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6050A -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6050A
CN110756050A CN201810833136.9A CN201810833136A CN110756050A CN 110756050 A CN110756050 A CN 110756050A CN 201810833136 A CN201810833136 A CN 201810833136A CN 110756050 A CN110756050 A CN 110756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branch
pure
pur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31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岩
赵汉旭
徐广飞
郑跃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31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6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6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6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2Membrane cleaning or sterilisation ; Membrane regene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cleaning, regeneration, sterilization or to the prevention of fouling
    • B01D2321/40Automatic control of clean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其包括:净水系统包括:膜滤芯,具有原水口、纯水口以及废水口;进水阀;增压装置;取水装置;储水装置,具有一个储水腔和多个过水口;原水支路,一端与原水管连通于第一连接点P点,另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纯水回流支路,一端与纯水管连通于第二连接点R点,另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冲洗支路的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另一端与原水管连通于第三连接点Q点;混水阀,混水阀设置于冲洗支路上;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纯水回流支路上;废水阀或废水孔,废水阀安装于废水管上或者废水孔开设在膜滤芯废水端。如此设置,有利于提升膜滤芯寿命、降低废水阀结垢风险并降低净水系统首杯纯水的TDS。

Description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饮水问题是民众非常关注的问题,水中有很多不利于健康的物质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老百姓健康饮水意识得到加强的主要原因,也是净水设备市场火爆的根源。
现有净水设备中主要依靠膜滤芯对原水进行过滤,然而,当该净水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该膜滤芯内会同时存在原水、废水以及纯水,其中原水和废水均处于膜滤芯的膜前,纯水处于膜滤芯的膜后,并且原水和废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值均要大大的高于纯水的TDS值,若该净水设备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就会导致膜滤芯的原水和废水中的离子扩散到纯水中,进而使得纯水的TDS值升高,当净水设备下次开机制取纯水时,其制取的首杯纯水的TDS值会比较高,影响用户的体验。同时停机时,膜滤芯及废水阀浸泡在高TDS的废水中,膜滤芯易结垢导致性能下降,废水阀易结垢导致阀堵。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通过纯水对膜滤芯进行清洗,将膜滤芯中高TDS的废水冲洗出。因此净水系统中需要设置纯水储存装置,首先向纯水储存一定量的纯水,冲洗将纯水抽出/挤出用于冲洗膜滤芯。
目前报道的专利多使用普通的水箱、压力罐或水驱罐。
使用普通的水箱用于纯水冲洗:冲洗时必须配备自吸泵将纯水抽出。该方案对泵的要求高,导致成本增加;且自吸泵的噪声大、冲洗效率低。同时须在水箱上开设气孔,易导致细菌滋生。
使用压力罐用于冲洗:压力罐的储水效率很低,通常储水体积不到实际体积的50%;且气囊无法将压力罐中储存的纯水完全排出,冲洗效率低;并且随着压力罐的使用,气囊会逐渐漏气,能挤出的纯水量会越来越少。
使用水驱罐用于冲洗:水驱罐中设有弹性的隔膜将罐体分割成独立的两个腔室,结构复杂,成本高昂;此外水驱罐长期在较大压力下工作,隔膜极易破裂,导致两个腔室串水,系统失效。
另外压力罐和水驱罐的内腔只能做成偏圆柱形的罐体形状,难以设计成其他形状,适用性较差。
此外上述三种储水装置必须额外设置信号反馈设备(如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高压开关、流量开关等)配合使用,会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成本。
发明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净水系统,旨在净水器停止制水时对膜滤芯进行冲洗,将膜滤芯中高TDS的浓水排出,从而将膜滤芯和废水阀浸泡在低TDS的水中,以大幅降低净水器再次制水时制取的首杯水的TDS,并同时延长膜滤芯和废水阀的使用寿命。且该净水系统还可以配合废水回收系统使用,以回收一部分废水。为了解决上述储水装置遇到的问题,本专利开发了全新的清洗方式,使用具有一个储水腔(凡是相互连通的多个储水腔视为一个)和多个相互连通的过水口的储水装置,用于储存原水和纯水及原水和纯水混合形成的混水,待冲洗时,使用储水装置中储存的水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
膜滤芯,具有与原水管连通的原水口、与纯水管连通的纯水口以及与废水管连通的废水口;
进水阀,安装于所述原水管上;
增压装置,安装于所述进水阀和所述膜滤芯之间的原水管上;
取水装置,安装于所述纯水管上;
储水装置,具有一个储水腔和多个相互连通的过水口,用于储存原水、纯水及由原水和纯水混合形成的混水中的一种;
原水支路,原水支路一端与原水口和进水阀之间的原水管连通于第一连接点P点,另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以使原水经原水支路流入储水腔;
纯水回流支路,纯水回流支路一端与膜滤芯纯水口和取水装置间的纯水管连通于第二连接点R点,另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入储水腔;
冲洗支路,其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进水阀和增压装置间的原水管连通于第三连接点Q点,以使储水装置中储存的水经冲洗支路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混水阀,所述混水阀设置于冲洗支路上;
第一单向阀,所述设置于纯水回流支路上,以限制原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向纯水管;
以及,废水阀或废水孔,所述废水阀安装于所述废水管上或者所述废水孔开设在所述膜滤芯废水端,以控制废水流量。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纯水回流阀,所述纯水回流阀设置于纯水回流管上,以控制正常制水时膜滤芯制取的纯水不经纯水回流支路回流。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项阀设置于原水支路上,以限制正常制水时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原水支路回流到原水管中。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水阀、混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取水装置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电性来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制水信号和冲洗信号时,分别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混水阀、增压装置、纯水回流阀开启/闭合;
所述冲洗信号包括冲洗第一阶段信号和冲洗第二阶段信号,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冲洗第一阶段信号时,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开启、混水阀开启或关闭、增压装置开启、纯水回流阀开启,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入储水装置;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冲洗第二阶段信号时,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关闭、混水阀开启、增压装置开启或关闭、纯水回流阀开启或关闭,以使冲洗第一阶段储水装置中存储的水经冲洗支路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水阀、混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取水装置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电性来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制水信号和冲洗信号时,分别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混水阀、增压装置、纯水回流阀开启/闭合;
所述冲洗信号包括第一阶段冲洗信号和第二阶段冲洗信号,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一阶段冲洗信号时,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开启、混水阀开启、增压装置开启,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入储水装置;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二阶段冲洗信号时,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关闭、混水阀开启、增压装置开启或关闭,以使第一阶段冲洗时储水装置中存储的水经冲洗支路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优选地,所述储水装置内设置有导流管,或者隔离件以将所述储水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两部分,以控制原水、纯水充入储水装置时与原储水装置中的水发生混合的程度。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安装于第三连接点P之前的原水管上。
优选地,所述进水系统包括废水回收系统,废水回收系统包括第二进水阀、废水回流管、第三单向阀;
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阀位于所述废水阀之后的废水管路上;
废水回流管,所述废水回流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废水阀和第二进水阀之间的废水管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原水管或原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混水阀之间的混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纯水回流支路连接于第四连接点N,以将废水回收;
或者,废水回收系统包括一进两出阀、废水回流管、第三单向阀;
一进两出阀,其进水口位于所述废水阀之后的废水管路上,其一出水口与废水回流管连通用于回收废水,另一出水口用于直接将废水排出;
废水回流管,所述废水回流管的进水端与一进两出阀一出水口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原水管或原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混水阀之间的混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纯水回流支路连接于第四连接点N,以将废水回收。
优选地,所述进水系统包括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自所述膜滤芯的废水口向第四连接点N单向导通。优化的第三单向阀可以具有一个启动压力,水压低于启动压力时水无法自所述膜滤芯的废水口向第四连接点N通过。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计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净水系统的制水时长、停止制水时长、所述第一冲洗阶段和第二冲洗阶段进行的时长;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计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时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混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纯水回流阀、以及所述第二进水阀工作,以对所述膜滤芯进行第一/第二阶段冲洗;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时装置的计时结果,每隔一段时间对膜滤芯进行一次冲洗;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时装置的计时结果,控制第二进水阀或一进两出阀的工作,以进行废水回收。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安装纯水回流支路上;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工作,结束第一阶段冲洗,切换至第二阶段冲洗。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流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安装于原水支路或废水管路上;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工作,结束第二阶段冲洗。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一TDS传感装置,所述TDS传感装置安装于原水支路或混水支路上;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TDS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TDS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结束第一阶段冲洗,切换至第二阶段冲洗。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二TDS传感装置,所述TDS传感装置安装于混水支路上或废水管路上;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TDS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TDS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结束第二阶段冲洗。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三TDS传感装置,所述TDS传感装置安装于废水管路上;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TDS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TDS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结束第二冲洗阶段;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TDS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二进水阀或一进两出阀的工作,以回收废水。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纯水管路上;
所述净水系统的控制器还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信号时,触发系统进入正常制水或冲洗程序,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净水系统的第二进水阀、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进行制水/冲洗。
优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纯水管上;
所述净水系统的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时,触发系统进入正常制水或清洗程序,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净水系统的第二进水阀、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进行制水/冲洗。
优选地,所述储水装置、混水阀和第一单向阀连接形成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可独立整体拆卸的安装在净水系统中。
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一种净水设备,包括:
外壳;
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安装在外壳内;
其中,所述净水系统包括:
膜滤芯,具有与原水管连通的原水口、与纯水管连通的纯水口以及与废水管连通的废水口;
进水阀,安装于所述原水管上;
增压装置,安装于所述进水阀和所述膜滤芯之间的原水管上;
取水装置,安装于所述纯水管上;
储水装置,具有一个储水腔和多个相互连通的过水口,用于储存原水、纯水及由原水和纯水混合形成的混水中的一种;
原水支路,原水支路一端与原水口和进水阀之间的原水管连通于第一连接点P点,另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以使原水经原水支路流入储水腔;
纯水回流支路,纯水回流支路一端与膜滤芯纯水口和取水装置间的纯水管连通于第二连接点R点,另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入储水腔;
冲洗支路,其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进水阀和增压装置间的原水管连通于第三连接点Q点,以使储水装置中储存的水经冲洗支路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混水阀,所述混水阀设置于冲洗支路上;
第一单向阀,所述设置于纯水回流支路上,以限制原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向纯水管;
以及,废水阀或废水孔,所述废水阀安装于所述废水管上或者所述废水孔开设在所述膜滤芯废水端,以控制废水流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具有一个储水腔(凡是相互连通的多个储水腔视为一个)和多个相互连通的过水口的储水装置,用于储存原水和纯水及原水和纯水混合形成的混水,冲洗时,先用储水装置中储存纯水或低TDS的纯水和原水的混合水(第一阶段冲洗),然后使用储水装置中储存的水对膜滤芯进行冲洗(第二阶段冲洗)。过水口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三个过水口的储水装置为例,储水装置的一个过水口经原水支路与原水口和进水阀之间的原水管连通,以使原水流入储水腔;第二个过水口经纯水回流支路与膜滤芯纯水口和取水装置间的纯水管连通,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流入储水腔;第三个过水口经冲洗支路与进水阀和增压装置间的原水管连通,当储水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纯水或纯水为主体的原水和纯水的混水后,以使储水装置中储存的水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如此设置,确保了所述净水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膜滤芯内不会发生离子渗透的问题,进而确保了所述净水系统下次开机制取的首杯纯水的水质能够满足用于的需求;并且延长膜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废水阀堵阀的风险。
另外,通过将储水装置内的储水腔设置为连通,使得本申请中的冲洗过程不会出现多腔串水(避免发生水驱罐“爆袋”隔膜破裂而使储水装置的多个腔连通)而导致系统失效的现象出现;由于储水装置仅仅用于存储水,不含气囊/隔膜,使得储水装置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成任意形状,有利于充分合理的使用水处理设备(具有净水系统)的空间,使得水处理设备结构紧凑、稳定。
本申请中的储水装置可以不需要安装额外信号反馈设备用于判断储水腔中是否充满或充入了一定量的纯水,大幅的降低了产品的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并提升了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净水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的又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的再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净水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净水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净水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净水系统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净水系统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净水系统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1742666790000081
Figure BDA000174266679000009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以充分的降低净水器首杯水中的TDS值、延长膜滤芯的寿命并降低废水阀阀堵的风险,本发明提出一种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图1为发明实施中最简单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储水装置具有三个相互独立的过水口,或者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过水口。所述净水系统100包括膜滤芯10、进水阀15、增压装置20、取水装置25、混水阀30、储水装置35等部件。
所述膜滤芯10具有原水口、纯水口以及废水口;其中,所述膜滤芯10的原水口与原水管a(即自来水管或者与水源连通的水管)连通;所述膜滤芯10的纯水口与纯水管b连通,以供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排出;所述膜滤芯10的废水口与废水管c连通,以供所述膜滤芯10制取纯水时产生的废水排出。
所述进水阀15可以是电磁阀,也可以是手动机械阀,在此对所述进水阀15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进水阀15安装于所述原水管a上,其在所述净水系统100制取纯水时处于打开状态,其在所述净水系统100待机时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增压装置20以增压泵为例,增压泵20安装于所述原水管a上,较佳地,所述增压泵20安装于所述膜滤芯10和所述进水阀15之间的原水管a上,所述增压泵20不仅驱动所述原水管a内的原水流入所述膜滤芯10内,而且还可以提高所述原水管a内的原水水压,以确保流入所述膜滤芯10内的原水水压足够高,进而确保所述膜滤芯10能够正常制取纯水。
较佳地,所述增压泵20为变频增压泵20,由于变频增压泵20的频率是可调,这样就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变频增压泵20的工作频率,当用户短时间内需要获取大量纯水时,用户可以将变频增压泵20的工作频率调高,此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变频增压泵20的原水水量会比较多,从而保证了单位时间内进入所述膜滤芯10内的原水水量也会相应的增加,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膜滤芯10单位时间内的制得的纯水量;当用户短时间内需要获取的纯水量较少时,用户可以将变频增压泵20的工作频率调低,此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变频增压泵20的原水水量比较少,但是进入所述膜滤芯10内的原水能够得到充分的过滤,进而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所述取水装置25可以是电磁阀、也可以是手动机械阀,在此对所述取水装置25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取水装置25安装于所述纯水管b的出水端,其在用户取用纯水时处于打开状态,其在用户取水结束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取水装置25还可以是智能取水装置,取水装置打开或关闭时,会自动将打开或关闭信号传送给控制器,并且可以具有检测出水水质的功能。
所述取水装置储水装置,具有一个储水腔(凡是相互连通的多个储水腔视为一个)和多个相互连通的过水口,用于储存原水和纯水及原水和纯水混合形成的混水;
以三个过水口的储水装置为例,储水装置的一个过水口经原水支路与原水口和进水阀之间的原水管连通于P点,以使原水流入储水腔;第二个过水口经纯水回流支路与膜滤芯纯水口和取水装置间的纯水管连通于R点,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流入储水腔;第三个过水口经冲洗支路与进水阀和增压装置间的原水管连通于Q点,当储水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纯水或纯水为主体的原水和纯水的混水后,以使储水装置中储存的水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原水和纯水在储水腔中的混合程度,所述储水装置内设置有导流管,导流隔板、或者隔离件以将所述储水装置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两部分,以减少纯水充入储水装置时与原储水装置中的水发生混合的程度。实现减少混合程度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储水腔内并排设置有若干相互隔离的流道,流道的一端与第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端连通,使得储水装置中,大量的水均位于流道内,当第二端充入纯水时,纯水将流道中的水向第一端挤。由于每一流道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使得水难以在流道内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逆流,净水系统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05,安装于所述纯水回流管上,用于限制水只能从纯水管流向储水箱及原水支路,阻止水经纯水回流管流入纯水管中;
混水阀,设置于冲洗支路上,用于控制冲洗过程;
废水阀,所述废水阀安装于所述废水管上,以控制废水流量。
净水行业惯例的“废水阀”是指设有小孔的电磁阀组成。当废水阀的电磁阀关闭时,废水只能从小孔中流出,其流量被限制,流速取决于水的压力和小孔的大小。当废水阀的电磁阀打开时,废水阀全开,废水能直接经过电磁阀流出,此时废水阀不具有限流作用。
优化的也可以直接在膜滤芯废水口设置废水孔,替代废水阀实现限制废水流量。
值得说明的是,储水装置、混水阀以及第一单向阀可以作为一个储水组件的整体,进而实现将储水组件作为一个外接的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整体的安装、拆卸和更换,如此,有利于净水系统的维护和装配。具体地,将所述储水装置、混水阀和第一单向阀连接形成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可独立整体拆卸的安装在净水系统中。如此,可以将储水组件作为一个净水设备的配件,可便捷的更加实际情况进行安装、拆卸和更换。
值得说明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回流阀也作为储水组件的一个部分,即储水组件还包括回流阀。如此可以将储水组件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下面将简单介绍所述净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其中,储水装置以储水箱为例;
膜滤芯的冲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冲洗和第二阶段冲洗。
第一阶段冲洗主要是向储水装置中充入纯水或以纯水为主的原水与纯水的混和水;
第二阶段主要使用储水装置第一阶段储存的纯水或以纯水为主的原水与纯水的混和水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取水开关关闭的时候,净水系统的具体控制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表:
第一阶段冲洗:当取水开关关闭,通过控制进水阀开、混水阀开/关、增压装置开,可以将纯水充入储水箱中。
第二阶段冲洗:当储水箱中充入预设量的纯水时,可以通过控制进水阀关、混水阀开、增压装置开/关,将储水箱中存储的纯水挤出用于冲洗膜滤芯。
表1为冲洗模式和各水路元器件的工作状态表,其中,有水流通过的管路用实线表示,无水流经过的管路用虚线表示
Figure BDA0001742666790000131
下面具体说明可以实现本发明构思的部分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6,为了限制系统正常制水时,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回流,导致净水系统纯水流量显著降低,
优化的可以在纯水回流支路上设置纯水回流阀104,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见图6,本实施例中,储水装置以设置有三个过水口为例。所述进水阀104可以是电磁阀,也可以是手动机械阀,在此对所述进水阀104不做具体的限定。
如图6的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取水时,会打开所述取水装置25,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打开的信号时,触发所述进水阀15、混水阀30、所述增压泵20和所述纯水回流阀105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和所述增压泵20开启、混水阀30开启或关闭、纯水回流阀105关闭,以使得原水通过所述原水管a进入到所述膜滤芯10内并进行过滤,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管b排出以供用户取用,所述膜滤芯10制取纯水所产生的废水则通过所述废水管c排出。
当用户取水结束时,会将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的信号时,进行第一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和所述增压泵20继续保持开启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纯水回流阀104打开,混水阀关闭,此时,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回流管d流入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并将所述储水腔内原有的水挤出,挤出的水经混水支路e汇入原水管中。(工作原理见图2)
或当用户取水结束时,会将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的信号时,进行第一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和所述增压泵20继续保持开启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纯水回流阀104和混水阀开启,此时,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回流管d流入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并将所述储水腔内原有的水挤出,挤出的水经原水支路f汇入原水管中。(工作原理见图3)
当储水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纯水后,进入第二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关闭、所述增压泵20继续保持开启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纯水回流阀104保持开启状态,混水阀30开启,以使得原水经原水支路f分别流入储水装置,同时膜滤芯制出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d回流至储水装置中,并将上一阶段储水装置中存储的纯水挤出至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其中一部分水再次被净化成纯水,再次经纯水回流之路d回流至储水装置中,另一部分水携带膜滤芯中的TDS从废水端排出。(工作原理见图4)
或者当储水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纯水后,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关闭、所述增压泵20关闭,纯水回流阀104关闭、混水阀30开启,以使得原水经原水支路f流入储水装置,将上一阶段储水装置中存储的纯水挤出至膜滤芯中,对膜滤芯进行冲洗,将膜滤芯中高浓度的原水和浓水从废水端排出。(工作原理见图5)
如此设置后,膜滤芯中充满的就是纯水或低TDS的纯水占主导的纯水和原水的混水,这样就使得所述膜滤芯10内基本上不会发生离子渗透现象,进而确保了所述净水系统100下次开启制水所制取的首杯纯水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将膜滤芯和废水阀浸泡在低TDS的水中,从而延长了膜滤芯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废水阀的阀堵风险。
另外,通过将储水装置内的储水腔设置为连通,使得本申请中的冲洗过程不会出现多腔串水(由于避免发生水驱罐“爆袋”隔膜破裂而使储水装置的多个腔连通)而导致冲洗系统失效的现象出现;由于储水装置仅仅用于存储水,不含气囊/隔膜,而不需要自身变形或者与其它的零部件配合,使得储水装置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成任意形状,有利于充分合理的使用水处理设备(具有净水系统)的空间,使得水处理设备结构紧凑、稳定。
储水装置使用普通的具有多个出口的容器(无需设气孔)作为储水装置,这个储水装置既可以存储原水,又可以储存纯水,充入纯水时,纯水会将储水腔中原有的水挤出。当需要冲洗的时候,使用原水或原水和纯水形成的混水将纯水挤出至膜滤芯中,用于冲洗膜滤芯。该冲洗系统简单可靠,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好的冲洗效果。
本专利的净水系统还可以设置废水回用系统,用于回收部分废水,以提升系统的实际纯水回收率,节省水资源。
净水器正常制水时,从废水口排出的废水TDS很高,通常是原水的2-4倍,这部分废水是无法回收的(仅当原水水质很好时,才建议回收),强行回用会加重膜滤芯的负担,导致膜滤芯寿命衰减加剧,同时会导致制取的纯水水质变差。但是当对膜滤芯进行纯水冲洗后,膜滤芯中充满的是低TDS的水,净水器再次制水时,这些低TDS的水会成为浓水,首先从废水口排出。因此净水器再次制水时首先排出的这部分浓水的TDS很低。甚至比原水TDS还低,可以回用。实际回收中,这部分废水会回流到泵前重新用于制水,或者回流到储水装置中,进行储存。
参照图6,所述废水管c上设置有废水阀95和第二进水阀107,所述废水阀95位于所述第二进水阀107和所述膜滤芯的废水口之间;所述废水回流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废水阀和第二进水阀107之间的废水管c连通,所述废水回流管h的出水端与所述原水管a,或原水支路f或储水装置与混水阀之间的混水支路e,或储水装置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纯水回流支路d连接于第四连接点N,以将废水回收。
当第二进水阀107打开时,废水直接经废水管排出;当第二进水阀107关闭时,废水经废水回流管回流。如此设置以回收部分废水,提升系统的实际纯水回收率,节省水资源。
优化的在废水回流支路上设置第三单向阀115,以限制原水经废水回流管路h直接从废水端流出。
由于增压泵的抽力,原水管中水压实际低于原水的压力。为了限制原水压力很低时(低于0.15MPa)时,废水自动经废水回流支路回流。优化的可以选用具有一个启动压力的单向阀(如旁通阀和泄压阀),即当水的压力低于启动压力时,水正向也无法通过单向阀,仅当水的压力高于启动压力时,水才可以正向通过单向阀。如此设置,当第二进水阀打开时,即便原水压力极低时,废水的压力也低于启动压力,废水无法经废水回流管路h回流。
实施例二,参照图7,使用一进两出阀108(三通阀)替换第二进水阀进行废水回流。其进水口位于所述废水阀之后的废水管路上,其一出水口与废水回流管连通用于回收废水,另一出水口与废水管相连用于直接将废水排出。
废水回流管,所述废水回流管的一端与一进两出阀一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原水管或原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混水阀之间的混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纯水回流直接管路连接于第四连接点N,以将废水回收。
当一进两出阀107连接废水管的出口打开时,废水直接经废水管排出;当第二进水阀连接废水回流管路的出口打开时,废水经废水回流管回流。如此设置以回收部分废水,提升系统的实际纯水回收率,节省水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纯水回流的流畅性,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减压阀36,所述减压阀36安装于第三连接点P之前的原水管a上。减压阀36用于降低原水的压力,减小冲洗时纯水回流的背压,提升冲洗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信号反馈控制程序
考虑到用户在使用所述净水系统100时,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控制所述净水系统100不同的元件的开启或者关闭,这样就给用户带来了不便,鉴于此,本发明的净水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所述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或者PWM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净水系统100中的进水阀15、增压泵20、取水装置25、第二进水阀107以及纯水回流阀10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净水系统100处于不同状态时,控制所述净水系统100相应的元器件工作。
当用户需要取水时,会打开所述取水装置25,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打开的信号时,触发所述进水阀15、混水阀30、所述增压泵20和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和所述增压泵20开启,混水阀30开启或关闭,所述纯水回流阀104关闭以使得原水通过所述原水管a进入到所述膜滤芯10内并进行过滤,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管b排出以供用户取用,所述膜滤芯10制取纯水所产生的废水则通过所述废水管c排出或经过废水回流管h进行回收。
当用户取水结束时,会将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的信号时,进行第一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和所述增压泵20继续保持开启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纯水回流阀104保持开启状态,混水阀开启/关闭,此时,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回流管d流入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并将所述储水腔内原有的水挤出,挤出的水经混水支路e(图2)或原水支路f(图3)汇入原水管中。
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储水腔充入纯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计时器),或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储水腔装有的纯水量达到第一预设体积(第一流量检测装置45),或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储水腔排出的水TDS低于第一预设TDS值(第一TDS传感器110)的信号时,进行第二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关闭、所述增压泵20开启/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纯水回流阀104开启/关闭,混水阀30开启,此时储水装置中第一阶段储存的纯水被挤出至膜滤芯中对膜滤芯进行冲洗,从而使得所述膜滤芯10内水的TDS大幅降低,进而避免了所述膜滤芯10内发生离子扩散的问题。
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二冲洗阶段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计时器),或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二冲洗阶段储水腔挤出的水量达到第二预设体积(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5),或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二冲洗阶段储水腔排出的水TDS高于第二预设TDS值(第二TDS传感器110)的信号时,结束冲洗系统待机。
简单地,所述净水系统100可以通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计时器(未图示)来控制对所述膜滤芯10进行冲洗及停止冲洗。当向储水装置35充纯水达到预设第一时间时,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结束第一阶段冲洗,切换到第二阶段冲洗。当第二阶段冲洗达到预设第二时间时,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停止第二阶段冲洗,系统待机。
为了便于更精确的确认第一阶段冲洗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是否装入预设量的纯水及第二阶段冲洗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中是否有预设量的水被排出用于冲洗膜滤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述净水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流量检测装置45和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5,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二流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相连,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纯水回流阀104、所述混水阀30及所述第二进水阀107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纯水回流阀104、所述混水阀30及所述第二进水阀107工作。
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45安装于纯水回流支路d上,当第一冲洗阶段向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装纯水时,随时间的推移通过所述纯水回流支路d的纯水的量增加,当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45检测到储水腔内装入预设第一体积的纯水时,触发第二阶段冲洗。
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5安装于原水支路f上,当第二冲洗阶段将储水装置35内的储存的纯水挤出时,随时间的推移通过所述原水支路f的原水的量增加,当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5检测到第二冲洗阶段经过原水支路f的原水量达到预设第二体积时,结束第二阶段冲洗。或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5也可以安装于废水管c上,当第二冲洗阶段将储水装置35内的储存的纯水被挤至膜滤芯进行冲洗时,随时间的推移通过废水管c排出的废水的量增加,当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85检测到第二冲洗阶段经过废水管排出的废水量达到预设第二体积时,结束第二阶段冲洗。
为了便于更精确的确认第一/第二阶段冲洗是否结束,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述净水系统100还包括第一TDS传感器110和第二TDS传感器111,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二TDS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相连,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纯水回流阀104、所述混水阀30及所述第二进水阀107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纯水回流阀104、所述混水阀30及所述第二进水阀107工作。
当第一阶段冲洗时,混水阀30保持关闭,则纯水流入储水装置35时将储水装置中原有的水经原水支路f挤出,则所述第一TDS传感器110安装于原水支路。当第一冲洗阶段向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装纯水时,随时间的推移通过所述原水支路f被挤出的水TDS越来越低,最终与纯水TDS保持一致,当所述第一TDS传感器110检测到流经原水支路f的水TDS低于预设第一TDS值,触发第二阶段冲洗。或当第一阶段冲洗时,混水阀30开启,则纯水流入储水装置35时将储水装置中原有的水经混水支路e挤出,则所述第一TDS传感器110安装于混水支路上,当第一冲洗阶段向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装纯水时,随时间的推移通过所述混水支路e被挤出的水TDS越来越低,最终与纯水TDS保持一致,当所述第一TDS传感器110检测到流经混水支路e的水TDS低于预设第一TDS值,触发第二阶段冲洗。
所述第二TDS传感器111安装于混水支路e上,当第二冲洗阶段将储水装置35内的储存的纯水挤出时,挤出的纯水经混水支路e流入膜滤芯10进行冲洗,随时间的推移通过所述混水支路e被挤出的水TDS会逐渐升高,当所述第二TDS传感器111检测到第二冲洗阶段经过混水支路e的水TDS高于预设第二TDS值时,结束第二阶段冲洗。或所述第二TDS传感器111也可以安装于废水管c上,当第二冲洗阶段将储水装置35内的储存的纯水被挤只膜滤芯进行冲洗时,随时间的推移通过废水管c排出的废水的TDS不断降低,当所述第二TDS传感器111检测到第二冲洗阶段经过废水管排出的废水TDS低于预设第三TDS值时,结束第二阶段冲洗。
为了避免所述净水系统100待机时间过长而导致所述膜滤芯10内出现离子扩散的现象,所述净水系统100还设置有计时装置(未图示),所述计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净水系统100待机时长,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计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时装置的检测结果,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第二进水阀107、所述混水阀30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混水阀30所述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工作,以对所述膜滤芯10进行冲洗。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净水系统100的膜滤芯10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清洗一次,这样就确保了所述膜滤芯10内部不会发生离子扩散现象,同时也保证了所述膜滤芯10内的水的新鲜度。
当然,还可以通过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一个清洗开关,用户通过所述清洗开关输入清洗指令,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清洗指令后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第二进水阀107、所述混水阀30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混水阀30、所述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工作,以对所述膜滤芯10进行冲洗。
为了便于确认所述净水系统100是否结束制水,即便于确认所述净水系统100的取水装置25是否关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系统100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96,所述压力检测装置96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或者其他能够检测水压的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96安装于所述纯水管b上,其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管b内的水压。具体的,当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时,所述膜滤芯10并不会立即停止制水,但是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会排入所述纯水管b内,此时,所述纯水管b内的水压会增大,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96检测到所述纯水管b内的水压高于预设第一水压值的信号时,所述控制器会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混水阀30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工作,以对所述膜滤芯10进行冲洗;当所述取水装置25打开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96检测到所述纯水管b内的水压低于第二预设水压值时,所述控制器会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混水阀30、所述增压泵20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工作,以开始制水。
为了提高所述压力检测装置96的检测精度,所述净水系统100还设置有第四单向阀97,所述第四单向阀97安装过于所述膜滤芯10和所述取水装置25之间的纯水管b上。如此设置,确保了所述第四单向阀97出水侧的纯水管b内的纯水不会回流至所述膜滤芯10内,进而确保了所述第三压力检测装置96检测到的纯水管b内的水压的准确性。
为了便于确认所述净水系统100是否结束制水,即便于确认所述净水系统100的取水装置25是否关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系统100还包括第三流量检测装置109,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109安装于所述纯水管b上,其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管b内是否有水流动。具体的,当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时,纯水管b内水停止流动,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三流量检测装置109检测到所述纯水管b内水停止流动的信号或流速低于第一预设流速时,所述控制器会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所述混水阀30、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工作,以对所述膜滤芯10进行冲洗;当所述取水装置25打开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流量检测装置109检测到所述纯水管b内水开始流动或流速高于预设第二预设流速的信号时,所述控制器会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混水阀30、所述增压泵20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工作,以开始制水。
为了便于确认所述取水装置是否打开,取水装置可以使用智能取水装置,取水装置打开/关闭时,信号直接传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会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混水阀30、所述增压泵20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以开始制水/冲洗。
为了延长所述膜滤芯10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系统100还包括前置滤芯98,所述前置滤芯98安装于所述原水管a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置滤芯98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多个或者复合滤芯,所述前置滤芯98可以是P棉滤芯、活性炭滤芯或者其他具有过滤功能的滤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在所述膜滤芯10前设置前置滤芯98,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过滤掉原水中大颗粒杂质,进而避免了原水中颗粒杂质附着于所述膜滤芯10内上,而导致所述膜滤芯10被堵塞的问题发生,进而缩短了所述膜滤芯10寿命的问题出现。
优选地,所述前置滤芯98为复合滤芯,该复合滤芯包括无纺布、碳纤维和P棉三层复合形成,即复合滤芯集合了碳纤维滤芯和P棉滤芯的功能,也即用一个滤芯可以代替两个滤芯,这样就减少了前置滤芯98的数量,进而使得整个净水系统100所需要的安装空间更小。
为了提升纯水的水质和口感,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6~图11,所述净水系统100还包括后置滤芯99,所述后置滤芯99串接于所述纯水管b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置滤芯98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多个或者是复合滤芯。所述后置滤芯99可以是活性炭滤芯或者超滤滤芯,活性炭滤芯主要以活性炭为主要原料,其能够去除水中的余氯、异味等,同时还能改善水的口感,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超滤滤芯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
应当说得是,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系统100中的进水阀15、增压泵20、纯水回流阀104、混水阀3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其他元件的控制电路均为现有的电路,在此对所述净水系统100中各元件的控制电路就不再赘述。
为了节省水资源,本专利的净水系统还可以设置废水回流系统,以回流一部分废水。当进行纯水冲洗后,RO中充满的是低TDS的水,当下一次制水时,这部分低TDS的水一部分净化成纯水,另一部分成为废水从废水口流出,因此纯水冲洗后,再次制水时最早排出的废水TDS是很低的,甚至远低于原水的TDS,因此这部分废水是可以回收的。随着制水时间的延迟,废水的TDS会逐渐升高,并最终不适合继续进行回收。
当纯水冲洗后再次进行制水时,所述控制器会触发所述第二进水阀关闭或三通阀107连通废水回流出口,刚开始制水时进行废水回用。当回收时间达到预设第三时间时,所述控制器会触发所述第二进水阀开启或三通阀107连通废水管出口,停止废水回收。
优化的为了更精确的控制废水回用过程,可以在废水管路c上设置第四流量检测装置112或第三TDS传感器,当第四流量检测装置112检测到再次制水时排出的废水流量达到预设第三体积时,或当第三TDS传感器113检测到废水TDS高于预设第四TDS值时,所述控制器会触发所述第二进水阀开启或三通阀107连通废水管出口,停止回收废水。
实施例三,如图8的范例,为了进一步提升冲洗结果并简化储水装置接口,优化的可以将纯水回流支路d和混水冲洗支路e与储水装置同一过水口相连,纯水回流支路d和混水冲洗支路e交汇于T点,此时储水装置具有两个相互连通的过水口。相应的冲洗方式会发生改变,流量检测装置/TDS检测装置等设置位置也会发生微调。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储水装置具有两个过水口,储水装置安装在f管上,T点与储水装置的一个过水口连通。
当用户需要取水时,会打开所述取水装置25,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打开的信号时,触发所述进水阀15、混水阀30、所述增压泵20和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和所述增压泵20开启,混水阀30开启或关闭,以使得原水通过所述原水管a进入到所述膜滤芯10内并进行过滤,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管b排出以供用户取用,所述膜滤芯10制取纯水所产生的废水则通过所述废水管c排出。
当用户取水结束时,会将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的信号时,进行第一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和所述增压泵20继续保持开启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纯水回流阀104保持开启状态,混水阀关闭,此时,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回流管d流入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并将所述储水腔内原有的水挤出,挤出的水经原水支路f汇入原水管中。
当储水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纯水后,进入第二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关闭、所述增压泵20继续保持开启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纯水回流阀104保持开启状态,混水阀30开启,以使得原水经原水支路f分别流入储水装置,将上一阶段储水装置中存储的纯水挤出,同时膜滤芯制出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d回流,储水装置中被挤出的纯水和膜滤芯制出的纯水交汇与T点并发生混合,一起流入膜滤芯进行冲洗。其中一部分水再次被净化成纯水,再次经纯水回流之路d回流至储水装置中,另一部分水携带膜滤芯中的TDS从废水端排出。
或者当储水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纯水后,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关闭、所述增压泵20关闭,纯水回流阀104关闭、混水阀30开启,以使得原水经原水支路f流入储水装置,将上一阶段储水装置中存储的纯水挤出至膜滤芯中,对膜滤芯进行冲洗,将膜滤芯中高浓度的原水和浓水从废水端排出。
如此设置,确保了所述净水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膜滤芯内不会发生离子渗透的问题,进而确保了所述净水系统下次开机制取的首杯纯水的水质能够满足用于的需求;并且延长膜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废水阀的结垢风险。
实施例四,如图9的范例,为了进一步提升冲洗结果并简化储水装置接口,优化的可以将纯水回流支路d和原水支路f与储水装置同一过水口相连,纯水回流支路d和原水支路f交汇于T点,此时储水装置具有两个相互连通的过水口。与之相应的,冲洗方式会发生改变、流量检测装置/TDS检测装置等设置位置也会发生微调。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储水装置以两个过水口为例,纯水回流支路d和原水支路f交汇于T点。
当用户需要取水时,会打开所述取水装置25,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打开的信号时,触发所述进水阀15、混水阀30和所述增压泵20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和所述增压泵20开启,混水阀30开启或关闭,以使得原水通过所述原水管a进入到所述膜滤芯10内并进行过滤,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管b排出以供用户取用,所述膜滤芯10制取纯水所产生的废水则通过所述废水管c排出。
当用户取水结束时,会将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的信号时,进行第一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纯水回流阀104及混水阀均保持开启,此时,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回流管d流入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并将所述储水腔内原有的水挤出,挤出的水经混水支路e汇入原水管中。
当储水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纯水后,进入第二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关闭、所述增压泵20继续保持开启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纯水回流阀104保持开启状态,混水阀30开启,以使得原水经原水支路f,同时膜滤芯制出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d回流,原水与纯水交汇与T点并发生混合,混合水流入储水装置,将上一阶段储水装置中存储的纯水挤出,流入膜滤芯进行冲洗。其中一部分水再次被净化成纯水,再次经纯水回流之路d回流至储水装置中,另一部分水携带膜滤芯中的TDS从废水端排出。
或者当储水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纯水后,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104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关闭、所述增压泵20关闭,纯水回流阀104关闭、混水阀30开启,以使得原水经原水支路f流入储水装置,将上一阶段储水装置中存储的纯水挤出至膜滤芯中,对膜滤芯进行冲洗,将膜滤芯中高浓度的原水和浓水从废水端排出。
如此设置,确保了所述净水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膜滤芯内不会发生离子渗透的问题,进而确保了所述净水系统下次开机制取的首杯纯水的水质能够满足用于的需求;并且延长膜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废水阀的结垢风险。
实施例5,如图1的范例,系统正常制水时,原水压力很低时(低于0.15MPa)纯水会经纯水回流支路回流,导致净水系统纯水流量显著降低,
优化的为了限制纯水直接或者经储水装置流入原水支路,也可以在原水支路上设置第二单向阀55替换图6范例的纯水回流阀104。与之相应的,冲洗方式会发生改变、流量检测装置/TDS检测装置等设置位置也会发生微调。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见图10和11所示。
图10范例与6范例相似,由于第二单向阀限制了储水箱中的水经原水支路f流出。图10范例第一阶段冲洗只具有一种方式。
当用户取水结束时,会将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取水装置25关闭的信号时,进行第一阶段冲洗:所述控制器触发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第二进水阀107以及所述混水阀30的控制电路,以控制所述进水阀15、所述增压泵20及混水阀30均保持开启,此时,所述膜滤芯10制取的纯水通过所述纯水回流管d流入储水装置35的储水腔内,并将所述储水腔内原有的水挤出,挤出的水经混水支路e汇入原水管中。
第二阶段冲洗方式与图6范例相同,这里不在详细介绍。
图11范例的冲洗方式与图9范例相同,这里不在详细介绍。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出一种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包括:外壳;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净水系统,其中,所述净水系统安装在外壳内。由于净水设备包括净水系统,使得净水设备具有净水系统的所有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包括:
膜滤芯,具有与原水管连通的原水口、与纯水管连通的纯水口以及与废水管连通的废水口;
进水阀,安装于所述原水管上;
增压装置,安装于所述进水阀和所述膜滤芯之间的原水管上;
取水装置,安装于所述纯水管上;
储水装置,具有一个储水腔和多个相互连通的过水口,用于储存原水、纯水及由原水和纯水混合形成的混水中的一种;
原水支路,原水支路一端与原水口和进水阀之间的原水管连通于第一连接点P点,另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以使原水经原水支路流入储水腔;
纯水回流支路,纯水回流支路一端与膜滤芯纯水口和取水装置间的纯水管连通于第二连接点R点,另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入储水腔;
冲洗支路,其一端与储水装置的过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进水阀和增压装置间的原水管连通于第三连接点Q点,以使储水装置中储存的水经冲洗支路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混水阀,所述混水阀设置于冲洗支路上;
第一单向阀,所述设置于纯水回流支路上,以限制原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向纯水管;
以及,废水阀或废水孔,所述废水阀安装于所述废水管上或者所述废水孔开设在所述膜滤芯废水端,以控制废水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纯水回流阀,所述纯水回流阀设置于纯水回流管上,以控制正常制水时膜滤芯制取的纯水不经纯水回流支路回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项阀设置于原水支路上,以限制正常制水时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原水支路回流到原水管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水阀、混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取水装置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电性来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制水信号和冲洗信号时,分别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混水阀、增压装置、纯水回流阀开启/闭合;
所述冲洗信号包括冲洗第一阶段信号和冲洗第二阶段信号,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冲洗第一阶段信号时,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开启、混水阀开启或关闭、增压装置开启、纯水回流阀开启,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入储水装置;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冲洗第二阶段信号时,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关闭、混水阀开启、增压装置开启或关闭、纯水回流阀开启或关闭,以使冲洗第一阶段储水装置中存储的水经冲洗支路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水阀、混水阀、所述增压装置以及所述取水装置电性来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制水信号和冲洗信号时,分别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混水阀、增压装置开启/闭合;
所述冲洗信号包括第一阶段冲洗信号和第二阶段冲洗信号,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一阶段冲洗信号时,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开启、混水阀开启、增压装置开启,以使膜滤芯制取的纯水经纯水回流支路流入储水装置;
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二阶段冲洗信号时,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关闭、混水阀开启、增压装置开启或关闭,以使第一阶段冲洗时储水装置中存储的水经冲洗支路流入膜滤芯,对膜滤芯进行冲洗。
6.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内设置有导流管、导流隔板,或者隔离件以将所述储水腔分隔形成相互连通的两部分,以控制原水、纯水充入储水装置时与原储水装置中的水发生混合的程度。
7.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安装于第三连接点P之前的原水管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包括废水回收系统,废水回收系统包括第二进水阀、废水回流管、第三单向阀;
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阀位于所述废水阀之后的废水管路上;
废水回流管,所述废水回流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废水阀和第二进水阀之间的废水管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原水管或原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混水阀之间的混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纯水回流支路连接于第四连接点N,以将废水回收;
或者,废水回收系统包括一进两出阀、废水回流管、第三单向阀;
一进两出阀,其进水口位于所述废水阀之后的废水管路上,其一出水口与废水回流管连通用于回收废水,另一出水口用于直接将废水排出;
废水回流管,所述废水回流管的进水端与一进两出阀一出水口连通,出水端与所述原水管或原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混水阀之间的混水支路或储水装置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纯水回流支路连接于第四连接点N,以将废水回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向阀自所述膜滤芯的废水口向第四连接点N单向导通。
10.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计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净水系统的制水时长、停止制水时长、所述第一冲洗阶段和第二冲洗阶段进行的时长;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计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时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混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纯水回流阀、以及所述第二进水阀工作,以对所述膜滤芯进行第一/第二阶段冲洗;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时装置的计时结果,每隔一段时间对膜滤芯进行一次冲洗;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计时装置的计时结果,控制第二进水阀或一进两出阀的工作,以进行废水回收。
11.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安装纯水回流支路上;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工作,结束第一阶段冲洗,切换至第二阶段冲洗。
12.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流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安装于原水支路或废水管路上;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工作,结束第二阶段冲洗。
13.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一TDS传感装置,所述TDS传感装置安装于原水支路或混水支路上;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TDS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TDS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结束第一阶段冲洗,切换至第二阶段冲洗。
14.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二TDS传感装置,所述TDS传感装置安装于混水支路上或废水管路上;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TDS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TDS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结束第二阶段冲洗。
15.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三TDS传感装置,所述TDS传感装置安装于废水管路上;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TDS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TDS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结束第二冲洗阶段;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TDS传感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二进水阀或一进两出阀的工作,以回收废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纯水管路上;
所述净水系统的控制器还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信号时,触发系统进入正常制水或冲洗程序,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净水系统的第二进水阀、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进行制水/冲洗。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纯水管上;
所述净水系统的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时,触发系统进入正常制水或清洗程序,控制所述进水阀、所述增压装置、所述净水系统的第二进水阀、混水阀以及所述纯水回流阀的工作,以进行制水/冲洗。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混水阀和第一单向阀连接形成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可独立整体拆卸的安装在净水系统中。
19.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如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安装在外壳内。
CN201810833136.9A 2018-07-25 2018-07-25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Pending CN110756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3136.9A CN110756050A (zh) 2018-07-25 2018-07-25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3136.9A CN110756050A (zh) 2018-07-25 2018-07-25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6050A true CN110756050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2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3136.9A Pending CN110756050A (zh) 2018-07-25 2018-07-25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605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9510A (zh) * 2020-10-22 2021-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机、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94153A (zh) * 2021-01-08 2021-04-23 本源万物(南京)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水泵前置加空腔单滤芯净水系统及其净水方法
CN113979493A (zh) * 2021-12-08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的冲洗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和净水设备
CN114262024A (zh) * 2021-12-29 2022-04-01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流量计和智能出水组件的净水器
CN114906891A (zh) * 2022-05-25 2022-08-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净水设备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9510A (zh) * 2020-10-22 2021-0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机、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99510B (zh) * 2020-10-22 2024-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机、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94153A (zh) * 2021-01-08 2021-04-23 本源万物(南京)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水泵前置加空腔单滤芯净水系统及其净水方法
CN113979493A (zh) * 2021-12-08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的冲洗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和净水设备
CN113979493B (zh) * 2021-12-08 2024-0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的冲洗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和净水设备
CN114262024A (zh) * 2021-12-29 2022-04-01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流量计和智能出水组件的净水器
CN114906891A (zh) * 2022-05-25 2022-08-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净水设备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6050A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104030475A (zh) 一种具有浓水制水和反冲洗功能的净水系统及方法
CN112973450A (zh) 净水系统、净水机及净水机控制方法
CN108726715B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以及净水设备
CN213171746U (zh) 净水机
CN208378487U (zh) 净水系统
CN109574288B (zh) 净水系统
CN209173746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10176602U (zh) 一种反渗透膜冲洗装置
CN210176599U (zh) 一种反渗透膜冲洗系统
CN217855519U (zh) 一种反渗透膜滤芯的冲洗系统
CN106698724A (zh) 一种微废水型反渗透净水机及其净水、自动冲洗方法
CN206476826U (zh) 一种微废水型反渗透净水机
CN212106238U (zh) 净水机
CN213171747U (zh) 净水机
CN211367057U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211521825U (zh) 净水机
CN212315746U (zh) 净水机
CN216863808U (zh) 一种滤芯、净水水路及净水设备
CN214399915U (zh) 净水机
CN217808854U (zh) 净水水路系统
CN110655213B (zh) 净水机及控制方法
CN215161218U (zh) 净水机
CN211896328U (zh)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212127555U (zh) 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