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8384B -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8384B
CN110778384B CN201911133805.2A CN201911133805A CN110778384B CN 110778384 B CN110778384 B CN 110778384B CN 201911133805 A CN201911133805 A CN 201911133805A CN 110778384 B CN110778384 B CN 110778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
temperature
working medium
exhaus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38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8384A (zh
Inventor
吕志华
孙婷
文志永
仲昆
张学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338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8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8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8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9/00Electrical control of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05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using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66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获得SCR的进气温度,比较SCR的进气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以便蒸发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后再进入SCR。在发动机排气的温度较高时,通过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SCR的进气温度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SCR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的工况下,也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实现SCR在更多工况下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另外,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回收、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环境,针对车辆尾气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车辆中普遍设置有后处理系统。后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发动机排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
后处理系统主要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DOC的作用是:氧化发动机排气中的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和NO(一氧化氮),提升排气温度。DPF的作用是:利用过滤材料捕集排气中的颗粒物。SCR的作用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氨气与排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申请人发现,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SCR对氮氧化合物的转化效率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在某些工况下,SCR对氮氧化合物的转化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以保证SCR在更多工况下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
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后进入所述SCR,由所述蒸发器对所述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
可选的,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所述SCR。
可选的,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
根据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
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其中,所述工质泵的流量与所述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包括:
根据公式Q工质=G×C排气×(T-T最低)/(△T工质×C工质)计算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其中,Q工质为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G为排气流量,C排气为排气的比热容,T为所述SCR的进气温度,T最低为所述最低排气温度,△T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升,C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比热容;
将所述工质泵的流量调整至所述目标流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后进入所述SCR,由所述蒸发器对所述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还包括三通阀、温度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DOC的入口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DOC的出口与所述DPF的入口连通,所述DPF的出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入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过旁通管路与所述SCR的入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余热回收系统中蒸发器的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SCR的入口连通;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SCR的入口,用于检测所述SCR的进气温度;
所述控制装置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使得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所述蒸发器进行降温处理后进入所述SCR。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使得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所述SCR。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根据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其中,所述工质泵的流量与所述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具体为:
根据公式Q工质=G×C排气×(T-T最低)/(△T工质×C工质)计算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其中,Q工质为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G为排气流量,C排气为排气的比热容,T为所述SCR的进气温度,T最低为所述最低排气温度,△T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升,C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比热容;
将所述工质泵的流量调整至所述目标流量。
可以看到:本发明公开的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获得SCR的进气温度,比较SCR的进气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以便蒸发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后再进入SCR。在发动机排气的温度较高时,通过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SCR的进气温度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SCR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的工况下,也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实现SCR在更多工况下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另外,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回收、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能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调整工质泵流量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后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601为DOC,602为DPF,603为SCR,604为三通阀,605为温度检测装置,606为旁通管路,701为蒸发器,702为膨胀机、703为冷凝器,704为储液罐、705为工质泵,706为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SCR是后处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SCR的作用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氨气与排气中的氮氧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SCR的进气温度会对SCR对氮氧化合物的转化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
申请人发现:当SCR的进气温度在250℃~500℃的温度范围内时,SCR对氮氧化合物的转化效率可达到90%,但是在该温度范围之外,SCR对氮氧化合物的转化效率很低。
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时,利用余热回收系统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保证SCR的进气温度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保证SCR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的工况下,也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同时余热回收系统回收、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能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得SCR的进气温度。
实施中,在SCR的入口安装温度检测装置,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SCR的进气温度。
S102:比较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由申请人的上述发现,当SCR的进气温度在预定温度区间内(如250℃~500℃,包括端点值)时,SCR对氮氧化合物的转化效率较高。可选的,将第一温度阈值设置为该预定温度区间内的任意数值。
优选的,将第一温度阈值设置为该预定温度区间的中间值至上限值之间的任意数值。
实施中,可以将第一温度阈值设定为该预定温度区间的上限值。
S103: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蒸发器后进入SCR。
其中,蒸发器为余热回收系统的一部分。如果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那么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蒸发器,由蒸发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经过降温处理的发动机排气进入SCR,再由SCR对发动机排气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发动机排气在流经蒸发器的过程中,与蒸发器的换热管路中的工质进行热交换,换热管路中的工质吸收发动机排气中的热量,工质的温度上升、发动机排气的温度下降,实现对发动机排气的降温,另外,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利用工质吸收的热量做功。
图6中示出了余热回收系统的一种结构,关于该余热回收系统的工作过程,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本发明公开的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获得SCR的进气温度,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以便蒸发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后再进入SCR。在发动机排气的温度较高时,通过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得SCR的进气温度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SCR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的工况下,也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实现SCR在更多工况下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另外,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回收、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能量。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参见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201:获得SCR的进气温度。
S202:比较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S203: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蒸发器后进入SCR。
S204:在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SCR。
本发明图2所示的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通过蒸发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使得SCR的进气温度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SCR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的工况下,也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另外,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回收、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能量。在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的温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温度阈值(通常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时,发动机排气直接通过旁通管路进入SCR,使得SCR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
可选的,在旁通管路中设置加热装置,或者在SCR上游的其他位置设置加热装置。如果SCR的进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加热装置,对发动机排气进行加热。其中,第二温度阈值低于前文中预定温度区间的下限值。
也就是说,如果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那么启动加热装置对发动机排气进行加热,以使得SCR的进气温度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SCR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低的工况下,也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
进一步的,在启动加热装置之后,还包括:当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关闭加热装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关闭条件为: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三温度阈值。其中,第三温度阈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一温度阈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温度阈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温度滞环,避免加热器频繁开启和关闭。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关闭条件为:加热器本次的运行时间到达预设的时间阈值。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又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参见图3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301:获得SCR的进气温度。
S302:比较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S303: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蒸发器后进入SCR。
S304:确定SCR当前的反应空速。
反应空速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催化剂处理的气体量。SCR的反应空速为发动机排气流量与催化器体积的比值。
S305:根据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SCR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
该最低排气温度为:SCR在当前的反应空速下,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进气温度。
实施中,预先确定SCR的多个反应空速对应的最低排气温度,将这些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根据基础数据建立SCR的反应空速与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基础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得到SCR的反应空速与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确定SCR当前的反应空速后,根据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SCR当前的反应空速对应的最低排气温度。
S306:根据SCR的进气温度与该最低排气温度的差值,调整工质泵的流量。
其中,工质泵的流量与该差值呈正相关关系。即,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的差值越大,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越大;相应的,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的差值越小,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越小。
发动机排气在流经蒸发器的过程中,与蒸发器的换热管路中的工质进行热交换。可以理解的是,工质泵的流量越大,流入蒸发器的换热管路中的工质流量越大,蒸发器的换热管路中的工质与发动机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效果越明显,发动机排气的温度降低速度越快;工质泵的流量越小,流入蒸发器的换热管路中的工质流量越小,蒸发器的换热管路中的工质与发动机排气进行热交换的效果减弱,发动机排气的温度降低速度越慢。
也就是说,当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的差值较大时,控制工质泵增大流量,从而快速降低SCR的进气温度;当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的差值较小时,控制工质泵减小流量,从而缓慢降低SCR的进气温度,直至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相等。
S307:在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SCR。
本发明图3所示的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通过蒸发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并且,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的过程中,确定SCR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根据SCR的进气温度与该最低排气温度的差值调整工质泵的流量,当SCR的进气温度与该最低排气温度的差值较大时,控制工质泵增大流量,从而快速降低SCR的进气温度,当SCR的进气温度与该最低排气温度的差值较小时,控制工质泵减小流量,从而缓慢降低SCR的进气温度。通过对工质泵的流量进行闭环控制,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高时,使得SCR的进气温度能够快速进入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
参见图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工质泵流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401:根据公式Q工质=G×C排气×(T-T最低)/(△T工质×C工质)计算工质泵的目标流量。
公式中参数说明如下:Q工质为工质泵的目标流量,G为排气流量,C排气为排气的比热容,T为SCR的进气温度,T最低为最低排气温度,△T工质为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升,C工质为蒸发器中工质的比热容。
S402:将工质泵的流量调整至该目标流量。
本发明上述公开了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说明书中关于两者的描述可以相互参考。
请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后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装置包括温度获取单元501、比较单元502、控制单元503。
温度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得SCR的进气温度;
比较单元502,用于比较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控制单元503,用于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后进入SCR,由蒸发器对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
可选的,控制单元还用于:在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SCR。
可选的,控制单元还用于: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SCR当前的反应空速;
根据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
根据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其中,工质泵的流量与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可选的,控制单元根据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具体为:
根据公式Q工质=G×C排气×(T-T最低)/(△T工质×C工质)计算工质泵的目标流量,其中,Q工质为工质泵的目标流量,G为排气流量,C排气为排气的比热容,T为SCR的进气温度,T最低为最低排气温度,△T工质为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升,C工质为蒸发器中工质的比热容;
将工质泵的流量调整至目标流量。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后处理系统。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后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后处理系统包括DOC601、DPF602、SCR603、三通阀604、温度检测装置605和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DOC的入口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DOC的出口与DPF的入口连通,DPF的出口与三通阀的入口连通,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过旁通管路606与SCR的入口连通,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余热回收系统中蒸发器701的入口连通,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SCR的入口连通。图6所示的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膨胀机702、冷凝器703、储液器704、工质泵705和发电机706。
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SCR的入口,用于检测SCR的进气温度。
控制装置获得SCR的进气温度,比较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三通阀的入口与第二出口连通,使得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蒸发器进行降温处理后进入SCR。
这里对图6中所示余热回收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的流动路径为: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储液罐-工质泵-蒸发器。
发动机排气流经蒸发器,与蒸发器的换热管路中的工质进行热交换,发动机排气的温度降低,同时蒸发器的换热管路中的工质的温度升高。由蒸发器的换热管路流出的工质流入膨胀机,膨胀机旋转输出抽功,或者通过与其相连的发电机输出电能,之后工质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工质冷却为饱和液态,液态工质流回储液罐,在工质泵的作用下流入到蒸发器的换热管路,继续与发动机排气进行热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示出的仅是余热回收系统的一种结构,实施中,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装置还用于:在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三通阀的入口与第一出口连通,使得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SCR。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装置还用于:在SCR的进气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SCR当前的反应空速;根据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SCR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根据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其中,工质泵的流量与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可选的,该控制装置根据SCR的进气温度与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具体为:
根据公式Q工质=G×C排气×(T-T最低)/(△T工质×C工质)计算工质泵的目标流量,其中,Q工质为工质泵的目标流量,G为排气流量,C排气为排气的比热容,T为SCR的进气温度,T最低为最低排气温度,△T工质为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升,C工质为蒸发器中工质的比热容;
将工质泵的流量调整至目标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旁通管路中设置加热装置,或者在SCR上游的其他位置设置加热装置。该控制装置还用于:如果SCR的进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启动加热装置,对发动机排气进行加热。其中,第二温度阈值低于前文中预定温度区间的下限值。
也就是说,如果由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那么启动加热装置对发动机排气进行加热,以使得SCR的进气温度处于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高效转化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SCR在发动机排气温度较低的工况下,也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
进一步的,在启动加热装置之后,还包括:当满足预设关闭条件时,关闭加热装置。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装置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装置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装置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和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
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后进入所述SCR,由所述蒸发器对所述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确定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根据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其中,所述工质泵的流量与所述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所述SCR。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包括:
根据公式Q工质=G×C排气×(T-T最低)/(△T工质×C工质)计算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其中,Q工质为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G为排气流量,C排气为排气的比热容,T为所述SCR的进气温度,T最低为所述最低排气温度,△T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升,C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比热容;
将所述工质泵的流量调整至所述目标流量。
4.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流经余热回收系统中的蒸发器后进入所述SCR,由所述蒸发器对所述发动机排气进行降温处理,确定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根据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其中,所述工质泵的流量与所述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5.一种后处理系统,包括DOC氧化型催化器、DPF颗粒捕集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系统还包括三通阀、温度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DOC的入口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DOC的出口与所述DPF的入口连通,所述DPF的出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入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通过旁通管路与所述SCR的入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余热回收系统中蒸发器的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SCR的入口连通;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SCR的入口,用于检测所述SCR的进气温度;
所述控制装置获得所述SCR的进气温度,比较所述SCR的进气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使得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所述蒸发器进行降温处理后进入所述SCR,确定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根据所述SCR当前的反应空速确定达到最大转换效率所需的最低排气温度,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其中,所述工质泵的流量与所述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SCR的进气温度等于或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使得由所述DPF流出的发动机排气经由旁通管路进入所述SCR。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SCR的进气温度与所述最低排气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中工质泵的流量,具体为:
根据公式Q工质=G×C排气×(T-T最低)/(△T工质×C工质)计算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其中,Q工质为所述工质泵的目标流量,G为排气流量,C排气为排气的比热容,T为所述SCR的进气温度,T最低为所述最低排气温度,△T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升,C工质为所述蒸发器中工质的比热容;
将所述工质泵的流量调整至所述目标流量。
CN201911133805.2A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Active CN110778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3805.2A CN110778384B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3805.2A CN110778384B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8384A CN110778384A (zh) 2020-02-11
CN110778384B true CN110778384B (zh) 2021-04-16

Family

ID=6939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3805.2A Active CN110778384B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8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2813B (zh) * 2020-11-30 2022-04-0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尾气处理装置及发动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1914A (zh) * 2007-12-03 2009-06-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催化器起燃温度的设备及方法
WO2012021539A3 (en) * 2010-08-09 2012-04-12 Cummins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recapturing energy after engine aftertreatment systems
CN202250320U (zh) * 2011-09-29 2012-05-3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辅助柴油机后处理器评价的系统
CN103547773A (zh) * 2011-03-30 2014-01-29 依米泰克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船只的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和用于操作废气排放控制装置的方法
CN105715343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利用方法
CN105715342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8804847A (zh) * 2018-06-21 2018-11-1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凝汽器循环水泵最佳流量值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56386A1 (en) * 2016-06-13 2017-12-14 Dana Limited Integrat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Including A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Uni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1914A (zh) * 2007-12-03 2009-06-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催化器起燃温度的设备及方法
WO2012021539A3 (en) * 2010-08-09 2012-04-12 Cummins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recapturing energy after engine aftertreatment systems
CN103547773A (zh) * 2011-03-30 2014-01-29 依米泰克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船只的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和用于操作废气排放控制装置的方法
CN202250320U (zh) * 2011-09-29 2012-05-3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辅助柴油机后处理器评价的系统
CN105715343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利用方法
CN105715342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8804847A (zh) * 2018-06-21 2018-11-1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凝汽器循环水泵最佳流量值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8384A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32839A1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5159739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JP2006207512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及び排気浄化方法
RU262825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за выхлопными газами
GB2613416A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rtually determining fuel sulfur concentration
CN110778384B (zh) 一种后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后处理系统
JP2009270449A (ja) 排気浄化装置
CN113167159B (zh) 后处理系统
JP6131834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10617127B (zh) 针对柴油机热管理系统的doc快速起燃加热装置及方法
JP5869464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システム
JP2007198315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及び排気浄化方法
CN109339910B (zh) 恒定状态控制系统、后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JP6179572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システム
US20130086886A1 (en) Electrically heated oxidation catalyst particulate matter protection
CN111535948B (zh) 进气加热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4020269A (ja) 触媒劣化判定装置
JP2002276443A (ja) 燃料噴射制御方法と連続再生型ディーゼルパティキュレートフィルタシステムの再生制御方法
JP5504719B2 (ja) 自動車用排気浄化装置
JP2020045884A (ja) 排気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JP6733383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システム及び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方法
JP6705294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システム及び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方法
US11499465B2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system for vehicle
JP2013249743A (ja) エンジン用後処理装置
CN113027577B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发动机排气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