置通孔,通过导线放置通孔将外界的导线引入发光玻璃模组内,优化发光玻璃模组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板包括夹层玻璃板、正极导电层、负极导电层和多个灯带;
所述正极导电层、所述负极导电层和所述灯带设置于夹层玻璃板的上表面,所述灯带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灯珠芯片;
所述正极导电层和所述负极导电层均为网状导电层,所述网状导电层内设置有多根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所述灯珠芯片的正极与所述正极导电层电性相连,所述灯珠芯片的负极与所述负极导电层电性相连,所述灯珠芯片还与控制信号端口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夹层玻璃板上设置有网状的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网状导电层内设置有多根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多个导电金属线路通过相互并联的方式来降低电阻和提高透明度,使得单位面积上能够安装更多的灯珠芯片,同时能够提高发光玻璃的分辨率和透明度。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导电层包括多个正极导电带和一个正极连接带,所述正极连接带分别与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的一端电性相连;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之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与所述正极连接带之间相互垂直;
所述负极导电层包括多个负极导电带和一个负极连接带,所述负极连接带分别与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的一端电性相连;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之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与所述负极连接带之间相互垂直;
所述正极连接带和所述负极连接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夹层玻璃板的两边,所述正极导电带和所述负极导电带依次间隔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正极导电带和多个负极导电带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正极导电带之间通过正极连接带相互连接,多个负极导电带之间通过负极连接带相互连接,使得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内包含有更多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从而进一步降低正极导电层和负极导电层的电阻。
进一步地,在同一个所述灯带的相邻两个所述灯珠芯片中,第一个所述灯珠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端口相连,前一个所述灯珠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后一个所述灯珠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多个所述灯珠芯片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灯带,所述灯带的最后一个所述灯珠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空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灯珠芯片首尾相连形成灯带,通过一个控制信号端口控制多个灯珠芯片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导电层上设置有正极端口,所述负极导电层上上设置有负极端口。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正极端口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通过负极端口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通过控制信号端口连接控制信号;只需要设置三个外接端口,便可控制一整个灯带的运行,极大地简化了发光玻璃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面板的下表面通过光学胶、EVA胶、PVB胶或者PU胶固定粘接于所述发光板的上表面,所述结构基板的上表面通过光学胶、EVA胶、PVB胶或者PU胶固定粘接于所述发光板的下表面;所述底层玻璃板通过密封胶与所述玻璃间隔条固定连接,所述玻璃间隔条通过密封胶与所述结构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之间通过光学胶、EVA胶、PVB胶或者PU胶进行粘接固定,能够提高发光玻璃的透光性。而在结构基板、底层玻璃板和玻璃间隔条之间通过密封胶进行粘结固定,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中发光板的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中发光板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中正极导电层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中负极导电层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中灯带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结构面板1、结构基板2、发光板3、驱动电路板4、底层玻璃板5、遮光带6、控制信号端口7、正极端口8、负极端口9;
夹层玻璃板31、正极导电层32、负极导电层33、灯珠芯片34;
正极导电带321、正极连接带322;
负极导电带331、负极连接带332;
玻璃间隔条51、中空凹槽52、挂设通孔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发光玻璃的四周都围设有金属边框。金属边框围设在发光玻璃的四周,只需要在金属边框上开设腔体,将驱动电路板放置于腔体内,便通过金属边框起到固定和隐藏驱动电路板的作用。但是,当将这样的发光玻璃模组拼接起来后,相邻的发光玻璃模组之间是通过金属边框相互接触的,两个发光玻璃之间存在较大的边框阻隔,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屏幕结构。这样的问题不影响某些场景下的应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发光玻璃应用在户外大型屏幕上时,边框阻隔并不会影响整体显示效果;而由于无法形成完整的屏幕结构,此类发光玻璃难以应用在室内小型屏幕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主要结构包括发光玻璃和底层玻璃板5。
发光玻璃包括结构面板1、结构基板2、发光板3,结构面板1设置于发光板3的上表面,结构基板2设置于发光板3的下表面,发光板3设置于结构面板1和结构基板2之间。在发光玻璃中,结构面板1和结构基板2主要起到结构支撑和保护作用,其强度较高,能够避免由于受到外界撞击而造成的损伤;发光板3是发光玻璃的功能部件,所述发光板3由夹层玻璃板31、正极导电层32、负极导电层33和多个灯带组成。
为了连接外界的电信号和控制信号,以控制发光玻璃工作,发光玻璃模组内还设置有驱动电路板4,所述发光板3和所述驱动电路板4电性相连。通过驱动电路板4取电后可驱动发光玻璃发出光线,形成图像。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路板4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创新点并不在于驱动电路板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光玻璃模组存在边框而无法形成完整的屏幕结构的问题,本发明创新性地设置有底层玻璃板5,并在结构基板2上设置有遮光带6。具体地,所述底层玻璃板5的侧边设置有玻璃间隔条51,多个所述玻璃间隔条51之间形成中空凹槽52;所述底层玻璃板5的侧边通过所述玻璃间隔条51与所述结构基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凹槽52与所述结构基板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结构基板2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遮挡所述驱动电路板4的遮光带6,所述驱动电路板4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4位于所述遮光带6的对应下方。在本发明中,玻璃间隔条51实质上为一个玻璃条,其作用在于在底层玻璃板5和结构基板2之间形成空腔。
一方面,通过中空凹槽52与结构基板2之间所形成空腔,无须设置有金属边框即可将驱动电路板4固定于发光玻璃模组内;另一方面,结构基板2的底部设置还有的遮光带6,通过遮光带6遮挡住驱动电路板4。
如图3所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多个发光玻璃模组组成一个屏幕,多个发光玻璃模组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光便可在大屏幕上形成图像。可以想像的是,当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发光玻璃模组组成屏幕,相邻的发光玻璃模组之间会存在较大的边框阻隔。而采用本发明中的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在相邻的发光玻璃模组之间就不会存在边框阻隔,而是发光玻璃直接相接,通过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所组成的屏幕整体性更好,适用于室内的小型屏幕上。
采用本发明中的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组成屏幕,从屏幕的正面看去,由于屏幕的上方和下方各形成一个长形深色带,屏幕的发光区域面积要略小于实际区域面积;驱动电路板4隐藏于遮光带6后方,因此只能看到发光玻璃和长形深色带,看不到驱动电路板4。由此,本发明可达到以下效果:由结构面板1、结构基板2、发光板3组成发光玻璃,并在结构基板2的下方设置有底层玻璃板5,将驱动电路板4固定于结构基板2与底层玻璃板5之间,并通过遮光带6遮挡起来,由此固定和隐藏驱动电路板4,使得相邻的两个发光玻璃拼接后不会存在边框阻隔,适用于室内小型屏幕上。
利用底层玻璃板5上的中空凹槽52,在结构基板2和底层玻璃板5之间形成空腔,只是初步形成一个由于容纳驱动电路板4的腔体,若驱动电路板4出现移位,移动到遮光带6所覆盖不到的区域,此时便会影响发光玻璃的透明度。
优选地,所述中空凹槽52内设置有双面胶或者卡扣,所述驱动电路板4通过双面胶或者卡扣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一方面,可在中空凹槽52内设置有固定螺栓,对应在驱动电路板4上开设有固定通孔,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固定通孔,即可固定驱动电路板4;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中空凹槽52内设置有卡扣,通过卡扣将驱动电路板4固定在空腔内,同样可以防止驱动电路板4发生移位。
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边框还具有提供着力点、便于安装挂设的作用。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底层玻璃板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设通孔53。底层玻璃板5位于整个发光玻璃模组的后方,通过在底层玻璃板5上开设有挂设通孔53,只需要配合固定栓,通过固定栓穿过挂设通孔53便可固定整个发光玻璃模组。
例如,当需要在墙上设置一个屏幕时,可先在墙上的特定位置上设置固定栓,再将多个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依次挂上,便可形成屏幕。由于每个底层玻璃板5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设通孔53,通过各自的挂设通孔53承担各自的重量,因此无需设置金属边框也足以固定多个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具体地,在同一底层玻璃板5上,可设置有一个挂设通孔53;优选地,在同一底层玻璃板5上,可设置有两个挂设通孔53;最优地,在同一底层玻璃板5上,可设置有四个挂设通孔53,四个挂设通孔53分别位于底层玻璃板5的四个角处。
优选地,所述玻璃间隔条51上设置有导线放置通孔。驱动电路板4通过导线与外界连接,而在玻璃间隔条51上设置有导线放置通孔,通过导线放置通孔将外界的导线引入发光玻璃模组内,优化发光玻璃模组的结构。
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发光板3包括夹层玻璃板31、正极导电层32、负极导电层33和多个灯带;所述正极导电层32、所述负极导电层33和所述灯带设置于夹层玻璃板31的上表面,所述灯带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灯珠芯片34。
所述正极导电层32、所述负极导电层33和所述灯带设置于夹层玻璃板31的上表面,所述灯带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灯珠芯片34。灯珠芯片34通过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进行取电,多个灯珠芯片34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光,便可在整体上形成对应的图像,从而实现在看似透明的玻璃上展示影像的功能。
所述正极导电层32和所述负极导电层33均为网状导电层,所述网状导电层内设置有多根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所述灯珠芯片34的正极与所述正极导电层32电性相连,所述灯珠芯片34的负极与所述负极导电层33电性相连,所述灯珠芯片34还与控制信号端口7相连。
通过多根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组成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一方面,根据物理电学知识可知,多根导电金属线路相互并联后,将有效降低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的电阻,使得单位面积上能够安装更多的灯珠芯片34,解决了由于电阻过大分压过高而难以驱动多个灯珠的问题;另一方面,相比起采用银胶电路板或者氧化金属物作为导电层,本发明中的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均为网状结构,能够极大地提升透明度。总的来说,在夹层玻璃板31上设置有网状的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网状导电层内设置有多根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多个导电金属线路通过相互并联的方式来降低电阻和提高透明度,使得单位面积上能够安装更多的灯珠芯片34,能够同时提高发光玻璃的分辨率和透明度。
本发明中的发光玻璃的制作过程为:先在夹层玻璃板31上镀上金属导电层,然后再通过蚀刻的方式去除金属导电层上的多余部分,保留下多根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分别组成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再进行贴片,将灯珠芯片34贴设于夹层玻璃板31上,根据灯珠芯片34的管脚分布分别连接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并接通控制信号端口7,如此一来,通过正极导电层32便可连接多个灯珠芯片34的正极,通过负极导电层33便可连接多个灯珠芯片34的负极;最后,分别在夹层玻璃板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设置结构面板1和结构基板2,从而形成完整的发光玻璃结构。
优选地,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正极导电层32包括多个正极导电带321和一个正极连接带322,所述正极连接带322分别与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321的一端电性相连;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321之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321与所述正极连接带322之间相互垂直;同样地,所述负极导电层33包括多个负极导电带331和一个负极连接带332,所述负极连接带332分别与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331的一端电性相连;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331之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331与所述负极连接带332之间相互垂直。
所述正极连接带322和所述负极连接带332分别设置于所述夹层玻璃板31的两边,所述正极导电带321和所述负极导电带331依次间隔设置;另外,各个所述正极导电带321和各个所述负极导电带33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正极连接带322和所述负极连接带332之间相互平行。
结合图5、图6和图7,以设置有三个正极导电带321和负极导电带331为例说明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之间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正极导电层32包括三个正极导电带321和一个正极连接带322,正极连接带322分别与三个正极导电带321的右端电性相连;三个正极导电带321之间相互平行,三个正极导电带321与正极连接带322之间相互垂直,由此,正极导电层32形成一个E型结构;如图5和图7所示,负极导电层33包括三个负极导电带331和一个负极连接带332,负极连接带332分别与三个负极导电带331的左端电性相连;三个负极导电带331之间相互平行,三个负极导电带331与负极连接带332之间相互垂直,由此,负极导电层33形成一个E型结构。
所述正极连接带322和所述负极连接带332分别设置于所述夹层玻璃板31的两边,是指在一个夹层玻璃板31上,若正极连接带322设置在夹层玻璃板31的左边,则负极连接带332设置在夹层玻璃板31的右边;若正极连接带322设置在夹层玻璃板31的右边,则负极连接带332设置在夹层玻璃板31的左边。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在夹层玻璃板31上设置更多的灯珠芯片34。
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分别形成E型结构,两个E型结构相互错开插接在一起,而灯珠芯片34则设置于一组正极导电带321和负极导电带331之间。多个正极导电带321和多个负极导电带331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正极导电带321之间通过正极连接带322相互连接,多个负极导电带331之间通过负极连接带332相互连接,使得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内包含有更多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从而进一步降低正极导电层32和负极导电层33的电阻。
优选地,如图5和图8所示,在同一个所述灯带的相邻两个所述灯珠芯片34中,在一个所述灯带的第一个所述灯珠芯片34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端口7相连,前一个所述灯珠芯片34的信号输出端与后一个所述灯珠芯片3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多个所述灯珠芯片34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灯带,所述灯带的最后一个所述灯珠芯片34的信号输出端空接。多个灯珠芯片34首尾相连形成灯带,通过一个控制信号端口7控制多个灯珠芯片34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的作用在于输入和输出控制信号,当灯珠芯片34接收到控制信号即可工作,而现有技术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信号控制串联的灯带中的多个灯珠芯片34工作,本发明的创新点并不在此。
所述正极导电层32上设置有正极端口8,所述负极导电层33上设置有负极端口9。通过正极端口8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通过负极端口9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通过控制信号端口7连接控制信号;只需要设置三个外接端口,便可控制一整个灯带的运行,极大地简化了发光玻璃的结构。
所述结构面板1的下表面通过光学胶固定粘接于所述发光板3的上表面,所述结构基板2的上表面通过光学胶固定粘接于所述发光板3的下表面;所述底层玻璃板5通过密封胶与所述玻璃间隔条51固定连接,所述玻璃间隔条51通过密封胶与所述结构基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之间通过光学胶、EVA胶、PVB胶或者PU胶进行粘接固定,能够提高发光玻璃的透光性。而在结构基板、底层玻璃板和玻璃间隔条之间通过密封胶进行粘结固定,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包括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和驱动电路板,所述发光板设置于所述结构面板和所述结构基板之间,所述发光板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电性相连,还包括底层玻璃板;所述底层玻璃板的侧边设置有玻璃间隔条,多个所述玻璃间隔条之间形成中空凹槽;所述底层玻璃板侧边的玻璃间隔条与所述结构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凹槽与所述结构基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结构基板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遮挡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遮光带,所述驱动电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位于所述遮光带的对应下方。与现有技术现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组成发光玻璃,并在结构基板的下方设置有底层玻璃板,将驱动电路板固定于结构基板与底层玻璃板之间,并通过遮光带遮挡起来,由此固定和隐藏驱动电路板,使得相邻的两个发光玻璃拼接后不会存在边框阻隔,适用于室内小型屏幕上。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包括结构面板、结构基板、发光板和驱动电路板,所述发光板设置于所述结构面板和所述结构基板之间,所述发光板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电性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层玻璃板;
所述底层玻璃板的侧边设置有玻璃间隔条,多个所述玻璃间隔条之间形成中空凹槽;所述底层玻璃板的侧边通过所述玻璃间隔条与所述结构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凹槽与所述结构基板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结构基板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遮挡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遮光带,所述驱动电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驱动电路板位于所述遮光带的对应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凹槽内设置有双面胶或者卡扣,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双面胶或者卡扣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玻璃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设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间隔条上设置有导线放置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包括夹层玻璃板、正极导电层、负极导电层和多个灯带;
所述正极导电层、所述负极导电层和所述灯带设置于夹层玻璃板的上表面,所述灯带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灯珠芯片;
所述正极导电层和所述负极导电层均为网状导电层,所述网状导电层内设置有多根相互并联的导电金属线路;所述灯珠芯片的正极与所述正极导电层电性相连,所述灯珠芯片的负极与所述负极导电层电性相连,所述灯珠芯片还与控制信号端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层包括多个正极导电带和一个正极连接带,所述正极连接带分别与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的一端电性相连;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之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正极导电带与所述正极连接带之间相互垂直;
所述负极导电层包括多个负极导电带和一个负极连接带,所述负极连接带分别与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的一端电性相连;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之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负极导电带与所述负极连接带之间相互垂直;
所述正极连接带和所述负极连接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夹层玻璃板的两边,所述正极导电带和所述负极导电带依次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灯带的相邻两个所述灯珠芯片中,第一个所述灯珠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端口相连,前一个所述灯珠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后一个所述灯珠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多个所述灯珠芯片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灯带,所述灯带的最后一个所述灯珠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空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层上设置有正极端口,所述负极导电层上上设置有负极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面板的下表面通过光学胶、EVA胶、PVB胶或者PU胶固定粘接于所述发光板的上表面,所述结构基板的上表面通过光学胶、EVA胶、PVB胶或者PU胶固定粘接于所述发光板的下表面;所述底层玻璃板通过密封胶与所述玻璃间隔条固定连接,所述玻璃间隔条通过密封胶与所述结构基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CN201911279170.7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Pending CN110778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9170.7A CN110778997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9170.7A CN110778997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8997A true CN110778997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9170.7A Pending CN110778997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89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6445A (zh) * 2021-06-16 2021-09-14 海南海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夹层玻璃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6445A (zh) * 2021-06-16 2021-09-14 海南海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夹层玻璃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7853B (zh) 一种透明玻璃幕墙屏
KR20130001526U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
CN102024387B (zh) 一种高透明led显示模块
CN10903727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10105767A (ko) 절연성 글라스 판유리
CN101353910B (zh) 一种可以显示图文信息的玻璃幕墙模组
CN110778997A (zh)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CN202230679U (zh) 透明显示屏
CN210717467U (zh) 一种无边框发光玻璃模组
CN102110395A (zh) 一种高透明led显示模块
CN200950439Y (zh) 一种光电幕墙玻璃的太阳能电池led夹层
CN106782130B (zh) 一种高透明度led显示屏
CN205943350U (zh) 一种模组基板及显示设备
CN111180431A (zh) 双面显示封装结构
CN217214041U (zh) 一种连接器及显示屏
CN211529950U (zh) 一种柔性透明显示模组及柔性透明显示屏
CN213303510U (zh) 透明屏拼接单元及透明屏显示设备
CN210717192U (zh) 一种密集型发光玻璃
US20170229096A1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CN110886988A (zh) 一种密集型发光玻璃
CN210271583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高分辨率透明显示屏
CN211857996U (zh) 一种透明显示模组及透明显示屏
US20120287169A1 (en) Le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8333000U (zh) 一种可贴于玻璃幕墙的柔性透明显示屏
CN212750254U (zh)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