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7860A -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7860A
CN110757860A CN201911175002.3A CN201911175002A CN110757860A CN 110757860 A CN110757860 A CN 110757860A CN 201911175002 A CN201911175002 A CN 201911175002A CN 110757860 A CN110757860 A CN 110757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tire
transfer ring
area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50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守涛
邬成亮
姜春晖
刘坤
董敏
秦丹
邵先德
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sna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50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78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7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78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6Accessories or details, e.g. membranes, transfer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2030/206A plurality of building drums being mounted on a fixture or supporting device, e.g. turret or turn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包括带束层鼓区域、成型鼓区域、缠绕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成型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沿水平方向设于胎体传递环底座左右两侧,带束层鼓区域和缠绕鼓区域沿竖直方向设于成型鼓区域前后两侧;胎胚传递环横梁和带束层传递环横梁沿竖直方向架空设置在成型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之间;胎体传递环底座装设有胎体传递环,胎胚传递环横梁挂设有胎胚传递环,带束层传递环横梁挂设有带束层传递环。上述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解决了旋转四鼓成型机横向布局的弊端,大大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胎体传递环与架空的带束层传递环、胎胚传递环的运动无重叠,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成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程机械轮胎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小规格工程胎市场火热,常规工程胎成型机生产效率难以满足订单的需求。
对于全钢中小规格工程子午轮胎的成型,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一次法成型工艺,常用的成型机有两鼓工程胎成型机和旋转式四鼓工程胎成型机。旋转式四鼓工程胎成型机的四个鼓一字排开,其中两个成型鼓可半周旋转,左侧的成型鼓用于轮胎的成型,右侧的成型鼓用于胎胚的胎面缠绕。轮胎成型与胎面缠绕两个成型工序,两个成型鼓的轮胎成型和胎面挤出缠绕生产时序冲突,左侧的成型鼓只有等待右侧的胎胚缠绕完后才能进行胎体筒的定位工序,必须在完成其中一个时序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的进行,成型鼓闲置率高,生产效率低,成型机产能利用率极低,且采用一字并列式布局,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将成型工序与缠绕工序分开、两者互不等待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能利用率、减小占地面积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解决了旋转四鼓成型机横向布局的弊端,大大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胎体传递环与架空的带束层传递环、胎胚传递环的运动无重叠,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包括带束层鼓区域、成型鼓区域、缠绕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成型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沿水平方向设于胎体传递环底座左右两侧,带束层鼓区域和缠绕鼓区域沿竖直方向设于成型鼓区域前后两侧;胎胚传递环横梁和带束层传递环横梁沿竖直方向架空设置在成型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之间;胎体传递环底座装设有胎体传递环,胎胚传递环横梁挂设有胎胚传递环,带束层传递环横梁挂设有带束层传递环。
优选地,胎胚传递环横梁上部设有用以实现胎胚传递环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直线导轨,胎胚传递环安装在胎胚传递环横梁下方的滑鞍以实现胎胚传递环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优选地,胎胚传递环横梁和带束层传递环横梁分别为相平行的空中龙门桁架架构和空中桁架架构,胎胚传递环和带束层传递环分别倒挂安装在空中龙门桁架架构和空中桁架架构。
优选地,带束层鼓区域设于成型鼓区域前侧,缠绕鼓区域设于成型鼓区域后侧,胎体贴合鼓区域设于成型鼓区域右侧。
优选地,带束层鼓区域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带束层鼓和带束层鼓机箱,带束层鼓和带束层鼓机箱滑动安装在带束层鼓机箱底座,带束层鼓的前侧设有由左向右依次布置的胎面搬运装置、胎面供料架和带束层供料架。
优选地,胎体传递环底座后侧设有胎圈预置装置,胎圈预置装置落地安装并采用左右独立的双盘支撑机构以实现左右钢圈的同时装载。
优选地,胎体传递环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扩口环、左胎圈环、胎体环和右胎圈环,右胎圈环和左胎圈环相独立以实现右胎圈环和左胎圈环的单独独立运动。
优选地,缠绕鼓区域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缠绕鼓和缠绕鼓机箱,成型鼓区域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成型鼓和成型鼓机箱,成型鼓和成型鼓机箱滑动安装在胎体传递环底座,缠绕鼓和成型鼓之间设有缠绕鼓后压车。
优选地,胎体贴合鼓区域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胎体贴合鼓和贴合鼓机箱,胎体贴合鼓和贴合鼓机箱在胎体鼓操作平台固定安装。优选地,成型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之间设有用以实现自动摆转及翻胎的卸胎装置,卸胎装置架空式安装。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包括带束层鼓区域、成型鼓区域、缠绕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带束层鼓区域和缠绕鼓区域沿竖直方向布置于成型鼓区域的前后两侧也即前侧与后侧、或后侧与前侧,成型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沿水平方向布置于胎体传递环底座的左右两侧也即左侧与右侧、或右侧与左侧,带束层传递环横梁和胎胚传递环横梁均沿竖直方向架空布置于成型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之间,胎体传递环底座设有胎体传递环,带束层传递环横梁设有带束层传递环,胎胚传递环横梁设有胎胚传递环。该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相较于传统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而言,第一,改变了原先带束层鼓区域、成型鼓区域、缠绕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的一字水平布置的方式,将带束层鼓区域和缠绕鼓区域布置在成型鼓区域的前后方向,将成型鼓区域和胎体贴合鼓区域布置在胎体传递环底座的左右方向;第二,辅以胎体传递环和架空的带束层传递环、胎胚传递环进行输送。其中,通过胎体传递环沿胎体传递环底座水平运动以实现胎体由胎体贴合鼓区域向成型鼓区域的输送,通过带束层传递环沿带束层传递环横梁竖直运动以实现带束层组件由带束层鼓区域向成型鼓区域的输送,通过胎胚传递环沿胎胚传递环横梁竖直运动以实现胎胚由成型鼓区域向缠绕鼓区域的输送,解决了旋转四鼓成型机横向布局的弊端,大大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将成型工序与缠绕工序分开、两者互不等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带束层传递环和胎胚传递环的轨道架空且与胎体传递环的运动无重叠,不会阻碍胎体传递环的运动,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胎侧导开装置、2-主供料架、3-胎体压辊、4-贴合鼓机箱、5-胎体贴合鼓、6-胎体鼓操作平台、7-胎体传递环、8-胎圈预置装置、9-胎体传递环底座、10-卸胎装置、11-翻胎装置、12-胎胚传递环横梁、13-胎胚传递环、14-缠绕鼓、15-缠绕机机头、16-胶条输送装置、17-缠绕鼓机箱、18-胶条冷却装置、19-挤出机、20-缠绕鼓后压车、21-成型鼓后压车、22-成型鼓、23-成型鼓机箱、24-带束层传递环、25-带束层鼓操作平台、26-带束层鼓机箱、27-带束层鼓、28-带束层鼓滚压装置、29-胎面搬运装置、30-胎面供料架、31-带束层供料架、32-带束层导开装置、33-带束层鼓机箱底座、34-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5-带束层鼓区域、36-成型鼓区域、37-缠绕鼓区域、38-胎体贴合鼓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基于现有传统的旋转四鼓成型机进行改进,改变原有的四个鼓区域的布局结构,使得四个鼓区域不再一字型水平布置,以此解决旋转四鼓成型机横向布局的弊端并降低设备占地面积。
具体而言,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沿水平方向设于胎体传递环底座9的左右两侧,也即成型鼓区域36可选的设置在胎体传递环底座9的左侧或右侧、胎体贴合鼓区域38可选的设置在胎体传递环底座9的右侧或左侧,只需使得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分别位于胎体传递环底座9的左右两对面侧即可;带束层鼓区域35和缠绕鼓区域37沿竖直方向设于成型鼓区域36前后两侧,也即带束层鼓区域35可选的设置在成型鼓区域36的前侧或后侧、缠绕鼓区域37可选的设置在成型鼓区域36的后侧或前侧,只需使得带束层鼓区域35和缠绕鼓区域37分别位于成型鼓区域36的前后两对面侧即可。
除此以外,带束层鼓区域35、成型鼓区域36、缠绕鼓区域37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布局结构紧凑以减小占地面积的同时,在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之间并列设置相平行的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和胎胚传递环横梁12,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和胎胚传递环横梁12均沿竖直方向架空设置。其中,胎体传递环底座9装设有可沿胎体传递环底座9滑动的胎体传递环7,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挂设有可沿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滑动的带束层传递环24,胎胚传递环横梁12挂设有可沿胎胚传递环横梁12滑动的胎胚传递环13。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改变布局结构后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胎体传递环7沿胎体传递环底座9滑动并将胎体贴合鼓区域38提供的胎体输送至成型鼓区域36,带束层传递环24沿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滑动并将带束层鼓区域35提供的带束层组件输送至成型鼓区域36,胎胚传递环13沿胎胚传递环横梁12滑动并将成型鼓区域36提供的胎胚输送至缠绕鼓区域37。
需要强调的是,该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相较于传统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而言,改变了原先四个鼓区域一字水平布置的方式,将带束层鼓区域35和缠绕鼓区域37布置在成型鼓区域36的前后方向,将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布置在胎体传递环底座9的左右方向,并辅以胎体传递环7、带束层传递环24和胎胚传递环13的输送作用,解决了旋转四鼓成型机横向布局的弊端,大大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将成型工序与缠绕工序分开、两者互不等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在此基础上,不同于传统方式中设置在地面的单向或正交轨道,胎胚传递环横梁12和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采用架空式安装,胎体传递环底座9设置在地面,两种轨道无重叠,确保胎体传递环7的运动无障碍。
在本实施例中,胎体传递环7可采用四个环一体的形式,但是右胎圈环不能在胎体鼓右侧等待,即无法完成在胎体贴合鼓区域38的胎体贴合鼓5贴合肩垫胶的工艺要求。本实施例中的胎体传递环7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扩口环、左胎圈环、胎体环和右胎圈环,右胎圈环和左胎圈环相独立。换句话说,右胎圈环独立于其它三个环,即左胎圈环和右胎圈环可单独独立运动,在肩垫胶贴合前,右胎圈环可移动至胎体贴合鼓区域38的胎体贴合鼓5右侧等待位,贴合完肩垫胶后,左胎圈环和右胎圈环同时移动完成胎体组件的取放。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胎胚传递环横梁12上部设有直线导轨,胎胚传递环13安装在胎胚传递环横梁12下方的滑鞍。也就是说,胎胚传递环13沿胎胚传递环横梁12在竖直方向前后自由移动,胎胚传递环横梁12沿直线导轨在水平方向左右自由移动,以此实现胎胚传递环13同时完成轴向与径向的运动。
示例性的,胎胚传递环横梁12和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分别为相平行的空中龙门桁架架构和空中桁架架构,胎胚传递环13和带束层传递环24分别倒挂安装在空中龙门桁架架构和空中桁架架构。具体而言,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采用空中桁架架构,导轨置于空中,与胎体传递环底座9无交叉重叠,不会阻碍胎体传递环底座9上的部件的横向自由移动,其中带束层传递环24以导轨为导向,伺服电机为动力完成带束层组件由带束层鼓区域35到成型鼓区域36的传递;胎胚传递环横梁12采用空中龙门桁架架构,导轨置于空中,有轴向动力装置与径向动力装置,与胎体传递环底座9无交叉重叠,不会阻碍胎体传递环底座9上的部件的横向自由移动,其中胎胚传递环13以导轨为导向,伺服电机为动力,能完成胎胚由成型鼓区域36到缠绕鼓区域37的传递。其中,由胎胚传递环13同时完成轴向与径向的运动,成型鼓区域36的成型鼓22与缠绕鼓区域37的缠绕鼓14无需移动,设备维护简单,定位精度高。
与此类似的,位于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右侧的胎胚传递环横梁12采用架空式安装且中心与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主机中心垂直布置,带束层传递环24与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采用相似的倒挂式滑动连接,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带束层鼓区域35设于成型鼓区域36前侧,缠绕鼓区域37设于成型鼓区域36后侧,胎体贴合鼓区域38设于成型鼓区域36右侧,带束层鼓区域35与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主机中心平行布置,带束层鼓机箱底座33与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主机中心平行布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带束层鼓区域35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带束层鼓27和带束层鼓机箱26,带束层鼓27和带束层鼓机箱26滑动安装在带束层鼓机箱底座33,带束层鼓27与带束层传递环24同轴。除此以外,带束层鼓区域35还包括带束层鼓操作平台25、带束层鼓滚压装置28、胎面搬运装置29、胎面供料架30、带束层供料架31和带束层导开装置32。
示例性的,带束层鼓27安装在带束层鼓机箱26的右侧,带束层鼓操作平台25安装在带束层鼓27的后侧,与带束层鼓27轴线平行,带束层供料架31安装在带束层鼓27的前侧且中心线与带束层鼓27的中心线重合,带束层滚压装置28安装在带束层鼓27的前侧且位于带束层供料架31的下部,带束层导开装置32设于带束层供料架31周围的左侧、右侧和前侧,胎面供料架30安装在带束层鼓27的前侧且位于带束层供料架31的左侧,胎面搬运装置29安装在带束层鼓27的前侧且位于胎面供料架30的左侧。
在本实施例中,带束层鼓27和带束层鼓机箱26组成的装配体可在带束层鼓机箱底座33上左右自由移动,在带束层组件的输送过程中,带束层鼓27和带束层鼓机箱26组成的装配体沿带束层鼓机箱底座33向右滑动并将带束层组件输送至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带束层传递环24再将带束层组件沿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向下输送至中部位置。
除此以外,胎面供料架30布置在带束层鼓27的前侧,使得带束层鼓区域35与成型鼓区域36之间无供料架,带束层鼓区域35与成型鼓区域36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小,带束层鼓区域35的操作者可兼顾成型鼓区域36工作状态的观察,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胎面搬运装置29在伺服电机驱动下,自动完成由百叶车至胎面供料架30的胎面搬运,且配有自动巡边系统,可保证每条胶料的中心精度,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其中,带束层供料架31还可采用一层带束层一个工位、左右一字排开的方式,但是操作者需要在完成一层贴合后移动一个工作位置,不便于操作,且横向占地面积大。而本实施例中的带束层供料架31采用左三与右三的双工位六层布局,其中五层为带束层,一层为胎面基部胶预留,操作工完成三层带束层的贴合后移动至下一工位贴合,操作简单。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成型鼓区域36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成型鼓22和成型鼓机箱23,成型鼓22安装在胎体传递环7的左侧,成型鼓机箱23设于成型鼓22的左侧,成型鼓后压车21安装在成型鼓22的后侧。成型鼓22和成型鼓机箱23滑动安装在胎体传递环底座9,成型鼓22与胎体传递环7同轴。除此以外,成型鼓区域36还包括成型鼓后压车21,成型鼓后压车21的中心线与成型鼓22的中心线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成型鼓22和成型鼓机箱23组成的装配体可在胎体传递环底座9上左右自由移动,在胎体的输送过程中,胎体传递环7将胎体由胎体贴合鼓区域38取出并沿胎体传递环底座9向左输送至中部位置,成型鼓22和成型鼓机箱23组成的装配体沿胎体传递环底座9向右滑动并从中部位置取出胎体后,向左滑动返回工作位置;进一步,待带束层组件输送至中部位置后,带有胎体的成型鼓22和成型鼓机箱23组成的装配体沿胎体传递环底座9向右滑动并从中部位置取出带束层组件后,向左滑动返回工作位置。
胎体贴合鼓区域38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胎体贴合鼓5和贴合鼓机箱4,胎体贴合鼓5和贴合鼓机箱4固定安装在胎体鼓操作平台6,胎体贴合鼓5与胎体传递环7同轴。除此以外,胎体贴合鼓区域38还包括帘布、内衬层、胎侧导开装置1、主供料架2、胎体压辊3、胎圈预置装置8和胎体传递环底座9。
其中,胎圈预置装置8位于胎体传递环底座9的后侧,胎圈预置装置8可采用空中桁架结构、横跨胎体传递环底座9和采用可涨缩的支撑盘承载钢丝圈的方式,也可采用落实式安装的方式。当采用落实式安装的方式时,胎圈预置装置8落地安装并采用左右独立的双盘支撑机构,可同时装载左右钢圈,无需依次顺序上,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维护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胎体鼓操作平台6与带束层鼓操作平台25的作用相同,分别位于胎体贴合鼓5和带束层鼓27的后侧,在布局结构紧凑的同时,便于操作者操作。
示例性的,胎体贴合鼓区域38和成型鼓区域36的主机中心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胎体传递环底座9水平布置,胎体贴合鼓5、成型鼓22与胎体传递环7同轴线,胎体贴合鼓5安装在胎体传递环7的右侧,贴合鼓机箱4安装在胎体贴合鼓5的右侧,主供料架2安装在胎体贴合鼓5的前侧且中心线与胎体贴合鼓5的中心线重合,胎体压辊3安装在主供料架2的下部且中心线与胎体贴合鼓5的中心线重合,帘布、内衬层和胎侧导开装置1均布在主供料架2的右侧,工作时移动到主供料架2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胎体贴合鼓5为固定不移动,依靠胎体传递环7移动取胎胚,夹取过程有尾架支撑,定位精度高,由于机箱不移动,设备维护简单。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缠绕鼓区域37包括缠绕鼓14、缠绕机机头15、胶条输送装置16、缠绕鼓机箱17、胶条冷却装置18、挤出机19和缠绕鼓后压车20。
在本实施例中,在完成胎面缠绕后,需要人工贴合胎侧护胶胶料,然后由缠绕鼓后压车20完成滚压。
示例性的,缠绕鼓区域37位于成型鼓区域36的后侧和胎体鼓贴合区域38的左侧,缠绕鼓区域37与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主机中心平行布置。
其中,缠绕鼓14设于成型鼓区域36后侧且与成型鼓区域36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主机中心平行布置,缠绕鼓机箱17设于缠绕鼓14左侧,缠绕鼓机箱17和缠绕鼓14通过法兰直接连接并与缠绕鼓14同轴心,缠绕鼓后压车20设于缠绕鼓14前侧,缠绕机机头15设于缠绕鼓14后侧,胶条输送装置16设于缠绕机机头15前侧,胶条冷却装置18设于缠绕鼓机箱17后侧,挤出机19设于缠绕鼓机箱17左侧。
除此以外,成型鼓区域36与胎体贴合鼓区域38之间设有用以实现自动摆转及翻胎的卸胎装置10,卸胎装置10架空式安装,卸胎装置10的运动轨迹与胎体传递环底座9垂直;卸胎装置10后侧设有翻胎装置11,翻胎装置1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卸胎装置10在变频电机驱动下,完成修胎位置与翻胎小车之间的径向移动。具体卸胎过程:胎胚传递环13在胎胚传递环横梁12的轴向动力装置驱动下移动胎胚至卸胎装置10的拖胎臂上,在拖胎臂上完成修胎工作,然后拖胎臂摆转,将胎胚放置翻胎装置11上。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实现过程,现给出一种具体使用时的工艺步序:
1)在胎体贴合鼓区域38的胎圈预置装置8上人工放置胎圈,由胎体传递环7中的夹持环夹持左右胎圈至等待位;
2)在胎体贴合鼓区域38的胎体贴合鼓5上进行内衬层、胎侧、帘布、上胶芯、垫胶等胶料的贴合,并根据不同工艺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滚压;
3)胎体传递环7从等待位置进入胎体筒组件的接取位,接取胎体筒;
4)胎体传递环7接取胎体筒及胎圈从胎体鼓区域38移动到成型鼓区域36,成型鼓22从成型工位移动到胎胚接取工位,接取胎胚后,胎体传递环7移动到等待位,成型鼓22移动到工作位;
5)在带束层鼓区域35的带束层鼓27上进行带束层的贴合、滚压;
6)带束层鼓27移动到带束层接取位,带束层传递环24接取带束层组件后,径向移动到成型鼓区域36的带束层接取位;
7)成型鼓区域36的成型鼓22移动到带束层接取位,充气定型,带束层传递环24移动到等待位;
8)成型鼓22与胎胚移动到成型滚压位置,进行轮胎的反包成型及胎胚滚压;
9)胎胚传递环13通过胎胚传递环横梁12实现轴向与径向的移动,由等待位移动胎胚接取位置,从成型鼓22上取下胎胚,然后接取胎胚移动到缠绕鼓14上,进行轮胎的二次充气定型;
10)在缠绕鼓区域37上缠绕机机头15、胶条输送装置16、胶条冷却装置18、挤出机19共同完成胎面的缠绕,缠绕完后,由缠绕鼓后压车20完成胎侧护胶的滚压;
11)胎胚传递环13通过胎传递环横梁12实现轴向与径向的移动,由等待位移动胎胚接取位置,从缠绕鼓14上取下胎胚,然后接取胎胚移动到卸胎装置10上,完成卸胎;
12)由翻胎装置11上完成胎胚的平放;
13)以上胎体贴合鼓区域38、带束层鼓区域35、成型鼓区域36、缠绕鼓区域37循环工作。
在胎胚传递环13和胎胚传递环横梁12更具体的过程中:胎胚传递环横梁12在径向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胎胚传递环13由等待位移动至胎体传递环底座9宽度方向中心线;再在轴向动力装置驱动下,移动至成型鼓22左右中心线上夹取胎胚,并将胎胚移至成型鼓22右侧;然后在径向动力装置驱动下,胎胚传递环13夹取胎胚移动至缠绕鼓14右侧;再在轴向动力装置驱动下,胎胚传递环13移动胎胚至缠绕鼓14左右中心线上放下胎胚,缠绕鼓14完成胎胚定型后,胎胚传递环13移动至等待位等待下一条胎。期间胎胚传递环13可同时完成轴向与径向移动的动作,成型鼓区域36的成型鼓22与缠绕鼓区域37的缠绕鼓14无需移动,设备维护简单,定位精度高。
在本实施例中,带束层鼓区域35、成型鼓区域36和缠绕鼓区域37依次前中后平行布置,带束层传递环24径向移动传递带束层组件,胎胚传递环13轴向与径向同时移动传递胎胚到缠绕鼓14上,解决了旋转四鼓横向布局的弊端,大大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带束层传递环24位于胎体贴合鼓5与成型鼓22中间,且采用架空式横梁安装,在完成胎体组件传递后,带束层组件可直接传递,成型时序不用等待,实现了成型的时序连续性,大大提高了成型效率;架空的带束层传递环24和胎胚传递环13与胎体传递环底座9无交叉重叠,不会阻碍胎体传递环7与成型鼓机箱23的横向自由移动;能同时满足预裁胎面与缠绕胎面的功能需求,采用预裁胎面胶料成型工艺时,胎面供料架30位于带束层鼓27前侧,采用胎面自动搬运,可实现胎面自动上料;采用胎面在线挤出缠绕时,胎胚在完成成型滚压后,由胎胚传递环13将未缠绕胎胚直接传递到缠绕鼓14上,解决了成型滚压与胎面缠绕成型时序叠加的难题;流水线式成型,提升了设备产能利用率。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包括带束层鼓区域(35)、成型鼓区域(36)、缠绕鼓区域(37)和胎体贴合鼓区域(38),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鼓区域(36)和所述胎体贴合鼓区域(38)沿水平方向设于胎体传递环底座(9)左右两侧,所述带束层鼓区域(35)和所述缠绕鼓区域(37)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成型鼓区域(36)前后两侧;
胎胚传递环横梁(12)和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沿竖直方向架空设置在所述成型鼓区域(36)和所述胎体贴合鼓区域(38)之间;
所述胎体传递环底座(9)装设有胎体传递环(7),所述胎胚传递环横梁(12)挂设有胎胚传递环(13),所述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挂设有带束层传递环(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胚传递环横梁(12)上部设有用以实现所述胎胚传递环(13)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直线导轨,所述胎胚传递环(13)安装在所述胎胚传递环横梁(12)下方的滑鞍以实现所述胎胚传递环(13)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胚传递环横梁(12)和所述带束层传递环横梁(34)分别为相平行的空中龙门桁架架构和空中桁架架构,所述胎胚传递环(13)和所述带束层传递环(24)分别倒挂安装在所述空中龙门桁架架构和所述空中桁架架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鼓区域(35)设于所述成型鼓区域(36)前侧,所述缠绕鼓区域(37)设于所述成型鼓区域(36)后侧,所述胎体贴合鼓区域(38)设于所述成型鼓区域(36)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鼓区域(35)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带束层鼓(27)和带束层鼓机箱(26),所述带束层鼓(27)和所述带束层鼓机箱(26)滑动安装在带束层鼓机箱底座(33),所述带束层鼓(27)的前侧设有由左向右依次布置的胎面搬运装置(29)、胎面供料架(30)和带束层供料架(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传递环底座(9)后侧设有胎圈预置装置(8),所述胎圈预置装置(8)落地安装并采用左右独立的双盘支撑机构以实现左右钢圈的同时装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传递环(7)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设置的扩口环、左胎圈环、胎体环和右胎圈环,所述右胎圈环和所述左胎圈环相独立以实现所述右胎圈环和所述左胎圈环的单独独立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鼓区域(37)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缠绕鼓(14)和缠绕鼓机箱(17),所述成型鼓区域(36)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成型鼓(22)和成型鼓机箱(23),所述成型鼓(22)和所述成型鼓机箱(23)滑动安装在所述胎体传递环底座(9),所述缠绕鼓(14)和所述成型鼓(22)之间设有缠绕鼓后压车(2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贴合鼓区域(38)包括通过法兰同轴连接的胎体贴合鼓(5)和贴合鼓机箱(4),所述胎体贴合鼓(5)和所述贴合鼓机箱(4)在胎体鼓操作平台(6)固定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区域(36)和所述胎体贴合鼓区域(38)之间设有用以实现自动摆转及翻胎的卸胎装置(10),所述卸胎装置(10)架空式安装。
CN201911175002.3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Pending CN1107578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5002.3A CN110757860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5002.3A CN110757860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7860A true CN110757860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9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5002.3A Pending CN110757860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78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553A (zh) * 2021-09-02 2021-10-01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仿形缠绕方式制作轮胎胎面的方法、产品、设备、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553A (zh) * 2021-09-02 2021-10-01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仿形缠绕方式制作轮胎胎面的方法、产品、设备、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81401C2 (ru) Одноступенчатая двухбарабанная формовочн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й шины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шины
US4473427A (en) Radial tire manufacture apparatus
CN101372155B (zh) 制造轮胎胎胚的三鼓成型机及其方法
CN102371696B (zh) 全钢丝载重子午胎一次法三鼓成型方法
CN104175584B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两次法四鼓成型机
US20140374026A1 (en) Three drum tire-forming machine and material-conveying method therefor
US822583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ires
CN204209983U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机
CN103707537A (zh) 新型高效率轿车子午胎成型设备
CN201102312Y (zh) 制造轮胎胎胚的三鼓成型机
CN203651014U (zh) 新型高效率轿车子午胎成型设备
CN103496182A (zh) 一种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方法和成型机
CN203592694U (zh) 一种应用两次法生产子午线轮胎的一段成型机
CN111086252A (zh) 一种全钢工程胎两次法双工位一体成型机
CN110757860A (zh)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CN114179413A (zh) 轮胎成型机
JP2002240162A (ja) タイヤの一次成型方法及び装置
CN211054452U (zh)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CN114211796A (zh) 巨型轮胎成型机
CN211054453U (zh) 一种全钢三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CN216635500U (zh) 轮胎成型机
US1026591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carcass for a pneumatic vehicle tire
CN110901119A (zh) 一种全钢三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CN211942201U (zh) 一种全钢工程胎两次法双工位一体成型机
CN217777863U (zh) 巨型轮胎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