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7685A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67685A CN110767685A CN201811290644.3A CN201811290644A CN110767685A CN 110767685 A CN110767685 A CN 110767685A CN 201811290644 A CN201811290644 A CN 201811290644A CN 110767685 A CN110767685 A CN 1107676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display area
- signal
- display panel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终端。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显示区包括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均用于显示动态和静态画面;显示屏包括:信号总线,设置在边框区;信号连接线,设置在第二显示区且贯穿第二显示区或者第二显示区和第一显示区的交界处;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在第一显示区,第一信号线的两端与信号总线连接;靠近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交界处的两条第一信号线还与信号连接线连接;以及第二信号线,设置在第一显示区,第二信号线的一端与信号总线连接,另一端与信号连接线连接。上述显示屏能够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显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故而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在开槽区域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开槽区域并不用来显示画面,如现有技术中的刘海屏,或者采用在屏幕上开孔的方式,对于实现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来说,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孔处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如在摄像头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显示屏并不能从真正意义提高屏占比,实现真正的全面屏显示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均用于显示动态和静态画面;所述显示屏包括:信号总线,设置在所述边框区;信号连接线,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显示区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交界处;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两端与所述信号总线连接;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交界处的两条第一信号线还与所述信号连接线连接;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总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连接线连接。
上述显示屏中,具有均用于进行显示动态或者静态画面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可以真正实现全面屏显示。并且,设置的信号连接线能够与第二信号线连接,且两端均与一条第一信号线连接。由于第一信号线的两端均与信号总线连接,从而使得信号总线中的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经由所述信号连接线后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线,从而使得所述第二信号线能够正常进行驱动,确保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总线为初始化信号总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均为初始化信号线;所述信号总线、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中的初始化信号均处于同一电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连接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下方可设置感光器件;所述信号连接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可选地,所述信号连接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非发光区,从而避免信号连接线对发光区域产生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所述信号连接线为透明金属氧化物;或者所述信号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交界处,所述信号连接线的材质为金属或者透明金属氧化物。通过在同一步骤中完成信号走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可以降低工艺复杂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连接线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线径,且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线径,以确保满足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AMOLED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PMOLED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波浪形的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沿相同的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第一电极具有间距;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连续变化或间断变化,且所述间距连续变化或间断变化;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通过将第一电极和/或像素定义层的像素开口设置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可以有效减弱衍射效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AMOLED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类AMOLED显示面板;所述类AM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仅包含一个开关元件;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对应一个发光结构;所述第一电极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通过将第一电极和/或像素定义层的像素开口设置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可以有效减弱衍射效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各结构膜层材料的透光率大于90%,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大于70%;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区为矩形显示区、圆形显示区或者椭圆形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中未设置有偏光片,从而使得该区域下方可以设置摄像头等感光器件,进而实现全面屏显示。
一种显示终端,包括: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覆盖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下方,且所述器件区中设置有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屏体进行光线采集的感光器件。
上述显示终端,通过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显示,且能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显示面板的分区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PMOLED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PMOLED显示面板的的子像素形状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类AMOLED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类AM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的设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以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故而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在开槽区域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开槽区域并不用来显示画面,如现有技术中的刘海屏,或者采用在屏幕上开孔的方式,对于实现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来说,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孔处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如在摄像头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显示屏,其通过在在开槽区域设置透明显示面板的方式来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由于开槽区域通常设置在显示屏的中间区域,从而使得位于开槽区域左侧的信号线无法与位于开槽区域右侧的信号线进行连接,从而使得非开槽区域的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显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其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显示屏包括显示区10和边框区20。显示区10用于显示动态或者静态画面。边框区20设置有边框以及驱动电路等。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区10具有相邻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至少部分区域完全被第一显示区AA1所包围。第二显示区AA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图形。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AA2可以设置在显示屏的顶部中间区域,且第二显示区AA2为矩形,从而与第一显示区AA1存在三面接触,如图1所示。第二显示区AA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左侧中间区域,或者右侧中间区域。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均用于显示动态或者静态画面。
参见1,显示屏包括信号总线130以及信号连接线140。信号总线130设置在边框区20上,并且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侧面。信号连接线140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A2内且贯穿第二显示区AA2或者设置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在本实施例中,信号连接线140设置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如图1所示,从而使得第二信号线114无需穿过第二显示区AA2中,不会对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产生影响。第一显示面板110中还设置有第一信号线112和第二信号线114。第一信号线112和第二信号线114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均用于传输同种信号给一行/列像素。图1中双点划线均表示第一信号线112,虚线均表示第二信号线114。粗实线则表示信号总线130以及信号连接线1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12的两端均与信号总线130连接,而第二信号线114则仅有一端与信号总线130连接,也即第二信号线114位于第一显示区AA1中与开槽区域也即第二显示去AA2相对的区域。信号连接线140与第二信号线114上未与信号总线130连接的一端连接,并且信号连接线140的两端均与一条第一信号线112连接。靠近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12a、112b还与信号连接线140连接。
上述显示屏中,信号连接线140能够与第二信号线114连接,且两端均与一条第一信号线112连接。由于第一信号线112的两端均与信号总线130连接,从而使得信号总线130中的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112经由所述信号连接线140后传输至所述第二信号线114,从而使得所述第二信号线114能够正常进行驱动,确保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总线130为初始化信号总线,第一信号线112和第二信号线114均为初始化信号线(reference线)。此时,第一显示区AA1中的显示电路存在补偿电路,因此需要通过初始化信号线来提供初始化信号进行初始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信号连接线140与第一信号线112和第二信号线114连接,因此其内传输的信号同样为初始化信号。此时信号总线130用于向第一信号线112和第二信号线114提供初始化信号,以对目标像素电路的电容和OLED器件的阳极进行初始化。其中,信号总线130、第一信号线112、第二信号线114以及信号连接线140中的初始化信号均处于同一电位。通常初始化信号线必须两端布线,否则就会出现显示问题。传统的显示屏中,由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存在会导致信号总线130中断,导致中断区域的初始化信号线无法两端布线,会出现显示异常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连接线140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A2中,如图1所示。当信号连接线140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A2中时,信号连接线140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A2的非发光区,从而不会影响第二显示区AA2的正常显示,确保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信号连接线140应该避开第二显示区AA2中的摄像头930所在的区域,从而不会对摄像头的工作产生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AA2包括第一子显示区AA22和第二子显示区AA24,如图2所示。第二子显示区AA24下方可设置感光器件。信号连接线140则设置在第一子显示区AA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显示区AA24的个数为两个,且均由第一子显示区AA22所包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子显示区AA24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子显示区AA24的数量可以根据显示终端中的感光器件的位置设置来确定。比如,显示终端的前置摄像头采用双摄像头时,可以设置两个第二子显示区AA24,每个第二子显示区AA24对应一个摄像头。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连接线140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A2中,此时,信号连接线140的材质为透明金属氧化物,从而不会对第二显示区AA2的透明度产生影响。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连接线140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A2和第一显示区AA1的交界处,且同样位于非发光区,从而不影响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正常显示。信号连接线14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者透明金属氧化物。例如,当信号连接线140采用透明金属氧化物时,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掺杂银的氧化铟锡(Ag+ITO)或者掺杂银的氧化铟锌(Ag+IZO)等。通过将信号连接线140设置为透明的金属氧化物时,可以确在保第二显示面板120为透明显示面板时,其不会对显示面板的透明度产生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总线130以及信号连接线140的线径大于第一信号线112的线径,且大于第二信号线114的线径,也即信号总线130以及信号连接线140的横截面大于第一信号线112和第二信号线114的横截面积,从而满足使用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与信号连接线140连接的两条第一信号线112a和112b设置在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此时,两条第一信号线112a和112b和信号连接线140可以形成包围第二显示区AA2的隔离结构,从而避免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相互之间产生干扰,确保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第一显示面板110设置于第一显示区AA1。第二显示面板120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可以分别进行制作后进行拼接,也可以同时制作形成一体化屏。此时,第一显示面板110和第二显示面板120共用一个基板。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显示面板120可以为透明或者半透半反式的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120的透明可以通过采用透光率较好的各层材料来实现。例如,各结构膜层均采用透光率大于90%的材料,从而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可以在70%以上。进一步的,各结构膜层均采用透光率大于95%的材料,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甚至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在80%以上。具体地,可以将导电走线设置为ITO、IZO、Ag+ITO或者Ag+IZO等,绝缘层材料优选SiO2,SiNx以及Al2O3等,像素定义层则采用高透明材料。
可以理解,第二显示面板120的透明还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实现。透明或者半透半反式的显示面板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够正常显示画面,而当该显示面板处于其他功能需求状态时,外部光线可以透过该显示面板照射到置于该显示面板之下的感光器件等。
通过将第二显示面板120设置为透明或者半透半反式的显示面板,从而使得摄像头等感光器件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120下方。可以理解,第二显示区AA2在感光器件不工作时,可以正常进行动态或者静态画面显示,而在感光器件工作时,第二显示区AA2随着整体显示屏的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显示正在拍摄的外部图像,或者第二显示区AA2也可以处于不显示状态,从而进一步确保感光器件能够透过该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显示面板120进行光线采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也可以相同,也即第一显示面板110与第二显示面板120的透光率可以相同,从而使得整个显示屏具有较好的透光均一性,确保显示屏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0为AMOLED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120为PMOLED显示面板。具体地,PMOLED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形成在基板上的多个波浪形的第一电极,具体可以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沿相同的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第一电极具有间距。在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第一电极的宽度连续变化或者间断变化,且间距连续变化或者间断变化。从图3中可知,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为其长度方向。第一电极可以阳极电极,也可以为阴极电极,或者第一电极同时包括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通过将第一电极设置为波浪形电极,因此外部光线经过第一电极时,在第一电极的不同宽度位置以及相邻第一电极的不同间距之间,产生的衍射条纹的位置不同。不同位置处的衍射效应相互抵消,从而可以有效减弱衍射效应,进而确保摄像头设置在第二显示面板120下方时,拍照得到的图形具有较高的清晰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显示面板120的子像素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也即该第二显示区AA2中的像素定义层中形成有像素开口。每个像素开口对应一个发光结构。各像素开口的形状可置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具体可以参考图4。通过将各子像素设置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同样可以弱化衍射效应。并且,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可在最大限度上扩大各个子像素的面积,进一步提高透光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0为AMOLED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120为类AMOLED显示面板。类AMOLED显示面板是指其像素电路仅包含一个开关元件(即驱动TFT),而无电容结构。类AMOLED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与AMOLED显示面板相同。下面以第二显示面板120为类AMOLE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类AMOLED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参见图5,该类AMOLED显示面板包括基板810以及设置于基板810上的像素电路820(也即TFT阵列)。像素电路820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830。第一电极830与像素电路820一一对应。此处的第一电极830为阳极。类AM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840,设置于第一电极830上。像素定义层840上具有多个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发光结构层850,以形成多个子像素,子像素与第一电极830一一对应。发光结构层85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极860,第二电极860为阴极,该阴极为面电极,也就是由整面的电极材料形成的整面电极。像素电路840中设置有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TFT开关元件。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均与TFT开关元件连接。扫描信号线控制TFT开关元件的开启和关闭,数据信号线在像素开启时,为第一电极830提供驱动电流,以控制子像素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连接线112设置在像素定义层840下方且设置于像素电路下方,从而使得二者在空间上相互错开,减少相互之间的串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信号连接线112设置在像素定义层840的下方,且与像素定义层840中的导电层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完成,从而无需再在制备时额外增加工序,不会增加制备的复杂度。在另一实施例中,信号连接线112设置在像素定义层840的下方,且位于像素电路和第一电极层83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基板810可以为刚性基板,如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或者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基板810也可为柔性基板,如PI薄膜等,以提高器件的透明度。光结构层850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
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820的电路原理如图。参见图8,与传统的AM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不同,像素电路820仅包括开关器件,而不包括存储电容等元件,从而形成无电容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像素电路820包括一个开关器件。开关器件与第一电极630一一对应设置,即一个子像素对应一个开关器件。开关器件包括第一端2a、第二端2b和控制端2c,详见后续具体介绍。扫描信号线与开关器件的控制端2c连接,数据信号线连接开关器件的第一端2a,第一电极830连接开关器件的第二端2b。如图8所示。上述像素电路820中,通过数据信号线连接开关元件的第一端2a,扫描信号线连接开关元件的控制端2c,能够将像素电路820中的开关元件减少至一个,大大降低扫描信号线的负载电流以及数据信号线的负载电流。
上述显示面板中扫描信号线控制像素电路820的开启和关闭,仅需提供像素电路820中的开关元件所需的开关电压,不需要输入发光结构(OLED)的电流,大大降低扫描信号线的负载电流,使得扫描信号线可以采用ITO等透明材料制作。并且,数据信号线在像素电路820开启时,为阳极提供驱动电流,控制子像素发光,数据信号线在每一时刻只需供应一个子像素的驱动电流,数据信号线的负载也很小。因此,数据信号线也可以采用ITO等透明材料,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透光率。多个子像素共用面电极(阴极),每一时刻一行子像素的电流由整面阴极提供,对阴极的导电性要求大幅度降低,可以采用高透明电极,提高了透明度,提高了屏幕整体的一致性,并且不需要负性光刻胶分开阴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830可以为设置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具体可以参考图4。通过将第一电极830设置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同样可以弱化衍射效应。在一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640中的像素开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如图4,从而同样可以弱化衍射效应。在一实施例中,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等信号线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波浪形走线,从而达到改善衍射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透光率,在第二显示区AA2可以不设置偏光片,也即第二显示面板120中不设置偏光片。并且由于第二显示区AA2中的第二显示面板120能够有效改善外部光线透射该第二显示区AA2所产生的衍射现象,从而可有效提升显示终端上摄像头930所拍摄图像的质量,避免因衍射而导致所拍摄的图像失真,同时也能提升光传感器感测外部光线的精准度和敏感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图7为一实施例中的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终端包括设备本体910和显示屏920。显示屏920设置在设备本体910上,且与该设备本体910相互连接。其中,显示屏920可以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用以显示静态或者动态画面。
图8为一实施例中的设备本体91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910上可设有开槽区912和非开槽区914。在开槽区912中可设置有诸如摄像头930以及光传感器等感光器件。此时,显示屏920的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显示面板120对应于开槽区914贴合在一起,以使得上述的诸如摄像头930及光传感器等感光器件能够透过该第二显示区AA2对外部光线进行采集等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显示区AA2中的第二显示面板120能够有效改善外部光线透射该第二显示区AA2所产生的衍射现象,从而可有效提升显示终端上摄像头930所拍摄图像的质量,避免因衍射而导致所拍摄的图像失真,同时也能提升光传感器感测外部光线的精准度和敏感度。
上述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掌上电脑、ipod等数码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均用于显示动态和静态画面;所述显示屏包括:
信号总线,设置在所述边框区;
信号连接线,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且贯穿所述第二显示区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交界处;
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两端与所述信号总线连接;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交界处的两条第一信号线还与所述信号连接线连接;以及
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总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连接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总线为初始化信号总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均为初始化信号线;所述信号总线、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中的初始化信号均处于同一电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下方可设置感光器件;所述信号连接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
可选地,所述信号连接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非发光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所述信号连接线为透明金属氧化物;或者所述信号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交界处,所述信号连接线的材质为金属或者透明金属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线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线径,且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线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AMOLED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PMOLED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波浪形的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沿相同的方向并行延伸,且相邻的第一电极具有间距;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连续变化或间断变化,且所述间距连续变化或间断变化;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AMOLED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类AMOLED显示面板;所述类AM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仅包含一个开关元件;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对应一个发光结构;所述第一电极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者葫芦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各结构膜层材料的透光率大于90%,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大于70%;
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区为矩形显示区、圆形显示区或者椭圆形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中未设置有偏光片。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
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屏,覆盖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下方,且所述器件区中设置有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屏体进行光线采集的感光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90644.3A CN110767685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PCT/CN2019/079931 WO2020087851A1 (zh) | 2018-10-31 | 2019-03-27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90644.3A CN110767685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7685A true CN110767685A (zh) | 2020-02-07 |
CN110767685B CN110767685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69328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90644.3A Active CN110767685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67685B (zh) |
WO (1) | WO2020087851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33741A (zh) * | 2020-07-01 | 2020-10-27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2062760A1 (zh) * | 2020-09-25 | 2022-03-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48776A (zh) * | 2022-06-30 | 2022-10-04 |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63318A1 (en) * | 2010-01-04 | 2011-07-07 | Chan-Young Park | Display device |
CN107622749A (zh) * | 2017-09-08 | 2018-01-23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80090061A1 (en) * | 2016-09-23 | 2018-03-29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US20180129106A1 (en) * | 2017-09-11 | 2018-05-10 |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207781599U (zh) * | 2017-09-30 | 2018-08-28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108598143A (zh) * | 2018-06-28 | 2018-09-2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11141B2 (ja) * | 2001-09-18 | 2007-05-0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TWI472003B (zh) * | 2011-08-15 | 2015-02-0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面板 |
CN106684102B (zh) * | 2017-02-16 | 2019-12-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18
- 2018-10-31 CN CN201811290644.3A patent/CN110767685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27 WO PCT/CN2019/079931 patent/WO202008785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63318A1 (en) * | 2010-01-04 | 2011-07-07 | Chan-Young Park | Display device |
US20180090061A1 (en) * | 2016-09-23 | 2018-03-29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07622749A (zh) * | 2017-09-08 | 2018-01-23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80129106A1 (en) * | 2017-09-11 | 2018-05-10 |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207781599U (zh) * | 2017-09-30 | 2018-08-28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
CN108598143A (zh) * | 2018-06-28 | 2018-09-2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33741A (zh) * | 2020-07-01 | 2020-10-27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833741B (zh) * | 2020-07-01 | 2022-03-29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2062760A1 (zh) * | 2020-09-25 | 2022-03-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1818935B2 (en) | 2020-09-25 | 2023-11-14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7685B (zh) | 2022-05-17 |
WO2020087851A1 (zh) | 2020-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67681B (zh)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
WO2020087799A1 (zh)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
EP3905012A1 (en) |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11969027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8010945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665999B (zh) | 显示装置及其自容式触控面板 | |
CN110767684B (zh)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
CN210955904U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767166B (zh)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
CN110442254B (zh) | 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0767685B (zh)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
CN111952343B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
US11579734B2 (en) |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11099693B2 (en) | Touch-sensing display substrate,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operating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sensing display substrate | |
US11231795B2 (en) | Touch control array substrate having a plurality of auxiliary conductive lin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 |
CN114050178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767691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 |
CN110767686B (zh)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
CN110767167B (zh) |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
EP3920253A1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853565A (zh) | 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9113956A1 (en) | Touch panel,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 |
US12111992B2 (en) | Touch panel with chip region having display pins and touch pins,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40065057A1 (en) | Fanout Lines with Shielding in an Active Area | |
US20240260341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