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8233A -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8233A
CN101058233A CN 200610025760 CN200610025760A CN101058233A CN 101058233 A CN101058233 A CN 101058233A CN 200610025760 CN200610025760 CN 200610025760 CN 200610025760 A CN200610025760 A CN 200610025760A CN 101058233 A CN101058233 A CN 101058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tolerance
tyre
moulding
automat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257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学锋
苏红斌
章万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yre Rubber (group) Rug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yre Rubber (group) Rug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yre Rubber (group) Rug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yre Rubber (group) Rugao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02576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58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8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8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它包括带束鼓、贴合鼓、成型A鼓、成型B鼓,带束鼓上贴合所有的带束层及小胎面,贴合鼓上贴合窄复合件、胶片、包布、内衬层、帘布等,成型鼓将带束鼓与贴合鼓上的部件进行合成,最后采用胎面缠绕机缠绕胎面形成轮胎胎胚。本发明通过转盘对两只成型鼓进行不断切换,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适用于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中。

Description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轮胎加工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轮胎成型过程中,通常采用带束鼓和贴合鼓两个鼓配合生产。其中,带束鼓用于贴合带束层,而在贴合鼓上不仅要贴合窄复合件、胶片、包布、内衬层及帘布,还要对带束鼓及贴合鼓进行压合。压合形成的轮胎胎胚仍需在贴合鼓上进行胎面缠绕,最后对轮胎进行反包并卸胎。这种加工方法的缺点是:由于贴合鼓上需完成的操作工序过多,形成生产瓶颈,从而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通过增加两只成型鼓(成型A鼓与成型B鼓)压合带束鼓与贴合鼓上的部件,并在其上对轮胎胎胚进行胎面缠绕,从而大大简化传统加工方法中贴合鼓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发明还通过大转盘对两只成型鼓进行不断切换,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在带束鼓上贴合带束层及小胎面。
第一步:按照施工设计尺寸涨开带束鼓直径;
第二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一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公差±2.0mm;
第三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二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公差±2.0mm;若夹胶尺寸过小,可手工贴合夹胶;
第四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三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公差±2.0mm;若夹胶尺寸过小,可手工贴合夹胶;
第五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四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公差±2.0mm;
第六步:通过导开装置贴合小胎面;
(二)在贴合鼓上贴合窄复合件、胶片、包布、内衬层、帘布。
第一步:按照施工设计尺寸涨开贴合鼓直径;
第二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窄复合件(胎侧子口);
第三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内衬层;
第四步:通过机头前方架子人工贴合各种胶片;
第五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帘布并通过专用接头机对帘布接头进行拼接,帘布接头公差为不超过±2.0mm;
第六步:自动启动传递环夹持胎圈并传递到贴合鼓,公差±1.0mm;
(三)在成型鼓上将带束鼓与贴合鼓上的部件进行合成。
第一步:自动启动传递环将贴合鼓上所有的贴合部件传送到成型A鼓,撑块同时撑起,公差±1.0mm;
第二步:手动贴合垫胶以及其他需要贴合的部件、公差为不超过±1.0mm;
第三步:通过大的转盘将成型A鼓进行180°旋转;
第四步:自动启动带束传递环将带束鼓上的部件传递到成型A鼓,中心重合度公差为不超过±1.0mm;贴合鼓、带束鼓同时开始下一条轮胎的贴合。
第五步:启动后压辊装置进行压合;压力为3.0~5.5公斤;与此同时,自动启动传递环将贴合鼓上所有的贴合部件传送到成型B鼓,撑块同时撑起;
第六步:通过大的转盘将成型A鼓再次进行180°旋转;
(四)在胎面缠绕机上缠绕胎面形成轮胎胎胚。
第一步:启动胎面缠绕设备,将胶条贴在小胎面上开始进行缠绕,缠绕速度10~40m/min,胶片挤出温度≤110℃,冷却后胶片温度≤60℃,成型B鼓做同(三)中第四步的内容;
第二步:胎面缠绕结束后自动退出,通过大的转盘将成型A鼓再次进行180°旋转;
第三步:通过传递环在成型A鼓上将轮胎卸下。
成型B鼓完成与成型A鼓相同的内容后,最后也通过传递环在成型B鼓上将轮胎卸下。
本发明使用四个鼓协调配合生产,四个鼓分别为:带束鼓、贴合鼓、成型A鼓和成型B鼓。带束鼓上贴合所有的带束层及小胎面,贴合鼓上贴合窄复合件(胎侧子口)、胶片、包布、内衬层、帘布等,成型鼓是将带束鼓与贴合鼓上的部件进行合成,然后采用胎面缠绕机缠绕胎面,从而形成轮胎胎胚。
在本发明中,步骤(一)与步骤(二)可以同时进行。在带束鼓上贴合带束层及小胎面完成的同时,在贴合鼓上贴合窄复合件、胶片、包布、内衬层、帘布也已完成,然后通过成型鼓将带束鼓与贴合鼓上的部件进行合成,最后采用胎面缠绕机缠绕胎面,从而形成轮胎胎胚。在对成型A鼓进行压合的同时,在带束鼓上第二轮贴合部件已进行贴合;同样,在贴合鼓上贴合窄复合件、胶片、包布、内衬层、帘布。带束鼓和贴合鼓均完成后,再供成型B鼓进行压合。在本发明通过大的转盘对成型A鼓与B鼓进行不断切换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作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本发明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带束鼓上贴合四层带束层及小胎面。
第一步:按照施工设计尺寸涨开带束鼓直径,涨开的带束鼓直径为1400mm,公差为不超过±1.0mm;
第二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一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第一层带束层为宽360mm、厚2.5mm;公差为不超过±2.0mm;
第三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二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第二层带束层为宽300mm、厚2.5mm、公差为不超过±2.0mm;若夹胶尺寸过小可手工贴合夹胶;
第四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三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第三层带束层为宽260mm、厚1.8mm;公差为不超过±2.0mm;若夹胶尺寸过小可手工贴合夹胶;
第五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四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第四层带束层为宽320mm、厚1.8mm;公差为不超过±2.0mm;
第六步:通过导开装置贴合小胎面,小胎面为宽400mm、厚3.0mm,公差为不超过±3.0mm;
在贴合鼓上贴合窄复合件、胶片、包布、内衬层、帘布。
第一步:按照施工设计尺寸涨开贴合鼓直径,涨开的贴合鼓直径为605mm,公差为不超过±1.0mm;
第二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窄复合件,窄复合件为宽500mm,公差为不超过±3.0mm;
第三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内衬层,内衬层为宽1160mm,公差为不超过±5.0mm;
第四步:通过机头前方架子人工贴合各种胶片、包布,胶片为宽500mm、包布为宽200mm,公差为不超过±5.0mm;
第五步: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帘布,并通过专用接头机对接头进行拼接,帘布为宽1600mm;帘布接头公差为不超过±2.0mm。
第六步:自动启动传递环夹持胎圈并传递到贴合鼓,公差为不超过±1.0mm;
在成型鼓上将带束鼓与贴合鼓上的部件进行合成。
第一步:自动启动传递环将贴合鼓上所有的贴合部件传送到成型A鼓,撑块同时撑起,公差为不超过±1.0mm;
第二步:手动贴合垫胶以及其他需要贴合的部件,垫胶宽为378mm;公差为不超过±1.0mm;
第三步:通过大的转盘将成型A鼓进行180°旋转;
第四步:自动启动带束传递环将带束鼓上的部件传递到成型A鼓,中心重合度公差为不超过±1.0mm;与此同时,贴合鼓、带束鼓同时开始下一条轮胎的贴合;
第五步:启动后压辊装置进行压合,压力3.0~5.5公斤;与此同时,自动启动传递环将贴合鼓上所有的贴合部件传送到成型B鼓,撑块同时撑起;
第六步:通过大的转盘将成型A鼓再次进行180°旋转;
在胎面缠绕机上缠绕胎面形成轮胎胎胚。
第一步:启动胎面缠绕设备,将胶条贴在小胎面上开始进行缠绕,缠绕厚度最大为100mm,厚度公差为不超过±2.0mm,缠绕胎面重量公差为不超过±3%,宽度公差为不超过±10.0mm,缠绕速度为10~40m/min,胶片挤出温度≤110℃,冷却后胶片温度≤60℃;成型B鼓与成型A鼓做同样的内容;
第二步:胎面缠绕结束后自动退出,通过大的转盘将成型A鼓再次进行180°旋转;
第三步:通过传递环在成型A鼓上将轮胎卸下。同样,成型B鼓在胎面缠绕机上完成工作后,也通过传递环在成型A鼓上将轮胎卸下。本发明通过转盘对成型A鼓与B鼓进行不断切换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Claims (10)

1、一种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在带束鼓上贴合带束层及小胎面;
①涨开带束鼓直径;
②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一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
③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二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
④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三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
⑤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第四层带束层并进行定长;
⑥通过导开装置贴合小胎面;
(二)在贴合鼓上贴合窄复合件、胶片、包布、内衬层、帘布;
①涨开贴合鼓直径;
②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窄复合件;
③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内衬层;
④在机头前方架子上贴合各种胶片;
⑤通过导开装置自动贴合帘布,并通过接头机对帘布接头进行拼接;
⑥自动启动传递环夹持胎圈并传递到贴合鼓;
(三)在成型鼓上将带束鼓与贴合鼓上的部件进行合成;
①自动启动传递环将贴合鼓上所有的贴合部件传送到成型A鼓,撑块同时撑起;
②贴合垫胶以及其他需要贴合的部件;
③通过转盘将成型A鼓进行180°旋转;
④自动启动带束传递环将带束鼓上的部件传递到成型A鼓;与此同时,贴合鼓、带束鼓同时重新开始下一条轮胎的贴合;
⑤启动后压辊装置,进行压合;与此同时,在贴合鼓上第二轮贴合部件已贴合完成,自动启动传递环将贴合鼓上贴合部件传送到成型B鼓,撑块同时撑起;
⑥通过转盘将成型A鼓180°再次进行旋转;
(四)在胎面缠绕机上缠绕胎面形成轮胎胎胚;
①启动胎面缠绕设备,将胶条贴在小胎面上开始进行缠绕;与此同时,自动启动带束传递环将带束鼓上的部件传递到成型B鼓,在成型B鼓上完成与成型A鼓相同的步骤;
②胎面缠绕结束后自动退出,通过转盘将成型A鼓再次进行180°旋转;
③通过传递环在成型A鼓上将轮胎卸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涨开的带束鼓直径为1400mm,公差为不超过±1.0mm;第一层带束层为宽360mm、厚2.5mm;第二层带束层为宽300mm、厚2.5mm;第三层带束层为宽260mm、厚1.8mm;第四层带束层为宽320mm、厚1.8mm;公差均为不超过±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小胎面为宽400mm、厚3.0mm,公差为不超过±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涨开的贴合鼓直径为605mm,公差为不超过±1.0mm;窄复合件为宽500mm,公差为不超过±3.0mm;内衬层为宽1160mm,公差为不超过±5.0mm;胶片为宽500mm、包布为宽200mm,公差为不超过±5.0mm;帘布为宽1600mm;帘布接头公差为不超过±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传递环夹持胎圈并传递到贴合鼓的公差为不超过±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垫胶为宽378mm、公差为不超过±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带束鼓上的部件传递到成型A鼓后,中心重合度公差为不超过±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压合的压力为3.0~5.5公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缠绕厚度最大为100mm,厚度公差为不超过±2.0mm,缠绕胎面重量公差为不超过±3%,宽度公差为不超过±10.0mm,缠绕速度为10~40m/min,胶片挤出温度≤110℃,冷却后胶片温度≤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与步骤(二)同时进行。
CN 200610025760 2006-04-17 2006-04-17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1058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25760 CN101058233A (zh) 2006-04-17 2006-04-17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25760 CN101058233A (zh) 2006-04-17 2006-04-17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8233A true CN101058233A (zh) 2007-10-24

Family

ID=38864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25760 Pending CN101058233A (zh) 2006-04-17 2006-04-17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5823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7238A (zh) * 2010-05-20 2010-09-01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带束缠绕式五鼓全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工艺及装置
CN101934595A (zh) * 2009-07-02 2011-01-05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胎半鼓式三鼓一次法成型机
CN105172178A (zh) * 2015-08-27 2015-12-23 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带束层防漏贴的加工方法
CN105196584A (zh) * 2015-08-25 2015-12-30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胎胚内衬层接头开裂的方法
CN110861337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703098A (zh) * 2020-07-06 2020-09-25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钢丝圈半钢子午线轮胎成型工艺及生产线
CN113834457A (zh) * 2021-11-26 2021-12-24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布宽度测量方法以及钢丝圈包布缠绕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595A (zh) * 2009-07-02 2011-01-05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胎半鼓式三鼓一次法成型机
CN101934595B (zh) * 2009-07-02 2013-03-20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胎半鼓式三鼓一次法成型机
CN101817238A (zh) * 2010-05-20 2010-09-01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带束缠绕式五鼓全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工艺及装置
CN105196584A (zh) * 2015-08-25 2015-12-30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胎胚内衬层接头开裂的方法
CN105196584B (zh) * 2015-08-25 2017-05-17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胎胚内衬层接头开裂的方法
CN105172178A (zh) * 2015-08-27 2015-12-23 双钱集团(江苏)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带束层防漏贴的加工方法
CN110861337A (zh) * 2018-08-28 2020-03-06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托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703098A (zh) * 2020-07-06 2020-09-25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钢丝圈半钢子午线轮胎成型工艺及生产线
CN113834457A (zh) * 2021-11-26 2021-12-24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布宽度测量方法以及钢丝圈包布缠绕方法
CN113834457B (zh) * 2021-11-26 2022-02-22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布宽度测量方法以及钢丝圈包布缠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8233A (zh) 全钢丝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四鼓成型加工方法
CN1455731A (zh) 制造轮胎的方法
JP4953308B2 (ja) カーカス補強プライを張り付け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314532C (zh) 生产用于气胎的胎体帘布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JP5382878B2 (ja) 未加硫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同タイヤの製造装置
CN1833858A (zh) 用于制造轮胎帘布层的方法
CN1733455A (zh) 具有旋转胎跟下部夹具的成形鼓
CN101817238B (zh) 带束缠绕式五鼓全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工艺及装置
WO2004041522A1 (en)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CN87103675A (zh) 车用子午线轮胎第一段成型方法
CN1803447A (zh) 用于制造轮胎部件的设备及轮胎
CN1323828C (zh) 工程子午胎坯胎的成型方法
CN1109596C (zh) 一种制造层状制品和将轮胎组件制成轮胎胎体的方法和设备
JP2007223223A (ja) ステッチング装置及びタイヤ成型装置
CN1572479A (zh) 生胎形成装置和生胎形成方法
CN1033051C (zh) 可将增强线贴合到本体带上的装置和方法
US563283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ire bead core assembly
CN101249727A (zh) 一种新的特巨型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一次成型方法和设备
CN201102312Y (zh) 制造轮胎胎胚的三鼓成型机
CN101085555A (zh) 全钢载重子午胎胎胚成型工艺
CN1084663C (zh) 制造拉伸卷缠塑料薄膜的方法
CN1960872A (zh) 安装印版的滚筒
CN110435199B (zh) 一种橡胶轮胎生产制造胎圈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990217A (zh) 充气轮胎以及用于制造生橡胶轮胎部件的方法
CN108790208B (zh) 适用于环形产品的预浸带缠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