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8772B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8772B
CN110768772B CN201810856526.8A CN201810856526A CN110768772B CN 110768772 B CN110768772 B CN 110768772B CN 201810856526 A CN201810856526 A CN 201810856526A CN 110768772 B CN110768772 B CN 110768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terval
srs
antennas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565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68772A (zh
Inventor
薛祎凡
王键
刘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565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87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7799 priority patent/WO20200203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8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8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68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8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该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该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该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的时间区间,该第一数量大于该第二数量。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对应的通信装置。采用本申请可有效提高通信装置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终端设备可以支持双卡,其中一个为主卡,一个为副卡。在使用具有双卡的UE时,会出现如下场景:如主卡处于激活(active)状态,副卡处于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周期。具体的,DRX周期可以包括UE处于空闲(idle)状态时,基站为该UE配置的一个周期。在该一个周期内,UE可在固定时间醒来接收寻呼(paging)消息以及下行参考信号等。如图1所示,其中,on的部分可代表UE醒来接收下行信号的时间(也称为激活期),off的部分可代表UE不接收下行信号的时间(也称为睡眠期)。
同时,当终端设备装备有多根天线时,可以开启天线选择功能,提升通信性能。当主卡要做天线选择时,会使用不同的天线进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轮发。假设UE中包括两个天线为天线1和天线2,则在副卡处于如图1所示的off状态时,主卡可以正常进行SRS轮发。但是当副卡处于如图1所示的on状态时,副卡需要使用一根天线接收寻呼消息,此时主卡不能任意使用两根天线,因此会影响主卡轮发SRS,继而导致基站进行信道估计的准确度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可有效提高基站进行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所述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不能正常进行SRS轮发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可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及时得知该第一终端设备轮发SRS的情况,从而不仅可使得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正常的SRS轮发,还可提高第一网络设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向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具体所使用的天线数量,可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明确得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天线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网络设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明确得知如何进行信道估计之后,该第一终端设备便可依据该SRS指示信息中所指示的内容来发送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之后,以及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确认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交互的效率,该第一终端设备还可在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信息之后,在第一时间区间,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从而还可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准确确定如何进行信道估计,进而进一步提高第一网络设备进行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重新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很可能是由于第一网络设备未接收到SRS指示信息,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可重新发送该SRS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很可能是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对该SRS指示信息未进行确认,因此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原来的配置如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目标天线的终端设备,所述目标天线为属于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但不属于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区间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睡眠期,在该第一时间区间内该第二终端设备可能不需要使用天线;在第二时间区间内,即该第二时间区间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该第二终端设备可能需要使用天线如目标天线,因此,在该第二时间区间内第一终端设备可能无法正常使用该目标天线进行轮发,从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可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得知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RS的天线是哪些,进而使得第一网络设备能够准确地进行信道估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所述目标天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取消指令,所述取消指令用于指示使用所述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某些紧急状态或突发状态下,该第二终端设备可能突然就不需要目标天线,因此,该第一终端设备可及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取消指令,以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能够及时更新信道估计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补偿后得到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可能为同一个设备,但是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第二网络设备也可能为不同的设备。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为不同的设备的情况下,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时间与该第二网络设备的时间可能不对应,因此通过对第二终端设备的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进行时间补偿,可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明确得知该第二时间区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所述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SRS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之后,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确认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未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重新接收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未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目标天线的终端设备,所述目标天线为属于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但不属于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所述目标天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取消指令,所述取消指令用于指示使用所述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补偿后得到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所述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SRS指示信息之后,以及在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确认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重新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目标天线的终端设备,所述目标天线为属于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但不属于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所述目标天线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取消指令,所述取消指令用于指示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补偿后得到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所述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RS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SRS指示信息之后,以及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之前,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确认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未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重新接收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未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目标天线的终端设备,所述目标天线为属于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但不属于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所述目标天线的情况下,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取消指令,所述取消指令用于指示使用所述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补偿后得到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可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可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的通信方法;所述收发器,可用于支持所述终端设备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应用终端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如SRS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如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可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设备可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相应的通信方法;所述收发器,可用于支持所述网络设备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应用网络设备实现第二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进行信道估计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如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副卡的DRX周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SRS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S指示信息的内容示意图;
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S指示信息的内容示意图;
图9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边界不对齐的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将具体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
本申请适用的通信系统也可理解为无线蜂窝通信系统,又或者理解为基于蜂窝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等。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方案可适用于该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网络设备,如图2所示,图中仅示出两个,如图中的基站eNB1和eNB2。以及与一个网络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如图2所示,图中与eNB1连接的UE11和UE12,以及与eNB2连接的UE21和UE22。
可选的,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方案也可适用于该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如图3所示,图中仅示出一个,如图中的基站eNB3。以及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至少两个UE,如图3所示,图中与eNB3连接的UE31和UE32。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能和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例如,该基站可以为基站NodeB,或者,该基站为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又或者该基站为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Node B,gNB),又或者该基站为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小站,传输节点(transmission reference point,TRP)等。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
终端设备,也可称为用户设备。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上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部署在飞机、气球或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接入终端设备、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第二网络设备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可应用于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不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可应用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更进一步地,比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同属于同一个运营商,则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可应用于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而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不同的运营商,则该通信方法可应用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
在图2和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当基站与UE之间有数据需要传输的情况下,UE需要向基站发送SRS,基站根据接收到的SRS,进行上行信道估计。然后基站根据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决定UE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可使用的端口号,以及使用的预编码矩阵。进而UE使用该预编码矩阵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在该端口号对应的天线端口上发送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上行数据包括语音,各种应用的数据包,高层信令等等,本申请不作限定。如图4a所示,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的示意图。
可理解,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由于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具有互易性,因此,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SRS进行上行信道估计后,利用信道互易性进行下行信道估计。然后基站根据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决定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可使用的端口号,以及使用的预编码矩阵。进而UE在该端口号对应的天线端口上接收对应的下行数据,以及使用该预编码矩阵对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其中,下行数据包括语音,各种应用的数据包,高层信令等等,本申请不作限定。如图4b所示,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的示意图。
进一步地,在LTE技术以及新无线(new radio,NR)技术中,为了增强上行传输性能,引入了上行天线选择的机制。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UE中的电路结构可包括基带芯片和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路。其中,当UE需要通过天线发送数据时,基带芯片可用于处理数据并生成基带信号,以及输出该基带信号至射频链路,射频链路将该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
其中,一个UE中可能会装备多个天线,一种实现方式中,射频链路可通过开关与其中一个或多个天线相连。由于不同天线到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可能有较大区别(比如手持电话时,被手遮挡的天线与未被遮挡的天线相比,到基站的信道状态会差距比较大),所以在发送上行信号时,可以选择信道状态比较好的天线进行发送。
以上便是关于上行天线选择的描述。同时为了筛选出信道状态比较好的天线,通常的做法是,使用不同的天线发送SRS。比如,UE依次使用不同的天线发送SRS,基站在接收到UE通过不同的天线发送的SRS后,会依次进行信道估计,然后筛选出信道状态较好的一个。进而使得UE在发送上行数据时,就可以使用信道状态较好的天线发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常常会包括主卡和副卡,也就是说,在以上所描述的场景下,如主卡分别使用不同的天线发送SRS,且基站配置了主卡通过不同的天线轮发SRS。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基站配置了主卡通过天线1发送SRS1,以及通过天线2发送SRS2,则在副卡处于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的情况下,副卡就需要使用天线如天线2,则主卡便无法通过天线2发送SRS2,这时,如果主卡在应该发送SRS2的情况下使用了天线1发送SRS2,则基站在进行上行信道估计时,实际估计的是天线1到基站的信道状态,但基站误以为是天线2到基站的信道状态,由此会引发信道估计不准确的问题。
或者,在副卡使用天线2时,主卡不发送SRS2,该情况下,基站进行上行信道估计时,可能会将接收到的噪声信号或干扰信号作为SRS2,由此同样引发信道估计不准确的问题。
同时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不同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无法通过网络设备之间的Xn接口如X2来进行通信,由此还会导致网络设备之间无法及时得知彼此的配置。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即第一终端设备(包括主卡)在发现第二终端设备(副卡)需要使用天线的情况下,该第一终端设备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及时了解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天线状况,从而一方面可使得UE正常发送SRS,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基站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之前,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路结构包括基带芯片以及至少两个射频链路如第一射频链路和第二射频链路。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第一射频链路来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信令等等,第二终端设备可使用第二射频链路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信令等等。也就是说,在第一终端设备需要通过天线发送数据时,基带芯片将生成的基带信号输出至第一射频链路,该第一射频链路将该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向外发送。在第二终端设备需要通过天线发送数据时,基带芯片将生成的基带信号输出至第二射频链路,该第二射频链路将该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向外发送。
可理解,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为图2所示的UE11(或者UE12),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为图2所示的UE21(或者UE22)。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为图3所示的UE31,该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为图3所示的UE32。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可应用于图2或图3所示的通信系统。如图8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
801、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该SRS指示信息。
其中,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该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该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该第一数量大于该第二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区间可对应于第二终端设备的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休眠期,即对应于图1所示的off周期。第二时间区间可对应于第二终端设备的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即对应于图1所示的on周期。进一步地,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第二终端设备由于处于off周期,因此不需要使用天线,而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第二终端设备由于处于on周期,因此需要使用至少一个天线如目标天线。其中,该目标天线属于第一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但不属于第二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可选的,该目标天线可为一个天线或多个天线。由此,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原本应该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来发送SRS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第二数量的天线来发送SRS,其中,第一数量大于第二数量。
可理解,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属于不同的运营商的情况下,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可能不同步。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帧边界、子帧边界、时隙边界、符号边界等等不对齐的情况下,第二时间区间可以为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补偿后得到的时间区间。以及第一时间区间也可以为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补偿后得到的时间区间。
可理解,在第二终端设备处于on周期时,由于第二终端设备需要监听寻呼消息等等,因此相对来说,优先级较高,由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天线。
具体的,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显式的方式在SRS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隐式的方式来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举例来说,该SRS指示信息中可包括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的时间和,以及第一时间区间,或者,该SRS指示信息中还可包括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的时间和,以及第二时间区间。至于具体采用何种的方式来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唯一性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预先设置或预先协商第二终端设备所能使用的天线,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第一网络设备便可得知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使用天线的情况。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RS指示信息还可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也就是说,SRS指示信息中还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天线状态。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划分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正常能力,而将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划分为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回退(fallback)能力。从而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时,该SRS指示信息中包括该正常能力和回退能力。
具体的,该第一终端设备还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
为更形象的描述该SRS指示信息,以下以具体的例子为来说明。
如图9a所示,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S指示信息的内容示意图,图中sf40、sf64、sf80、sf128、sf160和sf256可用于表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的时间和,如可表示该时间和为40ms、64ms…256ms等等。图中sf20、sf30、sf40、sf60、sf80和sf100可表示第一时间区间或第二时间区间,如可表示该第一时间区间或第二时间区间为20ms等等。以及0…255可表示偏移量。如以时间和为40ms,第一时间区间为20ms为例,如偏移量为0,则表示在40ms的时间区间内,前20ms为第一时间区间。又如偏移量为10,则表示在40ms的时间区间内,从第10ms至30ms的时间区间为第一时间区间。
可理解,sf40、sf20等等中的数字还可表示为子帧、帧、时隙或符合的数量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如图9b所示,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S指示信息的内容示意图,图中firstcapability可表示正常能力,或者,也可称为第一能力(即表示正常能力)。图中secondcapability可表示回退能力,或者,也可称为第二能力。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时间区间、第二时间区间、正常能力和回退能力,从而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得知第一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终端设备使用天线的情况。
如图9c所示,图9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边界不对齐的场景示意图,图中第二终端设备(副卡)的on周期所对应的帧可能是第5帧至第9帧,而对应于第一终端设备(主卡)的帧边界为第1帧至第5帧。因此,在SRS指示信息中的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以帧为单位来上报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SRS指示信息中的第二时间区间可为“从第1帧至第5帧,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不能直接使用“从第5帧至第9帧,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可理解,以上仅为一种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可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之后,在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便可直接执行步骤802。然而,在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得到第一网络设备的认可,该第一终端设备才可执行步骤802的情况下,可参考以下实施例。
也就是说,在步骤801之后,以及步骤802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包括:
81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
具体的,该确认信息可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
该确认信息可用于指示确认SRS指示信息,也就是说,该确认信息可用于明确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已确认该SRS指示信息。
方式二、
该确认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也就是说,该确认信息中可包括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或者,该确认信息中还可包括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的时间和,以及第一时间区间,或者,该确认信息中还可包括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的时间和,以及第二时间区间。即该确认信息可用于隐式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已确认该SRS指示信息。
方式三、
该确认信息可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也就是说,该确认信息中还可包括正常能力和回退能力。即该确认信息可用于隐式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已确认该SRS指示信息。
可理解,以上仅为确认信息的三种方式,以上所示的三种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交互的效率,该第一终端设备可在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确认信息之后,在第一时间区间,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从而还可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准确确定如何进行信道估计,进而进一步提高第一网络设备进行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数量的天线和第二数量的天线既可通过物理上的天线来实现,也可通过逻辑上的天线端口来实现。举例来说,该SRS指示信息还可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四数量的天线端口来发送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五数量的天线端口来发送SRS,该第四数量大于该第五数量。
具体的,每一个射频链路和天线的组合,可以代表一个信号的通路。当两个通路的信道特性可以相互分辨的情况下,就可以在逻辑上分为两个不同的天线端口。以及在硬件实现中,不同的天线之间的间隔一般大于0.5倍的电磁波波长,就可使得两个天线可以分辨。因此一般情况下,一个射频链路和天线的组合就可以认为对应一个天线端口。可理解,以上是关于天线端口的说明,在具体实现中,可能还有其他描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天线端口具体是如何限定的不作限定。
802、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以及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SRS,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SRS。
803、第一网络设备根据SRS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SRS,其中,该第三数量可以与第一数量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数量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在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了SRS指示信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便可执行步骤802,这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最新的使用天线的状态来进行信道估计,提高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避免了第一网络设备依然根据原先的配置来进行信道估计。
804、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上行调度信息。
具体的,该上行调度信息中至少可包括端口号以及预编码矩阵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上行调度信息中具体所包含的内容不作限定。
805、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调度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信息。
806、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调度信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有效提高第一网络设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可理解,对于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应用于TDD系统中,即根据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互易性,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RS之后,可利用信道互易性进行下行信道估计。具体的,进行信道估计的方法可如图4b所示,这里不再一一详述。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SRS指示信息,以及SRS之后,该第一网络设备不仅可进行上行信道估计,还可进行下行信道估计,从而确定下行调度信息,进而将该下行调度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后,便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终端设备便可执行步骤802。然而,第一终端设备也可能未接收到该确认信息,一种原因可能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确未接收到SRS指示信息,另一种原因可能为该第一网络设备不想确认该SRS指示信息。因此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两种场景:
场景一、
在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终端设备重新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
对于该场景,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重新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以避免第一网络设备未接收到该SRS指示信息的情况。
场景二、
在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对于该场景,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原先的配置使用天线,如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很可能是由于第一网络设备未接收到SRS指示信息,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可重新发送该SRS指示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很可能是由于第一网络设备对该SRS指示信息未进行确认,因此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使用原来的配置如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由此,可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交互效率。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可能会出现紧急情况或突出状态,而导致该第二终端设备不需要使用目标天线了,因此,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目标天线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取消指令,该取消指令可用于指示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取消指令可表示第二终端设备不需要使用目标天线了,也可表示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目标天线来发送SRS了。也就是说,该取消指令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原来的配置发送SRS了。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某些紧急状态或突发状态下,该第二终端设备可能突然就不需要目标天线,因此,该第一终端设备可及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取消指令,以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能够及时更新信道估计的方法。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在步骤801之后,或者,也可在步骤802之后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也可以将通过不同的天线发送的SRS称为不同的SRS,如第一数量的天线中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则通过第一天线发送的SRS可以称为第一SRS,以及通过第二天线发送的SRS称为第二SRS。也就是说,如将通过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SRS称为第一数量的SRS,将通过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SRS称为第二数量的SRS,则可以该第一数量的SRS以及该第二数量的SRS统称为SRS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通过不同天线发送的SRS是否相同不作限定。因此,不应将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中的SRS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上述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001,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该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该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该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的时间区间,该第一数量大于该第二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不能正常进行SRS轮发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可使得该第一网络设备及时得知该第一终端设备轮发SRS的情况,从而不仅可使得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正常的SRS轮发,还可提高第一网络设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具体的,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该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
可选的,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1002,用于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第二发送单元1002,还用于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
接收单元1003,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1001,还用于根据该上行调度信息,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的,接收单元1003,还用于在第一发送单元1001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之后,以及在第二发送单元1002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之前,接收来自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其中,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确认该SRS指示信息;或者,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时间区间和该第二时间区间;或者,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该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以及在该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该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
可选的,第一发送单元1001,还用于在未接收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重新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SRS指示信息;
或者,第二发送单元1002,还用于在未接收到该确认信息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具体的,该第二时间区间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该第二终端设备为在该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目标天线的终端设备,该目标天线为属于该第一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但不属于该第二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
第一发送单元1001,还用于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目标天线的情况下,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取消指令,该取消指令用于指示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SRS。
具体的,该第二时间区间包括根据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补偿后得到的时间区间;该第二网络设备为与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可理解,图10和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12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执行如图8所示出的方法中的终端设备的操作,或者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执行图10和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操作。
为了便于说明,图12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链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8所描述的流程。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链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终端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链路,射频链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链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可理解,图12所示的射频链路中可至少包括两个射频链路,如可包括第一射频链路和第二射频链路。也就是说,该射频链路可包括图7所示的示意图中的射频链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12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CPU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可选的,该处理器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示例性的,在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链路视为终端设备1200的收发单元12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1200的处理单元1202。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包括收发单元1201和处理单元12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2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2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2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发单元1201可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第一发送单元1001所执行的方法。又如,收发单元1201可用于执行图11所示的第二发送单元1002和接收单元1003所执行的方法。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如图13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该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该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该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的时间区间,该第一数量大于该第二数量;
信道估计单元1302,用于根据该SRS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具体的,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
可选的,如图14所示,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1303,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SRS;
第二接收单元1303,还用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该SRS。
可选的,如图14所示,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1304,用于在第一接收单元1301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该SRS指示信息之后,以及在该第二接收单元1303接收在该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该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该SRS,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该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该SRS之前,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其中,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确认该SRS指示信息;或者,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时间区间和该第二时间区间;或者,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该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以及在该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该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
可选的,第一接收单元1301,还用于在发送单元1304未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的情况下,重新接收SRS指示信息;
或者,第二接收单元1303,还用于在该发送单元1304未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的该SRS。
具体的,该第二时间区间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该第二终端设备为在该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目标天线的终端设备,该目标天线为属于该第一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但不属于该第二数量的天线中的天线。
可选的,该第一接收单元1301,还用于在该第二时间区间内,该第二终端设备不使用该目标天线的情况下,接收来自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取消指令,该取消指令用于指示使用该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该SRS。
具体的,该第二时间区间包括根据该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差,进行补偿后得到的时间区间;该第二网络设备为与该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
可理解,图13和图14所示的网络设备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8所示的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50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执行如图8所示的方法中的网络设备的操作,或者该网络设备也可以执行图13和图14所示的网络设备的操作。
网络设备1500包括一个或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5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1502。上述RRU15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511和射频单元1512。上述RRU15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可用于接收RSR指示信息以及SRS等等。上述BBU15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等。上述RRU1501与BBU15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网络设备。
上述BBU1502为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上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网络设备执行图8所示的步骤803和步骤804等。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BBU15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上述BBU1502还包括存储器1521和处理器1522。上述存储器1521用以存储必要的消息和数据。上述处理器1522用于控制网络设备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控制网络设备执行图8所示的相应的操作。上述存储器1521和处理器15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公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设置有必要的电路。可选的,处理器可以是CPU,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的实现方式,具体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所述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休眠期,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对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之后,以及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确认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重新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SRS指示信息;
或者,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所述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休眠期,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对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SRS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之后,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其中,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确认所述SRS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未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重新接收所述SRS指示信息;
或者,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未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三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所述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休眠期,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对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SRS指示信息;其中,所述S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间区间和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二时间区间为使用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的时间区间,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第二终端设备的非连续接收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休眠期,所述第二时间区间对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DRX周期的空闲状态的激活期;
信道估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RS指示信息进行信道估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RS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以及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所述SRS。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一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区间内,使用所述第二数量的天线发送的所述SRS。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856526.8A 2018-07-27 2018-07-27 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768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6526.8A CN110768772B (zh) 2018-07-27 2018-07-27 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097799 WO2020020316A1 (zh) 2018-07-27 2019-07-26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6526.8A CN110768772B (zh) 2018-07-27 2018-07-27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8772A CN110768772A (zh) 2020-02-07
CN110768772B true CN110768772B (zh) 2021-08-31

Family

ID=6918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56526.8A Active CN110768772B (zh) 2018-07-27 2018-07-27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8772B (zh)
WO (1) WO20200203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237B (zh) * 2020-03-25 2023-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轮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35785B (zh) * 2020-12-16 2021-04-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775A (zh) * 2012-11-27 2013-03-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sim卡状态切换方法
CN103069739A (zh) * 2010-04-02 2013-04-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配置和传输
CN103596269A (zh) * 2012-08-15 2014-02-19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双待终端寻呼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5207762A (zh) * 2010-11-09 2015-12-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上行链路传输模式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06171A (zh) * 2016-04-19 201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307379A (zh) * 2016-09-30 2018-07-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公用数据网连接控制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4584B2 (en) * 2009-02-24 2014-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014020B2 (en) * 2011-05-02 2015-04-2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remote radio heads
CN103974342B (zh) * 2013-02-05 2017-11-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srs网络参数确定方法和设备
FR3028705B1 (fr) * 2014-11-14 2018-03-02 Oberthur Technologies Carte euicc stockant des numeros courts par profil d'abonne pour notifier un serveur de gestion d'abonn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739A (zh) * 2010-04-02 2013-04-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配置和传输
CN105207762A (zh) * 2010-11-09 2015-12-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上行链路传输模式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96269A (zh) * 2012-08-15 2014-02-19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双待终端寻呼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2970775A (zh) * 2012-11-27 2013-03-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sim卡状态切换方法
CN107306171A (zh) * 2016-04-19 201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307379A (zh) * 2016-09-30 2018-07-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公用数据网连接控制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0316A1 (zh) 2020-01-30
CN110768772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1022B1 (ko) 다운 링크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송신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13875164B (zh) 管理无线网络内的用户设备的多个天线面板
CN110933749B (zh) 指示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32566A1 (zh) 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12528A (zh) 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转换的方法、通信装置、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867123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965315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0972321A (zh) 非相干联合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
US20220263641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CLI Measurement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44884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0508016A (ja) 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
CN111769919A (zh) 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190501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768772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46902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699645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arq-ack的反馈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24010752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727617B (zh) 上行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43813A (zh) 一种SRS resource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071651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4000193A1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40996A1 (zh)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EP383777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 trp systems
CN110831167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5918128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