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7140B -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7140B
CN110767140B CN201910471630.XA CN201910471630A CN110767140B CN 110767140 B CN110767140 B CN 110767140B CN 201910471630 A CN201910471630 A CN 201910471630A CN 110767140 B CN110767140 B CN 110767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area
sub
brightness
data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16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67140A (zh
Inventor
许传志
张露
沈志华
韩珍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16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714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5853 priority patent/WO20202380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7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7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67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7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第三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偏光结构,偏光结构覆盖第二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第一显示区和第一子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显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故而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在开槽区域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开槽区域并不能用来显示画面,如现有技术中的刘海屏,或者采用在屏幕上开孔的方式,对于实现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来说,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孔处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如在摄像头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显示区和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三数据线输入电压,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四数据线输入电压,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不同。
通过上述步骤可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为目标显示亮度,从而使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相同,更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时,位于第三显示区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可同时制备,降低显示基板的制备工艺的复杂度。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如此,通过第一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三伽玛曲线,所述第三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三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三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如此,通过第三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或者,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一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上述步骤中,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优选的,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2080985730000041
式中,
L2’——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
L2——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所述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上述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第一显示亮度,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时,位于第三显示区的显示基板可与位于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可同时制备,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的复杂度。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如此,通过第二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第四伽玛曲线,所述第四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四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四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四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或者,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二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上述步骤中,第一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L1’=L1
式中,
L1’——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
L1——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所述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如此,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上述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第一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第一显示亮度,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且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五伽玛曲线,所述第五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五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均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五伽玛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五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第六伽玛曲线,所述第六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六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五伽玛曲线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六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六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或者,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五伽玛曲线、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三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三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五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上述步骤中,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优选的,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2080985730000071
式中,
L3’——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
L3——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所述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如此,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上述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邻接的第一区域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子显示区被所述偏光结构覆盖,所述第四子显示区未被所述偏光结构覆盖。由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则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可同时制备;由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则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可同时制备,从而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的复杂度。
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
通过上述步骤可使得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为目标显示亮度,从而使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相同,更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如此,通过第一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通过第二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优选的,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七伽玛曲线,所述第七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所述第二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七伽玛曲线均不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七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如此,通过第七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或者,
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第四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四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第一显示区、第一子显示区及第三子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则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优选的,所述第四对应关系为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第八伽玛曲线,所述第八伽玛曲线为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所述第二伽玛曲线及所述第八伽玛曲线均不同;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八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如此,通过第八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或者,
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伽玛曲线、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第五显示亮度;确定所述第五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如此,第四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则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显示区和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不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感光器件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
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显示区和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设置有感光器件;
所述感光器件可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发射或者采集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可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并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从而使得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为目标显示亮度,也即是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相同,可避免由于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不同而导致的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上,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光线感应器等感光器件,可通过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设置透明显示区的方式,将感光器件设置在透明显示区下方,以在保证感光器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来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
通常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设置有偏光片,偏光片可消散显示面板表面的反射光,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电子设备的非透明显示区全部被偏光片被覆盖时,则非透明显示区的显示效果最好,用户的使用体验最好;电子设备的透明显示区不设置偏光片,以避免偏光片影响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进而影响设置在透明显示区下方的感光器件的正常工作。但是由于存在贴合误差,一般偏光片贴合在电子设备上后,会存在透明显示区部分被偏光片遮盖,或者非透明显示区的部分区域未被偏光片遮盖的情况,从而导致电子设备在显示时,透明显示区被偏光片遮盖的地方与未被遮盖的地方存在亮度差,和/或非透明显示区被偏光片遮盖的地方与未被遮盖的地方存在亮度差,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其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显示。参见图1至图4,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10、第二显示区20、及邻接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的第三显示区30。第三显示区30包括邻接第一显示区10的第一子显示区311和邻接第二显示区20的第二子显示区322。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基板101及位于显示基板101上的偏光结构102,偏光结构102覆盖第二显示区20和第二子显示区322,且未覆盖第一显示区10和第一子显示区311,位于第一显示区10的显示基板101的透光率大于位于第二显示区20的显示基板101的透光率。
由于位于第一显示区10的显示基板101的透光率大于位于第二显示区20的显示基板101的透光率,则可在第一显示区10下方设置感光器件,从而感光器件可通过第一显示区10采集或发射光线,在保证感光器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显示。
第三显示区30为偏光结构102的贴合误差区,第三显示区30的存在使得偏光片102即使贴合时出现偏差,也不会出现偏光片102覆盖第一显示区10的部分区域或者第二显示区20的部分区域未被偏光片102遮盖的情况。其中,偏光结构102可为偏光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5,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0至步骤130。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在步骤110中,获取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在步骤120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在步骤130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可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并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从而使得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为目标显示亮度,也即是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相同,可避免由于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不同而导致的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20和步骤130执行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可先执行步骤120,再执行步骤130,也可先执行步骤130,再执行步骤120,或者也可同时执行步骤120和步骤130。
在本申请实施中,目标显示亮度指的是通过显示控制方法控制显示面板最终呈现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140和步骤150。
在步骤140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确定第一显示区的第三数据线输入电压,第一伽玛曲线为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
在步骤150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确定第二显示区的第四数据线输入电压,第二伽玛曲线为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第一伽玛曲线与第二伽玛曲线不同。
通过步骤140和步骤150,可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为目标显示亮度,从而使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相同,更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40和步骤150执行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可先执行步骤140,再执行步骤150,也可先执行步骤150,再执行步骤140,或者也可同时执行步骤140和步骤15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显示区30的结构可有多种情况。第三显示区30的结构不同时,确定第一子显示区311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及第二子显示区322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具体过程不同,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情况下,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101与位于第一显示区10的显示基板101的结构可相同,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显示区10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第一伽玛曲线为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参见图1和图2,第三显示区30可只包括第一子显示311和第二子显示区322。
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101与位于第一显示区10的显示基板101的结构相同,指的是,位于第一显示区10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中,像素密度、像素大小、驱动方式、透光率等均相同,第一显示区10对应的伽玛曲线与第三显示区30未被偏光结构覆盖的第一子显示区311对应的伽玛曲线也相同,也即是第三显示区30的第一子显示区311对应的伽玛曲线为第一伽玛曲线。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101与位于第一显示区10的显示基板101的结构相同时,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一显示区10的显示基板可同时制备,降低显示基板的制备工艺的复杂度。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20,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一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30可由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在第一个方式中,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三伽玛曲线,第三伽玛曲线为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第三伽玛曲线与第一伽玛曲线不同。由于第一显示区10与第二子显示区322虽然结构相同,但是第一显示区10上未覆盖偏光结构102,第二子显示区322覆盖了偏光结构,则第一显示区10与第二子显示区322对应的伽玛曲线不同。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30,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三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三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第二个方式中,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一伽玛曲线、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30,包括如下步骤131和步骤132。
在步骤131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一显示亮度。
在步骤132中,确定第一显示亮度在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上述步骤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出的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一显示亮度大于目标显示亮度。第二子显示区的数据线输入电压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时,第二子显示区经过偏光结构前的亮度即为第一显示亮度,第一显示亮度在经过偏光结构时会发生亮度损失,从而使得第二子显示区最终呈现的亮度为目标显示亮度。
上述步骤中,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进一步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2080985730000161
式中,
L2’——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
L2——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上述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第一显示亮度,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第二种情况下,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二显示区20的显示基板的结构可相同。第二对应关系为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第二伽玛曲线为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参见图1和图2,第三显示区30可只包括第一子显示311和第二子显示区322。
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二显示区20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指的是,位于第二显示区20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中,像素密度、像素大小、驱动方式、透光率等均相同,第二显示区20与第三显示区30被偏光结构覆盖的第二子显示区322对应的伽玛曲线也相同,则第三显示区30的第二子显示区322对应的伽玛曲线为第二伽玛曲线。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101与位于第二显示区20的显示基板101的结构相同时,位于第三显示区30的显示基板可与位于第二显示区20的显示基板可同时制备,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的复杂度。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30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二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20可由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中,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第四伽玛曲线,第四伽玛曲线为第一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第四伽玛曲线与第二伽玛曲线不同。由于第一子显示区311与第二显示区20的结构相同,但是第一子显示区211上未覆盖偏光结构102,第二显示区20覆盖了偏光结构,则第一子显示区211与第二显示区20对应的伽玛曲线不同。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20,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四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四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第二个方式中,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第二伽玛曲线、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20,可包括如下步骤121和步骤122。
在步骤121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二显示亮度。
在步骤122中,确定第二显示亮度在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上述步骤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出的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二显示亮度小于目标显示亮度。第二子显示区的数据线输入电压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时,若第二子显示区上覆盖有偏光结构,第二子显示区经过偏光结构后的亮度即为第二显示亮度。由于第二子显示区上未覆盖偏光结构,从而使得第二子显示区最终呈现的亮度为目标显示亮度。
上述步骤中,第一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进一步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L1’=L1
式中,
L1’——第一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
L1——第一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上述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第一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第一显示亮度,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第三种情况下,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且小于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通过设置第三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且大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可使得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且小于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参见图1和图2,第三显示区30可只包括第一子显示311和第二子显示区32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五伽玛曲线,第五伽玛曲线为第一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由于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的结构和第二显示区的结构均不同,则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五伽玛曲线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以及与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均不同。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20,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五伽玛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五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30可由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中,第二对应关系为第六伽玛曲线,第六伽玛曲线为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由于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的结构相同,但是第一子显示区未被偏光结构覆盖,第二子显示区被偏光结构覆盖,则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五伽玛曲线与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第六伽玛曲线不同。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30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六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六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第二种方式中,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五伽玛曲线、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30可包括如下步骤133和步骤134。
在步骤133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三显示亮度。
在步骤134中,确定第三显示亮度在第五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上述步骤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出的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三显示亮度大于目标显示亮度。第二子显示区的数据线输入电压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时,第二子显示区经过偏光结构前的亮度即为第三显示亮度,第三显示亮度在经过偏光结构时会发生亮度损失,从而使得第二子显示区最终呈现的亮度为目标显示亮度。
上述步骤中,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进一步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2080985730000211
式中,
L3’——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
L3——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上述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第三显示亮度,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在第四种情况下,参见图3和图4,第三显示区30可包括与第一显示区10邻接的第一区域31及与第二显示区20邻接的第二区域32,第一区域31包括第一子显示区311和第三子显示区312,第二区域32包括第二子显示区322和第四子显示区321。位于第一区域31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一显示区10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位于第二区域32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二显示区20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第三子显示区312被偏光结构覆盖,第四子显示区321未被偏光结构覆盖。由于位于第一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则位于第一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可同时制备;由于位于第二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则位于第二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可同时制备,从而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的复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160和步骤170。
在步骤160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
在步骤170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60和步骤170执行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可先执行步骤160,再执行步骤170,也可先执行步骤170,再执行步骤160,或者也可同时执行步骤160和步骤170。
通过步骤160和步骤170,可使得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为目标显示亮度,从而使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相同,更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第一伽玛曲线为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第二对应关系为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第二伽玛曲线为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由于第一显示区与第一子显示区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显示区和第一子显示区均未被偏光结构覆盖,则第一显示区与第一子显示区的对应的伽玛曲线相同,也即是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伽玛曲线为第一伽玛曲线。由于第二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的结构相同,且第二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均未被偏光结构覆盖,则第二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的对应的伽玛曲线相同,也即是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伽玛曲线为第二伽玛曲线。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20,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30,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一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通过第二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60可由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个方式中,第三对应关系可为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七伽玛曲线,第七伽玛曲线为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第七伽玛曲线与第一伽玛曲线、第二伽玛曲线均不同。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60,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七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七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第二个方式中,第三对应关系包括第一伽玛曲线、及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60,包括如下步骤161和步骤162。
在步骤161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第三子显示区的第四显示亮度。
在步骤162中,确定第四显示亮度在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
上述步骤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出的第三子显示区的第四显示亮度大于目标显示亮度。第三子显示区的数据线输入电压为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时,第三子显示区经过偏光结构前的亮度即为第四显示亮度,第四显示亮度在经过偏光结构时会发生亮度损失,从而使得第三子显示区最终呈现的亮度为目标显示亮度。
第二种方式中,第一显示区、第一子显示区及第三子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则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进一步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2080985730000241
式中,
L4’——第三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
L4——第三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上述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第三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第四显示亮度,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70可由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在第一个方式中,第四对应关系可为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第八伽玛曲线,第八伽玛曲线为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第一伽玛曲线、第二伽玛曲线、第七伽玛曲线及第八伽玛曲线均不同。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70,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确定目标显示亮度在第八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
如此,通过第八伽玛曲线及目标显示亮度即可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驱动芯片的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在第二个方式中,第四对应关系包括第二伽玛曲线、及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的步骤170可包括如下步骤171和步骤172。
在步骤171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第四子显示区的第五显示亮度。
在步骤172中,确定第五显示亮度在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
上述步骤中,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出的第四子显示区的第五显示亮度小于目标显示亮度。第四子显示区的数据线输入电压为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时,若第一子显示区上覆盖有偏光结构,第二子显示区经过偏光结构后的亮度即为第五显示亮度。由于第四子显示区上未覆盖偏光结构,从而使得第四子显示区最终呈现的亮度为目标显示亮度。
上述步骤中,第四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可共用一个伽玛曲线,则可减小驱动芯片上存储的伽玛曲线的数量,进而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进一步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L5’=L5
式中,
L5’——第四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
L5——第四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根据目标显示亮度及上述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第四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第五显示亮度,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第三显示区包括邻接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显示区和邻接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位于显示基板上的偏光结构,偏光结构覆盖第二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第一显示区和第一子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
参见图6,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第一确定模块220,用于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第二确定模块230,用于根据目标显示亮度以及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第一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不同。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与上述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感光器件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
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第三显示区包括邻接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显示区和邻接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位于显示基板上的偏光结构,偏光结构覆盖第二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第一显示区和第一子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下方设置有感光器件。
感光器件可透过第一显示区发射或者采集光线。感光器件可包括摄像头或者光线传感器等。
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被第三显示区包围。第一显示区可呈水滴形、圆形、矩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菱形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显示区和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三数据线输入电压,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四数据线输入电压,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三伽玛曲线,所述第三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三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三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或者,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一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一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2801807190000031
式中,
L2’——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
L2——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所述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第四伽玛曲线,所述第四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四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四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或者,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二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二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L1’=L1
式中,
L1’——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
L1——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所述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且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五伽玛曲线,所述第五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五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均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五伽玛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第六伽玛曲线,所述第六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六伽玛曲线与所述第五伽玛曲线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六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或者,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五伽玛曲线、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三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三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五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2801807190000061
式中,
L3’——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对应的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
L3——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φ——所述偏光结构的透光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邻接的第一区域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显示基板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子显示区被所述偏光结构覆盖,所述第四子显示区未被所述偏光结构覆盖;
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的第一伽玛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对应的第二伽玛曲线,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第七伽玛曲线,所述第七伽玛曲线为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所述第二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七伽玛曲线均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七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
或者,
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伽玛曲线、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前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第四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四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一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五数据线输入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对应关系为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第八伽玛曲线,所述第八伽玛曲线为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所述第一伽玛曲线、所述第二伽玛曲线及所述第八伽玛曲线均不同;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确定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在所述第八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所述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
或者,
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伽玛曲线、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对应的目标显示亮度与经过所述偏光结构后的显示亮度的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第五显示亮度;
确定所述第五显示亮度在所述第二伽玛曲线上对应的电压,该电压即为第六数据线输入电压。
16.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显示区和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显示区的目标显示亮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输入电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显示亮度以及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对应的显示亮度与数据线输入电压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第二数据线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不同。
17.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感光器件以及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
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及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显示区和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及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的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覆盖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且未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大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基板的透光率,所述第一显示区下方设置有感光器件;
所述感光器件可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发射或者采集光线。
CN201910471630.XA 2019-05-31 2019-05-31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10767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630.XA CN110767140B (zh) 2019-05-31 2019-05-31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PCT/CN2019/115853 WO2020238026A1 (zh) 2019-05-31 2019-11-06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630.XA CN110767140B (zh) 2019-05-31 2019-05-31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7140A CN110767140A (zh) 2020-02-07
CN110767140B true CN110767140B (zh) 2021-02-26

Family

ID=6932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1630.XA Active CN110767140B (zh) 2019-05-31 2019-05-31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7140B (zh)
WO (1) WO20202380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4306B (zh) * 2020-04-07 2022-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11724732B (zh) * 2020-06-17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0635A (zh) * 2017-10-27 2018-0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8376696A (zh) * 2017-09-30 2018-08-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显示屏
CN109192759A (zh) * 2018-08-29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19062236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208861990U (zh) * 2018-10-31 2019-05-14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09767699A (zh) * 2019-03-12 2019-05-17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5573A (ja) * 1998-07-16 2000-02-02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5479808B2 (ja) * 2009-08-06 2014-04-2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9239421B2 (en) * 2011-03-30 2016-0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CN105096896B (zh) * 2015-09-18 2017-1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伽马电压调节方法及装置
KR102402421B1 (ko) * 2017-09-11 2022-05-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데이터 보상 방법
CN108666354A (zh) * 2018-05-14 2018-10-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648683B (zh) * 2018-06-29 2021-07-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6696A (zh) * 2017-09-30 2018-08-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及显示屏
WO2019062236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07610635A (zh) * 2017-10-27 2018-0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9192759A (zh) * 2018-08-29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208861990U (zh) * 2018-10-31 2019-05-14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09767699A (zh) * 2019-03-12 2019-05-17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38026A1 (zh) 2020-12-03
CN110767140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9604B2 (en) Array substrate,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US10991767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29261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93417B (zh) 触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10906490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09505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767710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7499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3168720A1 (en) Lcd panel,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hoto-sensing control
US20180275809A1 (en)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1752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portion
CN110767140B (zh)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3764491B (zh)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6112683A1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WO2016206245A1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20210335910A1 (en) Pixel array,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US2021015148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59125B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220152335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10610686B (zh) 显示调节方法、装置、芯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67711A (zh) Oled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28093B (zh) 顯示面板
CN11380914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0321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96550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Kun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Assignor: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15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equipment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30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