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5010A -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 Google Patents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5010A
CN110755010A CN201810830795.7A CN201810830795A CN110755010A CN 110755010 A CN110755010 A CN 110755010A CN 201810830795 A CN201810830795 A CN 201810830795A CN 110755010 A CN110755010 A CN 110755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nging
squeezing
water squeezing
channel
m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07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erunt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erunt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erunt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erunt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07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50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5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50Auxiliary implements
    • A47L13/58Wringers for scouring pads, mops, or the like, combined with buc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20M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20Mops
    • A47L13/24Frames for mops; Mop he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50Auxiliary implements
    • A47L13/58Wringers for scouring pads, mops, or the like, combined with buckets
    • A47L13/60Wringers for scouring pads, mops, or the like, combined with buckets with squeezing roller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包括清洁桶和拖把,该拖把包括拖把杆及拖把头,拖把头上安装有发泡棉,还包括:架设于清洁桶桶口处的清洁架,该清洁架上开设有分别清洁口和挤水口,清洁口和挤水口之间通过衔接通道相连通;安装于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进行挤压的挤水部件,该挤水部件具有供发泡棉穿过、且对穿过的发泡棉进行挤压的挤水通道,挤水通道包括供发泡棉进入的进口,其中挤水通道的进口处具有一段横截面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可通过移动拖把头使其从清洁口取出,避免挤水部件对拖把头取放时造成限制;且清洗完毕的拖把头可依旧放置在清洁桶内,不用担心发泡棉变干变硬后无法取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工具,尤其是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胶棉拖把结构大致相同,包括拖把杆、拖把头和挤水机构,胶棉拖把中的挤水装置就是一种传动机构,挤水装置包括拉手把、拉杆、卡钳座(挤架)、胶棉夹和挤水棒,卡钳座大致呈U形,胶棉头被胶棉夹所夹持住,胶棉夹固定在拉杆底端,拉杆的顶端与拉手把中部活动销接在一起,拉手把的后端则销接在拖把杆上,挤水棒是扁圆形的,其两端销接在卡钳座的下端。挤水操作时,拉动拉手把通过拉杆带动胶棉头水平上移,胶棉头通过挤架的挤水棒之间,因挤水棒有保持夹紧趋势的弹力,故通过挤水棒的胶棉头会被挤水棒夹紧实现挤水。如专利号为ZL03231227.X(公告号为CN2626415Y)的中国发明专利《胶棉拖把》,专利号为:ZL200920121093.8(公告号为CN201409887Y)的中国发明专利《插入式挤水胶棉拖把》,专利号为ZL200920075021.4(公告号为CN201453183U)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胶棉拖把》,专利号为ZL201110102067.2(公告号为CN102138771A)的中国发明专利《活动式多功能胶棉拖把》,他们均披露了这样一种用于胶棉拖把的挤水装置。
前述胶棉拖把其将挤干装置设置在胶棉拖把上,导致拖把重量较重,清洗是需要将拖把头至于水槽内清洗,再通过设于拖把杆上的挤压装置进行挤压,故需要特定的水槽进行清洗。因挤架结构的特殊性,胶棉头与拖把杆之间必须固定连接,胶棉头不能完全脱离挤架,即胶棉头不能相对拖把杆转动,在拖地时,遇到特定场合,如角落,就不方便拖到,拖地的适用性较差。胶棉拖把在存放时,胶棉头的长度方向与拖把杆的轴向相互垂直,这导致存放胶棉拖把的空间必须很大,不方便存放,而且现有胶棉拖把的包装盒体积大,相同空间放置胶棉拖把少,增加运输成本。
为此,有人发明一种专门针对胶棉拖把的清洁桶,其在桶体上设置挤水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1620368988.1(公告号为CN205658874U)的中国发明专利《胶棉拖把清洁桶》披露一种能对胶棉拖把进行脱水的清洁桶。但挤水装置复杂,而且不能清除胶棉头清洁面的污渍及毛发。
现有无论是针对胶棉拖把的清洁桶,还是针对平板拖把的清洁桶,其均在清洁桶内分隔成清洗区和挤水区两个独立区域,清洗时,拖把在清洗区上下移动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拖把完全向上取出清洁桶,再在清洁桶外将拖把移动到挤水区上方,将拖把置于挤水区上下移动挤干或脚踩挤水装置进行挤干。也就是两个操作过程均需在清洁桶外完成切换,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洁操作和挤水操作可在清洁桶内完成切换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包括清洁桶和拖把,该拖把包括拖把杆、及活动连接于拖把杆端部的拖把头,拖把头上安装有发泡棉,清洁桶内部为清洁区域,还包括有:
安装于清洁桶桶口处的清洁架,该清洁架上开设有分别与清洁区域相连通的清洁口和挤水口,清洁口和挤水口之间通过衔接通道相连通,该衔接通道用于供拖把杆通过;
安装于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进行挤压的挤水部件,该挤水部件具有供发泡棉穿过的挤水通道,该挤水通道通过衔接通道与清洁口相连通,挤水通道包括供发泡棉进入的进口、及供发泡棉退出的出口,其中挤水通道的进口处具有一段横截面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泡棉为长条结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指的是以发泡棉长度方向为轴,且位于发泡棉轴向的左右两侧部。拖把头活动连接于拖把杆的端部,即拖把头可以在拖把杆端部转动并改变自身的方向。当拖把头转至其长度方向与拖把杆基本平行时(实际工作并不一定需要平行状态时才能实现挤水清洁,比如拖把杆和拖把头间成夹角也能顺利实现发泡棉经挤水部件挤压),对准清洁口并插入清洁区域内,清洁时,拖把头通过在清洁口处上下移动,使得附着于发泡棉表面的污渍和毛发能顺利脱落。挤水时,手握拖把杆穿过衔接通道,同时,使拖把头移动至挤水口的下方,并保证拖把头上发泡棉正对挤水部件上挤水通道的进口;此时,提拉拖把杆,使得发泡棉进入挤水通道。其中,在挤水部件的限制下,挤水通道的直径要小于发泡棉的直径,由于发泡棉吸水后,其体积将膨胀,故需要通过横截面为渐缩型、喇叭状的预挤压段协助配合。在发泡棉进入挤水通道之前,进口处的预挤压段将挤压发泡棉端部的周壁,使发泡棉上位于预挤压段处的端部受压、收缩后顺利进入挤水通道,然后通过挤水部件对所穿过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挤压,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由于发泡棉变干后会变得很硬,变硬的发泡棉无法通过挤水口或挤水通道,而本工具可通过移动拖把头,让带有发泡棉的拖把头从开口更大的清洁口取出,避免挤水部件对拖把头的取放造成限制;且清洗完毕的拖把头可依旧放置在清洁桶内,不用担心发泡棉变干变硬后无法取出的问题,有利于整体收纳。另外,因为挤水部件只与发泡棉在宽度方向上接触,接触距离短,挤水时所受阻力小,挤水操作更加省力;挤水部件沿发泡棉长度方向滑移逐渐挤水,挤水和刮刷行程更差,挤水效果更佳。特别指出,衔接通道通过什么轨迹延伸到挤水口都不影响,因此,衔接通道上与挤水口相接的位置,可以设置在任意角度的设置,不需要一定与清洁口相邻。
挤水部件采用的其中一种方案,挤水部件为转动设置于挤水口处的挤水辊组,该挤水辊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用于对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滚动挤压的挤水辊;所述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辊之间。两平行设置的挤水辊用于从发泡棉轴向两侧面夹住穿过挤水通道的发泡棉,然后通过对发泡棉两侧进行挤压,实现挤水,挤水效果较佳,由于滚动的挤水辊与发泡棉之间的接触为滚动接触,使得驱动发泡棉头较轻松通过挤水头,更省力。两挤水辊相互平行、且基本水平设置,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辊之间,发泡棉竖直地插入挤水通道内,且在挤水通道内实现上下移动,而两挤水辊的辊面相对地挤压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而实现挤水清洁。另外,两挤水辊间相互平行,则两挤水辊轴向的任意一端部为开口结构,该开口结构的作用是:用于安装板带着发泡棉在竖直方向上能顺利地上下移动、并能自由进入或退出两挤水辊之间。对于两相对设置的挤水辊而言,由于挤水辊表面是曲面,当挤水辊的直径足够大,在挤水通道的进口位置,两相对挤水辊表面间的空间恰形成自下而上、且横截面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特别是,挤水辊的直径越大,则预挤压段处逐渐缩小的结构越明显,即产生的预挤压效果越明显,且预挤压操作越方便。同样地,由于挤水棍整体是曲面,因此两相对设置挤水辊恰形成自上而下、且横截面自出口外部向出口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以方便发泡棉从两挤水辊上方进入挤水通道。
挤水部件采用的另一种方案,挤水部件为两块固定于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滑动挤压的挤水凸块,两挤水凸块相对设置;所述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凸块之间。通过向上拉拽发泡棉,发泡棉从预挤压段进入两挤水凸块之间的挤水通道,在挤水通道内,两挤水凸块对发泡棉侧壁进行挤压,实现挤水。两挤水凸块相对设置,指的是两挤水凸块面对面设置,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凸块之间。
挤水部件采用的另一种方案,挤水部件为两块架设在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滑动挤压的挤水凸块,两挤水凸块相对设置,两挤水凸块的背面分别设有用于驱动两挤水凸块相向靠拢的支撑弹簧;所述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凸块之间。挤水凸块的背面,指的是挤水凸块上背向挤水通道的一侧。支撑弹簧用于驱动两挤水凸块相向靠拢,当向上拉拽发泡棉时,发泡棉从预挤压段进入两挤水凸块之间的挤水通道,在挤水通道内,两挤水凸块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具有较强的、相互靠拢的趋势,从而确保挤水凸块与发泡棉能始终保持充分接触,挤水效果更佳。
挤水部件采用的另一种方案,挤水部件为两块架设在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滑动挤压的挤水凸块,两挤水凸块相对设置,各挤水凸块的轴向两端分别凸设有定位柱,挤水口的内壁处开设有自下而上逐渐朝挤水通道中心倾斜、且供定位柱滑动容纳的斜槽;所述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凸块之间。挤水凸块的轴向两端凸设有定位柱,同时在挤水口的内侧开设有供各定位柱一一对应安放的斜槽,由于斜槽的限制,挤水凸块通过轴端的定位柱卡设于斜槽内,并且保证挤水凸块能沿着斜槽滑移。由于两斜槽自下而上逐渐朝挤水通道中心倾斜,类似于形成“八”字形喇叭口结构,故在发泡棉向上移动过程中,挤水凸块向上向内滑移使相对的两挤水凸块逐渐靠拢;在发泡棉头向下移动过程中,挤水凸块向下向外滑移使相对的两挤水凸块逐渐远离,挤水时发泡棉头的左右两侧经由挤水凸块的挤压进行挤水。在发泡棉向上移动过程中,因发泡棉头与挤水凸块接触,故带动挤水凸块向上向内滑移使相对的两挤水凸块逐渐靠拢,确保挤水凸块与发泡棉能始终充分接触,挤水效果更佳;在发泡棉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发泡棉头的下移,因发泡棉与挤水凸块接触,故带动挤水凸块向下向外滑移使相对的两挤水凸块逐渐远离,使得挤水凸块与发泡棉接触力减少,发泡棉下移更轻松,利于发泡棉复位至拖地状态。
在挤水辊组下方还设有下导向结构,该下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各挤水辊下方的下导向板,各下导向板自下而上逐渐朝挤水通道进口中心倾斜设置。下导向板数量为两个,且与挤水辊的位置一一对应,通过在挤水辊组下方设置下导向结构,该下导向结构相对预挤压段而言,能更加有效地对发泡棉进行挤压,使得发泡棉在进入预挤压段之前已经进行预挤压,从而保证发泡棉能更加顺利地进入预挤压段。
在挤水辊组上方还设有上导向结构,该上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各挤水辊上方的上导向板,各上导向板自上而下逐渐朝挤水通道进口中心倾斜设置。对于挤水通道而言,发泡棉可以从挤水通道上方进入,也可以从挤水通道的下方进入,而上导向结构的设置,方便发泡棉从上方进入挤水通道,让挤水操作更加便利。
预挤压段包括设置于挤水通道进口处、且用于对进入进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预挤压的两导向斜面,两导向斜面分别与两挤水凸块所在位置一一对应,两导向斜面间的间距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预挤压段采用导向斜面的结构设置,当拉着发泡棉进入进口时,两导向斜面将对发泡棉轴向两侧面实施向下设置的挤压力,进而令膨胀的发泡棉收缩变小,以方便其进入两挤水凸块之间。
对于大多数使用者的操作来说,习惯操作拖把头从挤水部件的下方穿过挤水部件,当然,对于某些习惯从上往下穿过挤水部件的使用者而言,也可以通过将进口和出口的位置上下调换。因此,既可以将挤水通道的上开口做为进口,也可以将挤水通道的下开口做为进口,或者挤水通道的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均为进口。
对于某些使用者而言,也会采用将发泡棉从出口位置插入挤水部件中,因此挤水通道的出口处同样具有一段横截面自出口外部向出口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以通过预挤压段来提高发泡棉插入时的顺畅性。
向上拉拽发泡棉时,为了保证拖把杆更加稳定,不易晃动,则衔接通道的宽度与拖把杆或拖把头轴向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设置,清洁口处还设有朝向衔接通道方向设置、且用于刮刷发泡棉的清洁刮板,该清洁刮板位于挤水部件的下方。通过清洁刮板对经过挤水通道的发泡棉清洁面进行刮刷,进而提高清洁效果,有效清理附着于发泡棉清洁面上的污渍和头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清洁架和拖把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清洁架和拖把头装配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清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清洁架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清洁架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清洁架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清洁架的仰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清洁架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清洁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发泡棉23安装于安装板24上,则发泡棉23为长条结构,对于发泡棉23而言,发泡棉23表面360度都可用于清洁作用,为了区分发泡棉23上不同朝向的表面关系,具体命名如下:发泡棉23上与安装板24固定的表面为底面,发泡棉23上背向安装面的表面为正清洁面(也称为正面);发泡棉23轴向两侧分别为左清洁面和右清洁面,“发泡棉轴向两侧面”指的是以发泡棉长度方向为轴,观察者正对发泡棉23正清洁面时,发泡棉23左侧的表面为左侧清洁面,发泡棉23右侧的表面为右侧清洁面;发泡棉23上两轴端的表面由于面积太小,在此不做特别说明。发泡棉23的截面形状可以采用矩形结构,也可以采用圆形或水滴状,此时,发泡棉23左侧清洁面、正清洁面、右侧清洁面之间通过弧形面过渡,但是并不影响对于左侧、右侧及正面的区域划分。发泡棉23的宽度,指的是发泡棉23左清洁面到右清洁面的距离,且宽度以S表示(参见图5)。
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清洁桶1和拖把2,该拖把2包括拖把杆21、及活动连接于拖把杆21端部的拖把头22,拖把头22包括与拖把杆21活动连接的安装板24、及固定于安装板24上的发泡棉23,清洁桶1内带有清洁区域11。在清洁桶1的桶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清洁架3,该清洁架3上开设有分别与清洁区域11相连通的清洁口31和挤水口32,清洁口31和挤水口32之间通过衔接通道33相连通,该衔接通道33的宽度与拖把杆21的宽度相适配、且用于供拖把杆21通过。在挤水口32处安装有挤水部件4,该挤水部件4具有供发泡棉23穿过、且对穿过的发泡棉23轴向两侧进行挤压的挤水通道41,挤水通道41为直线型通道,以方便拖把头22进出时的上下移动,该挤水通道41通过衔接通道33与清洁口31相连通,挤水通道41包括供发泡棉23进入的进口411、及供发泡棉23退出的出口412,其中挤水通道41的进口411处具有一段横截面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42。
在本实施例中,挤水部件4采用转动设置于挤水口处的挤水辊组,该挤水辊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挤水辊43,挤水通道41位于两挤水辊43之间。两挤水辊43对称设置在挤水口32的左右两侧,此处左右指的是图中发泡棉23进入挤水口32时,位于发泡棉23轴向两侧位置,即两挤水辊43从发泡棉23左清洁面和右清洁面向轴向中心进行挤压。对于两相对设置的挤水辊43而言,由于挤水辊42表面是曲面,因此在挤水通道41的进口411位置,两相对设置挤水辊43恰形成自下而上、且横截面自进口411外部向进口411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42,图6中虚线框标示的内容即为预挤压段42,该预挤压段42通过挤水辊43在进口411位置的曲面所构成。此处,挤水辊43的直径越大,则预挤压段42的预挤压效果越明显,且预挤压操作越方便。同样地,由于挤水辊43整体是曲面,因此两相对设置挤水辊43恰形成自上而下、且横截面自出口412外部向出口412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以方便发泡棉23从两挤水辊43上方进入挤水通道41。两挤水辊43相互平行设置,使得两辊之间形成供发泡棉23穿过的挤水通道41,从图3中可知,挤水通道41处于竖直方向上,发泡棉23是自下而上通过挤水通道41进口411、并进入挤水通道41,即进入两挤水辊43之间。另外,从图中可知,两挤水辊43相互平行设置,两挤水辊43的轴向开口端朝衔接通道33方向设置,因此,当发泡棉23经过挤水辊组并从挤水口32取出时,与发泡棉23相连接的拖把头22能顺利穿过两挤水辊43的轴向开口端、并从挤水口32顺利取出。此处,两挤水辊43的轴向开口端并不需要一定朝向衔接通道33的开口位置,可以彼此错开,只需要在两挤水辊43的轴向开口端和衔接通道33的开口位置之间设置有足够供拖把杆21移动的通道即可,而不需要必须和图中的结构完全一致。特别是衔接通道33还可以绕至其他位置后再与挤水口32相连通,而不必局限于图中的直线、相对设置等位置关系。
本实施例中,清洁区域11为一个用于承装清洁液体的容纳腔,除此方案外,清洁区域11还可以通过隔板分隔的形式,分隔为多个腔室,一般是分为两个腔室,分别为位于清洁口31下方的腔室、及位于挤水口32下方的腔室,此处,无论是几个腔室,都属于清洁区域11的范畴内。其中,清洁架3可以通过紧固件与清洁桶1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挤水部件。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中,挤水部件4为两块固定于挤水口32处的挤水凸块51,两挤水凸块51相对设置在挤水口32的左右两侧,与实施例一中挤水辊43的位置相一致,挤水通道41位于两挤水凸块51之间。通过向上拉拽发泡棉23,发泡棉23从预挤压段42进入两挤水凸块51之间的挤水通道41,在挤水通道41内,两挤水凸块51对发泡棉23侧壁进行挤压,实现挤水。两挤水凸块51相对设置,指的是两挤水凸块51面对面设置,挤水通道41位于两挤水凸块51之间。其中,预挤压段包括设置于挤水通道41进口411处、且用于对进入进口411的发泡棉23轴向两侧面进行预挤压的两导向斜面,两导向斜面分别与两挤水凸块51所在位置一一对应,两导向斜面间的间距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其中,导向斜面包括位于挤水凸块51下方的下导向斜面511、及位于挤水凸块51上方的上导向斜面512。上导向斜面512数量为两个,上导向斜面512位于挤水凸块51的上方、且与两挤水凸块51的位置一一对应,通过两上导向斜面512,在两挤水凸块51上方形成横截面渐缩的预挤压段。同样地,下导向斜面511数量为两个,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挤水凸块51的下方。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挤水部件,参见图8和图9的编号,其中挤水凸块51与清洁架3非固定。本实施例中,挤水部件4包括两块架设在挤水口32处、且相对设置的挤水凸块51,及安装于各挤水凸块51背面、用于驱动两挤水凸块51相向靠拢的支撑弹簧。挤水凸块51的背面,指的是挤水凸块51上背向挤水通道41的一侧。支撑弹簧用于驱动两挤水凸块51相向靠拢,挤水通道41位于两挤水凸块51之间,当向上拉拽发泡棉23时,发泡棉23从预挤压段42进入两挤水凸块51之间的挤水通道41,在挤水通道41内,两挤水凸块51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具有较强的、相互靠拢的趋势,从而确保挤水凸块51与发泡棉23能始终保持充分接触,挤水效果更佳。具体图可参见图8、图9,本实施例中挤水凸块51架设在挤水口32处,通过支撑弹簧将挤水凸块51连接在清洁架3上,同时,为了方便挤水凸块51在支持弹簧作用下能沿指定的直线运动,因此,挤水凸块51和清洁架3之间采用滑轨结构实现滑动配合。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挤水部件。如图10、11、12所示,本实施例中,挤水部件4为两块架设在挤水口32处的挤水凸块52,两挤水凸块52相对设置,该挤水凸块52的轴向两端分别凸设有定位柱53,挤水口32的内壁处开设有自下而上逐渐朝挤水通道中心倾斜、且供定位柱53滑动容纳的斜槽34,挤水通道32位于两挤水凸块52之间。挤水凸块52的轴向两端凸设有定位柱53,同时在挤水口32的内侧开设有供各定位柱53一一对应安放的斜槽34,由于斜槽34的限制,挤水凸块52通过轴端的定位柱53卡设于斜槽34内,并且保证挤水凸块52能沿着斜槽34滑移。由于两斜槽34自下而上逐渐朝挤水通道32中心倾斜,类似于形成“八”字结构,故在发泡棉23向上移动过程中,挤水凸块52向上向内滑移使相对的两挤水凸块52逐渐靠拢;在发泡棉23向下移动过程中,挤水凸块52向下向外滑移使相对的两挤水凸块52逐渐远离,挤水时发泡棉23的左右两侧经由挤水凸块52的挤压进行挤水。在发泡棉23向上移动过程中,因发泡棉23与挤水凸块52接触,故带动挤水凸块52向上向内滑移使相对的两挤水凸块52逐渐靠拢,确保挤水凸块52与发泡棉23能始终充分接触,挤水效果更佳;在发泡棉2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发泡棉23的下移,因发泡棉23与挤水凸块52接触,故带动挤水凸块52向下向外滑移使相对的两挤水凸块52逐渐远离,使得挤水凸块52与发泡棉23接触力减少,发泡棉23下移更轻松,利于发泡棉23复位至拖地状态。其中,预挤压段包括设置于挤水通道41进口411处、且用于对进入进口411的发泡棉23轴向两侧面进行预挤压的两导向斜面,两导向斜面分别与两挤水凸块51所在位置一一对应,两导向斜面间的间距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其中,导向斜面包括位于挤水凸块51下方的下导向斜面521、及位于挤水凸块51上方的上导向斜面522。上导向斜面522数量为两个,上导向斜面522位于挤水凸块51的上方、且与两挤水凸块51的位置一一对应,通过两上导向斜面522,在两挤水凸块51上方形成横截面渐缩的预挤压段。同样地,下导向斜面521数量为两个,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挤水凸块51的下方。
另外,在实施例一中,若挤水辊43的半径为R,发泡棉23的宽度为S,一般情况下,当R大于S/2时,则以挤水辊43的曲线表面作为预挤压段。当挤水辊43的直径不够大(包括R小于S/2的情况),或者为了方便膨胀后的发泡棉23能更加顺利地进入挤水通道41时,在挤水辊组下方还设有下导向结构,该下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各挤水辊43下方的下导向板441,各下导向板441自下而上逐渐朝挤水通道41进口中心倾斜设置。对于发泡棉23而言,其既可以通过挤水通道41下方开口进入,也可以从挤水通道41上方开口进入,因此,除了设置下导向结构外,还可以设置上导向结构,其中,上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各挤水辊43上方的上导向板442,各上导向板442自上而下逐渐朝挤水通道41进口中心倾斜设置。当挤水部件4采用挤水辊组的方案时,通过在挤水辊组上方和下方设置上导向结构和下导向结构,能更加有效地对发泡棉23进行预挤压,相对预挤压段42而言,使得发泡棉23在进入预挤压段42之前已经进行预挤压,从而保证发泡棉23能更加顺利地进入预挤压段42。向上拉拽发泡棉23时,为了保证拖把杆21更加稳定,不易晃动,则衔接通道33的宽度与拖把杆21轴向宽度相适配。另外,清洁口31处还设有朝向衔接通道33方向设置、且用于刮刷发泡棉23的清洁刮板(未画出),该清洁刮板位于挤水部件4的下方。此处,导向结构除了位于挤水辊组下方外,在挤水辊组上方、即挤水通道的出口位置同样设置有相同的导向结构。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特别是进口411处的预挤压段,具有其他多种方案。本实施例中进口411位于挤水辊组的下方,由于进口411、出口412的概念是相对的,主要在于操作者习惯于发泡棉23从下方进入挤水通道41,还是习惯于从上方进入挤水通道41。故还存在以下方案:进口位于挤水辊组上方的方案;或者挤水辊组的上方同时承担了进口和出口的作用,下方亦同时承担了进口和出口的作用,由此能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习惯,发泡棉23可以任选上方开口或下方开口作为进口。其中,起进口作用的开口处,均带有预挤压段结构。
各实施例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Claims (10)

1.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包括清洁桶和拖把,该拖把包括拖把杆、及活动连接于拖把杆端部的拖把头,拖把头包括与拖把杆活动连接的安装板、及固定于安装板上的发泡棉,清洁桶内部为清洁区域,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安装于清洁桶桶口处的清洁架,该清洁架上开设有分别与清洁区域相连通的清洁口和挤水口,清洁口和挤水口之间通过衔接通道相连通,该衔接通道用于供拖把杆通过;
安装于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挤压的挤水部件,该挤水部件具有供发泡棉穿过的挤水通道,该挤水通道通过衔接通道与清洁口相连通,挤水通道包括供发泡棉进入的进口、及供发泡棉退出的出口,其中挤水通道的进口处具有一段横截面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挤水部件为转动设置于挤水口处的挤水辊组,该挤水辊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滚动挤压的挤水辊;所述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辊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挤水部件为两块固定于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滑动挤压的挤水凸块,两挤水凸块相对设置;所述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凸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挤水部件为两块架设在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滑动挤压的挤水凸块,两挤水凸块相对设置,两挤水凸块的背面分别设有用于驱动两挤水凸块相向靠拢的支撑弹簧;所述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凸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挤水部件为两块架设在挤水口处、且用于对穿过挤水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滑动挤压的挤水凸块,两挤水凸块相对设置,各挤水凸块的轴向两端分别凸设有定位柱,挤水口的内壁处开设有自下而上逐渐朝挤水通道中心倾斜、且供定位柱滑动容纳的斜槽;所述挤水通道位于两挤水凸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挤水辊组下方还设有下导向结构,该下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各挤水辊下方的下导向板,各下导向板自下而上逐渐朝挤水通道进口中心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挤水辊组上方还设有上导向结构,该上导向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各挤水辊上方的上导向板,各上导向板自上而下逐渐朝挤水通道进口中心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预挤压段包括设置于挤水通道进口处、且用于对进入进口的发泡棉轴向两侧面进行预挤压的两导向斜面,两导向斜面分别与两挤水凸块所在位置一一对应,两导向斜面间的间距自进口外部向进口内部逐渐变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挤水通道的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均为进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挤水通道的出口处同样具有一段横截面自出口外部向出口内部逐渐变小的预挤压段。
CN201810830795.7A 2018-07-25 2018-07-25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Pending CN110755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0795.7A CN110755010A (zh) 2018-07-25 2018-07-25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0795.7A CN110755010A (zh) 2018-07-25 2018-07-25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5010A true CN110755010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27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0795.7A Pending CN110755010A (zh) 2018-07-25 2018-07-25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50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4704B2 (en) Mop bucket for cleaning and squeezing a flat mop
CN107865620B (zh) 发泡棉拖把的挤干结构
CN107595218B (zh) 挤水操作省力的自挤水发泡棉头拖把
CN211633152U (zh) 一种拖把头、拖把及拖地组件
CN108634890B (zh) 脚踏拖把桶
CN107616764B (zh) 挤水方式改进的发泡棉头拖把
CN108338758B (zh) 自挤水发泡棉头拖把
CN211066466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08784628U (zh) 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110755010A (zh)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1559979U (zh) 浮动挤压的挤水装置、自挤水发泡棉拖把及拖把清洁工具
CN212307746U (zh) 一种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
CN110403544B (zh) 拖把用清洗装置及具有该清洗装置的拖把桶
CN209107255U (zh)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09499635U (zh) 胶棉自挤水平拖
CN209611041U (zh)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08404423U (zh) 发泡棉头拖把的挤水结构
CN110432844A (zh) 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0931230U (zh) 发泡棉拖把及清洁工具
CN210697536U (zh)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0902865U (zh) 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1066469U (zh)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CN211066460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11066453U (zh) 一种清洁工具
CN212546843U (zh) 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